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世界新闻传播史》

来源: 2017-06-01 22:21
 《世界新闻传播史》
教师简介
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绪论篇
第一编早期媒介
第二编印刷媒介
第三编电子媒介
第四编数字媒介
绪论篇
在原始社会,人们发现了猎物用喊叫来传播信息,或者岩画;现在人们可以用手机。传播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播的方式。
学习线索/发展线索
技术进步
——印刷、造纸、电视等的发明、改进
社会变迁
——人类如何用媒介改变自己的生活
媒介
——人类历史上有过哪些丰富多彩的媒介
思想
——人类怎样认识媒介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传播史的阶段
本课程分为早期媒介(口头和手写文字)、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共四编。
它们是更替的,也是延续的,重叠的。
{对应中国的:也是这几个阶段;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原因,发展的时间段各国不同}
第一编
早期媒介
第一章口头传播
第二章视觉符号
第三章古老的文字传播和书写材料
第四章手抄媒介
第一章
口头传播
1.语言出现
生理条件:人的大脑、发声器官进化才有了语言。
社会意义:对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生存能力。
Neanderthals尼安德特人在30000年前.没有语言能力导致灭亡。
尼安德特人是原始人类家族的一个分支,20万年前主要生活在欧洲和亚洲的西部地区。大约在3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尼安德特人突然从地球消失了。
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喉咙位置非常接近其他灵长类,而非人类。这就证明了尼安德特人不可能发出人类语言所使用的各种声音。
大约在10万年以前,现代人类的祖先和尼安德特人一同游荡在地球上,当时人类祖先与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相差无几。不过,在体力上,人类祖先却没有尼安德特人强壮。根据当时的判断,被淘汰的应该是人类的祖先。但是,到了距离现在14000年,人类学会了利用被训练过的狼狗来帮助人类发现外患的入侵,这样,人类的嗅觉逐渐退化,这种退化使得人类在发音方面得到进化。美国布朗大学语言学家莫利普·利伯曼和耶鲁大学解剖学家埃德蒙·克里林发现,人类具有比尼安德特人更加完备的发音系统。发音系统的丰富导致语言和思维的丰富。这就是尼安德特人被最终淘汰的根本原因。复杂的语言技巧是现代人类取胜尼安德特人的关键。互相沟通的能力,使原始人能更有效地从事狩猎等合作活动。他们在分享食物源地信息方面也更具优势。这对于度过严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家推测,处于最后一个冰河纪中期的欧洲几乎是不毛之地。而抵达欧洲的后旧石器人发挥了他们已经具有的语言优势。当尼安德特人消失的时候,欧洲大陆的气温摇摆幅度在8摄氏度之间。梅乐斯认为,由于拥有新技术、发明能力以及语言,现代人能够比尼安德特人更迅速地适应天气的快速变化。在此之前,尼安德特人经历过类似的气候变迁,并且生存下来。但他们那时并不需要面对现代人类的竞争。
2.口头传播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传播手段
讲故事(Storytelling)包括虚构和非虚构,用于传播信息。在人类有书之前,它是家庭和社群用来传递关于他们的过去的信息的途径。
古老的史诗与神话里面包含了许多信息。比如荷马史诗。
口头传播也用于传播当时的新闻信息。
{对应中国的:也有歌谣和神话}
口头传播的局限性之一:距离
如何解决?
人类一直在努力比喊叫传播得更远。
远距离的人力奔跑
马拉松是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在马拉松河谷与波斯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雅典军队打败了波斯侵略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当时担任传令兵的菲力皮得斯奉命将这一胜利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居民,让同胞早些分享这胜利的喜悦。他顾不得路途遥远,一口气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到达雅典时他已累得精疲力竭,只说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下,闭上了双眼。
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及菲力皮得斯的英雄事迹,在1896年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举行了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的比赛,优胜者以2小时58分50秒的成绩跑完全程。这项赛事被称为马拉松赛。经过对马拉松镇至雅典的中心广场距离进行反复丈量,最终确定了42.195公里的距离。从1924年第八届巴黎奥运会起,这个距离规定为马拉松赛跑的标准距离,一直沿用至今。
印加人——有人不断在道路上奔跑,传递消息。印加帝国没有车马,他们的资讯传递完全靠人力。是靠一个个经过特别训练的长跑者,沿着道路跑步传递资讯。
游客在秘鲁游览胜地马丘比丘游览。马丘比丘是秘鲁古印加帝国的古城遗址,古城街道狭窄,整齐有序,宫殿、寺院、作坊、堡垒等各具特色。它们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没有灰浆等黏合物,大小石块对缝严密,甚至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丘比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口头传播的局限性之二:保存。
如何解决?
文字能够传播得更远,也更方便保存。
录音技术和广播是很晚才发明的。
口头传播的局限性之三:
依靠记忆为基础,容易误传。
如何解决?
文字更准确。
口头传播是延续至今的一种传播手段。
不论是远距离,还是近距离,声音还是具有文字不能代替的功能。
面对面的口头传播(人际传播)是不可替代的。
感染力、说服力、便利。
第二章
视觉符号
第一节
具象符号
原始人应用非口头传播符号,及其变迁的过程。
具象符号——抽象符号——文字
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传播的视觉符号是越来越抽象,最后发展为文字。
岩画(Cavedrawings)
岩画是人们在洞穴和峡谷的壁上绘画,很能反映人类因地制宜,用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来传播思想和信息的古老媒介。
关于岩画的疑问
为何世界各地的岩画如此相似?都是多以动物和人为题材?
岩画的目的是什么?是实用的吗?告诉别人此处有某种动物?还是祈祷性的,希望此处有某种动物?
岩画中的人是写实的,还是想象的?
世界各地都发现有岩画,风格各异,但是共同的特点是狩猎和人物的题材最常见;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产特点;早期风格粗犷,后来转向抽象符号或者说图案化。
“岩画是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从远古的狩猎时代到近代原始部落的人类生存活动的连续性篇章。岩画是描绘在崖石上的史书。”
1879年在西班牙发现的阿尔塔米拉(Altamira)洞窟,是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岩画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各种动物的动态生动自然,岩画的风格极其粗犷有力。
贝加尔湖沿岸勒拿河畔的希什金诺村岩画点,就在村子附近的石崖上。
《牡马》,用红颜料绘制,长达2.3米,高1.5米。
崖壁画表现出野马的笨重巨大的肢体,头部较小,具有原始时代马的一般特征。
北欧阿尔塔岩画点有一幅岩刻,描绘的是从陆上和水中两方面围猎驯鹿的场面。
那些描述刻画较多的动物往往是当时人们最迫切希望得到,而又不能轻易捕获的动物。
岩画能够反映当时的气候:是牛多还是马多?是狩猎还是养殖?
岩画有多种功能:祈祷石、巫术狩猎、氏族符号、天象、纪录重大事件、幻觉(有的岩画画面怪诞)、仪式(比如关于人的繁殖等)等等,在人与天、人与人之间传播丰富的信息。
岩画研究者们认为岩画不只是艺术,而是有目的的,即传播信息。
第二节
抽象符号
一烟(Smoke)
二结绳记事
用绳子符号来表达信息。
印加帝国的奇普(Quipu)
中南美洲,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有三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其中一个印加帝国,另外的是玛雅、阿兹特克。
印加帝国是农业国家,有一种记录的知识系统,叫Quipu,是一些绳子围绕最长的一条主绳结在一起。
不同的打结方式代表不同的意义。
有些QIUPU有不同的颜色,那是代表不同物体的概念。象黑色代表战争,白色代表羊驼。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印加帝国可以掌握它的辽阔疆域和众多资源,保证居民的生存。
保存至今的QIUPU让我们发现QIUPU的大小不一,样式也有区别。
印加帝国的地图
印加帝国的道路系统
印加人建造了发达的道路系统;印加帝国的两条主干线穿越帝国,一条在海岸沿线,一条在高原之上,无数的道路在其间相连,将帝国境内的所有城镇连为一体。QIUPU的信息就是通过这些道路收集上来的。信使从各个基层的行政单位收集农业收成信息等,汇总到中央。实现了今天国家统计局的功能。
三.旗帜与帆
爱琴海theAegeanSea的由来,爱琴的儿子叫德泽,德泽去与克里特岛的食人怪物战斗。胜利后忘了换帆,出发时用的黑帆,胜利后本应该换成白帆的,因为白帆象征胜利。结果一个不合时宜的通讯故障导致父亲爱琴投海自杀。
抽象的符号往往是不明确的,有时会导致误会,甚至不幸的结果。人类一直在寻求更好的传播符号。
第三章
古老的文字传播和书写材料
从具象的画到抽象的图案,再到象形文字,然后是非象形文字,走过了漫长的过程。文字渐渐趋向简化。
各国为何使用了许多种不同的材料来书写?就地取材。比较。
{对应中国的:甲骨文,青铜器}
1古代中东地区的苏美尔人(Sumerian)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即著名的“两河流域”。这里生活着一群苏美尔人(Sumerian)。
苏美尔人把文字记录在泥板上。公元前3300年左右。
芦苇是巴比伦尼亚沼泽地带最常见、最理想的材料,苏美尔人把芦苇杆的头削成楔形,用它来作笔,把文字刻在表面柔软的湿泥板上。这些泥板大约有8厘米见方,2~3厘米厚,干燥之后,就变得非常坚硬了。
考古学家发掘的泥板堆/楔形文字
书写前,要把黏土反复揉搓,制成薄片,刻写需要湿润的黏土,但是泥版干得很快,所以在这上面写字要求又快又准。芦苇杆锋利如刀,可以在泥版上画出笔画很细的文字。要求写的时候笔要用力向下压,由于芦苇杆笔的笔尖是三角形,长度如今日之铅笔,因此笔端就成了楔形。象形文字是不便于书写的,于是简化成了楔形文字。
泥版是容易变形的,所以需要烧制。变硬了以后不容易篡改,适合商务和私人信函等用途,也适合长期使用。
缺点是不方便远距离运输。
苏美尔人还用一种圆筒形的印章(seal),在泥版上滚压,形成连续的印记。这被苏美尔人用来做个人的私章。
{对比中国的印章}
2900-2700B.C.
