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一章 案例

来源: 2017-06-03 15:48
 第一章  案例
哲学是什么1——斯芬克斯之谜
    在讲什么是哲学之前,咱们先猜一个谜语,这个谜语就是:“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
可能有的同学猜到了,这就是有名的斯芬克斯之谜。传说古希腊的庇比斯城的人得罪了天神。天神震怒,在庇比斯城的土地上降下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女怪。她背上长着翅膀,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却是狮身。她向庇比斯城的过路人提出一个谜语:“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
   对与这个奥妙费解的谜语,过路人没有一个猜中的,全被斯芬克斯吃掉了。庇比斯城陷入一片恐惧之中,随时都有被女妖吃掉的可能。于是他们起誓:谁破了这个谜语,谁就将是庇比斯城的国王。正在这个时候,科仁托斯国王波里玻斯的养子俄狄浦斯,来到了庇比斯城。当地人就告诉他,斯芬克斯是一个如何残忍、吃人不眨眼的妖魔。于是聪明的俄狄浦斯会见女妖说:
“这是人呀” 俄狄浦斯回答。“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的孩子,他用两脚两手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脚走路。但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着拐杖作为第三只脚”斯芬克斯发现她的谜语被猜中,就从山岩上跳下去摔死了。俄狄浦斯呢,想当然就被庇比斯人拥立为国王。
那么咱们来分析一下俄狄浦斯又是怎么猜中斯芬克斯的谜语呢?同学们可能会想:是由于俄狄浦斯聪明,具有超人的智慧。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聪明与智慧呢?我们说这是那种包罗万象的聪明与智慧。这就是对于世界上的万事事物,从发展中了解。俄狄浦斯之所以能够猜中斯芬克斯之谜,就是因为它不是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而是从发展中看问题。他从人的幼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看问题,就猜中了斯芬克斯的不解之谜。如果他不是从发展中看问题,而是孤立静止地看人的幼年、壮年和老年的某一个阶段,是怎么也不能和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也就无法揭开斯芬克斯之谜。但他的从发展变化中看问题的观点却帮助了他。而这种发展变化的观点是什么呢,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正是哲学的核心内容。
哲学是什么2——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国的北宋。
据记载,有一年北宋京城汴梁发生了一场大火,皇宫被烧,皇帝决定重建皇宫。但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建筑材料、运输和时间等一系列的困难。于是北宋的真宗皇帝任命右谏议大夫丁谓为总指挥。丁谓受命后,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采用“一举三得”的施工方法,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不过在讲丁谓是一举三得的方法之前,我先问一问咱们同学,假如你是总指挥,你该怎么在又快又省地废墟上重建皇宫呢?
而丁谓的一举三得的施工方法呢,就是受先在宫殿前面开一条运河,用挖河的土烧砖:利用运河运输建筑材料:宫殿建成以后,再用废墟上的瓦砾把运河添平。这个方法的确巧妙!那么这个一举三得的巧妙办法,丁谓又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这就在于丁谓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联系统筹兼顾地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没有因循守旧,采用习惯的施工方法。因为,习惯的施工方法只能是这样:在外地烧砖,用人推车拉运进来,再把废墟上的瓦砾运出去。这样事倍功半。丁谓的方法则是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全面地思考和处理问题,而不是孤立地只看到烧砖、运输、清除瓦砾等某一项工作,抓住了这一项而忽视了那一项。而丁谓的方法使无砖变为有砖,使无运河变为有运河,使无运河运输变为有运河运输,做到一举三得,时间少、花费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事半功倍。这说明,在生活之中,在我们实际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懂一点普遍联系和统筹兼顾的方法是很有作用,而这种方法就是哲学课本中在第三章要给大家介绍的主要内容。
哲学是什么3——《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
乾卦的卦辞有六爻,具体讲就是:
第一爻:潜龙勿用
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
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
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第六爻:亢龙有悔
哲学是什么4——诺瓦利斯与黑格尔
