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现代文学总复习

来源: 2017-06-01 22:16
 现代文学总复习
TIPS:
1因为是中国文学,所以课本上的外国文学部分,我们不予关注。
2只关注课本上有的作者和篇目。超出范围的不用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该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应当了解。如:徐志摩,书本上只有他的一篇《再别康桥》,所以他的其他作品我们不需复习。但要注意诗人的诗派背景以及文学主张。如:我们应当关注新月诗派的相关知识,并了解诗人提出的“三美”主张,并结合课本上作品加以强化了解。实际上,这就是07年武大传播学考研专业基础的一道考题。
3从06年开始,武大传播学考研改变了参考教材。06以前的专业基础只考察文学知识,且分作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两卷,学生可选做任一试卷。因此这一阶段的考察难度较大,一些考题常常超出现在的参考书目范围。复习基础知识时,应以06,07年真题为准,端正认识,抓住书本,稳扎稳打。
4现代文学部分,我的资料中缺少周作人,朱光潜,苏雪林,冯至,毛泽东,梁实秋,王蒙,贾平凹。这些人考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小到可以几乎不做考虑。(冯至所代表的“十四行诗”考过一个名词解释)不过如果有求稳妥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书本,了解一下基本也差不多了。
5作品分析,请认真对照书本。
——————————————————————————————————
名词解释
(备注:1虽然这两年都没有考过这一题型,但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类题型会不会出现在08年考试中。所以还是准备为好。
2 以前考过的题目,虽然已经超纲,但我仍然整理出来,大家酌情复习。)
——————————————————————————————————
文学社团
一. 文学研究会(05)(与创造社对照记忆)
创作主张继承和发扬<新青年>文学“为人生”的观念。文学研究会是把倡导时期的新文学推向前进的第一个团体.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主要发起人有沈雁冰、叶绍钧、周作人等12人.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主张一是强调“为人生而艺术”,二是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后更名为<文学周报>).
  文学研究会在中国所首创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 创造社(03)
  创造社是现代文学史上紧随着文学研究会发起成立的第二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主要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等人.主要代表刊物有<创造月报>,<创造>季刊等.创造社鲜明体现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和内心的自然流露,并倡导主观抒情的创作手法.创造社高扬的浪漫主义美学主张及其表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之功.
三. 新月社(02)(与语丝社对照记忆)
  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和新诗创造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由徐志摩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他们以<晨报副刊>为阵地,后创办<诗刊>,<新月>等刊物.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闻一多、徐志摩等新月诗人提出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主张,即新诗“三美”的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四. 语丝社
  语丝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散文创造为主的文学社团.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创造风格:排旧出新,放纵而谈,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所谓的“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语丝社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造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创作.二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的创作.
五. 左联(01 04)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左联的成立,是革命文学论争之后,革命作家逐渐克服宗派情绪走向团结的结果,是左翼文艺运动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革命运动的标志.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田汉等.
  在左联纲领的指导下,左联与敌人进行了英勇斗争.在30年代反文化围剿和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取得十分重大的成绩.如鲁迅的杂文,茅盾的<子夜>等.
  左联十分注重理论批评,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和批评理论”作为主要方针,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工作.
  1936年春天,为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式,左联自行解散.
六. 中国诗歌会(结合艾青专题看)
  1932年,在左联的领导下,由穆木天等发起的中国诗歌会成立,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继承和发展了后期创造社及太阳社的革命诗歌传统.他们的创作始终紧密地与现实斗争相结合,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在弘扬现实主义诗歌风格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也应该承认,由于未能摆脱早期革命诗歌抽象呐喊的缺点,中国诗歌会诗人的作品也存在着空洞,呆板的弱点,缺乏一种强烈的打动人的艺术魅力.
七.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看看即可)
  它是抗战时期为广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简称“文协”.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大会推举郭沫若,茅盾,老舍等45人为理事.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于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加强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产生了积极作用.文协办有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抗日战争时期唯一的文艺刊物.
文学流派----诗歌
一. 新月诗派(00 04)
  20世纪20年代末期出现的著名诗歌流派.它因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而得名,新月诗派分为前后期.1926年至1927年为前期的新月诗派,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以北京<晨报副刊>的“诗镌”为基本阵地.该流派的成员反对新诗创造中的欧化和散文化倾向,提倡“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致力于新诗的形式美和格律化的研究和实践,并提出了“三美”的主张.
  1928年3月徐志摩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至1933年终刊,为后期新月诗派.主要诗人有徐志摩,陈梦家等人.后期新月诗派仍然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强调抒情诗的创造,探索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并大规模的移植西洋诗体(如十四行诗).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及其艺术创造,标志着我国新诗创作开始进入“自觉”的时期,并使新诗趋于精练和和谐,具有相对规范的形式,为提高新诗的艺术品位,促进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 现代诗派
  20世纪30年代的新诗流派.它因1932年创办的<现代>杂志而得名.其“首领”是戴望舒.主要成员还有卞之琳,废名等.该诗派的特点一是重视诗歌意向的描绘和诗意的朦胧;二是多抒写个人的感伤的情绪与思绪;三是强调形式的自由.现代诗派的创作无疑丰富了新诗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但终因过于晦涩难懂和空虚颓废,其诗风在30年代末逐渐衰落.
三. 七月诗派
  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出现的现代诗歌流派.它是在艾青影响下而形成的.其理论家是胡风,代表诗人有绿原,牛汉等.基本阵地是1937年创办的<七月>和后来刊行的<希望>,<诗创作>等杂志,该诗派的共同特征是: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把诗所体现的美学上的斗争与人的社会职责和战斗任务联系起来,强调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去能动的影响,改造现实;采用自由体诗的形式,追求诗的散文美.七月诗派把自由体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事情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四. 九叶诗派(结合穆旦专题)
  40年代后期围绕着<诗创造>,<中国诗歌>等刊物进行创作的一批年轻诗人,主要有穆旦等诗人.该诗派融会了我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滋养,诗歌注重将时代的现实感和内心的深切体验相结合,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危难感和个人生存的流亡感.九叶诗派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为现代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五. <汉园集>诗人
  1936年,三位青年诗人的合集<汉园集>出版,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和卞之琳的<数行集>.史称这三位诗人为<汉园集>诗人,他们是更加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六. 十四行诗(06)
  是一种有固定韵律格式且诗行总数一般为十四行的抒情诗。它有两种基本类型,意大利十四行体和英国十四行体。中国的十四行体是从英国传入的,冯至是改造十四行体创作新诗较为成功的一位诗人。
文学流派 小说
一.乡土文学
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的现代小说流派,该流派是在鲁迅的小说<故乡>,<风波>等影响下形成的描写农村题材的流派.他们多为文学研究会的青年作者,代表作家有王鲁彦,许杰等.
该流派主要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真实描写各自家乡农村的风情,风俗和风物,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其广阔的题材和深刻的现实主义,对30年代乃至以后的农村题材小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的出现,是因为五四小说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读者欣赏心理的进步,从而要求艺术上的突破。
 
二.京派小说(05)
20世纪30年代活动于北平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其中沈从文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京派小说的作家主要阵地有<骆驼草>,<水星>等.
该流派的主要特色是:1 极力描写和讴歌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2 长于抒情写意,将写实,象征和理想融为一体;3 语言简约明净,古朴活泼.
40年代末京派小说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消失,但其将发扬于"五四"运动的现代抒情小说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的功绩不可抹杀.
 
三.山药蛋派
于20世纪50年代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小说流派.这类作者都出生在山西,又以<火花>为阵地,故又称为"山西派"或"火花派".其特点是:1 多以山西农村日常生活为题材,采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侧重反映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揭示时代的巨大变化;2 讲究情节的连贯性和故事的完整性,常采用白描手法塑造形象,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其性格特征;3 语言简洁,明快,幽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山药蛋派为现代小说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将20年代以来的乡土文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海派小说(04)(看看,不考)
于 30年代的上海,由操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写的具有"现代质"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张资平,叶灵凤等.
初期的海派小说有下列特点:第一,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第二,过渡性地描写都市;第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第四,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30年代在上海都市群中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是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清楚的表明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然越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对于海派自身来说,由于它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共同发展,也就终于冲击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仅仅是通俗文学的界限,攀上了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
 
五.东北作家群(03)(看看,不考)
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等.
他们的作品充满着深沉的力,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左联"文学的一部分.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和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搅做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按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振奋.
六.京味小说
  老舍所开创的独特文体风貌。这类作者充满北京味儿,展现北京特有的风物和人文景观,语言更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在众小说中独具一格,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在民族化和个性化的追求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散文
一.语丝派(05)
"五四"文学革命后出现的散文流派.因1924年在北京成立的语丝社而得名,办有刊物<语丝>周刊,多发表短小犀利的杂感与随笔,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
该派的特色如鲁迅所说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生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因而形成了风格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语丝派的主将是鲁迅,在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封建复古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言志派散文(可看看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
言志派散文是由周作人提倡的,他最早从西方引入了"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代表作家有周作人,俞平伯,废名等.
该派散文取材着眼于"俗世"的日常生活的情趣,自然率性,显出闲适的风格,但同时充满了趣味性和知识性.言志派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体形态
一.无产阶级诗歌(了解即可)
无产阶级诗歌把"五四"新诗"平民化"的趋向发展到极端,纳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
和早期象征派的"内倾于诗人感觉世界"不同,它强调直接从外部世界,即大时代的人民革命斗争中吸取诗情.无产阶级诗歌注重于理性理想的灌输,诗歌加重议论成分,感情的抒发更为直露,想象也趋于平实.
代表诗人蒋先慈.
 
二.纯诗(了解即可)
"纯诗"的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观念的变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是对内心感觉世界,内生命中潜意识的自我观照.在艺术上,以"明白,亲切"为大忌,而强调朦胧,新奇,着意破坏习惯的语言规范,追求"陌生化"的效果.代表诗人穆木天等.
 
三.朦胧诗
1950年,<诗刊>第四期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首次将这类作品称为"朦胧诗"."朦胧诗"的作者群中最有影响的是号称"新诗三杰"的舒婷,顾城和北岛.创作"朦胧诗"的青年诗人,摆脱了传统观念的局限,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营养,他们强调表现自我,注重个人内心感觉的抒发.他们的作品追求意象的象征和意蕴的不确定性,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
"朦胧诗"填充了新诗史上的最大一次断裂,它使"五四"开始的新诗传统得到延续;它恢复了中国诗歌的生机,在新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问题小说(04)(看看 不考)
问题小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它探问人生的终极,关注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问题小说能和以后左翼小说联系,也能辐射到非左翼的不断探索人生意味的文化小说身上.代表作家有叶绍钧,王统照等.
不过,大体上说当时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不多.
 
