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
一、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
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传播。作为口头传播的辅助手段还有结绳、图画、雕刻、烽烟、旗鼓等。
烽烟主要用于报警,旗鼓主要用于指挥进退。
木铎:是我国古代传播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与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相近。
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就更多样化了。
甲骨文:大多是刻在龟甲或牛羊的肩胛骨上,记载的大多是殷商时期的事情,除少量纪事外,大多用于祭祀和占卜。
金文:盛行于周,传世的带有金文的铜器铸件,多为周代的产物,如毛公鼎,多用于记录商王诏书或国家常法
岩刻:主要盛行于周以后,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活动更为频繁,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了修筑驰道、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为社会传播的畅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面向全国臣民的政令发布工作也日趋经常化和规范化。
两汉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文字传播的载体,早期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有关的信息直接用笔墨书写在竹简、木简或绢帛上。虽然造纸术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工匠不多,产量不高,还不普及,传播载体以竹简、木简和绢帛为主。
三国魏晋时代历时近两百年,时局纷扰,是新闻住处的传播与交流和社会舆论十分活跃、旺盛的时代。驿传网络十分发达。
这一时期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
布告:是《三国志》中经常提到的用以“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以在固定地点悬挂或张贴为主。
露布: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常用来配合军事行动。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木板,因此也称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有时露布也被用来发布政治性的檄文。力图不战而屈人之兵,做到先声夺人。
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主要被普遍采用的有童谣和谣言。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舆情和民心的向背。
这一时期的传播载体主要是简牍、其次是纸,再次是帛。直到东晋桓玄403年下令废简用纸后,才开始了纸张独占鳌头的地位。
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一、早期政府官报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唐代官报的孕育和发展是从唐中期开始的,是和唐的藩镇制度紧密联系的。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长安设立办事机构,开始称邸,后改称上都留后院,又改称上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进奏院负责人称的进奏官,由地方派遣,因此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长官负责,不受进行的管辖。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进行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雏形,其性质接近于后来的邸报。
二、“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
开元杂报(06年名解):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所收的《读开元杂报》一文。“开元杂报”并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只是孙樵为了行文的方便而随意使用的称呼,意为有关开元政事消息的杂乱报道。对于它的性质,新闻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报纸,是一种类似“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原件早已失存。
敦煌进奏院状:是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由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今在敦煌地区,所以被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这两份报纸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唐代的报状是从记文书中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
三、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士人的传播活动,指发生在士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主要的传播手段有书信、著述、赋诗等。题壁是最常用的一种交换诗作的方式,把诗题于壁上,公之于众。
印刷术在中唐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主要用来印刷佛经,没有用来传递新闻信息。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于民间的“小报”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制度。
邸报:到了宋代,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是都进奏院。宋初成立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其职责主要是收受和传递官文书,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递信息。在都进奏院的管辖下,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经由进奏官传发出去的封建政府官报,就是邸报。
与唐代进奏院状的不同:首先,是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向地方官员会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其次,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再次,由不定期转为定期发行,信息量增大,时效性也有所增强。
邸报的内容主要有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军事情报、刑罚等活动。邸报的稿件大部分是进奏官从门下省的政府部门抄录来的,抄录的过程,也是选择和采集的过程。邸报的编辑审定工作,由中书省、门下省的检正、检详官负责,后又增加了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判报。其任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
邸报发出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这些复制件以朝报或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其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进奏官抄录给事中等负责编辑审定枢密院审查确定定本
二、宋代的小报和官方对小报的查禁
小报: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可能在北宋初年都进奏院成立以后不久就出现了,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编发的封建官报相对的民间报纸的形态出现的。同邸报一样,小报也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只是对这种类型的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小报是一种从11世纪初叶就风行社会的非官方报纸。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
三、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榜:是一种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其形式类似于唐以前的布告。但宋代的“榜”,其提供信息之及时,使用频率和受百姓关注程度之高,都远超过汉唐。“榜”通常是用来公布法令的,但也经常用来公布希望公众尽快知道的诏旨、章奏和赏功罚罪等方面的事宜,非常时期也用来及时向公众公布战讯和群众关心的朝廷政事消息。张贴的地点大多在居住密集、过往人等较多的内外城门口和市镇的商业繁华地区。榜成为发行面较小的邸报和小报的重要补充。
第四节 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元代官方的信息传播
元代的国祚很短,只有不到九十年的时间,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全国性的官报发行体制。
二、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
小本:是流行于元代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体,这种小本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从内容、形式和发行的方式来看,这种小本很可能就是宋代小报的延续。元代的言禁比宋代更甚,小本的编印和发行都是私下进行的并不顺利。
三、元代社会上的其他传播活动
元代的印刷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利用印刷和其他手段来传播住处的活动十分普遍。
第五节 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制度
明代的官报由封建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发布和抄传等事宜,发自首都的官报,仍被习惯地称为邸报。
明代的邸报的抄传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首先是政通司:来自地方和在京臣僚们的奏章,绝大部分必须经过政通司,是朝廷信息的总汇。其次是六科,主要是将皇帝看过的,做了批示的,同意发布的章奏公开发抄,供在京各衙门和“邸报”传抄;同时,还负责记录皇帝接见大臣时的谈话和指示。即承担了采集、记录和为邸报提供皇帝谕旨的工作。再次是提塘,明制,各省派有提塘长驻京师,提塘相当于唐宋时期的邸吏或进奏吏。提塘官从六科发抄的各项谕旨和奏章中摘抄出来,经由提塘报房发出的官报通称为邸报。
二、有关明邸报的几个问题
明代的邸报和唐宋时一样有很多别名,主要原因是因为邸报并没有固定的报头。邸抄、朝报、除目、京报等等。
邸报的内容:有皇帝的谕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军事信息、科举方面的最新消息等。
明代的邸报基本上每日发行。
明中叶以后,部分邸报开始使用印刷,在明朝,邸报手电筒手段始终都是多元的,有抄定的也有印刷的。
三、明代的民间报房和抄报行
明中叶以后,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从事抄报工作的专门行业。明早期的民办报房很可能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民办报房问世后,它的官方消息仍然来自于六科,或间接得自提塘报房。除抄传和发行邸报外,民间报房还从事报录、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时临时编印时事小本等类活动,增加收入。
四、《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和《急选报》
明代邸报的原件已现在无存,被保存下来的只有当时人的摘抄本和被某些明人书籍做为附录保存下来的邸报的翻印件。
《万历邸钞》:明抄本《万历邸钞》共32册,现存台北“中央图书馆”,这部抄本是将万历一朝的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录者在摘录的过程中做了一些编辑整理的工作,包括删节、增加一些“摘由”,增加一些注释性的说明,并适当做一些综合。所以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天变邸钞》:是一份专门报道在明熹宗时期,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天变邸钞原件已经无存,它的全文是被当时人根据原件或抄件,以附录的方式辑入私人文集或丛刻,间接保存下来的。《天》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出于民间报房,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急选报》:是唯一保存至今的明代报纸原件。《急选报》出版于万历年间,用雕版印刷,内容是吏部急选官员的名单。这份急选报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估计是民间报房的产物,是民间报房“邸报”之外,众多“报儿”的一种。有可能单独发行也可能做为附件随邸报一起发行。这说明在万历八年就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自称为“报”的印刷品,因此弥足珍贵。
五、明王朝对“邸报”抄传活动的限禁
对邸报,明代的统治者主要抓的是抄传这个环节。
六、明代的其他新闻传播活动
塘报:是一种由下到上,由地方到中央逐级汇报军情的文报。是有关军事信息的传播工具。塘报中的塘,带有早和快的意思,塘报因此可以解释为有关军事住处的快报。与邸报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上行,一个是下行,一个供上级特别是中枢部门参考,一个供臣僚们周知。
告示:是一种由上而下,由中央到地方、逐级向公众公布信息的官方新闻传播载体。有时称榜,有时称告示。告示发布单位是中枢部门以下的各级政府机关,发布的目的是为了把那些希望庶民们尽快知道的信息及时地直接地传播到他们中去。其性质来说是一种官方名义发布的公告,其目的在维护政体和稳定民心。
竹筹、揭帖、旗报和牌报主要流行于明代的农民起义队伍中,是它们重要的传播手段。
竹筹是一种写有各种紧急信息的竹签。
揭帖:近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
旗报:源于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人扛着,骑在马上,在敌前敌后奔驰传送,供沿途军民人等阅览。
牌报:是一种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由农民起义军的营、镇、各军都督府和大顺政权的地方行政机构等各级军政部门分别发出。内容十分庞杂,有战报、政策、法令和声讨明王朝的檄文,即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又在他们当中进行宣传鼓动。
第六节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清代的官报和官方的新闻传播活动
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十分近似,经由通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
清代的谕旨和章奏的发抄活动是逐日进行的。
内容主要由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宫门抄主要报道皇帝的起居、礼宾祭祀赏赐等朝廷动态消息。
清朝的官报主要在官僚机构内部流通,是为官员们明悉朝政、维护政体服务的。
二、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报房出版的小报
清代的提塘分京塘和省塘两种。京塘是指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省塘是指驻在各省省会的提塘。在提塘的日常工作中,抄传发行邸报始终是提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及时处理邸报的誊录发行工作,从清初起,就出现了提塘自设报房,属于半官方机构。从报房发行到各个省的邸报,抄写和印刷两种方式都用过,乾隆以后,大部分是印刷的了。
提塘小报:清代的提塘官们还发行过一种小报,又称小抄,所刊载的主要是提塘官们和提塘报房的工作人员自行采录的消息,旷日持久在为有关省份的官员们提供更多的朝廷信息。主要见于清初顺、康、雍、乾四朝,被官员们视为以科抄为主要内容的正式官报的一种补充。后来,小报受到当局的注意和限制,雍乾两朝一再查处以后,被完全禁止。
三、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多数是衙门中的低级胥吏,以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他们所刻发的的报纸主要刊载一般的谕旨和章奏,也被混称为邸报,但有一定的私营性质。它的出现和盛行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情。
公慎堂:清代最早的民间报房。至少有30年的历史,是乾嘉时代最有影响的一家报房。
北京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报房也被称作京报房。同治以后,京报普遍加上的封面,普遍有了报头,报头通常是“京报”两个字。自乾隆后,基本都是印刷。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的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同宫报内部相似。京报的全部稿件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的评论。各家报房的内容稍有不同。报房出版京报,旨在赢利,报费是他们的主要进项。读者也主要是朝野的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市井小民中订阅京报的只是少数。
四、清代的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各省的提塘也在省会内就地设立报房,翻印京报向当地的官绅出售。除提塘外,自清初起,就有一些人以个人名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出版各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写的官场消息。它们和当地的京报相配合,一个提供中央信息,一个提供地方信息,成为当地官绅了解政情的两个重要渠道。
五、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其他传播活动
除利用官报外,清朝的封建统治者还广泛地使用过榜、帖示、告示等传播媒介来发布官方信息。
这一时期的民间报房,除出版发行京报外,也附带出版和发售一些其他的出版物。内容大多取材于京报,是京报的汇兑和延伸。也有以传播文学艺术信息为主的唱本和小说等。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一、《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ely Magazine)的创办及其时代背景(见《复习指南》19页)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及其他宗教性中文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该刊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也注重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刊登中外贸易进出口物价表。在宣传策略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三、《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
外国人运用出版中文书报的同时也创办起一批外文报刊,作为其交流信息、观点的工具。至1839年,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报刊共有17种,出版地点仅限于澳门和广州两地。
《蜜蜂华报》:澳门是最先出现外文报刊的中国领土。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刊。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该报是当时葡萄牙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机关报。一年后,由于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19世纪30年代以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所报道的内容也大多是葡萄牙本国和澳门的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大。
《广州纪录报》:于1827年在广州创刊,是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是一家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了主要篇幅。也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对中国问题十分关心。
30年代以后,大批英文报刊在广州创刊,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广州周报》。
《中国丛报》:美国人在广州创办的报刊主要有《中国丛报》,内容“多为英人在华的商务报告,对于中国文字及华人生活,有精密的研究”,大量地、详尽地报道与评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情况,其舆论颇为西方社会重视,对英国和美国政府的决策有明显的影响,至今仍为中外学术界高度重视。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兴起与商业性报纸的纷纷出版
一、英文商业报纸的纷纷出版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1841至1860,香港先后出版了英文报刊17种。影响较较大的有《中国之友》(以敢言著称,同情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香港纪录报》(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后改名,反对香港政府)《德臣报》(香满仓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香港电讯报》等。
二、《遐迩贯珍》的问世
《遐迩贯珍》:19世纪50年代后,近代中文报业在香港出现,最早问世的是英国传教士1985年创办的《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
三、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
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1857年创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读者主是商店职员。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香港华字日报》:德臣报馆创办的中文附刊,以报道船期、货价为主。后改为独立发行,由陈霭廷任主编,宗旨是“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日开”。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
《近事编录》
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同时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的新闻性更为凸现。香港中文商业报纸的发展,还有力地抢劫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上海报业的崛起
一、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北华捷报》:1850年,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创办。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4年,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这时,报馆组织改组为字林洋行,故名曰《字林西报》。《北华捷报》改为其副刊,到1951年停刊,是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家外文报纸。《字林西报》在创刊后仍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
《文汇报》:1879年创刊,由英国人克拉克等任主编,是上海主要的晚报之一,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刊
上海中文报刊的出版,也是外国传教士先创办的
《六合丛谈》:1857年创刊,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是上海最早问世的中文报刊。从内容上说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王韬曾参加过编辑工作。
《万国公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是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报刊,前身是《中国新教会报》,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内容以时速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配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但对于与宗教有关事情则详加记载。该刊的读者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逐步发展成为上海乃到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报刊的迅猛发展
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
《上海新报》:1861年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主笔先后是伍德、傅兰雅、林乐知等来华的传教士。
《申报》:1872年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其目的是为了嫌钱,所以十分重视办报质量。而且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这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是第一家。一,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二,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三,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四,还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认为在必要时要仗义执言;五,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
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势,经营其他出版事业。
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1872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所刊内容除诗词、骈文、散文、小说、翻译稿等文艺作品外,也有少量时事政论。,还率先出版以图画为主的刊物。1877年《瀛寰画报》创刊,是申报附出的图画增刊,是我国第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刊物。后因脱离中国实际而不受欢迎。1884年,《申报》又办起《点石斋画报》(04年名解),由著名画家吴友如主编,每旬出一本,内容以新闻时事画为主,兼刊人物及风俗画和铜版照片,绘印精美,为同时期出版的其他画报所不及。申报馆还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民报》,由于当时中国下层民众大多数是文盲,创刊没多久就停刊了。
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1885年设立上海图书集成局,着手用铅活字翻印大部头丛书《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一万卷,对保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卓有贡献。
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申报》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向读者招刊广告。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字林洋行在停刊《上海新报》10年后重振旗鼓。为了同《申报》进行竞争。内容最初大多译自《字林西报》,1895年,出版晚刊《夜报》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晚报之一。
《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采用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并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后于1894年创刊《新闻报馆画报》。
上海商业性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第四节 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
一、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开始从东南沿深入细致 逐渐扩展到中原腹地。各地出现的第一份报刊大多是在华的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性报刊仍是在华外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香港、上海、广州外,宁波、福州、厦门也相继有外报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和天津两地的报业最为发达。
二、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一,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二,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三,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
第一节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一、国人办报活动的先声
最早接受西方新闻思想的人是林则徐和魏源。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等主张,但因太平天国在不久后覆灭,所以其办报主张并没有实施的机会。
王韬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一是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即办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二是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三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四是论述了报纸的文风,认为报纸应该直抒胸臆;五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之于其撰写的专著《盛世危言》中,一,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功具;二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图强的重要手段;三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软件报;四,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同时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
二、上海、广州等地国人自办报刊的出现
《澳门新闻纸》:是林则徐在禁烟备战期间,派人到澳门搜集外国人出版的报刊并翻译其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这种翻译材料,先是零散的,后来汇集成册,被称为澳门新闻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只是内部传抄的新闻资料而不是公开发行的报刊。它的重点是禁烟和兵事。林则徐在译抄澳门新闻纸的基本上,按不同性质的问题,亲自加工、润色,编为《澳门月报》,被魏源收入《海国图志》中。
《采新实录》:1872年在广州出版,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但早已失传。
《昭文新报》:1873年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内容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也被认为是第一份国人自办报刊。
之后,上海、广州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两大基地。
《汇报》:1874年创刊,是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创办人容闳。为了维护民族利益,曾多次与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沪报》进行笔战,并在消息和评论中涉及政事,遭到官府非议。创办一年后停刊,可见当时国人办报的艰难。
《新报》:1876年上海出现另一份国人自办报纸《新报》,主办人是上海道台冯焌光。该报内容除转录京报和辕门抄外,还刊有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及国际新闻,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情等方面。后新报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转为该局机关报,旋停刊。
《述报》: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创刊于1884年,正逢中法战争爆发,其版面主要是中法战争的消息,主张对法作战,表现出鲜明的爱国立场。同时,该报在业务上十分重视图像新闻报道,每期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与文字新闻穿插编排。出版一年后停刊。
三、《循环日报》与早期香港国人自办报刊
《循环日报》:1874年在香港创刊,由王韬主办并任主笔,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
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即有别于以传抄上谕、刊发奏章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古代报纸,也有别于以传播教义、刊载商情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外报,而是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汇编为《 园文录外编》。
继《循环日报》后,又有《维新日报》《粤报》等自办报刊陆续出版。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一、《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报刊的创办
随着维新运动席卷神州,国人办报高潮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康有为与《万国公报》: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提出了“纵民开设”报馆的建议,把办报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久,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和一份报刊《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由康有为等负责筹募经费,梁启超等人担任编辑,主要是免费附送给各级官绅阅读。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并改名为《中外纪闻》报,仍为两日刊。除论说以外,增加了外电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
《强学报》: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是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
这两份报纸都由于清廷查禁,在不久后被迫停刊。
梁启超与《时务报》: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炮。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梁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先后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他在时务报上发表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的是《变法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议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最高发行量达到17000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后来《时务报》落入汪康年手中,变成洋务派的喉舌。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一是报刊数量大,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创办的报刊达70多种。二是办报地区广,深入到长沙等地;三是报刊的品种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报刊、文艺娱乐报刊,等等,其中不少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
这次高潮的主流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
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各地的维新派报刊的主编往往都是当地维新运动的领导。从办法的方式来看,维新派从“开民智”“育人才”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里,报刊的编辑同时又是学会的骨干和学堂的教师,学会以为报刊的出版和学堂的开办提供各种条件,学堂为报刊、学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澳门《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是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的亲自策划下创办的。同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为维新运动造势。在政变发生后,国内各地维新报刊扫地以尽,唯独知新报能继续出版,歌颂死难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直到1901年才自动停刊。
天津《国闻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社论大多出自严复之手,尤其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大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在国闻汇编上,严复发表了《天演沦》,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长沙《湘学新报》和《湘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湘学新报》创刊于长沙,1898年,湖南维新派人士在长沙成立南学会,决定创办一份比较通俗的日报《湘报》。其激进程度超过《时务报》《知新报》和《湘学报》,其主要撰稿人之一是谭嗣同,是湘报的核心领导人物。
三、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在这场维新运动中,康有为等维新志士继王韬等人之后再次公开提出废止封建文化专制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也曾一度付诸实践。
光绪皇帝在一道上谕中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其基本精神有二:一是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具体举措是将上海的《时务报》改组为官报,迁至北京出版。二是公开承认各地报馆的合法地位,准许报刊“据实昌言”。
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但是随着变法的失败而流产。
四、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与对中国报业的贡献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法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着进步作用:一是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二是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三是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二,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一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二,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第三,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所谓“报章文风”的指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也称“时务文体”。这种新文体成为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的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第三节 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一、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
《金山日新录》(Golden Hill News):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文报刊,于1854年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是一份以新闻报道、反映舆论为主的新闻综合性报纸,具有学生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
《沙架免度新录》(Chinese Daily News):第一份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于1956年创刊,由广东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至1858年停刊。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二、海外华文报刊的初步发展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重点章)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在境外的兴起与发展
一、《中国日报》的创刊与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的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该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阵地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派报馆继承。辛亥革命后,迁到广东出版。
继中国日报之后,郑贯公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等革命报刊先后在香港出版。
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发展初期,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是当时革命派报刊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开智会创办的机关刊物《开智录》、有《译书汇编》、《国民报》等等。
这一时期的留日学生报刊大多以同乡会的名义出版。
《游学译编》:是第一个以留日学生同乡会的名义创办的刊物,由湖南同乡会主办。直隶学生主办的《直说》、浙江学生主办的《浙江潮》,江苏学生主办《江苏》。
二、《民报》的创刊与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
《民报》:1905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联合组织—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接着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革命派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刊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性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义”是该报的办报宗旨。后因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勾结,民报于1910年终刊。
除民报外,革命派人士在日本创办的报刊还有十数家之多。
三、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逃亡日本,成立保皇会,还以梁启超挂帅,积极开展办报活动,宣传报道保皇立宪的思想与活动。自1898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和控制了三十多家报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清议报》:是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旬刊,1898年底在横滨创刊。其办报方针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后因大火焚馆而停刊。
《新民丛报》:于1902年在横滨又创办了《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新民丛报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但在政治上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1903年前期的新民丛报适应时代潮流,发表了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引起保皇派的不满;1903年后,其言论不再谈革命,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1907年8月停刊。
四、《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05年简答:中国新闻史上“改良派”与“革命派”报刊的论战过程。)
一,《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
二,《民报》(1905年)创刊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清除保皇派思想的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新民丛报》(1902年)展开论战。
在创刊号上,就指名道姓地批判君方立宪的主张,《新民丛报》起而应战。论战甫始,梁启超下笔动辄数万言,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观察确实比较细致深刻,常常抓住《民报》在论战中的一些弱点穷追猛打。但是随着论战的深入,梁启超单枪作战,越来越感到力不能持;而《民报》阵营中的小将真理在手,越战越勇。自第7期起章太炎接编《民报》,并充任论战阵营的主将。
这场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1907年科《新民丛刊》停刊,为时一年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原因一是因为革命道路比改良道路更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二是《民报》一主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共有二十多人参加;三是民报的立论以事实为依据,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三,在大论战的同时,革命派与改良派在香港、檀香山、旧金山等地的报刊之间也展开论战,如在香港的《中国日报 》和《商报》
在这场论战中,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并于1902年5月派伍廷芳等人修订法律。在这一背景下,要求新闻法制的呼声重新响起。
有限度地开放“报禁”“言禁”,给人民以创办报刊的自由权利,是清末近代新闻法制建设迈出的第一步。
从1906年到1911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
《大清报律》:1908年《大清报律》奉旨颁行。该报律共45条。1911年改称为《钦定报律》,修订后的报律共38条,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有关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的创制与颁行,特别是《大清报律》等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的末年初步建成。