a法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诺瓦利斯这样形容哲学“满怀着乡愁,到处寻找精神的家园。”诗是感性的,而哲学是理性的,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说明哲学,表达了这样一种涵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哲学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b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他认为,庙宇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信徒,并不在于它自身的富丽堂皇,而在于神的存在。如果没有神,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不称其为庙。哲学在一个国家文化中的地位也是如此,一个没有哲学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可见,哲学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哲学是什么5——生如夏花
大家对扑树的歌曲《生如夏花》(2003年11月)。其实生如夏花这句话来自于印度著名的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对于生命和死亡这个谁也不能绕过的大问题泰戈尔曾经说过:“生当如夏花般绚烂,死当如秋叶般静美”
李大钊:人们每被许多琐屑细小的事压住了,不能达观,这于人生给了很多痛苦。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个注意于远大的观念,从琐屑的事件解放出来,这于人生修养上有益。
哲学是什么6——中哲眼中的哲学
在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想源远流长。但事实上,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哲学”一词,各个朝代对哲学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说法。
a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子学”
是古文化繁荣期,出现了历史上“诸子百家”,在这个历史时期,许多思想派别林立,其中的显学(著名而有极大影响的学派)为儒、墨。当时称呼有学问的人为“子”,如老子、庄子等,而研究他们思想观点的学问称为“子学”。
b两汉(真正统一的封建王朝)“经学”
这个时期,儒学占据统治地位,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经典的方式规范儒家学说,所以成为“经学”。
c魏晋南北朝“玄学”
属于历史上的不稳定时期,用道家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讨论“有无之辩”—有神与无神的辩论,把神秘主义渗透到哲学中,故为“玄学”。
d唐代“三位一体”
是中国文化的第二个鼎盛期,表现为:儒、释、道三位一体,这时中国文化的基本雏形已形成。
e宋明“理学”
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大多以阐明“理”(法则、规律)的问题为主。这时出现了一大理学家朱熹(《四书五经》均由其集注,宋以后的版本)提出“理一分殊”。
f明清“实学”
这时国运衰败,无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和完整的哲学体系,一般注重务实,为挽救国家危亡而出谋划策,所以成为“实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千年伟人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靳辉明:“马克思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在20至21世纪之交,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这就是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Intemet)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的。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在评选活动的后期,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票数直线上升,并遥遥领先于爱因斯坦。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用整版篇幅评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事件。
    稍后,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说明马克思是千年伟人。1999年12月19日的《澳门日报》,报道了这个消息,并刊登了三位千年伟人的照片。该报说:“这样的调查当然不能十分科学地反映广泛的事件,但这次调查可以让我们看看一些名人的想法。,’台湾某媒体报道类似的评选活动时指出:“马克思有关资本累积及资本集中的说法,放在当今大购并潮的背景之下似乎更具意义,苏联瓦解、中国大陆也已改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多年,这么多学者肯定马克思,的确有些出人意表。,’还说“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洞见应该再度获重视,他不应为其他人对其学说所作的引申背黑锅”。
西方思想界所开展的这项活动和澳、台报纸的报道,应该说是客观、公允的。尤其引人深思的是,这一活动不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传媒,而是由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这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于世界工人阶级来说,最大的喜讯莫过于此。这是千年之交,时代赠予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最值得纪念的礼物!①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  ;研究在知识界和学术界又逐渐悄然升温,这突出表现为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大型国际性会议相继召开。