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艺术学类综合基础试卷3

来源: 2017-05-25 21:25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 朝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A.汉B.东晋C.唐D.五代后梁【D】
2.《最后的晚餐》是 的绘画代表作品。A.米开朗基罗B.达?芬奇C.梵高D.接斐尔【B】
3.《月光奏鸣曲》是 的钢琴奏呜曲作品。A.巴赫B.贝多芬C.舒曼D.海顿【B】
4.相传古琴曲《阳春》、《白雪》是 所作。A.师旷 B.李延年C.李龟年D.朱载育【A】
5.赵飞燕是 朝著名舞蹈家。A.汉B.唐C.宋D.元【A】
6. 的《群鬼》、《玩偶之家》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A.萧伯纳 B.易卜生 C.莫里哀 D.梅特林克【B】
7.由 导演的《党同伐异》一片奠定了“交替蒙太克”的电影美学基础。A.格里菲斯 B.布努艾尔 C.爱森斯坦 D.劳伦斯?奥立弗【A】
8.30年代赵丹和周璇主演的影片 是我国电影艺术基本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小城之春》 C.《马路天使》 D.《渔光曲》【C】
9.《套中人》是我俄国作家 的重要作品。A.契诃夫 B.高尔基 C.托尔斯泰 D.果戈里【A】
10.在我国近代,提出“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提倡“诗界革命”的人是 。A.龚自珍 B.魏源 C.黄遵宪 D.蔡元培【C】
11.油画《父亲》是当代画家 的作品。A.齐白石B.罗中立C.陈逸飞D.徐悲鸿【B】
12.文艺复兴时期不在“画坛三杰”之列的画家是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拉斐尔 D.伦勃朗【D】
13.《悲怆》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 交响曲。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九【C】
14.《良宵》、《光明行》是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的 独奏曲。A.二胡 B.筝 C.扬琴 D.京胡【A】15.《召树屯和南木诺娜》是 族的民间舞蹈。
A.白 B.苗 C.傣 D.藏【C】
16. 提出了“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B】
17.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是 的代表作品。A.爱森斯坦 B.让?加本 C.卓别林 D.嘉宝【C】
18.影片《黄土地》是由 导演的。A.谢晋 B.孙道临 C.张艺谋 D.陈凯歌【.D】
19.《羊脂球》是法国作家 的作品。A.司汤达 B.巴尔扎克 C.罗曼?罗兰 D.莫泊桑【D】
20.《人间词话》明确提出了 说。A.境界 B.格律 C.神韵 D.格调【A】
21.中国文人画重性灵抒发,最为标举 。A.写真 B.白描 C.神品 D.逸品【D】
22.提出“境界论”的近代文艺理论家是 。A.鲁迅 B.王国维 C.刘熙载 D.曹雪芹【B】
23.最早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人是 。A.歌德 B.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D.司汤达【A】
24.贺拉斯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 。A.《诗品》B.《诗学》C.《诗艺》D.《美学》【C】
25.在我国 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A.鲁迅 B.胡适 C.毛泽东 D.蔡元培【D】
26. 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了“游戏说”。A.席勒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歌德【C】
27.达?芬奇的美学理论著作是 。A.《论俗语》 B.《论绘画》 C.《论美》 D.《美的科学》【B】
28.雨果的剧作《欧那尼》的成功标志着 在法国的全面胜利。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D】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
1、音乐
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情感的涌流;(2)想象的自由;(3)象征的意味。
2、什么是灵感?
灵感或灵感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新概念和新意象的顿悟式和突发性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点。
3、艺术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艺术的具体功能有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也可回答为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4、什么是艺术鉴赏?
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5、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6、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7、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8、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9、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艺术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结构和语言。
10、什么是悲剧?
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11、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是什么
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的基本特征:(1)造型的形式美追求;(2)环境的人格化体现;(3)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12、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13、什么是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14、共鸣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15、什么是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1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1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线条与组合;(2)具象与抽象;(3)情感与象征。
18、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19、什么是审美期待?
