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艺术学概论复习题 1

来源: 2017-05-24 20:49

                        
一.填空题
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五种。
5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6俄国早斯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或《艺术论》)一书中提出了艺术起源的“劳动说”。
7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对对象的审美活动。
8艺术语言除了自身的审美价值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即(塑造艺术形象)。
9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 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创作)的主题。
10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1实用艺术包括: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12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性意义,后者即体现为普通的形式美和建筑艺术。
13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性和(抽象)性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14北京城艺术构思的主导思想是通过严整规则的构图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15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中段是宫殿区乃到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16(泰姬陵)是伊斯兰世界最美丽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17从魏晋开始,“四大石窟”,即(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等相继发展起来,石窟造像艺术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18北魏(云岗石窟)第8窟的高浮雕“(鸠摩罗天)”体现了印度艺术和中国艺术的融会。
19如果在云岗石窟我们看到了(印度)和中国的交融,那么通过麦积山的造像,我们可以发现另一种融合——就是(南北)的交融。
20根据审美需要,建筑可以分为(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21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浓缩的自然、综合的形式、意境的追求)。
22园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创造的景观。
23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园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主大型的(皇家园林),另一类是江南小型的(私家园林)。 
24江南小型私家园林的代表有苏州的(拙政园,自然美)(留园,文化没),上海的(豫园)。(何园,建筑美)
25工艺美术可以分为(装饰美术)和实用美术两大类。
26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27魏晋六朝时期的(东晋顾恺之)、(南宋陆探微)、(梁张僧繇)三位画家被称为“六朝三杰”。
28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平面性)。
29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化)。
30根据造型形式来看,雕塑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
31在雕塑的方圆结合中,我国往往以方为主,而(希腊)则往往以圆为主。
32湖北武当山的环境艺术将山岳、河流、建筑、雕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雕塑)作为最后的点晴之笔。
33中国画与(油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具有实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运用照相机)基础上的(纪实性)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造型传统艺术形式)
34摄影艺术包括新闻摄影、肖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体育摄影、舞台摄影等。
35摄影艺术中的影调,是指画面上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36在摄影的表现手法上,对画面主体的处理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另一种是(环境烘托)。
37静物摄影可分为观赏性的、(寓意性)和(情节性)的三类。
38意大利著名摄影艺术家(斯托拉罗)指出:“拍一部电影要按照最适合这部特定的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去用光。”
39总体上,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行书、楷书和草书)。
40“草圣”(张旭)是唐朝的大书法家。
41(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
42“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大书法(颜真卿)和(柳公权)
43表情艺术包括:音乐和舞蹈。
44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陪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假再现)。
45《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他参加展览会得到的印象写成的一部独特的(钢琴套曲)。
46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精华之大成,被尊为“一代乐圣”。其顶峰之作是《第九(合唱)交响曲》。
47《海燕》是作曲家(秦咏诚)“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48.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以(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三人为重要标志。
49.20世纪20年代,萧友梅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筹建了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
50舞台表演性舞蹈可分为(舞剧)与(舞蹈)两大类别。
51舞剧的结构一般分为“(线形结构)”与“(块状结构)”两大类别。
52(空间)与(时间)的互相依存、互相构成,成为舞蹈语言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舞蹈语言美学特征的重要标志。
53(舞蹈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可用“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来概括。
54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和造型)等要素的艺术样式。
55.20世纪初以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为先驱的现代舞,以自然的舞蹈动作打破了古典芭蕾的程式束缚。
56《残春》是(朝鲜)族舞蹈家孙龙奎创作、于小雪表演的(男子独舞)。《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独舞。
57《金山战鼓》舞蹈以南宁名将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故事为背景,热情地歌颁了这位大义凛然的巾帼英雄。
58舞剧《丝路花雨》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构思新)和舞蹈新来概括。
59综合艺术包括: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60一部戏剧的基本单位是(场面)。
61在戏剧艺术中,“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动作的(慕访)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揭示)性。
62戏剧结构的总体特点是(大虚大实)和(虚实结合)。
63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应包括(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
64(综合与多样)是戏剧的表征,(演员行动)是戏剧的基础,(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
65戏剧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程式)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
66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中国戏曲艺术最鲜明的特色为(程式化)和(虚拟性)。
67喜剧诞生于(古希腊),法国剧作家莫里衰的作品有《伪君了》、《太太学堂》等,喜剧作品《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作品。
68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
69我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起源于江苏昆山的(昆曲)是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而(京剧)是在200多年前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后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70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础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71电影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
72(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对于观众来说,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方式.
73.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74泰纳认为,文艺创作及发展取决于三种力量,即(时代 、种族 和环境)。
75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间接性、广阔性和情感性)。
76按照内容性质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三种。
77诗歌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
7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对唐代作家王维诗画艺术特点的概括。
《毛诗序》提到诗有“六义”,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
79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大著名史诗。
80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典型形象。鲁迅以精神胜利法为阿Q性格的总特征,概括了中国农民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审美教育作用)
81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其代表作为《百年孤独》。
82灵感的特征包括(突发性)、(超常性)和(易逝性)。
83(剪影)照片具有写意的特征,它不注重笔墨的工细,而追求神韵的表达。
84郑板桥描述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阐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
85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它主要由四个因素和环节构成,即(客体世界 、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86艺术创造的过程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步。
87艺术构思可以通过(整合、移情和变形)三种方式完成。
88与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创造个性特征相比较,艺术流派则体现了(风格相似)、相近的艺术家们的艺术派别。
89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风格论》一书中提出(风格即人)的著名观点。
90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和再现表现艺术)。
91以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
92根据作品存在方式,艺术一般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
93艺术中的意境是(主体情感)与(客体物象)的有机统一。
94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成(社会)、(传记)、(心理)、(文本)和(读者批评)
95艺术传播四要素是(艺术信息)、(传播主体)、(受传者)和(传播媒介)。
96艺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现场演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97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期待视野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方面。
98艺术鉴赏的审美效果,突出地表现为(共鸣、净化、领悟)三个方面。
99想像分为再造性想像和创造性想像,艺术创作主要依靠创造性想像。
100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
101艺术语言可分为(文学性语言、纯艺术语言和综合性语言)。
102视觉残留的景象的色彩,往往不是原来的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叫(色幻觉)。
109鲁迅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双因(读者)而不同。”
103如果说19世纪(印象派)作品类于无标题音乐,给人以轻松、诗意的愉悦,那么19世纪俄国(列宾)及一大批描写现实的画家的作品,则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
104印象主义画派代表人物有(莫奈和雷诺阿),野兽派画家有(马蒂斯)等人。
105罗丹说:“假如在傍晚,把你的雕塑放在窗台上,你从窗台看出去,你见到一个立体的大体的轮廓,这就是‘(影像)’”。
106商代(鸟鱼形玉佩)的凹凸纹线“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一种刚柔相济的力感。
107用蚌壳作为镶嵌装饰,是周代(漆器)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108罗丹的《思想者》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中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109商周时代的玉器主要用于祭祀和礼仪,简称为“(礼玉)”。另一类为供奴隶主、贵族作为(服装饰物)佩带的,简称为“佩玉”、“饰玉”。
110同样是扮演《玉堂春》里的苏三,(梅派)苏三沉稳大方,程派苏三哀戚感人,(尚派)苏三性情刚烈,荀派苏三柔媚多情。
111(王朝闻)说:“有一千个《红楼梦》的读者,他们心中就有一千个王熙凤或别的人物。”
112在西方艺术史上,常用(巴洛克)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113如刺绣以产地命名,我国最著名的有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
114未来主义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他在1909年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该流派的诞生。
二.选择题
1《历代帝王图》是我国(a)朝的绘画作品。                  a.唐 b.宋 c.明 d.元
2.著名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是(d) 的代表作之一。  a.梵高 b.高更 c.伦勃朗 d.毕加索
3《安魂曲》是(b) 的作品。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舒伯特
4在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是我国(c) 时期的乐器。             a.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5踢踏舞是(c) 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           a.日本 b.韩国 c.墨西哥 d.斯里兰卡
6被改编为戏剧的同名小说《茶花女》是(b) 的代表作。
a.大仲马 b.小仲马 c.墨西哥 d.斯里兰卡
7导演过《绳索》的大导演希区柯克是(a) 人。          a.美国 b.苏联 c.意大利 d.法国
8《花木兰》原是(c) 作品。                             a.京剧 b.昆曲 c.豫剧 d.评剧
9《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作家(b) 的作品。          a.乔叟 b.莎士比亚 c.艾略特 d.维吉尔
10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是(a) .              a.李贽 b.王守仁 c.袁枚 d.袁中道
11画论上的“气韵生动”是(d) 提出的。            a.张彦远 b.顾恺之 c.吴道之 d.谢赫
12在诗学理论中提出体现艺术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滋味说”的是(b) .