二、清末新闻法律的内容与特点
一、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第一,规定了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第二,规定了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大清报律》由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加保证金制;第三,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必须在报刊上标明发行出版人的姓名、发行出版地址;报样必须送呈有关部门查核;同时实行更正制;第四,规定了报刊禁载事项。
二、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第一,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在形式上照抄照搬西方特别是日本的新闻法规;第二,无法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第三,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染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三、国内革命派报刊的出现与“苏报案”
《大陆》:在清廷新政、开放报禁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于1902年底在上海创刊,是以政论主为的月刊。
《苏报》:创刊于1896年,创办者为胡璋,后将苏报出售给陈范,陈的立场逐步由改良转向革命,苏报也在1902年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步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宣传阵地。1903年章士钊担任主笔后,明确提出排满排康的办报方针。邹容的《革命军》一书出版后,苏报大加推荐,于显著位置刊登了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革命言论十分激烈。
苏报案:苏报公开呐喊革命,为清政府所不容。6月30日,清政府包围苏报馆,章太炎等被捕,次日邹容自行投案。7月7日,苏报被查封,7月15日,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为被告的“苏报案”在上海租界会审。章太炎、邹容等被判入狱,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苏报案。
苏报案后,革命派的办报宣传活动并未受挫,《国民日日报》《俄事警闻》《重庆日报》等相续创刊。同时,革命派为了向下层民众宣传革命主张,创办了一批白话报刊。有林白水的《中国白话报》、《杭州白话报》、陈独秀主编的《安徽俗话报》。
四、国内改良主义报刊的再生与发展
比较有影响的是《大公报》《京话日报》《东方杂志》
《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法租界创刊,创办并主持报务的是皈依天主教的满族人英华。在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对外先亲法后亲日;由于在租界出版,敢于揭露清廷的黑暗和贪官污吏的罪行,同时也经常为穷人鸣不平。因此《大公报》以其报风严肃、具有敢言和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深受读者欢迎,逐步成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目前,大公报仍在香港继续出版,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时报》:戊戌政变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领导的改良派在回国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904年创刊于上海。时报命名取自“君子时而中”,意思是办报要合于“时”,随“时”而动,所以,该报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在政治上的影响不大。但是,在评论、编辑、出版方面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第一,时报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这种应时而短小精干的时评很受读者欢迎;第二,时报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第三,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版面编排务求醒目;第四,最先将报纸分为一、二、三、四法,两面印刷,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五、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
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继变法维新之后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资产阶级革命报刊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上海、武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两大办报基地。
《中国女报》:1907年创刊于上海,主编是著名女革命家秋瑾。该报以妇女读者为主要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两期即被查封。
于右任的《神州日报》和“竖三民”:《神州日报》是于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在上海创刊。创刊80天后遭火灾,于退出。1909至1910年间,于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呼日报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行为而被封。民吁日报因赞扬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英勇行为,出版48天后被封。民立报创刊之初言论较为温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言论日趋激烈,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报。由于这三份报纸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报。
在武汉的比较重要的报纸有《楚报》《商务报》《大江报》等。
二,立宪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第二次国人办报的一个新现象。
三,中国人自办的新闻通讯社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上海成立远东分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的通讯社;1904年,广东老报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了中兴通讯社,主要向广州和香港的报纸发送新闻稿,是中国人办的第一家通讯社。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主要特点是:第一,办法的主角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二,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大特点是集宣传机关、指挥机关、联络机关于一身;第三,办报地区有所扩大;第四,读者面扩大,这一时期的读者,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为主,但也有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中去。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
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主流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就趋于成熟。
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严复的办报主张与梁启超基本相同,认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但强调“尤以通外情为急”。
谭嗣同办报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工具,二是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他的办报主张更为激进。
(03年、06年简答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一、早期的新闻思想: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要发挥“去塞求通”,梁提出了四点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
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第一,宗旨定而高;第二,思想新而正;第三,材料富而当;第四,报道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在清廷预备立宪后,他对如何造成健全的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赞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作偏至之论。
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法就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省。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第一,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第二,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纳和主张。
第三,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第四,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此外,鼓吹议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法主张都比较零碎,不像梁那样长篇大论。
三、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量大大增加,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
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在第二次办报高潮中,报纸已完全摆脱了书册式和杂志式的痕迹,成为对开或四开的单张报纸。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一、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配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权利: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是颁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
“暂行报律风波”
二、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刊的泛滥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抢劫推动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新出版的报刊中,绝大多数是政党报刊。
各政党主办的报刊,无不站在自己政党的立场上讲话,常常引发论争。民国初期出版的政党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并没有起到多少进步作用,反而造成政局的混乱。
第二节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一、袁世凯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与“癸丑报灾”
袁世凯上台后,表面赞成共和,暗地里却用极狡猾的手段实行专制。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人以为己用等手段。创办的报纸主要有《亚细亚日报》《国权报》,在上海接办《神州日报》等。从表面上看,其御用报纸不多,但实际上为袁世凯控制与收买的报纸达到125家以上。
袁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后,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进一步钳制新闻事业。
癸丑报灾:袁世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刺杀宋教仁并企图通过钳制新闻界封锁消息。为了推翻袁的统治,再造共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于1913年7月发直“二次革命”,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之后,袁政府借军事胜利之淫威,对国民党系及其他有碍袁独裁统治的报刊进行查封、剿灭。至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从民国元年的500多家,锐减到139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二、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新闻立法活动
袁上台后,通过立法手段,逐步建立起一个为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1914年后,随着其统治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开始制定与颁行对新闻界实施全面管制的法律。比前清的报律“稍严”为主旨,制定和颁《报纸条例》。
三、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扭曲与迫害
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了政局多变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也与政局一样,呈现出变幻、复杂的景象。至1916年底,全国报纸数增至289种,政党报刊也一度复生,但好景不长,复苏局面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已,袁世凯的继任者们,不可能恢复孙中山确立的自由新闻体制,给予新闻界以言论出版的自由和权利,而是效法袁的故伎,通过法律手段扭曲自由新闻体制,钳制和迫害新闻事业。
自癸丑报灾之后,报纸报人生怕因言论贾祸,除了少数报刊偶尔发表一些不关痛痒的短评外,大多数报刊取消了社论和论说栏目。
“鸳鸯蝴蝶派”文艺副刊的风行和黄色小报在这一时期泛滥成灾。
四、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
一、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
二、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三、滥用军法,惟烟阀意志是
第三节 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
一、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与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时期,由于政府实行言论禁锢政策,因而各报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搞好新闻报道上,从而使新闻报道工作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
报纸上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这种新的报道体裁开始走向成熟,同时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强了经济新闻的报道。
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是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现象。中国新闻事业改变了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1913至1918年中,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20家。这些通讯社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其中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办得最为成功。
二、黄远生等名记者的出现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应运而生。
黄远生:民国初期著名的记者,被称为“报界之奇才”。第一,在新闻业务上,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一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第二,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第三,在政治上,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31岁时在旧金山被刺杀。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编辑过《庸言》杂志,担任《时报》、《申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
邵飘萍:民国初期新闻记者,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早年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后任《汉民日报》主编,1913被捕入狱,1914年至日本创办东京通讯社,专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1916年回国后,为《申报》等多家报社撰写时评。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
他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据他的讲义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1926年遇害。
刘少少:先后担任《湖南新报》、《公言》的杂志编辑。北京《亚细亚日报》初创时,一度任主笔。后来,拒绝担任上海《亚细亚日报》主笔而被通缉。一生在政治上趋于保守,然其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杰”之称。
徐彬彬:名凌霄,与黄远生、刘少少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在政治上认同改良,先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又富有情趣,深受读者欢迎。也是著名的剧评专栏作家。
林白水:先后担任《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北京《公言报》《社会日报》的编辑、记者或主笔,并为《苏报》撰稿,苏报案后,留学日本,专攻法律和新闻。他撰写的新闻和评论,挥洒自如,辛辣尖刻,又通俗浅显,颇能吸引读者。但因好议个人长短,故积怨于军阀,1926年触犯当局被杀害。
胡政之:1916年,担任王郅隆时期的天津《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惟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新记公司《大公报》任经理兼副总编缉,成为报界名人。
张季鸾:(05年名解):1905年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因披露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而被捕入狱。后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他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是在担任了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之后。
三、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同初年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实行报纸企业化方针的报刊,大多是资产阶级商业性报纸。其中以《申报》和《新闻报》最为著名。
《申报》在企业化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开展广告业务;二是加强报纸发行;三是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虽然商业色彩渐浓,日渐失去舆论指导精神,但是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却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原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由陈独秀创办。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难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
《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
陈独秀为刊物制定了宣传策略,即以思想启蒙为要务,确立了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9—1917.12)
二是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1—1920.5)
三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9—1922.7)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成为主要阵地,它的主要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反对当时盛行的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影响很大。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三)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是文学革命运动的英勇战士。
总之,《新青年》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是它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三、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也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并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十月革命后,他在报刊上连接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赞扬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将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撰发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这一时期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这为《新青年》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打下了基础。
第二节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
《每周评论》:一战后,中国民众日益关注国内外时事,迫切要求报刊加强时事的报道和评论。1918年,《每周评论》在北京创刊,陈、李等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的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与《新青年》相互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青年》作为思想理论刊物,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加强时事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
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倾向社会主义。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中,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1919年8月,被北洋军阀查禁,共出37期。
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拒绝了中国收回山东的要求,答应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这种屈辱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于是爆发了五四运动。
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报界出现团结一致的局面,积极报道和支持这个爱国运动。
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五四运动前后,适应群众政治斗争蓬勃开展的需要,进步学生报刊迅速增多,1919年一年之内就达40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四、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一声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重要人物有林纾、辜鸿铭、刘师培等,其代表报刊有《国故》月刊《新申报》《东方杂志》《公言报》等。
第三节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一、《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1920年5月,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1920年9月《新青年》迁至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新青年》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的准备。(新青年的三个阶段:新文化运动中;十月革命后;改组)
《共产党》月刊:为了向革命群众进行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推进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创办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李达主编,秘密出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一是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二是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三是向工农兵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至1921年7月止,共出6期。
《新青年》《共产党》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共进行三次思想论战:一是反对实用主义的“问题与主义”论战;二是反对伪社会主义的论战;三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二、《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女》等刊物。
《劳动界》:上海发起组1920年8月创办。
《劳动音》: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主编有邓中夏等人。
《劳动者》:广东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0月创办
三、中俄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后改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通讯社的任务主要是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的革命的成果和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1925年8月停止工作。
四、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
第四节 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
一、新闻工作改革
(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当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二是论战,有著名的三大论战;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也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常用述评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是一大发明。短小锋利的时评,即杂文也在这个时候出现
(三)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自第4卷起,白话文迅速增多并采用标点符号,到第6卷几乎完全采用白话文。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
(四)副刊的革新
四大副刊:五四以前,副刊格调不高,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突破了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北京《京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四大副刊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宣传社会主义,是传播新思想、提倡新文学的园地。现代文学许多著名作家都与这些副刊有过密切的关系。
(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用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代替了“大总统令”。报纸版面分为多种形式,专栏增多。
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
二、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
(06年简答:五四时期新闻学的发韧)
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学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徐宝璜任副会长。徐与邵飘萍是专任导师。
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还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但仅出版3期。
新闻学专著的出版,是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徐宝璜的《新闻学》于1919年12月出版,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随着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的新闻学教育也应运而生。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就是北京大学。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轩、界输送了优秀人才。徐宝璜的《新闻学》和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都是讲课时的讲义整理而成的。他们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向导》:1922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向导》创刊后,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
蔡和森:《向导》的首任主编,为办好该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担任向导主编两年又八个月,在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和纲领。1931年遇害。
《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创办,全面介绍马列主义理论。
《前锋》:于1923年7月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宣传党的三大纲领
《向导》《前锋》对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还有错误的观点。把民主革命说成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先驱》:1921年四川成都团组织创办的半月刊。后来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先后由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担任编辑。其基本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新主张。1923年后停刊。
《中国青年》:1923年10月创刊于上海,1927年10月被迫停刊。是《先驱》之后又一份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它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捉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做斗争。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是《中国青年》的特色。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
三、工人报刊
《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1921年8月创刊,1922年6月,被迫停刊。
《工人周刊》:1921年7月创刊,最寝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工人周刊社”名义刊行。
工人报刊的宣传报道中心是,向工人群众通俗地介绍马列主义理论,反映工人群众的生活和工会组织的活动,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
四、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
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进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是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之一。
特点之二: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在文风上,也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
特点之四: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一、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1924年,国共实现合作,统一和加强宣传工作成为它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正是在共产党员的主持和帮助下,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出现了活跃局面。
《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毛泽东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其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的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还有《中国农民》《》农民运动《楚光日报》《汉口民国日报》。
二、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及其共青团都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出现一个粗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
三、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国共合作后,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新闻事业前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工人》:创刊于1924年,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主要撰稿人有邓中夏、刘少奇、瞿秋白等。
四、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1925年,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决定号召上海人民开展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暴行。
《热血日报》:为了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6月1日,中共中央创办《热血日报》,这也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它发表了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同《向导》周报相配合,特别在时效性上弥补了其不足,对这场爱国反帝运动起了指导作用。瞿秋白是主编之一。
五、军队报刊的出现
北伐战争前后,涌现出一批军队报,也是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一、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与大报的动向
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既在军阀统治下,又有革命力量,还有外国势力,所以这些城市的新闻事业是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
北洋军阀政府对于新闻事业采取管制、收买和镇压的办法。
成舍我:湖南人,曾在上海《民国日报》任校对、助理编辑,在北京《益世报》任编辑、总编辑。于1924年4月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月创办《世界日报》同年10月出版单张《世界画报》。他重视报纸的特色,晚报标榜:主张公正,消息灵确;日报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还设有多种副刊;画报先以时事照片为主,后以美术作品为主。还重视经营管理,把印刷、发行、广告等工作组织得进进有条,《世界日报》日销量达三万五千份,居北京各报之首。
新记《大公报》: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吴任社长,胡任总经理,张任总编辑。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发行量都突破10万大关。
二、邵飘萍、林白水遇害
1926年,两人先后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杀害,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
三、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1923年初,美国人托德斯邦与英国《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0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
哈尔滨广播电台: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6年10月开始广播。
通讯事业也有所发展,1926年全国共有通讯社155家。
国闻通讯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1924年,胡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及《国闻周报》实际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1936年停办。
申时通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总经理张竹平,联络《申报》《时事新报》部分编辑,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发给一些报纸采用。这用办法受到欢迎,采用者增多,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与110多家报社签订供稿协议,1937年上海沦陷停办。
四、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进展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一些大学在这个时期内办起了新闻学系科。
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于在普通文科中增设报学系。
1921年,厦门大学设报学系,1923年该系师生离校,停办。
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设报学科,徐宝璜任系主任,京报社长邵飘萍为教授,并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办了刊物。
1924年,燕京大学设报学系,白瑞华任系主任。
1925年,上海南方大学设立报学系
1926年,南方大学报学系停办,转入上海国发大学,戈公振为系主任,主讲中国报学史。
192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新闻学讲座》,由陈望道主持,1926年扩大为新闻学组,邵子力主持,1929年建立新闻系。
同新闻教育发展的形势相比,新闻学研究发展较为缓慢,这几年出版的新闻学著作十多种,较有影响的:任白涛《应用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第四节 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
一、革命报刊对于北伐战争的宣传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所有的革命报刊都对国民革命北伐作了报道和评论,在舆论上积极支持这场战争。
二、国民党右派对革命报刊的抑制
三、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间的革命报刊
1927年4月12日,蒋介三种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的报刊一概被查封。革命报刊出版的中心从上海转移到武汉。《向导》《中国青年》等都迁到了武汉。
在陈独秀、彭述之右倾错误控制下《向导》宣传了若干错误的观点,削弱了它在群众中的影响。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报刊受到严重的摧残,萧楚女等被杀害。革命报刊的繁荣发展局面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重点章)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一、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建立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在取得统治地位,国民党在全国的新闻统治也随之建立。这种统制表现在:第一,在全国组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第二,控制和利用民营新闻事业;第三,制定与实施反共反人民的新闻政策法规;第四,设立新闻控制机构,推行新闻检查制度等。
二、共产党报刊的艰苦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秘密出版报刊,出版中心仍在上海。
《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创刊,由于形势的变化,重新出版的报刊不能沿用大革命时的名称,所以《布尔塞维克》继《向导后发刊了。由瞿秋白等人组成编委会。
《红旗》: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上每创办《红旗》周刊,后改为三日刊,由中宣部主编。1930年8月与《上海报》合并,出版《红旗日报》。《上海报》创刊于1929年4月,初名《白话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办的一张通俗报纸,以工人大众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工人运动,支持工人斗争,文字通俗易懂,赢得了广大工人群众的信赖。
李求实: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6年主编《少年先锋》,1927年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1929年任《上海报》主编,1931年被捕后牺牲,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这一时期,党的“地下”报刊介绍了列宁的党报思想。在《红旗日报》的发刊词上最早明确表述:“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党报建设的具体工作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其中主要有:第一,建立党报委员会,全面负责党对报刊的领导;第二,发展通讯员,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建立与训练工农通讯员。第三,建立发行网,扩大党报的影响。
这一时期,党内出现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对党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革命文化运动中的报刊和鲁迅的报刊活动
在国统区,共产党人和思想文化界的进步人士联合开展了革命文化运动,这个运动的中心在上海,主要阵地是报刊,最早的倡导者是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支持的社团与刊物。
创造社:是一个文学社团,1928—1929,曾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文化批判》等刊物,提倡“新文学建设”。
太阳社:也是一个文学社团,创办《太阳月刊》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鲁迅支持社团与刊物主要有:《朝花》《未名》《萌芽月刊》《奔流》《语丝》等。
左联:为了加强革命文化队伍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简称左联。随后,左翼科学家联盟、左翼科学研究会、等团体相继成立。左联是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先后出版《萌芽》等多种机关报刊。革命文化团体的报刊,坚持宣传革命的思想文化,但在严惩的“左倾”色彩,在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文化围剿下难以生存。
左翼记联:新闻界在1931年在上海成立中国新闻研究会,1932年该会在《文艺新闻》上出版《集纳》专页。在此基础上,,于1932年3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简称左翼记联。1935年,创办中华新闻社,公开发稿。1936年5月,记联同各个左翼文化样,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宣告结束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辟根据地,组建工农红军。
《时事简报》:1929年,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并对此后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技术作了详细规定,其中一项是各军及纵队必须统一办壁报,名称均为《时事简报》,每周至少出一次。《时事简报》不作文章,只登消息,次序由近及远,依次为本军、本地、近地及国内、国际消息。《时事简报》成为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
1931年9月,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形成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由此至1934年长征前夕,初步形成了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主要机构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报、《青年实话》和《红星报》。
红中社(06年名解):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每日发稿一二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广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年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断,但抄报未停,1935年11月在陕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开始用新华社的名义播发新闻。