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可呈现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文体期待是指艺术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
20、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21、什么是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22、舞蹈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舞蹈是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动作与姿态;(2)抒情与表现;(3)节奏与韵律。
23、什么是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24、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25、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26、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
27、工艺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实用与审美;(2)物质与精神;(3)技能与创造。
28、什么是艺术中的讽刺?
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
29、什么是艺术意象?
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的心理形态,同时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
20、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要点)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一般说来,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并不是十分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这个中介包括政治的、社会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正是借助了这些中介,才使得作为时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艺术接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同时也借助这些中介,使艺术又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我们在强调经济对艺术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的同时,又应看到,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要点)
艺术鉴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第三,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3、简述艺术分类的方法。(要点)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以对作品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
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文学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
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滑稽。(要点)
滑稽的典型形态是艺术中的喜剧、相声、漫画等。滑稽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作品以其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不协调以及形式的虚假性而引人发笑。
5、简述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意象的形成。(要点)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在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显现出艺术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异。??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艺术构思主要有综合、变形、移情、立意等方式。
6、简述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要点)
第一,模仿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现实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持这种观点;第二、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康德、斯宾塞、谷鲁斯等持这一观点;第三、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雪莱、列夫.托尔斯泰、科林伍德等;第四、巫术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活动,爱德华.泰勒、弗雷泽等人持这一观点;第五、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德国的毕歇尔、芬兰的希尔恩,以及普列诺夫等持这一观点。
7、简述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要点)
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第一,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第二,丑的形式可以蕴含美的内涵。第三,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第四,适度的丑的形式表现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
8、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 (要点)
雅与俗,是指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艺术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
9、简述艺术创造中的优美(要点)
艺术活动中的优美,首先,它没有任何统一过程的 痕迹,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其次,它不是一种压倒式的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交融无间的统一;第三,它不是在自身构成中包含着丑,而恰是在与丑的抗争中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
10、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要点)
艺术与政治从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其一,艺术与政治都属于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艺术则是一种观念形态性的上层建筑,他们都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能够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二,艺术与政治相比,一般不像政治那样与经济基础和物质生产发生直接的联系,艺术与经济的联系往往需要一定的中介因素,其中政治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因素。艺术与政治之间可以相互产生作用,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施加影响。
11、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要点)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不同。
12、简述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点)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和艺术客体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运动形式,决定着艺术创造的总体趋势;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审美对象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者,艺术客体是与艺术主体相对立的诸客观审美事物,是艺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艺术主体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艺术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创造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二者的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同时主体应处于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
13、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要点)
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和意念,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它以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的中介和动力,并体现出浓烈的创造色彩和艺术家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14、简述艺术创造中的崇高。(要点)
崇高是在实践主体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崇高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呈现为实践主体迫使现实客体与之趋向统一的过程。
15、简述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要点)
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5
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1)敏锐的感知能力;(2)丰富的想象能力;(3)精湛的艺术技能。
四、论述题(每题15分,)
1、论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要点)
其一,艺术作品的语言层。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选择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材料,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而构成的表现手段或表现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其二,艺术作品的形象层。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从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与内部主观世界中高度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既包括性格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也包括具体、生动、完整的各种生活画面;既包括情与景融汇互化的各种境界,也包括由纯粹的物质媒介材料构成的各种形式结构。
