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 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难 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4课时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 点: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难 点:
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
2、价值和价值评价的标准问题
授课时间:4课时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问题导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科学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启示。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科学家丁肇中的发现过程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己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在善于思考的同时,要作出充分的准备,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永远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可以说,上述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当今的大学生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品味丁肇中教授的深切体会,深刻理解与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动认识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抛弃一成不变、思想僵化的束缚,反对种种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的崇尚书本、迷信书本、不重视实践的错误做法以及在实践中缺乏创新的不良心态,培养积极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造出自己灿烂的人生。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地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表现在: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即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价值关系,即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二者的关系是实践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如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所以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首先,实践积累的经验材料,对认识问题的解决、对认识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如果没有15、16世纪工业、商业、航海业等实践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材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不可能产生;如果没有第谷对天体长期观测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开普勒就不可能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其次,实践的发展还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靠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也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制造出像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等观测手段;提供了用于变革对象和各种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真空的实验条件,以及巨大的回旋加速器、粒子对撞机等实验设施;提供了电脑、人工智能机等等。这样,不仅突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而且延伸了人的大脑,促使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发展。最后,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同时又发展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人的感觉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思维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生活在深山林海的老猎人,根据鸟的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这些都可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邓小平也说:“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根本的观点。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计算机专家王选先生对自己成功的原因有着精辟的总结。他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科学上的洞察力。他认为洞察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个是要在第一线上拼命干活,一个是要大量看外国文献。在第一线上大量干活,会直接接触最新的技术,直接接触到需求,而且能培养一种实际动手的能力。光看文献不具体干活的人,往往不切实际的主意很多,他们提出的设想往往实现不了,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这个实践经验。大量看文献,是为了增加对国外的一些发展的了解,而且还应该要求自己能找到它的毛病。王选先生的这一体会启示我们: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如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本来是不死的,是和理念一起生活在理念世界的;当它堕入人体时,因受到肉体的污染而把原来的理念忘记了。因此,人的学习只是回忆灵魂在未进入肉体前所认识到的理念罢了。
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中,人们经常感到大惑不解的问题,就是哲学唯心主义何以能够长期存在,一些“聪明”的哲学家何以会成为唯心主义的问题。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也是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实际上自从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主要是表现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而不是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
为了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必须引进“逻辑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显而易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难于理解的,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从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哲学唯心主义,并简单地将其指责为“胡说”。
“逻辑先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即从“逻辑”上看,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是以“我”的“逻辑”先在为前提的。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客体,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都是以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为前提的。例如马克思曾经说到,你要欣赏音乐,你就要有能够欣赏到音乐的耳朵。如果你不懂音乐,再美妙的乐曲也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X光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相间的图片,而不具有任何诊断价值。这就是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等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再进一步说,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种“逻辑先在性”。
毫无疑问,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先在性”,而决不是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的错误就在于把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夸大成了“时间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贝克莱)、思维(黑格尔)、意志(叔本华)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观世界视为派生性的存在。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列宁也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因此,这种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并且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认识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特点是:反映具有模写性,即再现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同时,反映又具有创造性,即对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中,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而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其既具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从能动反映的结果看,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反映现实的事物,而且还能塑造非现实的事物。因此,列宁说:“人的认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运用于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生活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花了40年时间,对资本主义社会做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李时珍花了27年时间遍寻名山大川并亲尝百草,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感性材料,才写成了举世闻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为了研究生物和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之间的联系,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观察各种气候现象,每年都要仔细地记录北京北海公园的冰冻和融化、植物开花、燕子归来、布谷鸟初鸣等物候现象的日期,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才形成物候学理论,到晚年写成了《物候学》专著。看一下每一个学科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那些大家,像物理学家丁肇中,天文学家叶淑华,华工学家黎念之,医学家裘法祖,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几十年在一个领域的探索,积累大量的经验。再聪明的人,再有天分的人,不下苦功去积累,都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2)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和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我们许多人都很想通过学习天才人物的思维技巧,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得以大幅提高。然而,思维技巧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天才思维的基础却是“思”本身,即乐于思考的意识。勇于、乐于思考是态度,善于思考是方法。像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问题一样,态度是方法的基础。要善于用脑,必须先乐于用脑。
天才与普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经常思考。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卢瑟福一天深夜去巡查实验室,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做实验,就问:“你上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由得提高了声调:“那么晚上呢?”“也是做实验。”学生满以为自己的回答肯定得到老师的夸奖,不料卢瑟福非常严厉地批评他说:“你整天在做实验,那么什么时间用于思考?”