五.乡土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主要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其他还有许杰等,多为文学研究会的青年作家.乡土小说的出现,是因"五四"小说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读者欣赏心理的进步,要求艺术上的突破.它的出现,对30年代乃至以后的农村题材小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六."自叙传"抒情小说(看看即可)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形式是"自叙传"抒情小说.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般创作潮流还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该小说形式主张再现作者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七.独语体
独语体与闲话风是中国现代散文最重要的两种形式.独语体是作者内心独白,是不需要听众的,以捕捉自我内心的感觉,情绪,心理为务,并进行更深层次的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是一种不畏艰苦的自我审视.鲁迅的<野草>就是"独语体"散文的杰出代表.
 
八.闲话风
"闲话风"以亲切自然,贴近生活为目的,是现代散文中的重要一脉.这类散文作品讲求"就象平常说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追求的协作效果就如同说话.朱自清的散文就属于闲话风的一类.他对散文的语言非常重视,认为文章如果能达到"用笔如舌"的境界,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
 
九."冰心体"散文(看看即可)
所谓"冰心体"散文,是以行云流水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所谓"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就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有探索人生的惆怅,有对祖国,故乡,家人的眷恋.
 
十.社会剖析小说
产生于30年代,以茅盾为代表的一类小说.它具有以下的特点: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实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这类小说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十一.语丝文体
语丝派作家,以<语丝>周刊为阵地,发表短小精悍的杂感与随笔,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学批评.其特色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事物,则要竭力加以排击,因而形成了风格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
 
十二.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段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使农民为主体的中国读者乐意接受,又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文学运动
一."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的形式上的解放入手.
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正是选择了梁启超后退之处,作为理论出发点和进攻方向.他提出的"作诗如作文"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形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五四"新诗运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传统诗歌语言与形式的一次有组织的反叛,从而为新的诗歌的创造开辟了道路.
 
二.文学革命(03)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历史上包括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所带来的是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
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作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
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充满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在语言和形式上,屏除了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广泛吸收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手法,促使文学语言和形式更适于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发展相连接,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
在文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中,实现文学的现代化,从而揭开了现代文学光辉的一页,把中国文学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应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相信只有国民精神的解放才会有社会的革新变化.认为要在传统文化的劣根上动手术,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束缚.声势浩大而激进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种精神启蒙报国热望中掀起的.
1915年9月,<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即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四.新诗潮
新时期的诗歌运动最主要的事件是"朦胧诗"的崛起,因这一青年诗人群的集结以及向传统的冲击和对现代的追求,新时期诗歌出现了第一次最有革命意义和影响性的浪潮,即新诗潮.
新诗潮是中国社会发展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它以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浩劫作为背景.它的诗凝聚着对于当前社会灾难的严峻反思和批判精神.但作为艺术思潮,它更是对于中国新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艺术一体化的反思,它的出现宣告了对以往限定的艺术规范的冲破.
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的新诗潮登上了颠峰,深刻影响了后期诗歌的发展.
——————————————————————————————————
专题系列
——————————————————————————————————
鲁迅专题
一.鲁迅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位置(开创性)(了解)
1.鲁迅小说在题材上的开创性
  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鲁迅以"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态度对待他笔下的人物,苛刻严峻,毫不留情的批判锋芒直指一切人物,而又蕴涵宽广深厚的悲悯和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既深刻痛切又沉厚绵长.
  鲁迅笔下的农民,是被当作中国国民灵魂的整体代表来描绘的.他们愚昧而麻木,处于精神奴役状态而不自觉,从不怀疑封建伦理制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而是自甘奴隶位置,对他人和自己的痛苦从来都采取漠视的态度,以各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自我安慰,最典型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也具有相当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封建礼教与科举制度的顺从者,他们既有穷愁潦倒成为牺牲品的孔乙己,又有进入体制但已被体制所毒化的鲁四老爷.另一方面,鲁迅又满怀不能忘却的激情,描绘了一系列"反抗绝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包括狂人,夏瑜等等。这些人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
2.鲁迅作品在形式上的开创性
  <呐喊>和<彷徨>创造性的学习了欧洲文学而为中国现代小说建立了规范,又超越了西方小说模式而建立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形式;<故事新编>则超越一切中西小说写作的规范,真正实现了自由创造.正如茅盾所言,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二.鲁迅的影响力(人格魅力) (了解)
鲁迅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清醒的现实主义,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对人民大众的热爱,他的"主人"思想的提出以及改造国民性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都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他的小说,散文,杂文的创作,成为记录他的思想,批判封建文化,对敌作战的有力武器.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鲁迅创作的魅力,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三.鲁迅杂文的成就(内容,风格) (了解)
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对封建性反动政权及其反动政权的猛烈抨击,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的暴露针砭,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内容,形成了与显示密切结合的批判性,战斗性的思想特点.
鲁迅杂文文体多样,不拘一格,开拓出极其广阔的天地.其风格也多姿多采.最主要的风格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三言两语,就能够把复杂深奥的事理说清.文中所表现的作者对语言驾御的卓越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四.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了解)
1.批判性,否定性,冲击性的特点
鲁迅杂文所显示的"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集中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判性,异质性.
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鲁迅常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为关注,并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藏的,甚至是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如<论"他妈的">
鲁迅的杂文思维是非规范化的.他常在常规思维路线之外,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就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3.杂文思维中的"广"与"类"
鲁迅思维的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人与事;他具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能够从所接触到的纷繁事物中,发现具有广阔思想内涵,可供开发的人与事,以此作为他的杂文的饿材料;然后将其置于时代,社会,历史的更大时空下进行剖析与开掘,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竭力排除其个别性,具体性和特殊性,快刀斩乱麻地迅速切入本质,作出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体概括,将"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本,同时又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
4.鲁迅杂文的主观性
鲁迅的杂文确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应.一切客观事物都是要通过鲁迅主观心灵的过滤,折射,才能成为他的杂文题材;因此,出现在他杂文中的人和事,已不再具有纯粹的客观性,而是在过滤,折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的主观化的了,是主客体的一种新的融合.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鲁迅是那样自如地驱遣着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把汉语的表意抒情的功能发挥到了及至.另一方面,鲁迅杂文的语言又是反常规的,以打破语言对思维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这都是鲁迅为了表达自己对外部事物的独特反应,内心世界的"离奇和荒诞"所需要的.
 
"独语体"的创造者----鲁迅
鲁迅在写<野草>时创造了"独语体 "的散文形式.
与"闲话风"散文不同,""独语体"是不需要听众的.它是作者的内心独白."独语体"排除听众,以捕捉自我内心的感觉,情绪,心理为主,并进行更深层次的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是一种不畏艰险的自我审视.
鲁迅的<野草>就是用"独语体"散文的杰出代表.<野草>多篇都写到了梦,正是利用梦鲁迅创造了一个陌生化的世界,荒诞,奇幻,神秘.<野草>的语言也是非日常生活化的,既华丽而有时又颇为艰涩.散文的文体也是相对自由的,有时呈现出诗的特征,有时又充满戏剧色彩.
<秋夜>是如何塑造枣树形象的?(07)P268
作者通过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抗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表达了对反动势力的憎恶和蔑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奋斗者的热诚的赞颂.
在艺术上,作者刻意将景物人格化,并借景物所赋予的特定象征意义,触及时事,借景抒怀,托物寓意,使其既符合自然景物的特征,又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作者还采用环境烘托,正反形象对比等多种手法,着力塑造枣树的形象,从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战斗性.
作品里的天空,星星,繁霜,月亮,以及夜游的恶鸟,都是丑恶而狡猾的反动势力的象征,对于摧残野花草的邪恶势力,作品给予了强烈的鞭挞与抨击,表现了无比的憎恶之情.〈秋夜>也流露出对被压迫者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
枣树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
 