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
狮身人面像。
约公元前2611年,海夫拉法老时期。
图特卡蒙法老是古埃及18王朝的第12位统治者,大约公元前1325年死去。他的一生十分短暂,也没有特别值得瞩目的功绩。他之所以能成为埃及最出名的法老,主要是因为他的陵墓是3000多年来唯一一个保存完好无缺、没有受到盗墓贼光顾和破坏的法老陵墓。
(胡须是权力象征)
拉姆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304年至1237年统治埃及长达68年,是古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2006年8月25日埃及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II)的巨型雕像,从开罗市中心搬迁。这座巨型雕像原本耸立在市中心的拉美西斯广场上,但由于广场的人流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埃及政府决定将石像进行整体搬迁。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又占领了埃及,从此埃及处于外来民族的统治。
希腊血统的克里奥帕特拉(Cleopatra)是古埃及最后一个法老。她懂得九国语言,有才华。这位埃及艳后(她的丈夫是自己的弟弟,也是政敌,托勒密王朝十四世)遭遇了罗马非常强大的时期,来侵略的恺撒和安东尼先后成为她的情人,从对手变为盟友,但是这是罗马统治者内部反对的,因此恺撒被谋杀,安东尼自杀。当继任的屋大维来入侵古埃及时,她用眼镜蛇自杀了。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占领了古埃及。
下面是克里奥帕特拉形象的钱币,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与1963年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电影《埃及艳后》中表现的差别很大。
纸莎草(papyrus)
纸莎草纸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把新鲜的草秆切成需要的长度,剥去绿皮,然后平展开,互相略微交叠,摊在吸水布上,布上在铺一层草片,上面又盖一层吸水布,如此完工后,捶击大约两个小时,使草片凝成一张薄的纸,最后是把纸压平,晾干。这样的纸很轻便,可以远距离运输。另一种草做成笔用来书写,叫灯心草,切成一定的长度,一头削尖,击打以分离纤维,笔是软笔。抄书人用的墨盘有两个槽,一个是装红墨水,一个是装兰墨水,盘上还有一个水槽。纸卷握在左手,渐渐展开,字书写的顺序是由右边到左边。
古埃及有两种书写的材料,一是纸莎草纸,二是石头。刻在石头上的字,是象形文字,装饰性强;而写在纸上的字,类似草书,轻快,省略,文字就不再象图画,而是更纯粹的文字。
纸莎草纸的缺点是不能装订得太厚,羊皮纸则可以装订得很厚。相对来说,这种纸不如羊皮纸结实。当然也不能用于印刷。
纸莎草只能生长在沼泽地,于是有些国家不出产这种纸的只好依赖进口。
古埃及《亡灵书》。是古埃及人为死者奉献的一种符箓,以为可以保障死者安全,在白昼返回世间。内容是咒语、祈祷等等。
保存完好。薄而坚,有纹理。字迹清晰。
看起来与纸极其相似。
木乃伊(Mummification)
古埃及的木乃伊内棺盖上画着许多画和故事。
寄托着对轮回的信仰,对来世的向往。
仿佛中国汉朝的画像砖。
抄写人(Scribe)
古埃及一个有权力的职业,高贵的职业,受尊敬,待遇好。
几个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东亚地区(中国),南亚地区(印度),中南美地区(印加),古希腊罗马。
中国特殊的地方在于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国家,没有断裂,始终保持一种文明传统,即使元、清被外族占领,文化还是汉族的同化了。
世界地图
第四章
手抄媒介
第一节最早的《每日纪闻》
第二节新闻信
第三节手抄新闻
第四节羊皮书
第一节
最早的《每日纪闻》
《每日纪闻》(又译《罗马公报》)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制木板上。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Album)”,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当时木板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恺撒是民主派的首领,他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传播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他的养子恺撒·屋大维继任。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的尊称,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奴隶制的罗马共和国从此转变为罗马帝国。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纪录、帝国政事、宗教祭祀、贵族的婚丧嫁娶、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公报除缮写在布告牌上,还由书记员抄写多份,颁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
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公元前500年,古罗马就开始有新闻信。
官方的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西塞罗的信
公元前51年左右,罗马雄辩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他一生写了许多书信,其中有一些是向官方报告新闻的。
供罗马上层阶级阅读的书写新闻形式。
富格尔新闻信(FuggerNewsletters)
德意志实业家族。初在奧格斯堡(Augsburg)经营纺织业,后来发展成庞大的贸易和金融事业。
1568-1605之间,为了生意的需要,这个家族派人到各地采集新闻信息,写信回来。主要是关于商业方面,货物价格等,偶尔也有其他话题。可以算作商业新闻的发端。
非印刷。
第三节
手抄新闻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1556年出现定名的小报,每月一期,名称叫做“手抄新闻”(NotizieScritte),每份一个铜元。
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塔”(Gazzetta),后这种类型的小报流传到欧洲各国,被称作《威尼斯公报》(威尼斯小报),Gazzetta一词成为欧洲各国早期报纸的常用名称。(gazzette)
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贸易中心。
为什么威尼斯的这种小报不用印刷?
16世纪已有印刷技术。
原因:抄书也很快;抄书更方便,成本更低;发行有限,不需要印太多。
第四节
羊皮书
羊皮纸(Parchment)的发明地——贝加盟(Bergama)
现土耳其境内。曾是古希腊殖民城邦,距爱琴海约26公里。
曾拥有古代世界第二好的图书馆,仅次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在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禁止出口莎草纸之后,此地发明的羊皮纸成了地中海地区纸张的唯一替代物。
公元前2世纪,贝加盟图书馆藏书20万册,埃及亚历山卓城图书馆藏书70万册。当时的书都是用尼罗河的芦苇制成的芦苇纸写的,埃及人们怕贝加盟会后来居上,索性限制芦苇纸出口,贝加盟国王二世就叫手下的科学家研发出用兽皮也就是著名的羊皮纸,叫Parchment,源自贝城古名Pergamum。
将生羊皮放进石灰水泡,浸透,去毛,在架子上撑开晾干。然后用水和浮石打磨,直至平滑,然后切割成块,上面打蜡,用芦苇管笔书写。羊皮纸对折,装订成册,双面都能写。这样的书方便书写和运输。但是昂贵。
一本圣经需要三百张羊皮。
羊皮纸的发明对欧洲文明及基督教文化传播贡献很大,在中国的造纸术藉由十字军东征传到欧洲之前所有的圣经都是用羊皮纸写的。
手抄书
手抄书装饰精美,成本甚高,被当作财宝一样。
精美的手抄书
造纸技术从中国传到西方
751年,中国造纸工匠被俘虏,技术西传.
1200年,造纸技术已经传到西班牙和意大利。许多书开始写在新的廉价的纸上.
布被洗干净,浸湿,捣烂,分离出来,然后压制。
第二编印刷媒介
第一章印刷报纸最早出现以及各国报业的开端
第二章大众化报业的出现与发展
第三章现代世界报业
第一章
印刷报纸最早出现
以及各国报业的开端
第一节印刷技术及最早的报纸在德国出现
第二节英国报业的开端
第三节法国报业的开端:
政党报纸和文艺报纸并存的传统
第四节美国报业的开端:
政党报纸和新闻思想
第一节
印刷技术及最早的报纸
在德国出现
一印刷技术出现
美因兹
印刷博物馆
1最早的印刷机什么样?
1450年,德国美因兹,约翰·古登堡发明了实用的印刷术,用螺旋杆的压力工作,类似榨酒机。还发明了如何用油墨以及如何用金属活字。
2约翰·古登堡(JohannesGutenberg)
一个天才的工匠(金匠),善于铸造金属。
他发明的活字,是铅和锑和锡等混合在一起(合金)。既容易浇铸成形,又经久耐用。
他为什么要制造一个印刷机?古登堡发明这个印刷机以后,马上就筹集资金开始印刷,出品了一批圣经。
从技术转变到生产力的速度非常之快.
他搞发明的动机就很明确。就是为了商业的目的。
3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中国印刷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出现的印章和公元2世纪东汉时出现的碑拓。印章和碑拓是雕版印刷术的前身。
中国很早就大量使用雕版技术了,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刷书籍是中国的木版(woodblocks)佛经。并且雕版技术传到了西方。而且毕升率先发明了泥活字,可是为什么中国没有率先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呢?
第一,毕升率先发明了泥活字,但没有广泛应用。因为技术上有点难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不大好用。
第二,与中国的需求不足有关系。雕版印刷已经可以基本满足量不太大的印书需求。
第三,金属活字印刷需要用油墨,中国的传统一直用墨水,没有办法解决上色的问题。欧洲人作画很早就用油彩。
第四,金属活字是上下压的方式,而中国的雕版是左右刷的,不适合用于金属活字;
第五,谷登堡活字印刷术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使用的音节字母文字,只要几十个印刷好就可以排印书籍,和中国汉字相比,它省去了数量巨大的字模的制造,在拣字排版上也容易得多,这为印刷术的应用和推广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第六,也是最关键的,欧洲在世界文明史中的位置决定了古登堡发明的作用。
在15世纪以前欧洲是世界上一个普通的落后的地方。而此后世界进入了现代时期。从此,西北欧成为世界文明和经济领先的地区。因此,古登堡的印刷技术的发明正赶上这个时期,很快被传播到整个欧洲,又在不断改进之后,伴随海外殖民地的扩展,传播到世界上各个地方,包括亚洲,中国19世纪最早一套铅字的中文活字还是在英国制造的。
所以说,如果活字印刷机不是发明在欧洲,不会获得现代印刷技术先驱的地位。
现代化
经济学家定义为人类逐步提高其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并利用它来提高人均产出的一个过程。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指出,现代化的其他特征还包括:唤醒和激发大众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乐趣,认为人类生活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制于超自然的力量,以及对科学和技术的信赖。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说,现代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无情地使欧洲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因为现代化不仅为欧洲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且促进了欧洲社会和政治的融合,为其增添了活力。
印刷对于现代化的意义——让欧洲的学者有共同的知识,讨论问题,让欧洲的人民有共同的文化。
中国是最早发明活字技术,以及发明木活字的国家,其后,韩国也使用过金属活字,比古登堡早很多年韩国人就已经用金属活字印书了,是佛经,但是影响局限在自己的国家之内,没有扩散到其他国家。
清州古印刷博物馆。韩国的金属活字本——1377《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6月11日国际咨询会。《直指》在该会议上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本。
古登堡知道中国的发明吗?因为年代久远,没有古登堡很多的资料留下来,所以无从判断他对中国了解多少。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分别孤立地产生相同思路的发明,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雕版印刷技术早就传到了欧洲,当时已经应用了,我们推断他不可能不知道。
中国的木活字和韩国的金属活字他知道与否,这个不好说,没有明确的证据。(中国西夏时期有木活字,但是大量用木活字比古登堡的发明要晚,是清朝。)
4古登堡的发明推动宗教改革
古登堡是第一个印刷圣经的人——《42行圣经》。全书1,284页,使用拉丁文,每页两栏,每栏42行,每页共印字母约2500个。第一次印了200套,今天世界上还有47套。
边框和栏间都彩绘有装饰物,包括花草、鱼虫和仙女,还有白鹤、孔雀等飞禽,十分精美华丽。正文用的是所谓哥特体,字形粗黑,庄重古朴。
古登堡的发明推动基督教的传播。
由于基督教的传播,欧洲人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知识。在印圣经之前,许多人没有读过圣经,因为手工书太昂贵了。路德本人在20岁之前没有见过〈圣经〉。
“使圣经成为思想和精神食粮,这是最有深远意义的一种文化变化”。“这对新教徒来说影响深刻,使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知识背景和共同文化。〈圣经〉是部完整的文学,是部图书馆。
他的发明推动了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领袖路德的许多观点印成传单和小册子到处散发。
路德掀起的新教改革当中,印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在宗教改革之前,文艺复兴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工业革命在宗教改革之后,新教伦理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使人们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
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马丁·路德是欧洲中世纪向现代过渡时期的著名改革家。他所发动的改革运动不仅是一场宗教改革,而且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精神自由和社会解放开辟了道路。
宗教改革标志着资产阶级向封建制度冲击,动摇了罗马教会的中介地位,路德主张所有信徒皆为祭司,反对解释圣经之权全操于教皇手中。
恩格斯1840年《咏印刷术的发明》
如果没有你哟
时间也会吞噬自身
永远葬身于忘却之坟
但是你终于降临
思想冲破了藩篱在它的襁褓时代就长久地限制着它的藩篱
终于展翅飞向遥远的世界
在那里/正在进行着郑重的对话
这就是过去和未来
你是启蒙者
你这崇高的天神
现在应该得到赞扬和荣誉
不朽的神
你为赞扬和光荣而高兴吧
而大自然
佛是通过你表明
它还蕴藏着多么神奇的力量

它终于起身了
显示出强大的新符号
冰冷的莱茵河看到了古登堡
无谓的劳动啊
你写写抄抄
赋予思想以生命
这真是白白操劳
因为思想必势
模糊的帷幕
忘却的阴影把它笼罩
什么样的器皿能容纳大海的波涛
禁锢在独卷手抄书内的思想
无法传扬四面八方
还缺少什么/飞翔的本事
大自然按照一个模型
创造出无数不朽的生命
跟它学吧
我的发明
让真理之声四处传扬
千万万回声在山谷震荡
鼓动着灵感的双翼
青云直上!