在世界有名的电脑公司IBM公司,总裁沃森指示:在所有厂房和办公室内,都挂上一个牌子,上面写有“思考”一词,以便提醒人们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永远不可因为各种杂事而忘记了思考,哪怕那些杂事是“迫在眉睫”。沃森的理念是:IBM的成功,真正的决定要素并不是靠资源的调配,也不是靠研究部门或推销部门的勤奋工作,而是主要靠员工开动脑筋独立思考。
爱迪生17岁那年,就以二重发报机的发明开始科学发明生涯。品尝到思维价值的他,从此就在实验室墙壁上,写了一张条幅,上面是雷洛兹的语录:“人总千方百计躲避真正艰苦的思考。”下面是他自己的一句话:“不下决心艰苦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这种提法耐人寻味:一方面,完全承认思考是艰苦的,另一方面,思考恰恰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就是说,艰苦是可以超越的,被超越为“乐”!爱迪生还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请注意爱迪生“汗水”的内涵。他不是从事机械工作的,而是从事发明工作的,所谓“流汗”,就是不断地用脑。正因为有这样的意识,爱迪生一生之中的发明近2000件,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
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为何不聪明,关键不在缺乏思维技巧,而在于存在厌烦思考、畏惧思考、躲避思考的态度!这样的结果,不仅难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而且也总是形成思维的低水平重复,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思维飞跃。这就是卢瑟福要对埋头进行实验的学生进行批评的根本原因。联想我们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大多数人很少思考。没有思考,就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提高。智慧的原点,并不是那些打动人心的思维技巧,而是“思”的意识。聚焦“思维原点”,不聪明的人,就会有质的进步,聪明的人,就会更上一层楼!
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讲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曾用蜘蛛、蚂蚁和蜜蜂做比喻,既反对忽视理性的狭隘经验主义,又反对轻视经验的理性主义。在他看来,理性主义就像蜘蛛,只会从自己肚子里拉出丝来纺织知识之网,狭隘的经验主义就像蚂蚁,只会碰到东西就把它统统搬到洞穴,习惯于堆积事实材料,而不会加工制作。培根不赞成这两种态度,他认为真正的科学家、哲学家应当象蜜蜂。工蜂从花园里和田野里采集百花,将甜汁带回蜂房里,然后酿蜜的蜂经过近一、二百次的交互吞吐,反复加工,才酿出蜜来。他的比喻对我们很有启发,在认识过程中,要象蜜蜂那样收集感性材料,并用头脑的思维对其改造制作,才能使认识发生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非理性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还包括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应当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1、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
(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科学史上的案例:伽利略的理论突破。
亚里士多德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时间越快,物体降落的时间与它的重量成正比。两个铁球,一个十磅,一个一磅,从同样的高度丢下,那么10磅的会先着地,而且速度比一磅的快10倍。这一理论长期为人们所信奉,但是伽利略突然对之产生了怀疑:如果把一百磅的球和一磅的球连在一起,让它们从高处落下来,就会得到两个结论,一是两个球连在一起,其总的重量比100磅重一磅,因此应当比100磅的球先落地;另一个结论是:两个球会因为一磅的球比100磅的球下落慢,而减慢一百磅球的速度,因此两个球会比100磅的球下落慢。这两种方法都是符合当时的理论的,但会得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那么“这个理论必然是错的”。于是,伽利略登上著名的比萨斜塔,左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一磅重的铁球。在众目睽睽下,他把两个重量不一样的球推了下去,结果两个球同时落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推翻了。所以,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获得的理性认识,正确的被证实,错误的被发现、纠正,不完全的得到充实,才能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
2、 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形式上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内容上表现为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经历了8000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由此可见,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并不是简单的,而是非常复杂艰巨的。
(2)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科学史上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就经历了不断的再认识过程。17世纪,关于光的本性之争有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后来,“微粒说”派利用牛顿的权威并采取以势压人的办法,把“波动说”派压了下去。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干涉实验,又重新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他的实验重新引起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论战。“微粒说”的拥护者法国人马吕斯用光的偏振实验来证明光不是纵波;光的“波动说”的拥护者用横波的理论代替了纵波的假说,在争论中占了上风。特别是斐索和付科的实验,为“波动说”战胜“微粒说”取得稳固的地位,提供了基本的证据。他们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光在各种不同媒质中的速度,表明光在水中比空气中走得慢,而且其比值等于水和空气的折射率之比,这个实验结果同“波动说”的预言一致,同“微粒说”的预言矛盾。后来,麦克斯韦又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更使“波动说”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此,“波动说”冲垮了牛顿的权威,似乎获得了全胜。1887年,光电感应的实验使“波动说”遇到了困难,它不能对实验做出圆满的解释。于是新的“粒子说”又抬头了。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指出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X光射线实验等,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实践证明,光量子理论以及稍后建立的量子电动力学,把早先对光的两种学说在更高一级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统一起来,比较好地揭示了光的本质。从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可以看出,任何真理性认识的取得,都必须经过一个不断的认识和再认识
3、把握认识的关键——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人类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问题导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科学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启示。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科学家丁肇中的发现过程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己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在善于思考的同时,要作出充分的准备,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永远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可以说,上述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当今的大学生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品味丁肇中教授的深切体会,深刻理解与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动认识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抛弃一成不变、思想僵化的束缚,反对种种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的崇尚书本、迷信书本、不重视实践的错误做法以及在实践中缺乏创新的不良心态,培养积极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造出自己灿烂的人生。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地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表现在: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认识关系,即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价值关系,即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二者的关系是实践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不仅如此,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如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所以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首先,实践积累的经验材料,对认识问题的解决、对认识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如果没有15、16世纪工业、商业、航海业等实践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材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不可能产生;如果没有第谷对天体长期观测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开普勒就不可能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其次,实践的发展还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靠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也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制造出像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等观测手段;提供了用于变革对象和各种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真空的实验条件,以及巨大的回旋加速器、粒子对撞机等实验设施;提供了电脑、人工智能机等等。