《红色中华》:1931年12月在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随长征后暂告停刊。《红色中华》和红色通讯社是一家,即同一个机构,担负出版和通讯两重任务。于1935年在瓦窑堡复刊,称陕北版。1937年为团结抗日,改名为《新中华报》,1939年,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兼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41年5月停刊。
《青年实话》:是中共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年7月,在江西永丰创刊。陆定一、魏延群先后担任主编。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化大众化。
《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主持出版,1931年在瑞金创刊。邓小平、陆定一先后任主编。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任务。
二、其他革命根据地报刊和红军报刊
三、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
(一)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
第一,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一切为了前线”成为所有新闻传媒的报道与宣传中心。第二,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首先是大力发展通讯员,其次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采纳读者建议,再次,吸收优秀通讯员参加报纸工作。第三,开展批评与表扬。第四,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二)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
第一,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第二,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第三,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贯彻了列宁的名言“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相继爆发了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1935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西安事变等抗日怒潮。中共的新闻事业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列,积极宣传团结御辱,一致对外。
在革命根据地、在国统区、在海外
二、国民党统治区新闻界的变化
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四个月后的淞沪抗战宣传把这个高潮推向顶峰,冲破了1927来后舆论沉寂的局面。其中最为突出、最有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
史量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后,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政治上趋于保守。1927年后,曾一度想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九一八骤变的形势使申报的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断,民族危机的严酷事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史量才和《申报》出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果断举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抨击蒋介石的独裁路线,以副刊《自由谈》为突出,多刊登杂文,鲁迅在该刊上发表了140多篇杂文。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为社会所瞩目,但国民党当局看来,这些变化意味着申报脱离它的控制,被刺杀。
三、抗日救亡宣传的广泛开展
救亡宣传经历了1931—1932年的迅猛发展后,从1933年至1935年上半年受到压制。一二九运动后,抗日宣传随之出现新的高潮。
四、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韬奋精神”
邹韬奋(03年名解):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家和政治家,一生主办过《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九一八事变后,思想发生明显而深刻的变化,走也改良主义的圈子,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在《生活》周刊中刊登大量的新闻评述性质的言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7月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1933年7月出国避祸。在国外,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新生》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1935年,因杜重远入狱的消息回国,于1935年底创办《大众生活》周刊。36年初被查封后,又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
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6月主办《生活日报》这是他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
韬奋精神: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既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许多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这就是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
邹韬奋的报刊理论的几个重要方面: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他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认真处理读者来信,亲自看信复信;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提倡把有益与有趣结合起来,寓教于乐;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第六,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新生》周刊:创刊于1934年2月,杜重远任主编。该刊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是《生活》周刊的继续,只是将《小言论》专栏改名为《老实话》。1935年,因《闲话皇帝》一文,国民党政府接受日本的无理要求,查封了新生周刊,杜重远也被判刑。
五、范长江、斯诺等的西北采访活动
(一)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范长江:四川内江人,青年时代就向报社投稿,后成为天津《大公报》的撰稿人。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历时 10个月,行程万余里,为《大公报》采写数十篇通讯。1936年,他将这次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他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二)斯诺(Edgar parks Snow)和《红星照耀中国》
Edgar Snow(03名解):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1928年,25岁的斯诺来到中国。他先后担任过《密勒氏评论报》《芝加哥论坛报》《每日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的编辑或记者,在1933年到1935年间,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讲授《新闻特写》《旅游通讯》等课程。
1936年6—10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同年11月,他的长篇通讯《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和毛泽东的照片发表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上,上海英文《大美晚报》北平英文《民主》杂志先后发表了他的陕北报道,美国《生活》杂志发表了他拍摄的70多幅照片。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他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先后在英国和美国发行,1938年,中文版改为《西行漫记》在中国出版。
由于这部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出版后广泛流传,影响巨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著。
第四节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新闻学研究
新闻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全面的开展,有了研究力量,有了学术团体与研究机构,有了专业刊物,出版了一批专著。
研究力量主要是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师、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中有志于研究者。这时的新闻研究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报纸工作实践有所了解或相当熟悉。如黄天鹏、谢六逸、戈公振。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10月在上海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初期会员主要来自上海申报、时报 、新闻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师生,核心是《文艺新闻》的工作人员。
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29年成立,除该系师生外,还吸收已毕业的新闻系学生和其他新闻爱好者参加,曾创办印刷厂,出版书刊。
这一时期的著作,涉及新闻学科的多个领域:新闻理论、中国新闻史、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对新闻学开始全方位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报学说在广泛传播并付诸实践。
二、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是一位有革新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曾先后在上海《时报》《申报》任职,创办过《图画时代》,与邹韬奋等创办《生活日报》,先后兼任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新闻学教授。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从东北到庶联》等,其中《中国报学史》影响最为深远。这部书写于1925—1926,全书共六章,全面、系统地评价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本书被称为“中国新闻学史研究开山之作”。
三、新闻学教育
这一时期新闻教育发展稳健,主要表现为高等新闻教育和新闻职业教育都有所发展。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组从中文科中独立出来,1929年组建为新闻系,谢六逸为系主任。1931年成立新闻研究会,同时设立印刷所,出版新闻丛书。
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9月恢复。
这一时期的新闻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成为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广州设立中国新闻学院,后改名为中国新闻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创办人是谢英伯。
同年12月,顾执中在创办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后改名为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最长的新闻职业学校,1953年停办。
申报函授学校是申报馆主办的事业之一,马荫良、张蕴和主持校务,招收函授学生500多名。于1936年停办。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在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模式基本确立,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中心。
1937年《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1939年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三日刊。积极宣传抗战、团结、进步,发表了大量社论、重要评论和中共中央的通电、文件等,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
围绕《新中华报》这一中心,一批新报刊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共产党人》《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等。
《解放日报》:1941年前后,抗日战争在经济上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改出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创刊,社长先后由博古、廖承志担任,总编先后由杨松、陆定一等担任。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
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新华社:新华通讯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与《红色中华》报一起改名为新华通讯社,与《新中华报》还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抗战爆发后,当时各抗日民主根据地都为敌人所封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指示的传达,各根据地的情况与信息交流都要依靠新华社。发稿量也从一两千字增加到四五千字。同时任翻译外国电讯《每日电讯》供领导参阅。1939年,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各自成立独立的编辑机构,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改建为独立的新闻通讯机构后,向仲华、博古、廖承志先后接任新华社社长。1939年起,新华社开始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逐渐形成一个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至抗战胜利时,已建立了9个总分社和40多个分社。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均线电广播电台。周恩来、朱德等人亲自主持了筹建工作。电台呼号为“XNCR”(X为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第一个字母,New China Radio)。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播出中共中央重要文件,以重要社论和各类文章,同新华社的文字广播相配合。
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04年简答《反对党八股》与延安《解放日报》的关系
1942年春,中共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教育。新闻界是整风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基础上,194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成为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精神主要是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增强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加强报纸的战斗力。
《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1942年1月,《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改版。在改版前,版面安排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地;改版后,第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各专论。在内容上,报纸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上迈进了一大步。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加强了报纸的党性、群众性、组织性和战斗性。有力地带动了其他报纸的改革。
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由全党来办,党报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整个党组织的一份子,不允许与党唱对台戏。
《解放日报》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通过利用报纸来推动中心工作的的开展方法,也成为党报的重要经验。
四、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
在斯诺西北采访活动的影响下,不少外国进步记者在抗战爆发前后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采访。
史沫特莱(Smedler):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1928年底,以《法兰克福日报》《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身份来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12年的记者生涯。1936年底,来到西安,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1937年3月,在延安采访了中央领导人,把延安的情况不断报告给世界的读者。写作了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
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美国记者,1921年后,旅居苏联近30年,一生中先后6次到中国旅行、采访,1946年,她到达延安采访毛泽东时,毛泽东提出并阐述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58年来中国定居。
汉斯·希伯(Hans Shippe):德国藉反法西斯作家、记者,1925—1927,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1932年在上海定居,并发起建立上海第一个“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成员有史沫莱特等人。还常在《太平洋杂志》《曼彻斯特卫报》上发表关于远东和中国问题的报道及评论。1938年后,深入前线先后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叶挺、陈毅等,1941年10月,希伯所随部队与日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中外记者观察团,1944年5月,迫于压力组织中外记者观察团赴西安采访,其中外籍记者6人,有爱泼斯坦、斯坦因等。中国记者9人,正式采访延安一个多月。
第二节 国统区新闻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
一、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事业
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成为我国抗日宣传的中心。一大批抗日救亡报刊问世。
《救亡日报》:创刊于1937年8月,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虽然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在名义上为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由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樊仲云任总编辑。停刊后相继在广州、桂林复刊,1941年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
《抗战》:创刊于1937年,三日刊,由邹韬奋创办并主编,,后迁至武汉出版。
《大公报》:1937年11月,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抗日宣传中心也随着国民党政府中心迁至武汉。最早迁至武汉的是《大公报》,天津沦陷后迁至武汉后迁往重庆。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群众》周刊《新闻日报》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首次在国统区公开亮相。
《群众》:1937年底,在汉口创刊,编辑兼发行人为潘梓年,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中共全面抗战为宗旨,后迁至重庆复刊。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于1937年11月在上海沦陷前夕成立。由范长江、夏衍等人发起。后成立武汉分会。“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
国新社:1938年9月,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范长江以“青记”骨干为基础,在汉口筹办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同年10月,在长沙正式杂志社并对外发稿,刘尊棋任社长,范长江任副社长。后迁至桂林并设立总社。
二、重庆、桂林等内地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也成为了国统区新闻事业和全国抗日宣传的中心。各地的报刊大批向重庆迁移,战时重庆的报纸最盛时达到二十多种。
重庆各报联合版:1939年5月3—4日,日寇收音机对重庆实施大轰炸,各报房屋倒塌,损失惨重,鉴于这种困难状况,重庆《中央日报》《时事新报》《扫荡报》《新华日报》等10家大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5月6日合作发刊“重庆各报联合版”,在《时事新报》的防空洞中编排印刷,共出版了99天,后各报恢复各自出版。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有报纸联合版的开始。
桂林在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大撤退以前,也是大后方进步报刊的一个重要聚集地,被人们称为战时“文化城”。
三、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1938年初在汉口创刊。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内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在国统区坚持出版了9年多。它直接向国统区人民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军队的丰功佳绩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情况,声讨了日寇的,旗帜鲜明地支持国统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统区坚持了同国民党顽固分子的斗争。
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
在物资条件方面,最大的困难是纸张的问题,国民党企图用断绝纸张的供应来扼杀《新华日报》,新华日报一方面争取纸张分配的合法权利,取得业界的支持,另一主面到市场零星购买甚至自己创办小型纸厂,保证了纸张的供应。
在发行方面,国民党控制了邮局和报贩,阻止发行,新华日报社雇用了一百多名报童,建立起自己的发行队伍。
在言论、新闻报道方面,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进行斗争,把合法的斗争和非法的斗争结合起来,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力突破新闻检查和封锁,直接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比如“皖南事变”。此外,还采取了“拒检”“开天窗”等办法,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新闻检查制度。
四、香港、澳门与海外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
第三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一、日伪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二、伪满等早期汉奸政权的新闻立法活动
三、汪伪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四、上海“孤岛”抗日报刊和沦陷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
“孤岛”时期: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这段时期的上海租界地区。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华界地区,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因其四围均为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上创办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介,开展舆论宣传活动。
《译报》: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12月在上海租界内创办的一份纯翻译的小报,利用外报材料报道抗日信息,宣传抗日主张,由夏衍主持报务,其刊登的新闻及言论,全部译自英美法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内的外文报纸。后被日军通过租界当局中下令取缔。
“洋旗报”: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因可以不受日伪检查,因而在1938年后出现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沦陷区租界的特殊条件,利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和日寇之间的矛盾,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洋旗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至1938年冬,上海租界内的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统区国民党新闻编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一、新闻事业中心的东迁与争夺新闻阵地的斗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由西部向东部转移而重新返回上海、南京一带。
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一个较战前更为庞大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迅速重建。
中国共产党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将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扩展到收复区。中共在上海出版的报刊,数《联合日报》《联合晚报》《建国日报》《文萃》周刊等影响最大。
其他进步人士和民主党派的报刊也纷纷创刊或复刊,加入国统区争取新闻阵地的的斗争行列。
《文汇报》:是上海孤岛时期创刊的著名抗日报纸,战后于1945年8月在严宝礼的主持下恢复出版,声称该报为无党派的纯商业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
二、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
拒检运动: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以1945年8、9月间的拒检运动声势最大。8月,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该书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的造谣诬蔑。
接着重庆16家杂志社正式发表拒检声明,并得到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支持拒检运动的杂志社达到了33家。
中共坚决支持国统区出版界发起的这场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发表社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
9月,由重庆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
拒检运动的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束手无策,被迫宣布于10月1日起撤销对新闻和图书杂志的审查。国统区新闻界文化界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拒检运动的洗礼,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检查制度在收复区还在继续;其次,报刊杂志的创刊,仍需登记核准;再次,邮电检查制度也还没有废止。
为了实现真正的新闻自由,国统区新闻文化界将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继续推向高潮,国民党当局再次摆出让步姿态,在《国共双方会谈纪要》作出让步,但是这些让步只是一纸空文,国民党政府并没能放弃其一贯奉行的新闻统制政策。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国民党当局在会场内大谈民主、自由,但在会场外却使特务破坏会议,先后制造了“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事件”。
《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论战
三、新闻统制在内战中强化与民营新闻事业的衰落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新闻统制进一步强化。
《新华日报》《群众》杂志是国民党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的首要摧残对象。
国统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形成后,作为第二条新闻尖兵的北平、上海等地的进步学生报刊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坚持进步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学生导报》《学生报》《燕京新闻》。
《中国学生导报》:是抗战以来在国统区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学生报纸,1944年底在重庆创刊,由复旦大学等大中院校学生主办。《学生报》:前身是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的实习报纸《学生新闻》。
国统区内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其代表人物中不少是民主党派的成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观察》周刊。
第三条道路: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
《观察》周刊:前身是在重庆出版的《客观》杂志,由储安平创办并担任主编。该刊从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出发,对国民党统治表示失望与不满,发表过不少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文章,同时,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认为是“以暴制暴”。
1948年,由于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美帝国主义更为积极地扶植“第三种势力”,因而在1948年间出现了一轮规模更大的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声势。
第二节 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收缩
抗战胜利后,中共领导的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发展、收缩、再发展的历程。
抗战胜利后,随着一些城市和工矿区的被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报刊和工矿报刊应运而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5年8月中旬恢复播音,并建立起初具规模的人民广播电台网。解放战争期间,以延安广播电台,在宣传上的特点是立足解放区,以国统区的听众为主要对象。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发展转为收缩。
二、新华社作用的加强与军事宣传报道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新华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组织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的工作机构较前扩大、充实,至1946年6月,在国内建成9人总分社,40多个分社。此后,中央提出“全党办通讯社”的口号,对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实行报、社合以,以通讯为主的体制。
在业务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要求。提出新华社由供应解放区的通讯社转变为面向全国的通讯社。
1947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发动全面进攻后,新华社分两支队伍,一支由范长江率领,由总社少数精干人员组成,番号为“四大队”,留在陕北,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央纵队从事新闻工作,充当党中央的耳目喉舌。另一支由时任社长廖承志率领,向太行山区转移,在太行山重建临时总社,后来总社随着东渡黄河向河北平山转移。此后,中共中央恢复了对新华社的直接领导。同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迁至平山。
在解放战争期间,军事宣传报道始终是人民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前期,新华社等新闻机构不仅加强军事评论工作,还通过各种评论、社论报道分析战局,展望光明前景;在转入反攻后,更是全力以赴投入大反攻的报道与宣传。为了作了军事报道工作,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先是组建记者组或记者团随军进行采访,后在此基础上扩建前线分社。
毛泽东也为新华社写了一系列新闻报道与评论,影响深远。
《人民日报》创刊:1948年6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平山创刊,由原《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改组而成,实际上发挥党的全国性机关报作用。1949年是中国人民革命和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8月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胡乔木、范长江等先后担任社长,邓拓任总编辑。
三、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土地改革是宣传报道,是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土改运动初期,一度出现右的倾向,土改宣传报道过份渲染地主“拥护土改”,自动“献地”,这些宣传报道不利于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土改斗争,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纸上失实的报道为数不少。
《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改正,在报纸上以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对“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03年名解):采自苏联剧本《前线》里有关“客里空”的情节,客里空是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特派记者,但从不深入战场,而是呆在总指挥部,根据从指挥部里听到的一星半点材料胡编乱造,最后终于露出马脚,被从前线赶走。《晋绥日报》连续发表了编辑部文章,还陆续发表了大量有关材料,有读者的揭发,也有编辑记者的检查。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推广到其他解放区。1947年9月,反客里空运动进入高潮,并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天。
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一是发扬了批语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了“编者按语”这一编辑手段,表达编者意见。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运动后期,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差,误伤了一些好人,所幸的是,即时为党中央所觉察,并加以纠正。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工作人员的讲话:1948年3月下旬,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主要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在解放区新闻工作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并指出:我们在纠正偏差的时候,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不应当否定一切。
同时,还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办报的方针和路线,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
作用与任务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地同群众见面。同时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关系。
方针和路线:报纸要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
风格:我们的宣传工作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
学习修养问题:应当轮流出去参加群众工作,土改工作,在没在出去的时候,也应当多看关于群众运动的材料。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再发展与走向全面胜利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其中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陕北广播电台于1949年3月迁入北平,改名北平广播电台,成为全国性的广播宣传中枢。新华社也开始加强了关于城市工作的报道业务。中国共产党也及时提出了城市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
1948年下半年起,中共中央、中宣部、新华总社在总结党在城市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指示与决定。
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会上做了报告,指出城市中的各项工作,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一报告从理论上解决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问题,也为党的城市办报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党的城市办报方针日趋成熟。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刘少奇去学习班做了长篇讲话,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新闻工作应该反应群众的呼声,同时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二是指出党和人民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第一,马列主义的修养,就是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和阶级分析法;第二,政策路线的知识,就是要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倾,又反对右倾;第三,正确的基本态度,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就是要多看多问,多做研究工作,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分析。
新华社等主要新闻机构还将改进与加强新闻报道问题列为工作重点之一,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一是强调新闻报道要有全局观念,在报道上,虽立足于本地区新闻,还需照顾对全国的意义和影响;二是强调努力扩大报道范围,要大大加强城市报道,特别是城市工人运动和经济建设的报道;三是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准确、迅速、简练。
随着大中城市、特别是新闻事业发达的大城市的陆续解放,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也在1948年以后陆续开展。
1949年是中国人民革命和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8月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胡乔木、范长江等先后担任社长,邓拓任总编辑。
新华社、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陆续迁入北平。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全面崩溃
至1948年,国民党系统的新闻事业发展到了顶点,在国统区建立起一个遍布全国的新闻事业网。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迅即对在革命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新闻事业进行调整与充实,建立起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这个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
各大行政区、省、直辖市党委的机关报,也在建国前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此外,建国初期的公营报刊还包括工会、青年团以及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人民军队、少数民族和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报纸。
在新闻通讯事业建设方面,党和国家迅速将新华社组建为国家熊市社。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建立六个总分社,在各省会建立分社,取消支社。接着上,又提出了新华社要成为消息总汇的任务,反映各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权威性的消息采集与发布中心。不久,新华社集国内报道、对外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主办了一系列报刊,如《参考消息》《参考资料》《内部参考》等。
中国新闻社(04年名解):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1952年9月,中国新闻社在北京成立,10月开始发稿。该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发起组织,金仲华任社长。其编辑机构最初在新华社内,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在宣传上根据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报道祖国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建设成就,以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
在广播事业建设方面,1949年12月,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为中央人民电台,服务对象也扩展到全国人民。1950年,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业务,1954年开办台湾广播业务。
北京广播电台:为了便于对外报道,国家决定建立专台对国外广播,1950年4月,北京广播电台正式成立,用英语等7种外国语言播音。
与此同时,各地区的人民广播电台也纷纷创建。
人民广播电台的宣传报道任务,一是发布新闻、传达政令;二是社会教育,三是文化娱乐。根据这三项任务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各电台陆续开办各类新闻性、教育性和文艺性的节目。
“九台式”:是建国初期有线广播建设的主要模式。是吉林省九台县委书记张凤岐偶然听到县城的有线广播线和电话串音,从中得到启发,开始利用已有的电话线路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网。这为当时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发展有线广播提供了一个可资效法的楷模。九台式广播站在全国得到推广,提高了当时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普及率。
二、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报纸自身遇到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办报业务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在新中国的读者中党报的威信远高于私营报纸、私营报馆内的员工不愿继续留下工作等等。所以,自动停刊的越来越多。
1950年7月《大公报》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到 1953年,私营报纸除停办者外,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来人民政府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改造成公营报纸。
私营广播电台的经历也与私营报纸基本相同。
三、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建设
1949年10月,为了便于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与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置了新闻总署 ,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由胡乔木任署长,范长江、萨空了任副署长。
新闻总署成立后,为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新民主主义新闻法制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就是制定与颁布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以保证新闻事业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新闻总署还对有关法规加以贯彻、落实。一是主持了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EG《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二是推出报纸“企业化经营”与“邮发合一”的新办法。报纸的发行工作,逐步地全部移交邮政局办理,实行邮发合一,经邮局发行所花的发行费虽然比自办发行多,但可以扩大发行范围,增加发行量。1953年,全面实行邮发合一的办法。