马克思1861年《经济学手稿》
把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级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为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的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条件的最强大的杠杆。”
古登堡不光印圣经,还印老百姓很反感的教会赎罪券,也印宗教改革领袖路德的传单和小册子。没有明确的政治动机,他搞发明是为了商业目的。
但是不幸的是,因为合作伙伴要抽回股本,所以他破产了。
他的名字永垂青史,因为他发明的印刷术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印刷比手工抄写,既快,又成本低廉,因此能够方便迅速广泛地传播思想。
5古登堡印刷术的扩散
从谷登堡在德国美因兹的印刷厂开始,美因兹是个商业要地,店铺工场云集,所以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几十年间,印刷工场就很多了。
15世纪中,印刷术很快扩散到整个欧洲。很多人模仿他,试图从印刷业中牟利。
但是很长时间,印量都不算大。印刷业真正地发展起来是18世纪才开始的。
原因是许多国家的统治者觉得印刷会鼓励人们起来反抗他们的权威,所以严格控制印刷业的规模。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众化报纸没有出现,没有什么需要大量印刷的。19世纪,大众报纸出现了,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16世纪欧洲安特卫普的印刷工坊。
有人运纸来,有人在刷油墨,有人在操作机器,有人在排版。
6印刷机械逐步改进
从谷登堡的压榨式印刷机到手摇的印刷机,是一种进步,但是最大的突破是轮转印刷机在19世纪的应用。它可以每小时印上万份报纸,为大众化报业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意义
谷登堡的印刷术从技术上看是质朴的、简单的,但是在人类传播史上,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使机器进入了人类传播的过程。人类复制和分享信息的能力极大地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了。
二最早的印刷报纸出现
1新闻书(16世纪)
在真正的报纸出现之前,先有新闻书(Newsbook)。
当时叫科兰特(coranto),从荷兰语来。
荷兰是新闻书最早出现的国家。这是17世纪荷兰的新闻书。
2最早的定期印刷出版物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定期印刷出版物是1609年在德国出版的两种周报。
特点:
定期,连续出版。每周出版一次。
有统一、可辨识的报头。
每一期只登一条新闻。
斯特拉斯堡(当时属于德国,现属于法国)出版的《报道》(Relation);现存最早的是1609年的。有证据表明1605年已开始出版。
德国沃尔芬比特尔出版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AvisoRelationOberZeitung)。现存最早的是1609年的。
“AvisoRelationOberZeitung”1609
1615年,《法兰克福新闻》周报创办了,每期刊登数条新闻。直到1902年才停刊。
印刷的定期出版的周报的诞生,意味着现代报业的开始。
3世界上第一个日报(1656)
1656年,莱比锡一位出版商创办了《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第一个日报。
1660年,莱比锡的邮政局长创办了《莱比锡新闻》。被认为是世界第二个日报。
4德国为什么是最早出现印刷术和报纸的地方?
A德国的经济水平一度欧洲领先。一些城市定期举办集市贸易活动。
B德国有邮政驿车业务(始于1502年),促进了周报的出现。而且由于邮政制度的存在,邮件可以在一些城市当日到达,因此世界上第一张日报仍是在德国诞生。
但是德国新闻业后来没有顺畅发展,失去世界报业领先地位
原因是——
该国地理的割裂;
该国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均衡;
该国地方上存在许多利益集团,封建割据、政治分裂使德国的新闻业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
该国1650年代爆发了残酷的战争,使德国的工商业和新闻传播业都饱受打击。
第二节
英国报业的开端
1英国最早的报纸
1665年英国政府创办的官方报纸《牛津公报》(TheOxfordGazette)。
24期后宫廷从偏僻的牛津搬回伦敦,于是改名《伦敦公报》。至今还在。
这是1675年的《伦敦公报》。
英国最早的日报
《每日新闻》(DailyCourant),名称来自科兰特。
1702年在伦敦创刊。创刊时只有一页纸,单面印刷。后改成双面印刷。
Courant:常见的报名用词
1724年7月4日的TheNewcastleCourant
Mercury:常见的报名用词
MercuriusCivicus.LondonsIntelligencer
1643年7月
大英图书馆收藏。
〈公民信使〉
后来地位崇高的文艺杂志《法国信使》。
2出版自由思想最早提出
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英国大诗人,他的《论出版自由》(1644)是全世界新闻事业顺畅发展的第一块思想基石。
由于他写了一些关于离婚的小册子,被国会质询,所以愤怒,写下这个小册子。
他抨击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认为只有通过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人类才能不断获取真理。他的意思是,人是有理性的,自由表达观点,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力。限制出版自由,是对理想的蔑视,是对人权的践踏。
他是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呼吁。此时,还难以付诸实践。但是他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对后来人有启发意义。
原文翻译——
如果不特别小心的话,误杀好人和误禁好书就会同样容易。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象;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象。许多人的生命可能只是土地的一个负担;但一本好书则等于把杰出人物的宝贵心血熏制珍藏了起来,目的是为着未来的生命。不错,任何时代都不能使死者复生,但是这种损失并不太大。而各个时代的革命也往往不能使已失去的真理恢复,这却使整个的世界都将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就必须万分小心,看看自己对于公正人物富于生命力的事物是不是进行了什么迫害;看看自己是怎样把人们保存在书籍中的生命糟蹋了。
3新闻人群体出现
18世纪初,英国形成了新闻人群体,包括笛福、艾迪生、斯梯尔、斯威夫特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效忠于一个政党.1688年英国革命后,政界形成两大党派———托利党和辉格党。前者是保守的,代表教会和地主贵族,后者是激进的,代表资产阶级和改良贵族。
笛福(DanielDefoe)
新闻人,政治家。为辉格党办了一份《评论》(Review)杂志,1704年创办。评论体裁为主。每年从该党领取400英镑津贴。
也是著名小说家,《鲁滨逊漂流记》是其代表作。
斯威夫特
既是政论家,也是小说家。
1710年创办《检查者》(Examiner),代表保守党利益。也是拿津贴的。他的职业是牧师。
擅长讽刺文学。后世最熟悉的作品是《格列佛游记》。
两位文学生活杂志的发行人:
艾迪生和斯梯尔
斯梯尔1709年创办《闲谈者》(TheTalker)。内容包括社交娱乐、诗歌、学术、新闻、随感录等,富有文学趣味,面向伦敦的中上层市民。
1711年二人合办《旁观者》(TheSpectator)。描写英国上层社会的生活和思想。文风风雅而幽默。对后世影响很大。
《绅士》杂志
(TheGentlemen’sMagazine)
1731年由EdwardCave创办,1914才停刊。历时近二百年。
创办之初,以报道国会活动的独家新闻而闻名。
出版于1749年7月,55页长度。头版是anicemastheadofSt.John'sGate,内容有全世界的新闻报道,有趣好读。报道审判海盗。印刷质量甚佳,使用了棉纸
《绅士》杂志,作为一种篇幅较长的,通俗的英语期刊,被起了一个名字叫“杂志”。这是英国第一个综合性的期刊。它象仓库一样,精选其他出版物上的论文和散文,主要是书和小册子。它座右铭(motto)是,把这一个月的各种资源记下来,整合起来。
4读者——阅读阶级(ReadingClass)
“迟至1840年,即使在英国和法国——欧洲最进步的两个国家——也有几近半数人口是文盲(而在落后的俄罗斯则几乎有98%是文盲),我们就会明白所谓“阅读阶级”指的是拥有一些权力的人。更具体而言,阅读阶级的成员,除了贵族和地主士绅、廷臣与教士等旧统治阶级外,还包括了平民出身的下级官吏、专业人士以及商业和工业资产阶级等新兴的中间阶层。”(并影响到家人)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17——18世纪的英国
英国的文盲比欧洲内陆少得多。
(英国的)城市中产阶级甚至是民众都有一种使旅人感到惊讶的习惯,人们聚在咖啡馆大声朗读报纸并加以评论:他们正处于一个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的结合点。
(还有阅览室)人们花很少的钱便读到很多没钱去买的报刊。
孟德斯鸠在英国旅行期间曾吃惊地看到可一个铺瓦工也拿着报纸:这在法国是无法想象的。(英国人好奇心强烈,喜欢论战)(《西方媒介史》,让纳内,P34)
4英国报业管制政策的变迁
A《大宪章》
《大宪章》(MagnaChart),俗称自由大宪章,是1215年英格兰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一个协议。
意味着专制王权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此后的英王们都接受了《大宪章》的约束。《大宪章》成为维持英王和贵族关系的一种保障。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
几十个英国贵族身带佩剑,来到位于伦敦西北30公里处的泰晤士河畔温莎堡附近,向一贯专横而粗暴的国王约翰递交一份请愿书,国王表示了同意,并将这卷羊皮纸——“贵族权利纲领”转给了他的大法官。四天后,以这卷羊皮纸为蓝本、经大法官们修饰敲定的“英国人民自由契约”——《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确立了一些英国平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保障教会不受国王的控制。
同时它亦改革了法律和司法。要求皇室放弃部分权力,及尊重司法过程,接受王权受法律的限制。
大宪章对后来的法律影响很大。确定了王权必须尊重法律的原则。提出一些关于民主、平等的要求,比如选举权等。
但是这些要求,在英国是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步实现的。
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前,没有带来多少自由。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封建王朝对报业的管制措施
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
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
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星法院
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QueenElizabeth)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
1586年,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出版法庭命令”,亦即“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对违犯者处以罚金、判处徒刑和肉刑,甚至可以进行不经辩护的秘密审判。该法令一直持续到1640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桎梏。
Westminster,London,theStarChamber
星法院(StarChamber,即国王掌握的特种刑事法庭,因法院建筑有星状装饰而得名)
C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策——
1)印花税:
最早的《印花税法》(StampAct)1712年颁布。因纳税的报刊和纸张都象贴邮票一样贴一个印花而命名。
又叫知识税,包括先后实行的印花税、广告税、纸张税、报纸副刊税等。
为什么课税?