<伤逝>中子君的悲剧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考的可能性很大哦)
作者通过一对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一度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以热恋同居开始,以生死离别告终的爱情悲剧,敏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内蕴丰富而又深刻的主题:青年们如果把自己奋斗的目标仅仅局限于追求个人的自由,婚姻自主的狭小范围里,仅仅凭着个人奋斗的微弱力量,是难以冲破封建社会的天罗地网的,更难以获得最终的自由和解放.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分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但把眼光放在农村妇女身上,也把焦点放在城市的新型女性身上。《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与祥林嫂不同的是,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婚姻幸福生活,子君果断地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和涓生租屋同居。“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在那个封建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时代,子君发出这样的呼声,无疑是石破天惊的。这是对封建思想的蔑视与否定,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背叛和挑战;这是女性争取婚姻自主行为的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妇女寻求解放迈出的真正的第一步。不过,令人可悲的是,子君只走了一步,就停止不前了。
随着涓生被解雇,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子君与涓生的感情逐渐出现了裂痕,最后两人不得分手。子君回到冰冷的封建家庭后,不久便死于无爱的人间。子君的悲剧无疑是时代悲剧,客观上是封建社会及其制度对她的扼杀。茅盾在1927年时就曾指出:“主人公的幻想终于破灭,幸运的恶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压迫。”假如没有封建势力的经济压迫,使这个小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子君就不会成为涓生的拖累而遭抛弃。这是子君的失败的原因之一。
此外,子君的失败,主观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她死于自身“未褪尽旧思想”和依赖性;她死于自己的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子君一心追求的只是婚姻自由,目标如愿后,就把所有的心思和希望投入那个用爱组建的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涓生身上,而忽略了婚姻家庭支柱的经济基础。子君这种全然陶醉在爱巢的生活,已没有了家庭生活以外的斗志,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平庸怯弱,她已与现实生活脱轨。当家庭经济出现危机,她的幸福梦将要打破时,她曾振动过的翅膀已振动不起来了。经济的压迫,使用权谋生无门的子君,不得不回归封建家庭,最后无声地死去。鲁迅在早前所写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就曾深刻地指出:脱离现实的经济斗争,妇女的个性解放,只能是说诳和做梦。子君正如娜拉那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自立的意识,只能依赖他人的女性,是注定要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不幸的。子君的可悲这处,在于其身的思想局限与认识局限。
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使全中国妇女都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伤逝>的艺术特点:P272
首先,表现为采用手记形式抒写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这种形式便于内心世界的自我剖析和高度真实的表现人物复杂的精神状态.
其次,表现为增强了全篇的抒情色彩.本篇故事情节叙述简洁,但爱与恨,悲与愤,血与泪错综交织的情感,时而悱恻婉转,时而宣泄奔突,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再次,表现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者注意选取和土县了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外部特征,十分简练的勾画和展示出人物的灵魂.
此外,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涓生的议论,在写实的过程中也常有涓生浓重的抒情.在整个悲剧的叙述过程中,抒情气氛非常强烈.热恋中的深情,新婚后的喜悦,失业打击后的惶恐,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终于分手后的绝望,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和悲哀,都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表现出来.议论和抒情的不断穿插,还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一种波折起伏的意味,既真切又似有些朦胧,既有强烈的现实性,又带有一种凝重的历史感,既有生活细节的精心描写,又有高度概括的抒情性话语,给人留下了很大的回味与思考的空间.
——————————————————————————————————
郭沫若专题
——————————————————————————————————
郭沫若的艺术成就(文学成就)(了解即可)
在郭沫若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学和古文字在内的一系列著作,其成就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诗歌和历史剧是郭沫若取得重大文学成就的两个领域。诗集《女神》以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取得了强有力的突破,它以积极浪漫主义特质展示了新诗革命的新面貌,张扬了五四时代精神和人的觉醒意识,并创立了崭新的自由体诗歌形式,是中国白话新诗的奠基作。
郭沫若的历史剧,取材上至战国时期,下至明末清初,主要人物包括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侠客,女性形象自后妃公主至宫娥美女,描写的社会生活由宫廷相府到民间酒肆,从中原地带到西南边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生活图画,贯穿于其中的形态各异的斗争,充满了磅礴正气和历史的悲剧精神。这种浓郁的悲剧情绪,呈现出肃穆的崇高美,标志着中国现代悲剧艺术的新进展。
“诗剧合一”是郭沫若整个创作的重要特色。郭沫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贯通着特有的诗人气质,表现出浓郁的浪漫特色,神奇的联想和想象力,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表现出卓越的创造才华。
《女神》(此处考察的即《凤凰涅磐》)
《女神》初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共收1916年至1921年创作的诗歌16首。
一、《女神》的思想内容(02)
最充分的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赤子般的爱国情怀是贯穿《女神》诗集的一条主线。如《炉中煤》就是他对祖国倾诉一腔深情的“恋歌”,“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了这般模样。”
2抒写破旧立新的革命精神。“五四”时期正值社会的转型期,新旧两种政治势力,两种思想进行着激烈的大搏斗,时代催促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长诗《凤凰涅磐》通过凤凰自焚后的新生,“象征中国的再生”,其中的“凤凰更生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和谐的新社会的无限向往之情。
3表达强烈个性解放要求。呼唤个性解放,就是对人的自由、自我价值、人格尊严的肯定与赞扬。如《天狗》,就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塑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的形象。
4歌颂劳动和工农群众。“劳工神圣”是“五四”时期流行的口号之一,反映了当时觉醒了的青年思想观念的变化,如著名长诗《地球,我的母亲!》使表现了郭沫若对工农大众的仰慕之心,赞美之情。
二、《女神》的艺术成就(02)
《女神》所显示出来的鲜明的时代色彩,宏大的艺术魄力,独创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我国诗歌创作的宝库,对后代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常用概括性极强的象征,奇特的比喻和高度的夸张表现理想和抒发情感。
2创造了自由体诗的形式,即不讲究格律、音律,注意的是内在情感的节奏。
3体式多样。有小诗,自由诗,也有诗剧,还有近于新格律体的诗。
郭沫若热情澎湃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歌,为我国现代诗歌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凤凰涅磐》P296
一 思想内涵
《凤凰涅磐》是《女神》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它以有关凤凰的传统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的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其中的凤凰更生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和谐的新社会的无限向往。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充满了对黑暗旧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诗中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
2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出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积极创造精神,同时饱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凤凰的再生,来抒发他对社会的改造的勇气和决心,是他对祖国新生的强烈渴望在诗作中的自然袒露。其中的凤凰更生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和谐的新社会的无限向往。
3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结合的自我力量,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二、艺术特色
《凤凰涅磐》中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对创造理想的乐观坚定的内容,决定了诗篇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
1诗篇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抒写了凤凰自焚追求新生的全过程,基调高昂而悲壮。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新奇的想象伴随着大胆的夸张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2诗篇中充满英雄主义的基调和传奇色彩。诗篇借故事和神话传说的英雄抒发现世的理想,把宇宙的新生,世界的新生,中国的新生和诗人自我的新生融为一体,通过凤凰新生表现出来。
3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主张“绝对自由”。《凤凰涅磐》正是他诗歌主张的体现。诗歌长达两百多行,采用诗剧的形式,诗的气氛随着故事和谐发展,全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舞蹈性,节奏明快而悠扬,句法多变而活泼,完全适于思想感情的流泻,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这种自由体诗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深远的影响。
《炉中煤》(07)P313
《炉中煤》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诗作。它的恋歌的形式写颂歌,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全部的光和热。这首诗处处洋溢着真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向往。诗中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十分巧妙,合切,新颖,使感情的表达淋漓尽致。该诗节拍整齐,婉转回环,有一种割不断的绵延情意,正好适合表现眷念祖国之情。
——————————————————————————————————
徐志摩专题
——————————————————————————————————
其诗的艺术特点: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其艺术上的特点表现在:
1.灵动飞扬,洒脱妩媚.
如脍炙人口的<沙扬娜拉>,虽只有短短五行,却将日本女郎与朋友道别时的神态,情绪,心理活动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挥洒自如,轻盈,柔和,恬淡,忧伤中有期盼,整首诗飘荡着一种复杂的情感.
2.诗中有回环往复的节奏美,音韵美.
如<再别康桥>.每一声的开头或者最后采用重复手法,每节四行,隔行压韵,音律和谐,富于音乐美.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容和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有力地实践了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主张,并以自我和理想的表达为中心,在中国现代诗领域树立起一种真纯的浪漫主义精神.
 <再别康桥>(07)P315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它表达了诗人旧地重游产生的眷恋,惜别而略带忧伤的情怀,是一首优美精致的抒情佳作.
诗人通过对夕照下的康桥美景的描绘,抒写了自己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此诗构思精巧,联想丰富,勾勒了一幅个性色彩鲜明,内蕴深厚且韵味浓郁的艺术画面,展示出柔美幽远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
对于语言文字以及声音,节奏,诗人极力表现"诗感"的音乐美和形式美.全诗共7节,节与节之间大体匀称,每节二,四句低一格排列,一,三句则稍短,力求整体而不呆板,参差而又均衡.(建筑美)
同时,注重音节的匀整与流动,每节二四句压韵,依据情绪的差异每节换韵,加之首尾两节反复和某些词语的重复,形成了节奏舒缓和谐又有所变化的旋律.人们从这节奏和旋律中听到了"欲说还休"的缠绵依恋,品出了"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离别情绪,体味到诗人此时此刻的万般柔情.(音乐美)
另外,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如金柳,青荇,彩虹,星辉等,无不具有色彩美和动态美.
 