a.陆机 b.萧统 c.钟嵘 d.刘勰
13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c) 提出了“净化说”。 a.柏拉图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14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b) .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诗艺》
15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名言表明,美学知识的(C)是相对的。 
A、 共同性 B、完整性 C、特殊性 D、排他性
16(B)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物象,特别是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
A、 徐悲鸿 B、济白石 C、吴昌硕 D、潘天寿
17雕塑艺术大师(A),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抽象的思想,开辟了现代雕刻的新路。  A、 马育 B、乌桐 C、米开朗琪罗 D、罗丹
18自(C)首次使用“交响诗”这一名词,它便成为许多作曲家颇为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 A、 贝多芬 B、莫扎特 C、李斯特 D、柴可夫斯基
19(D)以群体的美,整体的流动线条,告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A、 舞剧 B、舞蹈诗 C、风情歌舞 D、群舞
20“咬字就如猫抓老鼠,不一下子抓住,又要保存活的。”是(B)对自己“依字行腔”的形象化说明。  A、 梅兰芳 B、程砚秋 C、荀慧生 D、尚小云
21(B)以黑白两极调子来表现现代建筑的美,在我国当代摄影中独树一炽。 
A、 郑鸣 B、杨晓利 C、丁爱民 D、简庆福
22(D)是不允许虚构的。 A歌舞影片 B故事影片 C美术影片 D新闻纪录影片
23在各种艺术中,就其文学性因素而论,(B)对情感的表现是比较间接的。
A音乐与绘画   B写实性绘画与雕塑  C雕塑与舞蹈   D舞蹈与音乐
24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A)     A“石头的史书”B“凝固的音乐” C“颠峰性的艺术成就” D“其有双重性的造型艺术”
25“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是人们对我国(C)的赞誉。
A、 陶器 B、玉器 C、瓷器 D、玻璃器皿
26(D)都属于线形结构的舞剧。
A、《丝路花雨》与《无字碑》 B、《秦始皇》与《文成公主》
C、《无字碑》与《小刀会》   D、《玉卿嫂》与《宝莲灯》
27《精神病患者》与《法国贩毒网》都是(C)。
A 恐怖片 B灾难片 C惊险片D推理片
28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D)。
A、 剧本 B、导演艺术 C、舞台布景 D、演员的表演艺术
29(B)剧种保留了锣鼓击节,一人启齿,众人帮腔的特色。
A、 梆子腔系 B、高腔腔系 C、昆腔腔系 D、皮黄腔系
30抓拍是使(C)具有美学价值的最好方法。
A、静物摄影 B、人像摄影 C、生活摄影 D、风光摄影
31《虎!虎!虎!》和《现代启示录》都是(C)。
A历史片 B惊险片 C战争片D灾难片
32 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体现了(D)。
A、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B、人对柔美的追求
C、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 D、神权
33(B)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武士之美、男性之美。
A、 龙门石窟奉先寺傍立力士 B、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
C、秦始皇陵的将军佣    D、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顶殿中捧剑武士
34今天雕塑釉陶的著名产区在(D)
A、 江苏宜兴 B、广东石湾 C、山东淄博 D、四川崇宁
35《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D)。
A、 田汉、聂耳 B、光未然、聂耳  C、田汉、洗星海 D、光未然、洗星海
36(A)都属于块状结构的舞剧。
A、《丝路花雨》与《秦始皇》    B、《秦始皇》与《玉卿嫂》
C、《玉卿嫂》与《丝路花雨》    D、《丝路花雨》与《大话西游》
37(D)这两出京剧的表演都以武打取胜。
A、《二进士》与《柜中缘》   B、《辕门斩子》与《十八罗汉斗悟空》
C、《四进士》与《三岔口》    D、《雁荡山》与《火烧裴元庆》
38(C)是观众欣赏戏剧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
A、 丰富性 B、情节曲折 C、真实感 D、感染力
39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高峰是在(A)。A、汉代  B周代  C秦代  D、唐代
40(D)是构成戏剧欣赏的基本特征,也是戏剧艺术特有的魅力之所在。
A观众与导演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 B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
C观众之间的现场相互影响 D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观众之间             的现场相互影响
41尤金.史密斯的摄影名作《到森林里去》是从(B)拍摄的。 
A、 正面角度 B、背面角度 C、仰角 D、俯角
42我国【D】朝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
A汉B东晋C唐D五代后梁
43《最后的晚餐》是【B】的绘画代表作品。
A.米开朗基罗B.达•芬奇C.梵高D.接斐尔
44《月光奏鸣曲》是【B】 的钢琴奏呜曲作品。
A.巴赫B.贝多芬C.舒曼D.海顿
45相传古琴曲《阳春》、《白雪》是【A】所作。
A.师旷B.李延年C.李龟年D.朱载育
46赵飞燕是【A】朝著名舞蹈家。  A.汉B.唐C.宋D.元
47【B】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
48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C】的代表作品。
A.爱森斯坦 B.让•加本 C.卓别林 D.嘉宝
49影片《黄土地》是由【D】导演的。
A.谢晋 B.孙道临 C.张艺谋 D.陈凯歌
50《羊脂球》是法国作家【D】的作品。
A.司汤达 B.巴尔扎克 C.罗曼•罗兰 D.莫泊桑
51《人间词话》明确提出了【A】说。
A.境界 B.格律 C.神韵 D.格调
52在我国【D】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
A.鲁迅 B.胡适 C.毛泽东 D.蔡元培
53在《美育书简》中【C】提出了“游戏说”。
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歌德
54席勒在【A】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
A.《美育书简》 B.《诗艺》 C.《艺术哲学》 D.《美学》
55达•芬奇的美学理论著作是【B】。
A.《论俗语》 B.《论绘画》 C.《论美》 D.《美的科学》
56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成功标志着【D】在法国的全面胜利。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
57“扬州八怪”是指【D】朝活跃在扬州的8位风格相近的革新派画家。
A.宋 B.元 C.明 D.清
58《自由女神引导人民》是法国【B】绘画后代表作品。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59《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C】的代表。
A.贝多芬 B.巴赫 C.约翰•施特劳斯 D.李斯特
60汉末魏晋时期出现的【A】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A.古琴 B.古筝 C.扬琴 D.二胡
61由些可夫斯基作曲的古典芭蕾舞剧【A】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
A.《天鹅湖》 B.《天鹅之死》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浮士德》
62梅特林克的《青鸟》、《不速之客》等作品是【B】戏剧的典型之作。
A.荒诞派 B.象征派 C.写实派 D.印象派
63影片《偷自行车的人》是20世纪50年代【B】影片。
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日本
64影片《城南旧事》由【C】导演,曾获金鸡奖。
A.谢添 B.谢晋 C.吴贻弓 D.滕文骥
65《红字》是美国作家【B】的代表作。
A.奥尼尔 B.霍桑 C.爱默生 D.福克纳
66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派”以【A】最为著名。
A.山水画 B.花鸟画 C.人物画 D.墨竹画
67【B】提出“风格即人格”的法国文学理论家是      。
A.莫里哀 B.布封 C.福楼拜 D.丹纳
68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驱除【A】。A.诗人 B.政治家 C.工匠 D.军人
69康德最著名的学论著是【B】          。
A.《美学》 B.《判断力批判》 C.《汉堡剧评》 D.《拉奥在孔》
70《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C】的作品。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张芝
71梵高是【A】著名画家。A.荷兰 B.法国 C.英国 D.丹麦
72著名的《卡门》组曲是法国19世纪作曲家【B】的代表作。
A.德彪西B.比才C.舒伯特D.帕格尼尼
73著名作曲家刘天华《汉宫秋月》是【D】曲。A.古琴 B.板胡 C.丝竹 D.二胡
74《霓裳羽衣舞》是【B】代宫廷乐舞。 A.汉 B.唐 C.宋 D.元
75《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是【B】的代表作品。
A.欧里庇得斯 B.索福克勒斯 C.阿里斯托芬 D.埃斯库罗斯
76影片《远山的呼唤》是【C】的重要作品。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苏联
77我国著名影片《林则徐》、《在烈火中永生》、《聂耳》男主角的扮演者为【B】。
A.谢添 B.赵丹 C.秦怡 D.李默然
78《草叶集》是美国作家【B】的作品。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79【C】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A.蔡元培 B.胡适 C.梁启超 D.黄遵宪
80“吴带当风”是指【A】的绘画风格。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81唐代著名诗人李贺被称为【C】。A.诗仙 B.诗圣 C.诗鬼 D.诗佛
82“美是生活”是【C】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 B.普洛丁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列宁
83《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D】戏剧的代表作。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荒诞派
84油画《父亲》是当代画家【B】的作品。
A.齐白石B.罗中立C.陈逸飞D.徐悲鸿
85文艺复兴时期不在“画坛三杰”之列的画家是【D】。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拉斐尔 D.伦勃朗
86《悲怆》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C】交响曲。
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九
87《良宵》、《光明行》是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A】独奏曲。
A.二胡 B.筝 C.扬琴 D.京胡
88《召树屯和南木诺娜》是【C】族的民间舞蹈。A.白 B.苗 C.傣 D.藏
89【B】的《群鬼》、《玩偶之家》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    
 A.萧伯纳 B.易卜生 C.莫里哀 D.梅特林克
90由【A】导演的《党同伐异》一片奠定了“交替蒙太克”的电影美学基础。
A.格里菲斯 B.布努艾尔 C.爱森斯坦 D.劳伦斯•奥立弗
91.30年代赵丹和周璇主演的影片【C】是我国电影艺术基本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小城之春》 C.《马路天使》 D.《渔光曲》
92《套中人》是我俄国作家【A】的重要作品。
A.契诃夫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果戈里
93在我国近代,提出“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提倡“诗界革命”的人是【C】。  A.龚自珍 B.魏源 C.黄遵宪 D.蔡元培
94中国文人画重性灵抒发,最为标举【D】。A.写真 B.白描 C.神品 D.逸品
95提出“境界论”的近代文艺理论家是【B】。
A.鲁迅 B.王国维 C.刘熙载 D.曹雪芹
96最早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人是【A】。
A.歌德 B.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D.司汤达
97贺拉斯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C】。
A.《诗品》B.《诗学》C.《诗艺》D.《美学》
98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C】。
A.精神活动B.审美活动C.艺术活动D.情感活动
99哲学主要通过【A】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
A.美学B.宗教C.政治D.伦理学
100诗剧《浮士德》是【B】的代表作。A.雨果B.歌德C.狄德罗D.席勒
101《蜀道难》是我国唐代诗人【B】的名篇。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高适    
102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是【C】的代表作品之一。
A.荒诞派B.魔幻现实主义C.黑色幽默D.意识流
103我国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D】
A.白玉霜B.张君秋C.梅葆玖D.尚小云
104何占豪、陈钢创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B】
A.大提琴独奏曲B.小提琴协奏曲C.二胡独奏曲D.交响曲
105电影艺术诞生于【B】  A.1921年B.1895年C.1905年D.1915年
106《西斯延圣母》是画家【B】的代表作之一。
A.达•芬奇B.拉斐尔C.米开朗基罗D.欧里庇多斯
107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B】的长篇小说改编的。A.马金B.老舍C.茅盾D.鲁迅
108“三一律”是欧洲【B】戏剧的创作法则。
A.文芯复兴B.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109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A】时期。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制前期D.奴隶制后期
