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镇馆宝物之一 《米罗的维纳斯》
镇馆宝物之一 《米罗的维纳斯》
《米罗的维纳斯》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高204厘米,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洛岛,1821年后为卢浮宫所收藏。她被誉为“黄金时期的缩影”,总结了古希腊所代表的一切。女神失去了双臂,但保留了完整的头部和面容,使我们能一睹女神秀美的风采。雕像从头、肩、腰、腿到足的曲线变化使人体以无比圣洁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沉静的表情里有种坦荡而自尊的神态,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及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丝毫没有俗媚和肉欲。艺术家充满深情地表现了女性温柔宁静的美,被认为女性美的原型。
虽然米罗的维纳斯诞生已有2000多年,但站在她的面前,丝毫感觉不出她有“古董”的气息,她是那么美、那么纯,微微倾斜的身体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沉思,仿佛在等待,曳地的长裙自然下垂,呈现出流畅的衣褶,使女神具有一种柔和的流动感。在她面前可以感觉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精神。
镇馆宝物之二 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虽然米罗的维纳斯诞生已有2000多年,但站在她的面前,丝毫感觉不出她有“古董”的气息,她是那么美、那么纯,微微倾斜的身体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沉思,仿佛在等待,曳地的长裙自然下垂,呈现出流畅的衣褶,使女神具有一种柔和的流动感。在她面前可以感觉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精神。
镇馆宝物之二 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
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想必大家都熟悉,又称《乔空达夫人》,在其创作中具有代表性。位列卢浮宫三宝之首。艺术家用了近四年的时间创作了这幅油画,可谓苦心经营。后来他把这幅画献给了法兰西斯一世,之后一直被保留在卢浮宫内。达·芬奇在绘画过程中一反当时肖像画华美的装饰效果,把人物性格与特质的脸部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并使它成为最显眼和重要的构图中心。他还认为面部表达的微妙表情中还需有活人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左右一切的力量。可以看到,夫人微微开启的双唇和嘴角的微笑,充满温情的双眸,在暗色调的衣服和幽远背景的衬托下给人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扶靠在椅背上交叠着的柔若无骨的双手,与端坐的人物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使整个画面充满安逸祥和的气氛。画家在一个具体人物的身上创造出理想化的美,使瞬间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象征。这幅肖像画中所表现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倾向对以后的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近代肖像的技法打下了基础。
据说蒙娜丽莎还很神秘,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亲切、温柔、娇嗔;玩世不恭、嘲弄讥讽抑或是……。特别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
镇馆宝物之三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据说蒙娜丽莎还很神秘,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亲切、温柔、娇嗔;玩世不恭、嘲弄讥讽抑或是……。特别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
镇馆宝物之三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卢浮宫博物馆是位于法国巴黎的著名艺术博物馆,原为法国王宫,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边。卢浮宫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被称为卢浮宫镇馆三宝的分别是:油画《蒙娜丽莎》、雕塑《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以及《米罗的维纳斯》(又称断臂的维纳斯)。今天,利用世界杯1/8决赛德国对瑞典开幕前的一点时间,先将在巴黎拍摄的米罗的维纳斯照片发出来。曾在瑞典生活学习过几个月,感情上希望瑞典赢,不过对德国也并不反感。
《维纳斯》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高204厘米,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罗岛,1821年后为卢浮宫所收藏。她被誉为“黄金时期的缩影”,总结了古希腊所代表的一切。女神失去了双臂,但保留了完整的头部和面容,使我们能一睹女神秀美的风采。雕像从头、肩、腰、腿到足的曲线变化使人体以无比圣洁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沉静的表情里有种坦荡而自尊的神态,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及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丝毫没有俗媚和肉感。艺术家充满深情地表现了女性温柔宁静的美,被公认为女性美的原型。
