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五界系统及其它分类系统

来源: 2017-06-01 23:35
 第一章 绪论
五界系统及其它分类系统:1969年惠特克(R. H. Whittaker)又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统。
了解:将真菌从植物界中分出另立为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这一系统逐渐被广泛采用。90年代有些教材仍在沿用。
我国学者陈世骧(1979)提出3个总结六界系统。六界即非细胞总界(包括病毒界),原核总界(包括细菌界和蓝藻界),真核总界(包括植物界、真菌和动物界)。
Brusca 1990提出了不同于上述的另一六界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古细菌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Cavalier & Smith 1989年提出了一个八界系统,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古真核生物界、原生动物界、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有学者认为这一分界是较为合理和清楚。
有些学者认为不必成立原生生物界,把藻类和原生动物分别划归植物界和动物界,成为较紧凑的四界系统。
另一些学者主张扩大原生生物界,真菌划归在内成为另一种四界系统。由于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生物,究竟是原始类型还是次生类型仍无定论,因此,将病毒列为最初生命类型的一界的观点,学者们尚有争议。
生命进化的几个阶段:
生命的进化历史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最初的生命是非细胞形态的,即非细胞阶段。从非细胞到细胞是生物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初期的细胞是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细菌、蓝藻),从原核到真核是生物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多细胞真核生物是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多细胞生物阶段的三个分支,原核生物代表了细胞的初级阶段,进化到原生生物代表了真核生物的单细胞阶段(细胞机构的高级阶段),再进化到真核多细胞阶段,即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植物、真菌和动物代表了进化的三个方向,即自养、腐生和异样。
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阶元,它与其他分类阶元不同,纯粹是客观性的,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明确界限,可以与别的物种相区别。关于物种的概念、对于物种的认识,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深。
种与种间在历史上是连续的,但种又是生物连续进化中一个间断的单元,是一个繁殖的群体,具有共同的遗传组成,能生殖出与自身基本相似的后代。
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变是绝对的,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相对的,是物种存在的根据。形态相似(特征分明、特征固定)和生殖隔离(杂交不育)是其不变的一面,为藉以鉴定物种的依据。
原生动物门
原生动物的定义: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这种单细胞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能。
以上生理机能是由各种特殊的细胞器来完成。
运动胞器 纤毛、鞭毛
摄食胞器 胞口、胞咽、食物泡
感觉胞器 眼点
调节体内水分的胞器 收集管、伸缩泡
2. 身体微小:最小种类:2-3微米,最大种类:1-3毫米
3. 原始性: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在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4. 有特殊的适应性: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待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集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如盘藻、空球藻、实球藻
☆代表动物:草履虫
1. 结构和功能   
●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 。
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表膜镶嵌系统,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
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精子的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半端开始,在表膜上一
条伸向身体中部的斜沟,沟的未端为口(胞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
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细胞质,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剌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
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消化功能
伸缩泡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
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
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
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
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
功能:主管营养代谢、有丝分裂、细胞分化,通过蛋白质合成来控制表型基因,称为营养核。
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
功能: 是基因储存地,负责基因交换、基因重组,并由小核产生大核。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
草履虫与其它原生动物一样,无专门的呼吸、循环胞器。
呼吸、排泄:靠表膜渗透
循环:靠内质环流
1)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 2 个子体。
2)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腔肠动物门
身体出现了固定的辐射对称或两侧辐对称)体制;具有两个胚层;此外腔肠动物开始出现了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若将海绵动物看作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支,那么腔肠动物就是多细胞动物中最为原始的一类。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演化而来的。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地位: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胚层分化,是真正的两胚层动物。是真正多细胞动物的开始。
特征
1)身体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适应,这种对称形式的身体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
2)躯体由两个胚层组成,中间夹着中胶层。
外胚层:外层体壁,具有保护,运动和感觉功能;
内胚层:内层胃层,具有消化,营养功能。
与海绵动物不同,腔肠动物是真正两胚层多细胞动物。
3)出现消化腔(消化循环腔)。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消化腔只有一个对外开口,是原肠期的原口形成的,兼有口和肛门两种功能。
4)原始的神经组织。由各种类型的神经细胞构成弥散型的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是最早具有神经系统分布的动物,其神经系统为原始的神经网,是由两级或多级神经元以及感觉细胞基部的纤维互相连接而成。水螅只有一个神经网,大多种类具有两个神经网,分别位于内外胚层的基部。
原始性表现:无神经中枢,传导无方向性,传导速度慢。
5)具有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细胞中,以触手上最多。
6)有水螅型、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
7)有原始的组织分化。
8)具多态现象。
群体多态现象定义:群体内出现两种以上不同体形的个体,有不同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9)多数雌雄异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交替进行,这种现象叫世代交替。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