国民读报是否恰当?是否应当让大众了解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政客的答案是否定的。
从1712年开始,到1756年,1775年逐步加重。直到19世纪中叶才陆续废除。此后英国报业迅速发展。
这是一便士的印花。根据1765年英国为美国殖民地颁布的印花税法,一便士的印花用于报纸,小册子以及其他“比半页纸大的比一页纸小”的印刷品。
2)津贴制:政府或政党出资,给予报纸杂志津贴。
1721年——1742年的英国总理,执政最后十年,仅在保证对他有利的文章方面就花费了5万英镑。
贿赂盛行。
3)法律制裁:诽谤法、叛国法等。
“英国的出版史就是由骇人听闻的判决构成的”。
示众柱刑。1703年,笛福曾被惩罚。
烧毁报刊。1763年,《北不列颠人》杂志的所有第45期被带到露天场所烧毁。遭到人们抗议,保护记者。从此,国会再也不敢公开烧毁报纸杂志了。
第三节
法国报业的开端:
政党报纸和文艺报纸并存的传统
法国的新闻业落后于英国。原因——
缺少议会及两党执政的制度。
哲学家们更青睐书籍而不是报纸。哲学家对记者表现出敌对的态度。
伏尔泰:“报纸已成为社会的一种祸害和一种不可容忍的劫掠”。他指责报纸既不正派又轻浮,永远达不到审慎的书籍那样的严肃程度。
新媒介出现后遭到的批判
(电视、互联网)
狄德罗:“所有的报纸都是无知者的精神食粮,是那些想不通过阅读就说话和判断的人的对策”“这些报纸从来没有刊登一句杰出人物所说的话,也不阻止一部劣等作者的拙作”
卢梭:“一本期刊是什么?一种昙花一现的作品,既没有价值也没有用处,有知识的人都忽略去读它或是蔑视对它的阅读,它的命运不过是早晨在梳妆台引人注目而晚上又沉寂在衣柜里了。
保守的宗教人士,一位修道院长说:
“上帝保护建立在敕令基础上的出版自由!没有什么比这更能使一个民族变得更粗鲁,更能破坏鉴赏力,更能使表现力退化了。
1775——1785年之间,大革命前夕,哲学家与记者的敌对被打破。报纸被赋予受尊重的地位。
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而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作和出版的自由,但这一自由限定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1法国第一个杂志
《学者》杂志1665年创刊发行。
下图从左至由依次是1665年的,1667年的,1743年的。
1672年,一位法国作家创办了后来地位崇高的文艺杂志《法国信使》。
2法国第一个报纸
法国由于封建势力强大,出现日报比英国晚,1777年才出现《巴黎新闻》(JournaldeParis)。
创办人是大革命中吉伦特派的领袖布里索。后改名为《法兰西爱国者》,是吉伦特派的主要报刊。
3大革命胜利鼓舞报业发展
1789年大革命后,专制王朝对报业的束缚土崩瓦解,大革命中又发生了许多新闻,吸引民众的兴趣,因此报纸的数量增加迅猛。
1788年,只有四家报纸在巴黎登记出版,179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355家。
法国大革命与报纸的关系
新的制度需要透明。秘密意味着特权。
大革命是尊重民主的。
报纸不仅构成政治活动的一面镜子,也是政治生活的中心参与者。
4著名的政党报刊:
马拉的《人民之友报》
马拉(JeanPaulMarat)1789年创办《人民之友报》,写了许多尖锐有力的评论,抨击封建势力揭露大资产阶级的动摇倾向他的革命言论深受劳动大众的拥戴,却受到当权者的迫害。
由于多次被通缉,报纸被查封,印刷所被捣毁,他被迫躲进巴黎的下水道里办报,因此染上皮肤病。他后来不得不泡在澡盆里工作,才能减轻痛苦。1793年,就在浴室里,被政敌派来的刺客刺杀。
第四节
美国报业的开端:
政党报纸和新闻思想
1美国最早的报纸
《海内外公共事件报》(PublicOccurrences,BothForeignandDomestic),1690年创刊于波士顿。
此报四版,只印三版,第四版空白,留给读者在传阅中填补自己知道的新闻。
仅仅出版一期。因为没有登记,违反了殖民地政府的出版许可法律。
2最早在美国办报的人
本杰明·哈里斯(BenjaminHarris),英国印刷商,因触犯政府入狱,后来带全家逃到美国。
这是他1679年在伦敦出版的。
3美国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
1704年《波士顿新闻信》(BostonNews-Letter)创刊。创办人是一个邮政局长,当时邮政局长兼办报纸是常见的。因为印刷商往往兼记者,而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接触到读者,于是和邮政局建立起密切的连带关系。
1736年的《弗吉尼亚公报》(VirginiaGazette)。
4托马斯·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
《独立宣言》起草者。
杰斐逊在1787年,在给朋友的书信中写道:“如果要我来决定究竟是有政府而没有报纸,还是有报纸而没有政府,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
成为总统后,虽然为政敌对他的攻击而烦恼,但是从不主张查封报纸。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FirstAmendmenttotheUnitedStatesConstitution)
杰斐逊最重要的贡献是,呼吁在宪法中增加包括信仰自由、出版自由、陪审制度等人权条款,美国国会在1789年通过了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即《人权法案》(BillofRight)。
该法案的第一条,即宪法第一修正案是美国新闻自由的基石。在美国,如果涉及言论、新闻、出版等诉讼,往往都会搬出宪法第一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之法律:····;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THEBILLOFRIGHTS
Amendments1-10oftheConstitution
AmendmentI
Congressshallmakenolawrespectinganestablishmentofreligion,orprohibitingthefreeexercisethereof;orabridgingthefreedomofspeech,orofthepress;ortherightofthepeoplepeaceablytoassemble,andtopetitionthegovernmentforaredressofgrievances.
5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
18世纪美国除华盛顿以外最著名的人物。他是全才,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等集中于一身。曾用风筝证明雷电的存在。
12岁进入哥哥的印刷所做工,他哥哥也是报人。
1729年,20岁的他接手一家行将倒闭的报纸《宾西法尼亚公报》(PennsylvaniaGazette),很快起死回生,使之成为当时费城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的影响巨大的一张报纸,而他本人也成为富翁。
这是1762年9月23日的该报。。
《不联合,即死亡》(Join,orDie)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著名漫画,木刻,发表于1754年5月9日的《宾西法尼亚公报》。
本杰明·富兰克林办的《万有杂志》
他是美国最早证明办报是值得尊敬的职业,而且办报可以赚钱的人。
他也是北美杂志业的先驱之一,1741年办了一本《万有杂志》(GeneralMagazine)。全名是《万有杂志和历史编年》,这是创刊号。
6曾格案
曾格(JohnPeterZenger)是个纽约的印刷商,1733年办了份《纽约周报》。他的报纸经常抨击殖民地政府,结果被指控诽谤入狱。于是1735年发生了著名的一场法庭审判。
自愿赶来辩护的汉密尔顿(AndrewHamilton)律师在法庭上慷慨陈词:
今天摆在法院和陪审团各位先生面前的,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私事,也不是仅仅关系到一个穷印刷商的事,而是会影响到美洲大陆的每一个自由人。
一个公正无私的裁决,会为我们自己,我们的子孙后代,享有自然与国家赋予的权利——以言说和书写真理来揭露和反对专制霸权的自由——奠定宝贵的基础。
陪审团被感动了,曾格获得自由。从此,曾格和律师汉密尔顿成为反对暴政、争取自由的英雄。这是北美殖民地争取新闻自由的里程碑。这里阐发的新闻自由原则,为后来人所推崇。
对于出版自由,认识与探索的过程。
为什么要有自由?
《论出版自由》《宪法第一修正案》
自由是否应不受限制?
新闻自由与管理控制
我们这里要讲三组人物。按时间顺序。
英国的印刷特许、星法令是什么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两个统治者不能够简单用专制来定义。
亨利八世在他统治的时期,英国脱离了罗马教廷,开始使用英文而不是垃丁文;
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是第一个新教的国王。
伊丽莎白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内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富有的国家之一。
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ShakespeareInLove
莎翁情史
法国贡斯当(1767——1830)
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时代
出版自由,或者说出版许可,从来没有这样不受限制;公众的好奇心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花样百出的小册子的有力刺激。如今的小册子比读者还要多。
必须尽快区分出什么是无辜、什么是有害、什么是合法、什么应被禁止。山东谋杀,煽动内战,邀请外敌,直接侮辱国家元首,在任何国家都是从不允许的。《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美国第3任总统(1801-1809),《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
如果要我来决定究竟是有政府而没有报纸,还是有报纸而没有政府,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后者。(1787)
但成为总统后,被政敌诽谤攻击。他也曾说了相反的话。(没有查封报纸)
《杰斐逊之恋》
SallyHemings:
AnAmericanScandal
《总统与新闻界》
作者
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Graham)(1917——2001),华盛顿邮报公司。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总统对新闻界的强烈厌恶。他抱怨它对他人格的多方面的诬蔑,包括说他使女奴萨丽·赫明斯(SallyHemings)珠胎暗结的恶毒诽谤。
我想说在这个国家里,我们有一个自主、怀疑一切而又不尊重一切的新闻业的悠久传统。当然,这正符合我们的开国元勋们在创立宪法第一条修正案时的意愿。美国新闻界作为监督机构而存在。比如说,它要比有正式质询的议会制更加具有监督性。
新闻界与政府,尤其是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些时期如富兰克林·罗斯福、罗纳德·里根在位时,政府与新闻界的关系非常融洽。
有时则是非常敌对的。“水门事件”。
我们也为所面临的最棘手的一些报道的挑战:
第一种是我们对政治家私生活的报道。我们刊登的标准是这样的:第一,信息能否得到证实。我们所得到的绝大多数线索都无法得到证实;第二,如果得到证实,就要看它与有关官员的公务表现有无关联。(克林顿的麻烦来自司法程序和在誓言的约束下说谎)
当今新闻界面临的第二个,也是更棘手的挑战,就是如何报道实质而不是掩饰词语,即如何报道政绩,而不是政治。
总之,新闻界与行政部门间的关系仍将棘手和具有挑战性。
(最终目的是)使新闻界和政治家各尽其责、按照民主制度的创造者们的意愿(理想),服务公众。
KatharineGraham
美国的总统新闻办公室,一开始是新闻秘书,受雇佣于总统个人,后来成为政府机构,定期召开记者发布会。
与新闻界关系融洽的总统在任期间经常召开白宫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反之不然;日本也是这样,经常吹风.
管理,控制的方法,不一定是强硬的,招人反感,而是经常来往,吹风,见面,沟通,熟悉.
7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的小册子
他是独立战争中著名的政论家。他的主要贡献不是报纸,而是小册子(Pamphlet)。在资产阶级革命年代,小册子和报刊一样起到重要作用,功能类似,同样是政论发表和政治宣传的工具。
托马斯·潘恩1776年出版著名的小册子《常识》,论证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必要性。
小册子深受欢迎,发行总量达50万册。当时人口少,这个数字印量相当于今天发行2000万册!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吸收了《常识》里的思想。美利坚合众国(TheUnitedStatesOfAmerica)这个国名,也是《常识》首先提出来的。
本章结论
1印刷报纸是如何在全世界扩散发展的?
印刷报纸的扩散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相互影响的结果。随着陆路、海路交通的发展,贸易往来,以及基督教的海外扩张等而扩散。
每个国家最先有报纸的地方往往是交通方便、贸易发达、文明领先的地方。德国,荷兰,美国(东部)
印刷报纸之所以能扩散到全世界,因为人类社会对报纸有需求:包括信息交流和政党斗争的需要等。
2印刷报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局限性
从1500年代到1800年代,印刷报纸已经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但是影响还有局限性。
3新闻业的初步发展与不足。
新闻已经形成了一个行业,有许多从业者,但还不够专业化(职业,教育)。
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法在逐步建立,但还不完善规范。
新闻业务在逐渐进步(报道、版式),客观性原则还没有确立起来。商业赢利还不是报纸的主要目标,印刷报纸离大众还很有距离。
总结
这一个时期是新闻业的发端时期,虽然幼稚,但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有许多不足,因此呼唤着下一个时期——大众化报纸时代的到来。
第二章
大众化报业的出现与发展
第一节美国廉价报纸
第二节英国廉价报纸:便士报
第三节法国廉价报纸
第四节报业的黄色新闻——黄金时代
1.什么是廉价报刊?
也叫便士报pennypress。
廉价报刊是1830年代前后,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种机器化的大众化的报刊。
2.廉价报刊出现的原因
A印刷机工作效率提高
B造纸技术改进,纸的价格大大降低
C工业革命后,大众社会形成
轮转印刷机为大众化报业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如果要普遍地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纸的价格必须下降才行。
1798年之前,各地的纸都是小批量生产。
用一张网收集起湿浆。的fourdrinier机。
它能够在两天内达到过去三个月的手工才能完成的产量。
改进后的造纸机器,加上动力更强大的印刷机器——
终于报纸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有可能达到很大的发行量。
有可能进入一个新时代——廉价报纸时期。
纸如何产量高,变得廉价?
一是机器发明;
二是原料供应增加;
工业革命带来的欧洲纺织机器革新,以及在美国出现的一项轧棉机发明,增加了碎布的供应。
三是有许多需求。
纸除了用来印书以外,还用于许多非传统的新领域—运输,纸箱,扑克。
用木头造纸
第一个木浆造纸机器是1840年生产出来的。
到19世纪末,用化学方法把木头做成浆,用作造纸原料的工艺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
这个世界终于有廉价的纸了!