虽然米罗的维纳斯诞生已有2000多年,但站在她的面前,丝毫感觉不出她有“古董”的气息,她是那么美,那么纯,微微倾斜的身体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沉思,仿佛在等待,曳地的长裙自然下垂,呈现出流畅的衣褶,使女神具有一种柔和的流动感。在她面前可以感觉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精神。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基本资料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名称: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类别:油画
年代:作于1805~1807年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
规格:610×931厘米
属地:现藏巴黎卢浮宫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画作背景
拿破仑于1794年发动热月政变后,法国新建的督政府并未巩固,王党的复辟活动便乘机猖獗起来。加上欧洲已建立的反法联盟,严重地威胁着法国。此时,国内的人民运动又高涨起来。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急需一个新的领袖来巩固他们已获取的革命成果,这个人不仅能抵御外国的干涉,还能防止国内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在这种情势下,路易·波拿巴是巴黎大资产阶级赖以稳固他们的既得利益的最合适的人选了。
拿破仑既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伟大政治家,又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所建立的法兰西帝国,导致法国大革命的最终失败,但在防御外敌,加强法国实力方面,他又是一个英明的开拓者。拿破仑这一系列政治策略的成功,得益于他的“锦囊妙计”,那就是他"穿上了古代罗马的服装"、"讲着罗马的语言来实现当代的任务",实现罗马时代一些帝王所惯用的对外扩张的军事路线。画家达维特所崇尚的古典主义艺术,也是以古罗马风尚为范例,采用古罗马的历史题材以宣扬"当代的任务",这在画家前期的作品上尤为明显。所以拿破仑在巩固自己的帝国政权之后,仍然重视这位画家的艺术才能,授予他以宫廷首席画家的称号,让他和维旺·德隆共同来掌管美术事业。从此,达维特再度从徘徊与彷徨之中振作起来,以新的热情为拿破仑的政权宣传效劳,并倾注了他全部的艺术心血。这幅《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正是这个时期奉命而作的一幅巨制。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名画鉴赏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以下简称《加冕》) 是画家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大卫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 拿破仑站起来给皇后加冕),又没有使教皇难堪。[1]
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已经戴上了皇冠,他的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准备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的头上戴去。约瑟芬身后的紫红丝绒大披风由两个贵族妇女提着。在拿破仑的背后坐着那位穿镶红边白色法衣的臃肿的教皇,他双手搁在胸前,低头默认这一情景。整个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这里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构图之宏大,场面之壮观,为画家以前的任何作品所没有的。达维特尽心竭力要画好这一幅鸿篇巨制,他找人帮他制作了一座模仿"加冕"全景的木偶模型盘,以便按照总体构思进行画面光线的调整。许多人被画家请到画室里来作模特儿。
这幅画不愧是大卫一生的精心之作,它充分发挥了画家的素描造型与色彩写生的卓越才能:出场人物个个肖似,色彩服从整体构思,金光闪烁,富丽堂皇,表现了人物衣着与殿内环境的强烈质感。古典主义绘画的严正性达到如此境地,这在画家中可谓无以复加了。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作者生平
大卫另一代表作《马拉之死》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0岁时失去父亲,由其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他最初的老师是他的一位亲戚--洛可可画家布歇,后来又拜在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的门下。毕业时因创作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在那里他爱上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才是近代画家的学校,近代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回到法国后,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
大卫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很快成为该党领袖罗伯斯比尔的战友,后又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担任了议会的主席。这个时期的达维特,象有一把火照亮着他自己,这把"火"正是巴黎发生的革命暴动。1794年7月27日(法国革命新历为热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继而又对敌手实行残酷镇压。罗伯斯比尔被送上断头台,参加雅各宾党的画家大卫也被罗织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出狱以后,他深居简出,停止了所有政治活动,除了与一些艺术界人士交往外,平时只在画室里教学。这时,大卫的情绪很消沉,遂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以裸体为基础的绘画作业上。