《再别康桥》的艺术形式: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
茅盾专题
——————————————————————————————————
茅盾小说成就(了解)
1.表现在题材上的选择和主题上的开掘上.
他的小说注重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的同步,自觉的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和其发展的史诗性.
这与鲁迅努力发掘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显然不同.同时,茅盾小说以社会斗争作为故事的轴心,必然显示出题材的强烈的政治性.
2.适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茅盾更为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特点,加以展开,追求"主体化"的油画效果.不同于鲁迅抓住人物性格主要特征予以传神的勾勒的白描手法.
对于茅盾的文艺观念来说,人物是小说的中心,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历史客观条件,客观环境造成了人,所以,他总是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出人物性格及其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又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这也有别于鲁迅往往着重从人物精神状态去展现人物命运.
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进行了"人物形象"的自觉创造.作为一个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的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茅盾创造了自己的艺术世界,对于进入他的艺术视野的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保持着持久的热情和关注,这些人物在他的写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小说中不断出现,形成了形象系列,各自构成了某一类型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历史.
3.作为一个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茅盾对小说结构的极大注意.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
这种结构方式是适合长篇小说的,而不同于鲁迅的短篇小说单纯而严正的布局的追求.
4.在小说艺术表现上,茅盾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他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在他的艺术创造中,不仅努力挖掘与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的历史的内容,而且注意把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运动中,展现人物心理发展的历史.同时,他又十分注意调动一切心理描写的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茅盾的创作实践提高了心理刻画在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三部曲:(05名词解释,看看即可)
〈春蚕〉、〈秋收〉、〈残冬〉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作品既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也描绘了一幅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优美画卷。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自然生动,工细的笔墨中有深刻的象征意味,为烘托人物心境做了殷实铺垫。
《香市》(觉得08年可能考哦)P318
这篇充满浙江农村乡土气息的散文,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崩溃,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象。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即: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反动军伐残酷剥削、压榨人民,表明了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作者在结构安排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截取了昔盛今衰的两个“香市”的片断。
前者描述了五六十亩地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的热烈气氛,后者写“香市”的恢复,但与从前迥异:社庙残破不堪,锣鼓声单调,甚至空气都变得很阴惨。通过对比鲜明的揭示了主题。另外,作者还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寓深意于简洁朴素文字中,有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
——————————————————————————————————
 朱自清专题
——————————————————————————————————
朱自清的散文属于闲话风的一类,朱自清对散文语言非常重视,他要求自己的散文能够做到“用笔如舌”,认为文章如果能达到“用笔如舌”的境界,“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一个不易到的境界”。这种境界的散文作品“就像寻常说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他追求的写作效果就是要像说话一样。
朱自清的“美文”数量不多,而精品不少,其一代散文大师的地位,正是由这些“美文”所共同表现的艺术成就奠定的。
一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1取材琐细,以小见大。朱自清的散文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以点滴的感受或是微不足道的情景开发出深广的思想内蕴,而且他善于用工笔式的细腻对情景加以精巧的描绘和刻画。《荷塘月色》就是以玲珑剔透之笔绘出一幅中国式的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并由此倾诉了一个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2感情真挚。深远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所抒之情都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没有任何斧凿的痕迹。他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作品中表现的或温厚、或伤感、或幽默的人伦之情,颇为动人。如《背影》中所含的幽默与温馨的家庭气氛,无不真诚亲切。
3情景交融,构思精巧。朱自清的散文各篇,写景的往往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有朦胧的画意,又有幽幽的诗情;而抒情的经验是情中见景,充溢着水乡风光。如《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本很平常,而在朱自清笔下,却无美不备。
4语言自然、亲切、漂亮。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美而质朴,精巧而又缜密。他善于华美而漂亮的语言表达心绪,但又毫无造作之感,完全自然天成,美的朴实。美的自然。
同时,他的散文也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形成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独特风格。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331
该作品的特点:
1构思精巧缜密。它以时空的转移即游踪为行文的外在线索,写作者从利涉桥、东关头到大中桥,一路领略繁华绮丽的“秦淮河的滋味”。同时,又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行文的内在线索,其转折点是在大中桥外遇到歌妓的“纠缠”,于是超然物外的心态被“满载着的怅惘”所取代,而且这现实的苦闷与篇首“船儿如何载得起”的历史的“愁梦”暗相贯通,从而赋予作品以丰富的思想内涵。
2绵密细致的描摹。作者注意深入观察和体味灯光、月色、河水交相辉映中的情韵,从景物的色泽、光线、形态乃至音响的勾画中表达深切微妙的主观感受,并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诗意浓郁的艺术境界。
3作品的语言清丽、典雅、优美,显示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
闻一多专题
——————————————————————————————————
作为前期新月派主将之一,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于新月派诗人有重大影响,其理论核心内容是讲究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即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的音节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绘画美:即诗歌的辞藻要力求华丽,要有色彩,也就是讲究诗歌的视觉形象与直观性。
建筑美:即从诗歌的整体外形来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整齐,虽不必呆板的限定每行的字数一致,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创造现代格律诗
闻一多发表的〈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他创造现代格律诗的具体理论主张,即关于诗歌的“三美”主张。闻一多创造现代格律诗是针对中国现代新诗早期的状态有所矫正的。
在语言上,闻一多认为以胡适,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古现代新诗(“自由诗”)早期状态不令人满意,由于白话的传统太贫乏,旧诗的传统太顽固,自由诗派的语言大多俗套多而创作少,诗中语言太千篇一律,又形成了新的死套子。于是在诗歌的语言和比喻想象上,现代格律诗要做出自己的贡献,使用“奇丽的譬喻”。
在诗歌形式上,闻一多认为自由诗派主张自然的音节,但过于散漫近于没有标准,因此,他要在自己创造的现代格律诗中体现“新形式”和“新音节”,给予必要的约束。所以他提出“三美”的主张。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一生最重要的激情。其诗的主要内容便是歌颂祖国,眷恋祖国,反帝反种族歧视,对军阀统治下的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在艺术上,他与郭沫若不同,他的诗既充满热情又注意节制,讲究分寸美。他的诗歌不仅在听觉,视觉上有独特追求,而且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他精于炼字,设喻奇巧,令人击节赞赏。
〈发现〉P341
这是闻一多爱国诗歌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他表现诗人从美国回国以后,对当时的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祖国的失望和愤慨,以及在这种深广的忧愤中所升腾的对祖国执着忠贞的爱。
这首诗仅12行,虽短小却立意非凡,构思新颖奇巧,尤其是开头结尾十分不寻常。诗歌的开头,诗人单刀直入,呼天抢地的呼喊:“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一呼喊,给人以突兀峥嵘之感,吸引读者迫不及待阅读下去。
接着,诗人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句和几个贴切比喻来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扣人心弦,表现力更强。
结尾四句是本诗最精彩的地方。“在我心里”一句石破天惊,出乎意外又合乎情理。它既指出了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
——————————————————————————————————
沈从文专题
——————————————————————————————————
沈从文与其构建的湘西世界(了解)
沈从文的作品擅长以 "乡下人"与"城里人"的双重经历和审美眼光,讴歌湘西自然淳朴的民风,远离时代和社会政治现实,执着地表现湘西边城和谐古朴的人性美,人情美,借以讽刺都市生活的糜烂,人性的扭曲.
沈从文充满了湘西精神的文学,也就是抒情的文学.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因有了沈从文而以一个无比淳朴的,自由的,漫溢了生命力的国度出现在了世人面前.他成为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本人即是湘西的魂魄所在.
 
沈从文小说的风格(了解)
<边城>即代表了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风格特色:擅长谱写爱和美的人生颂歌.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的亲爱,人们之间的友爱,湘西风俗风景的可爱,以及这些爱中所蕴藏的美,融合在故事和人物形象中,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着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性,独创出一种诗化的境地.结构疏散,气味清淡,意境超逸.沈从文将这类发轫于五四时期现代抒情小说的文体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影响了不少后来的作者.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体现的独特的审美追求(了解)
1.沈从文把文学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意识的一种最重要的自由表现,他在小说中真实的叙写自己,自由的描叙自己所感悟的人氏之道和所经历的人生磨难,其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又一种风格----独特的"自叙体".沈从文初期的小说,原始而强烈的表现着对"乡下人"和"生命"形式的执着探寻和追求.
2.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是沈从文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沈从文以美好的人性反观"常"与"变"的湘西社会,构成了他特殊的文化思辩定势.生命,人性,自然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一种美的新的宗教".在他看来:"人性"是支撑这种"宗教"的基石,有了"爱",才会发现"美",发现"神"----人性的至极,发现它们与人性的和谐共存.
3.沈从文小说对完美人性追求的执着性,即是他的审美理想,也是他的人生理想,而这种追求的特殊性,把完美的人性与完美的社会和完美的大自然融合贯通起来,构成了特有的"湘西世界".
<边城>的思想内容(05)P349
<边城>充满了沈从文对于湘西人民"不可言说的温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怀旧的美丽与哀愁,作者极力歌颂湘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歌颂这种环境中那纯净,自然,健康,强劲的人性美,人情美.同时也隐含着忧虑,那就是封建文明对于淳朴人性的侵蚀.
<边城>所蕴涵的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使它超越了表面上的爱情主题,具有一种隽永深沉的哲理内涵.但是作者没有绝望,翠翠仍守着渡船,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她坚定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为了自己的信念,即使对未来渺茫不可知,也要坚持下去.正是这种痛苦中的守侯,悲伤之中的坚强,实现了对于生命的自由,独立,纯洁,奔放的由衷追求,激发了人性美耀眼的光芒.
 
<边城>的艺术特色(05)
1.作者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默察,敏感描摹少女在青春发育期的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涩,娴静,温柔的个性惟妙惟肖的凸现出来.
2.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散,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
3.作者特意在故事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了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作品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
 
<边城>中各人物形象的塑造
<边城>获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翠翠,老船夫形象的成功塑造.
1.翠翠是作者倾注了"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的出身具有传奇性,是其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果."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既是人的至性----爱情的女儿,也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和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一切符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
在爱情的挫折中,翠翠的性格展示出坚强的一面,翠翠身上重复着与其母亲相似的悲剧,而翠翠远比她绝望的母亲更勇敢坚强,她怀着希望与坎坷的命运做持久的抗争.
翠翠形象的塑造倾注了作者同情与讴歌的激情,流露着理想化的色彩.
2.老船夫,是"善"的化身,作者同样是把他放在"爱"与"美"的人性天国里进行刻画的.他是"边城"世界里的公仆,五十年如一日,为来往过客摆渡,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任劳任怨,鞠躬尽瘁.
老船夫的"善",主要是通过对孙女翠翠的呵护,关爱充分表现出来的.他是一位慈祥,仁爱,为孙女可以付出一切的爷爷.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并非置于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展现性格的复杂性,而是从之于他人,之于孙女的人伦关系中,围绕着关于翠翠的婚事种种,特意"放大"了去表现一位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广浩瀚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换言之,为其"纯粹"的人性做一幅特写.
——————————————————————————————————
戴望舒专题
——————————————————————————————————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了解)
他的诗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双重影响,在借鉴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情韵。这对象征诗派神秘的内容和晦涩的诗风有较大的突破,其诗歌语言上的清新活脱、自然质朴也来源于我国的文化习惯。
在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发展历程中,戴望舒的诗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戴望舒的追求诗歌的朦胧意象方面,在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方面,以及在表达人生深深的寂寞与惆怅方面,都充分代表了“现代派”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倾向。
●戴望舒的诗歌早期追求音乐性,很快又实现了对音乐性的反叛。请具体谈谈他的这些追求和反叛。●
戴望舒早期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出其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如其代表作《雨巷》,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字数不一,诗歌从头至尾只用一个韵,在相隔不远的行押一次ang的脚韵,有意使一个音响反复出现,造成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同时,诗中字、句的更迭出现,也加强了音乐感,加深可诗人忧郁的力度。《雨巷》被叶圣陶称赞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是戴望舒对新诗创作音乐性追求的高峰,也是中国现代新诗音节创造方面的典范作品。
然而,戴望舒后来发表于《现代》上的《望舒诗论》里对“诗的音乐性”的观念提出了挑战:“诗不能错重音节,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诗的韵律不在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韵的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
其作品《我的记忆》则是他对自己诗歌音乐性的反叛的开端。《我的记忆》不再可以追求音韵上的回环往复,不追求外在的音乐美,而追求“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程度上”的内在情绪韵律。
《雨巷》P367
一、《雨巷》表达的思想内容
在《雨巷》中,作者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悲哀和寂寞,而且写进了“五四”以来整整一代青年所有的世纪性的理想与幻灭,表达了一种普遍的忧郁的时代情绪。全诗述说了抒情主人公“我”经过一条“悠长”而“寂寥”的雨巷时的感受。“我”希望逢着姑娘在诗中成为抒情主人公理想的化身,这种期盼实际上表达了诗人人生路途上的孤寂和悲哀 ,渴望在人生的孤途上遇到知己和同道,渴求得到理解和慰藉。这首诗表现的不仅是失落和幻灭,更是渴求和追求,是失落中的渴望,幻灭中的追求。
二、《雨巷》的艺术风格
1、这首诗是象征的手法把重大悲壮的时代主题写入诗中,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表现了象征主义轻格律而追求美学特色的特点。
几个象征的意象:“我” “姑娘” “雨巷”分别指代什么?
诗中“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是“我”对黑暗现实感到迷茫、失望、忧郁,看不到出路的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终于“静默地走近”了,“我”又陷入了更加孤独、寂寞而无奈的愁思中。这位姑娘实际上就是诗人的美好理想与希望的象征。在中国的动乱的年代中,特别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恐怖笼罩下,青年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失望和彷徨的心态和苦有所思的感觉被戴望舒用一条阴暗狭窄而悠长的“雨巷”表现的极为逼真、传神。
  