随着对私营新闻机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新闻法规建设步子日益缓慢,新闻行政管理机构逐渐弱化甚至被撤销。1952年8月,新闻总署被撤销。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
一、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建国后的新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改进报纸工作,主要做到: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根据这一精神,新闻工作做了很多改进:
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此外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
在新闻宣传报道方面:《人民日报》等报纸进行了通俗化改革,更好地反映群众、引导群众,与读者贴得更近。更加重视读者来信。
这一时期报纸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的最显著特点是旗帜鲜明、逆斗争坚决,在51到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期间,各报集中揭发和批评一批重大典型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刘青山、张子善;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这是报纸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的另一个特点。
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
苏联有着不少可供我国新闻事业借鉴的经验,因此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是系统地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加深了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但是,也出现了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在报纸工作中的主要表现: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因为真理报从来不登“更正”;二是每天一篇社论;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比如在标题制作上,和新闻写作上以及广告刊登上;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
在广播工作中的表现主要有:一是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地方台用较多时间转播中央台的节目;二是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
三、新闻业务的建设与新闻教育的发展
首先,新闻界从最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
其次,为了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新华社还开展练笔活动;
接着,新闻界又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做出了重大努力。1955年,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后,首先在报纸上试用,片面编排也由传统的竖排改为横排,完成了我国报刊编排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此外,报纸摄影采访能力和新闻社供稿能力加强,报纸图片的运用不断得到改进。
新闻教育:一方面对旧新闻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造,对旧新闻教育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置。
另一方面,创办新型的无产阶级新闻学校。新华总社的北京新闻学校、上海华东新闻学院创办。1952年,上海华东新闻学院、圣约翰大学新闻系等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北大中文系,改为编辑专业;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创建,为建国后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系。
第三节 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过失
一、经济生产宣传报道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经济宣传报道始终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成绩是:一是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激励人们热爱祖国投身建设的热情;三是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
二、政治外交宣传报道
有关开国盛典的报道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色的政治活动报道;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印度支那会议,是我国新闻界第一次采访报道的重大外交活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是又一次出色的报道;1950年到1952年抗美援朝报道。
三、思想文化宣传报道
在这方面,建国初期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出现过一些严重的失误。
在建国初期发动的三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文化讨论与批判运动,采用政治斗争的形势,造成了严重的失误。
电影《武训传》:是描述清末历史人物武训行乞兴学的一部传记电影。1951年初在京、津、沪等地公映。电影上映后,各地报刊发表的歌颂性文章多达一二百篇。毛泽东对此亲自撰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起对武训传的批判;新华社、《人民日报》也连续发起对武训传的批判。同时组成“武训历史调查团”,得出“武训是一个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的调查结论。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俞伯平与胡适一样是“新红学派”的代表,1952年俞对早年写的《红楼梦辨》作了修订,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又发表了《红楼梦简论》。青年学者李希凡、蓝翎批评俞的观点,写出了《评<红楼梦研究>》等文章,引起毛泽东的重视,并要求由此开展一场“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由此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以新闻工具为主要阵地的学术批判运动。同时反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进一步扩展到对胡适思想的全面批判。把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完全等同起来,抹杀了胡适自五四以来作为我国资产阶级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对于爱国知识分子俞伯平的红学观点和著作上纲上线,不得于学术和艺术的发展。
“胡风革命集团”:胡风是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长期在国统区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但是,在文艺理论上,他过度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忽视作家深入工农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实际。1953年《文艺报》发表批评胡风文艺思想的文章,1954年,胡风撰写了《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呈政务院转交党中央,坚持自己的文艺思想并提出反批评。1955年,中国作家协会决定开展“对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人民日报》对这一消息作了突出报道,并连续发表批判文章二十余篇,全面批判文艺思想及立场。有的文章断章取义,无限夸大,一概否定胡的文艺思想,而批评者却没有反批评的可能。
在批判活动中,舒芜向中宣部交出胡风解放前写给他的一些私人信件,《人民日报》登出了经过分类整理加注的胡风信加了标题《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于是,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一下子升级为揭露与批判“胡风反党集团”,后又升级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人民日报》发表一系列社论,一场大规模的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错误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第四节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一、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
至1956年,新闻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二是对苏联和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
二、《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
1956年,《人民日报》开始酝酿新闻工作改革事宜。7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在改版社论《致读者》中,首先总结了创刊八年来的成绩,同时承认仍然存在教条主义、党八股等严重缺点,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将改版重点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扩大报道范围,报道生活里的重要的新的事物;二是开展自由讨论,有许多问题是在讨论中逐渐得到答案的;三是改进文风,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改版后,最大的变化反映在新闻报道上,新闻数量大增,新闻报道的题材变得广泛,开始提倡报道社会生活中的新闻,更加关心和贴近读者的生活;此外,言论明显改进。副刊与作进一步加强,在照片的使用上,更为灵活。同时,认为人民日报一字一词都必须代表中央的论调也被改变,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使思想界更为活泼。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
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不应只是反映政策执行的情况,也要反映政策在执行中所发生的问题和偏差;也不能仅报道有正确结论的事实,也要报道暂还不能做出正确结论的事实)、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
广播改革工作也陆续展开, 1956年7、8月间召开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刘少奇指出,人民广播事业要加强同人民日常生活的联系,广播要跟人民的思想、生活、需要有密切联系。
会议结束后,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好;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特别是纠正广播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三是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并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举和爱好的听众的需要。
四、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和意义
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冲破了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对苏联和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办报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批判。
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EG:人民日报的改版、文汇报、光明日报、大公报的发展。
再次,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主要背景
1957年的整风与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及1959年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运动。1958年大跃进,1960年冬以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探索来去匆匆,在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时,就让位于政治需要,淹没在阶级斗争的大潮中了。
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1966年夏,中国的报纸形成了党报一统天下的大格局。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调整
一、报刊与期刊
在大跃进和其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报纸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伏不定。
这一时期,晚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大晚报:赵超构北京《新民晚报》(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天津《新晚报》、《羊城晚报》作为南方日报的辅助和补充、《北京晚报》这四家晚报各具特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构成了建国后我国晚报的基本格局。
二、新华社
1956年,刘少奇对新华社的工作作过具体指示,为新华社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这一时期,新华社明确提出了要使自己成为消息总汇,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一)新华社在国内外事业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新华社用10年的时间基本建成了自己国内和国际的广播通讯网,为成为世界级的通讯社奠定了基础。到1966年初,新华社的国外分社达到51个,形成了以亚非拉地区为主的国际报道网。
在大跃进中,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一样,犯了同样严惩的错误,从1960年起,开始纠正国内宣传报道中的左倾错误。
(二)《参考消息》的改版和扩大发行
《参考消息》:是新华社编印的一份内部刊物,创办于革命战争年代,选载当天收到的各国通讯社和国民党中央社播发的消息,以及各国报刊、台湾和香港报刊发表的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文章编辑出版,仅供党内外高级干部阅读。1956年,中共中央决定把阅读范围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他们级别的党内外干部。1958年底,它的读者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机关团体、企业的干部和高等院校的学生。
(三)电讯建设的加强
1956年以后,新华社为适应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需要,开始有计划地更新和改进技术设备,建立和完善国内和国际电讯网络。
三、广播与电视
(一)电视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不久,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先后建成试播。到1961年,先后有19座省级电视台建成开播。到1966年底,全国的电视台恢复到13座。
(二)广播
四、新闻摄影与新闻纪录片
五、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
(一)新闻教育
1959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成立,是我国第一所培养广播电视各类专门人才的综合性高等学校。
复旦大学是当时唯一一所培养过新闻研究生的大学
1958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使该系发展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三个新闻教育基地。
(二)新闻学研究
(三)新闻学研究中的左倾错误
将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论点绝对化,对其他正确的理论、观点进行盲目的批判。
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批判运动”,思想较左学生掀起的。
第三节 从反右派斗争到“大跃进”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整风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整风鸣放中的新闻界
1957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长篇社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此,报纸把整风运动作为一项重大的中心工作来宣传报道,自由鸣放的空气热烈起来。毛泽东密切关注着鸣放中出现的各种议论,面对意见中的过激、片面,他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方法,等待时机成熟才实行反击。最后钓上来的大鱼和毒蛇正是《文汇报》《光明日报》两家。
《文汇报》:是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报纸,当时的总编辑是徐铸成。反右斗争中,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光明日报》:当时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主办的一张报纸,以统一文教工作为报道重点。当时社长由民主同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担任,总编是九三学社的储安平。储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接任光明日报时,正赶上鸣放,他大胆地向中共提出意见,称党的统治为“党天下”,为此遭到严厉的指头,成为这次运动中引出的最大“毒蛇”。
在报道整风的同时,新闻界也展开了鸣放,当时有两件事情影响很大,一是左叶事件,一是首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
左叶事件:左叶时任农业部部长助理,1957年在刘少奇陪同苏联友人参观农业展览会上,与记者发生争执,引起各报记者的反感,众记者对较为尖刻的讽刺,并由此引发了全国新闻界关于新闻工作者地位和反官僚主义的大讨论。
中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一些学者、老记者对当时党报的现状深为不满,认为所报纸办得像布告牌、留声机;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认为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观点不适应形势;一些与会者还指出,旧中国的民营报纸在编辑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不应全盘否定。
(二)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
徐铸成、浦熙修、章伯钧、储安平、王中等被打成右派,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一直持续到1958年。
(三)新闻界的教训
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造成了极为严惩的后果,为日后新闻界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所犯下的错误埋下了隐患。
二、大跃进与新闻宣传
(一)新闻事业与全国“大跃进”
浮夸风、瞎指挥、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陆续开展,1958年,是党报宣传史上极不平常的一年,大多数记者头脑发热,犯了大错。
(二)新闻事业的“大跃进”
(三)深刻的教训
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及有关的宣传报道才停止。在大跃进中报刊上出现了无数的假新闻,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违反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1959年的庐山会议,本来是准备反左的,但当彭德怀、周小舟、黄克诚等对“大跃进”提出一些意见、表达真实看法时,立即遭到毛泽东的坚决抵制,随后以此为由在全党开展了新一轮的反右倾斗争。刚刚降温的浮夸报道又开始抬头,直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第四节 60年代初期新闻工作的主经经验和教训
一、新闻宣传中“左”倾错误的发展。
1962年,毛泽东在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主导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则,意识形态领域中正常的学术讨论又被火药味十中的政治批判所代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学习海瑞直言敢谏的精神,吴晗受胡乔木之约为《人民日报》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的文章,后写成《海瑞罢官》的剧本,戏剧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也很喜欢。江青等人向毛指出这是替彭德怀翻案,有严重的政治问题,默许江青组织人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姚文元写了这篇文章,并于1965年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毛还命令上海把此文印成小册子向全国发行。
这一时期,林彪还通过报刊大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0年底,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让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
1961年,刘少奇深入湖南基层进行调查,先后两次对新闻宣传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一方面要服从党委领导,坚持纪律性;另一方面也要敢于向党委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坚持原则性。
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四、先进典型的宣传与报道
宣传先进典型在60年代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成绩,关于雷锋、大庆、大寨和焦裕禄的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杂文的大发展
杂文从五四以来就是我国报刊的重要文体之一。60年代初,我国的报刊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杂文专栏和优秀的报刊杂文家。
《燕山夜话》:是《北京晚报》1961年在副刊上开辟的杂文专栏,由邓拓执笔,署名马南邨。在61、62年间共发表杂文152篇。这个专栏题材广泛,作者旁征博引,将知识和思想熔于一炉,赢得了群众的喜爱,不久续集出版,广为流传。
《三家村札记》:是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半月刊从1961年起开辟的杂文专栏,到1964年为止,共发表杂文67篇,这个专栏由邓拓发起,由他和吴晗、廖沫沙执笔,故名“三家村”。他们共用一个笔名“吴南星”,轮流执笔,自由选题。
《长短录》:是《人民日报》1962年开辟的杂文专栏,到同年12月为止,主要作者是夏衍、吴晗、孟超、廖沫沙、唐弢等五位作家。
针砭时弊不遗余力,谈古论今包罗万象,不幸的是,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他们都成为重点批判的对象。
第五节 主要新闻思想评价
一、解放后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
他认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是一种上层建筑,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有办报方面,主张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同时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倡导生活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
但是,过分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片面对待新闻自由,用“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来概括新闻自由,“舆论一律”:对反动派报纸而言,主张剥夺反动派的自由;“舆论不一律”:在人民司令部实行,允许人民发表不同的意见,引进贯彻双百方针,但是最后都变成了一花独放。
二、刘少奇的新闻思想评价
作为中央政治局分管新闻工作的领导人,他曾对新华社、广播事业局以及人民日报社的工作做过许多重要指示,可以看做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补充。
1964年,针对在大跃进中的宣传工作,对《人民日报》进行了严厉的批语,提出“有报纸的害处比没有报纸的害处还大”,充分认识到在报纸宣传中存在的危险性。
此外,他也非常看重调查研究,多次强调报上的一切文章应该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对报纸宣传中存在的表面现象、形式主认的报道深恶痛绝。但他的思想在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根本无法得到贯彻,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被全盘否定。
三、邓拓新闻思想研究
邓拓:1949年起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主持了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为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专栏、主编《前线》杂志。
一是,重视的是报纸的社论工作,认为社论是报纸的旗帜;二是,注重报纸的理论宣传,提出报纸应当“经常地就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实际生活的各项问题,进行马列主义的解释”;三,对办报的任务与目的也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是有区别的;四,对于群众办报与全党办报的方针也十分赞同,认为我们党报的基本特点是不仅有专业的记者,还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通讯员;五,重视改革新闻报道。
但毛批评邓拓在整风期间的表现是书生办报、死人办报,而不是政治家办报,但这并没有妨碍其在新闻宣传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
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发表,标志着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报纸广播出现了千报一面与千台同声的局面,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学处于瘫痪状态。整个新闻事业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
一、报纸与期刊
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在文革时期的文章,代表了中央表态,代表了中央的声音,成为统一全国论和号令全党全国的指挥棒。地方报纸绝大版面都用来刊载新华社电讯和《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的文章,完全没有地方特色。
二、小报的兴衰
随着各种红卫兵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涌现了一大批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报。1966—68年是小报的活跃时期。
随着各种群众组织的解体,大学的停办和学生的上山下张,文革小报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广播电视与其他媒体
(一)广播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一律停止编辑和播送地方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大批办得有声有色的节目也被迫停办。
但广播事业也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进展,对外广播进一步扩大,十年间增加了12种外语广播,对外广播用语达到39种。农村的有线广播也得到较大发展,基本上建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联结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
(二)电视
1973年10月,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进行了彩色电视节目的试传。
(三)新闻摄影与图片
四、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
一、林彪、“四人帮”的宣传伎俩
一是宣传个人崇拜,二是影射文章泛滥报刊;三是根据需要树立各种典型;四是成立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子
二、四人帮控制下的党报的彻底堕落
三、文化大革命中新闻事业的经验教训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被否定,各省市尖嘴猴腮委机关普遍被夺了权,成为四人帮的帮报;新闻真实性原则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大加践踏。这一时期的报纸版面充斥着语录、口号、文件组成的拙劣文章。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变化(上)
第一节 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生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中。从摒弃“阶级斗争工具论”到继承发展“喉舌论”,从承认新闻是一门科学,到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观念。
一、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03年简答,简述有关“真理标准”的报刊讨论)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底,虽然新闻界开展了对林彪、四人帮新闻理论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中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改进作风和文风,但是华国锋仍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因而在近两年的时间内,拨乱反正的工作难以深入,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众多的禁区。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一组理论文章,其中有一篇短文《标准只有一个》提出“趔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掀起轩然大波,由此引发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重要原则,即只有社会实践才能完成检验趔的任务,对两个“凡是”思想提出尖锐批语。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两种截然相对强烈反响: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热烈赞扬这篇文章,而坚持两个凡是的人则强烈反对。
新闻媒体则展开了广泛的争论,使之成为一次广泛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长期禁锢,打破了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的沉重枷锁,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次讨论中,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新闻工作往往肩负着澄清是非、引导舆论的重大责任。在这场讨论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坚持真理的立场,显示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准,改善了新闻界自身的形象,提高了它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二)党性与人民性的争论
197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工作所犯的错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如何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在这次会议期间,有人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用人民性否定党性,也有学者重提私人办报、民间办报,打破党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时任中宣部部长胡耀邦重新阐述了新闻工作的性质、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任务等等,认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离开了人民性就不叫党性。
198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再次强调报刊、广播电视都是党的舆论机关,要严格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
1987年,根据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开始对报刊出版单位的整顿。
1989年发生的六四政治风波,部分新闻媒介在舆论导向上发生严重错误,之后,党中央特别重视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江泽民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性,反对所谓的人民性高于党性的主张。新闻宣传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争论就此告一段落,基本认同了在肯定党性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给予人民性足够的重视。
(三)喉舌论的继承与加强
六四后,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成为新闻媒介的主旋律,但左倾思想有所抬头,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减缓了改革的步伐。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给新闻界带来了活力,在坚持党性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告吹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成为新闻界宣传报道的方向,成为衡量新闻标准好坏的重要标准。
1996年,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1998年,朱镕基在视察中央电视台“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是中央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群众喉舌的概念。
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不讳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介不仅是党的耳目喉舌,也是政府与人民的耳目喉舌。所以新闻媒介要坚持党性原则,也要坚持人民性,对党负责,也要对人民负责。
二、新闻本位的回归
(一)关于新闻定义及相关问题
新闻的定义 、新闻价值的讨论、新闻商品性的讨论
(二)新闻事业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用“社会舆论工具”来代替“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
三、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相应改变
一、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
二、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
(一)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宣传报道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和宣传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报道
(四)金融宣传报道
(五)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宣传和报道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正面宣传中的典型报道是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内容,在央和各地宣传部门的部署下,全国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同时,也适当开展了批评性报道,对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讨论或批评。
同时,遵纪守法、科技报道等等
四、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
一是提供重大新闻的动态消息;二是从硬新闻到软新闻;三是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众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为受众提供的新闻种类越来越丰富;四是新闻竞争与新闻大战
五、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舆论监督逐步正常化。
一是新闻舆论监督成效卓著;二是上下协同,形成舆论监督的良好机制;三是新兴的媒介在舆论监督方面初显身手。
六、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步提高
第三节 受众的变化
第四节 制约因素与传播体制的变化
一、宏观管理体制的变化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受到五个方面的调控:一是政党调控;二是政府调控;三是法律调控;四是集团调控;五是行业调控。
目前,我国对新闻事业实行管理的主要机构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在我国,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是新闻媒介的最高决策机关。同时,中央宣传部和各地党委宣传部具体领导各级新闻媒介。
我国电视管理体制基本上试行的是“条块结合”、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所谓“条条”管理,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对口领导;“块块”管理则是指各地区党委、政府对同级所属电视台的直接领导。从20世纪50—70年代,电视事业基本实行以“条条”为主的垂直统一领导。1980年后,基本改为实行以“块块”为主的分级管理,条条领导主要表现为行为管理。
二、新闻媒体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一是人事制度改革;二是新闻业务管理
三、新闻立法
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五、传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
(一)严格的市场准入是我国传媒业最基本的特征。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全国报业迅速推广。
(二)传媒业是资本进入的热点
由于作为垄断经营的新闻传播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在其他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的时候,新闻媒介的业外资本有很强的进入冲动。
尽管国家有关规定不允许业外资本进入新闻媒体,但目前两者还是有很多通融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媒体下属公司与业外资本合作。
2001年,书、报、杂志、资料的出版业可以上市流通;2002年,新《出版管理条例》在融资政策方面,允许设立从事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业务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报刊领域较为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系统外资金进入。当前的报刊市场,地方性报纸以其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等优势压倒全国性,是当前中国报业发展最快、市场拓展最迅速的一类群体。
与报刊相比,电视领域的政策壁垒更严,目前,系统外资金和电视的合作仅停留在制播分离和买断单一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代理资格两方面。
中国传媒业一方面正在发生着从事业向产业的嬗变,传媒企业在发育过程中同证券市场及民间资本的事例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正在脱离原始积累的增长模式,充分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实现媒介经济的飞跃。
(三)控制新闻宣传和新业务、适当放开非新闻业务领域、严格管理将是我国传媒发展的趋势。
第五节 各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
一、报纸
(一)报业结构
2000年初,公开发行的报纸数量达2007种,形成以党委机关报为核心的党报体系占40%左右的多样化报业结构。
(二)报纸发行
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已经在我国采用了半个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日益显出弊端:一是邮发质量下降;二是在邮发合一的体制下,邮局发行费率相当固定,达到25%--45%,使报纸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竞争实力的努力成为空谈。
现在我国报业采取: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和邮报结合等多种发行方式。
(三)报业发展的新格局
晚报热—经济类报纸—都市报热潮
(四)报业经济
(五)报业集团
组建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集团经新闻出版团批准,于1996年5月29日正式挂牌运行。到2000年底,全国共建立16家报业集团。
二、期刊
(一)我国期刊业迅速发展
(二)周刊是新的市场热点
(三)我国期刊业的现状
大部分知名杂志是妇女杂志、文摘杂志、娱乐杂志、健康杂志,中国几乎还没有一份真正影响主流阶层的政经、新闻杂志。
国外许多著名的期刊一直在不断地拓展中国市场,如《财富》《商业周刊》《时尚》《国家地理杂志》等
三、通讯社
(一)新华通讯社
在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能、强化党和国家耳目喉舌作用、以挥“消息总汇”优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的权威性和积极影响世界舆论的力度明显加强。
(二)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于1978年恢复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新社的报道业务和规模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服务对象是中国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外籍华人。
四、广播事业
(一)中央台的改革
(二)珠江模式与地方电台的改革
(三)广播技术的革新
(四)广播的变化与趋势
五、电视与纪录电影
(一)电视新闻改革
(二)电视事业的发展
(三)电影纪录片
六、网络媒体的发展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
(二)网络媒体向纵深发展
(三)网络媒体开始规范化发展
第六节 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
一、新闻学术研究
(一)新闻理论研究
(二)新闻史研究
(三)新闻实务研究
(四)传播学研究
(五)网络传播研究
(六)新闻学研究的特点
二、新闻教育
第十六章 1949年以来的台湾、香港、澳门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
一、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
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传播。作为口头传播的辅助手段还有结绳、图画、雕刻、烽烟、旗鼓等。
烽烟主要用于报警,旗鼓主要用于指挥进退。
木铎:是我国古代传播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与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相近。
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就更多样化了。
甲骨文:大多是刻在龟甲或牛羊的肩胛骨上,记载的大多是殷商时期的事情,除少量纪事外,大多用于祭祀和占卜。
金文:盛行于周,传世的带有金文的铜器铸件,多为周代的产物,如毛公鼎,多用于记录商王诏书或国家常法
岩刻:主要盛行于周以后,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春秋战国时期,传播活动更为频繁,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了修筑驰道、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为社会传播的畅通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面向全国臣民的政令发布工作也日趋经常化和规范化。
两汉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文字传播的载体,早期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有关的信息直接用笔墨书写在竹简、木简或绢帛上。虽然造纸术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工匠不多,产量不高,还不普及,传播载体以竹简、木简和绢帛为主。
三国魏晋时代历时近两百年,时局纷扰,是新闻住处的传播与交流和社会舆论十分活跃、旺盛的时代。驿传网络十分发达。
这一时期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
布告:是《三国志》中经常提到的用以“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和各级政府制颁的行政法令,以在固定地点悬挂或张贴为主。
露布: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常用来配合军事行动。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木板,因此也称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有时露布也被用来发布政治性的檄文。力图不战而屈人之兵,做到先声夺人。
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主要被普遍采用的有童谣和谣言。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舆情和民心的向背。
这一时期的传播载体主要是简牍、其次是纸,再次是帛。直到东晋桓玄403年下令废简用纸后,才开始了纸张独占鳌头的地位。
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一、早期政府官报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唐代官报的孕育和发展是从唐中期开始的,是和唐的藩镇制度紧密联系的。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长安设立办事机构,开始称邸,后改称上都留后院,又改称上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进奏院负责人称的进奏官,由地方派遣,因此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长官负责,不受进行的管辖。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进行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雏形,其性质接近于后来的邸报。
