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生物化学资料
一、填空题:
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2、生物化学的内容包括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细胞中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组织器官机能生物化学。
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C,H,O,N
2、不同蛋白质的含(N)量较恒定,平均含量为(16)%。
3、当氨基酸处在某一pH值溶液中时,它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的氨基酸成为 (两性离子),该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5、在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碳原子上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叫(肽键),它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6、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膜)和(电荷)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
7、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征是(生物学活性)丧失,(理化性质)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
8、按照分子形状分类,蛋白质分为(球状蛋白)和(纤维状蛋白)。按照组成分分类,分子组成中仅含氨基酸的称(单纯蛋白),分子组成中除了蛋白质部分还有非蛋白质部分的称(结合蛋白)。
9、如测得1克样品含氮量为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6.25)%。
10、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Asp)和(Glu)2种,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Cys)。
11、蛋白质中的(Tyr)、(Phe)和(Trp)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12、精氨酸的pI值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中,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负极)方向移动。
1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α-螺旋)和(β-折叠)。
14、α-螺旋结构是由同一肽链的(羰基上的氧)和 (亚氨基上的氢)间的(氢)键维持的,螺距为(0.54nm),每圈螺旋含(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0.15nm)。天然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大都属于(右)手螺旋。
15、氨基酸一般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而(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16、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肽键)和(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靠(氢)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次级键;
)键。
17、GSH的中文名称是(谷胱甘肽),它的活性基团是(巯基)。
18、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并(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为(盐析),蛋白质的这种性质常用于(蛋白质分离)。
19、用电泳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不同蛋白质的(带电荷数量)、(分子大小)和(分子形状)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20、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正)离子形式存在。
21、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包括氢键,盐键,二硫键,疏水力,范德华力
22、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
23、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23、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蛋白质。
24、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NH2-CHR-COOH)。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Watson Crick)于(1953)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3、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4、核酸的特征元素(磷)。
5、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反向平行互补)关系
6、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每匝螺旋有(10)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36º)。
7、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大),Tm(熔解温度)则(高),分子比较稳定。
8、在(退火)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9、(m)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t)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10、DNA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生物活性将(丧失)。
11、因为核酸分子具有(嘌呤)、(嘧啶),所以在(260)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2、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在pH12以上时,其OD260(增加),同样条件下,单链DNA的OD260 (不变)。
13、mRNA在细胞内的种类(多),但只占RNA总量的(5%),它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又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14、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其次是(氢键),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离子键)也起一定作用。
15、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三级结构呈(倒L)形,其3'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CCA)其功能是(携带活化氨基酸)。
16、常见的环化核苷酸有(cAMP)和(cGMP)。其作用是(第二信使) ,他们核糖上的(3')位与(5')位-OH与磷酸环化。
17、真核细胞的mRNA帽子由(7-甲基鸟苷)组成,其尾部由(polyA)组成,他们的功能分别是(与蛋白质合成起始有关),(增加转录活性)。
18、DNA在水溶解中热变性之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DNA保持(单链)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重新形成(双链)。
19、RNA中常见的碱基是A C G U。
20、染色体是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
21、核酸是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的,其(碱基)又可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
22、、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碱基)、(戊糖)和(磷酸)。
23、嘌呤环上的第(9)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1)位碳原子相连形成(嘌呤)核苷。
24、嘧啶环上的第(1)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1)位碳原子相连形成(嘧啶)核苷。
25、DNA双螺旋结构中A、T之间形成(2)个(氢)健,而G、C之间形成(3)个(氢)健。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和受调控等催化特点。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
4、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辅助因子)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5、辅助因子包括(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等。其中(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需要(化学方法)除去,(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透析) 除去。
6、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类 转移酶类 水解酶类 裂解酶类 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
7、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每一种酶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醇脱氢酶的编号是EC1.1.1.1,EC代表(酶学委员会 氧化还原酶类),4个数字分别代表作用于-CHOH,氢受体是NAD+NADP+ 编号1
8、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绝对专一性 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
9、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个功能部位,其中(结合部位)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催化部位)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10、pH值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影响(酶分子的解离状态)。
11、温度对酶活力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较低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另一方面(高温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12、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13、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14、醛缩酶属于第(四)大类的酶。
15、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因为它是(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类似物,能(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酶的活性。
16、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能提高此酶的活力,那么可以推测(巯基)基可能是酶的必需基团。
17、EC3.1.1.11应为(水解) 酶类。
18、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质。主要作用是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19、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20、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形成的辅酶是(TPP),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羧化酶)和(转酮酶)的辅酶,维生素B1缺乏症是(脚气病)。
21、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在生物体内以(FMN)和(FAD)形式存在,它们是(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其作用是(氢的载体)。
22、泛酸又称(遍多酸),形成的辅酶是(辅酶A)_,在代谢过程中作为(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运载。
23、维生素PP又称(维生素B5),有(烟酸),(烟酰胺)两种形式,其辅酶形式是(NAD+)与(NADP+),作为(脱氢)酶的辅酶,起递(氢)作用。
24、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或(维生素B7),是(羧化酶)的辅酶,在(二氧化碳)的固定中起重要的作用。
25、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钴)_的维生素,有多种辅酶形式。其中(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变位酶的辅酶,(甲基钴胺素)是转甲基酶的辅酶,缺乏症是(恶性贫血症)。
26维生素B6包括三种物质:(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参与代谢的是(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其功能是参与氨基酸的(转氨作用)、(脱羧作用)和(消旋作用)。
27、叶酸以其(还原型)起辅酶的作用,它有(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两种还原形式,后者的功能作为(一碳单位)载体,叶酸缺乏症是(恶性贫血症)。
一、填空题;
1、生物氧化有三种方式:(脱氢)、(加氧)和(脱电子)。、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酶)、(辅酶)和(电子传递体)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细胞膜),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线粒体)。
6、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大),供出电子的倾向(大)。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焦磷酸化合物、酰基磷酸化合物、烯醇磷酸化合物、胍基磷酸化合物、硫酯化合物、甲硫键化合物等类。
8、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血红素A)与蛋白质以(非共价键)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电子传递体都处于( 还原 )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复合物I、复合物III、复合物IV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2)和(3)。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缬氨霉素、解偶联蛋白
13、举出两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丙酮酸脱氢酶系)、(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酶。
14、生物氧化是(有机物质)在细胞中(分解氧化),同时产生(可利用的化学能)的过程。
16、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ATP),被称为能量代谢的(即时供体)。
17、真核生物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线粒体内膜)。
18、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呼吸)作用,即参与从(底物)到(氧)的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电子)转移到(生物合成)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产物上。
19、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低氧还电位)的载体依次向(高氧还电位)的载体传递。
20、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重组实验证实了线粒体内膜含有(电子传递链的酶系),内膜小瘤含有(F1-F0复合体)。
21、鱼藤酮、抗霉素A、CN-、N3-、CO的抑制作用分别是(NADH和CoQ之间)、(Cytb和Cytc1之间)和(Cytaa3和O2之间)。
22、动物体内高能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
23、H2S使人中毒机理是( 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a3结合,阻断呼吸链 )。
24、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 Cytaa3和O2之间 )。
24、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β-羟丁酸的磷氧比为2.4~2.8,β-羟丁酸氧化时脱下的氢是通过(NADH呼吸链)呼吸链传递给氧的,能生成(3)分子ATP。
25、典型的呼吸链包括(NADH)和(FADH2)两种,这是概括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初始受体)不同而区别的。
25、磷酸源是指(贮存能量的物质)。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磷酸肌酸),无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磷酸精氨酸)。
26、每对电子从FADH2转移到( CoQ )必然释放出两个氢质子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26、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论点是:呼吸链组分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其递增氢体有(质子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同时被膜上(ATP)合成酶所得用,促使ADP磷酸化为ATP。
27、细胞色素aa3辅基中的铁原子有(5个)结合配位键,它还保留(1个)游离配位键,所以能和(O2)结合,不能和(CO)、(CN)结合而受到抑制。
28、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 有机酸脱羧生成的 )
29、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NAD);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FAD)。
填空题;1、蔗糖是由 (葡萄糖)、(果糖)组成的二糖。
2、糖苷键有两种类型:(1,4糖苷键) 和(1,6糖苷键)。
3、纤维素是由(ß-D葡萄糖、ß-1)组成,它们之间通过(4-糖苷键)糖苷键相连。
4、淀粉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种类型。
6、蛋白聚糖是由(糖胺聚糖)和(多肽链)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多糖按组成可分为两类:(同多糖)、(杂多糖)。
8、乳糖是由一分子(ß-D-半乳糖分子)和一分子(α-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ß,α-1,4糖苷键)糖苷键。
9、蔗糖是由一分子(ß-D-果糖)和(α-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α,ß-1,2糖苷键)糖苷键相连。
10、糖肽键主要有(N-糖肽键)和(O-糖肽键)两种类型。
11、糖胺聚糖是一类由(己糖醛酸)和(己糖胺)组成的杂多糖。
12、糖类按水解程度分为(单糖)、(寡糖)、 (多糖)。
13、(淀粉)是植物的贮能多糖;(糖原)是人和动物体内的贮能多糖.