2、以浮动朦胧的音乐暗示诗人迷惘的心情。诗中“ang”韵的反复出现,句中有韵,连绵不断,织成一张音韵的网,把人罩在特设的情绪氛围中。(音乐性)
3、诗虽然借鉴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却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的情韵。诗中的象征意象是中国式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可以说戴望舒在技巧上承袭了象征主义,而在情感上却和本民族传统一脉相承。(古典情韵)
——————————————————————————————————
赵树理专题
——————————————————————————————————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了解即可)
与二三十年代涌现的许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的确是一个“新人”,带有显然不同于前两个十年的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赵树理创造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特定的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在解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在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获得了初步的经济和政治的翻身,随即要求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通俗而又有新的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呼唤贴近他们生活的能与他们气息相通的作家。赵树理以及大批实践了“赵树理方向”的作家适应了这种历史要求。这其实是新一代作家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有着最密切,最深刻的血肉般的精神联系。他们能够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这是赵树理(及所代表的)这一代作家最突出的特点。
二、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与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使农民为主体的中国读者乐意接受,又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与心理。
1、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和心理描写。
三、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
赵树理作为积极实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代表作家,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在发扬文艺民族传统,推广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
1、从主题和题材看赵树理小说总是选材某些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在工作中及时引起注意的社会意义深刻的创作主题,他将这些问题通过文学形式艺术地再现,创作了所谓“问题小说”的独特小说品种,而这类小说的共同特质就是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2、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赵树理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在语言行动中丰满起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作为一个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人民艺术家,赵树理对农民的认识是真实而全面的,他一方面揭露了农民身上的某些需要改造的落后素质,另一方面,挖掘其内在固有的美好品德,往往富批评于诙谐幽默中,将善意的讽刺与热情的讴歌结合在一起。(04)
3、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上,赵树理的小说也显示了异常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
在小说艺术结构上,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讲究情节连贯,借鉴传统评书的特点,创造出一种评书体小说形式。
在小说语言方面,讲究亲切质朴,明快风趣的艺术特点,将经过提纯加工的生动活泼的民间土语方言引入到文学语言的领域,从小说人物语言到作家叙述语言力求口语化,真正体现了大众化和艺术化的融合。
赵树理小说中流露着浓郁的晋东南乡土民族色彩。
《传家宝》P374
作品中的金桂婆婆,不仅自己紧紧为小生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束缚,而且顽固地要把这些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通过对这些背负着封建主义的沉重历史包袱的旧式农民的深入剖析,赵树理对于解放了的中国农村社会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发现:尽管在新社会,没落腐朽的封建经济制度已经消灭,但封建思想,小生产意识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要使农民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作品情节集中,结构严谨。它以婆媳双方的冲突为中心,逐层深入地揭示人物的思想特征,由此反映土改之后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其次,作者善于运用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风格朴实、简洁、幽默。
——————————————————————————————————
曹禺专题
——————————————————————————————————
一、曹禺之于中国话剧发展的重要意义(价值)
曹禺剧作的出现使中国人真正认识到了话剧这种外来剧种的独特魅力。曹禺剧作是最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它用外来的艺术形式成功的表现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国的人物命运,并巧妙地揉进了本民族的艺术表现方式,曹禺剧作又是最善于吸取外国艺术素养的。他娴熟地运用了外国的戏剧理论和戏剧舞台的表演技巧,让中国的读者和观众对话剧的艺术形式耳目一新。曹禺在这两方面的积极探索,真正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向成熟发展的基础。
二、曹禺剧作的风格(了解)
曹禺剧作不仅显示了其本身独特的价值,而且他对话剧艺术不断探索求新的精神,也是现代话剧进程中最宝贵的东西。他既是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又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命运之谜的憧憬与探询。曹禺的戏剧善于表现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命运悲剧,蘩漪的命运悲剧;再如《日出》中陈白露的命运悲剧都展现了这一矛盾。
2、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激烈,环环相扣,尤其擅长以艺术上的偶然性写出生活上的必然性,是偶然中蕴含着必然。如《雷雨》的情节安排紧凑,高潮迭起,跨度长达30年的时间,剧情却浓缩在不到24小时内,周鲁两家复杂的血缘亲子关系和矛盾,作者用几条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情节由一个高潮推向下一个高潮,以艺术上的偶然性写出生活中的必然性,虽然紧凑,但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概括力和表现力。
3、曹禺剧作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是独具个性的。曹禺剧作的语言浓烈、明丽、精确。剧中人物的语言有着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不仅符合人物特定的身份地位,而且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特征。如《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无论主次,都具有充满矛盾的性格和错综复杂的情感,人物的语言体现了其心理和情感特征,剧本还往往通过充满暗示性的潜在词来渲染奇特的舞台气氛,达到一种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
4、戏剧理论与舞台实践的融会贯通。曹禺剧作没有把人的命运抽象化,理念化,没有把人民的命运与人的社会存在割裂开来,相反,曹禺剧作中人的命运始终没有脱离中国社会的具体环境。他准确地把握了戏剧理论与舞台实践两者的适度结合,体现了戏剧理论与舞台实践的融会贯通。
曹禺作品的分析
一、《北京人》P389之于曹禺的意义
       1940年,曹禺创作了他的第四部杰作:《北京人》。此时剧作家已经走出了生命的“郁热期”,进入了生命的“沉静”状态。《北京人》也就有了另一种氛围,另一番情调——没有“雷雨”前的郁热,也不如“日出”般的炫目,“原野”似的阴森、恐怖,这里有:“秋风吹下的一片冷冷的鸽哨响”,快乐而安闲,“在苍茫的尘雾里传来城墙上还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这是曹禺追求已久的由“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只有在《北京人》里,曹禺才实现了他的“走向契诃夫”的宿愿。)
二、《北京人》的思想内容
《北京人》写的是北京没落的封建家庭祖孙三代的性格和命运。曹禺的笔触已经从早期对于人的生命意识和命运的刻画,转向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审视,这和整个抗战期间为了复兴中华民族而向历史探索的知识界总体精神氛围是一致的,他把审视的重心不再放在已经衰朽的曾家老一代曾皓的身上,他写的是年轻一代,北京的没落贵族文化,是如何把人消磨成生命的空壳的。如曾文清一样真正的堕落,人的生命的彻底浪费,人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曹禺从一个相当独特的角度对没落的士大夫的“北京文化”进行了历史的否定。而曹禺突发奇思异想,在同一个舞台上,创造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历史的参照和对比中,更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方式及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以一种悲悯的眼光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北京人》在更高的层面上又回到了《雷雨》“序幕”与“尾声”的追求,但悲悯之外,又增添了几分嘲讽,由悲剧转向喜剧。
三、《北京人》的艺术特点
1、运用生活还原的手法,通过旧家庭内部日常生活现象揭示其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如曾皓与儿媳曾思懿之间抢夺家权的明争暗斗,曾思懿,曾文清和愫方之间的爱情纠葛,曾霆与瑞贞小夫妻之间的矛盾,并用抛弃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题旨把这些互不关联的矛盾与情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发掘生活的诗意与情韵,如曾文清与愫方之间藏而不露的“又凄凉又甜蜜”的爱情,瑞贞与愫方同病相怜,依依不舍的缠绵情意,都充满抒情诗的韵味。
3、巧妙运用象征手法,以棺材象征封建阶级的灭亡和资产阶级的没落,同时借象征性的“远古北京人”的健康、勇敢批判封建文化孕育的“今日北京人”的懒散、怯懦、颓废和腐朽,寄希望于自我更新,具有独立人格和勇猛精神的“明日北京人”。
4、在具体人物描写,对远古北京人和明日北京人,曹禺使用的是粗线条的手法,使他们寓言化,漫画化。而对今日北京人,则采取工笔细描的手法,这样使观众能够入戏,保持审美距离与清醒。
四、《北京人》的人物形象
在北平曾氏大家庭里,剧作家首先发现的是“孤独”——对人与人之间的“不相通”的悲哀的体味和思索。
1、曾文清:一个士大夫家庭的子弟,染受过度的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的结果,使他陷入了无可救药的怯懦、颓废与懒散之中,被那腐朽的文化磨成了生命的空壳。
2、与曾文清相爱的愫方,她的生命状态不同于曾文清,她为人醇厚聪颖,拥有博大丰厚的爱与坚韧的精神,从衰老的姨夫,到未出世的孩子,她都给予了无私的关怀。
3、曾皓、袁任敢、袁圆(见前的第3条)
五、分析愫方的个性特征及其思想意义
愫方与曾文清不同,她像真正的人那样活着,拥有博大而丰厚的爱与坚韧的精神;一个作为人早已死去,只剩下生命空壳的曾文清,两人心灵本就相隔“天涯”,“若比邻”只是自欺欺人的虚词,悲凉之感透骨而生。而愫方竟是为着这样的无用的生命做出无私的奉献,更使人感到,人的美好的感情,追求是多么容易被无端地扭曲和捉弄。但在愫方的感受里,这梦幻般的追求的破灭是悲凉又能给人以温馨的,因为毕竟有过真诚的追求。表达着她对日常生活中真正诗意的深切体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北京人》称为曹禺“生命的诗”。)
六、比较《雷雨》与《北京人》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
《雷雨》中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对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悲悯的情感充溢其间,蘩漪身上犹为突出。
而《北京人》中,作者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灵魂的探险者/通过愫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着真正诗意的深切体验。并借象征性的“明日北京人”,代表作者对自我更新,具有独立人格与勇猛精神的北京人的期待。
曹禺的作品《雷雨》分析(中学学过的经典作品,应当掌握)
一、《雷雨》的思想内涵
剧作在特定的家庭关系中,写出了人物各自的社会因素,进而很自然地暴露大家庭的罪恶引出社会的罪恶,由大家庭的毁灭揭示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及其崩溃的趋向,更为重要的是,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写出了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即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二、《雷雨》的人物形象