其三,艺术作品的意蕴层。艺术形象及它的高级形态意境与典型,具有深邃的启示性,启示着人们透过作品的多元的形象形态,去联想,去追索,去领悟隐匿在艺术形象之外的艺术意蕴。
2、论述艺术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要点)
 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继承和接受。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首先,体现在艺术的形式方面,许多艺术种类基本形式特点的形成,都经历了若干年代和无数艺术家的努力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其次,表现在内容方面,艺术的继承性也是很明显的;再次,表现在民族的审美观念及其创作方法上,这种历史的继承性更是潜在的、在整个艺术传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的。
 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与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对范畴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在艺术活动中,又要坚持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3、论述艺术生产的意义与特征(要点)
艺术生产,既不像一般物质生产那样,完全基于实用的目的,生产人类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不像一般精神生产那样,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演绎和概念论证,而是将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的活动。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统一。
艺术生产,就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艺术生产,是艺术掌握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艺术创制的精神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统一。
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艺术生产涵盖艺术思维的过程,但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由于艺术生产同时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特性,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既遵循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由于艺术生产具有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艺术生产就不能完全遵循一般精神生产或物质生产的规律,而要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是艺术整体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活动多种规律中的一种。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制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
艺术生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第二,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并重;第三,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第四,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交叉。
4、论述艺术创造的主要审美心理要素。(要点)
艺术创造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到审美判断等若干审美心理要素构成的过程,并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审美感知,包括审美的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的主管映像,审美感觉是人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审美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审美理解诗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和把握。
5.论述艺术形式组合的基本法则。
 其一,整齐纯一,亦称齐一、单纯齐一、整齐一律。这一法则体现为最基本、最简要的形式组合,意在造成明朗、井然的状态或严整、划一的气氛。
 其二,对称均衡。对称是生物体自身结构的一种合规律性的存在方式,均衡是对称的延伸,又多了一些变化。对称均衡比整齐纯一更富有变化,在艺术中体现的是对立的统一。
 其三,节奏韵律。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呈现,具有很强的秩序感,注重在时间及空间的变化组合。不同的节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而在节奏的变化中溶入特有的情韵和情调,使之通过声韵和节律的变化,具有了某种声音的色彩感,就是韵律。
 其四,调和对比。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种状态,或在矛盾中趋向统一,或在统一中呈现对立。调和是把相近的不同事物相并列,将差异引向一致,对比是把差异更大的事物相并列,使其在统一体中呈现强烈的对比和差异。(4分)
 其五,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在体积、重量、长度等量的方面的关系,符合认的感官和心理要求的,亦即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比例关系,就是美的比例。
其六,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多样即指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则是指个性事物间所蕴含的整体性和共性。多样统一,一方面展示出形象的诸种形式因素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又在多样性和变化中取得与外在事物联系的和谐与统一。
6、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要点)
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
第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
第三,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
第四,韵味无穷。是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
名词解释:
1.艺术修养:是指艺术家在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作品时所应具备的思想、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和审美感受力,以及把生活转化为充满艺术意蕴的艺术形象时所具备的审美创造能力。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转化为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象或艺术作品的过程,艺术表现是艺术创造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
4.艺术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
5.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显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6.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U
7.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8.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9.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是艺术家依据客观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于感情色彩和审美性的感性形式。
10.审美期待:即作为主体的接受者在艺术鉴赏之前或之中,基于以往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而形成的÷对艺术作品种类钵裁、形式风格、形象体系、情意内蕴等的一种期待心态。
11.灵    感: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12.意    识: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它是人清醒地觉察到所反映的对象和察觉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能达到一定目的的自觉心理。
13.本体批评:是以艺术作品为本体,集中分析研究艺术作品形式关系的艺术批评形态。
14.审美直觉: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不假思索的直接迅捷的把握,体现为对形式美的敏锐感受和对审美意蕴的瞬间领悟的浑然一体。
15.艺术批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科学活动。 3/%{1mK
16.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17.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填   空:
1.艺术作品的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
2.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3.书法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人的审美情操。
4.艺术创作过程要经历,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它们是互相联系,彼此交错的。
5.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6.科学技术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7.艺术鉴赏流程是艺术鉴赏活动的全面展开,是接受者由外及内由浅人深地感知、体验、理解艺术作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活跃着多种心理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环节,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像、理解与创造。
8.艺术对宗教的影响主要表现于艺术参与宗教活动,宣扬宗教思想,以及渲染宗教氛围等方面。
9.宗教影响艺术,表现在宗教总是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因而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10.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主体条件,即文化修养和创造能力。
11.审美创造力主要表现于下列几个方面,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精湛的艺术技能。
12.结构是指艺术作品的内部构造和组织形式,它使作品构成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结构主要由剪裁、布局和衔接三部分组成.