二、“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
开元杂报(06年名解):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所收的《读开元杂报》一文。“开元杂报”并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只是孙樵为了行文的方便而随意使用的称呼,意为有关开元政事消息的杂乱报道。对于它的性质,新闻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报纸,是一种类似“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原件早已失存。
敦煌进奏院状:是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是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由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的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今在敦煌地区,所以被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这两份报纸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唐代的报状是从记文书中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以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为主要内容。
三、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士人的传播活动,指发生在士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主要的传播手段有书信、著述、赋诗等。题壁是最常用的一种交换诗作的方式,把诗题于壁上,公之于众。
印刷术在中唐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主要用来印刷佛经,没有用来传递新闻信息。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于民间的“小报”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制度。
邸报:到了宋代,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是都进奏院。宋初成立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其职责主要是收受和传递官文书,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递信息。在都进奏院的管辖下,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是进奏官,经由进奏官传发出去的封建政府官报,就是邸报。
与唐代进奏院状的不同:首先,是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向地方官员会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其次,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再次,由不定期转为定期发行,信息量增大,时效性也有所增强。
邸报的内容主要有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军事情报、刑罚等活动。邸报的稿件大部分是进奏官从门下省的政府部门抄录来的,抄录的过程,也是选择和采集的过程。邸报的编辑审定工作,由中书省、门下省的检正、检详官负责,后又增加了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判报。其任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
邸报发出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这些复制件以朝报或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其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进奏官抄录给事中等负责编辑审定枢密院审查确定定本
二、宋代的小报和官方对小报的查禁
小报: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可能在北宋初年都进奏院成立以后不久就出现了,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编发的封建官报相对的民间报纸的形态出现的。同邸报一样,小报也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只是对这种类型的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在省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小报是一种从11世纪初叶就风行社会的非官方报纸。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一个重要补充,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
三、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榜:是一种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其形式类似于唐以前的布告。但宋代的“榜”,其提供信息之及时,使用频率和受百姓关注程度之高,都远超过汉唐。“榜”通常是用来公布法令的,但也经常用来公布希望公众尽快知道的诏旨、章奏和赏功罚罪等方面的事宜,非常时期也用来及时向公众公布战讯和群众关心的朝廷政事消息。张贴的地点大多在居住密集、过往人等较多的内外城门口和市镇的商业繁华地区。榜成为发行面较小的邸报和小报的重要补充。
第四节 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元代官方的信息传播
元代的国祚很短,只有不到九十年的时间,还没有来得及建立全国性的官报发行体制。
二、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
小本:是流行于元代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体,这种小本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从内容、形式和发行的方式来看,这种小本很可能就是宋代小报的延续。元代的言禁比宋代更甚,小本的编印和发行都是私下进行的并不顺利。
三、元代社会上的其他传播活动
元代的印刷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利用印刷和其他手段来传播住处的活动十分普遍。
第五节 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制度
明代的官报由封建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发布和抄传等事宜,发自首都的官报,仍被习惯地称为邸报。
明代的邸报的抄传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首先是政通司:来自地方和在京臣僚们的奏章,绝大部分必须经过政通司,是朝廷信息的总汇。其次是六科,主要是将皇帝看过的,做了批示的,同意发布的章奏公开发抄,供在京各衙门和“邸报”传抄;同时,还负责记录皇帝接见大臣时的谈话和指示。即承担了采集、记录和为邸报提供皇帝谕旨的工作。再次是提塘,明制,各省派有提塘长驻京师,提塘相当于唐宋时期的邸吏或进奏吏。提塘官从六科发抄的各项谕旨和奏章中摘抄出来,经由提塘报房发出的官报通称为邸报。
二、有关明邸报的几个问题
明代的邸报和唐宋时一样有很多别名,主要原因是因为邸报并没有固定的报头。邸抄、朝报、除目、京报等等。
邸报的内容:有皇帝的谕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军事信息、科举方面的最新消息等。
明代的邸报基本上每日发行。
明中叶以后,部分邸报开始使用印刷,在明朝,邸报手电筒手段始终都是多元的,有抄定的也有印刷的。
三、明代的民间报房和抄报行
明中叶以后,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从事抄报工作的专门行业。明早期的民办报房很可能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民办报房问世后,它的官方消息仍然来自于六科,或间接得自提塘报房。除抄传和发行邸报外,民间报房还从事报录、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时临时编印时事小本等类活动,增加收入。
四、《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和《急选报》
明代邸报的原件已现在无存,被保存下来的只有当时人的摘抄本和被某些明人书籍做为附录保存下来的邸报的翻印件。
《万历邸钞》:明抄本《万历邸钞》共32册,现存台北“中央图书馆”,这部抄本是将万历一朝的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录者在摘录的过程中做了一些编辑整理的工作,包括删节、增加一些“摘由”,增加一些注释性的说明,并适当做一些综合。所以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天变邸钞》:是一份专门报道在明熹宗时期,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天变邸钞原件已经无存,它的全文是被当时人根据原件或抄件,以附录的方式辑入私人文集或丛刻,间接保存下来的。《天》的报道并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出于民间报房,属于临时发刊、大量复印出售、广为传播的那一类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
《急选报》:是唯一保存至今的明代报纸原件。《急选报》出版于万历年间,用雕版印刷,内容是吏部急选官员的名单。这份急选报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和编辑发行人的姓名,估计是民间报房的产物,是民间报房“邸报”之外,众多“报儿”的一种。有可能单独发行也可能做为附件随邸报一起发行。这说明在万历八年就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是世界上现在最早的自称为“报”的印刷品,因此弥足珍贵。
五、明王朝对“邸报”抄传活动的限禁
对邸报,明代的统治者主要抓的是抄传这个环节。
六、明代的其他新闻传播活动
塘报:是一种由下到上,由地方到中央逐级汇报军情的文报。是有关军事信息的传播工具。塘报中的塘,带有早和快的意思,塘报因此可以解释为有关军事住处的快报。与邸报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上行,一个是下行,一个供上级特别是中枢部门参考,一个供臣僚们周知。
告示:是一种由上而下,由中央到地方、逐级向公众公布信息的官方新闻传播载体。有时称榜,有时称告示。告示发布单位是中枢部门以下的各级政府机关,发布的目的是为了把那些希望庶民们尽快知道的信息及时地直接地传播到他们中去。其性质来说是一种官方名义发布的公告,其目的在维护政体和稳定民心。
竹筹、揭帖、旗报和牌报主要流行于明代的农民起义队伍中,是它们重要的传播手段。
竹筹是一种写有各种紧急信息的竹签。
揭帖:近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
旗报:源于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人扛着,骑在马上,在敌前敌后奔驰传送,供沿途军民人等阅览。
牌报:是一种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由农民起义军的营、镇、各军都督府和大顺政权的地方行政机构等各级军政部门分别发出。内容十分庞杂,有战报、政策、法令和声讨明王朝的檄文,即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又在他们当中进行宣传鼓动。
第六节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清代的官报和官方的新闻传播活动
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十分近似,经由通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
清代的谕旨和章奏的发抄活动是逐日进行的。
内容主要由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宫门抄主要报道皇帝的起居、礼宾祭祀赏赐等朝廷动态消息。
清朝的官报主要在官僚机构内部流通,是为官员们明悉朝政、维护政体服务的。
二、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报房出版的小报
清代的提塘分京塘和省塘两种。京塘是指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省塘是指驻在各省省会的提塘。在提塘的日常工作中,抄传发行邸报始终是提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及时处理邸报的誊录发行工作,从清初起,就出现了提塘自设报房,属于半官方机构。从报房发行到各个省的邸报,抄写和印刷两种方式都用过,乾隆以后,大部分是印刷的了。
提塘小报:清代的提塘官们还发行过一种小报,又称小抄,所刊载的主要是提塘官们和提塘报房的工作人员自行采录的消息,旷日持久在为有关省份的官员们提供更多的朝廷信息。主要见于清初顺、康、雍、乾四朝,被官员们视为以科抄为主要内容的正式官报的一种补充。后来,小报受到当局的注意和限制,雍乾两朝一再查处以后,被完全禁止。
三、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多数是衙门中的低级胥吏,以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他们所刻发的的报纸主要刊载一般的谕旨和章奏,也被混称为邸报,但有一定的私营性质。它的出现和盛行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情。
公慎堂:清代最早的民间报房。至少有30年的历史,是乾嘉时代最有影响的一家报房。
北京民间报房出版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报房也被称作京报房。同治以后,京报普遍加上的封面,普遍有了报头,报头通常是“京报”两个字。自乾隆后,基本都是印刷。
京报的内容基本上的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同宫报内部相似。京报的全部稿件来自内阁和科抄,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的评论。各家报房的内容稍有不同。报房出版京报,旨在赢利,报费是他们的主要进项。读者也主要是朝野的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市井小民中订阅京报的只是少数。
四、清代的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各省的提塘也在省会内就地设立报房,翻印京报向当地的官绅出售。除提塘外,自清初起,就有一些人以个人名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
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出版各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写的官场消息。它们和当地的京报相配合,一个提供中央信息,一个提供地方信息,成为当地官绅了解政情的两个重要渠道。
五、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其他传播活动
除利用官报外,清朝的封建统治者还广泛地使用过榜、帖示、告示等传播媒介来发布官方信息。
这一时期的民间报房,除出版发行京报外,也附带出版和发售一些其他的出版物。内容大多取材于京报,是京报的汇兑和延伸。也有以传播文学艺术信息为主的唱本和小说等。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一、《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ely Magazine)的创办及其时代背景(见《复习指南》19页)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及其他宗教性中文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后,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833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该刊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也注重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刊登中外贸易进出口物价表。在宣传策略上,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三、《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
外国人运用出版中文书报的同时也创办起一批外文报刊,作为其交流信息、观点的工具。至1839年,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报刊共有17种,出版地点仅限于澳门和广州两地。
《蜜蜂华报》:澳门是最先出现外文报刊的中国领土。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刊。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该报是当时葡萄牙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机关报。一年后,由于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19世纪30年代以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所报道的内容也大多是葡萄牙本国和澳门的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大。
《广州纪录报》:于1827年在广州创刊,是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是一家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了主要篇幅。也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对中国问题十分关心。
30年代以后,大批英文报刊在广州创刊,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广州周报》。
《中国丛报》:美国人在广州创办的报刊主要有《中国丛报》,内容“多为英人在华的商务报告,对于中国文字及华人生活,有精密的研究”,大量地、详尽地报道与评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情况,其舆论颇为西方社会重视,对英国和美国政府的决策有明显的影响,至今仍为中外学术界高度重视。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兴起与商业性报纸的纷纷出版
一、英文商业报纸的纷纷出版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勃兴,成为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第一个重要基地。1841至1860,香港先后出版了英文报刊17种。影响较较大的有《中国之友》(以敢言著称,同情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迁至上海并改为晚报,是上海第一份晚报)《香港纪录报》(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后改名,反对香港政府)《德臣报》(香满仓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香港电讯报》等。
二、《遐迩贯珍》的问世
《遐迩贯珍》:19世纪50年代后,近代中文报业在香港出现,最早问世的是英国传教士1985年创办的《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映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
三、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
香港最早出现的中文商业报纸,大都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生的。
《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1857年创刊,内容以船期、商品价格、商业信息和广告为主,读者主是商店职员。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香港华字日报》:德臣报馆创办的中文附刊,以报道船期、货价为主。后改为独立发行,由陈霭廷任主编,宗旨是“以世界知识灌输于国人,以国内政务报告于侨胞,使民智日开”。内容以翻译外报和转载京报为主。
《近事编录》
商业报纸的崛起,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同时商业报纸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的新闻性更为凸现。香港中文商业报纸的发展,还有力地抢劫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上海报业的崛起
一、上海外文报刊的发展
《北华捷报》:1850年,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由英商字林洋行创办。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该报新闻不多,言论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后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4年,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这时,报馆组织改组为字林洋行,故名曰《字林西报》。《北华捷报》改为其副刊,到1951年停刊,是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家外文报纸。《字林西报》在创刊后仍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文字,但开始重视并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总体上说,《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
《文汇报》:1879年创刊,由英国人克拉克等任主编,是上海主要的晚报之一,该报对中国问题的报道与评论无所顾忌为清廷所不满。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以《字林西报》《华洋通闻》《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宗教性报刊
上海中文报刊的出版,也是外国传教士先创办的
《六合丛谈》:1857年创刊,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是上海最早问世的中文报刊。从内容上说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王韬曾参加过编辑工作。
《万国公报》:1868年创刊于上海。是最有影响的中文宗教报刊,前身是《中国新教会报》,周刊。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担任主笔。内容以时速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配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但对于与宗教有关事情则详加记载。该刊的读者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逐步发展成为上海乃到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
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报刊的迅猛发展
问世最早的是《上海新报》影响最大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
《上海新报》:1861年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主笔先后是伍德、傅兰雅、林乐知等来华的传教士。
《申报》:1872年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其目的是为了嫌钱,所以十分重视办报质量。而且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这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是第一家。一,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二,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三,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四,还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认为在必要时要仗义执言;五,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
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势,经营其他出版事业。
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1872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所刊内容除诗词、骈文、散文、小说、翻译稿等文艺作品外,也有少量时事政论。,还率先出版以图画为主的刊物。1877年《瀛寰画报》创刊,是申报附出的图画增刊,是我国第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刊物。后因脱离中国实际而不受欢迎。1884年,《申报》又办起《点石斋画报》(04年名解),由著名画家吴友如主编,每旬出一本,内容以新闻时事画为主,兼刊人物及风俗画和铜版照片,绘印精美,为同时期出版的其他画报所不及。申报馆还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民报》,由于当时中国下层民众大多数是文盲,创刊没多久就停刊了。
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1885年设立上海图书集成局,着手用铅活字翻印大部头丛书《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一万卷,对保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卓有贡献。
在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申报》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向读者招刊广告。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
《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字林洋行在停刊《上海新报》10年后重振旗鼓。为了同《申报》进行竞争。内容最初大多译自《字林西报》,1895年,出版晚刊《夜报》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晚报之一。
《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采用低于《申报》价格的推销办法,并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后于1894年创刊《新闻报馆画报》。
上海商业性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第四节 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
一、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开始从东南沿深入细致 逐渐扩展到中原腹地。各地出现的第一份报刊大多是在华的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性报刊仍是在华外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香港、上海、广州外,宁波、福州、厦门也相继有外报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和天津两地的报业最为发达。
二、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一,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二,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三,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在维新运动中报业的大发展
第一节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一、国人办报活动的先声
最早接受西方新闻思想的人是林则徐和魏源。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等主张,但因太平天国在不久后覆灭,所以其办报主张并没有实施的机会。
王韬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一是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即办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二是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三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四是论述了报纸的文风,认为报纸应该直抒胸臆;五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之于其撰写的专著《盛世危言》中,一,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功具;二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图强的重要手段;三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软件报;四,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同时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
二、上海、广州等地国人自办报刊的出现
《澳门新闻纸》:是林则徐在禁烟备战期间,派人到澳门搜集外国人出版的报刊并翻译其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这种翻译材料,先是零散的,后来汇集成册,被称为澳门新闻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只是内部传抄的新闻资料而不是公开发行的报刊。它的重点是禁烟和兵事。林则徐在译抄澳门新闻纸的基本上,按不同性质的问题,亲自加工、润色,编为《澳门月报》,被魏源收入《海国图志》中。
《采新实录》:1872年在广州出版,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但早已失传。
《昭文新报》:1873年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内容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也被认为是第一份国人自办报刊。
之后,上海、广州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两大基地。
《汇报》:1874年创刊,是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创办人容闳。为了维护民族利益,曾多次与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沪报》进行笔战,并在消息和评论中涉及政事,遭到官府非议。创办一年后停刊,可见当时国人办报的艰难。
《新报》:1876年上海出现另一份国人自办报纸《新报》,主办人是上海道台冯焌光。该报内容除转录京报和辕门抄外,还刊有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及国际新闻,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情等方面。后新报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转为该局机关报,旋停刊。
《述报》: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创刊于1884年,正逢中法战争爆发,其版面主要是中法战争的消息,主张对法作战,表现出鲜明的爱国立场。同时,该报在业务上十分重视图像新闻报道,每期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与文字新闻穿插编排。出版一年后停刊。
三、《循环日报》与早期香港国人自办报刊
《循环日报》:1874年在香港创刊,由王韬主办并任主笔,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
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即有别于以传抄上谕、刊发奏章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古代报纸,也有别于以传播教义、刊载商情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外报,而是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汇编为《 园文录外编》。
继《循环日报》后,又有《维新日报》《粤报》等自办报刊陆续出版。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一、《中外纪闻》、《时务报》等维新报刊的创办
随着维新运动席卷神州,国人办报高潮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康有为与《万国公报》: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提出了“纵民开设”报馆的建议,把办报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久,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和一份报刊《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由康有为等负责筹募经费,梁启超等人担任编辑,主要是免费附送给各级官绅阅读。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并改名为《中外纪闻》报,仍为两日刊。除论说以外,增加了外电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等内容。《中外纪闻》的出版,受到了倾向于维新变革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的,使更多的中国人“渐知新法之益”。
《强学报》: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是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
这两份报纸都由于清廷查禁,在不久后被迫停刊。
梁启超与《时务报》: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炮。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梁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先后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他在时务报上发表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的是《变法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议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又使读者大开眼界。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最高发行量达到17000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后来《时务报》落入汪康年手中,变成洋务派的喉舌。
二、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报刊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外报在华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一是报刊数量大,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创办的报刊达70多种。二是办报地区广,深入到长沙等地;三是报刊的品种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报刊、文艺娱乐报刊,等等,其中不少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
这次高潮的主流始终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变法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
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各地的维新派报刊的主编往往都是当地维新运动的领导。从办法的方式来看,维新派从“开民智”“育人才”的总体思想出发,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里,报刊的编辑同时又是学会的骨干和学堂的教师,学会以为报刊的出版和学堂的开办提供各种条件,学堂为报刊、学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澳门《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重要的舆论阵地,1897年在澳门创刊,是创办较早,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是在康有为的亲自策划下创办的。同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为维新运动造势。在政变发生后,国内各地维新报刊扫地以尽,唯独知新报能继续出版,歌颂死难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直到1901年才自动停刊。
天津《国闻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社论大多出自严复之手,尤其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大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在国闻汇编上,严复发表了《天演沦》,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长沙《湘学新报》和《湘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湘学新报》创刊于长沙,1898年,湖南维新派人士在长沙成立南学会,决定创办一份比较通俗的日报《湘报》。其激进程度超过《时务报》《知新报》和《湘学报》,其主要撰稿人之一是谭嗣同,是湘报的核心领导人物。
三、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在这场维新运动中,康有为等维新志士继王韬等人之后再次公开提出废止封建文化专制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也曾一度付诸实践。
光绪皇帝在一道上谕中公开宣告开放报禁的法令,其基本精神有二:一是开办中央政府机关报,具体举措是将上海的《时务报》改组为官报,迁至北京出版。二是公开承认各地报馆的合法地位,准许报刊“据实昌言”。
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但是随着变法的失败而流产。
四、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与对中国报业的贡献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办法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着进步作用:一是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二是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三是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二,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一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二,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第三,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所谓“报章文风”的指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新的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也称“时务文体”。这种新文体成为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的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第三节 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一、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
《金山日新录》(Golden Hill News):第一份以华人华侨为读者对象的华文报刊,于1854年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是一份以新闻报道、反映舆论为主的新闻综合性报纸,具有学生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
《沙架免度新录》(Chinese Daily News):第一份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于1956年创刊,由广东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至1858年停刊。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二、海外华文报刊的初步发展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重点章)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在境外的兴起与发展
一、《中国日报》的创刊与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创刊于香港。从经费筹集到人员选定,都是孙中山亲自操办。《中国日报》创刊后,其主要的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该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阵地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革命派报馆继承。辛亥革命后,迁到广东出版。
继中国日报之后,郑贯公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等革命报刊先后在香港出版。
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发展初期,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是当时革命派报刊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开智会创办的机关刊物《开智录》、有《译书汇编》、《国民报》等等。
这一时期的留日学生报刊大多以同乡会的名义出版。
《游学译编》:是第一个以留日学生同乡会的名义创办的刊物,由湖南同乡会主办。直隶学生主办的《直说》、浙江学生主办的《浙江潮》,江苏学生主办《江苏》。
二、《民报》的创刊与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
《民报》:1905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联合组织—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接着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革命派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刊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性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义”是该报的办报宗旨。后因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勾结,民报于1910年终刊。
除民报外,革命派人士在日本创办的报刊还有十数家之多。
三、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逃亡日本,成立保皇会,还以梁启超挂帅,积极开展办报活动,宣传报道保皇立宪的思想与活动。自1898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和控制了三十多家报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清议报》:是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旬刊,1898年底在横滨创刊。其办报方针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后因大火焚馆而停刊。
《新民丛报》:于1902年在横滨又创办了《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新民丛报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但在政治上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1903年前期的新民丛报适应时代潮流,发表了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引起保皇派的不满;1903年后,其言论不再谈革命,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1907年8月停刊。
四、《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05年简答:中国新闻史上“改良派”与“革命派”报刊的论战过程。)
一,《民报》创刊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之间已经有过一些小规模的笔战。
二,《民报》(1905年)创刊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清除保皇派思想的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因此,民报一创刊就以“主帅”的身份,率先同《新民丛报》(1902年)展开论战。
在创刊号上,就指名道姓地批判君方立宪的主张,《新民丛报》起而应战。论战甫始,梁启超下笔动辄数万言,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观察确实比较细致深刻,常常抓住《民报》在论战中的一些弱点穷追猛打。但是随着论战的深入,梁启超单枪作战,越来越感到力不能持;而《民报》阵营中的小将真理在手,越战越勇。自第7期起章太炎接编《民报》,并充任论战阵营的主将。
这场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1907年科《新民丛刊》停刊,为时一年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原因一是因为革命道路比改良道路更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二是《民报》一主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共有二十多人参加;三是民报的立论以事实为依据,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
三,在大论战的同时,革命派与改良派在香港、檀香山、旧金山等地的报刊之间也展开论战,如在香港的《中国日报 》和《商报》
在这场论战中,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第二节 清末新闻法制的建设与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从“报禁”开放到近代新闻法制的初步建成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并于1902年5月派伍廷芳等人修订法律。在这一背景下,要求新闻法制的呼声重新响起。
有限度地开放“报禁”“言禁”,给人民以创办报刊的自由权利,是清末近代新闻法制建设迈出的第一步。
从1906年到1911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
《大清报律》:1908年《大清报律》奉旨颁行。该报律共45条。1911年改称为《钦定报律》,修订后的报律共38条,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
有关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的创制与颁行,特别是《大清报律》等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的末年初步建成。
二、清末新闻法律的内容与特点
一、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内容:第一,规定了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第二,规定了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大清报律》由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加保证金制;第三,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必须在报刊上标明发行出版人的姓名、发行出版地址;报样必须送呈有关部门查核;同时实行更正制;第四,规定了报刊禁载事项。