110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B】。A.商代B.春秋时代C.西汉D.东汉
111亚里斯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C】。
A.《诗艺》B.《诗品》C.《诗学》D.《论崇高》
112审美的客体是【C】。           A.鉴赏者B.艺术家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
113《石壕吏》属于【B】。          A.抒情诗B.叙事诗C.词D.散文诗
114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是【C】。   A.情节B.故事C.语言D.结构
115《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B】的代表作之一。
A.新月派B.山药蛋派C.鸳鸯蝴蝶派D.创造社
116《人间喜剧》的作者是【A】。    A.巴尔扎克B.托尔斯泰C.狄更斯D.雨果
117提出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是【D】 A.徐悲鸿B.刘海粟C.傅抱石D.齐白石
118立体派的人物是【A】        A.毕加索B.马蒂斯C.梵•高D.高更
119建筑属于【B】 。           A.表现艺术B.实用艺术C.装饰D.造型
120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属于【B】A.私家园林B.皇家园林C.岭南园林D.东方园林
121我国的彩塑到盛唐达到顶峰,此时的代表作品是【D】。
A.云冈石窟像B.麦积山石窟像C.山西晋祠像D.敦煌塑像
122楷书最早产生于【A】。           A.汉代B.魏晋C.唐代D.宋代
123“寓教于乐”是指艺术的【A】
A审美娱乐功能B审美教育功能C审美认识D审美意识作用
124从创作客体来看,艺术创作离不开【B】。
A.艺术家的主观努力B.客观现实社会生活C.一定的时代D.一定的阶级和民族
125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B】。
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联想D.审美情感
126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品的作者是【C】。
A.杜甫B.屈原C.司马迁D.曹雪芹
127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D】。
A.《老残游记》B.《聊斋志异》C.《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D.《儒林外史》
128诗集《红烛》和《死水》的作者是【A】   A.闻一多B.徐志摩C.胡适D.郁达夫
129《流民图》是我国著名画家【B】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
A.徐悲鸿 B.李苦禅 C.黄胄 D.蒋兆和
130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草垛》等法国【D】的代表作品。
A.后印象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131《祭侄文稿》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A】的行书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黄庭坚 D.王羲之
三.名词解释
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而这个“美本身” 柏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模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模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模仿”。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模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它是相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5、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具体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须符合或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若分而论之则其一,艺术的审美性总是要表现为人类审美意识所指向之艺术品美,艺术表演美,从而给欣赏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获得审美享受。其二,艺术的审美性又总是色含着人类对“善”的向往和对“真”的追求,也就是说尽管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直感的感受,而关注由艺术作品的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所引起的“美感”。但也离不开艺术家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评价在艺术形象中的体现。其三,艺术的审美性要求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尽管作为人类精神产品之一的艺术或艺术作品,相对于其它精神产品,艺术美更注要形式,甚而形式美可以是衡量艺术美的一个独立的方面。但艺术家们在其创作中仍然在寻找,选择最能表现作品内容的美的形式,以加强艺术表现力。
6、美育——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 概念,美育即审美教育,首先由18世纪德国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在该书中,美育的概念已不局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特定方式之义,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情与理性等基本人生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从而成为人的重新认识自我并获得自由、和谐之发展。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的更为寓义广阔的审美教育。由此美育便被提升到了一个全面培养、发展人的即社会普遍教化的意义高度。以席勒为代表的这一西方近代美育理论,对20世纪初叶的中国影响很大,如清末学者王国维,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蔡元培等都一致认为美育是使人达到新的精神境界的最好途经。
7、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若从和美育的关系而言,可视为美育的核心,同时又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并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狭义的“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培养各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所进行的理论和技法的教育和训练;广义的艺术教育则是强调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知识原理的普及和提高,且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展示,评论让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得以提高,培育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从而对人的道德的完善,智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8、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1)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2)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3)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表现艺术(4)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静态艺术、动态艺术(5)艺术的美学原则: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9、建筑艺术——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应当是“建筑”与“艺术”二者的和谐统一.由于建筑是一种艺术立体作品,所以它又是空间造型艺术.其艺术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造型美.即以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造型艺术元素为语言,构成建筑物整体完美的艺术形象。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 基本特征有三个:(1)造型的形式美的追求。建筑造型运用对称、均衡、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讲究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注重整体与局部、个体与群体、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2)环境的人格化体现。建筑的布局以人本,体现一定的时代、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理想。(3)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10、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但更注重观赏性.通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从而将自然美的精华融入自然美与建筑美的组合之中.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园林风光和游憩景点.从广义来讲,园林艺术也是建筑艺术中的一种类型。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式园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11、工艺美术――工艺美术,一般又称为实用工艺美术,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类含有美术意趣和实用性物品的设计制造技艺.具体来讲主要有三大类别:其一是带有艺术处理,美术性较强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绣花床套,枕套等,其二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编器物,蜡染织物等,其三是特种工艺品如玉雕﹑景泰蓝器皿等。
12、现代设计――从狭义上讲也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工业革命后,从包豪斯到当代国际上广泛兴起的一门现代工业设计与产品造型设计交叉重合的设计学科。大致包括:一,产品外形设计,从家俱、餐具、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飞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二,环境设计,是指人类对一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诸如室内装潢设计,庭院设计,城市设计等。三是视觉设计,是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从狭义上讲,视觉设计又被称作平面设计。视觉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陈列设计、视觉形象设计、等。
13、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基本大类之一,是立体的,即以三维空间形式出现的空间艺术、视觉艺术样式。就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进行制作并具有真实空间存在形态的艺术品——实体艺术品。由于造型手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故称雕塑。雕塑也有许多分类,从体裁分;有纪念性雕塑,如名人塑像;园林雕塑;浮雕;宗教雕塑、如著名的敦煌石窟里的佛像;陈列性雕塑。从款式来分,又有头像、胸像、全身像等;从表现手法的形式来分,一般又可分为园雕(或称之为“浑雕”),浮雕(又称“凸雕”),透雕三大种。基本特征:(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1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造型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依照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摄影技巧,将人或景物等拍摄下来,再经过一般暗房工艺处理或特殊暗房技术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从而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集中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上(1)摄影艺术的纪实性,首先表现出来在它运用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给人以逼真感(2)这种纪实性还表现在它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伯和环境,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常常是抓拍或抢拍出来的,这种纪录性拍摄方式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相比之下,绘画雕塑则无需现场创作,它们既可以表现现在的事物,也可以现现过去或将业的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艺术家的想象但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一般来说,摄影艺术却不能列现过的和未来的事物,更不能列现客观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另一方面,摄影艺术又必须在纪实性的基础上具有艺术性,杰出的作品必然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2)摄影艺术形象的创造需要摄影师熟练掌握摄影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语言,熟练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 ( 或色调) 三种主要造型手段
15、音乐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旋律”,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音乐可以根据人们歌唱的特点,分成男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女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和童声三类。