14、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
15、多糖根据组成不同分(同多糖)和(杂多糖)。
一、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 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 2 )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已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 磷酸甘油脱氢酶 )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6、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6)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 甘油醛-3-磷酸 )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延胡索酸酶)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氧化还原酶)酶类。
9、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2)阶段,分别称为(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其中两种脱氢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它们的辅酶是(NADP+)。
12、糖酵解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同时生成(ATP)和(NADH)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4、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
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丙酮酸)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丙酮酸——乳酸)反应。
17、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 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乳酸)、(甘油)和(氨基酸)。
19、参与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TPP;NAD+;FAD;CoA;硫辛酸;Mg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转酮醇酶),其辅酶为(TPP);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转醛醇酶)。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它需要(ATP)和(GTP)作为辅因子。
23、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G-1-P。
24、将糖原磷酸解为G-1-P,需(糖原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三种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1、生物膜所含的脂类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
2、脂类化合物具有的共同特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2、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环戊烷多氢菲)
3、按化学组成,脂质大体分为(单纯脂、复合脂、衍生脂)三大类。
4、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
1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分为四个阶段,即: 脂肪酸的活化 , 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 ,脂酰辅酶A的 –氧化 和 脂肪酸完全氧化和ATP的合成 。
2 糖类物质可依据其水解情况分为 单糖 , 寡糖 、 多糖 。
3、ATP 酶 ADP + Pi + 能量
4、脂肪是由 脂肪酸 和 醇 缩合脱水形成的酯
5运动时骨骼肌的三个供能系统是 磷酸原 、 糖酵解 、 有氧代谢 。
6、三羧酸循环是 脂质 , 蛋白质 和 糖 代谢的共同最终途径。
7、糖在体内主要有两条途径进行分解供能: 糖原的合成 ,和 糖异生 。 8、糖和脂肪酸均可分解成 丙酮酸 ,进入三羧酸循环。
9、骨骼肌细胞内ATP再合成的途径是①磷酸肌酸分解②糖酵解③ 有氧代谢
4、乳酸代谢的基本途径有三条,即乳酸的氧化,乳酸的糖异生,在肝脏合成其他物质 。
10、糖的有氧氧化分为3个阶段。即: 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
11、经NADH呼吸链递H递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可生成 3 分子ATP,而经FADH2呼吸链递H递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则可生成 2 分子ATP。
12、请在后面的空内填写三种可异生为葡萄糖的非糖物质,即: 丙酮酸 , 甘油 乳酸 , 生糖氨基酸 。
13、肌乳酸与血乳酸之间的浓度平衡大约需要 4-10 分钟。
14、大强度运动2——3分钟时,主要供能系统是 糖酵解供能系统 。
15、构成呼吸链的主要成分有5种,即: NADH脱氢酶 , 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C还原,细胞色素C氧化酶 。
17、蔗糖可水解为 果糖 和 葡萄糖 。
18、脂肪可水解为 CO2 和 H2O 。
19、ATP水解释能量,同时可生成 和 ADP 。
20、构成全酶的辅助因子有 氢 , 氧 、 氮 。
22、乳糖可水解为 半乳糖 , 葡萄糖 。
23、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的标准自由能应高于 21 KJ/mol,请列举3种高能化合物 ATP , Pi , ADP 。
24、运动结束后ATP恢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 ,这样在运动后 ATP已大部分恢复,ATP基本恢复时间是 。
25、投掷、跳高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磷酸原供能系统 ,1500米跑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糖酵解供能系统 ,马拉松跑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
26、影响肌糖原利用的因素有 运动强度 、 持续时间 , 运动方式 、 纤维类型 和 训练水平 。
27、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糖通常叫 淀粉 和 纤维素 ,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多糖则称为 糖原 。
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2、生物化学的内容包括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细胞中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组织器官机能生物化学。
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C,H,O,N
2、不同蛋白质的含(N)量较恒定,平均含量为(16)%。
3、当氨基酸处在某一pH值溶液中时,它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的氨基酸成为 (两性离子),该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5、在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α碳原子上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叫(肽键),它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6、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膜)和(电荷)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
7、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征是(生物学活性)丧失,(理化性质)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
8、按照分子形状分类,蛋白质分为(球状蛋白)和(纤维状蛋白)。按照组成分分类,分子组成中仅含氨基酸的称(单纯蛋白),分子组成中除了蛋白质部分还有非蛋白质部分的称(结合蛋白)。
9、如测得1克样品含氮量为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6.25)%。
10、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Asp)和(Glu)2种,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Cys)。
11、蛋白质中的(Tyr)、(Phe)和(Trp)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12、精氨酸的pI值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中,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负极)方向移动。
1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α-螺旋)和(β-折叠)。
14、α-螺旋结构是由同一肽链的(羰基上的氧)和 (亚氨基上的氢)间的(氢)键维持的,螺距为(0.54nm),每圈螺旋含(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0.15nm)。天然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大都属于(右)手螺旋。
15、氨基酸一般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而(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16、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肽键)和(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靠(氢)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次级键;
)键。
17、GSH的中文名称是(谷胱甘肽),它的活性基团是(巯基)。
18、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并(沉淀析出),这种现象称为(盐析),蛋白质的这种性质常用于(蛋白质分离)。
19、用电泳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不同蛋白质的(带电荷数量)、(分子大小)和(分子形状)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20、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正)离子形式存在。
21、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包括氢键,盐键,二硫键,疏水力,范德华力
22、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
23、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
23、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蛋白质。
24、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NH2-CHR-COOH)。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Watson Crick)于(1953)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3、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4、核酸的特征元素(磷)。
5、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反向平行互补)关系
6、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每匝螺旋有(10)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36º)。
7、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大),Tm(熔解温度)则(高),分子比较稳定。
8、在(退火)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9、(m)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t)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10、DNA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生物活性将(丧失)。
11、因为核酸分子具有(嘌呤)、(嘧啶),所以在(260)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2、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在pH12以上时,其OD260(增加),同样条件下,单链DNA的OD260 (不变)。
13、mRNA在细胞内的种类(多),但只占RNA总量的(5%),它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又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14、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其次是(氢键),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离子键)也起一定作用。