二、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第一,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在形式上照抄照搬西方特别是日本的新闻法规;第二,无法取信于民,在实践上缺乏全面实施的社会基础;第三,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染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三、国内革命派报刊的出现与“苏报案”
《大陆》:在清廷新政、开放报禁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于1902年底在上海创刊,是以政论主为的月刊。
《苏报》:创刊于1896年,创办者为胡璋,后将苏报出售给陈范,陈的立场逐步由改良转向革命,苏报也在1902年开始转向革命立场,并逐步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宣传阵地。1903年章士钊担任主笔后,明确提出排满排康的办报方针。邹容的《革命军》一书出版后,苏报大加推荐,于显著位置刊登了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革命言论十分激烈。
苏报案:苏报公开呐喊革命,为清政府所不容。6月30日,清政府包围苏报馆,章太炎等被捕,次日邹容自行投案。7月7日,苏报被查封,7月15日,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为被告的“苏报案”在上海租界会审。章太炎、邹容等被判入狱,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苏报案。
苏报案后,革命派的办报宣传活动并未受挫,《国民日日报》《俄事警闻》《重庆日报》等相续创刊。同时,革命派为了向下层民众宣传革命主张,创办了一批白话报刊。有林白水的《中国白话报》、《杭州白话报》、陈独秀主编的《安徽俗话报》。
四、国内改良主义报刊的再生与发展
比较有影响的是《大公报》《京话日报》《东方杂志》
《大公报》:于1902年在天津法租界创刊,创办并主持报务的是皈依天主教的满族人英华。在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对外先亲法后亲日;由于在租界出版,敢于揭露清廷的黑暗和贪官污吏的罪行,同时也经常为穷人鸣不平。因此《大公报》以其报风严肃、具有敢言和替劳苦大众说话的特点,深受读者欢迎,逐步成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目前,大公报仍在香港继续出版,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时报》:戊戌政变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领导的改良派在回国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于1904年创刊于上海。时报命名取自“君子时而中”,意思是办报要合于“时”,随“时”而动,所以,该报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评顽固派,又批评革命派,在政治上的影响不大。但是,在评论、编辑、出版方面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第一,时报将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创造的“时评”这种新的报章文体移植于日报,这种应时而短小精干的时评很受读者欢迎;第二,时报首创报纸周刊,即在每周固定的日子设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等7个专版;第三,首先采用1至6号铅字排版,版面编排务求醒目;第四,最先将报纸分为一、二、三、四法,两面印刷,摆脱了书册式报纸的痕迹。
五、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
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中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继变法维新之后的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一,资产阶级革命报刊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上海、武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两大办报基地。
《中国女报》:1907年创刊于上海,主编是著名女革命家秋瑾。该报以妇女读者为主要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两期即被查封。
于右任的《神州日报》和“竖三民”:《神州日报》是于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在上海创刊。创刊80天后遭火灾,于退出。1909至1910年间,于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呼日报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行为而被封。民吁日报因赞扬刺杀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英勇行为,出版48天后被封。民立报创刊之初言论较为温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言论日趋激烈,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报。由于这三份报纸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报。
在武汉的比较重要的报纸有《楚报》《商务报》《大江报》等。
二,立宪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是第二次国人办报的一个新现象。
三,中国人自办的新闻通讯社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上海成立远东分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的通讯社;1904年,广东老报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了中兴通讯社,主要向广州和香港的报纸发送新闻稿,是中国人办的第一家通讯社。
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主要特点是:第一,办法的主角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二,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革命派办报活动的一大特点是集宣传机关、指挥机关、联络机关于一身;第三,办报地区有所扩大;第四,读者面扩大,这一时期的读者,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为主,但也有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文化程度不高的读者中去。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
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主流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就趋于成熟。
康有为十分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严复的办报主张与梁启超基本相同,认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但强调“尤以通外情为急”。
谭嗣同办报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之工具,二是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他的办报主张更为激进。
(03年、06年简答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一、早期的新闻思想: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要发挥“去塞求通”,梁提出了四点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
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是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第一,宗旨定而高;第二,思想新而正;第三,材料富而当;第四,报道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在清廷预备立宪后,他对如何造成健全的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赞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作偏至之论。
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法就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省。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第一,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第二,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纳和主张。
第三,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第四,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此外,鼓吹议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法主张都比较零碎,不像梁那样长篇大论。
三、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量大大增加,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
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在第二次办报高潮中,报纸已完全摆脱了书册式和杂志式的痕迹,成为对开或四开的单张报纸。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一、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配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权利: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是颁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三是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
“暂行报律风波”
二、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与政党报刊的泛滥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抢劫推动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在新出版的报刊中,绝大多数是政党报刊。
各政党主办的报刊,无不站在自己政党的立场上讲话,常常引发论争。民国初期出版的政党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并没有起到多少进步作用,反而造成政局的混乱。
第二节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一、袁世凯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与“癸丑报灾”
袁世凯上台后,表面赞成共和,暗地里却用极狡猾的手段实行专制。对社会舆论和新闻界的控制,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人以为己用等手段。创办的报纸主要有《亚细亚日报》《国权报》,在上海接办《神州日报》等。从表面上看,其御用报纸不多,但实际上为袁世凯控制与收买的报纸达到125家以上。
袁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后,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进一步钳制新闻事业。
癸丑报灾:袁世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刺杀宋教仁并企图通过钳制新闻界封锁消息。为了推翻袁的统治,再造共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于1913年7月发直“二次革命”,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之后,袁政府借军事胜利之淫威,对国民党系及其他有碍袁独裁统治的报刊进行查封、剿灭。至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从民国元年的500多家,锐减到139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二、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新闻立法活动
袁上台后,通过立法手段,逐步建立起一个为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1914年后,随着其统治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开始制定与颁行对新闻界实施全面管制的法律。比前清的报律“稍严”为主旨,制定和颁《报纸条例》。
三、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扭曲与迫害
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了政局多变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也与政局一样,呈现出变幻、复杂的景象。至1916年底,全国报纸数增至289种,政党报刊也一度复生,但好景不长,复苏局面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已,袁世凯的继任者们,不可能恢复孙中山确立的自由新闻体制,给予新闻界以言论出版的自由和权利,而是效法袁的故伎,通过法律手段扭曲自由新闻体制,钳制和迫害新闻事业。
自癸丑报灾之后,报纸报人生怕因言论贾祸,除了少数报刊偶尔发表一些不关痛痒的短评外,大多数报刊取消了社论和论说栏目。
“鸳鸯蝴蝶派”文艺副刊的风行和黄色小报在这一时期泛滥成灾。
四、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
一、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
二、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三、滥用军法,惟烟阀意志是
第三节 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
一、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与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时期,由于政府实行言论禁锢政策,因而各报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搞好新闻报道上,从而使新闻报道工作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新闻业务的发展。
报纸上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这种新的报道体裁开始走向成熟,同时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强了经济新闻的报道。
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是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现象。中国新闻事业改变了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1913至1918年中,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20家。这些通讯社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其中邵飘萍主办的东京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办得最为成功。
二、黄远生等名记者的出现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批以采写新闻出名的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应运而生。
黄远生:民国初期著名的记者,被称为“报界之奇才”。第一,在新闻业务上,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新闻通讯一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第二,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走,耳能听,手能写。第三,在政治上,基本态度是拥袁反孙的,31岁时在旧金山被刺杀。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编辑过《庸言》杂志,担任《时报》、《申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
邵飘萍:民国初期新闻记者,是新闻界不可多得的全才。早年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后任《汉民日报》主编,1913被捕入狱,1914年至日本创办东京通讯社,专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1916年回国后,为《申报》等多家报社撰写时评。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
他既办通讯社又办报纸,既精通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既从事新闻实践又从事新闻教育,并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据他的讲义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1926年遇害。
刘少少:先后担任《湖南新报》、《公言》的杂志编辑。北京《亚细亚日报》初创时,一度任主笔。后来,拒绝担任上海《亚细亚日报》主笔而被通缉。一生在政治上趋于保守,然其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杰”之称。
徐彬彬:名凌霄,与黄远生、刘少少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在政治上认同改良,先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又富有情趣,深受读者欢迎。也是著名的剧评专栏作家。
林白水:先后担任《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北京《公言报》《社会日报》的编辑、记者或主笔,并为《苏报》撰稿,苏报案后,留学日本,专攻法律和新闻。他撰写的新闻和评论,挥洒自如,辛辣尖刻,又通俗浅显,颇能吸引读者。但因好议个人长短,故积怨于军阀,1926年触犯当局被杀害。
胡政之:1916年,担任王郅隆时期的天津《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惟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新记公司《大公报》任经理兼副总编缉,成为报界名人。
张季鸾:(05年名解):1905年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因披露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而被捕入狱。后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他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是在担任了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之后。
三、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
报纸的企业化是民同初年中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实行报纸企业化方针的报刊,大多是资产阶级商业性报纸。其中以《申报》和《新闻报》最为著名。
《申报》在企业化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开展广告业务;二是加强报纸发行;三是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
虽然商业色彩渐浓,日渐失去舆论指导精神,但是它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却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原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由陈独秀创办。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难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
《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
陈独秀为刊物制定了宣传策略,即以思想启蒙为要务,确立了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9—1917.12)
二是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1—1920.5)
三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9—1922.7)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成为主要阵地,它的主要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反对当时盛行的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影响很大。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三)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发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学革命运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是文学革命运动的英勇战士。
总之,《新青年》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是它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三、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也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并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十月革命后,他在报刊上连接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赞扬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将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撰发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这一时期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这为《新青年》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打下了基础。
第二节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
《每周评论》:一战后,中国民众日益关注国内外时事,迫切要求报刊加强时事的报道和评论。1918年,《每周评论》在北京创刊,陈、李等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的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与《新青年》相互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青年》作为思想理论刊物,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每周评论》加强时事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
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倾向社会主义。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中,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1919年8月,被北洋军阀查禁,共出37期。
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拒绝了中国收回山东的要求,答应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这种屈辱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于是爆发了五四运动。
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报界出现团结一致的局面,积极报道和支持这个爱国运动。
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五四运动前后,适应群众政治斗争蓬勃开展的需要,进步学生报刊迅速增多,1919年一年之内就达400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四、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一声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重要人物有林纾、辜鸿铭、刘师培等,其代表报刊有《国故》月刊《新申报》《东方杂志》《公言报》等。
第三节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一、《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1920年5月,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1920年9月《新青年》迁至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新青年》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的准备。(新青年的三个阶段:新文化运动中;十月革命后;改组)
《共产党》月刊:为了向革命群众进行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教育,推进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创办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李达主编,秘密出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一是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二是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三是向工农兵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至1921年7月止,共出6期。
《新青年》《共产党》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共进行三次思想论战:一是反对实用主义的“问题与主义”论战;二是反对伪社会主义的论战;三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二、《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女》等刊物。
《劳动界》:上海发起组1920年8月创办。
《劳动音》: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主编有邓中夏等人。
《劳动者》:广东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0月创办
三、中俄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后改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通讯社的任务主要是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的革命的成果和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1925年8月停止工作。
四、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
第四节 新闻工作改革、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
一、新闻工作改革
(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五四时期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报刊成为争鸣的主要园地。当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二是论战,有著名的三大论战;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
(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五四时期,自由讨论之风兴起,也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常用述评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是一大发明。短小锋利的时评,即杂文也在这个时候出现
(三)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自第4卷起,白话文迅速增多并采用标点符号,到第6卷几乎完全采用白话文。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
(四)副刊的革新
四大副刊:五四以前,副刊格调不高,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突破了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北京《京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四大副刊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宣传社会主义,是传播新思想、提倡新文学的园地。现代文学许多著名作家都与这些副刊有过密切的关系。
(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用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代替了“大总统令”。报纸版面分为多种形式,专栏增多。
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使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
二、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
(06年简答:五四时期新闻学的发韧)
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学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徐宝璜任副会长。徐与邵飘萍是专任导师。
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还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但仅出版3期。
新闻学专著的出版,是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徐宝璜的《新闻学》于1919年12月出版,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随着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的新闻学教育也应运而生。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就是北京大学。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轩、界输送了优秀人才。徐宝璜的《新闻学》和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都是讲课时的讲义整理而成的。他们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向导》:1922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向导》创刊后,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
蔡和森:《向导》的首任主编,为办好该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担任向导主编两年又八个月,在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政策和纲领。1931年遇害。
《新青年》季刊:1923年6月创办,全面介绍马列主义理论。
《前锋》:于1923年7月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宣传党的三大纲领
《向导》《前锋》对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还有错误的观点。把民主革命说成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先驱》:1921年四川成都团组织创办的半月刊。后来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先后由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担任编辑。其基本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新主张。1923年后停刊。
《中国青年》:1923年10月创刊于上海,1927年10月被迫停刊。是《先驱》之后又一份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它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捉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做斗争。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是《中国青年》的特色。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
三、工人报刊
《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1921年8月创刊,1922年6月,被迫停刊。
《工人周刊》:1921年7月创刊,最寝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工人周刊社”名义刊行。
工人报刊的宣传报道中心是,向工人群众通俗地介绍马列主义理论,反映工人群众的生活和工会组织的活动,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
四、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
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进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是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之一。
特点之二: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在文风上,也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
特点之四: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一、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1924年,国共实现合作,统一和加强宣传工作成为它的一项重要工作。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正是在共产党员的主持和帮助下,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出现了活跃局面。
《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毛泽东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其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的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还有《中国农民》《》农民运动《楚光日报》《汉口民国日报》。
二、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及其共青团都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出现一个粗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
三、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国共合作后,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新闻事业前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工人》:创刊于1924年,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主要撰稿人有邓中夏、刘少奇、瞿秋白等。
四、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1925年,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决定号召上海人民开展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暴行。
《热血日报》:为了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6月1日,中共中央创办《热血日报》,这也是迄今能看到的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它发表了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同《向导》周报相配合,特别在时效性上弥补了其不足,对这场爱国反帝运动起了指导作用。瞿秋白是主编之一。
五、军队报刊的出现
北伐战争前后,涌现出一批军队报,也是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一、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与大报的动向
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既在军阀统治下,又有革命力量,还有外国势力,所以这些城市的新闻事业是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
北洋军阀政府对于新闻事业采取管制、收买和镇压的办法。
成舍我:湖南人,曾在上海《民国日报》任校对、助理编辑,在北京《益世报》任编辑、总编辑。于1924年4月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月创办《世界日报》同年10月出版单张《世界画报》。他重视报纸的特色,晚报标榜:主张公正,消息灵确;日报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还设有多种副刊;画报先以时事照片为主,后以美术作品为主。还重视经营管理,把印刷、发行、广告等工作组织得进进有条,《世界日报》日销量达三万五千份,居北京各报之首。
新记《大公报》: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吴任社长,胡任总经理,张任总编辑。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发行量都突破10万大关。
二、邵飘萍、林白水遇害
1926年,两人先后在北京被奉系军阀杀害,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
三、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1923年初,美国人托德斯邦与英国《大陆报》合作,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是外国人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0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
哈尔滨广播电台: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6年10月开始广播。
通讯事业也有所发展,1926年全国共有通讯社155家。
国闻通讯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1924年,胡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及《国闻周报》实际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1936年停办。
申时通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总经理张竹平,联络《申报》《时事新报》部分编辑,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发给一些报纸采用。这用办法受到欢迎,采用者增多,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与110多家报社签订供稿协议,1937年上海沦陷停办。
四、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进展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一些大学在这个时期内办起了新闻学系科。
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于在普通文科中增设报学系。
1921年,厦门大学设报学系,1923年该系师生离校,停办。
1923年,北京平民大学设报学科,徐宝璜任系主任,京报社长邵飘萍为教授,并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办了刊物。
1924年,燕京大学设报学系,白瑞华任系主任。
1925年,上海南方大学设立报学系
1926年,南方大学报学系停办,转入上海国发大学,戈公振为系主任,主讲中国报学史。
1924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新闻学讲座》,由陈望道主持,1926年扩大为新闻学组,邵子力主持,1929年建立新闻系。
同新闻教育发展的形势相比,新闻学研究发展较为缓慢,这几年出版的新闻学著作十多种,较有影响的:任白涛《应用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第四节 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
一、革命报刊对于北伐战争的宣传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所有的革命报刊都对国民革命北伐作了报道和评论,在舆论上积极支持这场战争。
二、国民党右派对革命报刊的抑制
三、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间的革命报刊
1927年4月12日,蒋介三种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的报刊一概被查封。革命报刊出版的中心从上海转移到武汉。《向导》《中国青年》等都迁到了武汉。
在陈独秀、彭述之右倾错误控制下《向导》宣传了若干错误的观点,削弱了它在群众中的影响。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报刊受到严重的摧残,萧楚女等被杀害。革命报刊的繁荣发展局面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重点章)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一、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建立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在取得统治地位,国民党在全国的新闻统治也随之建立。这种统制表现在:第一,在全国组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第二,控制和利用民营新闻事业;第三,制定与实施反共反人民的新闻政策法规;第四,设立新闻控制机构,推行新闻检查制度等。
二、共产党报刊的艰苦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秘密出版报刊,出版中心仍在上海。
《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创刊,由于形势的变化,重新出版的报刊不能沿用大革命时的名称,所以《布尔塞维克》继《向导后发刊了。由瞿秋白等人组成编委会。
《红旗》: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上每创办《红旗》周刊,后改为三日刊,由中宣部主编。1930年8月与《上海报》合并,出版《红旗日报》。《上海报》创刊于1929年4月,初名《白话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办的一张通俗报纸,以工人大众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工人运动,支持工人斗争,文字通俗易懂,赢得了广大工人群众的信赖。
李求实: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6年主编《少年先锋》,1927年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1929年任《上海报》主编,1931年被捕后牺牲,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这一时期,党的“地下”报刊介绍了列宁的党报思想。在《红旗日报》的发刊词上最早明确表述:“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党报建设的具体工作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其中主要有:第一,建立党报委员会,全面负责党对报刊的领导;第二,发展通讯员,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建立与训练工农通讯员。第三,建立发行网,扩大党报的影响。
这一时期,党内出现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对党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三、革命文化运动中的报刊和鲁迅的报刊活动
在国统区,共产党人和思想文化界的进步人士联合开展了革命文化运动,这个运动的中心在上海,主要阵地是报刊,最早的倡导者是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支持的社团与刊物。
创造社:是一个文学社团,1928—1929,曾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文化批判》等刊物,提倡“新文学建设”。
太阳社:也是一个文学社团,创办《太阳月刊》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鲁迅支持社团与刊物主要有:《朝花》《未名》《萌芽月刊》《奔流》《语丝》等。
左联:为了加强革命文化队伍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简称左联。随后,左翼科学家联盟、左翼科学研究会、等团体相继成立。左联是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先后出版《萌芽》等多种机关报刊。革命文化团体的报刊,坚持宣传革命的思想文化,但在严惩的“左倾”色彩,在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文化围剿下难以生存。
左翼记联:新闻界在1931年在上海成立中国新闻研究会,1932年该会在《文艺新闻》上出版《集纳》专页。在此基础上,,于1932年3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简称左翼记联。1935年,创办中华新闻社,公开发稿。1936年5月,记联同各个左翼文化样,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宣告结束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辟根据地,组建工农红军。
《时事简报》:1929年,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并对此后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技术作了详细规定,其中一项是各军及纵队必须统一办壁报,名称均为《时事简报》,每周至少出一次。《时事简报》不作文章,只登消息,次序由近及远,依次为本军、本地、近地及国内、国际消息。《时事简报》成为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
1931年9月,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形成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由此至1934年长征前夕,初步形成了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主要机构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报、《青年实话》和《红星报》。
红中社(06年名解):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每日发稿一二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广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年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断,但抄报未停,1935年11月在陕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开始用新华社的名义播发新闻。