作为政治活动家与画家的大卫,他的确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他的艺术却也最鲜明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历程。在《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这幅巨制中,达维特对拿破仑的歌功颂德,也已达到了他的顶点,不能不为后世诟病。
1814年,拿破仑帝国崩溃,波旁王朝复辟,画家因曾在1793年在国民议会投票赞成判处路易十六绞刑,而被流放到比利时(当时有人建议把他放逐到罗马,复辟政府认为他是危险人物,未同意)。尽管他已成了被贬谪的政治流亡人物,但布鲁塞尔仍热情地欢迎他。在那里他给人画了若干优秀的肖像画。作为艺术家,他在欧洲文艺界有深广的影响。1825年12月29日,大卫病逝在异乡,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一代艺术风流, 在他的墓碑上铭刻了"法兰西近代画派的复兴者"几个大字,以表彰他的光辉艺术的一生。[2]
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
注释与参考:
[1]^近代西方文化的繁荣
[2]^新华书画
被引用:本词条已被如下媒体引用 我来补充
开放分类:我来补充
卢浮宫
巴黎
油画
绘画
艺术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分享到: 我要提建议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hudong.com。
《维纳斯》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高204厘米,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罗岛,1821年后为卢浮宫所收藏。她被誉为“黄金时期的缩影”,总结了古希腊所代表的一切。女神失去了双臂,但保留了完整的头部和面容,使我们能一睹女神秀美的风采。雕像从头、肩、腰、腿到足的曲线变化使人体以无比圣洁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沉静的表情里有种坦荡而自尊的神态,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及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丝毫没有俗媚和肉感。艺术家充满深情地表现了女性温柔宁静的美,被公认为女性美的原型。
虽然米罗的维纳斯诞生已有2000多年,但站在她的面前,丝毫感觉不出她有“古董”的气息,她是那么美,那么纯,微微倾斜的身体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沉思,仿佛在等待,曳地的长裙自然下垂,呈现出流畅的衣褶,使女神具有一种柔和的流动感。在她面前可以感觉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精神。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基本资料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名称: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类别:油画
年代:作于1805~1807年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
规格:610×931厘米
属地:现藏巴黎卢浮宫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画作背景
拿破仑于1794年发动热月政变后,法国新建的督政府并未巩固,王党的复辟活动便乘机猖獗起来。加上欧洲已建立的反法联盟,严重地威胁着法国。此时,国内的人民运动又高涨起来。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急需一个新的领袖来巩固他们已获取的革命成果,这个人不仅能抵御外国的干涉,还能防止国内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运动。在这种情势下,路易·波拿巴是巴黎大资产阶级赖以稳固他们的既得利益的最合适的人选了。
拿破仑既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伟大政治家,又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所建立的法兰西帝国,导致法国大革命的最终失败,但在防御外敌,加强法国实力方面,他又是一个英明的开拓者。拿破仑这一系列政治策略的成功,得益于他的“锦囊妙计”,那就是他"穿上了古代罗马的服装"、"讲着罗马的语言来实现当代的任务",实现罗马时代一些帝王所惯用的对外扩张的军事路线。画家达维特所崇尚的古典主义艺术,也是以古罗马风尚为范例,采用古罗马的历史题材以宣扬"当代的任务",这在画家前期的作品上尤为明显。所以拿破仑在巩固自己的帝国政权之后,仍然重视这位画家的艺术才能,授予他以宫廷首席画家的称号,让他和维旺·德隆共同来掌管美术事业。从此,达维特再度从徘徊与彷徨之中振作起来,以新的热情为拿破仑的政权宣传效劳,并倾注了他全部的艺术心血。这幅《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正是这个时期奉命而作的一幅巨制。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名画鉴赏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以下简称《加冕》) 是画家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在加冕时,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大卫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用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这样,既在画面上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 拿破仑站起来给皇后加冕),又没有使教皇难堪。[1]