13.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都属于广义的艺术接受。艺术鉴赏构成着艺术批评的基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鉴赏审美感受的条理化和提炼、升华。
14.艺术批评的目的是作出科学的评判,艺术鉴赏的目的则是生成审美效应,获得审美感受。
15.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整体特色,具有相对稳定性。
16.艺术思潮同艺术流派有着较密切的联系。艺术思潮可以促进艺术流派的产生,而艺术流派又可推动艺术思潮的前进。
17.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是人类高度发展了的两种审美感官。
18.世界三大园林类型,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与东方园林。
19.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常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维活动中相辅相成。
20.从原始艺术的形式特点,也能看出它与劳动生产的密切关系。原始艺术形式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也同劳动的形式有一定关联。
21.艺术批评具有四个特征, 科学性、审美性、实践性、创造性.
22.艺术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23.审美认识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24.艺术家的修养: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艺术家的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精湛的艺术技能。
25.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
26.艺术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现场传播、展览性传播、大众传播。
27.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
28.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将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建筑、雕塑、绘画)、 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与想像艺术(文学)。
29.艺术作品作为人的精神生产的产品,依存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它必须是直观的、具体的能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感性存在。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类,可以将艺术分为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等),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与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等) 。
美术概论复习题
1.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这一点正确的反映了美术的客观根源,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
符合美术创作的实际情况。
(2)这一点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
     来解释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3)美术史上大量事实可以证明,美术家只有在生活中汲取营养,
     真诚对待生活感受,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具有生命力;反之,
     一味摹仿他人,即使在技巧上有所提高,在根本上也是苍白的。
(二)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1)所谓“全面的社会生活”指的是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的社会
生活这一整个领域。所谓“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指的是美术
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文艺思想,以及情感、愿望、梦想。
(2) 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既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为根据,也是以中外美术史上的事实为依据。
2.美术与美的关系(概念)
(一)美术反映现实美。
(1)所谓“现实美”指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
(2)现实中美的事物、事物的美是美术的根源。
(3)之所以美术能够反映现实美,一方面是由于美术视觉性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于人类的审美需求。
(二)美术创造艺术美。
(1)所谓“艺术美”是指美术作品的美,是创作主体通过审美认识按照审美规律为了美的目的而创造的美,因此是人为的美。
(2)虽然现实中存在大量美的现象,但美术家创造出的艺术美更为鲜明、集中、完全、充分。
 (3)美术家既可以根据美的现实创造艺术美,也可以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丑,并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    
(三)美是审美对象。
(1)美术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美术作品一旦完成,在接受与消费的范畴中就成为一种物化了的观众审美对象。