技术的发明促进了需求的增加,有更多的纸就产生更多的用途,用得更多就需要更多的纸;
技术与需求二者互相作用,互相推动,使得纸的生产和应用不断发展,这个过程不是几天之内完成的。而是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逐渐完成的。
历史上许多跟传播有关的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都是同样的道理。
工业革命与大众社会形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带来更大的舆论自由;
经济发展,贸易繁荣;
城市兴起,人口集中;
教育普及,读者大增;
大众社会,通俗文化;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
3.廉价报刊特点
客观性
娱乐
煽情
廉价
第一节
美国廉价报纸
1.《纽约太阳报》
本杰明·戴(BenjaminH.Day)1833年创办。
美国第一张获得成功的廉价报。
P322
它改变的政党报刊长篇大论的做派,代之以富有人情味的社会新闻、读者关心的本地新闻、耸人听闻的黑幕新闻等。
十分畅销。最高达5万份。
1834年的《太阳报》
aBritishtabloidnewspaper
ownedbyRupertMurdoch
由默多克控制的一个英国小报《太阳报》
2.《纽约先驱报》
詹姆斯·戈登·贝内特(JamesGordonBennett),出生于英国,移民美国。
1835年创办《纽约先驱报》(NewYorkHerald)。
他同样因为办报而发了财。开业时只有500元,去世时已很富裕。
P324
他第一个宣称“客观性”是他的办报目标,有人说他是美国第一个真正的记者。
他第一个明确说:报纸主要是新闻,而不是观点的供给者。
1865年报道林肯总统被暗杀
活泼的版式
March14,1862
关于詹姆斯·戈登·贝内特的政治漫画
为总统竞选造舆论
其子小贝内特继承该报。成功组织过几次轰动的报道。
最有名的是一次是英国传教士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通(DavidLivingstone)在非洲奇怪失踪,小贝内特支持一位自由撰稿人不惜成本,最终找到了探险家!
这种“系列报道”是该报的创举。
3.《纽约论坛报》
霍勒斯·格里利(HoraceGreeley)创办了《纽约论坛报》(NewYorkTribune)。
他是富于激情的,报纸经常大声呼吁。反对的人则说他喜欢大叫大嚷,唠叨。p325
他的报纸刊登许多评论,他推崇空想社会主义。曾经聘请马克思当通讯员。
但它与一般政党报刊不同,是独立经营的。这也是一个赚钱的报纸。
版面编排讲究
注重视觉效果
该报与1887年创办的《国际先驱论坛报》有什么关系呢?报头字体很相似。
1865年9月16日
法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2006年6月5日
创建阶段
1835年,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创办《纽约先驱报》;
1841年,霍勒斯·格里利创办了《纽约论坛报》;
1851年,《纽约每日时报》(theNew-YorkDailyTimes)创办出版,
1857年改名为《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
扩张与合并
1887年,创办《纽约先驱报》的法国版,这一年一般被认为是《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创刊时间。
1922年,《纽约先驱报》与《纽约论坛报》合并。
1928年,巴黎版的《先驱报》宣称自己是第一家用飞机投递发行的报纸。
Whitney家族时代
1959年,JohnHayWhitney收购了纽约的《先驱论坛报》和巴黎的《先驱论坛报》。
1966年,Whitney家族关闭纽约的《先驱论坛报》,出售50%巴黎的《先驱论坛报》股份给《华盛顿邮报》。
1967年,《国际先驱论坛报》命名。InternationalHeraldTribune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时代
1991年,《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收购了Whitney家族在《国际先驱论坛报》的33%股权。
2003年,《纽约时报》收购了《华盛顿邮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里的股权。
目前是《纽约时报》控制了《国际先驱论坛报》。
该报聘请优秀的女撰稿人
玛格丽特·富勒(MargaretFuller)
生于1810年,卒于1850年。
早慧——良好的教育——从教——为杂志撰稿——出书——被〈纽约论坛报〉聘请——国外通讯员——与意大利革命者结婚——回美国途中海难身亡。
女性从事新闻业的开始。
“对于美国女性的思想来说,玛格丽特·富勒比以前时代的任何女性,都更有影响力”。
她生动,亲切,广泛阅读,思想独立。为《纽约论坛报》写了大量文章。
廉价报刊的特点
1、面向社会中下层,以广大平民百姓为主要读者对象;
2、政治上标榜超党派而独立;
3、经济上实行商业经营,广告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纸;
4、内容上,除了少数鼓吹社会改革、宣传改良主义主张的以外,一般着重报道地方新闻、社会新闻、警事新闻、体育新闻以及种种软新闻;
5、文字简短通俗,编排活泼花哨。
廉价报纸与大众化报业的关系
1830年代,廉价报纸诞生后,又经过了几十年的报业大众化的进程。
廉价报纸一开始读者也不是很多,渐渐才成为真正的大众化报纸。
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完全演变成发行覆盖整个社会的大众化报业。
所以廉价报纸是大众化报业的初级阶段,
这两个概念,前者的外延更窄一些,后者的外延更宽泛一些。
第二节
英国廉价报纸
1.英国廉价报纸的先驱
19世纪前期英国已经出现了廉价的星期日报或周报。
1822年问世的《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Times)就曾以桃色新闻和耸人听闻的报道著称。
2.英国小报与廉价报纸的渊源
英国小报(broadsides单页报纸)的报道题材经常选择犯罪事件,爱用大插图。
跟廉价报纸(便士报)有渊源,与后来的小报也是有关系的。英国的黄色新闻有自己国家的传统。
卖小报的人
1826年。
一个人的意外死亡。
约出版于1824-1828之间
约1830约1821
在苏格兰国家图书馆,除以上两份小报外,还分门别类地保存有多种报纸的全文PDF格式。分类明确,可按内容、年代下载。
共有1,800份小报(broadsides)时间从1650年到1910年。
资料来源:http://www.nls.uk/broadsides/search.html。这里收藏的众多小报,最多的内容类别是“谋杀”,有240种。其他的都只有几十种。
我们可以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
2.《每日电讯报》p71
印花税与廉价报纸
1836年,英国议会将报纸的印花税减为一便士,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为方兴未艾的廉价报纸扫除了障碍。《大英百科全书》写道:“廉价的刊登犯罪新闻的小报、种种煽情主义的星期日报(例如1843年的《世界新闻》)就象潮水一般涌现了”。
1855年6月30日,英国废除了印花税,廉价报纸(便士报)更取得大发展。
重要的成功的廉价报纸,是《每日电讯报》(DailyTelegraph)。
一开始卖4便士,并不畅销。后来真正取得成功是转手给劳森父子后。父亲将报价降到2便士,发行量有所提高。
儿子爱德华·利维·劳森(EdwardLevy-Lawson)将报纸办得更受欢迎。
1882年该报迁往新舰队街(FleetStreet)
爱德华·利维·劳森的做法
面向社会中下层
学习美国廉价报纸的做法
版面醒目,所用大字标题
注意社会新闻,增加文字的趣味性
聘请许多当时一流的记者、作家和评论家写稿。
这样,一份便宜又高质量的报纸大受欢迎。
1896年以前一直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
1916年劳森去世,报纸衰落,后经转手,渐渐转变成高级报纸的风格。
此报的成功意义在于,带动了大批便士报的兴办。
第三节
法国廉价报纸
法国报刊突出政论性与文艺性。
喜欢将文艺作品当成吸引读者的法宝
法国三大廉价报纸是《世纪报》《新闻报》《费加罗报》。
p125
1.吉拉丹与《新闻报》
《新闻报》(LaPresse)是法国第一份廉价报纸。1836年创刊。
创办人吉拉丹(EmiledeGirardin)由于在报界的显赫地位被称为“报界拿破仑”。
他1828年创办了平生第一份报刊《猎鹰》,售价只有普通报刊价格的十分之一,因此发行量创造了13万份的空前纪录。
1838年,他以出版廉价刊物的经验又出版了一份廉价报纸《新闻报》。
一年订价只有四十法郎,而其他报纸是八十法郎。
由于他的成功,激起竞争对手《民族报》的发行人不满,要求决斗。有人把这次决斗视为法国的商业报刊战胜政党报刊的象征性事件。
《新闻报》究竟如何吸引读者?
一是缩减政治新闻和言论;
二是大量登载有趣的社会新闻;
三是经常请巴尔扎克等著名作家为其撰稿。
2.《世纪报》
1836年,稍晚于《新闻报》创刊。
这个报纸比《新闻报》更加煽情,内容更耸人听闻,文字更通俗,所以在社会中下层有众多读者,比《新闻报》销量要大。
这个报纸首创法国报纸刊登小说的先例,大仲马的《三剑客》在此连载登出。
3.《费加罗报》
1854年创刊。法国当代领先的大报,一个高级报纸。法国三大廉价报纸中唯一生存到今天的。
如今它的读者以文化水平较高的商界人士和高级职员为主。
这是1909年的该报。
《费加罗报》的创办者叫威尔梅森,他有自己的办报思路——
1。报纸的内容如同商店货架上的商品,要编排地有条有理,才便于读者阅读。
他把报纸版面分成新闻、社论、特色、广告等固定栏目,然后按部就班地把内容编排进去,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2。他在报道内容上加强轰动性和刺激性的新闻,他说报纸“每天要把一块石头投入池塘”。
3。他邀请作家诗人发表文艺作品,同时加强政治报道与政论。
在这一个报纸上,政论性和文艺性二者并重,集中了法国报刊的传统。
第四节
报业的黄色新闻:
黄金时代
一美国的黄色新闻——黄金年代
“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耸人听闻的、华而不实的、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塞满了普通人赖以获得消息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最适合报童大声叫卖的东西。”
(埃默里父子,《美国新闻史》)
为什么说1870-1910年是美国报业的黄金时代?因为此时广播电视还都没有出现,而大批报纸读者被培养起来,所以说是报纸发展的黄金时代。
1.普利策(JosephPulitzer)
(1847~l911)
普利策是个复杂的人物。他的新闻生涯呈现两面性。一方面,是有理想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另一方面,他也是非常商业化的,黄色新闻的推动者。
普利策是德语移民
出生在匈牙利,犹太人。
童年。
性格。
布达佩斯Budapest
17岁到美国参加南北战争
寻求独立
勇敢的骑兵
AmericanCivilWar
退伍后在东部找不到工作。
无奈落脚西部的圣路易市,那里是德国移民的聚集地。St.Louis,Missouri
他英语不熟,德语很好,经历许多挫折后,在这里找到了《西方邮报》(WestichePost)记者的工作,时年21岁。
通过努力,进入主流社会。
大拱门SaintLouis
1885SaintLouis
普利策办的第一份报纸大获成功
10年后,31岁,他通过收购和合并拥有了一份《圣路易快邮报》St.LouisPost-Dispatch,并取得成功。一方面用社论抨击社会丑恶现象,一方面继承便士报的风格,刺激煽情,二者兼有是他的特点。仅仅三年,此报成为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揭露社会弊病是他毕生的办报宗旨。其目的是扩大发行量和推动改革。
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总是充满了创造的激情,熟练的技巧,深刻的分析,总是标新立异,使读者大吃一惊。
在此基础上,普利策进军纽约。买下即将倒闭的《纽约世界报》,使它起死回生。当时纽约有多家成功的报纸,能在此地赢得,实在不易。
普利策的办报秘诀
A有社会责任感的报道和社论
他的报纸是民主的报纸,为人民呼吁。
B对时代社会心理的敏感
注意新兴移民群体的需求。
C吸引大众的办报技巧
改良版面编排,改变头版面貌,用大块插图(illustrations)来吸引读者。字体也变得更悦目。
Newyork
《纽约世界报》
手下的明星记者内利·布莱(NellieBly)美国最好的记者之一
1864–1922。
从pink到内利·布莱
小时家境优裕
6岁父亲去世
18岁自荐到匹兹堡的报社工作
去墨西哥采访
到纽约
进入世界报
采访精神病院
环游世界72天
辞职
重返报社
结婚
经营公司
NellieBly环游世界72天
破产
欧洲
回美国
去世
普利策的社会贡献
纽约市93米高的自由女神雕像,也是经由他的努力才得以伫立在那里(雕像已做好,没钱安底座,多亏他的报纸呼吁)。
普利策奖PulitzerPrize
捐款设立;
2005年度
颁奖;
捐款由哥倫比亞校董掌握。起初僅授予新聞界和文學界中為公眾服務成績突出和成就卓著者,後將音樂界也包括在內。
如今,普利策新闻奖年年颁发,成为一种美国新闻业界的崇高荣誉。
普利策捐款创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校园
漫画家奥特考特RichardF.Outcault与黄孩子YellowKidcomic
他喜欢画移民的生活,与普利策的喜欢面对移民受众不谋而合,也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他有艺术和幽默天赋,黄孩子的形象最初出现在一个杂志上(如左),后来才用在《纽约世界报》上。
普利策的黄孩子为何大受欢迎?