身穿紫红丝绒与华丽锦绣披风的拿破仑,已经戴上了皇冠,他的双手正捧着小皇冠,准备往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的头上戴去。约瑟芬身后的紫红丝绒大披风由两个贵族妇女提着。在拿破仑的背后坐着那位穿镶红边白色法衣的臃肿的教皇,他双手搁在胸前,低头默认这一情景。整个气势十分庄严,人物多达百人,每个人物形象以精确的肖像来描绘,这里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构图之宏大,场面之壮观,为画家以前的任何作品所没有的。达维特尽心竭力要画好这一幅鸿篇巨制,他找人帮他制作了一座模仿"加冕"全景的木偶模型盘,以便按照总体构思进行画面光线的调整。许多人被画家请到画室里来作模特儿。
这幅画不愧是大卫一生的精心之作,它充分发挥了画家的素描造型与色彩写生的卓越才能:出场人物个个肖似,色彩服从整体构思,金光闪烁,富丽堂皇,表现了人物衣着与殿内环境的强烈质感。古典主义绘画的严正性达到如此境地,这在画家中可谓无以复加了。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 作者生平
大卫另一代表作《马拉之死》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0岁时失去父亲,由其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他最初的老师是他的一位亲戚--洛可可画家布歇,后来又拜在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的门下。毕业时因创作获罗马大奖,赴意大利游学,在那里他爱上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才是近代画家的学校,近代美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回到法国后,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
大卫加入了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很快成为该党领袖罗伯斯比尔的战友,后又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担任了议会的主席。这个时期的达维特,象有一把火照亮着他自己,这把"火"正是巴黎发生的革命暴动。1794年7月27日(法国革命新历为热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继而又对敌手实行残酷镇压。罗伯斯比尔被送上断头台,参加雅各宾党的画家大卫也被罗织了17条罪状而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出狱以后,他深居简出,停止了所有政治活动,除了与一些艺术界人士交往外,平时只在画室里教学。这时,大卫的情绪很消沉,遂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以裸体为基础的绘画作业上。
作为政治活动家与画家的大卫,他的确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他的艺术却也最鲜明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历程。在《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这幅巨制中,达维特对拿破仑的歌功颂德,也已达到了他的顶点,不能不为后世诟病。
1814年,拿破仑帝国崩溃,波旁王朝复辟,画家因曾在1793年在国民议会投票赞成判处路易十六绞刑,而被流放到比利时(当时有人建议把他放逐到罗马,复辟政府认为他是危险人物,未同意)。尽管他已成了被贬谪的政治流亡人物,但布鲁塞尔仍热情地欢迎他。在那里他给人画了若干优秀的肖像画。作为艺术家,他在欧洲文艺界有深广的影响。1825年12月29日,大卫病逝在异乡,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一代艺术风流, 在他的墓碑上铭刻了"法兰西近代画派的复兴者"几个大字,以表彰他的光辉艺术的一生。[2]
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
注释与参考:
[1]^近代西方文化的繁荣
[2]^新华书画
被引用:本词条已被如下媒体引用 我来补充
开放分类:我来补充
卢浮宫
巴黎
油画
绘画
艺术
0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分享到: 我要提建议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hudong.com。
WIKI热度
1.创建者:唯美儿
2.编辑次数:6次 历史版本
3.参与编辑人数:1位
4.最近更新时间:2011-09-17 15:07:50
贡献光荣榜
更多
唯美儿
此词条还可添加 信息模块
相关词条
编辑
加冕
法国
拿破仑
绘画
收藏
油画
相关任务
任务名 发起人
盘点巴黎卢浮宫内的名画 郭丽Fancy
《蒙娜丽莎》 - 作者简介
列奥纳多·达·芬奇
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是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和米开朗琪罗,桑迪.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全才。他不仅是天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等等。
《蒙娜丽莎》 - 蒙娜丽莎的命名
达芬奇
蒙娜丽莎是从英文“Mona Lisa”音译过来的。这个名称来自于达芬奇死后31年由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发表的一部传记—— 《艺苑名人传》 。在其中,乔尔乔·瓦萨里认为这位模特是佛罗伦萨富商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亢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Lisa Gherardini。蒙娜在意大利语中翻译为“我的女士”,通常放在女性的名字前,相当于英语中的“Madam”。所以,蒙娜丽莎的意思是“丽莎夫人”。