(2)美术作品的美在于其作品自身,是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3.美术的视觉形象性(概念)
(一)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
(1)任何艺术都有其形象性,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
(2)美术的形象性有三大特点:直观性、确定性、可视性。
(3)美术的视觉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二)视觉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1)一方面,无论是从创作角度还是从欣赏角度来看,美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视觉形象呈现在欣赏者面前。
(2)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创作角度还是从欣赏角度来看,美术作品都必须反映深刻的理性内容。
(3)审美认识、创造、欣赏这一过程既涉及理性又涉及感性,所以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视觉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视觉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一方面,美术作品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与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与现实来源。
(2)另一方面,美术作品的形象又是美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与评价,表现了美术家主观的情感、思想与审美。
(3)视觉形象既有客观现实来源又有主观意识作用,所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视觉形象的又一重要特征。
4.美术的基本特征(例子)
(一)造型性。所谓造型,就是塑造形体,即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将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视觉形象固定下来,以静态的方式再现出来。因此具有直观性、具体性。
(二)静止性。所谓静止,是对美术的存在状态的把握。美术作品中的形象是凝固不变的形象,不具备时间因素,因此具有瞬间性、静止性。
(三)空间性。所谓空间,是对美术的存在方式的把握。空间艺术的形象是在空间中展开的。如:绘画是二度空间,雕塑是三度空间。
(四)视觉性。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视觉,美术创造与审美欣赏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
5.中国三大美学思想
(一)儒家思想
   儒家以“士”的身份,视天下为己任,担当起沟通天人的职责,其理
想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实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天地之道。
(1)“中和”之美
             儒家文化的理想是中和、整体、和谐,认为这是美的极致。
(2)“雄健”与“充实”
             儒家美学是围绕现实政治、父权体系而展开的,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雄健”、“充实” 之美,强调艺术的气概与气势。
(3)“不忍人之心”与“宇宙心灵”
             儒家美学为士大夫提供了普遍关怀一切存在的宇宙心灵,强调人心对万物的情感关切。
(二)道家思想
   道家是与儒家形成互补关系的中国本土文化,以自然为理想家园。
(1)“自然”之美
提倡非人工的自然之美,崇尚万物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
(2)“虚静”与“空灵”
             既在人心内部创造了一个审美境界,又以虚白、空无构造了有无相生的灵动空间。
(3)“玄”“素”与水墨
             “玄”为黑,“素”为白。老子重视“玄”“素”两种无颜色的美,并认为它们与宇宙本质相连。
(三)禅宗
  追求生命解脱,彻悟存在本体的哲理渗透在中国文艺的血脉之中。
(1)存在的追问
禅宗对生命存在的意识导致了中国艺术对哲理的追求。
  (2)“冲淡”与“禅味”
               以平淡、凡俗的生活景象来表现存在的感受。其实源于对生活的最大热情与执着。
(2)悟与圆满
             禅宗美学最终预设了一个终极美学价值,表现为彻悟存在本来面目时的圆满。
6.西方两大美学思想(概念/简练解释性文字)
(一)希腊式美学思想
(1)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
   那些数学、几何学的秩序是宇宙万物的原型和本质。这一神圣秩序
是有限的、静止的,导致了希腊人把静穆当作理想美。
(2)希腊人认为人体是宇宙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
   希腊艺术家以人体雕塑来表现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并以此象征宇宙
的神圣秩序。
(3)强调多样统一的形式概念。
   希腊人把美看成是比例与和谐,其形式是建立在部分与整体之间充
满对立与差异的统一之上的。
         综上所述,希腊古典美学价值的中心概念是形式,包括人体的具体形式、宇宙万物的抽象形式。这种美学价值渗透着一种以数学、几何学测量为基础的科学精神。
(二)基督教的美学思想
(1)希伯来的超绝宇宙观与上帝的“绝对美”
     上帝与宇宙间有超然断绝的关系,凌驾于世界美之上的无上美是上帝。
(2)基督教的“道成肉身”和基督教的象征主义
     上帝与人间的鸿沟被基督所连接,即“道成肉身”,它肇始了象征主义。
(3)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
     基督教把光作为上帝的隐喻象征。光成为基督教最高美学价值的形象体现。
(三)综上所述:
(1)希腊式美学向西方美学提供了以神圣的形式为中心的美学价值。