黄孩子是一个符号,抽象的脸孔,抽象的衣服,与漫画里写实的人群不同,黄孩子是光头的穿长袍的,他的形象游离于众人之外,所以才在彩色的漫画中容易辩识。
一些漫画反映了当时的新闻。但更重要的是漫画作者画的是小巷(胡同)里的平民生活,老百姓的生活,新兴城市平民阶级的生活。
两报竞争黄孩子
September6,1896
LiHungChang
VisitsHogan'sAlley
NewYorkWorld
赫斯特的黄孩子
May2,1897
AroundtheWorldWith
theYellowKid-(Egypt)
NewYorkJournal
November14,1897
HowtheGoatGot
"KiltEntirely"
NewYorkJournal
2.赫斯特(WilliamRandolphHearst)
生平(1863-1951)
赫斯特是电影《公民凯恩》的原型。
有争议的人物:
一个新闻业起家的富翁,奢侈无度,被人诟病;他推动黄色新闻浪潮,追逐利润,无所不为;他也是一个成功的报业企业家,业绩显赫。
赫斯特的父亲GeorgeHearst(1820-1891)采矿专家
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赌博赢得《旧金山
观察者报》
赫斯特出生于1863年4月29日。
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或叫圣佛兰西斯科,三藩市。
该城
华人
众多
就读哈佛《哈佛讽刺》
1974年,孙女被劫持,成了新闻主角
影响
在他的颠峰时刻,在全美国拥有20多个报纸。还有杂志、电影公司等。
几乎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在看他办的报纸。
赫斯特报系
HearstCorporation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媒企业之一。
事业范围包括书籍、杂志,报纸出版,广播,娱乐和新媒体。
如何评价赫斯特?
黄色新闻的推动者。
赫斯特在新闻写作和处理,特别是版面编排上如何吸引读者,是非常有创新的。他使千百万读者对阅读报纸更有兴趣,更有读报的习惯。
模仿普利策起家。二人不同。
黄色新闻、图画新闻、讽刺文学。
靠降低报价取胜,有家族资金支持。
他的报纸完全是牟利的工具,缺乏社会责任感。
对政治有兴趣。但是经常与历史前进的潮流相背离。
反对新政。
煽动战争。
为美西战争
大造气氛
二.英国的黄色新闻年代
哈姆斯沃思
《每日邮报》(DailyMail)
《每日镜报》(DailyMirror)
皮尔逊创办《每日快报》(DailyExpress)。
这股浪潮中的三家典型报纸。
p82
哈姆斯沃思
AlfredCharlesWilliamHarmsworth
1865–1922。
中国人习惯叫他北岩爵士(LordNorthcliffe)
曾造访中国上海《申报》,与史量才会面。
P82
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
只卖半便士。
上市前广告宣传,“忙人的报纸,穷人的报纸”。
一上市,40万份的发行量。
吸收美国报纸的经验。
既报道社会新闻,也有严肃新闻。
文字简短清晰,标题鲜明。
版式上用大幅照片。
《每日镜报》
1903年,创办小型报纸。
主要面对女读者。
画报,仅卖半便士。
有很多插图、照片和刺激性、趣味性的消息。
1909年达到
100万份的发行量。
这是1912和1903年的。
1951年曾达到500万份。
世界第一。
这是1936和1960年的。
总结:黄色新闻时代
适应19世纪末,大众的需求。工人、移民、妇女等;
把报纸转向新的方向——不只提供信息,还提供娱乐;
报纸在吸引读者方面有很多的经验,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报纸;
报纸在商业运营方面也更有办法,包括广告、发行;
报纸销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三章
20世纪的世界报业
第一节高级报纸与大众化报纸分庭抗礼
第二节通讯社
第三节报业集团
第一节
高级报纸与大众化报纸
分庭抗礼
高级报纸和大众化报纸
qualitypaper高级报纸,严肃报纸
popularpaper大众报纸
在报业大众化过程中形成分工,
各有自己的读者群和发展空间。
一.英国
在英国历史上,对于政治和公众舆论,外交事务都扮演了有影响力的角色。
主要读者是政府官员、企业界及上层知识层,言论上倾向于保守。
《泰晤士报》的编辑:
高质量的稿件:刊登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重要人物的来稿。
重视采访:派出海外特派记者。
拉塞尔的贡献:
亲赴战场,不畏艰难,随军采访;
报道战场全景,披露事实真相;
不仅渲染胜利,也披露军队的阴暗面;
报道迅速。
不朽的战地通讯名篇
《轻骑兵旅冲锋》
现在发生了使我们感到极为忧伤和悲痛的灾难……唐·吉诃德袭击过风车,但也没有像这些英勇的士兵那样鲁莽和轻率,他们连想都不想就向前猛冲,几乎肯定是白白送死……
他们披着朝阳,在壮烈的战斗气氛中豪迈地向前冲锋。我们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感官了!这寥寥无几的人决不会是在向掘壕据守的敌人冲锋吧?啊!千真万确是在冲锋……他们分两队前进,在接近敌人时加快了行进速度。
人们无力支援,亲眼看着英勇的同胞投向死亡的怀抱,再没有比这幅情景更可怕的了。在1200码外,敌人突然全线开火,30张嘴里泻出潮涌般的烟雾和火焰,从中穿过的致命的子弹嘶嘶作响。齐射的子弹使人和马的尸体,被受伤或无骑手的战马载着穿过这块旷野。
人文精神
对人的尊重
报道反响巨大;
勇气鼓励了战地救护队伍的组建:南丁格尔
1850年代起,面临廉价报纸的竞争;
1908年,北岩爵士家族收购该报,进行改造;
1981年,默多克(RupertMurdoch)的新闻集团(NewsInternational)收购该报。
默多克(1931——)
默多克对《泰晤士报》的改造:
2价格战
1993年,从45便士降到30便士;
2005年,又提高到60便士。
12年价格战亏损可能高达1.75亿英镑。
3大报改小报
2004年11月1日,报纸尺寸彻底改成小报(tabloidformat)。
更适应年轻读者的需求。
读者说内容有点变了,更多的煽情故事。
编辑坚持说报纸的传统没有变。
发行
2005年11月大报与小报
尺寸
对开的大报(Broadsheet)
四开的小报(tabloid)
内容
大报通常报道严肃内容,品位较高
小报则偏重八卦新闻
大报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等
小报
《太阳报》《每日邮报》《每日快报》等
《泰晤士报》主编汤普森:小报型《泰晤士报》不过是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来展现大报的内容和价值,与一般意义上的小报有着本质的区别。
大报与小报的优点融合。
“小开张大报”(broadloid)
compactpaper
“紧凑型报纸”或“浓缩型报纸”
二.美国
《纽约时报》
NewYorkTimes
亨利·雷蒙德
YorkTimesison
therightandtheTribuneisinthecentre(1865)
绝少刊登耸人听闻的新闻,标榜客观公正,记者很少在文章中做出评论。
填补纽约报业市场的空白——他们已经厌倦流行的报纸病:要么低级趣味,要么政治狂热,要么夸夸其谈。
靠一系列的目击报道赢得读者。
编辑方针——
《纽约时报》将是一份高标准的报纸,它清白、庄严、可信;
《纽约时报》要用简明动人的方式,用文明社会中慎重的语言,来提供所有的新闻;
使《纽约时报》成为探讨一切与大众有关的重大问题的论坛,并为此目的而邀请各种不同见解的人参加明智的讨论。
(1896年8月19日)
《纽约时报》的优势:
(1)注重印刷质量,加宽行距,缩短栏目,引进新式印刷机和上好油墨,成为纽约印刷最精美,最美观,洁净的报纸,口号是“本报不会玷污早餐桌布”;
(2)正派,连牧师都推荐它,说是适合正派人士和有教养的家庭阅读的报纸;
(3)后来增加的商业金融栏目信息全面丰富,赢得纽约商业及金融界人士的信赖;
出色主编:卡尔·范安达
1904年,《纽约时报》首先报道日俄战争的消息。
和《泰晤士报》联合租用新闻史上第一艘新闻电讯发送船,在旅顺附近海面采访,然后发送到美国国内.独家新闻。
CarrVanAnda
1864-1945
天才的编辑
1912年,又是《纽约时报》首先报道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
这次报道显示了《纽约时报》杰出的新闻报道组织能力。
第二节
通讯社
通讯社与报社的区别?
听说过的国际通讯社?
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
哈瓦斯通讯社
AgenceHavas
法新社的前身
AgenceFrance-Presse(AFP).