这样,不仅突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而且延伸了人的大脑,促使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发展。最后,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同时又发展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人的感觉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思维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生活在深山林海的老猎人,根据鸟的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这些都可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邓小平也说:“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以及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根本的观点。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计算机专家王选先生对自己成功的原因有着精辟的总结。他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科学上的洞察力。他认为洞察力的培养,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个是要在第一线上拼命干活,一个是要大量看外国文献。在第一线上大量干活,会直接接触最新的技术,直接接触到需求,而且能培养一种实际动手的能力。光看文献不具体干活的人,往往不切实际的主意很多,他们提出的设想往往实现不了,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这个实践经验。大量看文献,是为了增加对国外的一些发展的了解,而且还应该要求自己能找到它的毛病。王选先生的这一体会启示我们: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如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本来是不死的,是和理念一起生活在理念世界的;当它堕入人体时,因受到肉体的污染而把原来的理念忘记了。因此,人的学习只是回忆灵魂在未进入肉体前所认识到的理念罢了。
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中,人们经常感到大惑不解的问题,就是哲学唯心主义何以能够长期存在,一些“聪明”的哲学家何以会成为唯心主义的问题。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也是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什么会有聪明的哲学家搞这种唯心主义呢?实际上自从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主要是表现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而不是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
为了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必须引进“逻辑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显而易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是难于理解的,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从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哲学唯心主义,并简单地将其指责为“胡说”。
“逻辑先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即从“逻辑”上看,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是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是以“我”的“逻辑”先在为前提的。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客体,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都是以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为前提的。例如马克思曾经说到,你要欣赏音乐,你就要有能够欣赏到音乐的耳朵。如果你不懂音乐,再美妙的乐曲也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X光片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张黑白相间的图片,而不具有任何诊断价值。这就是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等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再进一步说,在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意识”、“激情”、“意志”、“目的”等等,也具有一种“逻辑先在性”。
毫无疑问,主体对客体的优先地位,只能是一种“逻辑先在性”,而决不是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等在时间上先于客体而存在。近代以来的唯心主义的错误就在于把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先在性” 夸大成了“时间先在性”,把主体的感觉(贝克莱)、思维(黑格尔)、意志(叔本华)视为本原性的存在,把客观世界视为派生性的存在。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列宁也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因此,这种直观的消极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并且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认识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特点是:反映具有模写性,即再现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同时,反映又具有创造性,即对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中,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而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其既具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从能动反映的结果看,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反映现实的事物,而且还能塑造非现实的事物。因此,列宁说:“人的认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运用于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生活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花了40年时间,对资本主义社会做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李时珍花了27年时间遍寻名山大川并亲尝百草,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感性材料,才写成了举世闻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为了研究生物和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之间的联系,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观察各种气候现象,每年都要仔细地记录北京北海公园的冰冻和融化、植物开花、燕子归来、布谷鸟初鸣等物候现象的日期,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才形成物候学理论,到晚年写成了《物候学》专著。看一下每一个学科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那些大家,像物理学家丁肇中,天文学家叶淑华,华工学家黎念之,医学家裘法祖,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几十年在一个领域的探索,积累大量的经验。再聪明的人,再有天分的人,不下苦功去积累,都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2)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和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我们许多人都很想通过学习天才人物的思维技巧,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得以大幅提高。然而,思维技巧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天才思维的基础却是“思”本身,即乐于思考的意识。勇于、乐于思考是态度,善于思考是方法。像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问题一样,态度是方法的基础。要善于用脑,必须先乐于用脑。
天才与普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经常思考。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卢瑟福一天深夜去巡查实验室,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做实验,就问:“你上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由得提高了声调:“那么晚上呢?”“也是做实验。”学生满以为自己的回答肯定得到老师的夸奖,不料卢瑟福非常严厉地批评他说:“你整天在做实验,那么什么时间用于思考?”