15、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三级结构呈(倒L)形,其3'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CCA)其功能是(携带活化氨基酸)。
16、常见的环化核苷酸有(cAMP)和(cGMP)。其作用是(第二信使) ,他们核糖上的(3')位与(5')位-OH与磷酸环化。
17、真核细胞的mRNA帽子由(7-甲基鸟苷)组成,其尾部由(polyA)组成,他们的功能分别是(与蛋白质合成起始有关),(增加转录活性)。
18、DNA在水溶解中热变性之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DNA保持(单链)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重新形成(双链)。
19、RNA中常见的碱基是A C G U。
20、染色体是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
21、核酸是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的,其(碱基)又可分为(嘌呤)碱和(嘧啶)碱。
22、、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碱基)、(戊糖)和(磷酸)。
23、嘌呤环上的第(9)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1)位碳原子相连形成(嘌呤)核苷。
24、嘧啶环上的第(1)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1)位碳原子相连形成(嘧啶)核苷。
25、DNA双螺旋结构中A、T之间形成(2)个(氢)健,而G、C之间形成(3)个(氢)健。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和受调控等催化特点。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
4、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辅助因子)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5、辅助因子包括(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等。其中(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需要(化学方法)除去,(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透析) 除去。
6、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分为六类氧化还原酶类 转移酶类 水解酶类 裂解酶类 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
7、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每一种酶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醇脱氢酶的编号是EC1.1.1.1,EC代表(酶学委员会 氧化还原酶类),4个数字分别代表作用于-CHOH,氢受体是NAD+NADP+ 编号1
8、根据酶的专一性程度不同,酶的专一性可以分为绝对专一性 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
9、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个功能部位,其中(结合部位)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催化部位)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10、pH值影响酶活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影响(酶分子的解离状态)。
11、温度对酶活力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较低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另一方面(高温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12、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酶,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13、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14、醛缩酶属于第(四)大类的酶。
15、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因为它是(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类似物,能(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酶的活性。
16、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能提高此酶的活力,那么可以推测(巯基)基可能是酶的必需基团。
17、EC3.1.1.11应为(水解) 酶类。
18、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质。主要作用是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19、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20、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形成的辅酶是(TPP),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羧化酶)和(转酮酶)的辅酶,维生素B1缺乏症是(脚气病)。
21、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在生物体内以(FMN)和(FAD)形式存在,它们是(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其作用是(氢的载体)。
22、泛酸又称(遍多酸),形成的辅酶是(辅酶A)_,在代谢过程中作为(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运载。
23、维生素PP又称(维生素B5),有(烟酸),(烟酰胺)两种形式,其辅酶形式是(NAD+)与(NADP+),作为(脱氢)酶的辅酶,起递(氢)作用。
24、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或(维生素B7),是(羧化酶)的辅酶,在(二氧化碳)的固定中起重要的作用。
25、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钴)_的维生素,有多种辅酶形式。其中(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变位酶的辅酶,(甲基钴胺素)是转甲基酶的辅酶,缺乏症是(恶性贫血症)。
26维生素B6包括三种物质:(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参与代谢的是(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其功能是参与氨基酸的(转氨作用)、(脱羧作用)和(消旋作用)。
27、叶酸以其(还原型)起辅酶的作用,它有(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两种还原形式,后者的功能作为(一碳单位)载体,叶酸缺乏症是(恶性贫血症)。
一、填空题;
1、生物氧化有三种方式:(脱氢)、(加氧)和(脱电子)。、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酶)、(辅酶)和(电子传递体)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细胞膜),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线粒体)。
6、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大),供出电子的倾向(大)。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焦磷酸化合物、酰基磷酸化合物、烯醇磷酸化合物、胍基磷酸化合物、硫酯化合物、甲硫键化合物等类。
8、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血红素A)与蛋白质以(非共价键)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电子传递体都处于( 还原 )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复合物I、复合物III、复合物IV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2)和(3)。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缬氨霉素、解偶联蛋白
13、举出两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丙酮酸脱氢酶系)、(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酶。
14、生物氧化是(有机物质)在细胞中(分解氧化),同时产生(可利用的化学能)的过程。
16、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ATP),被称为能量代谢的(即时供体)。
17、真核生物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线粒体内膜)。
18、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呼吸)作用,即参与从(底物)到(氧)的电子传递作用;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电子)转移到(生物合成)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产物上。
19、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低氧还电位)的载体依次向(高氧还电位)的载体传递。
20、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重组实验证实了线粒体内膜含有(电子传递链的酶系),内膜小瘤含有(F1-F0复合体)。
21、鱼藤酮、抗霉素A、CN-、N3-、CO的抑制作用分别是(NADH和CoQ之间)、(Cytb和Cytc1之间)和(Cytaa3和O2之间)。
22、动物体内高能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
23、H2S使人中毒机理是( 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a3结合,阻断呼吸链 )。
24、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 Cytaa3和O2之间 )。
24、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β-羟丁酸的磷氧比为2.4~2.8,β-羟丁酸氧化时脱下的氢是通过(NADH呼吸链)呼吸链传递给氧的,能生成(3)分子ATP。
25、典型的呼吸链包括(NADH)和(FADH2)两种,这是概括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初始受体)不同而区别的。
25、磷酸源是指(贮存能量的物质)。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磷酸肌酸),无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磷酸精氨酸)。
26、每对电子从FADH2转移到( CoQ )必然释放出两个氢质子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26、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论点是:呼吸链组分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其递增氢体有(质子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同时被膜上(ATP)合成酶所得用,促使ADP磷酸化为ATP。
27、细胞色素aa3辅基中的铁原子有(5个)结合配位键,它还保留(1个)游离配位键,所以能和(O2)结合,不能和(CO)、(CN)结合而受到抑制。
28、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 有机酸脱羧生成的 )
29、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NAD);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FAD)。
填空题;1、蔗糖是由 (葡萄糖)、(果糖)组成的二糖。
2、糖苷键有两种类型:(1,4糖苷键) 和(1,6糖苷键)。
3、纤维素是由(ß-D葡萄糖、ß-1)组成,它们之间通过(4-糖苷键)糖苷键相连。
4、淀粉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种类型。
6、蛋白聚糖是由(糖胺聚糖)和(多肽链)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多糖按组成可分为两类:(同多糖)、(杂多糖)。
8、乳糖是由一分子(ß-D-半乳糖分子)和一分子(α-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ß,α-1,4糖苷键)糖苷键。
9、蔗糖是由一分子(ß-D-果糖)和(α-D-葡萄糖)组成,它们之间通过(α,ß-1,2糖苷键)糖苷键相连。
10、糖肽键主要有(N-糖肽键)和(O-糖肽键)两种类型。
11、糖胺聚糖是一类由(己糖醛酸)和(己糖胺)组成的杂多糖。
12、糖类按水解程度分为(单糖)、(寡糖)、 (多糖)。
13、(淀粉)是植物的贮能多糖;(糖原)是人和动物体内的贮能多糖.
14、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
15、多糖根据组成不同分(同多糖)和(杂多糖)。
