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回味性延留阶段

来源: 2017-12-31 20:17

 回味性延留阶段

观影结束后,观众离开电影院,当场体验过去了,共鸣性高潮过去了,但观众头脑里仍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从影片中所获得的审美表象。表象具有深化、不稳定和变异的特点,因此,观众在延留阶段对电影的欣赏不同于电影评论家那样进行全面评价。观众中的一部分,会通过整个画面提供的故事,挖掘深藏的思想和意蕴,反复品评那绕梁三日的余味余韵。一部分观众,会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如色调、音响、表演、镜头技巧等等探寻其弦外之音。如有人对(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基本色调特别感兴趣,而(红高梁)中充满镜头的红高梁,虽然是空镜头,却叙说了更为深广的悲剧背景。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观众继续对电影予以解析、破译、生发、玩味,从画面、色彩、光影、构图、声音、语言、时空结构以至导演、表演、美工、服装等各方面探讨其优劣,寻索其意蕴,转化为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艺术经验,从而在心灵情感得到陶冶升华的同时,欣赏能力得到提高。正如马尔库塞指出:在电影艺术中出现的“那种远离变更实践的成分,应被视为未来解决实践中的必要成分——视为‘美的科学,补偿和满足的科学’。”①“电影艺术不能直接变更世界,但它可为变更那些可能变革世界的男人的和女人的内驱力作出贡献。”②电影的这种内驱力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思想、习惯、信仰,促使他们去追求更高远、更完美的人生境界。

电影欣赏中的回味性延留是暂时性改变和永久性改变的结合体。我们知道,观众对电影艺术的审美欣赏,不是消极的接受,也不是如镜片那样消极的反映,而是一个能动创造的过程,并在这个创造过程中改变着自我。所谓暂时性改变,是指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暂时忘记了自我的存在,将自己想象成角色,产生认同。此时,观众的精神状态已经暂时地脱离了自我的躯壳,进入到剧中人物的灵魂深处,与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相贯通。在观看影片时,观众相对于平时的自我是一种改变。观影结束,又回到原来的自我。如观看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时,许多观众因为影片内容煽情的魅力,被唤起原始的、神圣的母爱(爱母)情结,流下了眼泪,有的甚至失声痛哭,完全进入了角色的情绪。当观影结束后,走出电影院,马上回到了现实的角色,与人议论起影片的好坏优劣来。所谓永久性改变,则指观众在电影欣赏时,原有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被影片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观影结束后,这种改变非但不会结束反而持续下去,直至一个人的一生。如我国优秀影片《董存瑞》、《刘胡兰》、《英雄儿女》、(青春之歌》等影片,就曾激动、影响过许多甚至一代观众。

 

     3、电影鉴赏的过程

     4、电影鉴赏中的共鸣

二、电影评论

1、什么是电影评论(电影读解)

     2、电影评论的作用

     3、电影评论的标准

     4、电影评论的类型:复述式、评介式、立论式、驳论式、综述式、杂文式等。

     5、电影评论的写作要领:了解电影特征,熟悉拍片经过,了解影片时代背景;把握影片总的倾向,重视艺术分析,形式多样,文风朴实。

三、学生自学内容(任课教师参考安排)

     1、试述电影为何被称为“第七艺术”。

     2、试读有关蒙太奇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3、试读有关长镜头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4、试读一个电影文学剧作。

     5、试评一部中外经典影片或探索影片。

     6、试读一部电影史。

        四、重要思考题

1、    电影理论课程进入大学课堂的重要意义?

2、    新世纪电影文化的迅猛发展与大学生的科学的电影观?

3、    电影的发祥地?电影的诞生日期?电影发明人?

4、  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巴赞、卓别林、       希区柯克、费里尼、伯格曼、蔡楚生、谢晋、李行、吴宇森、张艺谋、王家卫、科波拉、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等在电影史上的贡献。

5、  以《夏伯阳》、《列宁在十月》、《乡村女教师》、《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为例,说明苏联社会主义电影的成就?

6、  以《现代启示录》、《魂断蓝桥》、《毕业生》、《泰坦尼克号》、《美国丽人》为例,说明美国电影的特点?

7、  以《神女》、《渔光曲》、《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白毛女》、《小兵张嘎》、《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开国大典》、《周恩来》、《生死抉择》为例,说明中国电影的成就及优良传统?

8、    电影艺术的特性?

9、    爱森斯坦对电影理论的贡献?

10、   巴赞对电影理论的贡献?

11、  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的原理和功用?蒙太奇的种类?什么是长镜头?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

12、    电影编剧、电影导演、电影摄影师、电影演员的职责与任务?

13、    电影美术、声音、剪辑的作用?

14、    分析一部流派影片或一个流派导演。如分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又如分析张艺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