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西方绘画审美概念

来源: 2017-05-26 17:10
 中国绘画以中国的水墨画为代表,中国的水墨画以写意为主旨,作画者不但要心中有画面,还要有对画面深深的感情寄托,不以生活中的实物的形象为局限。用笔是大胆,不拘于形式,不刻求光感以及画面色彩搭配,观赏者要走入画中,走入作画者的思想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欣赏它,感受它的美。中国的水墨画画面多辅以文字,作为欣赏画作的铺路石,如中国五代时期画家荆浩的《匡庐图》,画面气势磅礴,危峰重叠,四周溪峰连绵,山石之感坚实,体感厚重,体现出作者对山水无限敬仰之情,也同时能体现出作者无限的胸襟。
       西方绘画作品非常繁多,但其中以宗教色彩浓重的题材为其代表,画面多凝重,色彩对比鲜明,画法笔触精细,力求完美,画面人物表情清晰明了,而且作品题材多为广为人知的宗教故事。做平力求形似,有种真实贴切的感觉。作者多追求画面的光源,以及光源在画中人物中的折现。他们善用光和色彩来体现作品,西方绘画作品也能体现画家的一些思想感情,但过于拘泥,不像中国水墨画般豪放、洒脱。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徐徐打开的帷幕中圣母怀抱着圣婴从云端缓缓落地,圣母端庄矜持的脸上略带忧伤,而圣婴也带着超乎儿童的神圣。画面如诗一般,艺术语言表现出一种优雅、和谐、轻快,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理想。
       那你可能会问中国就没有了细腻,西方就没有来豪放吗?我只能告诉你:“是也!非也!”。
       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的绘画,他们都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变化,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随着审美观念的拓展,西方也出现了洒脱之作,中国也不乏细腻光感的作品出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现代的大作中写意、奔放的作品很多,如蒙克的《呐喊》,画中天空被染成了鲜红色,灰蓝色的海湾和小镇,桥头两个僵直的人影向前走着,画中央一个有几分变形的人正在捂着耳朵呼号呐喊,像是画家自己的化身。让我们体会到了画家的紧张、恐惧和不安,甚至是绝望。
       中国绘画的细腻、婉约就如同中国的绣花针,细致入微,极其考究,如中国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他以每位帝王以及侍从为一组造型,侍从体型小于帝王,同样的背景进行烘托,画面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的细微,刻画表现人物各自的性格气质心态。它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肖像画之一。
       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在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上是相辅相通的。有细致入微的联系,又有绝对性的不同,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就“观念”来说。中国人向来感性,向来善于寄托情怀,中国画是按照中国人特有的表现形态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人写诗大都抒发感受情趣,文化系统也离不开情感,很少有物质独立的东西,比如说表现一条河一丛花草一只动物都会有意无意中透漏出人的情怀,一幅中国画里面贯穿的始终是发自人内心的感受,非常注重对生活的描绘,一座青山一顶茅屋若隐若现在万树丛林之中就是一种烟火不食的境界,他们认为生活是什么样子,画面就应该从属什么意境。而西画的观念总是脱离不了“科学”,理智的思维表现出同样理智清晰的画面,它们无须着重反映人的情感,房子就是房子,关乎的是建筑方面的知识;人就是人,强调解剖看重形体关心一些可能存在的物理变化,他们始终把自然科学摆在首位。这种观念上的差异长此以往影响着中西绘画的总体。
      从中西观念上虽然谈已经涉及到了“意境”和“趣味”的问题,但是从他们的表现形式来看,中国画偏重“写意”西方的趣味在于“写实”。中国画把意境作为第一位,画面上呈现的不是一部分物质而是整个人性化的意境。而西方却觉的描绘物质的构成渊源更有趣味,他们认为事物是什么样  子就应该在画面上真实的表现什么,比如完成一幅风景创作,西方关注画面与实际景致想吻合,画肖像追求与模特的外形想吻合。
    其次是着重点不同,表现方式也不相同。中国画着重于把结构形态和神韵合而为一.以上说国画注重表意,并不是说国画的表现就不重视对造型的把握,而是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貌似简单的线条描绘已经包含了形体的精准,一幅好的作品永远是在造型完整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的表现出其情感的。貌似简单的国画,每一次运笔都是历经日积月累才能体现出其如生的一面。我国有作为的国画大师无一不是在刻苦磨练中锤炼自己准确的造型能力然后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画笔从而才能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生动美妙的画面。所以说结构与神韵的完美结合对国画创作尤为重要,表现方法主要依线条为主,一条线包含了结构造型囊括了所有情感。而一幅好的西画首先具备的是“真理”,更偏重于对内在结构的描绘强调客观现象。他们看重素描关系,立体效果,明暗调子,注重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理来描述对象和营造气氛,一幅好的素描里必然出现鲜明的调子充足的结构关系。从古典画派的经典之一安格尔的绘画中就能看出着一点,他的油画把素描关系放在第一,充分的利用点线面的相互结合来塑造画面来驾驭色彩。还有德国画家德加的素描,看过荷尔拜因的素描的人无一不为他对人的造型精准而折服,但看德家的素描却常常被他用明暗用明确简单的素描关系所营造的气氛所感染,我们会不经意的感受到画面的真挚与诚恳。
小结:
    绘画本来就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于是,便产生了一种被中国先哲概括为“天人合一”的绘画——纯粹的绘画。绘画展现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同把人带向一片宽阔的用鲜花与绿色织绣出来的原野。在一幅幅画中,各色线条像天籁的旋律,像隐身人的乐舞,更像无形春风,将生命的色彩翻飞,使之高蹈清扬,如音乐的节奏和诗歌的韵律。在绘画的创造上,中国传统一向推崇的是那些不以绘画为专门职业,但擅于绘画的文化人,被称为文人画家的画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在文化上有修养的人,同时又具有绘画技能,所以,绘画艺术的最高价值正是隐藏在艺术家无功利的动机之中。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