在世界有名的电脑公司IBM公司,总裁沃森指示:在所有厂房和办公室内,都挂上一个牌子,上面写有“思考”一词,以便提醒人们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永远不可因为各种杂事而忘记了思考,哪怕那些杂事是“迫在眉睫”。沃森的理念是:IBM的成功,真正的决定要素并不是靠资源的调配,也不是靠研究部门或推销部门的勤奋工作,而是主要靠员工开动脑筋独立思考。
爱迪生17岁那年,就以二重发报机的发明开始科学发明生涯。品尝到思维价值的他,从此就在实验室墙壁上,写了一张条幅,上面是雷洛兹的语录:“人总千方百计躲避真正艰苦的思考。”下面是他自己的一句话:“不下决心艰苦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这种提法耐人寻味:一方面,完全承认思考是艰苦的,另一方面,思考恰恰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就是说,艰苦是可以超越的,被超越为“乐”!爱迪生还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请注意爱迪生“汗水”的内涵。他不是从事机械工作的,而是从事发明工作的,所谓“流汗”,就是不断地用脑。正因为有这样的意识,爱迪生一生之中的发明近2000件,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
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为何不聪明,关键不在缺乏思维技巧,而在于存在厌烦思考、畏惧思考、躲避思考的态度!这样的结果,不仅难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而且也总是形成思维的低水平重复,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思维飞跃。这就是卢瑟福要对埋头进行实验的学生进行批评的根本原因。联想我们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大多数人很少思考。没有思考,就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提高。智慧的原点,并不是那些打动人心的思维技巧,而是“思”的意识。聚焦“思维原点”,不聪明的人,就会有质的进步,聪明的人,就会更上一层楼!
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讲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曾用蜘蛛、蚂蚁和蜜蜂做比喻,既反对忽视理性的狭隘经验主义,又反对轻视经验的理性主义。在他看来,理性主义就像蜘蛛,只会从自己肚子里拉出丝来纺织知识之网,狭隘的经验主义就像蚂蚁,只会碰到东西就把它统统搬到洞穴,习惯于堆积事实材料,而不会加工制作。培根不赞成这两种态度,他认为真正的科学家、哲学家应当象蜜蜂。工蜂从花园里和田野里采集百花,将甜汁带回蜂房里,然后酿蜜的蜂经过近一、二百次的交互吞吐,反复加工,才酿出蜜来。他的比喻对我们很有启发,在认识过程中,要象蜜蜂那样收集感性材料,并用头脑的思维对其改造制作,才能使认识发生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非理性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还包括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应当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1、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
(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科学史上的案例:伽利略的理论突破。
亚里士多德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时间越快,物体降落的时间与它的重量成正比。两个铁球,一个十磅,一个一磅,从同样的高度丢下,那么10磅的会先着地,而且速度比一磅的快10倍。这一理论长期为人们所信奉,但是伽利略突然对之产生了怀疑:如果把一百磅的球和一磅的球连在一起,让它们从高处落下来,就会得到两个结论,一是两个球连在一起,其总的重量比100磅重一磅,因此应当比100磅的球先落地;另一个结论是:两个球会因为一磅的球比100磅的球下落慢,而减慢一百磅球的速度,因此两个球会比100磅的球下落慢。这两种方法都是符合当时的理论的,但会得出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那么“这个理论必然是错的”。于是,伽利略登上著名的比萨斜塔,左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一磅重的铁球。在众目睽睽下,他把两个重量不一样的球推了下去,结果两个球同时落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推翻了。所以,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获得的理性认识,正确的被证实,错误的被发现、纠正,不完全的得到充实,才能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
2、 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和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形式上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内容上表现为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恩格斯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经历了8000多次的失败,才找到了合适的电灯灯丝。由此可见,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并不是简单的,而是非常复杂艰巨的。
(2)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在科学史上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就经历了不断的再认识过程。17世纪,关于光的本性之争有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后来,“微粒说”派利用牛顿的权威并采取以势压人的办法,把“波动说”派压了下去。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干涉实验,又重新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他的实验重新引起了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论战。“微粒说”的拥护者法国人马吕斯用光的偏振实验来证明光不是纵波;光的“波动说”的拥护者用横波的理论代替了纵波的假说,在争论中占了上风。特别是斐索和付科的实验,为“波动说”战胜“微粒说”取得稳固的地位,提供了基本的证据。他们比较精确地测定了光在各种不同媒质中的速度,表明光在水中比空气中走得慢,而且其比值等于水和空气的折射率之比,这个实验结果同“波动说”的预言一致,同“微粒说”的预言矛盾。后来,麦克斯韦又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更使“波动说”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此,“波动说”冲垮了牛顿的权威,似乎获得了全胜。1887年,光电感应的实验使“波动说”遇到了困难,它不能对实验做出圆满的解释。于是新的“粒子说”又抬头了。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指出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X光射线实验等,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实践证明,光量子理论以及稍后建立的量子电动力学,把早先对光的两种学说在更高一级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统一起来,比较好地揭示了光的本质。从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可以看出,任何真理性认识的取得,都必须经过一个不断的认识和再认识
3、把握认识的关键——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人类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研究和概括,形成了许多关于世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其中那些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观念内容,即被称为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与客体相符合的性质,它是真理的最根本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在于: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真理本身虽然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但它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在这个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虽然也强调认识的对象是所谓客观存在的“理念”或“绝对精神”,但其实它们本身已是主体思维的幻化物,并不能证明其客观性,而且它们与客观事物间的关联往往也被歪曲地理解,因此这种真理观所强调的真理对象的客观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本质上是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它强调,任何真理之所以被称为真理,其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是思想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和符合。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确定二者的符合与否呢?近代经验论哲学家休谟认为这从根本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因此他认为真理无非是主体的观念与主体感觉的符合。不过,这一点虽然容易做到,但却取消了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从而将真理变成了某种不确定的东西。