法国人,出生在鲁昂Rouen
诺曼底的千年古城
莫奈的画《日出》《鲁昂大教堂》
哈瓦斯是通讯社(newsagency)概念的创造者。
为法国报纸翻译国外的信息。
提供法国新闻给外国顾客。
成功经验
(1)速度是根本,他对高速通讯努力追求。
当时还没有电报技术,邮局用驿马。
比马更快的是···········
哈瓦斯善用信鸽(Pigeon)
可获得当天的新闻。
(2)善于发展客户
法国商业报刊兴起
许多报纸成了哈瓦斯社的主顾
降低成本
19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三家通讯社
哈瓦斯——法国
路透——英国
沃尔夫——德国
1851年,伦敦,路透社成立
从提供金融信息到服务报业
世界上最强大的通讯社
成功的客观条件
印花税废除后,英国许多新报纸创刊。
中小报纸他们无力承担国外采访的成本。
成功经验
坚持“迅速、准确、客观、公正”的方针
建立良好的信誉。
美联社(AssociatedPress)比欧洲的几大通讯社出现要晚,但是后来崛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通讯社。
19世纪通讯社的崛起原因
1报业迅速发展,众多的报纸需要提供消息。
2电讯技术的发展,为通讯社带来很好的时机
3世界各地联系的紧密,也是通讯社有用武之地的重要原因。
 “三社四边协定”
1870年,三家通讯社达成了《通讯社条约》,划出了分割世界新闻市场的各自版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条约名存实亡。
通讯社的影响
大型的通讯社独占了一个地区的消息来源,造成了事实上的垄断。
在经济上产生集约化效益的同时,也削弱了弱小媒介声音的表达。
国际通讯社,如路透社的新闻信息传递有助于帝国政府控制各殖民地,帮助帝国维系政策,强化帝国形象。
路透社与中国
19世纪,路透社扩展到中国,对中国的报纸很有影响力。
中国的报纸一方面购买路透社新闻,一方面也努力发展自己的国际新闻报道,避免路透新闻垄断国际新闻。
第三节
报业集团
2006年11月13日
1967年10月20日
美国传媒航母:时代——华纳集团
2003年 
55.33亿美元 
24.3% 
50家 
1.报业集团
NewsGroup
在两个以上的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一种报业公司。
源于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求。
2.美国、英国最早的报团
美国最早的
斯克里普斯报团。
1889年。
1911年,在各州拥有18家报纸,1914年又增加到23家报纸。
美国其他的著名报团:
赫斯特报团
甘乃特报团
《华盛顿邮报》集团
《华尔街日报》集团
英国第一家报团是北岩报团。
当今重要的传媒集团:
新闻集团——《太阳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
快报集团——《每日快报》等。
镜报集团——《每日镜报》《星期日镜报》等。
皮尔逊——朗曼公司:《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
20世纪初,美国和英国的报业都渐渐形成了兼并、垄断的趋势。
商业化加强,发行量增加,报纸的数目却减少了。
 “一城一报”的现象日渐普遍。即一个城市只有一家报纸,或虽有几份报纸,却同属一个报业集团,一个老板。
报业集团的影响——
报业的过度集中使少数人控制了舆论,影响了新闻信息的多样性,损害了新闻自由;
由于缺乏竞争对手,使报纸安于现状,内容质量下降;
由于报业垄断的加剧,使一些大的媒介集团同工商、金融界关系密切,双方互有融资或控股,垄断报业为了自身利益,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
加剧了发达国家一些跨国媒介集团在传播力量上的优势,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传播力量对比的悬殊。
也有的研究者认为:
报业集团更注重报纸的质量;
更能促进社会变革,传播优良的价值观念。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其实也不矛盾。不同的报业集团,做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3亨利·卢斯与他的杂志集团
HenryLuce,〈时代〉与〈生活〉的老板。
1《时代》:做“慢新闻”
《时代》杂志弥补报纸的不足,做的是“慢新闻”。
全国性媒介。
杂志是使分众成为现实的一种媒介。
2《生活》:影响生活方式
靠刊登前所未有多的照片闻名于世。
印刷质量好。
《时代》和《生活》的不同定位
《时代》是观点公开和明确的。严肃端正的。
《生活》政治气氛比较单薄。绰约多姿。
紧密联系生活,追求乐趣和刺激。
“它那瑰丽多彩的照片,很能打动世俗人心”。
3.亨利·卢斯:节俭务实风格
亨利·卢斯生活简朴。“最能吸引卢斯的并非金钱而是权力”。
亨利·卢斯:
“现在是我们成为动力室的时代,从这里向全世界传播美国的观念······”。
经济力量与信息控制的结合——权力。
(《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席勒著)
第三编
电子媒介
第一章
广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节广播先驱
第二节美国商业广播
第三节广播的黄金时代:节目档案
第四节国际广播
第五节英国公共广播
第一节
广播先驱
先驱
教材30页
赫兹—————基础发明
马可尼————发明,应用
萨尔诺夫————应用,推广
广播的原理:无线电电波
发射塔接收机
美国广播事业的开始P371
1920年。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
当年总统竞选的新闻节目。
1925
英国广播事业的开始P105
1922年
BBC成立。
第二节
美国商业广播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
全国广播公司——NBC(NationalBroadcastingCompany)。成立于1926年。三家中最早。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ColumbiaBroadcastingSystem)。成立于1927年。三家中实力雄厚、名列前茅。
美国广播公司——ABC。成立于1945年。三家中稍逊。
这三家公司瓜分了美国的广播电视领域。
直到八十年代,美国人民主要听到看到的都是这三家公司的节目。
全国广播公司
美国无线电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
西屋电气公司
三家合资创办
创办人戴维·萨尔诺夫
美国广播之父
1912年
1921年Sarnoff
1930年
成为广播公司总裁
接受退休总裁祝贺
爱德华·默罗(EdwardR.Murrow)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杰出记者、播音员。
经典报道——德国侵占奥地利1938
“我是爱德华·默罗,此刻正从维也纳报道。现在是凌晨2点30分,希特勒本人还没有到市内。看来,没有一个人知道希特勒会在什么时候到这儿。但是绝大多数人预料他可能在明天早晨10点之后的某一时刻到达。
··我是几小时前乘飞机从华沙取道柏林来这儿的。从飞机上鸟瞰维也纳,我发现她跟从前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维也纳确实有所变化····人们在这里把武器举得要比柏林人高一些,而且,人们说起‘嗨,希特勒’这样的字眼声音也要高一些。···
年轻的纳粹冲锋队员乘车在街道四周闲荡。他们乘着军用卡车,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唱着歌,向人群投扔橘子皮。几乎所有重要的大楼都设有武装警卫,包括我现在临时广播的这座楼房。整个城市有一种断定要发生某种事情的迹象,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想知道希特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会到达这里。”
经典报道——伦敦空战1940
开场白
“这里是伦敦····”(This****isLundon)。
停顿恰到好处。
这句话是他的标志。
对二战的贡献
在危机时刻,人们渴望了解真相;
他不畏惧危险,站到前线,从欧洲上空传来声音,给美国人民带来信心;
让遥远的美国听众感受到战火的真实以及战争的实质;
动员美国民众积极参与到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来!
作为广播记者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1)广播比报纸快;
2)他的声音传到了那些以往只依靠本地报纸获知国际大事的人耳中;
3)他自己动手写广播稿,可以尽量强调他想强调的部分。
默罗风格:冷静、克制的态度。
声音魅力
上大学时受过戏剧的训练;
吐字清晰;
知道怎样把握节奏;
声音充满了同情心和敏感。
亲切自然的讲话风格。
“当你广播的时候,就当自己是到了酒吧,喝了两杯酒以后,向你的朋友谈论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用这样的语气来广播新闻,听众一定爱听。”—————————默罗
既是广播记者大师,也是电视新闻先驱
战后,默罗从广播转向电视这一新行当。
GoodNight,andGoodLuck(2005)
对广播的管理
192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无线电法案》(RadioAct);
政府据此建立了一个管理无线电通讯的机构——联邦无线电委员会(FRC);
1934年,国会又通过《通讯法》,于是该机构改名为联邦通讯委员会(FCC——FederalCommunicationCommission)。
FCC
对美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职责是管理无线电广播以及一切电信联络。
对广播电视事业的管制方法主要有三种:审批办台申请;更新营业执照;对违禁者给予警告或处罚。
第三节
广播的黄金时代:节目档案
1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1930年代的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D.Roosevelt)有效地利用了广播这个新兴的媒介。
新闻史上的“广播总统”,即善于利用广播的总统。
与新闻界密切关系
四届总统任期内,总共举行了998次记者招待会。
非常尊重和重视记者的需要,主动为大家提供头条新闻,还讲笑话。
“炉边谈话”(firesidechats)
开始于1933年3月12日,他就任总统第一周的最后一天,白宫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
1935下面是他最早几次谈话的题目,为什么他的谈话受欢迎?这些谈话介绍国家形势以及政府处理的办法,用“我”人称,很亲切。
1)OntheBankCrisis.Sunday,March12,1933
2)OutliningtheNewDealProgram.Sunday,May7,1933
3)OnthePurposesandFoundationsoftheRecoveryProgram.
Monday,July24,1933
4)OntheCurrencySituationSunday,October22,1933
OnMaintainingFreedomoftheSeas,
September11,1941
这是一次沉重的谈话:他报告了海军的失利,然后表示美国不会沉默,不会让纳粹得逞。谈话非常沉痛,但是又给公众以信心。
传播效果
广播,把罗斯福热情、洪亮、充满自信的声音传遍全国,使总统与民众的心拉近了。
千家万户都听到来自华盛顿的声音,大家觉得不再孤独。
总统的广播使国家更成为一个整体,增加了国家的凝聚力,人们对政府恢复了信心。
2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
1938年10月30日。
万圣节的前夜。
CBS播出。
由于节目采用了许多听觉效果手段,而且中间穿插了新闻简报,所以显得更为逼真。
美国人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思考:时代背景)
这次恐慌无人伤亡,但美国听众感到自己受了愚弄。
为此CBS受到指控,被要求赔偿75万美元。
广播的巨大影响
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二战是广播的战争。电台抵得上多个兵团的兵力,广播成为全面的武器;
因为二战产生于政治、心理的环境中。
广播作为一种媒介VS报纸
回应广播的挑战,报纸进一步表现出差异性——
广播的即时性容易带来混乱,不能代替思想性更强、报道更深入的报刊。
广播作为一种媒介VS电视
广播——
趋向分众化;
内容专业化;
小型电台多;
仅仅音乐台就分几十种;
每个电台的工作人员常常不超过十个。
第四节
国际广播
1.什么是国际广播?
国际广播是面对另一个国家的,为使其他国家听众收听而进行的广播。
2.日本
二战中,日本在东京建立起一座专门用于瓦解美军士气的电台,说美国士兵熟悉的英语,播放美国年轻人熟悉的音乐,激起美军的思乡之情,使其无心战斗。
被迫为日本播音的欧美人Cousens
 “东京玫瑰”
播音名OrphanAnn。第一代日裔美国人。二战中被日本强迫从事对美宣传。
4.VOA:美国之音的变迁
VOA成立于1942年2月24日,应二战之需而成立。但它在战争中的影响不如BBC。VOA发挥影响力是在冷战时期。即二战结束之后。
AlanL.Heil,Jr.
从1962年到1998年退休,
一直在VOA工作。
他说——
对VOA来说,关键的两年是1969和1989,前者是Armstrong登上月球,多数人是通过VOA而不是其他国际电台听到这个新闻报道;
后者是报道了东欧的变化,柏林墙的倒塌,再一次表明VOA的重要性。
第五节
英国公共广播
BBC——代表;
英美——不同的体制;
公营,而非商营;
不靠广告,而是靠执照收费;
重视公共利益。
第二章新闻摄影
(photojournalism)
一摄影的历史:技术与文化
古代,摄影的原理,人类已有所了解;
1830-1840年代,摄影的方法被人们掌握;(如显影)
1853年,巴黎出现了一家人像摄影工作室。
摄影的出现,是人类传播技术的一次大进步;
摄影的作品,反映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文化;
新闻摄影,是报纸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闻摄影的变迁
从图画到摄影
(美国)19091948
《华盛顿邮报》19051921
当代世界各地
报纸头版上的新闻摄影
韩国(20060606)
智利
土耳其
巴西
菲律宾
黎巴嫩印度
世界各地报纸:
不同关注/不同文化
香港/以色列/阿联酋(20060614)
2006年6月9日
突出扎卡维的澳大利亚、英国报纸
突出世界杯的德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报纸
二者平衡的英国、韩国、日本报纸
二者都没突出的少数(澳、菲)
思考:摄影会被电视代替吗?
三《生活》的摄影记者
新闻摄影史上的杰出摄影记者和他们拍摄的精彩照片。
虽然对于新闻摄影史来说,他们不是一切。但他们的经历和作品,是对新闻摄影的最好诠释。
《生活》作为以图片为重点的杂志,聘请了一批风格各异、各有所长的摄影记者。
在电视普及之前,〈生活〉吸引了大量读者,用生动震撼的画面。
1,汉瑟·密斯:
纪录20世纪的美国文化
晚年
丈夫与合作伙伴:ottohagel
好些作品是两人合作完成的
〈加州,黑帮在街头谈判〉1936
08/01/1938
嬉戏中的服装厂女工
《铁路上的男孩》1934
新闻摄影可以传达强烈的感情。
她主要是拍摄普通人。
作品中表达了仁慈和同情,以及对下层民众和工人阶级的支持。
2,玛格丽特·怀特:打破禁忌
她打破了女性不能从事工业摄影的禁忌。
她拒绝了建筑摄影的邀请。大学时代,她拍风光照片就拍得非常好,但是她不愿意做一个建筑摄影记者或者广告摄影记者,风光摄影记者。
1937年美国工厂
她的一生创造了许多纪录。她专门喜欢拍工厂的滚滚钢水,或者跑到厂房的房顶拍烟囱,不畏惧危险。曾到苏联拍工厂。
战争中,跑到前线去,坐军事飞机或救生艇去拍照。出生入死。
背着沉重的器材到处奔波,外出时带的行李最多时有600磅。
二战后,跑到印度去。
1945,德国集中营(Buchenwald))
3,伊森斯塔特
Alfredeisenstaedt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
这张照片出现于《生活》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它不饰雕琢,清新自然。
4,戴维·道格拉斯·邓肯:
反映战争
5,罗伯·卡帕:
用生命换取影像
罗伯·卡帕(RobertCapa,1913-1954)比谁都有资格代表战地记者发言,表白出用生命换取影像的心境和代价。他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战地记者,他的摄影生涯就如同赌命一样,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区——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等等。
1936年
西班牙战士被子弹击中的瞬间
四,《展望》杂志
《生活》的主要对手;
1937年创办;
1955年达到四百万份的发行量。
也以图片见长。
出色的摄影记者
在这两个杂志(《生活》和《展望》)里,图片主编,以及摄影艺术指导的职务也很重要.