1、周朴园:是整个剧作的中心主人公,若是其性格表现的类型特征来看,在他的身上集中突出了这两个特点:其一:具体地说他是《雷雨》悲剧的总根源;其二,扩大地说他是个封建色彩浓厚懂得资本家的典型,是封建专制独裁的象征。但这个人物的魅力和内涵更在于其性格和命运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周朴园早期留学德国,一定程度上接触到追求自由与真诚爱情的思想,于是,他与家中年轻的女仆侍萍相爱了,但终于他又向封建传统意识和封建家庭观念的压力屈服,抛弃了侍萍也是对他自己早先曾经追求过的自由思想与真诚情感的否定,对自己做人良心的否定,周朴园由此成为一个极其自私,冷酷和虚伪的人。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一切都要以他的意志为主宰,虚伪的慈善家的面貌,冷酷的封建家长的威严,自私阴暗的内心世界,使周朴园性格异常复杂。在戏剧中,周朴园在毁灭整个家的过程中也毁灭了自己,在制造他人悲剧的同时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惩罚。他是这场命运悲剧的承担者与受害者,这是《雷雨》更深刻的地方。
2、蘩漪:如果说周朴园是《雷雨》命运悲剧的核心人物,而蘩漪则是精神悲剧的核心人物。从其命运上看,她首先是个受害者,她曾经受到过新思想的影响,追求过独立的个性与美好的人生,但命运却把她抛到了周家这口“残酷的井里” ,她不仅没有得到爱情,而且也从未得到过起码的人的自由和尊严。曹禺对她充满了理解和同情,赋予了她“最雷雨”的反抗性格,他恨周朴园的无情,恨命运的不公,在周公馆她孤立无援的抗争着,痛苦的燃烧着自己生命的火焰。但她的性格和反抗也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她不顾人之常伦地爱上了周萍,这“爱”是那样的畸形,甚至为世人所耻,但她却死死抓住它,因为这段“爱”已成为她生命中最富有意义的事。这既是她自身存在价值的体现,是对周朴园的疯狂报复,也是对命运惟一有效的抗争。这种揭示着极端个人主义和时代社会意义的反抗,使蘩漪的性格和命运显示出一种双重的精神悲剧。
周朴园是毁灭别人也埋葬了自己,蘩漪是燃烧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所不同的是蘩漪的自我燃烧精神深含着令人同情的因素,而她的毁灭别人也更具有惊世骇俗的精神震撼力。
3、 《雷雨》中其他人物形象也都以各自鲜明独特的性格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这场命运悲剧的深刻与复杂。
       ——周萍是又一个畸形的人,作为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长子,他既有自私软弱的一面,又有痛恨父亲的冷酷、追求自由与真爱的一面。但这个畸形的,罪恶的家庭决定了他在本质上是怯懦的,颓废的和自私的。最终只能在自我内心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被毁灭,作者塑造这个形象,除了对其悲剧命运予以一定的同情之外,也强烈地暗示着周家注定崩溃的必然性。
——鲁大海。这个周家“外部”的工人代表,他既是周朴园的个人罪孽的一个活证据,也是现实社会中工人阶级与周朴园代表的封建资产阶级根本冲突的象征。因此,鲁大海的命运同样揭示了由周朴园亲手制造的《雷雨》整个悲剧的必然性,只是它更突出了这场悲剧的社会因素。
——侍萍与四凤母女俩的性格和命运相似得简直如出一辙,然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虽都品尝到爱情的甜蜜,但更多是由此产生的痛苦与最后悲剧性地毁灭,正是在作者设置的这种恼人的巧合之中,才使人能够充分领悟《雷雨》悲剧在人伦道德,阶级差异,人性善恶等诸多方面所显示出的深刻性。
——鲁贵在剧中似乎只是一个不起什么大作用的奴才,但他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本性以至到了完全不顾亲情的地步,这使他在某种意义上与周朴园有着本质的相通,而不仅仅是个陪衬,还是剧本的又一笔深刻之处。
——周冲是一个完全生活在“最超脱的梦”中的人,然而对自己的爱情和整个家庭的期望却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他痛苦地感到显示的丑恶,一种幻灭的悲哀袭击他的心。这样的人即使不为“残忍”的天所毁灭,他早晚会被那绵绵不尽的渺茫的梦掩埋。与剧中其他人物的命运不同,周冲的悲剧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造成的,而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巧合”,但恰恰是这种偶然“巧合”所蕴含的必然因素最充分,与其说他是被社会所毁灭的,不如说他是被自己的理想毁灭的。
三、《雷雨》中所体现的“郁热”
这不仅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里,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一种“情悲”。
——欲望与追求中,周冲充满着“向着天边飞”的生命冲动;蘩漪、周萍、四凤,则充分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鲁大海也同样满蓄着反抗的、破坏的、野性的力;即使是侍萍,以至周朴园,他们对充满痛苦的(侍萍是一种屈辱之苦,周朴园是忏悔之苦)初恋的极其矛盾,复杂的情感反应。
——————————————————————————————————
钱钟书专题
——————————————————————————————————
关键词:讽刺小说家
钱钟书在文学史的地位
无论是他的散文还是小说,都体现出学者的渊博睿智和诙谐幽默之风,他的创作将特殊的辛辣幽默和深刻理性融合在一起,这一风格完美地体现在《围城》创作中。如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所评价的那样,他“作品虽少,可是篇篇彩华耀目,透现了不羁的才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论快乐〉(07)P430
——————————————————————————————————
卞之琳专题
——————————————————————————————————
卞之琳对现代诗歌的贡献(看看即可)
他既受到了以徐志摩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
1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在新诗史上卞之琳是一位具有自觉哲学意识的诗人。人们说他的诗常“于平淡中出奇”,就是因为善于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与开掘。如其代表作《断章》,就是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卞之琳被称作“新的智慧诗”,其受到西方后期象征派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同样明显的是,卞之琳接触到了许多现代哲学命题,却无从考究,他所表现的是一些智慧的闪光,是哲理的趣味,也正是这一点上,他的诗可以视为对早期白话诗,以至更遥远的宋诗对“理趣”的追求的一个隔代回应与发展。
2他的另一个贡献是“诗的非个人化”,人们说他的诗“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也就是指的这方面的特点。诗人主体的退出与模糊,尽管也可以看作是新月派提倡的“抒情客观化”的发展。但更是对早期白话诗开始的“高扬诗人主观意志(情感)”的新诗潮的一个历史的反拨,也是向传统的回归。
《断章》P435
这首诗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揭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诗人在清雅的图画中表达了他的人生哲理,在宇宙万物中,没有绝对孤立的存在,一切都是相对的,又是相互关联的。这首诗仅有四行,所创造的画面的自然美和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和谐统一。诗人通过巧妙的语言调度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系在一起,在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又相对映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全诗构思精巧。诗人从多个视点观照对象,在一种被分割而又统一的“生活空间”上创造诗歌意象,并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些意象巧妙地组接成两幅静态的画面,借以表达对人生关系的理性思考。
这首诗短小精致,富于自由体格式,又大体整齐,带有格律诗匀称的特点。同时,诗人用极为简单的形式传达极其丰富的内涵,创造了一种含蓄朦胧的诗境,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派诗歌的美学风格。
——————————————————————————————————
穆旦专题
——————————————————————————————————
穆旦在现代新诗史上的意义(看看即可)
在穆旦笔下,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从未有过的“残缺”的世界里的“残缺”的“自我”:如果说在传统诗歌里的主体是与客体的物象融合为一体的。以早期的白话诗开始,才出现了有着强大的独立意志的诗人主体,但诗中的自我,或是浪漫主义的无限扩张(如创造社郭沫若的诗歌),或虽然已经触及现代社会里知识者个体的种种矛盾与痛苦,却缺乏开掘到灵魂深处的勇气与思想穿透力,终不免成为充满伤感情调的自哀与自恋(如戴望舒30年代的诗歌);那么,现在在穆旦的诗歌里,出现了站在不稳定的点上,不断分裂、破碎的自我,存在于永远的矛盾的张力上的自我,诗人排拒了中国传统的中庸与平衡,将方向各异的各种力量,相互纠结撞击,以致撕裂。所有现代人的生命的困惑全部都在这里展开,这正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于是,我们可以说,早期白话诗人所提出的建立现代新诗的现代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的历史任务。到穆旦这里得到了初步的落实,意义自然重大。
同时,穆旦充分发挥了汉语的弹性,利用多义的词语、繁复的句式,以表达现代人的“较深思想”与诗情,同时又自觉地大量运用现代汉语的关联词,以揭示抽象词语、跳跃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穆旦不仅在诗的思维、诗的艺术现代化,而且在诗的语言的现代化方面,都跨出了在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而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历程中的一个带有标志性的诗人。
穆旦诗歌的思想内容
穆旦的诗歌在思想上继承了鲁迅式的怀疑主义特点,他对于一切权力关系有着天赋敏感的批判态度,也对一切单纯热烈的行动报着审慎的批判态度。对个体、民族、人类这三者,穆旦都同样重视,这使他的诗歌具有深邃的洞察力,能够超越一时一地的喜怒悲欢。
穆旦诗歌的独特魅力
1、首先,战争使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双重的考验,更增加了他作为一个现代诗人的敏感气质,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丰富、痛苦、挣扎和永远难以协调的矛盾心态的相互撕扯,自我始终处在这种痛苦的撕心裂肺的自我解剖中。他的诗向我们展现了诗人心灵的惊心动魄的自我搏斗历程,真切地传达出种种痛苦而丰富的焦灼体验,具有深沉的内省力量和雄厚的思辨深度。
2、其次,他的诗不是浪漫主义的情感流泻和爆发,不是要塑造英雄的崇高形象,而是着重表达自我的复杂与变化,集中探究人性中错综的,甚至是混乱不齐或非理性层面的精神变换。同时,穆旦诗中的“我”是深深植根与中国现实土壤的,始终在社会人生的总体现实中探讨个体生命,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认时代现实,这是其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
3、再次,他的诗不仅用头脑,而且用身体来思想,穆旦的诗歌将肉体的感觉与形而上的玄学思考结合起来,构成思考的丰富张力。
4、此外,穆旦诗突破了传统词形式和语言束缚,充满新鲜的感觉与新鲜的新颖的观念,他的诗歌用清晰的形象体验代替浪漫致意朦胧模糊的语言,体现出反传统方面的创新成就。
        尽管穆旦的诗以“看法”作诗难免抽象难懂,但正是在这种拒斥性的痛苦体验中读者才能更为深刻的启示和更为震撼的力量,他传达出的不是某种思想的结果,而是思索过程中所蕴藏丰富的体验纠缠。这正是穆旦诗歌最动人之处。
《诗八首》P437
《诗八首》是一组爱情诗,但它并非仅指人生历程中爱情的一个截面、一种经历。它是一个整体,一个随自然生命的起止而萌生、发展、延续和升华的情感过程。它体现一个思想者关于爱情的灵肉、苦乐和生死的辨证关系。《诗八首》是穆旦经典性的作品。它在诗思和形式上体现了中国现代诗的探险和突破。
《诗八首》各首的内容与思想见《大学语文》P491
——————————————————————————————————
老舍专题
——————————————————————————————————
一、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级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化的追求中已取得重要的突破。
(简言之,老舍作品的根本价值一是体现在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方面;二是体现在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方面,尤其是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更显示了老舍作品的广度和深度。)
二、老舍作品中的“京味”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住入的文化趣味。
1、“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胡同,四合院,写市民风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班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充溢着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北京味。
2、“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是牵动他的全部复杂情感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涵的特有的高雅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陶醉,以至因这种美的丧失而生的感动,同时也时时为“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而叹惋不已。