再次,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找到了检验主客观是否符合的标准——社会实践。它认为,要确定一种观念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依靠人们主观的愿望和想象,而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提供这一证据,最终只能依靠将主体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来认定。实践虽然是人的主体性行为,但它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纯主观性活动,它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呈现出来,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得以确定的。当我们以某种认识为指导进行活动时,如果活动的结果和我们依照此认识所得出的预想完全相同,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此种认识的真理性。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的首要原则和立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否认这一原则,则容易倒向主观真理论。作为人对世界的观念把握,真理在形式上具有主观性。而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往往据此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性,如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仅仅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所谓具有“普遍意义”,不过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的代名词而已。实用主义则着眼于真理的效用价值,以此作为确认观念真理性的标准,鼓吹“有用的就是真理”,否认真理有客观的标准,实际上也等于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必然肯定真理的一元论。真理的一元论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真理一元论并不否认在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多样化的情况,比如见仁见智,往往各有其合理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真理是多元的。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的特定的认识对象的特定方面来说,其状态、本质和规律都是特定的,而与其相符合的认识必然也是唯一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在它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能被推翻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真理永恒地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中。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而不可能穷尽它的一切部分或方面。承认了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承认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而不可能达到最终完成的形态。承认了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不是存在于相对真理之外,而是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因素、颗粒,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其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都处在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作为相对真理都是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通向绝对真理的阶梯,它既是在过去实践基础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又是进一步趋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从有限到无限,从相对到绝对地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如果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过程,从而把真理抽象化、永恒化,变成僵化、不变的东西。这样就往往会把现存真理看成是终极真理,从而堵塞了真理发展的道路。与此相反,相对主义则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有客观的标准,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从而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最终往往陷入怀疑主义和诡辩论。我们对待任何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应该防止这两种思想倾向,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往往被称为谬误,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区别点就在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确定的界限和分别。首先,真理意味着主客观的符合和一致,而谬误则意味着主客观的脱离和分裂,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认识,各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界限,不容混淆;其次,以真理为指导的实践活动和以谬误为指导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真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谬误则往往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真理和谬误也存在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方面。首先,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同属于人类的认识,共存于人类整个认识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争辩),是非乃知。”在确定真理时,也就确定了谬误。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为谬误主要是指真理有其适用的领域和范围,如果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运用的领域或范围以外去,真理便会转化为谬误;谬误转化为真理主要是指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谬误往往是人们获得真理的一个必经环节,人们通过分析和克服谬误,可以进一步发现和发展真理。掌握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的规律,对于发展人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基本属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然而主观认识或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原因在于:一方面,主观认识本身的真理性仍需要被检验,因此它不能独立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另一方面,客观事物本身也无所谓正确错误,它也不能自动提供与观念相对照的方式,无法直接回答某种认识是否与自己相符合。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体联系起来并验证它们之间是否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联系主体认识与客体对象的中介,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是以认识为指导的能动的活动,同主体的认识直接相联系;另一方面,实践是变革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同客体直接相联系。认识与实践结果的对照也就是认识与客体的对照,从实践结果是否达到主体的目的,可以检验证实指导实践的认识是否与客体相符合。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的。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作为实践证明的重要补充,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谓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以确定另一判断正确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它可以在普遍性的层次对认识的真理性加以验证,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还能将无法直接检验的理论通过逻辑证明的方式加以检验。不过,逻辑证明不能与实践标准并列,更不能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第一,逻辑证明中的前提必须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认识。第二,逻辑证明中所遵守的逻辑规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第三,逻辑证明得出的结论,仍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决定其是否正确。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这一点是确定不移的,在任何场合下都成立,具有普遍性、绝对性、无条件性。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凡是真理终将为实践所肯定,而一切谬误也终将为实践所推翻,这也是确定的,绝对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是发展的,一种认识的真理性即使已被实践所证实,仍需要接受今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这也是不确定的,相对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是既要肯定实践能够无限地检验一切认识,又要承认这种无限是在有限中不断实现的。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就会抹煞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把一切认识都看成是主观任意的东西,从而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而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则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阻碍观念的发展,从而陷入绝对主义。