1993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大型国际研讨会,讨论了“在国际观点的全球化危机中,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问题; 1995年9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上千人参加了会议,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法国《人道报》和《解放报》分别以“马克思引起了轰动”和“马克思没有死”为标题对这次大会进行了报道;1996年4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社会主义学者研究讨论会,以“欢呼乌托邦:对社会主义的再展望”为主题,探讨和肯定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现代意义;1996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学会第五届国际学术年会,以“通向社会主义之路:改革还是改良、市场还是计划”为主题,讨论了从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路径问题;1996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96 马克思大会”,为期一周,与会者的人数达到6000人;1998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国际大会,以“如何取代资本主义?如何实现人类解放?”为主题;1998年9月还是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资本主义、批判、斗争、抉择”为主题;2000年9月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反思马克思主义》杂志主办的“马克思主义2000”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 2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当今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的社会主义问题、本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国际交流,展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风貌。
    这一系列大会的召开,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相反,它的生命力正在进一步显现,它在充满矛盾和问题的当代世界的理论穿透力,是其他任何一种理论所不能比拟的。当代一系列杰出的思想家对此获得了共识。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文化的真正核心,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德国伟大思想家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认为:“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命运。因此有必要从存在的历史的意义思此天命。马克思在基本而重要的意义上从黑格尔那里作为人的异化所认识到的东西,和它的根子一起又复归为新时代的人的  无家可归状态了。这种无家可归是从存在的天命中在形而上学的形态中产生,靠形而上学巩固起来,同时又被形而上学作为无家可归状态掩盖起来。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①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马克思理论体系认为,是技术的变化产生了这种不适应性,但这种变化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以实现。”②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则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思考与讨论:
    (1)您是如何看待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这一现象的?
    (2)有一些自由主义者激烈反对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张消灭自由和个性,您同意这种对马克思的看法吗?为什么?
(3)同时,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的人,马克思的思想仍具有巨大的当代意义。为什么对马克思思想的看法会存在这么大的反差?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能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什么?我们应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呢?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外表明媚内心脆弱的“陶瓷娃娃”的质疑
梁振华《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24日第8版。
眼下正在多家门户网站连载的长篇小说《陶瓷娃娃》,引起文学圈内外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网络上下议论的热点之一。据5月10日《中国青年报》所载《谁是那外表明媚内心脆弱的“陶瓷娃娃”》一文报道,这篇出自于“新生代”作家易术之手的小说,“勾勒了一段残酷且悲伤的青春故事”,且提出了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应答的“尴尬命题”——关于一代年轻人正在遭遇或即将面临的“陶瓷化变异”。