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作品呈现出比同时代许多主流派创作更复杂的审美特征。老舍作品中的“京味”正是这种主观情愫与北京市民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客观描写的统一。
三、老舍作品中的幽默
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总之,是借笑声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些。老舍作品中的幽默就具有了两重性:当过分迎合小市民的趣味时,就流入了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这主要表现在老舍的早期创作中。但从《离婚》开始,老舍为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社会化,在庸常的人生矛盾中领悟喜剧意味,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可不是从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逐渐克服了一种本原的内在艺术力量。读其小说使人往往忍俊不禁,又会掩卷深思。
四、老舍的语言艺术
老舍称得上“语言大师”,他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老舍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与熟悉。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现。
〈茶馆〉P445(06)
一、为什么选取茶馆这样具体场所作为全剧的关键钮结点呢?
1、首先,“裕泰茶馆”本身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它是展现民族历史的窗口,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
2、其次,茶馆自身在结构上具有广阔的包纳空间,老舍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3、再次,茶馆的设置巧妙地解决了时间跨度很大的困难。在三幕戏之间几乎都间隔着大约20年的时间距离,而且在三个生活横断面上出现的人物之间,发生的事件之间也不都存在必然的相互联系。而将三幕戏的场景设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上进行展示,这使观众摆脱了因各幕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这座具体的茶馆及其主人的命运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连起来,共同表达时代变迁的深刻内涵。
二、《茶馆》的结构特点(06)
   《茶馆》的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突破了过去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世。这种结构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它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式亮相。分别代表三个时代的三幕戏的场景设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上进行展示,这座具体的茶馆以及其主人的命运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连起来,共同表达时代变迁的深刻内涵。
2、《茶馆》形成“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结构形式,全剧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贯穿全剧的激烈冲突,而是靠人物命运的变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把不同类型的人物集中在三个时代的横截面里,通过他们的生活片段组织展开旧时代的生活画面。同时各幕也没有矛盾冲突的中心角色,而是凭借散在小人物遭遇的小单元故事来铺展连缀成篇,构成反映三个时代的整体面貌。
三、《茶馆》的思想内容
   《茶馆》通过对旧中国三个历史横断面上各色小人物命运浮现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战胜利后这50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揭示和控诉了旧社会黑暗昏聩的生活,体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鲜明主题。
四、《茶馆》的艺术风格
1、剧中展现了在浓郁的北京风俗画面背景下一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老舍写人物采取“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2、《茶馆》的结构形式别具一格,突破了过去话剧作品的陈旧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世。(详见第二题)
3、《茶馆》在故事情节的选取和人物命运的设置表现出独特的悲喜交融的风格。《茶馆》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悲剧内容,是“寓哭于笑”的作品,抒发的是引人发笑的旧时代挽歌,是真正含泪的笑,是深沉的幽默。
4、《茶馆》还体现出老舍高妙精练的语言才能。他的戏剧语言来源于自己熟悉的北京话,是生活中鲜明的语言,具有精练简洁而又含蓄生动,朴素干练而又幽默诙谐的特点。
5、《茶馆》是写实剧,在对旧北京风俗的描写上,可以当作史制来读;但它又是象征剧,第一幕“秦庞对阵”和第三幕“三人自奠”都有很强的象征性。
五、全剧最后的“三人自奠”的象征性
三人自奠从最表层的意义上,是象征着埋葬一个旧时代。而从更深的意义而言,三个善良的人,在人生的晚年都感到无望,他们人生的道路并不同,而结局却一样凄惨,老舍写了这三个人性格、人生追求的不同,秦二爷的末路,象征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顺利发展;常四爷的遭遇,象征着个人反抗社会的必然失败;而王利发的结局,则说明了在一个黑暗的社会,当顺民是并不能维持住既有的生存的。
六、《茶馆》中各人物的形象
老舍善于在浓郁的北京风俗画面背景下表现人物神韵,塑造一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1、王利发是《茶馆》众多人物中最富光彩的艺术形象。他作为裕泰茶馆的掌柜,是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为人谨小慎微,善于经营,四处讨好,圆滑变通是他的经商原则和处世哲学。他自以为不能改变社会,只好要求自己当“顺民”适应社会,也奉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为了茶馆长期经营下去,王利发不但需要在待人接物方面极力讨好,而且更要顺应时代变化而不断改善经营方式,但他的不断改良依然救不了垂死的茶馆,最终被旧社会黑暗势力所吞噬,企图“做一辈子顺民”,始终小心翼翼做人的王利发终于在无比绝望中自尽了。他的悲惨命运说明在一个黑暗的社会,当顺民是并不能维持既有的生存的。
2、秦仲义是王利发的房东,原是一个家产颇丰、血气方刚的阔少。戊戌变法失败后凭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他毅然变卖家业,创办工厂,希望通过实业救国。然而抗战一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野蛮地没收了。昏暗的当局非但不打算重振实业,反而捣毁工厂,秦二爷为此痛心疾首。他的末路,象征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顺利发展。
3、常四爷是吃皇粮的旗人典型,这是老舍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第一次明确地正面塑造刚直、正派、诚恳的满族身份人物。常四爷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直、倔强的性情,从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和不幸命运,同时他还具有正义感和可贵的爱国精神;一生不断锐意进取的常四爷在那个时代依然摆脱不了悲惨的结局,常四爷的遭遇象征着个人反抗社会的必然失败。(常四爷形象具有以下意义:首先,表明族人下层也有存在忠义的爱国人士;其次,满族文化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文化;最后,清末的满人并不都是坐以待毙,因循守旧的腐朽之物。)
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这三个代表不同文化内涵的人物,在戏剧的结尾处却同归于一种命运,他们烧纸“祭奠自己”,这种沉痛的悲剧结局是对旧社会发出的控诉和嘲讽,形象而有力地彰明“葬送三个时代”的历史命题。
4、但是《茶馆》在悲痛中还隐隐透出一点希望:康顺子是贯穿始终的又一主要人物,她是受迫害的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15岁就被卖给庞太监做老婆,她视庞之义子为亲生一般,后来,康大力参加八路军的游击队,康顺子从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身上看到了前途与希望,她最终跟着儿子走了,读者也从这两个人物身上看到了人民摆脱苦海的革命曙光。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其他类型人物的荒唐生活,如老态龙钟的庞太监恬不知耻地宣告自己要娶老婆;心狠手辣的刘麻子大言不惭地讲说他的强盗逻辑;两个军阀队伍中的逃兵托人贩子买了一个共同的老婆;无耻骗子唐铁嘴放言“年头越乱,我的生意就越好”;流氓二德子摇身一变倒成了大学生,混迹于校园专门殴打罢课的学生,这些丑人怪事咄咄有力地暴露着旧时代的种种罪恶,埋下了必然葬送的恶果。
——————————————————————————————————
巴金专题
——————————————————————————————————
一、巴金之于文学史的贡献
巴金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文学创作对他来说既是个人情思的寄植,更是一种事业,一种有益于社会进步、促进旧制度灭亡、新制度诞生的崇高的事业。他始终以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敢于坚持向旧事物开战,敢于喊出真实的声音,他的作品与时代的脉搏紧相呼应,在读者中有很大的感召力。
巴金的文体不算精美圆熟,也许还不属于那种可供反复推敲咀嚼的创作,但其单纯、朴质、流畅,能有声有色地表现鲜明的感情,能以整体审美氛围的营造抓住读者的灵魂,这跟他喜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动势强烈的句式和富于抑扬力度的语调有关。
巴金的创作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小说创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创作。巴金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而巴金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30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二、巴金小说创作的独特审美追求
巴金的小说创作有着他独特的审美追求,其作品擅长用家庭为题材,从家庭来剖析整个社会的本质,善于塑造封建大家庭中的各类人物形象,也善于塑造社会低层普通家庭的各类人物形象,尤其善于刻画同类人物的不同性格。巴金写作时充满主观激情,融身为作品中的一分子,满腔热忱地在作品中呐喊呼号。在作品中充分投入作家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领悟,这是巴金创作的一个独特追求。(而他所塑造的人物群像中,两类人最为光彩夺目,那就是叛逆者和忍耐者)
三、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巴金在创作上的突破
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巴金的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显示出新的追求和突破。《寒夜》的思想主题更加深沉,反映生活的视角更加深入。他虽然仍然采用家庭生活题材,但所描写的不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大家庭的重大变故,而是集中反映几个普通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生老病死,通过他们的生活际遇,让人看清黑暗窒息、矛盾重重的时代社会及其本质特点。
《寒夜》的情节更集中,人物关系更简单,整个作品的结构更为浓缩,但作品在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上更加深入、细腻。
《寒夜》的语言由那种充满激情的呼喊和直接的控诉,转变为一种深沉的批判和冷峻的剖析。无论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还是人物的语言都更为沉静、凝重,充分显示了巴金的现实主义创作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怀念萧珊》感人的原因(06)P461
1、巴金的写作从来都是由感情作为动力和基础,“笔锋常带感情”正是他为文的一贯特点。以30年的感情作底蕴,发之为文,就具有一种深厚的持续而强烈的冲动。
2、关于萧珊的经历,巴金早就烂熟于心,对她一生的欢乐与痛苦,承担与放弃都有足够的了解与分析,涉笔成文时,就自然地流诸笔端,就能把一个人活生生的方方面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再加上萧珊本人的经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在部分中国妇女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她在苦难中的忍受与承担,都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妇女的优秀品质,这也能引起读者长久的共鸣。
《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06)
1、作者的千种柔情,万缕哀思都倾注在对亡妻生前、死后的具体描述中,文章主要叙述了在艰难困苦中萧珊对巴金的帮助,她在生命垂危之际善良的愿望和遗恨,真实地再现了他们最后相守时的痛苦也幸福。
2、作者以貌似平淡的随意为之的细节描绘,对萧珊肖像、动作的描绘具有真诚的感情和撼动人心的力量。
一个美好的、善良的、坚强的女性,被无情地毁灭了。这是巴金一家的悲剧,也是那个特殊历史时代的悲剧。作者正是通过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暴行、美与丑的强烈对比揭露鞭挞了黑暗和丑恶,歌颂正义、善良和美,具有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
艾青专题
——————————————————————————————————