列宁指出:“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只有辩证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才能正确地把握真理的发展过程。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遵循着真理性原则,即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也遵循着价值性原则,即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其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原则是辩证统一的。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仅要判断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还要解决“有用无用、是好是坏、孰利孰弊、是善是恶”的问题,它们对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一类问题,在哲学中一般被称为价值问题。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真理和价值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分别体现了人类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内容。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脱离了真理框范的价值原则是失去了轨道的原则,没有真理原则的指导,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地贯彻;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脱离了价值导向的真理原则是没有意义的原则,没有价值原则的推动,真理原则也得不到坚持和发展的动力。
其次,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拓展认识、追求真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因此价值追求的指向会直接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指向;反过来说,真理的发展也不断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在人的活动中,总是不断地由价值走向真理,又从真理走向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检验标准的一体化。无论是真理还是价值,都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沟通主客体的社会实践乃是二者共同的检验标准。在实践中,不仅认识的真理性得到检验,而且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评价也得到确定和检验。同时,真理与价值彼此是否达到了具体的统一,也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的。违背真理的价值和无价值的真理最终都将被人类的社会实践所扬弃。通过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人们总是不断调节着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实现着二者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问题导入: 美国有一种连锁店叫“7-11”,基本的理念是以方便换利润,它一般开在居民区,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所以叫“7-11”。他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可以说各种商品一应俱全,虽然价钱稍贵,但因为其服务周到、方便赢得大量利润。有一个台湾商人便将这种经营方式移植到台湾去,但是三年以后,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赔得一塌糊涂。在经营失败后,台湾商人就进行反思,经过调查发现,美国与台湾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居民区大多离商业区远,而台湾的居民区大多离商业区较近;美国的家庭主妇大多图方便,价格并不是她们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台湾的家庭主妇往往将价格视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甚至为买价格相对低廉的物品宁愿多走路。通过调查,他们还发现来来往往的游客和行色匆匆的学生似乎更青睐这类连锁店,于是他们决定把“7-11”连锁店由居民区转移到车站、学校周围,转移到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为更多的路人提供方便。结果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利润不断地增大,后来台湾老板把这些经验教训写成书,并且成为了畅销书。
请大家思考一下,台湾商人的失败与成功的教训和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且还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从而反对主观主义。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恩格斯把从实际出发看作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并以此与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他还指出:“我们对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第一,实事求是体现着彻底的唯物论与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第二,实事求是体现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一问三不知的丁肇中” 。
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7年起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无疑,他无愧于大科学家的称号,但丁肇中在接受记者采访和在大学在演讲回答学生提问时,却多次表示“我不知道”。
你是如何看待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启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奥秘所在。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风格,也是一种境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针对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他所讲的“解放思想”是指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其次,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等都表达了这种思想。
理论创新是指对原先的观点、理论、体系进行创新。实践创新则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实践创新,即推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党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我们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和发展相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其精神实质,坚持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概念和方法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改变。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认识论研究的是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则是为了使人获得愈来愈大的自由。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到底是要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应当自觉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建一个美好的家园。
(三)必然和自由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选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从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必然王国”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小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研究和概括,形成了许多关于世界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其中那些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观念内容,即被称为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与客体相符合的性质,它是真理的最根本的属性。真理的客观性在于: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真理本身虽然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但它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在这个问题上,客观唯心主义虽然也强调认识的对象是所谓客观存在的“理念”或“绝对精神”,但其实它们本身已是主体思维的幻化物,并不能证明其客观性,而且它们与客观事物间的关联往往也被歪曲地理解,因此这种真理观所强调的真理对象的客观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本质上是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它强调,任何真理之所以被称为真理,其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是思想认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和符合。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确定二者的符合与否呢?近代经验论哲学家休谟认为这从根本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因此他认为真理无非是主体的观念与主体感觉的符合。不过,这一点虽然容易做到,但却取消了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从而将真理变成了某种不确定的东西。