一、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 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 2 )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已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 磷酸甘油脱氢酶 )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6、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6)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 甘油醛-3-磷酸 )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延胡索酸酶)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氧化还原酶)酶类。
9、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2)阶段,分别称为(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其中两种脱氢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它们的辅酶是(NADP+)。
12、糖酵解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同时生成(ATP)和(NADH)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14、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
16、乳酸脱氢酶在体内有5种同工酶,其中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对(丙酮酸)亲和力特别高,主要催化(丙酮酸——乳酸)反应。
17、在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 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8、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乳酸)、(甘油)和(氨基酸)。
19、参与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TPP;NAD+;FAD;CoA;硫辛酸;Mg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转酮醇酶),其辅酶为(TPP);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转醛醇酶)。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α–酮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它需要(ATP)和(GTP)作为辅因子。
23、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G-1-P。
24、将糖原磷酸解为G-1-P,需(糖原磷酸化酶、转移酶、脱支酶)三种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1、生物膜所含的脂类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
2、脂类化合物具有的共同特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2、固醇类化合物的核心结构是(环戊烷多氢菲)
3、按化学组成,脂质大体分为(单纯脂、复合脂、衍生脂)三大类。
4、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
1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分为四个阶段,即: 脂肪酸的活化 , 脂肪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 ,脂酰辅酶A的 –氧化 和 脂肪酸完全氧化和ATP的合成 。
2 糖类物质可依据其水解情况分为 单糖 , 寡糖 、 多糖 。
3、ATP 酶 ADP + Pi + 能量
4、脂肪是由 脂肪酸 和 醇 缩合脱水形成的酯
5运动时骨骼肌的三个供能系统是 磷酸原 、 糖酵解 、 有氧代谢 。
6、三羧酸循环是 脂质 , 蛋白质 和 糖 代谢的共同最终途径。
7、糖在体内主要有两条途径进行分解供能: 糖原的合成 ,和 糖异生 。 8、糖和脂肪酸均可分解成 丙酮酸 ,进入三羧酸循环。
9、骨骼肌细胞内ATP再合成的途径是①磷酸肌酸分解②糖酵解③ 有氧代谢
4、乳酸代谢的基本途径有三条,即乳酸的氧化,乳酸的糖异生,在肝脏合成其他物质 。
10、糖的有氧氧化分为3个阶段。即: 葡萄糖或糖原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
11、经NADH呼吸链递H递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可生成 3 分子ATP,而经FADH2呼吸链递H递电子释放出的能量则可生成 2 分子ATP。
12、请在后面的空内填写三种可异生为葡萄糖的非糖物质,即: 丙酮酸 , 甘油 乳酸 , 生糖氨基酸 。
13、肌乳酸与血乳酸之间的浓度平衡大约需要 4-10 分钟。
14、大强度运动2——3分钟时,主要供能系统是 糖酵解供能系统 。
15、构成呼吸链的主要成分有5种,即: NADH脱氢酶 , 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C还原,细胞色素C氧化酶 。
17、蔗糖可水解为 果糖 和 葡萄糖 。
18、脂肪可水解为 CO2 和 H2O 。
19、ATP水解释能量,同时可生成 和 ADP 。
20、构成全酶的辅助因子有 氢 , 氧 、 氮 。
22、乳糖可水解为 半乳糖 , 葡萄糖 。
23、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的标准自由能应高于 21 KJ/mol,请列举3种高能化合物 ATP , Pi , ADP 。
24、运动结束后ATP恢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 ,这样在运动后 ATP已大部分恢复,ATP基本恢复时间是 。
25、投掷、跳高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磷酸原供能系统 ,1500米跑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糖酵解供能系统 ,马拉松跑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
26、影响肌糖原利用的因素有 运动强度 、 持续时间 , 运动方式 、 纤维类型 和 训练水平 。
27、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糖通常叫 淀粉 和 纤维素 ,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多糖则称为 糖原 。
28、乙酰辅酶A可由 丙酮酸 和 分解而来。
29、人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 结合糖和 自由型糖 而糖的运输形式是游离态的糖。
30、血浆脂蛋白的4种形式是① ②
③ 和④ 。
33、构成人体物质组成的无机分子有2种,即: 水 和 民机盐 。
34、酶按分子组成可分为: 单纯酶 , 结合酶 和 。
35、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 高效性 , 高度专一性 和 可调控性 。
3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底物浓 , 酶的浓度 , PH , 温度 , 和 激活剂 。 抑制剂
生物化学填空题
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 氨基酸 ,共有 20 种。(P8)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均属于 L-α-氨基酸 ,除 甘氨酸 外。(P8)
体内有三种含硫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 半胱氨酸 和 胱氨酸 。(P9)
谷胱甘肽的第一个肽键由 γ 羧基与半胱氨酸的氨基组成,其主要功能基团为 半胱氨酸的巯基 。(P12)
体内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至少具备 三级 结构,有的还具有 四级 结构。(P13)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 蛋白质的分子中某一段肽链 的相对空间位置,并 不涉及 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P14)
α-螺旋的主链绕 中心轴 作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走向为 顺时针 方向,即所谓的 右手 螺旋。(P15)
血红蛋白是含有 血红素 辅基的蛋白质,其中的 二价铁 离子可结合1分子 O2。(P26)
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大多数在酸性溶液中带 正 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 负 电荷。当蛋白质的净电荷为 零 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 等电点 。(P30 P10)
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 空间 结构遭到破坏,而其 一级 结构仍可完好无损。(P31)
蛋白质可与某些试剂作用产生颜色反应,可用作蛋白质的 定性 和 定量 分析。常用的颜色反应有 茚三酮反应 和 双缩脲反应 。(P31)
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移动的速率主要取决于 蛋白质的表面电荷量 和 分子量 ,这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称为 电泳 。(P33)
用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在柱子中滞留的时间较 长 ,因此最先流出凝胶柱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最 大 。(P34)
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 共轭双键 ,因此对 260nm的紫外线 有较强吸收。(P40)
碱基 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 糖苷 键形成核苷。(P41)
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连接时总是由 前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 与 下一位核苷酸的5′-磷酸 形成3′,5′-磷酸二脂键。(P41)
体内常见的两种环核苷酸是 环腺苷酸cAMP 和 环鸟苷酸cGMP 。(P42)
在典型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 外侧 ,碱基位于 内侧 。(P45)
DNA分子的两条链呈反平行走向是由于 核苷酸连接的方向性 和 碱基间氢键形成的限制 。(P45)
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 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 ,纵向则靠 疏水性碱基堆积力 维持。(P45)
大多数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 的一级结构的5′端是 m7GpppN帽子结构 ,3′端是 多聚A尾 。(P53~54)
tRNA 均具有 三叶草形 二级结构和 倒L型 的共同三级结构。(P56)
Tm值与DNA的 分子大小 和所含碱基中 G+C 的 比例 成正比。(P6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识别 DNA特异序列 的 内切 核酸酶。(P62)
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 酶促反应 ,酶所具有催化反应的能力称为 酶活性 。(P64)
对于结合酶来说, 辅助因子 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是 活性中心 的组成成分。(P65)
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 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 不同 的一组酶。(P67)
酶的特异性包括 绝对 特异性,相对 特异性与 立体异构 特异性。(P69)
L-氨基酸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氧化,对D-氨基酸无作用,这是因为该酶具有 立体异构 的特异性。(P69)
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 ,不改变反应的 平衡常数 。(P70)
酶促反应的 初速度 是指反应刚刚开始时,各种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尚未发挥作用时的 反应速度 。(P71)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 一半 时的 底物 浓度。(P73)
当Km值近似 等于 ES的解离常数Ks时,Km值可用来表示酶与底物的 亲和力 。(P73)
在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作图呈 矩形 双曲线,双倒数作图呈 直 线。(P73)
不可逆性抑制剂常与酶的 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 以 共价 键相结合。(P75)
可逆性抑制作用中, 竞争性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 非(反)竞争性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P76~79)
竞争性抑制剂使酶对底物的表观Km 增大 ,而Vmax 不变 。(P77)
糖的运输形式是 葡萄糖 ,储存形式是 糖原 。(P87)
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 磷酸甘油酸激酶 和 丙酮酸激酶 催化。(P90)
6-磷酸果糖激酶-1的变构抑制剂是 ATP 和 柠檬酸 。(P90)
