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P3)
二、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
三、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P8—9)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P3)
二、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
三、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P8—9)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 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问题: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 为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最为重要?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4、 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否)将哲学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25)
6、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P26)
二、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 物质概念: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P26)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理解物质(P27)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P27)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P27)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2、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P28)
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特征。(P31)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立社会发展的动力。(P34)
五、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35)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在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定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P37)
2、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 矛盾着的斗争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4、矛盾的统一性、斗争性之间的关系:
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
5、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因为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趋势、发展方向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5、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矛盾的互相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P38)
1、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问题: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 为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最为重要?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4、 对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否)将哲学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25)
6、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P26)
二、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 物质概念: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P26)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理解物质(P27)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P27)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P27)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
2、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P28)
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特征。(P31)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立社会发展的动力。(P34)
五、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35)
六、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在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定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P37)
2、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
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 矛盾着的斗争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4、矛盾的统一性、斗争性之间的关系:
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
5、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因为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趋势、发展方向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5、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矛盾的互相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P38)
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2、质: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物质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
3、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P40)
4、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5、辩证的否定基本内容:是
1事物的自我否定,内部矛盾运动结果。
2 事物发展的环节
3 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 实质是“扬弃”。(P41)
1、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2、质: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保持物质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
3、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是:
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P40)
4、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5、辩证的否定基本内容:是
1事物的自我否定,内部矛盾运动结果。
2 事物发展的环节
3 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 实质是“扬弃”。(P41)
八、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P50)
2、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应注意: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P51)
1、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P50)
2、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应注意: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P51)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三,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57)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坚持反对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P59)
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P59)
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P60)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资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的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 感性认识和理性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生活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P61)
4、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二、从人们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P63)
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三,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57)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坚持反对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2、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P59)
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P59)
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P60)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资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的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 感性认识和理性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生活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P61)
4、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二、从人们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P63)
四, 真理与价值
1、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自然现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2、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局限性。
首先,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P65)
3、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P66)
4、 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判断
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生搬硬套------绝对主义
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相对主义(P67)
五, 真理的检验标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其次,从实践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P68)
1、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自然现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2、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局限性。
首先,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P65)
3、 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P66)
4、 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判断
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生搬硬套------绝对主义
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相对主义(P67)
五, 真理的检验标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其次,从实践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P68)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2、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P85)
3、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4、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 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是其他社会实践的基础,决定着其他社会生活的水平。从而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基本面貌。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P86)
1、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2、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P85)
3、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4、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 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是其他社会实践的基础,决定着其他社会生活的水平。从而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基本面貌。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P86)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平衡性。
第二,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87)
第一,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平衡性。
第二,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87)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P89)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里的适应是基本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始终存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种不适应包括落后和超前两种情况,
因此,生产力先进的标准在于适应而不是超前。(P92)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里的适应是基本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始终存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种不适应包括落后和超前两种情况,
因此,生产力先进的标准在于适应而不是超前。(P92)
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思想观念。
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
1、制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
2、政治组织形态包括国家政权机构、政党等;设施包括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 (P93—94)•
3、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94)
4、国家的内容——国体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
国家的形式——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P95)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思想观念。
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
1、制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
2、政治组织形态包括国家政权机构、政党等;设施包括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 (P93—94)•
3、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94)
4、国家的内容——国体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
国家的形式——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P95)
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两对矛盾之间总是适应——不适应——再适应——再不适应的变化之中。在同一性质的社会中,可以采取改革手段加以解决,如果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必须革命。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P101)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两对矛盾之间总是适应——不适应——再适应——再不适应的变化之中。在同一性质的社会中,可以采取改革手段加以解决,如果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必须革命。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P101)
五、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3、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P110)
2、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属性(P111)
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3、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P110)
2、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属性(P111)
六、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 阅读: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同当时的德国唯心主义者、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兄弟进行过一场论战。鲍威尔兄弟认为,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雄”精神,而人民群众是历史中的惰性因素。马克思则针锋相对的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两种观点集中反映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P112)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使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P115—116)
1、 阅读: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同当时的德国唯心主义者、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兄弟进行过一场论战。鲍威尔兄弟认为,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英雄”精神,而人民群众是历史中的惰性因素。马克思则针锋相对的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这两种观点集中反映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主要分歧。(P112)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使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P115—116)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P128)
2、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劳动的二重性)(P129)。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价值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规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P130)
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P131)
6、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过程刚好能够补偿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一定的点。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剩余价值(P140)
6、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P141)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P128)
2、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劳动的二重性)(P129)。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价值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规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P130)
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P131)
6、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过程刚好能够补偿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一定的点。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剩余价值(P140)
6、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P141)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3、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商品积压过剩
3、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商品积压过剩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P152)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P152)
课堂提问:
1、你认为科学技术的双重性和说它是双刃剑是同一意义吗?
2、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前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吗?(没有)
3、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同吗?(不等同,包含关系)
4、价值理论是谁创立的?(马克思)
5、经济危机的特征是什么?(生产过剩)
6、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什么?(国家政权)
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的观点的进一步深化?(物质意识)
8、感性认识的特点是什么?
9、意识能动作用特点是什么?
10、真理有的两个方面是什么?
1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说明了什么?
1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是什么?
14、辨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5、什么叫“度”?
16、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
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1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9、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是?
20、科技革命引起的深刻社会变化包括什么?
21、违背自然规律,污染环境等造成了消极后果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的双重性)
22、上层建筑包括什么?
23、概括社会基本矛盾?
(部分缺失)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