16、舞蹈艺术——舞蹈是以审美规范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图腾舞蹈活动,并且把它作为图腾崇拜的重要内容,最早的舞蹈常常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既是巫术礼仪,又是歌舞活动。基本特征(1) 动作与姿态;(2) 抒情与表现;(3) 节奏与韵律。
17、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18、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构成戏曲流派的核心,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根据自己对剧中人物和情节发展的独特体验,结合自身的表演特长加以表现所形成的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19、电影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
20、艺术家——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而艺术创造又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即审美的精神生产。艺术家正是从事审美精神生产的人。
21、审美期待——审美期待是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中,其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存在的一个既成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期待视野,并希望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得以满足。期待视野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种。文体期待是指艺术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
22.艺术创造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物化的过程。(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特征: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展;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的成熟的过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和组合,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特性:(1)具象性:形象思维始终以具体可感的事物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2)情感性: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3)创造性: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功能(3)艺术传达它是指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它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形式得以呈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特征:主体在物化的表现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主体在物化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艺术意蕴将在物化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艺术内涵获得深化的表征是形象、意境或典型的生成。
23、艺术中的讽刺——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
24、艺术意象——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的心理形态,同时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
25、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艺术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结构和语言。
26、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7、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及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4)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8、艺术活动的构成——我们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2)艺术创作与制作(3)艺术作品(4)艺术传播与接受。
29、艺术意境——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境交融、虚实相生,能蕴含、昭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统一。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意象为主。在意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情和意,“情中景”“景中情”融合一体。
30.、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
31、审美理解——(1)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像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生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3)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像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32、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及形态——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功能:①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②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予帮助;③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④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态:(1)社会批评;(2)传记批评;(3)心理批评;(4)文化批评;(5)读者批评。
33、艺术活动中审美效果——(1)共鸣。它是指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被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心灵感应状态,在欣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生产相同、相似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为审美共鸣(2)净化。它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共鸣的产生,可以陶冶情操、调节精神,从而达到提升人格的状态(3)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领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四.简答题
1、简述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     答:艺术起源于“模仿” “游戏” “表现” “巫术” “劳动”。第一,模仿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现实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特别是原始艺术,“模仿”占有相当大的部分。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持这种观点;第二、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人类具有的游戏本能,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可以运用于没有实际效用、没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自由的游戏。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德国席勒、康德、英国学者斯宾塞、谷鲁斯等持这一观点;第三、表现发生说,这种说法在东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如中国汉代的《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雪莱、克罗齐、列夫.托尔斯泰、科林伍德等;第四、巫术发生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在西方逐渐兴起,并且影响越来越大,至今仍然占据优势,成为影响最大的一种艺术起源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活动,爱德华.泰勒、弗雷泽等人持这一观点;第五、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也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德国的毕歇尔、芬兰的希尔恩,以及普列诺夫等持这一观点。
2、艺术的社会功能。         答: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具有很多种,但最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这三种功能。(1)审美认知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2)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们思想、感、理想的变化,使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这就是强调,应当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3)审美娱乐功能。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快感,是其审美娱乐的功能的体观)(4)艺术的三种社会功能彼此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3、简述美育活动的内涵和途径以及任务。     答: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指运用审美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人格完善及全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就是如此;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当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还需要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教育正是要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人们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真正地、充分地得到艺术的享受。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优秀科学家”的问题时,认为包括艺术在内的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例如多读小说就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4、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       答:(1)1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例:正因为光学、电学、声学、化学、机械学等各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才使电影得以在1895年诞生;2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现代科技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人们现在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电子游戏、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网上杂志、虚拟音乐会、虚拟画廊和艺术博物馆、交互式小说、网上自由文艺沙龙,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全数码电视广播。新的审美时代正在到来。”此外,现代技术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们比起从前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闲暇、更多的资金运用于艺术,为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3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从家具、服装、建筑环境,以及以汽车为典型代表的现代交通工具的设计与造型、装潢与广告中,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来;4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计算机三维动画和数码虚拟技术,给影视艺术带来了崭新的课题,其中有些课题是过去蒙太奇电影美学与纪实美学所无法回答的,有待于影视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深入研究(2)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实体,都在不违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和造型,科学与艺术和谐、互补。