艾青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评论家冯雪峰对艾青的历史地位做了理论上的评定:“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是“在根本上就已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着的本质上的诗人”,“中国新诗的创造可以说正由他们在开辟着道路”。
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历史上所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的任务。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中国诗歌会诗人“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扬弃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批判地吸收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讨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新诗艺术,成为新诗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
特点:
1 艾青诗歌中独特意象与主题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了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思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之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如《大堰河----我的保姆》。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的主题”。
2 艾青的忧郁的诗绪
艾青的诗神是忧郁的;浸透了诗人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
艾青的忧郁产生于对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长期性、艰苦性的这种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中。纵观艾青的“忧郁”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所谓“艾青式的忧郁”正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 西方文化影响与艾青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艾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仰赖于这种天然浑成的“契合”。艾青的忧郁并不表示他对生活的灰心与绝望,相反,正是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执著追求与坚强的信念。因此,他的“忧郁”给读者是一种更加深沉的力量,诗人自己说:应该“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
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是艾青诗歌创作最重要的审美追求
它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诗歌的情感蕴涵上,艾青的诗作既始终关注着本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同时又把眼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显示出了一位大诗人的博大胸怀;二是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艾青的诗作既充分吸取了世界诗歌的多种素养,同时又始终把艺术表现的根深深地扎在自己民族的土壤之中。他是用“从欧罗巴柔和的芦笛”,吹奏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乐曲。艾青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 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作为中国新诗又一重要阶段的代表诗人,艾青诗歌所表现出的特点是鲜明独特的。他从对农村劳动人民的热爱和接近他们的要求出发,多年来,一直向他们呈现着自己最真切的诗情。他的诗篇中的忧虑是因为农民的痛苦,振奋是由于农民的苏醒,欢欣是来自农民的解放。可以说,作者是和他笔下的农村劳苦者一起,感受旧世界的桎梏,经历抗战烽火的锻炼,又共享解放的喜悦,土改的欢乐,是一起在革命年代里前进着的。
5 美术素养(艾青诗歌的艺术风格)(04)
作者诗歌中形象的完成,又经常得宜于他的美术素养。他善于用色泽、光彩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这种色调的运用,又不同于象征派诗歌之文从文字外壳进行虚造假设,而是从生活本身采集而来,是生活实感与诗歌情绪的结合。
6 语言
诗的形象完全依赖语言的表现。艾青坚持从生活斗争中提炼语言,他的语言反映出他对客观现实的认真观察和理解,凝聚着他从中产生的真情实感,又表现了他优异的创造力。他排除对华丽铺设的模仿,没有古旧的羁绊,也很快摆脱了欧化的影响,创造出朴质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他的语言丰富了我国新诗的艺术词汇,增加了新诗的艺术表现力。(艾青虽然尝试过许多中诗体,但真正使他觉得能适应这激烈变动的生活内容,应该成为新诗的“主流”,还是自由体诗。他擅长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地抒写;他的诗歌富于丰满的形象与诗意,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脚韵或字数格式的划一,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整齐和谐的节奏。
总之,艾青诗作的巨大成就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歌发展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且承前启后,对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深刻的影响。
《我爱这土地》的分析(分析艾青式的忧郁特色)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诗歌,题旨单纯而集中,就是抒写对于“这土地”之“爱”。
诗歌的意象构成分为两大系列,一是歌者系列,包括“鸟”与“我”,二者合二为一,“我”即歌者,“鸟”是歌者的自喻。“我”要像鸟一样,活着、不倦地歌唱;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对“这土地”至死不渝的爱。诗中不用婉转动听而用“嘶哑”写歌喉,令人感到歌者坎坷,悲酸的经历和执著的爱。“我”是一个眼里“常含泪水”的歌者。这是一份带着“忧郁”色调的感情,是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土地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
二是土地系列,包括土地、河流、风、黎明。四种意象中,“土地”是总体意象,统摄其他意象。这些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和现象,而是被赋予了丰厚的社会和时代蕴涵的意象。
《光的赞歌》的分析P481
这首近三百行的抒情长诗,以“光”为中心意象,力图艺术地概括时代的特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宏大的诗体结构显示出诗人丰富的联想,深沉的思索与开阔的胸襟。诗的开头就采用正反对举的手法,热情讴歌创造生命,带来温暖,给人类以智慧、想象、热情的“光”的美好形象,赞颂“太阳”这个“最大的光源”。继而长诗由对“光”的爱或情的不同态度,揭示人类社会种种复杂现象,坚信在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智慧的光”可以使人“洞察一切,预见一切”,开创出“无限光明,永远光明”的前景。最后,诗歌以昂扬的格调,呼唤每一个生命个体投入“光的队伍”,“发出最大的能量”,在新时代的长跑中,“飞向明天”,“飞向太阳”。
这首长诗又一显著特色是运用象征的手法,在意象描绘中融入诗人深切丰富的生命体验,使意象形态多样化,意蕴多层次化,并具有警示作用的哲理意味。
《光的赞歌》在意与象,理与情的融合上虽未达到诗美之至境,但仍可称得上是艾青诗歌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是他的宇宙观,真理观,甚至是他的美学观的一篇诗的表现。
——————————————————————————————————
汪曾祺专题
——————————————————————————————————
关键词:清新隽永 淡泊高雅
一、汪曾祺小说的思想内容
汪曾祺的小说是一幅幅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他对故乡苏北水乡的风土人情炽热于心,描述起来潇洒自如,而且大量的风土人情描摹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如《受戒》中浓重的乡土风情氛围与在这种氛围下生活的人有机结合,别有一番情趣、意蕴。在对乡土风俗的描写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符合传统的真善美,并在与假恶丑的对立中获得美的升华。同时,老庄的超脱的哲学意念又是他们反抗黑暗,抵抗痛苦的思想手段。这种入世和出世相反相残的审美态度,使他的小说朦胧高雅,释放出一种多义的主题内涵。
二、《受戒》的思想内容P508
小说通过对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人生欢乐,表达了作者对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现出对虚伪宗教的否定和批判。
作者写的是和尚,但他却没有写他们墨守清规戒律的刻板生活,而是写了他们身上那种人情和人性的味道,写了他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对于爱的追求。
作者的批判也是深邃的。他首先赞美了明海和小英子之间那真纯的爱情,使人觉得,如果连这般纯洁美好的感情都将被宗教毁灭的话,那么宗教是多么的丑恶、残酷。其次,作者通过宗教供职人员本身行为对宗教的反叛,通过他们对于人情、对于爱的追求,深刻地批判了宗教的虚伪。
在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铺叙后,小说又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那里孕育了明海与小英子爱情的禾苗。
(小说以“受戒”为题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主人公的爱情也迈向了成熟。
三、《受戒》的艺术风格(汪曾祺小说的艺术风格)
1 小说以散文化的笔调,赞颂了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代表了汪曾祺小说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2 从人物塑造来说,小说并不着力于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而是努力捕捉能够表情达意的人物的神情、动作和话语,以折射出人物的心灵世界。
3 小说的散文化笔调还主要表现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小说结构如行云流水,自然随意,小说虽有情节,却又不以情节取胜。
4 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色彩给作品带来了独特的风致。不过,这些描写与人物是和谐统一的。《受戒》花了很大篇幅写风俗人情和地方色彩却并不离题万里,正是因为庵赵庄善良的习俗熏陶了两个小男女对现世生活的热爱,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则铸造了他们自由恬淡的天性。
5 小说的语言亲切自然,素朴雅洁。作者既追求口语的鲜活和传神,又讲究书面语的精妙和雅洁。
——————————————————————————————————
舒婷专题
——————————————————————————————————
舒婷诗的独特风格
1舒婷的诗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她忠实于自己的感受,用真挚的感情化为诗句来拨动读者的弦,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2舒婷的诗歌表达了对时代和社会生活中某些重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她的诗歌以独有的忧伤感,以反映对祖国、对人民炽热深厚的爱而感染了一个时代。
3舒婷的诗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她广泛吸收中外名家的艺术手法,在修饰、段式、构思等方面都有西洋诗的痕迹。她的诗形象、感情与哲理常常结合在一起,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而优美,诗的天地更加广阔。
《双桅船》的思想意蕴P530
诗人描写了一艘双桅船向连绵的海岸倾诉自己的情思,通过双桅船与海岸的分别、结合、再结合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揭示了一种人生哲理。
海岸是双桅船能够得到休息与爱抚的地方,经历了与惊涛骇浪的搏斗之后,谁不希望有一处静的港湾在等待着自己;但海岸同时又是双桅船下次航行的起点,双桅船有他自己的使命,他要航行就必须要辞别海岸的而去。双桅船与海岸之间永远无法改变这种彼此依恋,但又不得不分离的命运,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悟到,双桅船是我们每一个人或是整个人类的象征,我们依恋温暖、幸福的港湾,但要前进就不得不舍弃平静的生活、温馨的家庭,只有在风浪的颠簸中我们才能成熟起来;只有经历了苦涩,曾经拼搏奋斗过,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甜美。但是在我们奋斗拼搏获得成功之后,我们能够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家,回到那个平静的港湾。在某种意义上,双桅船的心境正是我们许多人类共同的心境。
《双桅船》中的象征意义
诗篇中的“船”和“岸”两个主要意象,具有多重不确定的象征性含义。它可以是一首情诗,“船”和“岸”为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但这海岸又不只是情人的代表,它似乎还象征着某种比情人更为阔大深厚的事物,甚至可以说它象征祖国、民族,也可以说是诗人表达对一种远比自己更加博大深沉力量的钦慕、呼唤和追求。
——————————————————————————————————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