         基督教美学向西方美学提供了以光、色彩为特征的美学价值。
    (2)希腊式美学价值强调形式优先于色彩。
         基督教美学价值强调光、色彩优先于形式。
    (3)二者相互渗透彼此递嬗共同构成西方美术在美学风格上的总体面貌。
7.艺术家的修养
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在于不断创造,而创造的根本在于深厚的修养,这些修养包括:
(一)艺术天赋与专业技能
艺术天赋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潜在可能,但必须得到全面开发,第一步就是专业技能训练。
(二)审美观念与艺术情趣
具备了艺术天赋与专业技能只是具备了基本的本领与能力,而如何运用这些本领与能力,则需要依靠审美观念与艺术情趣。而且必须是进步的、高尚的。
审美观念:指人们按照自己对美的理解形成的关于美的态度和看法。
      艺术情趣:指在审美观念确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艺术某一方面的特殊效果的偏爱。
(三)文化素质与思想修养
艺术创作免不了会涉及其它精神生产领域的知识与方法。
文化素质:指个人整体的文化知识结构。
      思想修养: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助于思想水平的提高,而思想水平的提高又会加强整体文化素质。
(四)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
艺术家的一切艺术行为都打上了生活的烙印,生活体验作为必备的修养会直接作用于艺术实践。“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含义正在于此。
8.艺术家的主体性
(一)艺术家的主体性首先体现在艺术家在实际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1)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
艺术家的观点态度始终统摄着作品创作、产生的全过程。
(2)艺术家在创作中的地位具有不可侵犯性。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完全自由独立的,任何违背其个人意愿的外界干扰对艺术家来说都是有害的。
(3)艺术家的作用是利用美术的手段表达人类情感,
其主体价值会在作品的社会效益中体现出来。
(二)主体意识与自我表现
(1)主体意识指艺术家对自己创作主体的角色在创作过程中意义的认识。
(2)自我表现指在主体意识明确的前提下,表达本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3)主体意识的明晰使自我表现成为一种可以控制的自觉行为。
自我表现应是主体的主观意识与客体的客观条件的相互契合。
(三)创造意识与创作个性
(1) 创造意识的具备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2) 创作个性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艺术意志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其创作个性昭然于作品风格之中。
(3) 创造意识是创作个性的向导,创作个性是创造意识的最终实现。
9.美术接受的性质(概念)
(一)美术接受是一种审美本质。
(二)美术接受是个性的体验活动。
(三)美术接受是真实的感性活动。
(四)以上三点可以从美术接受与美术本质的关系中看出:
(1)美术接受是与美术本质相适应的审美态度。
美术接受在美术本质中有重要作用,即:创作主体及作品与接受主体形成对象性关系。在接受方式上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态度,即对美术作品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
(2)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美术接受在现实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
美术接受在潜在性上是美术活动观念与动机的起点。
美术接受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之中。
(3)美术接受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美术返回社会生活就内在于美术消费的形式中,还表现在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构造新的社会生活上。
10.美术接受的特征(概念)
(一)美术接受的特征:
感受、理解、体验。
(二)从美术接受与美术作品的关系来看:
首先,美术作品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
其次,美术作品具有一个有待实现的召唤结构。
(三)从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创造的过程来看:
首先,人类社会文化的存在具有历史性。
其次,艺术家们主体的存在具有历史性。
再次,美术作品的结构具有召唤性。
11.形与神(概念/各时代特征/例子/标志/总结)
(一)形与神   是中国画论最主要的范畴之一,
               是长期影响中国画学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核心问题。
(1)先秦时期,在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到的是“形”,即《韩非子》:“犬马最难,鬼魅最易。”指的是对形体的刻画。
在先秦哲学思想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却是注重精神状态的认识方法,并且一直是中国绘画理论的认识基础。
(2)西汉时期,关于形与神的探讨进入新的阶段。
             《淮南子》:“画西施之面,美而不能悦;画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虽未真正提出神态的说法,但已在人物画中发现了问题。
(3)六朝时期,形神观认识逐渐成熟。
              顾恺之的画论中多次涉及“神”的概念。如:“以形写神”、“晤对通神”、“传神写照”等。这里的“神”指人的内在精神状态。