5、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答: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实用与审美;(2)物质与精神; (3) 技能与创造。(1)实用与审美结合。工艺品首先应当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应当寓于实用性之中。因此,工艺品总是按照实际使用的要求来进行设计、选材、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处理和加工等问题教要结合实用要求来考虑。实用工艺美术品:适用、经济、美观 (2)工艺美术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性与建筑艺术相仿,集中体现为造型美。工艺品十分注重造型设计,并且尽量发掘材料和装饰的潜力,注意运用色彩、线条、形体等多种形式因素以及夸张、变形、均衡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外观形式美。由于工艺美术比起其他艺术种类,更加直接地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因此更需要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制作技巧。(3)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工艺美术品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6、综合艺术的综合性与独特性         答:综合性与独特性。1综合艺术首要的审美特征就是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从艺术学的层次上讲,戏剧、戏曲、电影和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吸收了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将它们有机融汇在自己的表现手段之中,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其次,从更高一层的美学层次上讲,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的综合性绝不仅限于各门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更加集中地体现在它们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实现了美学层次的高度综合性,使得它们能够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于一身,从而具有了巨大的综合表现能力,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使综合艺术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门类。2综合艺术既有综合性,又有独特性。虽然都是综合艺术,戏剧和戏曲作为古老的传统艺术,而电影和电视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此外,渊源于西方的话剧同植根于中国的戏曲,作为银幕艺术的电影和作为荧屏艺术的电视,它们之间也有着鲜明的区别。虽然都是综合性舞台艺术,话剧注重再现生活,因此,话剧的舞台美术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服装、灯光、效果、道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因此,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性表演来表现。
7、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区别      答: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极大的不同。(1)艺术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艺术思潮、艺术流派,分别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而言。中外艺术史上,某种艺术流派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潮,而每个艺术思潮却可能包容许多艺术流派和不同的创作方法。艺术流派往往指某一个艺术门类中的派别,艺术思潮却常常包容各个艺术门类中的多个流派。艺术思潮侧重于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把握某种创作思想或创作主张,艺术流派侧重于从艺术史的角度来区分各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派别
8、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答: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三个层次:(1)艺术语言。它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排列组合而构成的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该在创造活动中不断锤炼语言,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创新。(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既包括性格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也包括具体、生动、完整的各种生活画面;既包括情与景融汇互化的各种境界,也包括由纯粹的物质媒介材料构成的各种形式结构。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3)艺术意蕴。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和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的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生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艺术形象及它的高级形态意境与典型,具有深邃的启示性,启示着人们透过作品的多元的形象形态,去联想,去追索,去领悟隐匿在艺术形象之外的艺术意蕴。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9、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为满足这两种生活所分别进行的生产活动,叫作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精神生产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制约和决定着精神生产的性质,同时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并且体现出了物质生产不同的特殊性。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艺术生产” 理论对于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0、“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活中分化出来的。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11、举例说明生产劳动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答:(1)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手脚的分工,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统与灵巧的双手,形成了人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劳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而人的审美能力同人的感觉器官一样,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人为物质生产劳动本身就是艺术的胚胎。在原始社会,某些劳动本身就伴有艺术性活动;原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产的内容或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事物;人类对诸如对称、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以及对色彩美的认识,也源于劳动生产实践。
12、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答: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所自有的一种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以其所特有的艺术形象为载体,在充分地表现出艺术家的对社会、人生敏锐的观察、深刻的评判、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让审美主体——欣赏者以及广大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认同中与作者、作品因审美互动而形成了共识。另外,艺术作品的真实,又因它的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而表示出人们的对更为美好的未来的憧景和热爱。展现了人的思想、灵魂的纯化和升华,从而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加深了对美好的事物、高尚的道德、诚真的情感的响往和追求。有鉴于此,艺术的认知作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审美所特有的一种功能,是与人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去认识客观事物,所不同的一种认知功能作用
13、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答:“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一说,首先是指相对于实施美育教育之不同途径而言的。其次是指由于一般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而艺术美又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以及艺术教育又总是以艺术美为基础,从而艺术教育便被赋于了更为不广泛的内涵而言的。尽管“艺术教育”的一种狭义理解是培养各种艺术家以及艺术专业的艺术专门教育,但艺术教育的更为广泛的自然的意义总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为一般特点,以此培养、造就人的审美理想、鉴赏能力,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熔铸完美人格等。从而使艺术教育在这个层面上,具有了与美育同质之意义。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上,艺术教育的这种广义的功能,可视为美育的核心。
14、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答: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5、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1、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如引用前苏联当代美字家卡岗之说“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艺术起到了‘文化自然意识’的作用”。则可知艺术和文化的关系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归属和被归属的关系。就是说艺术是一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一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举例中国文化里的阴阳学说反映在中国绘画——国画作品里阴面——暗面、阳面——亮面的程式化的墨分五色,石分三面的画法里。中国民间文化里的吉祥,如意,喜庆等意念表现在中国的剪纸艺术的图案花纹里。如喜鹊与梅花枝的组合图案,“表示”“喜上眉(梅谐音)稍”的喜庆意。2、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举例;今天在全球化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大量的商品广告的具有艺术品位档次的精美制作便是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着当代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的明证。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合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造型设计全是用的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制作的)。
16、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        
答:(1)这一题目应结合歌德的《浮士德》、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一些具有深刻意蕴的作品来分析。(2)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主要通过其内在的分支——美学作为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哲学思想直接作用于文艺作品,促进某些艺术流派形成,并直接产生某些哲理性作品。(3)艺术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哲学家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哲学家的艺术思考往往会成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与政治关系艺术 
答:艺术与政治从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其一,艺术与政治都属于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艺术则是一种观念形态性的上层建筑,他们都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能够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二,艺术与政治相比,一般不像政治那样与经济基础和物质生产发生直接的联系,艺术与经济的联系往往需要一定的中介因素,其中政治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因素。艺术与政治之间可以相互产生作用,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施加影响。
18、简述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
答:建筑的精神属性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中国的层次体现为美观,重在“悦目”;最高层次则要求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倾向性的情绪,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所有这三个层次,都可以纳入广义的“建筑艺术”范畴,但对不同的建筑来说,有的只具有第一层次,更多的上升到第二个层次,只有为数甚少的建筑才同时拥有这三个层次的意义。
19、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答: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1)形式的变幻。绘画是一种具有直观性的视觉艺术形式。在绘画中,一切精神性的内涵都需要通过变幻的形式来表现。(2)瞬间的凝固。绘画艺术的语言是线条、色彩和形体块面,由它们构成的画面是凝固的静物形态。(3)丰富的意味。绘画突出形象的蕴含,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20、绘画艺术的语言有哪些?怎样借助它们去欣赏具体作品?