再次,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找到了检验主客观是否符合的标准——社会实践。它认为,要确定一种观念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依靠人们主观的愿望和想象,而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提供这一证据,最终只能依靠将主体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来认定。实践虽然是人的主体性行为,但它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纯主观性活动,它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呈现出来,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得以确定的。当我们以某种认识为指导进行活动时,如果活动的结果和我们依照此认识所得出的预想完全相同,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此种认识的真理性。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的首要原则和立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否认这一原则,则容易倒向主观真理论。作为人对世界的观念把握,真理在形式上具有主观性。而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往往据此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性,如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仅仅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所谓具有“普遍意义”,不过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的代名词而已。实用主义则着眼于真理的效用价值,以此作为确认观念真理性的标准,鼓吹“有用的就是真理”,否认真理有客观的标准,实际上也等于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必然肯定真理的一元论。真理的一元论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真理一元论并不否认在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过程中会出现多样化的情况,比如见仁见智,往往各有其合理性,但这并不能说明真理是多元的。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的特定的认识对象的特定方面来说,其状态、本质和规律都是特定的,而与其相符合的认识必然也是唯一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在它所适应的范围内是不能被推翻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真理永恒地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中。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而不可能穷尽它的一切部分或方面。承认了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承认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而不可能达到最终完成的形态。承认了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不是存在于相对真理之外,而是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因素、颗粒,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其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都处在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作为相对真理都是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通向绝对真理的阶梯,它既是在过去实践基础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又是进一步趋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从有限到无限,从相对到绝对地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如果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过程,从而把真理抽象化、永恒化,变成僵化、不变的东西。这样就往往会把现存真理看成是终极真理,从而堵塞了真理发展的道路。与此相反,相对主义则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有客观的标准,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从而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最终往往陷入怀疑主义和诡辩论。我们对待任何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应该防止这两种思想倾向,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往往被称为谬误,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区别点就在于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
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确定的界限和分别。首先,真理意味着主客观的符合和一致,而谬误则意味着主客观的脱离和分裂,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认识,各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界限,不容混淆;其次,以真理为指导的实践活动和以谬误为指导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真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谬误则往往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真理和谬误也存在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方面。首先,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同属于人类的认识,共存于人类整个认识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争辩),是非乃知。”在确定真理时,也就确定了谬误。其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转化为谬误主要是指真理有其适用的领域和范围,如果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运用的领域或范围以外去,真理便会转化为谬误;谬误转化为真理主要是指在人类认识活动中,谬误往往是人们获得真理的一个必经环节,人们通过分析和克服谬误,可以进一步发现和发展真理。掌握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的规律,对于发展人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基本属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然而主观认识或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原因在于:一方面,主观认识本身的真理性仍需要被检验,因此它不能独立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另一方面,客观事物本身也无所谓正确错误,它也不能自动提供与观念相对照的方式,无法直接回答某种认识是否与自己相符合。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同客体联系起来并验证它们之间是否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联系主体认识与客体对象的中介,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是以认识为指导的能动的活动,同主体的认识直接相联系;另一方面,实践是变革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同客体直接相联系。认识与实践结果的对照也就是认识与客体的对照,从实践结果是否达到主体的目的,可以检验证实指导实践的认识是否与客体相符合。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的。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过程中,逻辑证明作为实践证明的重要补充,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谓逻辑证明,是指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以确定另一判断正确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它可以在普遍性的层次对认识的真理性加以验证,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还能将无法直接检验的理论通过逻辑证明的方式加以检验。不过,逻辑证明不能与实践标准并列,更不能代替实践标准。这是因为:第一,逻辑证明中的前提必须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认识。第二,逻辑证明中所遵守的逻辑规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第三,逻辑证明得出的结论,仍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决定其是否正确。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这一点是确定不移的,在任何场合下都成立,具有普遍性、绝对性、无条件性。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凡是真理终将为实践所肯定,而一切谬误也终将为实践所推翻,这也是确定的,绝对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是发展的,一种认识的真理性即使已被实践所证实,仍需要接受今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这也是不确定的,相对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坚持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是既要肯定实践能够无限地检验一切认识,又要承认这种无限是在有限中不断实现的。