《红色中华》:1931年12月在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随长征后暂告停刊。《红色中华》和红色通讯社是一家,即同一个机构,担负出版和通讯两重任务。于1935年在瓦窑堡复刊,称陕北版。1937年为团结抗日,改名为《新中华报》,1939年,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兼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41年5月停刊。
《青年实话》:是中共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年7月,在江西永丰创刊。陆定一、魏延群先后担任主编。力求文字作风的青年化大众化。
《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主持出版,1931年在瑞金创刊。邓小平、陆定一先后任主编。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任务。
二、其他革命根据地报刊和红军报刊
三、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
(一)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
第一,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一切为了前线”成为所有新闻传媒的报道与宣传中心。第二,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首先是大力发展通讯员,其次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采纳读者建议,再次,吸收优秀通讯员参加报纸工作。第三,开展批评与表扬。第四,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二)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
第一,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第二,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第三,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贯彻了列宁的名言“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相继爆发了1932一·二八淞沪抗战、1935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西安事变等抗日怒潮。中共的新闻事业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列,积极宣传团结御辱,一致对外。
在革命根据地、在国统区、在海外
二、国民党统治区新闻界的变化
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四个月后的淞沪抗战宣传把这个高潮推向顶峰,冲破了1927来后舆论沉寂的局面。其中最为突出、最有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
史量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后,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政治上趋于保守。1927年后,曾一度想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九一八骤变的形势使申报的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断,民族危机的严酷事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史量才和《申报》出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果断举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抨击蒋介石的独裁路线,以副刊《自由谈》为突出,多刊登杂文,鲁迅在该刊上发表了140多篇杂文。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为社会所瞩目,但国民党当局看来,这些变化意味着申报脱离它的控制,被刺杀。
三、抗日救亡宣传的广泛开展
救亡宣传经历了1931—1932年的迅猛发展后,从1933年至1935年上半年受到压制。一二九运动后,抗日宣传随之出现新的高潮。
四、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韬奋精神”
邹韬奋(03年名解):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家和政治家,一生主办过《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九一八事变后,思想发生明显而深刻的变化,走也改良主义的圈子,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在《生活》周刊中刊登大量的新闻评述性质的言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7月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1933年7月出国避祸。在国外,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新生》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1935年,因杜重远入狱的消息回国,于1935年底创办《大众生活》周刊。36年初被查封后,又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
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6月主办《生活日报》这是他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
韬奋精神: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既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许多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这就是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
邹韬奋的报刊理论的几个重要方面: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他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认真处理读者来信,亲自看信复信;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提倡把有益与有趣结合起来,寓教于乐;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第六,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新生》周刊:创刊于1934年2月,杜重远任主编。该刊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是《生活》周刊的继续,只是将《小言论》专栏改名为《老实话》。1935年,因《闲话皇帝》一文,国民党政府接受日本的无理要求,查封了新生周刊,杜重远也被判刑。
五、范长江、斯诺等的西北采访活动
(一)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
范长江:四川内江人,青年时代就向报社投稿,后成为天津《大公报》的撰稿人。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历时 10个月,行程万余里,为《大公报》采写数十篇通讯。1936年,他将这次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可贵的是,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他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二)斯诺(Edgar parks Snow)和《红星照耀中国》
Edgar Snow(03名解):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1928年,25岁的斯诺来到中国。他先后担任过《密勒氏评论报》《芝加哥论坛报》《每日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的编辑或记者,在1933年到1935年间,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讲授《新闻特写》《旅游通讯》等课程。
1936年6—10月,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同年11月,他的长篇通讯《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和毛泽东的照片发表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上,上海英文《大美晚报》北平英文《民主》杂志先后发表了他的陕北报道,美国《生活》杂志发表了他拍摄的70多幅照片。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他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先后在英国和美国发行,1938年,中文版改为《西行漫记》在中国出版。
由于这部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出版后广泛流传,影响巨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著。
第四节 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新闻学研究
新闻学研究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全面的开展,有了研究力量,有了学术团体与研究机构,有了专业刊物,出版了一批专著。
研究力量主要是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师、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中有志于研究者。这时的新闻研究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报纸工作实践有所了解或相当熟悉。如黄天鹏、谢六逸、戈公振。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10月在上海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初期会员主要来自上海申报、时报 、新闻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和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师生,核心是《文艺新闻》的工作人员。
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29年成立,除该系师生外,还吸收已毕业的新闻系学生和其他新闻爱好者参加,曾创办印刷厂,出版书刊。
这一时期的著作,涉及新闻学科的多个领域:新闻理论、中国新闻史、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对新闻学开始全方位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报学说在广泛传播并付诸实践。
二、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是一位有革新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曾先后在上海《时报》《申报》任职,创办过《图画时代》,与邹韬奋等创办《生活日报》,先后兼任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新闻学教授。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从东北到庶联》等,其中《中国报学史》影响最为深远。这部书写于1925—1926,全书共六章,全面、系统地评价报纸发展的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为中国报刊史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本书被称为“中国新闻学史研究开山之作”。
三、新闻学教育
这一时期新闻教育发展稳健,主要表现为高等新闻教育和新闻职业教育都有所发展。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组从中文科中独立出来,1929年组建为新闻系,谢六逸为系主任。1931年成立新闻研究会,同时设立印刷所,出版新闻丛书。
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9月恢复。
这一时期的新闻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成为新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广州设立中国新闻学院,后改名为中国新闻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创办人是谢英伯。
同年12月,顾执中在创办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后改名为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最长的新闻职业学校,1953年停办。
申报函授学校是申报馆主办的事业之一,马荫良、张蕴和主持校务,招收函授学生500多名。于1936年停办。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在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模式基本确立,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抗战中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中心。
1937年《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1939年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三日刊。积极宣传抗战、团结、进步,发表了大量社论、重要评论和中共中央的通电、文件等,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
围绕《新中华报》这一中心,一批新报刊纷纷出版,形成了一个中共中央报刊系统。《共产党人》《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等。
《解放日报》:1941年前后,抗日战争在经济上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改出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创刊,社长先后由博古、廖承志担任,总编先后由杨松、陆定一等担任。该报是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
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新华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走向成熟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新华社:新华通讯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与《红色中华》报一起改名为新华通讯社,与《新中华报》还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抗战爆发后,当时各抗日民主根据地都为敌人所封锁,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指示的传达,各根据地的情况与信息交流都要依靠新华社。发稿量也从一两千字增加到四五千字。同时任翻译外国电讯《每日电讯》供领导参阅。1939年,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各自成立独立的编辑机构,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改建为独立的新闻通讯机构后,向仲华、博古、廖承志先后接任新华社社长。1939年起,新华社开始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逐渐形成一个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至抗战胜利时,已建立了9个总分社和40多个分社。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这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均线电广播电台。周恩来、朱德等人亲自主持了筹建工作。电台呼号为“XNCR”(X为中国无线电台呼号的第一个字母,New China Radio)。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播出中共中央重要文件,以重要社论和各类文章,同新华社的文字广播相配合。
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04年简答《反对党八股》与延安《解放日报》的关系
1942年春,中共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列主义教育。新闻界是整风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基础上,194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成为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精神主要是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增强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加强报纸的战斗力。
《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1942年1月,《解放日报》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改版。在改版前,版面安排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地;改版后,第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各专论。在内容上,报纸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上迈进了一大步。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发表了大量指导整风运动的文章和社论。加强了报纸的党性、群众性、组织性和战斗性。有力地带动了其他报纸的改革。
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延安《解放日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强调党报必须由全党来办,党报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整个党组织的一份子,不允许与党唱对台戏。
《解放日报》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
通过利用报纸来推动中心工作的的开展方法,也成为党报的重要经验。
四、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
在斯诺西北采访活动的影响下,不少外国进步记者在抗战爆发前后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进行采访。
史沫特莱(Smedler):是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1928年底,以《法兰克福日报》《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身份来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12年的记者生涯。1936年底,来到西安,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1937年3月,在延安采访了中央领导人,把延安的情况不断报告给世界的读者。写作了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
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美国记者,1921年后,旅居苏联近30年,一生中先后6次到中国旅行、采访,1946年,她到达延安采访毛泽东时,毛泽东提出并阐述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58年来中国定居。
汉斯·希伯(Hans Shippe):德国藉反法西斯作家、记者,1925—1927,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1932年在上海定居,并发起建立上海第一个“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成员有史沫莱特等人。还常在《太平洋杂志》《曼彻斯特卫报》上发表关于远东和中国问题的报道及评论。1938年后,深入前线先后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叶挺、陈毅等,1941年10月,希伯所随部队与日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中外记者观察团,1944年5月,迫于压力组织中外记者观察团赴西安采访,其中外籍记者6人,有爱泼斯坦、斯坦因等。中国记者9人,正式采访延安一个多月。
第二节 国统区新闻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动
一、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事业
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成为我国抗日宣传的中心。一大批抗日救亡报刊问世。
《救亡日报》:创刊于1937年8月,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虽然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在名义上为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由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樊仲云任总编辑。停刊后相继在广州、桂林复刊,1941年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
《抗战》:创刊于1937年,三日刊,由邹韬奋创办并主编,,后迁至武汉出版。
《大公报》:1937年11月,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抗日宣传中心也随着国民党政府中心迁至武汉。最早迁至武汉的是《大公报》,天津沦陷后迁至武汉后迁往重庆。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群众》周刊《新闻日报》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首次在国统区公开亮相。
《群众》:1937年底,在汉口创刊,编辑兼发行人为潘梓年,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中共全面抗战为宗旨,后迁至重庆复刊。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于1937年11月在上海沦陷前夕成立。由范长江、夏衍等人发起。后成立武汉分会。“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
国新社:1938年9月,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范长江以“青记”骨干为基础,在汉口筹办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同年10月,在长沙正式杂志社并对外发稿,刘尊棋任社长,范长江任副社长。后迁至桂林并设立总社。
二、重庆、桂林等内地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重庆作为战时“陪都”,也成为了国统区新闻事业和全国抗日宣传的中心。各地的报刊大批向重庆迁移,战时重庆的报纸最盛时达到二十多种。
重庆各报联合版:1939年5月3—4日,日寇收音机对重庆实施大轰炸,各报房屋倒塌,损失惨重,鉴于这种困难状况,重庆《中央日报》《时事新报》《扫荡报》《新华日报》等10家大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于5月6日合作发刊“重庆各报联合版”,在《时事新报》的防空洞中编排印刷,共出版了99天,后各报恢复各自出版。这是我国新闻史上有报纸联合版的开始。
桂林在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大撤退以前,也是大后方进步报刊的一个重要聚集地,被人们称为战时“文化城”。
三、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1938年初在汉口创刊。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内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在国统区坚持出版了9年多。它直接向国统区人民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民军队的丰功佳绩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情况,声讨了日寇的,旗帜鲜明地支持国统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国统区坚持了同国民党顽固分子的斗争。
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
在物资条件方面,最大的困难是纸张的问题,国民党企图用断绝纸张的供应来扼杀《新华日报》,新华日报一方面争取纸张分配的合法权利,取得业界的支持,另一主面到市场零星购买甚至自己创办小型纸厂,保证了纸张的供应。
在发行方面,国民党控制了邮局和报贩,阻止发行,新华日报社雇用了一百多名报童,建立起自己的发行队伍。
在言论、新闻报道方面,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进行斗争,把合法的斗争和非法的斗争结合起来,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力突破新闻检查和封锁,直接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中共的政治主张,比如“皖南事变”。此外,还采取了“拒检”“开天窗”等办法,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新闻检查制度。
四、香港、澳门与海外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
第三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一、日伪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二、伪满等早期汉奸政权的新闻立法活动
三、汪伪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四、上海“孤岛”抗日报刊和沦陷地区的抗日宣传活动
“孤岛”时期: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这段时期的上海租界地区。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华界地区,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控制的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因其四围均为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这一时期,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上创办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介,开展舆论宣传活动。
《译报》: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12月在上海租界内创办的一份纯翻译的小报,利用外报材料报道抗日信息,宣传抗日主张,由夏衍主持报务,其刊登的新闻及言论,全部译自英美法等国通讯社稿和上海租界内的外文报纸。后被日军通过租界当局中下令取缔。
“洋旗报”: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因可以不受日伪检查,因而在1938年后出现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利用沦陷区租界的特殊条件,利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和日寇之间的矛盾,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在租界内复刊或创刊洋旗报,报道抗战实况,宣传爱国主张。至1938年冬,上海租界内的洋旗报达十六七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统区国民党新闻编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一、新闻事业中心的东迁与争夺新闻阵地的斗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由西部向东部转移而重新返回上海、南京一带。
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一个较战前更为庞大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迅速重建。
中国共产党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将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扩展到收复区。中共在上海出版的报刊,数《联合日报》《联合晚报》《建国日报》《文萃》周刊等影响最大。
其他进步人士和民主党派的报刊也纷纷创刊或复刊,加入国统区争取新闻阵地的的斗争行列。
《文汇报》:是上海孤岛时期创刊的著名抗日报纸,战后于1945年8月在严宝礼的主持下恢复出版,声称该报为无党派的纯商业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
二、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
拒检运动: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以1945年8、9月间的拒检运动声势最大。8月,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该书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的造谣诬蔑。
接着重庆16家杂志社正式发表拒检声明,并得到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支持拒检运动的杂志社达到了33家。
中共坚决支持国统区出版界发起的这场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发表社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
9月,由重庆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
拒检运动的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束手无策,被迫宣布于10月1日起撤销对新闻和图书杂志的审查。国统区新闻界文化界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拒检运动的洗礼,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检查制度在收复区还在继续;其次,报刊杂志的创刊,仍需登记核准;再次,邮电检查制度也还没有废止。
为了实现真正的新闻自由,国统区新闻文化界将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继续推向高潮,国民党当局再次摆出让步姿态,在《国共双方会谈纪要》作出让步,但是这些让步只是一纸空文,国民党政府并没能放弃其一贯奉行的新闻统制政策。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国民党当局在会场内大谈民主、自由,但在会场外却使特务破坏会议,先后制造了“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事件”。
《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论战
三、新闻统制在内战中强化与民营新闻事业的衰落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新闻统制进一步强化。
《新华日报》《群众》杂志是国民党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的首要摧残对象。
国统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形成后,作为第二条新闻尖兵的北平、上海等地的进步学生报刊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坚持进步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学生导报》《学生报》《燕京新闻》。
《中国学生导报》:是抗战以来在国统区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学生报纸,1944年底在重庆创刊,由复旦大学等大中院校学生主办。《学生报》:前身是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的实习报纸《学生新闻》。
国统区内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其代表人物中不少是民主党派的成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观察》周刊。
第三条道路: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
《观察》周刊:前身是在重庆出版的《客观》杂志,由储安平创办并担任主编。该刊从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出发,对国民党统治表示失望与不满,发表过不少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文章,同时,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认为是“以暴制暴”。
1948年,由于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美帝国主义更为积极地扶植“第三种势力”,因而在1948年间出现了一轮规模更大的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声势。
第二节 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收缩
抗战胜利后,中共领导的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发展、收缩、再发展的历程。
抗战胜利后,随着一些城市和工矿区的被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报刊和工矿报刊应运而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5年8月中旬恢复播音,并建立起初具规模的人民广播电台网。解放战争期间,以延安广播电台,在宣传上的特点是立足解放区,以国统区的听众为主要对象。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发展转为收缩。
二、新华社作用的加强与军事宣传报道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新华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组织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的工作机构较前扩大、充实,至1946年6月,在国内建成9人总分社,40多个分社。此后,中央提出“全党办通讯社”的口号,对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实行报、社合以,以通讯为主的体制。
在业务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要求。提出新华社由供应解放区的通讯社转变为面向全国的通讯社。
1947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发动全面进攻后,新华社分两支队伍,一支由范长江率领,由总社少数精干人员组成,番号为“四大队”,留在陕北,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央纵队从事新闻工作,充当党中央的耳目喉舌。另一支由时任社长廖承志率领,向太行山区转移,在太行山重建临时总社,后来总社随着东渡黄河向河北平山转移。此后,中共中央恢复了对新华社的直接领导。同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迁至平山。
在解放战争期间,军事宣传报道始终是人民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前期,新华社等新闻机构不仅加强军事评论工作,还通过各种评论、社论报道分析战局,展望光明前景;在转入反攻后,更是全力以赴投入大反攻的报道与宣传。为了作了军事报道工作,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先是组建记者组或记者团随军进行采访,后在此基础上扩建前线分社。
毛泽东也为新华社写了一系列新闻报道与评论,影响深远。
《人民日报》创刊:1948年6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平山创刊,由原《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改组而成,实际上发挥党的全国性机关报作用。1949年是中国人民革命和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8月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胡乔木、范长江等先后担任社长,邓拓任总编辑。
三、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土地改革是宣传报道,是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土改运动初期,一度出现右的倾向,土改宣传报道过份渲染地主“拥护土改”,自动“献地”,这些宣传报道不利于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土改斗争,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纸上失实的报道为数不少。
《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改正,在报纸上以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对“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03年名解):采自苏联剧本《前线》里有关“客里空”的情节,客里空是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特派记者,但从不深入战场,而是呆在总指挥部,根据从指挥部里听到的一星半点材料胡编乱造,最后终于露出马脚,被从前线赶走。《晋绥日报》连续发表了编辑部文章,还陆续发表了大量有关材料,有读者的揭发,也有编辑记者的检查。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推广到其他解放区。1947年9月,反客里空运动进入高潮,并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天。
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一是发扬了批语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了“编者按语”这一编辑手段,表达编者意见。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运动后期,出现了一些左的偏差,误伤了一些好人,所幸的是,即时为党中央所觉察,并加以纠正。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工作人员的讲话:1948年3月下旬,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主要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在解放区新闻工作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并指出:我们在纠正偏差的时候,应当采取分析的态度,不应当否定一切。
同时,还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办报的方针和路线,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
作用与任务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地同群众见面。同时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关系。
方针和路线:报纸要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
风格:我们的宣传工作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
学习修养问题:应当轮流出去参加群众工作,土改工作,在没在出去的时候,也应当多看关于群众运动的材料。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再发展与走向全面胜利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其中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陕北广播电台于1949年3月迁入北平,改名北平广播电台,成为全国性的广播宣传中枢。新华社也开始加强了关于城市工作的报道业务。中国共产党也及时提出了城市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
1948年下半年起,中共中央、中宣部、新华总社在总结党在城市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出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新闻工作方针的指示与决定。
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会上做了报告,指出城市中的各项工作,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一报告从理论上解决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问题,也为党的城市办报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党的城市办报方针日趋成熟。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刘少奇去学习班做了长篇讲话,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新闻工作应该反应群众的呼声,同时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二是指出党和人民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第一,马列主义的修养,就是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和阶级分析法;第二,政策路线的知识,就是要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倾,又反对右倾;第三,正确的基本态度,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就是要多看多问,多做研究工作,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分析。
新华社等主要新闻机构还将改进与加强新闻报道问题列为工作重点之一,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一是强调新闻报道要有全局观念,在报道上,虽立足于本地区新闻,还需照顾对全国的意义和影响;二是强调努力扩大报道范围,要大大加强城市报道,特别是城市工人运动和经济建设的报道;三是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准确、迅速、简练。
随着大中城市、特别是新闻事业发达的大城市的陆续解放,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也在1948年以后陆续开展。
1949年是中国人民革命和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的一年。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8月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胡乔木、范长江等先后担任社长,邓拓任总编辑。
新华社、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也陆续迁入北平。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全面崩溃
至1948年,国民党系统的新闻事业发展到了顶点,在国统区建立起一个遍布全国的新闻事业网。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迅即对在革命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新闻事业进行调整与充实,建立起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这个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
各大行政区、省、直辖市党委的机关报,也在建国前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此外,建国初期的公营报刊还包括工会、青年团以及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人民军队、少数民族和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主办的报纸。
在新闻通讯事业建设方面,党和国家迅速将新华社组建为国家熊市社。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建立六个总分社,在各省会建立分社,取消支社。接着上,又提出了新华社要成为消息总汇的任务,反映各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权威性的消息采集与发布中心。不久,新华社集国内报道、对外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主办了一系列报刊,如《参考消息》《参考资料》《内部参考》等。
中国新闻社(04年名解):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1952年9月,中国新闻社在北京成立,10月开始发稿。该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发起组织,金仲华任社长。其编辑机构最初在新华社内,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在宣传上根据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报道祖国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建设成就,以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
在广播事业建设方面,1949年12月,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为中央人民电台,服务对象也扩展到全国人民。1950年,开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业务,1954年开办台湾广播业务。
北京广播电台:为了便于对外报道,国家决定建立专台对国外广播,1950年4月,北京广播电台正式成立,用英语等7种外国语言播音。
与此同时,各地区的人民广播电台也纷纷创建。
人民广播电台的宣传报道任务,一是发布新闻、传达政令;二是社会教育,三是文化娱乐。根据这三项任务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各电台陆续开办各类新闻性、教育性和文艺性的节目。
“九台式”:是建国初期有线广播建设的主要模式。是吉林省九台县委书记张凤岐偶然听到县城的有线广播线和电话串音,从中得到启发,开始利用已有的电话线路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网。这为当时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发展有线广播提供了一个可资效法的楷模。九台式广播站在全国得到推广,提高了当时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普及率。
二、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报纸自身遇到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如办报业务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在新中国的读者中党报的威信远高于私营报纸、私营报馆内的员工不愿继续留下工作等等。所以,自动停刊的越来越多。
1950年7月《大公报》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到 1953年,私营报纸除停办者外,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来人民政府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改造成公营报纸。
私营广播电台的经历也与私营报纸基本相同。
三、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建设
1949年10月,为了便于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与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置了新闻总署 ,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由胡乔木任署长,范长江、萨空了任副署长。