6-磷酸果糖激酶-2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 6-磷酸果糖激酶-2 和 果糖二磷酸酶-2 两种活性。(P91)
肌糖原酵解的关键酶有 己糖激酶 、 6—磷酸果糖激酶—1 和丙酮酸激酶。(P91)
目前已知有3个反应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TP,其中有一个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催化另2个反应的酶是 琥珀酸CoA合成酶 和 磷酸甘油酸激酶 。(P96 P90)
成熟红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葡萄糖酵解 ,因为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 有氧氧化 。(P93)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有丙酮酸脱氢酶、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和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组成的。(P94)在一轮三羧酸循环中,有 1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有 4 次脱氢反应。(P95)
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是 异柠檬酸脱氢酶 和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P96)
1mol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 30 或 32 molATP。(P100)
肝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 糖原合成酶 和 糖原磷酸化酶。(P105~106)
糖异生的原料有 乳酸 、甘油 和生糖氨基酸。(P109)
调节血糖浓度最主要的激素是 胰岛素 和 胰高血糖素 。(P116)
肝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 胰高血糖素 调控,而肌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 肾上腺素 调控。(P116)
长链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由 肉碱 携带 ,限速酶是 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P126)
当体内葡萄糖有富余时,糖在体内很容易转变为脂,因为糖分解产生的 乙酰CoA 可作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 NADPH+H+ 可为脂酸合成提供还原当量。(P131~132)
脂肪酸生物合成在细胞的 胞液 中进行,关键酶是 CoA羧化酶 。(P131~132)
丙二酰CoA 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活性碳源,它是乙酰辅酶A经 乙酰CoA羧化 酶催化生成。(P132)
脂肪酸生物合成的供氢体是NADPH+H+ ,它来源于 磷酸戊糖途径 。(P133 P103)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有两条途径,分别是 甘油一酯途径 和 甘油二酯途径 。(P135)
参与卵磷脂、脑磷脂生物合成的三磷酸核苷酸是 ATP 和 CTP 。(P141)
胆固醇生物合成在细胞的 胞液 中进行,关键酶是 HMG CoA还原酶 。(P146~147)
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升高能抑制 HMG CoA还原 酶的活性,增加 内质网脂酰CoA胆固醇脂酰转移 酶的活性。(P147 P154)
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浆脂质中的 甘油三酯 和 胆固醇 也会 升高。(P151)
血浆脂蛋白 CM 和 VLDL 升高。均会使血浆甘油三酯升高。(P151)
含甘油三酯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CM 和VLDL 。(P151)
LDL中的载脂蛋白主要是 ApoB100 ,脂质主要是 胆固醇酯 。(P151)
含胆固醇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LDL ,含蛋白质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HDL 。(P151)
含apoAI最多的人血浆酯蛋白是 HDL ,含apoB100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LDL 。(P151)
ApoCⅢ能抑制 LPL 酶的活性和肝脏apoE 的功能。(P152)
位于血浆脂蛋白表面的是 亲水 基团,而位于其内核的是 胆固醇酯(CE)及甘油三酯(TG) 。(P153)
LDL受体能识别和结合载脂蛋白 B100 和载脂蛋白 E 的脂蛋白。(P154)
催化血浆胆固醇酯化的酶是 LCAT ,催化细胞内胆固醇酯化的酶是ACAT 。(P154~155)
LCAT(血浆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由 肝细胞 合成,在 血浆中 发挥催化作用。(P410 P155)
NADH-泛醌还原酶就是复合体 Ⅰ ,它含有辅基 FMN 和Fe-S。(P160)
辅酶Q的化学本质是 醌 类化合物。CoQ10符号中的10代表由 10个异戊二烯组成的侧链 。(P161~162)
两条呼吸链在复合体 Ⅲ 外汇合,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独有的复合体是 复合体Ⅱ 。(P161 P166)
呼吸链复合体Ⅲ又可称为 细胞色素b-c1复合体 ,它除含有辅助成分Fe-S外,还含有辅基 铁卟啉 。(P163~164)
在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中,可进行偶联磷酸化的是复合体Ⅲ和复合体 Ⅳ ,后者又可称之为 细胞色素c氧化酶 。(P164)
脂酰CoA脱下的2H通过 琥珀酸 氧化呼吸链氧化,β-羟丁酸脱下的2H通过 NADH 氧化呼吸链氧化。(P166)
在呼吸链中,远离O2的组分其标准电极电位是 低 的,计算自由能和电位变化关系的基本公式是 △G⊙=-nF△E⊙ 。(P167)
解偶联剂DNP的化学本质是 二硝基苯酚 ,其解偶联的主要机理是 破坏线粒体内膜内外的质子电化学梯度 。(P170)
解偶联蛋白解偶联的主要机理是 在线粒体内膜中形成H+通道而不能形成ATP 。(P171)
寡酶素可抑制ATP的生成和 呼吸链电子传递 。(P171)
催化ATP+CDP→ADP+CTP的酶是 核苷二磷酸激酶 ,催化磷酸肌酸+ADP→肌酸+ATP的酶是 肌酸激酶 。(P173 P200)
线粒体内膜有多种物质的转运蛋白,常是两种物质反向交换,例如ATP和ADP、苹果酸和α-酮戊二酸。除此之外,还有① 天冬氨酸(Asp) 与 谷氨酸(Glu) 、② 脂酰肉碱 与 肉碱 借转运蛋白反向交换。(P175 P126)
催化RH2+H2O2→R+2H2O反应的酶是 过氧化氢 酶,催化ROOH+2GSH→G-S-S-G+H2O+ROH反应的酶是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酶。(P176)
心脏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转氨酶是 谷丙转氨酶 ;肝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转氨酶是 谷草转氨酶 。(P187)
转氨酶的辅酶是 磷酸吡哆醛 ;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 磷酸吡哆醛 。(P187 P196)
肠道氨吸收与肾分泌氨均受酸碱度影响。肠道pH偏 碱 时,氨的吸收增加;尿液pH偏 酸 时,有利于氨的分泌与排泄。(P190)血液中转运氨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丙氨酸 和 谷氨酰胺 。(P190)
催化氨与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的酶是 谷氨酰胺 合成酶;催化谷氨酰胺分解成氨与谷氨酸的酶是 谷氨酰胺 酶。(P191)
肝细胞中的氨基甲酰磷酸可分别参与合成 尿素 和 嘧啶核苷酸 。(P193 P215)
肝细胞参与合成尿素中两个氮原子的来源,第一个氮直接来源于 氨 ,第二个氮直接来源于 天冬氨酸 。(P193~194)
肝细胞参与合成尿素的两个亚细胞部位是 线粒体 和 胞浆 。(P195)
谷氨酸脱羧基后生成 γ-氨基丁酸 ,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组氨酸脱羧基后生成 组胺 ,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P196)
体内某些氨基酸脱羧基后可生成多胺类物质。例如鸟氨酸脱羧基生成的腐胺,可进一步转变成 精脒 和 精胺 ,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P197)
一碳单位代谢的运载体是 四氢叶酸 ,其生成的重要酶是 二氢叶酸还原酶 。(P197)
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丝氨酸、甘氨酸、 组氨酸 及 色氨酸 的代谢。(P198)
ATP与 肌酸 反应生成CP(磷酸肌酸),催化该反应的酶是 肌酸激酶(CK) 。(P200)
甲硫氨酸循环中,产生的甲基供体是 S-腺苷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是 维生素B12 。(P201)
正常情况下,体内苯丙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是经羟化作用生成 酪氨酸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苯丙氨酸羟化酶 。(P202)
酪氨酸代谢可生成儿茶酚胺,其包括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和肾上腺素。(P203)
酪氨酸经 酪氨酸 酶作用生成黑色素,白化病时 酪氨酸 酶缺陷。(P20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酶是PPRP合成酶 和PPRP酰胺转移酶 。(P208~210)
核苷酸合成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反馈调节 ,其生理意义是 既满足对核苷酸的需要,又避免营养物质及能量的浪费 。(P210)
在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中HGPRT催化合成的核苷酸是 IMP 和 GMP 。(P211)
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 核糖核苷酸 直接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核糖核苷酸还原 酶。(P211)
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用嘌呤类似物是 6-巯基嘌呤(6MP) ;常用嘧啶类似物是 5-氟尿嘧啶(5-FU) 。(P213、P218)
氨基碟呤(MTX)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结构与 叶酸 相似,并抑制 二氢叶酸还原 酶,进而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P214)
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叶酸类似物竞争性抑制 二氢叶酸还原 酶,从而抑制了 二氢叶酸及四氢叶酸 的生成。(P214)
叶酸的类似物-氨基蝶呤等的结构与叶酸相似是FH2转变为FH4时 二氢叶酸还原酶 的抑制剂,在阻断FH4生成的同时,可抑制 胸腺嘧啶核苷酸 的合成,因而具有抗癌作用。(P214)
细胞内乙酰CoA堆积的主要原因是 草酰乙酸不足 和 脂酸大量氧化 。(P222)
脑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主要以 葡萄糖 作为供能物质,长期饥饿时,则主要以 酮体 作为能源。(P225)
关键酶所催化的反应具有下述特点:催化反应的速度 最慢 ,因此又称限速酶;催化 单向或非平衡 反应 ,因此它的活性决定于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这类酶常受多种效应剂的调节。(P226)
酶的化学修饰主要有磷酸化与脱磷酸, 乙酰化与脱乙酰化 , 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腺苷化与脱腺苷及SH与-S-S-互变等,其中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在代谢调节中最为多见。(P228)
化学修饰调节最常见的方式是磷酸化,磷酸化可使糖原合成酶活性 降低 ,磷酸化酶活性 增加 。(P228)
酶含量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酶 合成 或 降解速度 以调节细胞内酶的含量,从而调节代谢的速度和强度。(P230)
植物中含有β-胡萝卜素,它可被小肠粘膜的 β-胡萝卜素加双氧 酶作用,使其分子中部加氧断裂,分解为 视黄醛 ,后者再还原为 视黄醇 。(P433)
维生素A的活性型包括 视黄醇 , 视黄醛 , 视黄酸 。(P434)
体内的维生素D3在肝及肾脏被羟化为 1,25-(OH)D3 ,这也是维生素D3的 活性 型。(P435)
维生素E因对 氧 十分敏感,且易于 氧化 ,所以能保护许多物质免遭氧化,因而有抗氧化作用。(P437)
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型为TPP,它是体内催化 α-酮酸氧化脱羧酶复合物 及 转酮酶 的辅酶。(P439)
维生素B2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FAD 及 FMN ,分别可作为黄素酶的辅基。(P439)
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NAD+ 及 NADP+ ,它们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P440)
泛酸在体内经肠道吸收后几乎全部用于 4-磷磷酸泛酰巯基乙胺 的合成,该物质是 酰基转移酶 的辅酶。(P440)
生物素是体内多种 羧化 酶的辅酶,参与体内 CO2 的羧化过程。(P441)
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P442)
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是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它们分别是 转氨酶 及 脱羧酶 的辅酶。(P442)