这幅画的另一个名称是意大利语“La Gioconda”,这是吉奥亢多(Giocondo)的阴性拼写。意大利语中,“gioconda”的解释是“轻松的,无忧无虑的”,因此“gioconda”也可以指“无忧无虑的妇人”。由于她的微笑,此名称便有了两层含义。法语名称“La Joconde”同样可以这样解释。
19世纪以来,“蒙娜丽莎”(Mona Lisa)和意大利语名称“Giocondo”已经成为了这幅画固定的名称。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幅画有很多描述性的名称,如“某个佛罗伦萨女士”、“带着纱巾的情妇”等。
1《吃土豆的人》
1.创建者:唯美儿
2.编辑次数:6次 历史版本
3.参与编辑人数:1位
4.最近更新时间:2011-09-17 15:07:50
贡献光荣榜
更多
唯美儿
此词条还可添加 信息模块
相关词条
编辑
加冕
法国
拿破仑
绘画
收藏
油画
相关任务
任务名 发起人
盘点巴黎卢浮宫内的名画 郭丽Fancy
《蒙娜丽莎》 - 作者简介
列奥纳多·达·芬奇
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是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和米开朗琪罗,桑迪.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全才。他不仅是天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等等。
《蒙娜丽莎》 - 蒙娜丽莎的命名
达芬奇
蒙娜丽莎是从英文“Mona Lisa”音译过来的。这个名称来自于达芬奇死后31年由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发表的一部传记—— 《艺苑名人传》 。在其中,乔尔乔·瓦萨里认为这位模特是佛罗伦萨富商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亢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Lisa Gherardini。蒙娜在意大利语中翻译为“我的女士”,通常放在女性的名字前,相当于英语中的“Madam”。所以,蒙娜丽莎的意思是“丽莎夫人”。
这幅画的另一个名称是意大利语“La Gioconda”,这是吉奥亢多(Giocondo)的阴性拼写。意大利语中,“gioconda”的解释是“轻松的,无忧无虑的”,因此“gioconda”也可以指“无忧无虑的妇人”。由于她的微笑,此名称便有了两层含义。法语名称“La Joconde”同样可以这样解释。
19世纪以来,“蒙娜丽莎”(Mona Lisa)和意大利语名称“Giocondo”已经成为了这幅画固定的名称。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幅画有很多描述性的名称,如“某个佛罗伦萨女士”、“带着纱巾的情妇”等。
1《吃土豆的人》
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所谓的著名都是后人评价的结果,当时的凡高只是个待业青年)-《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2《夜晚的咖啡馆》
梵高的激情,来自他所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认识的人们所做的按捺不住的强烈反应。这绝不是一个原始人或小孩子所做的那种简单的反应。他写信给弟弟提奥的信,是一个艺术家写出来的最动人的故事。信中表明了他高度敏感的知觉力,这种知觉力完全符合他他那感情的反应。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正在获得效果,这种效果是通过黄色或蓝色来取得的。虽然他的大部分色彩观念用来表达对于人物和自然的爱,及其表现过程中的愉快,但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但是没有一种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3.《星夜》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
梵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梵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
4.《乌鸦群飞的麦田》
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这种画面处处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就在第二天,他又来到这块麦田对着自己的心开了一枪。
5.《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起初他们相处愉快,但随着梵高病情反复,两个的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自己的右耳。
世界把自己的癫狂最先传染给人类的画师——就像曾经给他的笔端注入魔力。我们惊讶地注视着梵·高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整个人类受刑,成为痛苦的化身。想到这里,也就能理解梵·高作品中挣扎的线条与狂舞的色块: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这是一位生活在伤口里的大师,他习惯用伤口对世界发言。这是一个疼痛的收割者,他的镰刀最终收获了自己的耳朵。
梵·高死了,却留下了一只著名的耳朵——这最后的遗物似乎并没有失去听觉,收集着后人的议论。这只在故事中存在的失血的耳朵,至今仍像埋设在我们生活中的听诊器,刺探着我们的良心。梵·高死了,耳朵还活着,还拥有记忆。为什么不在他呻吟与崩溃的时候,扶持他一把——世界,你听见了吗?你的耳朵长在何处?
6.《十五朵向日葵》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梵·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然而在画此作的同时,画家死命想抓住的这个世界还是缓慢却无情地溜走了。或许这画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剧性的短促一生接近终结时期的心理状态。他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窗户向外看到的树影而不想象中的美丽幻像。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