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七章 历史演进规律的把握

来源: 2017-06-03 15:40
 第七章  历史演进规律的把握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于社会生产方式 
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
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方式的性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对矛盾中,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而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而且首先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因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由于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不断地积累和增长,特别是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并不断创造着新的生产工具。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新的生产工具的创造,又会使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与生产力相比,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中较为保守的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这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不是凝固不变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状态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成为它发展的桎梏时,就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就会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也说明了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从而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与“不适合”是相对的,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合时,也只是基本的适合,因为这种生产关系中还会存在某些方面、环节上的不完善,从而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需要调整和改革这些方面和环节;一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合时,也并不意味着这种生产关系就会使生产力绝对停滞,不再有任何量的发展,而是说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形式已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和障碍。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在:当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一定时期内,生产关系的性质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合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不具有对抗性质,因此,不会、也不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渐变成不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矛盾就日益激化起来,其性质也由非对抗转化为对抗,这时就必然要提出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于是就进入到根本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阶段。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以后,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不适合又转化为适合,从而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的前进运动过程。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向,揭示了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的始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特点是:
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改变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当家作主的是全体劳动者;按劳分配把社会生产劳动与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地结合了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也有不相适应的一面。即使是基本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某些方面也会变得不相适应,需要通过改革,要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加以解决。
二、正确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
其次,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于社会形态
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是内涵相同的概念。社会形态的概念却不同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概念。
第一,技术社会形态的基本内涵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出来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就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依据的。有一定的合理性。马克思就曾将二者统一起来用以说明社会形态的更替,比如他曾说过:“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①
第二,社会形态与技术社会形态的关系:
一致的方面: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基本标志的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关系为基本标志的社会形态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形态虽然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志,但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不相一致的方面:虽然社会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然而它还要受到其他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状况以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状况的影响等。因此,在相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同的国家可能建立起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不同国家也有可能建立起相同的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形态可能处于较低的阶段,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其社会形态又有可能处于较高的阶段。
唯物史观把社会形态看作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有机整体,认为经济基础有如社会的“骨骼”,而上层建筑则有如包裹在“骨骼”上面的“血肉”,“骨骼”和“血肉”不可分割,形成了社会有机体。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同时也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更替。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早或晚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或迟或早也要发生改变;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或进步的力量;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或反动的力量。
当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经济基础实现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的革新,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会成为决定性的环节和条件。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
同一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会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而经济基础即使在相对稳定的阶段,也会发生量的变化和部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立即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就会不断出现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某些不相适应的情况。必须对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部分加以调整和改革,使之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才能充分发挥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
在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走向腐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不相适应,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形成尖锐对抗的时候,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变革。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成的特点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形成方面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力量而建立起来的。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的这一特点,并不违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产生,仍然根源于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当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客观要求。当然,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这种经济基础领域的变革又不可能自发地实现,因此,需要首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进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其中主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一经确立,就必须立即着手建立、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济基础,否则,这个政权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第三,只是无产阶级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政党以及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等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部分内容先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产生的,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只有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形成以后,才能逐步得到巩固和完善。
4、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本身的特点:
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相适合的。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维护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力工具,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集中体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思想武器;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领导力量,是引导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可靠保证。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存在不相适合的方面。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与经济基础是不相适合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之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会产生新的不相适应,或者说总是会产生新的矛盾。
另外,旧社会的上层建筑残余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存在着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的,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加以解决的。
   
二、正确认识和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
首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
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它们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
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2、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个矛盾运动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促进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及其形式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过三个对抗性的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它们各有两个基本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封建主和农奴、资本家和工人。它们之间的矛盾构成该社会的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是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政党是阶级中最积极的、最有组织的部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之间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斗争,而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迫使剥削阶级作出一定的让步,使得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不同程度地向前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所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使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有所缓和。但从根本上说,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并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三、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①
社会革命的任务在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胜利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先进的革命阶级手里。
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前提和主观条件。
革命的客观前提,主要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状况;阶级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革命形势的成熟,突出表现为阶级矛盾的激化。
革命主观条就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能够发动足以摧毁旧政权的强大的革命行动。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说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传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2、社会革命的形式和作用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社会革命通常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并不排斥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迄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
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应用客观规律保护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晶。
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但是,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在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科学技术被滥用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五、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社会改革及其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存在和发展,而对现存的制度、体制作一定的调整和革新。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互相区别: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互相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越来越大,当旧社会制度向新社会制度过渡之时会出现改革的潮流。但是当旧制度的维护者疯狂的抵制和破坏改革时,社会进步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
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主动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实践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第四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与人的活动
1、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历史规律存在于并实现于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18~119页。]构成社会结构要素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而社会历史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因此,社会历史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恰恰是通过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创造活动实现的。历史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实质上是人们实践活动所遵循的规律。
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各式各样的思想动机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以及符合的程度。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对社会历史规律认识得越深刻,他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的自由度就越大。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定历史时期一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然而,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在当代中国,我国人民群众的构成和基本成分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以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而也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从事政治、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都是通过人民群众推翻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来实现的。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我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共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劳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最基本的途径。知识分子在推动先进生产力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
人民群众在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创造和发展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一方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世代延续的来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无限的。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又承认个人特别是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他们的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杰出人物是指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反映先进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反动人物是指代表落后的生产方式,逆历史潮流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
    杰出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历史人物通过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
历史唯物主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中去考察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出现以及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时势造英雄,时代呼唤英雄,时代锻炼英雄,英雄人物的出现带有必然性。英雄人物的出现又带有偶然性,英雄人物的性格、智慧和才能使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特殊的影响。但是,在偶然性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历史的必然性。
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②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②。无产阶级领袖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历史使命,使无产阶级领袖具备优于其他阶级领袖的优秀品质,并赋予他们重要的历史作用。
杰出人物及其作用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条件的制约。杰出人物是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他们历史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反映的程度如何。同时,杰出人物的功过是非必须在人民群众实践中接受检验,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定。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要求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应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分析。既不能无视历史的局限性美化古人,也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苛求前人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
四、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一切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勇于并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
第二,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和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第三,中国共产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因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