答:绘画艺术的语言主要有线条、形体、色彩,此外还有色调、动感、笔触、体量感等。这些语言在描绘形象和表现画家情感方面均有其特殊功效,如线条在西画中用以把握实体感觉,在中国画里则用以暗示形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形体除表现具有物象的形貌外,还表现它所暗示的情感倾向;色彩的冷暖和丰富性给人以多种联想,画家正是利用线条的韵律、形体的写实性和象征性的融合,以及“色彩关系”的变化来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我们则可以借助它们来解读作品,深入领略画作的寓意,并展开自己的想象,进入“再创造”的欣赏佳境。
21、简述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几种类型。         答:以古开今型——以继承为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均在大胆突破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b)中西融合型——吸收外来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如徐悲鸿形体素描于中国画中,林风眠等将光与色彩同中国的写意想结合,c)师法自然型——继续前人传统,但更加注意面对现实生活之所得,如李可染从投身自然山川中寻得独特乐趣,并探索出表现自然山川的独特方法。
22、指出标志西方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答: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艺术便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 5 至公元前 4 世纪的希腊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米隆、菲狄亚斯等一批杰出的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掷铁饼者》和菲狄亚斯的名作《命运三女神》,都是举世瞩目的佳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可以称得上是西方雕塑艺术的第二高峰。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就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的大理石雕像《大卫》,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他为美弟奇教堂设计的大理石雕刻《晨》、《暮》、《昼》、《夜》是一组寓意深刻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如《摩西》等,也都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不朽作品。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三个高峰,当属19世纪法国雕塑。其代表人物为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了巨形浮雕《马赛曲》;现实主义流派大师罗丹更是以《巴尔扎克像》、《思想者》、《地狱之门》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将西方雕塑艺术推向新的高峰。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四个高峰,是20世纪西方雕塑,代表人物有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以及现代主义雕塑家、法国的阿尔普和英国的亨利.摩尔等为代表,他们拓展了雕塑的观念,探索新的雕塑语言。
23、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期
答:中国雕塑在秦汉时期是雕塑艺术达到第一高峰时代。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空前,气势磅礴,陶俑陶马总计有6000余件,组成了威武雄壮的军阵。汉代大型石雕除著名的霍去病墓前石刻外,还有鲁王墓前的石人,陕西城固张骞墓前的石兽等,这些大型石雕多在陵前起纪念和仪卫作用。陵墓雕塑在秦汉时期堪称盛况空前。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宗教雕塑发展迅速,堪称我国雕塑的第二高峰期。从魏晋开始,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相继繁荣起来。石窟造像艺术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仅现存的龙门石窟就有10万余座佛像,敦煌莫高窟490多个洞窟里,遗存至今的彩塑作品就有3000多件,云岗石窟现存大小雕像5万多个,麦积山石窟也有造像7000余尊。虽然这些地方的雕塑并非一朝一代的作品,但从整体风格和艺术水平来看,当推魏晋隋唐时期的石窟雕刻艺术成就最为显著。元明清时期,大规模的石窟雕刻艺术走向衰落。然而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又一大类型小型玩赏性雕塑却日趋繁荣,可视为第三高峰期。这个时期各种案头陈列雕塑,工艺装饰雕刻和民间雕刻工艺迅速发展,广东石湾的陶塑,福建德化窟的瓷塑,无锡,天津的泥塑,嘉定竹刻,潮州木雕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雕塑艺术更有长足发展。我国雕塑艺术正朝向新的高峰期迈进。
24、简述书法艺术的语言。       答:书法艺术的语言包括用笔、墨、结构和布白。用笔指行笔的方式,方法,如运笔中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提按等,用墨指墨的着色程度及变化,如浓淡、枯润等,结构指字的分间布白,经营位置,体现书法的空间特征,如大小,宽窄,奇正等,章法指作品的整体布局,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艺术家深层的审美追求。
25、简述书法中“神采”与“法度”的关系。        答:“神采”指书法作品所显现的一种精神气韵,它贵在“天趣”,即能自然流露出书法家的情感,“既雕既琢,复归于璞,”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但书法中的“神采”都是凭借布白、结构、用笔、按照美的规律,遵循一定形式法则来表现的。因此“神采”的表现离不开一定的“法度”。各种不同的书体均有各自的法度,它们都是书法家美的创造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赏析书法作品的用笔,结构、布白诸方面,更深刻了解书法家的创造,进而以最能表现情思、意蕴的地方去发现作品之美。
26.书法艺术如何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答:书法艺术是在点画的运动变化中达到统一,依靠运动中的自然调节而体现出动态均衡,同时,在书写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反相成,使作品成为和谐的整体。这些都生动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而它又是和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相通的。
27、造型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答:造型性与直观性是指蕴含于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意义所在。同时二者又都是造型艺术基本的重要的特征。就造型性而言,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可供观众欣赏的艺术形象,并以此形象的造型性为中介,传播艺术家赋予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直观性也称视觉性,是造型性的派生。即无论是造型艺术的绘画作品还是雕塑摄影书法作品无一例外地都必须先诉诸于人眼的直接观赏和感受。这一直观性特征也成为造型空间艺术与也具有塑造艺术形象功能的文学,音乐乃至部分表情艺术区分开来的界限。
28、造型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答: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在客观现实生活的动和静的交叉点上将其发展变化的一瞬间形象抓住,以物质材料艺术语言固定下来。于是如何选取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一直是画家雕塑家等造型艺术家们至关重要十分关注的课题。至于艺术的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形象一旦创作出来就同时受一定的物质材料所固定,可以供人们长期反复欣赏甚至千百年地流传下去。相比之于舞蹈戏剧曲艺等舞台表演艺术综合艺术无法将艺术形象物化固定而只能通过一次次重演来供人欣赏而言,造型艺术的永固性更得以彰显。
29、造型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答:首先再现性和表现性都是造型艺术,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空间艺术,再现性自然成为它最重要的审美特点之一。空间艺术的审美特征,且基于造型艺术的再现空间这一本质特征。另外,造型艺术更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倾注艺术家特有的情感,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因此表现性也是造型艺术特质之一而成为其审美特征。只是再现性与表现性两者相比,对于造型艺术而言,前者更有所侧重而已。如造型艺术之摄影艺术,其作品中的影像与被摄对象之外表形貌几乎完全一致。摄影可以最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摄影作品被当全真实可造的历史文献,具有认识和审美双重价值,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又如绘画的运用透视﹑色彩﹑光影﹑比例等手段,达到在二维平面上塑造非常逼真的三维空间立体效果。无疑的,这是造型艺术第一要实现的目的。造型艺术离不开表现性,需要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30、何谓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答:(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3)再现和表现从来就是密切联系的。侧重现现的艺术作品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反之,侧重于表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存在着比重差别。前者以再现为主,表现为辅;后者以表现为主,再现为辅,彼此相辅相成 (4)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31、简述音乐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及其优点    答:回旋曲式是多段体的曲式之一,其结构原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独立意义较强的部分多次出现,每次反复之间插入一个性质、结构、特点不同的部分,很像是连续的三段体。这种结构原则具有把纷繁的内容组织在一个作品之中,并使得到充公而集中表现的巨大威力
32、表情艺术的抒情性和表现性。    答:所谓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当是音乐、舞蹈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其中抒情性又可视为音乐、舞蹈艺术的基本属性。诸如“歌以叙志、舞以宣情以及“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等说法都说明着这一点。尽管,作为表情艺术的音乐、舞蹈艺术,难以摸拟和再现客观对象,但却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故而它们可以直接表现人类的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思心绪,甚而还可以触及人的心灵意识深处,激发、升华人们的崇高精神。表现出人类的理想追求。贝多芬的一曲《欢乐女神》,当它以庄严慈爱的合唱唱响时无论是歌者还是闻者,都会激荡于、感化于、忘情于乐曲之中
33、表情艺术的表演性与形象性。       答:表演性,形象性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且二者又都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之中。就表演性而言,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先须有作曲、作词、配器和编舞的所谓一度创作。然后又须有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的指挥、演奏、演唱和舞蹈表演的二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首乐曲,一场舞蹈只有通过这些表演,才能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才能显示其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至于形象性除了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又一特征以外,又各有其不同,如舞蹈形象的塑造,完全依靠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即肢体语言来完成。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和表情性等特点。而音乐艺术的形象塑造除了和舞蹈艺术一样也必须由演唱演奏来表演外,它的音乐的非表演的艺术形象是非直观的。是看不见的,它需要欣赏者用全部身心去体验、去感悟。在人的内心产生丰富的意象联想,从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创造。