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就会抹煞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把一切认识都看成是主观任意的东西,从而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而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则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阻碍观念的发展,从而陷入绝对主义。列宁指出:“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只有辩证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才能正确地把握真理的发展过程。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遵循着真理性原则,即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同时也遵循着价值性原则,即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其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原则是辩证统一的。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仅要判断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还要解决“有用无用、是好是坏、孰利孰弊、是善是恶”的问题,它们对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一类问题,在哲学中一般被称为价值问题。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真理和价值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分别体现了人类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内容。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脱离了真理框范的价值原则是失去了轨道的原则,没有真理原则的指导,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地贯彻;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脱离了价值导向的真理原则是没有意义的原则,没有价值原则的推动,真理原则也得不到坚持和发展的动力。
其次,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拓展认识、追求真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价值需要,因此价值追求的指向会直接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指向;反过来说,真理的发展也不断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在人的活动中,总是不断地由价值走向真理,又从真理走向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检验标准的一体化。无论是真理还是价值,都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沟通主客体的社会实践乃是二者共同的检验标准。在实践中,不仅认识的真理性得到检验,而且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评价也得到确定和检验。同时,真理与价值彼此是否达到了具体的统一,也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的。违背真理的价值和无价值的真理最终都将被人类的社会实践所扬弃。通过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人们总是不断调节着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实现着二者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问题导入: 美国有一种连锁店叫“7-11”,基本的理念是以方便换利润,它一般开在居民区,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所以叫“7-11”。他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可以说各种商品一应俱全,虽然价钱稍贵,但因为其服务周到、方便赢得大量利润。有一个台湾商人便将这种经营方式移植到台湾去,但是三年以后,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赔得一塌糊涂。在经营失败后,台湾商人就进行反思,经过调查发现,美国与台湾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居民区大多离商业区远,而台湾的居民区大多离商业区较近;美国的家庭主妇大多图方便,价格并不是她们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台湾的家庭主妇往往将价格视为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甚至为买价格相对低廉的物品宁愿多走路。通过调查,他们还发现来来往往的游客和行色匆匆的学生似乎更青睐这类连锁店,于是他们决定把“7-11”连锁店由居民区转移到车站、学校周围,转移到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为更多的路人提供方便。结果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利润不断地增大,后来台湾老板把这些经验教训写成书,并且成为了畅销书。
请大家思考一下,台湾商人的失败与成功的教训和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且还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从而反对主观主义。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恩格斯把从实际出发看作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并以此与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他还指出:“我们对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第一,实事求是体现着彻底的唯物论与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第二,实事求是体现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
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一问三不知的丁肇中” 。
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7年起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无疑,他无愧于大科学家的称号,但丁肇中在接受记者采访和在大学在演讲回答学生提问时,却多次表示“我不知道”。
你是如何看待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启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奥秘所在。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气量,一种风格,也是一种境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针对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他所讲的“解放思想”是指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其次,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等都表达了这种思想。
理论创新是指对原先的观点、理论、体系进行创新。实践创新则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实践创新,即推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党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我们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和发展相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其精神实质,坚持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概念和方法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和改变。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两个重要内容,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认识论研究的是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则是为了使人获得愈来愈大的自由。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到底是要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应当自觉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建一个美好的家园。
(三)必然和自由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选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从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必然王国”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小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相互关系如何?掌握这一原理对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何指导意义?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相互关系如何?掌握这一原理对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何指导意义?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