新闻总署成立后,为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新民主主义新闻法制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就是制定与颁布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以保证新闻事业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新闻总署还对有关法规加以贯彻、落实。一是主持了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EG《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二是推出报纸“企业化经营”与“邮发合一”的新办法。报纸的发行工作,逐步地全部移交邮政局办理,实行邮发合一,经邮局发行所花的发行费虽然比自办发行多,但可以扩大发行范围,增加发行量。1953年,全面实行邮发合一的办法。
随着对私营新闻机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新闻法规建设步子日益缓慢,新闻行政管理机构逐渐弱化甚至被撤销。1952年8月,新闻总署被撤销。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
一、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建国后的新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改进报纸工作,主要做到: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根据这一精神,新闻工作做了很多改进:
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此外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
在新闻宣传报道方面:《人民日报》等报纸进行了通俗化改革,更好地反映群众、引导群众,与读者贴得更近。更加重视读者来信。
这一时期报纸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的最显著特点是旗帜鲜明、逆斗争坚决,在51到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期间,各报集中揭发和批评一批重大典型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刘青山、张子善;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这是报纸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的另一个特点。
二、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
苏联有着不少可供我国新闻事业借鉴的经验,因此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是系统地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加深了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但是,也出现了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在报纸工作中的主要表现: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因为真理报从来不登“更正”;二是每天一篇社论;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比如在标题制作上,和新闻写作上以及广告刊登上;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
在广播工作中的表现主要有:一是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为补充,地方台用较多时间转播中央台的节目;二是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
三、新闻业务的建设与新闻教育的发展
首先,新闻界从最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
其次,为了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新华社还开展练笔活动;
接着,新闻界又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做出了重大努力。1955年,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后,首先在报纸上试用,片面编排也由传统的竖排改为横排,完成了我国报刊编排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此外,报纸摄影采访能力和新闻社供稿能力加强,报纸图片的运用不断得到改进。
新闻教育:一方面对旧新闻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造,对旧新闻教育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置。
另一方面,创办新型的无产阶级新闻学校。新华总社的北京新闻学校、上海华东新闻学院创办。1952年,上海华东新闻学院、圣约翰大学新闻系等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北大中文系,改为编辑专业;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创建,为建国后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系。
第三节 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过失
一、经济生产宣传报道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经济宣传报道始终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成绩是:一是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激励人们热爱祖国投身建设的热情;三是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
二、政治外交宣传报道
有关开国盛典的报道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色的政治活动报道;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印度支那会议,是我国新闻界第一次采访报道的重大外交活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是又一次出色的报道;1950年到1952年抗美援朝报道。
三、思想文化宣传报道
在这方面,建国初期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出现过一些严重的失误。
在建国初期发动的三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文化讨论与批判运动,采用政治斗争的形势,造成了严重的失误。
电影《武训传》:是描述清末历史人物武训行乞兴学的一部传记电影。1951年初在京、津、沪等地公映。电影上映后,各地报刊发表的歌颂性文章多达一二百篇。毛泽东对此亲自撰写了《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起对武训传的批判;新华社、《人民日报》也连续发起对武训传的批判。同时组成“武训历史调查团”,得出“武训是一个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的调查结论。
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俞伯平与胡适一样是“新红学派”的代表,1952年俞对早年写的《红楼梦辨》作了修订,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又发表了《红楼梦简论》。青年学者李希凡、蓝翎批评俞的观点,写出了《评<红楼梦研究>》等文章,引起毛泽东的重视,并要求由此开展一场“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由此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以新闻工具为主要阵地的学术批判运动。同时反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进一步扩展到对胡适思想的全面批判。把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完全等同起来,抹杀了胡适自五四以来作为我国资产阶级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对于爱国知识分子俞伯平的红学观点和著作上纲上线,不得于学术和艺术的发展。
“胡风革命集团”:胡风是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长期在国统区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但是,在文艺理论上,他过度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忽视作家深入工农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实际。1953年《文艺报》发表批评胡风文艺思想的文章,1954年,胡风撰写了《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呈政务院转交党中央,坚持自己的文艺思想并提出反批评。1955年,中国作家协会决定开展“对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人民日报》对这一消息作了突出报道,并连续发表批判文章二十余篇,全面批判文艺思想及立场。有的文章断章取义,无限夸大,一概否定胡的文艺思想,而批评者却没有反批评的可能。
在批判活动中,舒芜向中宣部交出胡风解放前写给他的一些私人信件,《人民日报》登出了经过分类整理加注的胡风信加了标题《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于是,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一下子升级为揭露与批判“胡风反党集团”,后又升级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人民日报》发表一系列社论,一场大规模的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错误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第四节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一、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
至1956年,新闻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二是对苏联和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
二、《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
1956年,《人民日报》开始酝酿新闻工作改革事宜。7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在改版社论《致读者》中,首先总结了创刊八年来的成绩,同时承认仍然存在教条主义、党八股等严重缺点,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将改版重点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扩大报道范围,报道生活里的重要的新的事物;二是开展自由讨论,有许多问题是在讨论中逐渐得到答案的;三是改进文风,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改版后,最大的变化反映在新闻报道上,新闻数量大增,新闻报道的题材变得广泛,开始提倡报道社会生活中的新闻,更加关心和贴近读者的生活;此外,言论明显改进。副刊与作进一步加强,在照片的使用上,更为灵活。同时,认为人民日报一字一词都必须代表中央的论调也被改变,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使思想界更为活泼。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
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不应只是反映政策执行的情况,也要反映政策在执行中所发生的问题和偏差;也不能仅报道有正确结论的事实,也要报道暂还不能做出正确结论的事实)、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
广播改革工作也陆续展开, 1956年7、8月间召开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刘少奇指出,人民广播事业要加强同人民日常生活的联系,广播要跟人民的思想、生活、需要有密切联系。
会议结束后,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好;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特别是纠正广播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三是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并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举和爱好的听众的需要。
四、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和意义
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冲破了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对苏联和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办报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批判。
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EG:人民日报的改版、文汇报、光明日报、大公报的发展。
再次,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主要背景
1957年的整风与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及1959年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运动。1958年大跃进,1960年冬以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探索来去匆匆,在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时,就让位于政治需要,淹没在阶级斗争的大潮中了。
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1966年夏,中国的报纸形成了党报一统天下的大格局。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发展与调整
一、报刊与期刊
在大跃进和其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再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报纸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伏不定。
这一时期,晚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大晚报:赵超构北京《新民晚报》(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天津《新晚报》、《羊城晚报》作为南方日报的辅助和补充、《北京晚报》这四家晚报各具特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构成了建国后我国晚报的基本格局。
二、新华社
1956年,刘少奇对新华社的工作作过具体指示,为新华社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这一时期,新华社明确提出了要使自己成为消息总汇,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一)新华社在国内外事业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新华社用10年的时间基本建成了自己国内和国际的广播通讯网,为成为世界级的通讯社奠定了基础。到1966年初,新华社的国外分社达到51个,形成了以亚非拉地区为主的国际报道网。
在大跃进中,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一样,犯了同样严惩的错误,从1960年起,开始纠正国内宣传报道中的左倾错误。
(二)《参考消息》的改版和扩大发行
《参考消息》:是新华社编印的一份内部刊物,创办于革命战争年代,选载当天收到的各国通讯社和国民党中央社播发的消息,以及各国报刊、台湾和香港报刊发表的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文章编辑出版,仅供党内外高级干部阅读。1956年,中共中央决定把阅读范围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他们级别的党内外干部。1958年底,它的读者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机关团体、企业的干部和高等院校的学生。
(三)电讯建设的加强
1956年以后,新华社为适应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需要,开始有计划地更新和改进技术设备,建立和完善国内和国际电讯网络。
三、广播与电视
(一)电视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不久,上海电视台和哈尔滨电视台先后建成试播。到1961年,先后有19座省级电视台建成开播。到1966年底,全国的电视台恢复到13座。
(二)广播
四、新闻摄影与新闻纪录片
五、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
(一)新闻教育
1959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成立,是我国第一所培养广播电视各类专门人才的综合性高等学校。
复旦大学是当时唯一一所培养过新闻研究生的大学
1958年6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使该系发展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三个新闻教育基地。
(二)新闻学研究
(三)新闻学研究中的左倾错误
将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论点绝对化,对其他正确的理论、观点进行盲目的批判。
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批判运动”,思想较左学生掀起的。
第三节 从反右派斗争到“大跃进”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整风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整风鸣放中的新闻界
1957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长篇社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此,报纸把整风运动作为一项重大的中心工作来宣传报道,自由鸣放的空气热烈起来。毛泽东密切关注着鸣放中出现的各种议论,面对意见中的过激、片面,他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方法,等待时机成熟才实行反击。最后钓上来的大鱼和毒蛇正是《文汇报》《光明日报》两家。
《文汇报》:是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报纸,当时的总编辑是徐铸成。反右斗争中,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光明日报》:当时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主办的一张报纸,以统一文教工作为报道重点。当时社长由民主同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担任,总编是九三学社的储安平。储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接任光明日报时,正赶上鸣放,他大胆地向中共提出意见,称党的统治为“党天下”,为此遭到严厉的指头,成为这次运动中引出的最大“毒蛇”。
在报道整风的同时,新闻界也展开了鸣放,当时有两件事情影响很大,一是左叶事件,一是首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
左叶事件:左叶时任农业部部长助理,1957年在刘少奇陪同苏联友人参观农业展览会上,与记者发生争执,引起各报记者的反感,众记者对较为尖刻的讽刺,并由此引发了全国新闻界关于新闻工作者地位和反官僚主义的大讨论。
中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一些学者、老记者对当时党报的现状深为不满,认为所报纸办得像布告牌、留声机;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认为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观点不适应形势;一些与会者还指出,旧中国的民营报纸在编辑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不应全盘否定。
(二)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
徐铸成、浦熙修、章伯钧、储安平、王中等被打成右派,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一直持续到1958年。
(三)新闻界的教训
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造成了极为严惩的后果,为日后新闻界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所犯下的错误埋下了隐患。
二、大跃进与新闻宣传
(一)新闻事业与全国“大跃进”
浮夸风、瞎指挥、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陆续开展,1958年,是党报宣传史上极不平常的一年,大多数记者头脑发热,犯了大错。
(二)新闻事业的“大跃进”
(三)深刻的教训
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及有关的宣传报道才停止。在大跃进中报刊上出现了无数的假新闻,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违反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1959年的庐山会议,本来是准备反左的,但当彭德怀、周小舟、黄克诚等对“大跃进”提出一些意见、表达真实看法时,立即遭到毛泽东的坚决抵制,随后以此为由在全党开展了新一轮的反右倾斗争。刚刚降温的浮夸报道又开始抬头,直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第四节 60年代初期新闻工作的主经经验和教训
一、新闻宣传中“左”倾错误的发展。
1962年,毛泽东在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主导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则,意识形态领域中正常的学术讨论又被火药味十中的政治批判所代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学习海瑞直言敢谏的精神,吴晗受胡乔木之约为《人民日报》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的文章,后写成《海瑞罢官》的剧本,戏剧公演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毛泽东也很喜欢。江青等人向毛指出这是替彭德怀翻案,有严重的政治问题,默许江青组织人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姚文元写了这篇文章,并于1965年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毛还命令上海把此文印成小册子向全国发行。
这一时期,林彪还通过报刊大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0年底,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让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
1961年,刘少奇深入湖南基层进行调查,先后两次对新闻宣传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一方面要服从党委领导,坚持纪律性;另一方面也要敢于向党委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坚持原则性。
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四、先进典型的宣传与报道
宣传先进典型在60年代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主要成绩,关于雷锋、大庆、大寨和焦裕禄的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杂文的大发展
杂文从五四以来就是我国报刊的重要文体之一。60年代初,我国的报刊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杂文专栏和优秀的报刊杂文家。
《燕山夜话》:是《北京晚报》1961年在副刊上开辟的杂文专栏,由邓拓执笔,署名马南邨。在61、62年间共发表杂文152篇。这个专栏题材广泛,作者旁征博引,将知识和思想熔于一炉,赢得了群众的喜爱,不久续集出版,广为流传。
《三家村札记》:是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半月刊从1961年起开辟的杂文专栏,到1964年为止,共发表杂文67篇,这个专栏由邓拓发起,由他和吴晗、廖沫沙执笔,故名“三家村”。他们共用一个笔名“吴南星”,轮流执笔,自由选题。
《长短录》:是《人民日报》1962年开辟的杂文专栏,到同年12月为止,主要作者是夏衍、吴晗、孟超、廖沫沙、唐弢等五位作家。
针砭时弊不遗余力,谈古论今包罗万象,不幸的是,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他们都成为重点批判的对象。
第五节 主要新闻思想评价
一、解放后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
他认为报纸属于意识形态,是一种上层建筑,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有办报方面,主张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同时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倡导生活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
但是,过分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片面对待新闻自由,用“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来概括新闻自由,“舆论一律”:对反动派报纸而言,主张剥夺反动派的自由;“舆论不一律”:在人民司令部实行,允许人民发表不同的意见,引进贯彻双百方针,但是最后都变成了一花独放。
二、刘少奇的新闻思想评价
作为中央政治局分管新闻工作的领导人,他曾对新华社、广播事业局以及人民日报社的工作做过许多重要指示,可以看做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补充。
1964年,针对在大跃进中的宣传工作,对《人民日报》进行了严厉的批语,提出“有报纸的害处比没有报纸的害处还大”,充分认识到在报纸宣传中存在的危险性。
此外,他也非常看重调查研究,多次强调报上的一切文章应该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对报纸宣传中存在的表面现象、形式主认的报道深恶痛绝。但他的思想在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根本无法得到贯彻,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被全盘否定。
三、邓拓新闻思想研究
邓拓:1949年起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主持了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为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专栏、主编《前线》杂志。
一是,重视的是报纸的社论工作,认为社论是报纸的旗帜;二是,注重报纸的理论宣传,提出报纸应当“经常地就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实际生活的各项问题,进行马列主义的解释”;三,对办报的任务与目的也有着独特的见解,认为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是有区别的;四,对于群众办报与全党办报的方针也十分赞同,认为我们党报的基本特点是不仅有专业的记者,还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通讯员;五,重视改革新闻报道。
但毛批评邓拓在整风期间的表现是书生办报、死人办报,而不是政治家办报,但这并没有妨碍其在新闻宣传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
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发表,标志着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报纸广播出现了千报一面与千台同声的局面,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学处于瘫痪状态。整个新闻事业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
一、报纸与期刊
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在文革时期的文章,代表了中央表态,代表了中央的声音,成为统一全国论和号令全党全国的指挥棒。地方报纸绝大版面都用来刊载新华社电讯和《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的文章,完全没有地方特色。
二、小报的兴衰
随着各种红卫兵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涌现了一大批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报。1966—68年是小报的活跃时期。
随着各种群众组织的解体,大学的停办和学生的上山下张,文革小报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广播电视与其他媒体
(一)广播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地方人民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一律停止编辑和播送地方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大批办得有声有色的节目也被迫停办。
但广播事业也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进展,对外广播进一步扩大,十年间增加了12种外语广播,对外广播用语达到39种。农村的有线广播也得到较大发展,基本上建成了以县广播站为中心、联结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
(二)电视
1973年10月,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进行了彩色电视节目的试传。
(三)新闻摄影与图片
四、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
一、林彪、“四人帮”的宣传伎俩
一是宣传个人崇拜,二是影射文章泛滥报刊;三是根据需要树立各种典型;四是成立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子
二、四人帮控制下的党报的彻底堕落
三、文化大革命中新闻事业的经验教训
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被否定,各省市尖嘴猴腮委机关普遍被夺了权,成为四人帮的帮报;新闻真实性原则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大加践踏。这一时期的报纸版面充斥着语录、口号、文件组成的拙劣文章。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总体变化(上)
第一节 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生的最大变化首先体现在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中。从摒弃“阶级斗争工具论”到继承发展“喉舌论”,从承认新闻是一门科学,到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观念。
一、喉舌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03年简答,简述有关“真理标准”的报刊讨论)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底,虽然新闻界开展了对林彪、四人帮新闻理论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中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改进作风和文风,但是华国锋仍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因而在近两年的时间内,拨乱反正的工作难以深入,新闻媒介在宣传报道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众多的禁区。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一组理论文章,其中有一篇短文《标准只有一个》提出“趔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掀起轩然大波,由此引发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重要原则,即只有社会实践才能完成检验趔的任务,对两个“凡是”思想提出尖锐批语。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两种截然相对强烈反响: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热烈赞扬这篇文章,而坚持两个凡是的人则强烈反对。
新闻媒体则展开了广泛的争论,使之成为一次广泛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长期禁锢,打破了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的沉重枷锁,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次讨论中,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新闻工作往往肩负着澄清是非、引导舆论的重大责任。在这场讨论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坚持真理的立场,显示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准,改善了新闻界自身的形象,提高了它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二)党性与人民性的争论
197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工作所犯的错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如何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在这次会议期间,有人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用人民性否定党性,也有学者重提私人办报、民间办报,打破党报一统天下的局面,时任中宣部部长胡耀邦重新阐述了新闻工作的性质、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任务等等,认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离开了人民性就不叫党性。
198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再次强调报刊、广播电视都是党的舆论机关,要严格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
1987年,根据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开始对报刊出版单位的整顿。
1989年发生的六四政治风波,部分新闻媒介在舆论导向上发生严重错误,之后,党中央特别重视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江泽民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性,反对所谓的人民性高于党性的主张。新闻宣传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争论就此告一段落,基本认同了在肯定党性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给予人民性足够的重视。
(三)喉舌论的继承与加强
六四后,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成为新闻媒介的主旋律,但左倾思想有所抬头,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减缓了改革的步伐。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给新闻界带来了活力,在坚持党性和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
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告吹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成为新闻界宣传报道的方向,成为衡量新闻标准好坏的重要标准。
1996年,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1998年,朱镕基在视察中央电视台“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是中央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群众喉舌的概念。
喉舌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不讳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介不仅是党的耳目喉舌,也是政府与人民的耳目喉舌。所以新闻媒介要坚持党性原则,也要坚持人民性,对党负责,也要对人民负责。
二、新闻本位的回归
(一)关于新闻定义及相关问题
新闻的定义 、新闻价值的讨论、新闻商品性的讨论
(二)新闻事业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用“社会舆论工具”来代替“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
三、西方新闻传播观念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传播者的角色变化与传播内容的相应改变
一、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宣传主流意识形态
二、宣传促进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
(一)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宣传报道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和宣传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报道
(四)金融宣传报道
(五)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宣传和报道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正面宣传中的典型报道是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内容,在央和各地宣传部门的部署下,全国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同时,也适当开展了批评性报道,对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讨论或批评。
同时,遵纪守法、科技报道等等
四、提供信息,满足社会需求
一是提供重大新闻的动态消息;二是从硬新闻到软新闻;三是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众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为受众提供的新闻种类越来越丰富;四是新闻竞争与新闻大战
五、扶正祛邪,实行新闻舆论监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舆论监督逐步正常化。
一是新闻舆论监督成效卓著;二是上下协同,形成舆论监督的良好机制;三是新兴的媒介在舆论监督方面初显身手。
六、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水平逐步提高
第三节 受众的变化
第四节 制约因素与传播体制的变化
一、宏观管理体制的变化
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受到五个方面的调控:一是政党调控;二是政府调控;三是法律调控;四是集团调控;五是行业调控。
目前,我国对新闻事业实行管理的主要机构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在我国,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是新闻媒介的最高决策机关。同时,中央宣传部和各地党委宣传部具体领导各级新闻媒介。
我国电视管理体制基本上试行的是“条块结合”、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所谓“条条”管理,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对口领导;“块块”管理则是指各地区党委、政府对同级所属电视台的直接领导。从20世纪50—70年代,电视事业基本实行以“条条”为主的垂直统一领导。1980年后,基本改为实行以“块块”为主的分级管理,条条领导主要表现为行为管理。
二、新闻媒体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一是人事制度改革;二是新闻业务管理
三、新闻立法
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五、传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
(一)严格的市场准入是我国传媒业最基本的特征。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全国报业迅速推广。
(二)传媒业是资本进入的热点
由于作为垄断经营的新闻传播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在其他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的时候,新闻媒介的业外资本有很强的进入冲动。
尽管国家有关规定不允许业外资本进入新闻媒体,但目前两者还是有很多通融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媒体下属公司与业外资本合作。
2001年,书、报、杂志、资料的出版业可以上市流通;2002年,新《出版管理条例》在融资政策方面,允许设立从事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业务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报刊领域较为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系统外资金进入。当前的报刊市场,地方性报纸以其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等优势压倒全国性,是当前中国报业发展最快、市场拓展最迅速的一类群体。
与报刊相比,电视领域的政策壁垒更严,目前,系统外资金和电视的合作仅停留在制播分离和买断单一节目或时段的广告代理资格两方面。
中国传媒业一方面正在发生着从事业向产业的嬗变,传媒企业在发育过程中同证券市场及民间资本的事例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正在脱离原始积累的增长模式,充分运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实现媒介经济的飞跃。
(三)控制新闻宣传和新业务、适当放开非新闻业务领域、严格管理将是我国传媒发展的趋势。
第五节 各类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
一、报纸
(一)报业结构
2000年初,公开发行的报纸数量达2007种,形成以党委机关报为核心的党报体系占40%左右的多样化报业结构。
(二)报纸发行
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已经在我国采用了半个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日益显出弊端:一是邮发质量下降;二是在邮发合一的体制下,邮局发行费率相当固定,达到25%--45%,使报纸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竞争实力的努力成为空谈。
现在我国报业采取: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和邮报结合等多种发行方式。
(三)报业发展的新格局
晚报热—经济类报纸—都市报热潮
(四)报业经济
(五)报业集团
组建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集团经新闻出版团批准,于1996年5月29日正式挂牌运行。到2000年底,全国共建立16家报业集团。
二、期刊
(一)我国期刊业迅速发展
(二)周刊是新的市场热点
(三)我国期刊业的现状
大部分知名杂志是妇女杂志、文摘杂志、娱乐杂志、健康杂志,中国几乎还没有一份真正影响主流阶层的政经、新闻杂志。
国外许多著名的期刊一直在不断地拓展中国市场,如《财富》《商业周刊》《时尚》《国家地理杂志》等
三、通讯社
(一)新华通讯社
在履行国家通讯社职能、强化党和国家耳目喉舌作用、以挥“消息总汇”优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的权威性和积极影响世界舆论的力度明显加强。
(二)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于1978年恢复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新社的报道业务和规模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服务对象是中国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外籍华人。
四、广播事业
(一)中央台的改革
(二)珠江模式与地方电台的改革
(三)广播技术的革新
(四)广播的变化与趋势
五、电视与纪录电影
(一)电视新闻改革
(二)电视事业的发展
(三)电影纪录片
六、网络媒体的发展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
(二)网络媒体向纵深发展
(三)网络媒体开始规范化发展
第六节 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
一、新闻学术研究
(一)新闻理论研究
(二)新闻史研究
(三)新闻实务研究
(四)传播学研究
(五)网络传播研究
(六)新闻学研究的特点
二、新闻教育
第十六章 1949年以来的台湾、香港、澳门新闻传播事业
附06年名解:四不主义:1977年,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胡耀邦郑重地向中央党校的全体学员和工作人员宣布,我们在教学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中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校内研讨问题一定要畅所欲言,讲真心话;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顾虑重重,不要讲违心之言。为此,我们除了要认真实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外,还要加一条:不装(档案)袋子。这就是很快为人们所喜闻乐道的胡耀邦提倡的“四不主义”。这个“四不主义”显然很有针对性,它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过去思想政治工作中有过的“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优良传统;使文革以来的“言者有罪”、“以言定罪”、“按思想划阶级”等等“左”得吓人的错误,能够得到拨乱反正。
04年简答:范长江新闻奖的由来、概况及意义
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优秀中青年记者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1991年开始评选,现在每两年评选一次。设这项奖是为了表彰和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和继承我国杰出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同志献身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要求参评者德才兼备,人品、文品俱佳。并对参评者的综合业务成果和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社会反映各项进行综合考查和评选。凡在正式批准的新闻媒体从事记者工作10年以上,在评选年度内年龄不超过50周岁的中青年专职记者,均可参加评选。每届评出获奖者10名,获提名奖者30名。
附:韬奋新闻奖: “韬奋新闻奖”是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中国记协主办的,奖励我国从事新闻编辑、通联工作及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现职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1993年开始评选,现在每两年评选一次。以邹韬奋的名字设立新闻奖,旨在鼓励中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他的执著追求真理、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崇高品德和思想作风,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优异成绩。这项奖要求参评者德绩双馨,人品、文品都好。采取组织推选参评的办法。
邹韬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