34、表情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答:节奏性与韵律美。在艺术领域里,节奏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对于音乐和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来讲,节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节奏看作是表情艺术的生命。在音乐中,节奏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音乐节奏具体指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组合的形式,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在舞蹈中,节奏同样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舞蹈节奏一般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即人体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以及动作幅度能量的大小等,因此,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动作的韵律美。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没有成功的韵就没有完美的舞蹈,而节奏正是它们结合的纽带。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之上;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所以说,正是节奏将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显然,对于音乐、舞蹈这两种表情艺术来讲,节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5、试述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表现手段。
答: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属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演员的表演艺术。因此,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主要便是指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而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基本手段则是“动作”——具有双重本性的“动作”:既能摹仿和再现人的行动,又能揭示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演员正是藉助“动作”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首先是“形体动作”,亦即外部动作,指有具体、丰富的心理内涵的人的形体活动;观众正是通过一个个形体动作深入文体的内心世界,洞察其心灵的隐秘。其次是“言语动作”,亦即“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它们对揭示人物内心的隐秘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对话”除蕴涵着丰富的潜台词外,作为人物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还要求每个人物的对话对对方须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再其次是“静止动作”,即在演出过程中,根据剧本有意安排人物沉默不语、静止不动的一瞬间,但其内心却往往翻腾着思想、感情的浪涛,可谓“此时无声用胜有声”,使观众自然想象到此时比语言的直接表达还更多的心理活动内容。
36、怎样正确看待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答:灵感是创造性劳动中经常出现的客观现象,要科学地解决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就应该对灵感现象有正确的理解。(2)灵感的特征有三点:突发性,事先难以预料和控制;超常性,极为兴奋、强烈的创造激情;易逝性,持续时间短暂,稍纵即逝。(3)灵感来自强烈的生活感受、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观苦的艺术构思。形象思维和灵感具有交互作用,灵感是形象思维的深度表现。
37、简述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与艺术家的创作的区别。
答: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想象不仅伴随着表现形式的种种探索,而且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使头脑中的意象为可供欣赏的客观对象。而欣赏在“再创造”中,通过想象形成头脑中的意象后,不用转化为客观的作品,艺术欣赏中的想象虽然受艺术形象的制约,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内容。
38、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古代的、外国的作品,只能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所以是“流”而不是“源”。(2)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的人物殉和诗情画意,都是艺术家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
39、简述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和特点     答:(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的思维方式(2)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点。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要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审美感情色彩;创造性是指形象思维具有突出的审美创造性功能(3)第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如同抽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概念一样,形象思维的特点是自始至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第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尤其是想象和联想成为形象思维的主要活动方式,情感对形象思维也具有特殊的作用。第三,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如果说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那么形象思维更侧重于综合。形象思维更加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40、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关系           答:(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从发现和体现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2)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揄和论证的思维方法。(3)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能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相互交叉和转化、渗透,与灵感思维一起成艺术思维。(4)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特征,着重结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特征;抽象思维则侧重于分析,在艺术创造中要服从于形象思维规律,有机融合于形象思维中,二者在融合中共同发挥作用。
41、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答:(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3)艺术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它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42.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答:(1)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2)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4)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5)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6)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品,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43、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两者的关系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1)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主导作用,形式总要为一定的内容服务。(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3)艺术创作应当力求把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44、简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答:(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的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3)在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统一于文化。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和理性精神的统一。
45、简述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答: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第一,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第二,丑的形式可以蕴含美的内涵。第三,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第四,适度的丑的形式表现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
46、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     答:雅与俗,是指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艺术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
47、简述艺术创造中的优美。         答:艺术活动中的优美,首先,它没有任何统一过程的 痕迹,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其次,它不是一种压倒式的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交融无间的统一;第三,它不是在自身构成中包含着丑,而恰是在与丑的抗争中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
48、论述艺术创造的主要审美心理要素。    答:艺术创造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到审美判断等若干审美心理要素构成的过程,并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审美感知,包括审美的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的主管映像,审美感觉是人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审美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审美理解诗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和把握。
49、论述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答:(1)与艺术创造相关联的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艺术创造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2)艺术创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艺术活动的核心(3)这种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4)这一动态过程中,主体应居于矛盾运动的主导方面,主体的价值将通过对客体的实践和创造而得到实现。