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四氢叶酸 ,它是体内 一碳单位转移酶 的辅酶。(P442)
维生素B12是 甲硫氨酸合成酶 的辅酶,当其缺乏时可影响核苷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可引起 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P443)
维生素C可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使 氧化型谷胱甘肽 转变为 还原型谷胱甘肽 ,对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十分重要。(P444)
1.根据OD260/OD280的比值可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纯双链DNA的OD260/OD280 约为___________,纯RNA的OD260/OD280约为________________。
①1.8 ②2.0(2分)
2.在核酸研究中,常用的两种电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①琼脂糖凝胶电泳 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2分)
3.科学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1953年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①J.D.Watson(华生) ②F.H.C.Crick(克里克)(2分)
4.核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对波长
_____________的光有强烈吸收。
①嘌呤碱 ②嘧啶碱 ③260nm(3分)
5.tRNA的二级结构呈_______________形,其三级结构的形状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叶草 ②倒L字母(2分)
6.B型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构成的平面________________螺旋纵轴,相邻两个碱基对上下间隔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
①互补的 ②垂直于 ③0.34nm(3分)
7.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它在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类固醇(1分)②1,25-二羟D3(1分)
8.在嘌呤核苷酸的从无到有生物合成途径中所需要的维生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叶酸(1分)②维生素PP(1分)
9.Sutherland在激素作用机理方面的贡献是提出_______________学说,这个学说与核苷酸类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①第二信使(1分) ②cAMP(1分)
10.当血中钙离子浓度高出正常值时,引起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当血钙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
①降钙素(1分) ②甲状旁腺素(1分)
11.蛋白质之所以在280nm处具有强的紫外光吸收主要是由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①色氨酸(1分) ②酪氨酸(1分)
12.维持蛋白质构象稳定的作用力有氢键、盐键、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①二硫键(1分) ②疏水键(1分) ③范德华力(1分)
13.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过程所呈现的______________效应,是通过Hb的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①协同(1分) ②变构(1分)
14.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模型,每圈螺旋包含________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___________。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__________,并旋转100°角。
①3.6(1分) ②0.54nm(1分) ③0.15nm(1分)
15.已知在某些真核生物中被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的启动子位于基因内。
RNA聚合酶Ⅲ(1分)
16.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核心酶功能是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σ 亚基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多核苷酸合成(1分) ②识别转录起始位置(1分)
17.dUTPase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dUTP,避免细胞内过量的dUTP,造成它掺入DNA。(1分)
18.多肽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其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解离。
①α氨基(1分) ②α羧基(1分) ③侧链可解离基团(1分)
(顺序可调换)
19.三羧酸循环中大多数反应都是可逆的,但有两步反应不可逆,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①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1分) ②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CO2(1分)
20.糖原磷酸化酶b和糖原合成酶b都受到别构调节,前者的别构激活剂是______________,而后者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MP(1分) ②葡萄糖-6-磷酸(1分)
21.三羧酸循环的三个限速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①柠檬酸合成酶(1分) ②异柠檬酸脱氢酶(1分) ③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1分)
22.由两分子乳酸转变成1分子葡萄糖时,需消耗______________分子ATP,___________分子GTP和_______________分子NADH。
①4(1分) ②2(1分) ③0(1分)
23.原核生物mRNA翻译的起始信号除了起始密码子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由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①AUG(1分) ②S.D顺序(或几个富含嘌呤核苷酸的顺序)(1分)
36.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为_________________S,当Mg2+浓度降低时,解离成_____________S的
大亚基和________________S的小亚基。
①80(1分) ②60(1分) ③40(1分)
24.真核生物的mRNA 5'端的帽子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帽子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7-甲基鸟苷三磷酸(1分)
②作翻译起始的识别信号和保护mRNA5'端免遭核酸酶降解(1分)
25.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①亚油酸(1分) ②γ-亚麻酸(1分)
26.前列腺素类化合物是由一种叫做_________________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变而来的。
花生四烯酸(1分)
27.直链淀粉与碘反应呈____________色,支链淀粉与碘反应呈______________色
①蓝(1分) ②紫红(1分)
28.脂肪酸合成包括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头合成途径(非线粒体系统)(1分)
②延伸合成途径(线粒体系统和微粒体系统)(1分)
29.鱼藤酮阻断电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递。
①NADH(1分) ②CoQ(1分)
30.____________________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
乙酰CoA羧化酶(1分)
31.奇数碳脂肪酸通过β-氧化产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①乙酰CoA(1分) ②丙酰CoA(1分)
32.严重糖尿病患者常出现‘酸中毒'或‘酮血症',这是由于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堆积的结果。
①乙酰乙酸(1分) ②β-羟丁酸(1分)
33.线粒体外膜上活化的脂酰CoA,通过______________运送机制进入_______________而进行β-氧化。
①肉碱(1分) ②线粒体基质(1分)
34.在脂肪酸的β-氧化中,脂酰CoA脱氢酶以_______________为辅酶,L-β-羟脂酰CoA脱氢酶以________________为辅酶。
①FAD(1分) ②NAD+(1分)
35.下面曲线图除表示_____________抑制作用外,还可能表示_______________抑制作用。
①不可逆(1分) ②非竞争性(1分)
36.欲使某一酶促反应的速度等于Vmax 的80% ,此时的底物浓度应是此酶的Km 值的________________倍。
4(1分)
37.测定酶的活力时,初速度对底物浓度呈___________反应,对酶浓度呈________反应。
①零级(1分) ②一级(1分)
38.呼吸链中产生ATP的三个部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细
胞色素C和分子氧之间。
①NADH和辅酶Q之间(1分) ②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c1之间(1分)
39.含有腺嘌呤的辅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①NAD+(1分) ②NADP+(1分) ③FAD(1分) ④CoASH(1分)
40.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过程所呈现的______________效应,是通过Hb的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①协同(1分) ②变构(1)
29、人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 结合糖和 自由型糖 而糖的运输形式是游离态的糖。
30、血浆脂蛋白的4种形式是① ②
③ 和④ 。
33、构成人体物质组成的无机分子有2种,即: 水 和 民机盐 。
34、酶按分子组成可分为: 单纯酶 , 结合酶 和 。
35、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 高效性 , 高度专一性 和 可调控性 。
3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底物浓 , 酶的浓度 , PH , 温度 , 和 激活剂 。 抑制剂
生物化学填空题
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 氨基酸 ,共有 20 种。(P8)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均属于 L-α-氨基酸 ,除 甘氨酸 外。(P8)
体内有三种含硫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 半胱氨酸 和 胱氨酸 。(P9)
谷胱甘肽的第一个肽键由 γ 羧基与半胱氨酸的氨基组成,其主要功能基团为 半胱氨酸的巯基 。(P12)
体内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至少具备 三级 结构,有的还具有 四级 结构。(P13)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 蛋白质的分子中某一段肽链 的相对空间位置,并 不涉及 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P14)
α-螺旋的主链绕 中心轴 作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走向为 顺时针 方向,即所谓的 右手 螺旋。(P15)
血红蛋白是含有 血红素 辅基的蛋白质,其中的 二价铁 离子可结合1分子 O2。(P26)
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大多数在酸性溶液中带 正 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 负 电荷。当蛋白质的净电荷为 零 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 等电点 。(P30 P10)
蛋白质变性主要是其 空间 结构遭到破坏,而其 一级 结构仍可完好无损。(P31)
蛋白质可与某些试剂作用产生颜色反应,可用作蛋白质的 定性 和 定量 分析。常用的颜色反应有 茚三酮反应 和 双缩脲反应 。(P31)
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移动的速率主要取决于 蛋白质的表面电荷量 和 分子量 ,这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称为 电泳 。(P33)
用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在柱子中滞留的时间较 长 ,因此最先流出凝胶柱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最 大 。(P34)
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 共轭双键 ,因此对 260nm的紫外线 有较强吸收。(P40)