《展望》杂志的一页。
五,《黑檀》
1945年创办;
模仿《生活》;
一份瞄准黑人中产阶级读者的高质量杂志。
六,《国家地理》杂志
(nationalgeographic)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
1888年开始发行。
旅行杂志。
1977年发行量达到900万份。
中文版
为什么受欢迎?
摄影不会被电视代替。
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
1985年6月号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上刊登了一个阿富汗女孩的照片,女孩那张饱受战争和贫穷肆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恐,那双具有穿透力的绿眼睛吸引了整个世界。
摄影记者史蒂夫.迈克阿里说:“古拉能够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幸存下来真是一个奇迹。我为她拍照的那年是1984年,阿富汗正在和苏联人打仗。整个国家陷入了严重的无政府状态,难民营中的死亡率非常高。搜巡小组对古拉进行了虹膜扫描和脸部辨认技术的验证,古拉就是17年前的阿富汗小女孩。
相隔17年,寻找阿富汗女孩
1985----2002
其印刷和图片之高质量和高标准为人们所称道。
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新闻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
七,普利策新闻奖:
获奖摄影作品
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
突发新闻摄影奖
专题新闻摄影奖
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
2006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卡特里娜飓风灾后等待救济的灾民。
《达拉斯晨报》
1992年,因报道前苏联解体,美国华人刘香成与同事分享普利策新闻奖“现场新闻摄影奖”。当时他是美联社的记者,他现在是新闻集团的中国负责人之一。他是惟一获得全球新闻界最高奖项¡ª¡ª普利策摄影奖的华人。
临死前的祈祷
赫克特.朗登
委内瑞拉
1963年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在拉丁美洲,贫穷和财富是如此紧密的相连。1962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委内瑞拉海军基地波多.卡彼罗发动叛乱。在一次战斗中,曼努埃尔.伯迪神父抱住一个奄奄一息的政府军士兵,接受他临死前的祈祷。神父紧张的四下张望,希望四周的战斗不要打扰这临死前的祈祷。为《共和国报》工作的摄影记者赫克特.朗登不失时机地摄下了这张照片。
硫磺岛
乔.罗森塔尔
1945年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这场历时31天在太平洋上最血腥的战役中,美军付出了6821条生命,19217人负伤,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夺取这个长5英里,最宽只有2英里的火山灰岛-硫磺岛。
八,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
“荷赛”奖项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本覆盖了新闻摄影的各个方面
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两项。
2004年度最佳新闻照片《海啸》
九,新闻电影
或叫电影新闻片。在电影院,插在故事片之间放映。
最早的无声新闻片是1907年法国的《百代日志》。
美国福克斯公司于1927年播映了第一部有声新闻片。
1920年代,竞争新闻电影市场的有法国百代公司、赫斯特电影公司、派拉蒙公司、福克斯公司等。
1930-1940年代,是新闻片的黄金时期。
《时代在前进》是一个著名的系列新闻片。是亨利·卢斯的时代集团策划并拍摄的。
每月放映一次,在世界上9000家影院播放过。
1933–1943
《时代在前进》
对纳粹进行了抨击,对工人的困境,对沙暴气候都进行了反映。
这个新闻片是亨利·卢斯的时代集团策划并拍摄的。
新闻电影的题材
1927年5月,一部描写驾驶飞机横跨大西洋飞往巴黎的有声影片轰动一时。
一项对1938-1949年新闻片内容的研究表明,和平时期,体育题材占的比例有四分之一。1943-1944,二战题材占了一半。
随着电视的兴起,新闻片衰落了。
1949年11月,纽约的一个新闻片电影院关闭,而二十年来,这里只放映新闻片,观众共计达1100万。
1950年,另一个大新闻片影院关闭。
百代新闻片公司1956年关闭。
随后,新闻片公司寻求与电视联姻。并且卖掉了影片资料库。
我们今天在电视上看到的许多老的新闻片段,其实是新闻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
新闻片时间性要求较强。而纪录片直到现在也很受欢迎,是电视台日常播放的节目类型之一。
相同之处在于,新闻片和纪录片都是不虚构的。
但纪录片不一定有很强的新闻性。
第三章
世界电视业的
诞生与发展
提要
技术
节目
体制
影响
1960年
《总统竞选辩论:肯尼迪VS尼克松》
第一节
电视技术与电视业的诞生
一.技术先驱
两种路径:
机械电视机和电子电视机
1,机械电视机(P33)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电视画面的无线传输。
2,电子电视机
兹沃利金发明光电显像管。
技术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需要——
好奇心
执着
经济支持
二.世界电视业的诞生
1929年BBC开始试播电视,采用的是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无声。
贝尔德系统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开始了电视的正式定期播出。被看作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
德国,1935年3月22日,正式在柏林播出定期的电视节目。纳粹重视宣传。
第三帝国的电视台标
戈培尔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是世界上最早的体育节目直播。观众有16万人。全柏林设有28个集体收看点。
1936年英国产电视机
1939年美国产电视机14英寸
苏联1931年试播电视,1939年定期播出。
美国1939年开始播电视节目,不定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电视播出的国家只有英、德、苏、美、法、意。
三.二战对世界电视业的影响
二战影响了电视的发展。
英国法国苏联的电视台在战争中先后停止播出。只有美国和德国维持播出。
二战后,各国很快恢复播出:
最快的是苏联,1945年5月恢复播出。
英国1939——1946,中断了整整七年。
美国战争期间只有六家电视台,1946年迅速增加到108家。
1946年美国产电视机
1949年英国产电视机
1949年荷兰产电视机9英寸
1953年荷兰产电视机
1956年英国产电视机
1957年捷克产电视机14英寸
四电视技术的持续发展
彩色电视
美国1940年代研制成功。
1954年全国广播公司(NBC)正式播放。
各国随之纷纷开发。日法德英领先。
1967年德国宣布开播彩色电视节目。
彩色电视共有三大制式:
1.正交平衡调幅制——简称NTSC制
1952年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美国、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均采用这种制式。
2.正交平衡调幅逐行倒相制——简称PAL制
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西德、英国等一些西欧国家,新加坡、中国大陆及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采用这种制式。
3.行轮换调频制——简称SECAM制
法国在1956年提出,1966年制定。
使用SECAM制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法国、东欧和中东一带。
2卫星电视P34
1962年,用卫星转播电视信号成功,从美国到欧洲。次年到日本(肯尼迪遇刺)。
美国、苏联、加拿大领先。可以实现大面积的覆盖。
第三世界国家中,印度尼西亚第一个拥有自己的通讯卫星。
19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
3有线电视
1949年最初出现。
一开始没受重视。
优势渐渐突显出来,效果清晰,频道多,还可以双向交流。
19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
录像设备的发明
1947-48年,录象设备问世了,用胶片,昂贵,不便于操作,而且录播的质量赶不上直播的质量。
1956年,磁带式录象机发明成功,效果与直播相差无几。
1956年11月,CBS播出第一个录象节目。到1960年代初,美国各大电视台都已使用新式录象机。
1959年,日本发明了更先进的螺旋式录象机,取代了美国的旧方法。
1972年,荷兰菲利普公司推出更实用的可走进家庭的一小时录象带。
第二节电视节目的发展
一1950年代英国的电视节目
早期的电视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探索,奠定了今天电视节目的基础。
P105
1.电视新闻
2.竞猜游戏节目
3.谈话节目
《智囊团》(1955-61)
直播的谈话节目
4.重大活动的直播
5.天气预报节目
6.广告
1955年9月22日开播。
ITV
英国食品广告
1955
7.体育节目
〈看台〉
8.儿童节目
二1950年代美国的电视节目
1930-1940是广播的黄金时代。
1950年代,电视进入美国家庭,开始了电视的黄金时代,改变普通美国人的生活。
P373--
电视机普及率:
9%(1950)——88%(1959)。
为什么发展很快?
首先,从制作方面,集合广播精英。
广播人转行;电视移植广播节目。
其次,整体经济繁荣。
受众的消费能力高。
1950年代的电视台和电视人
1.电视新闻访问节目
广播新闻人转行。
1951开播《现在请看》
("SeeItNow"(CBS))
2.有奖游戏竞猜
移植广播节目。
3.竞猜+选秀节目
1955开播“每日女王”。
也先是一个广播的问答节目(1945年创立),后来进入电视台。
4电视剧
5早间新闻节目
1952年开播“今日”(NBC“Today”SHOW)。开创了早间新闻节目。
每周末7点到10点。三小时。
至今还在。
6夜间谈话节目
1954年开播“今晚”(NBC"TheTonightShow")。
1960-1980年代的主持是约翰尼·卡森。
1990年代以来的主持是杰伊·里诺。晚上11点半播出。
7电影节目
1955开播〈大众剧院〉节目(CBS"GeneralElectricTheater")。
播放好莱坞的电影。周六晚上播出。
结论——
今天常见的各种节目形式在1950年代已陆续出现。
有些节目历史悠久。
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电视与广播的继承关系。与电影也有继承关系。
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介,与传统不是断裂的。
日本的新闻事业
雏形时期:瓦版新闻
17世纪时,在江户街头出现单面新闻印刷品。
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故被称为“瓦版”。
又因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正是名称为“读卖瓦版”。
被认定是日本报纸的雏形萌芽状态。
官版汉字新闻
——经过删改的中文报纸
翻译的报纸
《荷兰传闻书》
明治维新前的
册子型新闻
《日日新闻》
1868创办。木刻。
是后来日报的雏形。名为日日新闻,实际上三天发行一期。
明治维新与新闻业
1871年明治政府对报纸的诞生表示支持,同时要求“新闻报纸应以开启人们知识为目的,而开启人们的知识,就要打破顽固狭隘的思想,担任‘文明开化’的先导。”
报纸、人力车和煤气灯并列,
成为“文明开化”风气的三大象征之一。
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1871。
随后,在1872年出现了一批报纸。
包括《大阪新闻》《东京日日新闻》(东京最早的日报,领先的报纸)等。
当时日本的报纸都是小册子式的,但是此报是两面印刷。而且是活字印刷的,最初用木活字,后来改用铅活字 。
该报的内容有新闻、广告、船期等。
报纸的商业化经营
《万朝报》,1892年创刊于东京。
大量刊登社会新闻。
锦绘新闻
战时统治期:思想战
(1931-1945)
报业高速发展
1960’--------1970’
五大报
朝日新闻
每日新闻
读卖新闻 
日本经济新闻
产业经济新闻
P421
日本的通讯社  P423
最早的通讯社——东京急报社 1887;
一度最有实力的通讯社——帝国通讯社 1892。
日本现在最大的通讯社:
共同通讯社——1945
时事社——1945
日本的广播   P425
1924。
电台开始播音。
政府控制。
日本广播协会
NHK
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公营。
1926成立。
不以赢利为目的,不播广告,收执照费。
P427
民营广播电视
播广告;
娱乐节目比重大;
以赢利为目的。
富士电视公司等。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