50、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    答: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它的主体性主要有以下特征:(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享用。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鉴赏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鉴赏主体充分地拥有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娱乐属性(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艺术作品还具有一定的认知价值,所以,鉴赏主体又具有突出的认知属性(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优秀的艺术作品包含了巨大的文化内涵,在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自然要对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做出阐释。(4)对艺术作品形象、意境的再创造。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51、简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答:(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2)审美想像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想像又分为再造性想像和创造性想像,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像(4)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想像的特征有:第一,审美想像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像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像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52、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       答:(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是艺术家从事创作和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在审美心理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3)审美想像与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像力,二者可以相互交叉融合。
53、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答: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任何一个艺术门类,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任何一位出色的艺术家,我们都可以发现他 与众不同、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要在艺术作品上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印记。艺术家作为艺术生产的创作主体,他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种种特点,都很自然地会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之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化到精神产品之中。第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正因为如此,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提炼,从艺术结构到艺术语言,都体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家从艺术体验到艺术构思,直到艺术传达和表现,始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构思方式和表现角度,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由于欣赏主体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层次、文化层次,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物地区,造成审美需要的千差万别,反过来刺激和推动着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54、社会主义文艺为什么要提倡风格的多样性?      答:(1)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千差万别,人们鉴赏的多种不同需要,文学体裁的不同要求等方面,说明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乃是社会发展和文艺繁荣的客观需要和必须趋势(2)结合艺术发展的历史事实,指出反动统治阶级对官方风格的提倡及对其他风格的扼杀(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因此,应当尊重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提倡风格的多样化。
55、举例说明装饰美术的特点及其欣赏方法。     答:和实用美术相比,装饰美术更具有艺术意味,主要是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来“供人们欣赏”其艺术效果和和过程,要通过材料性能和技术条件来完成,并且往往高度地表现了技术,将工与艺相互融会成统一的整体。对装饰美术的欣赏,应根据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总起来说,是看其是否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通过高超的技术处理将工与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既富于情趣又具有鲜明形式感的艺术形象
五.论述题
1.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答:1、一般而言:“自身的艺术实践”对大多数没有受过艺术专业训练或不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可以用作“艺术实践经验”的经验,应该是指欣赏艺术作品或欣赏艺术表演的经验,这个说法是依据于“欣赏艺术作品是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这句名言。2、参加一次大型(小型也可)文艺晚会和艺术特征的诸如形象性;歌手在演唱歌曲时,以自己优美的声音与演唱技术结合打动了你的什么样心情从而引发了什么联想,从而你理介了艺术的形象性。3、诸如主体性,即个性,譬如流行歌坛新秀辈出与老的田震,那英等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她们和年青的刘若英等有什么不同。4、审美性:一幅画它好看在哪里?一幅风景照片它为什么吸引你的视线。找出其审美价值——给你带来了哪些赏心悦目的东西。
2.鉴赏:任选一幅美术作品或一曲著名音乐,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去评鉴.要求:抓住特点,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答:美术即视觉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它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自身的特点很多:第一, 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以《清明上河图》为例,作者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闻名世界的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的绢本设色长卷,画中所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清明时节以汴河为中心的繁荣社会生活景象,通过虹桥上下两个画面冲突,形成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避免了平铺直叙,也发掘和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之美,把平凡的生活变成动人的艺术.《清明上河图》作为古代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在艺术技巧上取得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全画从城效到街市,从桥上到桥下,画面虽复杂,但中心环节突出,情节连绵不断,有移步易景的清新境界,却无割裂松散的形迹,显示了画家在运思立意过程中,概括生活和提炼素材的高度艺术才能,以及在章法和透视处理上,不受固定视点限制,充分运用散点透视的娴熟技艺,尤其在人物刻画和景物描写方面,达到了神形兼备生动准确的艺术效果,同时此画拥有张著,杨准等20多人的提诗和跋,以及累累十多枚鉴藏印,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
3.结合对《奚山行旅图》的赏析,谈谈你对“写山真骨”评语的体会。
答:北宋著名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范宽,在其代表作《山行旅图》中,以雄健凝练的笔法和大刀阔斧的神韵。这幅杰作被誉为“写山真骨”。一个“真”字,说明它对北方大山形象与精神的深刻把握,也说明它反映了画家对北方山川蕴蓄已久的真情实感,同时道出了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富有具有山水对象的真实感的特征。这是画家长期隐入终南山,太华山,深入观察和体味北方“千岩万貉”的结果,也是画家善于提炼,表现生活。善于通过想象表达自己对北方山川的真切感受和审美理想的结果。
4.为什么说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欣赏者既要以身临其境的心态去感受作品,又需与作品体质一定的审美距离?           答:要求通过分析指出: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审美愉悦来自相互渗透的两方面——是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一是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倘若欣赏者“身临其境”去体验作品中的形象,并将它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便易于发现艺术家所创造的美,也易于展开想象,进行欣赏中的“再创造”。但是,为了表达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不拘泥于生活和自然原形中的某些细节,亦即艺术不等同于生活。因此,欣赏者不应将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当做真实的生活,也不能把对待生活的态度用来对待艺术作品,而必须与其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才能真正发现艺术形象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美,并使自己的想象力不受现实生活的束缚,充分进行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从而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
5.通过具体情节分析自己熟悉的一位电影赏的表演艺术。
答:该演员的表演是否以生活化和形式感的辩证统一赋予角色以生命,是否在分镜头拍摄的种种局限中挥洒自如,实现最大的自由,而镜头相连又天衣无缝,有如一气呵成,是否自觉地把表演跟导演调动的各种非表演成分揉合成一体,为塑造角色服务,是否显示出自己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化艺术素养。
6.试析颜真卿《祭侄文稿》在书法艺术上独特的审美价值。     
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追祭以身殉国的侄儿颜季明所写的一篇祭文。作者在极度悲愤中一挥而就,书写时摆脱了任何“创作”形式的束缚,笔墨随着内心感情的起伏而自然变化,充分显示出“书为心画”、“天为而无不为”的审美效果。作者在进行这幅行书中将悲壮的感情与自己雄伟、刚健的楷书书风相结合,形成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力度,给人以崇高的美感。此外,作者还将张旭草书的意态注入行书,使其线条韵律更加丰富生动。这些,都使《祭侄文稿》在书法艺术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7.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创作过程的理解。     答:郑板桥的这三个词非常形象、恰当地描述了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1)“眼中之竹”——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审视、体味和理解。(2)“胸中之竹”——艺术构思。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3)“手中之竹”——艺术表现。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锻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
8.什么是典型?试结合某一具体作品阐述一下你对艺术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特征的认识。        答:(1)艺术典型是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具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它既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又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规律;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2)艺术典型的具性是指形象的独一无二、不可重复性。艺术典型的个性问题就是个性鲜明和独特性问题。以阿Q而论,其形象的鲜明性是他的爱看热闹、赌钱,而主导性性格则是“精神胜利法”。阿Q这个典型所以能够令人难忘,就在于鲁迅先生集中笔墨描绘了阿Q性格中“精神胜利法”的种种鲜明表现。这一点无疑具有一种活生生的、不可重复的特征。他具有独特的外表、行为、生活习惯和性格、情感和独特的内心世界。(3)与艺术典型个性鲜明性联系的是其真实性的概括性,即共性。共性使得艺术典型具有了深刻的认识功能和有益的教育作用。阿Q是一个连姓都被剥夺的雇农形象,精神胜利法成为他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性格特征既具辛亥革命前后这些流浪雇农的表现,又体现出了中国农民身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劣根性。这种特征既是一个时代人物的特征,又是不同时代、阶层人物性格的典型,表现出了艺术概括性即典型的共性。(4)艺术典型在个性中体现出了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了普遍性,在偶然性中体现出了必然性。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