碱基 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 糖苷 键形成核苷。(P41)
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连接时总是由 前一个核苷酸的3′-羟基 与 下一位核苷酸的5′-磷酸 形成3′,5′-磷酸二脂键。(P41)
体内常见的两种环核苷酸是 环腺苷酸cAMP 和 环鸟苷酸cGMP 。(P42)
在典型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 外侧 ,碱基位于 内侧 。(P45)
DNA分子的两条链呈反平行走向是由于 核苷酸连接的方向性 和 碱基间氢键形成的限制 。(P45)
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 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 ,纵向则靠 疏水性碱基堆积力 维持。(P45)
大多数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 的一级结构的5′端是 m7GpppN帽子结构 ,3′端是 多聚A尾 。(P53~54)
tRNA 均具有 三叶草形 二级结构和 倒L型 的共同三级结构。(P56)
Tm值与DNA的 分子大小 和所含碱基中 G+C 的 比例 成正比。(P6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识别 DNA特异序列 的 内切 核酸酶。(P62)
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 酶促反应 ,酶所具有催化反应的能力称为 酶活性 。(P64)
对于结合酶来说, 辅助因子 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是 活性中心 的组成成分。(P65)
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 相同,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 不同 的一组酶。(P67)
酶的特异性包括 绝对 特异性,相对 特异性与 立体异构 特异性。(P69)
L-氨基酸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氧化,对D-氨基酸无作用,这是因为该酶具有 立体异构 的特异性。(P69)
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 ,不改变反应的 平衡常数 。(P70)
酶促反应的 初速度 是指反应刚刚开始时,各种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尚未发挥作用时的 反应速度 。(P71)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 一半 时的 底物 浓度。(P73)
当Km值近似 等于 ES的解离常数Ks时,Km值可用来表示酶与底物的 亲和力 。(P73)
在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作图呈 矩形 双曲线,双倒数作图呈 直 线。(P73)
不可逆性抑制剂常与酶的 活性中心上的必需基团 以 共价 键相结合。(P75)
可逆性抑制作用中, 竞争性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 非(反)竞争性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相结合。(P76~79)
竞争性抑制剂使酶对底物的表观Km 增大 ,而Vmax 不变 。(P77)
糖的运输形式是 葡萄糖 ,储存形式是 糖原 。(P87)
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 磷酸甘油酸激酶 和 丙酮酸激酶 催化。(P90)
6-磷酸果糖激酶-1的变构抑制剂是 ATP 和 柠檬酸 。(P90)
6-磷酸果糖激酶-2是一双功能酶,同时具有 6-磷酸果糖激酶-2 和 果糖二磷酸酶-2 两种活性。(P91)
肌糖原酵解的关键酶有 己糖激酶 、 6—磷酸果糖激酶—1 和丙酮酸激酶。(P91)
目前已知有3个反应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TP,其中有一个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催化另2个反应的酶是 琥珀酸CoA合成酶 和 磷酸甘油酸激酶 。(P96 P90)
成熟红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葡萄糖酵解 ,因为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 有氧氧化 。(P93)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有丙酮酸脱氢酶、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 和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组成的。(P94)在一轮三羧酸循环中,有 1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有 4 次脱氢反应。(P95)
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是 异柠檬酸脱氢酶 和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P96)
1mol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 30 或 32 molATP。(P100)
肝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 糖原合成酶 和 糖原磷酸化酶。(P105~106)
糖异生的原料有 乳酸 、甘油 和生糖氨基酸。(P109)
调节血糖浓度最主要的激素是 胰岛素 和 胰高血糖素 。(P116)
肝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 胰高血糖素 调控,而肌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 肾上腺素 调控。(P116)
长链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由 肉碱 携带 ,限速酶是 肉碱脂酰转移酶Ⅰ 。(P126)
当体内葡萄糖有富余时,糖在体内很容易转变为脂,因为糖分解产生的 乙酰CoA 可作为合成脂肪酸的原料,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 NADPH+H+ 可为脂酸合成提供还原当量。(P131~132)
脂肪酸生物合成在细胞的 胞液 中进行,关键酶是 CoA羧化酶 。(P131~132)
丙二酰CoA 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活性碳源,它是乙酰辅酶A经 乙酰CoA羧化 酶催化生成。(P132)
脂肪酸生物合成的供氢体是NADPH+H+ ,它来源于 磷酸戊糖途径 。(P133 P103)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有两条途径,分别是 甘油一酯途径 和 甘油二酯途径 。(P135)
参与卵磷脂、脑磷脂生物合成的三磷酸核苷酸是 ATP 和 CTP 。(P141)
胆固醇生物合成在细胞的 胞液 中进行,关键酶是 HMG CoA还原酶 。(P146~147)
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升高能抑制 HMG CoA还原 酶的活性,增加 内质网脂酰CoA胆固醇脂酰转移 酶的活性。(P147 P154)
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浆脂质中的 甘油三酯 和 胆固醇 也会 升高。(P151)
血浆脂蛋白 CM 和 VLDL 升高。均会使血浆甘油三酯升高。(P151)
含甘油三酯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CM 和VLDL 。(P151)
LDL中的载脂蛋白主要是 ApoB100 ,脂质主要是 胆固醇酯 。(P151)
含胆固醇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LDL ,含蛋白质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HDL 。(P151)
含apoAI最多的人血浆酯蛋白是 HDL ,含apoB100最多的人血浆脂蛋白是 LDL 。(P151)
ApoCⅢ能抑制 LPL 酶的活性和肝脏apoE 的功能。(P152)
位于血浆脂蛋白表面的是 亲水 基团,而位于其内核的是 胆固醇酯(CE)及甘油三酯(TG) 。(P153)
LDL受体能识别和结合载脂蛋白 B100 和载脂蛋白 E 的脂蛋白。(P154)
催化血浆胆固醇酯化的酶是 LCAT ,催化细胞内胆固醇酯化的酶是ACAT 。(P154~155)
LCAT(血浆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由 肝细胞 合成,在 血浆中 发挥催化作用。(P410 P155)
NADH-泛醌还原酶就是复合体 Ⅰ ,它含有辅基 FMN 和Fe-S。(P160)
辅酶Q的化学本质是 醌 类化合物。CoQ10符号中的10代表由 10个异戊二烯组成的侧链 。(P161~162)
两条呼吸链在复合体 Ⅲ 外汇合,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独有的复合体是 复合体Ⅱ 。(P161 P166)
呼吸链复合体Ⅲ又可称为 细胞色素b-c1复合体 ,它除含有辅助成分Fe-S外,还含有辅基 铁卟啉 。(P163~164)
在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中,可进行偶联磷酸化的是复合体Ⅲ和复合体 Ⅳ ,后者又可称之为 细胞色素c氧化酶 。(P164)
脂酰CoA脱下的2H通过 琥珀酸 氧化呼吸链氧化,β-羟丁酸脱下的2H通过 NADH 氧化呼吸链氧化。(P166)
在呼吸链中,远离O2的组分其标准电极电位是 低 的,计算自由能和电位变化关系的基本公式是 △G⊙=-nF△E⊙ 。(P167)
解偶联剂DNP的化学本质是 二硝基苯酚 ,其解偶联的主要机理是 破坏线粒体内膜内外的质子电化学梯度 。(P170)
解偶联蛋白解偶联的主要机理是 在线粒体内膜中形成H+通道而不能形成ATP 。(P171)
寡酶素可抑制ATP的生成和 呼吸链电子传递 。(P171)
催化ATP+CDP→ADP+CTP的酶是 核苷二磷酸激酶 ,催化磷酸肌酸+ADP→肌酸+ATP的酶是 肌酸激酶 。(P173 P200)
线粒体内膜有多种物质的转运蛋白,常是两种物质反向交换,例如ATP和ADP、苹果酸和α-酮戊二酸。除此之外,还有① 天冬氨酸(Asp) 与 谷氨酸(Glu) 、② 脂酰肉碱 与 肉碱 借转运蛋白反向交换。(P175 P126)
催化RH2+H2O2→R+2H2O反应的酶是 过氧化氢 酶,催化ROOH+2GSH→G-S-S-G+H2O+ROH反应的酶是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酶。(P176)
心脏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转氨酶是 谷丙转氨酶 ;肝组织中含量最高的转氨酶是 谷草转氨酶 。(P187)
转氨酶的辅酶是 磷酸吡哆醛 ;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 磷酸吡哆醛 。(P187 P196)
肠道氨吸收与肾分泌氨均受酸碱度影响。肠道pH偏 碱 时,氨的吸收增加;尿液pH偏 酸 时,有利于氨的分泌与排泄。(P190)血液中转运氨的两种主要方式是: 丙氨酸 和 谷氨酰胺 。(P190)
催化氨与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的酶是 谷氨酰胺 合成酶;催化谷氨酰胺分解成氨与谷氨酸的酶是 谷氨酰胺 酶。(P191)
肝细胞中的氨基甲酰磷酸可分别参与合成 尿素 和 嘧啶核苷酸 。(P193 P215)
肝细胞参与合成尿素中两个氮原子的来源,第一个氮直接来源于 氨 ,第二个氮直接来源于 天冬氨酸 。(P193~194)
肝细胞参与合成尿素的两个亚细胞部位是 线粒体 和 胞浆 。(P195)
谷氨酸脱羧基后生成 γ-氨基丁酸 ,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组氨酸脱羧基后生成 组胺 ,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P196)
体内某些氨基酸脱羧基后可生成多胺类物质。例如鸟氨酸脱羧基生成的腐胺,可进一步转变成 精脒 和 精胺 ,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P197)
一碳单位代谢的运载体是 四氢叶酸 ,其生成的重要酶是 二氢叶酸还原酶 。(P197)
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丝氨酸、甘氨酸、 组氨酸 及 色氨酸 的代谢。(P198)
ATP与 肌酸 反应生成CP(磷酸肌酸),催化该反应的酶是 肌酸激酶(CK) 。(P200)
甲硫氨酸循环中,产生的甲基供体是 S-腺苷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是 维生素B12 。(P201)
正常情况下,体内苯丙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是经羟化作用生成 酪氨酸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苯丙氨酸羟化酶 。(P202)
酪氨酸代谢可生成儿茶酚胺,其包括 多巴胺 、 去甲肾上腺素 和肾上腺素。(P203)
酪氨酸经 酪氨酸 酶作用生成黑色素,白化病时 酪氨酸 酶缺陷。(P20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酶是PPRP合成酶 和PPRP酰胺转移酶 。(P208~210)
核苷酸合成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反馈调节 ,其生理意义是 既满足对核苷酸的需要,又避免营养物质及能量的浪费 。(P210)
在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中HGPRT催化合成的核苷酸是 IMP 和 GMP 。(P211)
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 核糖核苷酸 直接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核糖核苷酸还原 酶。(P211)
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用嘌呤类似物是 6-巯基嘌呤(6MP) ;常用嘧啶类似物是 5-氟尿嘧啶(5-FU) 。(P213、P218)