此外,“神”还被用于景物的描绘及人物的品藻。如:宗炳、王微、谢赫在他们的画论中提出的山水之“道”、“灵”、“气韵”。《世说新语》中的“神姿”、“神隽”等。
(4)至宋代,苏轼著有《传神记》。
(二)应当注意的是:虽然“神”的概念居于主导地位,但“神”本身的含义属于哲学思辩范畴,而“形”的观念则更多的涉及造型艺术的本质特征。因此,对于视觉艺术理论来说,“形”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概念,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实际上也是对“形”的重视。
(三)形与神对中国画论发展的影响是自始至终的,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发展变化,也形成了富于民族特色的审美特征。
12.摹仿论
摹仿论首先摆在和自然的关系上:
(一)柏拉图认为自然作为本质的表象而存在,而艺术作为表象的表象可有可无。
(1)他把艺术和他所模仿的对象等同起来。忽略了从题材到艺术内容的转化阶段,即通过艺术媒介以艺术方式表现出来。
(2)理性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标,他认为艺术不属于崇高的理性,艺术是感性的、低级的、模糊的。
(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发现真、揭示真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摹仿呈示真。
(1)摹仿不是艺术品原封不动的对客观自然的纯粹再现,而是有针对、有区别的加入艺术家的个人选择。
(2)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从中可以获得快感,从中肯定自己认识对象的能力,从而肯定自身的存在。
(三)文艺复兴时期,摹仿在透视学的发明下成了准确再现自然的科学,艺术家需要限制个人想象,忠实的再现自然。
(1)透视的发现最初由15世纪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阐述出来。
(2)镜像理论的出现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
(四)新古典主义把古希腊的思想更加片面化,认为不能照抄自然,应选择美的自然,并把个性因素说成是自然美成分。
(五)超级写实主义把“真”与“摹仿”区别开来,认为“真”是科学理性的事,艺术是和现象打交道,现象才是艺术的本质。照相机的出现使艺术摹仿自然在超级写实主义这里巧妙的转化成艺术摹仿照片。
13.游戏与美术的相似性及差异
(一)游戏与美术的相似性:
(1)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
(2)是一种“想当然”在幻想世界中郑重其事的态度。
(3)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
(4)有移情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作活的生灵。
(二)游戏与美术的差异
(1)游戏是非社会性的,无须认同。艺术是社会性的,需要认同。
(2)游戏是非技艺性的,无须传达。艺术是技艺性的,需要传达。
14.艺术思维的特点
(一)艺术思维
(1)在认识过程上,其过程是受理性制约的感性作用来完成的。
(2)在认识内容上,其内容是个别中体现一般。
(3)在认识方式上,其方式是形象思维。
(二)艺术思维的主要认识方式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形象性--形象思维是运用形象来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思维。
(2)逻辑性--形象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所以必然具有逻辑性。
(3)情感性--在形象思维过程中始终充满着浓厚的情感因素,这种情         
感因素是由形象思维中的形象引起的。
(4)想象性--从一定意义来讲,所谓形象思维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
15.绘画与雕塑的区别
(一)就造型手段而言
          绘画  在平面之上利用光色形、点线面、透视等方法描画彩绘来造型。
          雕塑  用物质实体,通过塑造、刻镂来造型。
(二)就空间性而言
          绘画  在二度空间内,产生现实空间的假象,其空间性质是视觉。
          雕塑  在三度空间内,产生一种实体的空间,其空间性质是视觉、触觉、运动觉。
(三)就再现程度而言
          绘画  在表现直观世界方面有更大的可能,擅于复杂描绘。
          雕塑  要求形象单纯,难于复杂描绘。
(四)就艺术语言而言
          绘画  利用的是线条、色彩、构图。
          雕塑  利用的是体积、轮廓。
(五)另外,雕塑的物质实体性使它具有绘画所不具备的体量感,而体量直接影
            响作品的观赏效果和主题的表达。
16.生产劳动是美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1.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促进了手脚的分工,锻炼出发达的大脑、复杂的神经系统与灵巧的双手,形成了人 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劳动使人的审美感觉、审美能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艺术创造是一种审美活动,要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有审美感觉和审美能力。而人的审美能力同人的感觉器官一样,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人为物质生产劳动本身就是艺术的胚胎。在原始社会,某些劳动本身就伴有艺术性活动;原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产的内容或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事 物;人类对诸如对称、均衡、和谐、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法则的掌握,以及对色彩美的认识,也源于劳动生产实践。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