氨基碟呤(MTX)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结构与 叶酸 相似,并抑制 二氢叶酸还原 酶,进而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P214)
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叶酸类似物竞争性抑制 二氢叶酸还原 酶,从而抑制了 二氢叶酸及四氢叶酸 的生成。(P214)
叶酸的类似物-氨基蝶呤等的结构与叶酸相似是FH2转变为FH4时 二氢叶酸还原酶 的抑制剂,在阻断FH4生成的同时,可抑制 胸腺嘧啶核苷酸 的合成,因而具有抗癌作用。(P214)
细胞内乙酰CoA堆积的主要原因是 草酰乙酸不足 和 脂酸大量氧化 。(P222)
脑是机体耗能的主要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主要以 葡萄糖 作为供能物质,长期饥饿时,则主要以 酮体 作为能源。(P225)
关键酶所催化的反应具有下述特点:催化反应的速度 最慢 ,因此又称限速酶;催化 单向或非平衡 反应 ,因此它的活性决定于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这类酶常受多种效应剂的调节。(P226)
酶的化学修饰主要有磷酸化与脱磷酸, 乙酰化与脱乙酰化 , 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腺苷化与脱腺苷及SH与-S-S-互变等,其中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在代谢调节中最为多见。(P228)
化学修饰调节最常见的方式是磷酸化,磷酸化可使糖原合成酶活性 降低 ,磷酸化酶活性 增加 。(P228)
酶含量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酶 合成 或 降解速度 以调节细胞内酶的含量,从而调节代谢的速度和强度。(P230)
植物中含有β-胡萝卜素,它可被小肠粘膜的 β-胡萝卜素加双氧 酶作用,使其分子中部加氧断裂,分解为 视黄醛 ,后者再还原为 视黄醇 。(P433)
维生素A的活性型包括 视黄醇 , 视黄醛 , 视黄酸 。(P434)
体内的维生素D3在肝及肾脏被羟化为 1,25-(OH)D3 ,这也是维生素D3的 活性 型。(P435)
维生素E因对 氧 十分敏感,且易于 氧化 ,所以能保护许多物质免遭氧化,因而有抗氧化作用。(P437)
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型为TPP,它是体内催化 α-酮酸氧化脱羧酶复合物 及 转酮酶 的辅酶。(P439)
维生素B2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FAD 及 FMN ,分别可作为黄素酶的辅基。(P439)
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NAD+ 及 NADP+ ,它们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P440)
泛酸在体内经肠道吸收后几乎全部用于 4-磷磷酸泛酰巯基乙胺 的合成,该物质是 酰基转移酶 的辅酶。(P440)
生物素是体内多种 羧化 酶的辅酶,参与体内 CO2 的羧化过程。(P441)
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P442)
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是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它们分别是 转氨酶 及 脱羧酶 的辅酶。(P442)
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四氢叶酸 ,它是体内 一碳单位转移酶 的辅酶。(P442)
维生素B12是 甲硫氨酸合成酶 的辅酶,当其缺乏时可影响核苷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可引起 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P443)
维生素C可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使 氧化型谷胱甘肽 转变为 还原型谷胱甘肽 ,对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十分重要。(P444)
1.根据OD260/OD280的比值可判断核酸样品的纯度,纯双链DNA的OD260/OD280 约为___________,纯RNA的OD260/OD280约为________________。
①1.8 ②2.0(2分)
2.在核酸研究中,常用的两种电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①琼脂糖凝胶电泳 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2分)
3.科学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1953年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①J.D.Watson(华生) ②F.H.C.Crick(克里克)(2分)
4.核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对波长
_____________的光有强烈吸收。
①嘌呤碱 ②嘧啶碱 ③260nm(3分)
5.tRNA的二级结构呈_______________形,其三级结构的形状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三叶草 ②倒L字母(2分)
6.B型DNA双螺旋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构成的平面________________螺旋纵轴,相邻两个碱基对上下间隔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
①互补的 ②垂直于 ③0.34nm(3分)
7.维生素D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它在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类固醇(1分)②1,25-二羟D3(1分)
8.在嘌呤核苷酸的从无到有生物合成途径中所需要的维生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叶酸(1分)②维生素PP(1分)
9.Sutherland在激素作用机理方面的贡献是提出_______________学说,这个学说与核苷酸类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①第二信使(1分) ②cAMP(1分)
10.当血中钙离子浓度高出正常值时,引起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当血钙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
①降钙素(1分) ②甲状旁腺素(1分)
11.蛋白质之所以在280nm处具有强的紫外光吸收主要是由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①色氨酸(1分) ②酪氨酸(1分)
12.维持蛋白质构象稳定的作用力有氢键、盐键、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①二硫键(1分) ②疏水键(1分) ③范德华力(1分)
13.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过程所呈现的______________效应,是通过Hb的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①协同(1分) ②变构(1分)
14.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模型,每圈螺旋包含________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___________。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__________,并旋转100°角。
①3.6(1分) ②0.54nm(1分) ③0.15nm(1分)
15.已知在某些真核生物中被____________________识别的启动子位于基因内。
RNA聚合酶Ⅲ(1分)
16.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核心酶功能是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σ 亚基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多核苷酸合成(1分) ②识别转录起始位置(1分)
17.dUTPase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dUTP,避免细胞内过量的dUTP,造成它掺入DNA。(1分)
18.多肽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其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解离。
①α氨基(1分) ②α羧基(1分) ③侧链可解离基团(1分)
(顺序可调换)
19.三羧酸循环中大多数反应都是可逆的,但有两步反应不可逆,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①乙酰CoA+草酰乙酸→柠檬酸(1分) ②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CO2(1分)
20.糖原磷酸化酶b和糖原合成酶b都受到别构调节,前者的别构激活剂是______________,而后者的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MP(1分) ②葡萄糖-6-磷酸(1分)
21.三羧酸循环的三个限速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①柠檬酸合成酶(1分) ②异柠檬酸脱氢酶(1分) ③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1分)
22.由两分子乳酸转变成1分子葡萄糖时,需消耗______________分子ATP,___________分子GTP和_______________分子NADH。
①4(1分) ②2(1分) ③0(1分)
23.原核生物mRNA翻译的起始信号除了起始密码子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由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①AUG(1分) ②S.D顺序(或几个富含嘌呤核苷酸的顺序)(1分)
36.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为_________________S,当Mg2+浓度降低时,解离成_____________S的
大亚基和________________S的小亚基。
①80(1分) ②60(1分) ③40(1分)
24.真核生物的mRNA 5'端的帽子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帽子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7-甲基鸟苷三磷酸(1分)
②作翻译起始的识别信号和保护mRNA5'端免遭核酸酶降解(1分)
25.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①亚油酸(1分) ②γ-亚麻酸(1分)
26.前列腺素类化合物是由一种叫做_________________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变而来的。
花生四烯酸(1分)
27.直链淀粉与碘反应呈____________色,支链淀粉与碘反应呈______________色
①蓝(1分) ②紫红(1分)
28.脂肪酸合成包括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头合成途径(非线粒体系统)(1分)
②延伸合成途径(线粒体系统和微粒体系统)(1分)
29.鱼藤酮阻断电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递。
①NADH(1分) ②CoQ(1分)
30.____________________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
乙酰CoA羧化酶(1分)
31.奇数碳脂肪酸通过β-氧化产生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①乙酰CoA(1分) ②丙酰CoA(1分)
32.严重糖尿病患者常出现‘酸中毒'或‘酮血症',这是由于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堆积的结果。
①乙酰乙酸(1分) ②β-羟丁酸(1分)
33.线粒体外膜上活化的脂酰CoA,通过______________运送机制进入_______________而进行β-氧化。
①肉碱(1分) ②线粒体基质(1分)
34.在脂肪酸的β-氧化中,脂酰CoA脱氢酶以_______________为辅酶,L-β-羟脂酰CoA脱氢酶以________________为辅酶。
①FAD(1分) ②NAD+(1分)
35.下面曲线图除表示_____________抑制作用外,还可能表示_______________抑制作用。
①不可逆(1分) ②非竞争性(1分)
36.欲使某一酶促反应的速度等于Vmax 的80% ,此时的底物浓度应是此酶的Km 值的________________倍。
4(1分)
37.测定酶的活力时,初速度对底物浓度呈___________反应,对酶浓度呈________反应。
①零级(1分) ②一级(1分)
38.呼吸链中产生ATP的三个部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细
胞色素C和分子氧之间。
①NADH和辅酶Q之间(1分) ②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c1之间(1分)
39.含有腺嘌呤的辅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①NAD+(1分) ②NADP+(1分) ③FAD(1分) ④CoASH(1分)
40.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过程所呈现的______________效应,是通过Hb的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①协同(1分) ②变构(1)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