借文学作品传导一个时代的焦虑或一代人的困惑,并以文学的方式吁请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已成了许多的“国产作家”孜孜不倦的情感取向和价值追求。文学是否应当载此重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之列。我所关注的是,文学文本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究竟来自于作者真实的体验还是天才(或天真)的臆想——如果是前者,这信息所附着的“问题”,当然值得热心人士报以关注;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对这一类管窥蠡测的“伪问题”的探究便显得很可疑。不该忘记,混淆生活和艺术的界线,曾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可谓触目惊心。
年轻的易术告诉我们:“在绝好的物质条件下,仍有这样一群孤独而悲伤的‘陶瓷娃娃’。”他对“娃娃”们脚下的木板忧心忡忡,担心有一天它被抽离,漂亮光鲜的“娃娃”便会发出一阵碎裂声,垮得七零八落,然后跌入尘土。他笔下的主人公认为“青春有很多狗屎”,并怒气冲冲地宣称:“生活赐予我们太多呕吐物,我们要加倍地还给生活。”读到这里,我不得不陷入迷惑之中。我迫切想了解刚满20岁的作者,其内心的“黑色、沉重与忧郁”究竟来源于哪里?这个世界究竟是如何伤害了这一群“外表明媚内心脆弱”的“陶瓷娃娃”?对于相当一部分“80年代生”的少年作家来说,灰色、颓废和冷漠,似乎成为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观察生活的结论。这种情形不免令人吃惊:难道这就是年轻一代的中国“新青年”真实的精神状态?据报载,有一种声音煞有介事地告诫我们:“陶瓷娃娃”们“人生意义的丧失和病态生存方式”不能视同为年轻一代的自甘堕落、咎由自取,我们更不应该忽略的,是“社会应负的责任”。
然而,就我读到的《陶瓷娃娃》而言,却并非这样的情形。我不得不说,小说里那一帮“陶瓷娃娃”一样漂亮、光鲜而又脆弱的孩子对青春的憎恶、对社会的厌弃,也许仅仅来源于作者天才的想象。这些孩子迷失于青春与幻想的森林,完全出于自主、自动、自发的选择,实在没有理由归咎于“霉迹斑斑”的青春和这个演进的时代。在KTV尖锐的唿哨、酒吧舞厅缭乱的光影中,他们的眼神是迷狂而轻佻的,他们获得的快感实实在在;相较而言,那些支离破碎的失落已经无足轻重。因此,“陶瓷娃娃”们的痛苦,看上去还是像一种置身世外的痛苦——这种痛苦,与他们的追求和理想无关,与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处境无关;或者说,这种痛苦实际上是一种他们乐此不疲的姿态,看上去容易惹人怜惜,但于他们而言,这更像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炫耀与悠闲。
在学界,在传媒界,在市井、民间,我们满耳听到的是“救救孩子”的呐喊和对传统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思想铺天盖地的质疑。这固然是出于对青少年的一种人文关怀,是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切实体现。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对青少年现代人格残缺、道德意识阙如、价值观念紊乱、自律能力匮乏的“内因”的探究在哪里?青少年对自身行为失范的严格意义上的自省又在哪里?对于那些已经具备清醒的主体意识和行为自主能力的十八九岁的“孩子”,是否他们的一切思想行为依然要由“社会”来负责?脆弱不堪、精神颓败的“陶瓷娃娃”,我们对他们的保护、荫护和辩护还要持续多久?难道他们不需要栉风沐雨的历练?
即使在一个糟粕盛行的时代,萎靡和放纵在更大意义上也属于人的个体选择。“陶瓷娃娃”的出现,固然离不开脚下“木板”的存在;但“陶瓷娃娃”的脆弱,终究源于它自身的锻造。哪怕现实世界坚硬如磐,“娃娃”们也依然有成长的空间和选择的可能。从回避文学的视角来看,我们不希望看到“陶瓷娃娃”们对自身脆弱无休止的叹息和把玩——真正坚韧且富有生机的,是恰风华正茂的朝气和热情,是清醒的意志力和向上的行动力;真正易碎的,只会是昏睡的灵魂和一颗颗年轻而躁动的心。
思考和讨论:
1、对《陶瓷娃娃》这部“残酷青春”类型小说有何看法?
2、那一帮“陶瓷娃娃”一样漂亮、光鲜而又脆弱的孩子对青春的憎恶、对社会的厌弃?您周围是否有类似的人和事存在?其原因有那些?
3、《陶瓷娃娃》的主人公被评价为“比洁白的芦苇还要纯洁的孩子,他不具备20岁应该有的生存能力”。你认为20岁青年人应该具有那些生存能力?
4、《陶瓷娃娃》提出了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应答的“尴尬命题”——关于一代年轻人正在遭遇或即将面临的“陶瓷化变异”。 “社会应负的责任”是什么?。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1)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3年。
(2)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
邓小平在1979年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①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思考与应用: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上述两段话之间的关系?两者的联系是什么?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解 读 马 克 思    作者:陈波
内容提要:作为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哲学是人类生存(创造历史)以求解放的理性自觉,因而马克思哲学的规范基础即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生存论分析。卢卡奇对马克思理论的哲学基础进行了重建;马尔库塞又从存在论角度对马克思哲学进行解读,作者认为这两种解读最为切近马克思哲学的本真意义。然而,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含义尚需进一步清理,因为只有对马克思哲学本身进行批判性反思,才能认真对待马克思。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规范基础   卢卡奇   马尔库塞
    马克思哲学产生于150年前,因而马克思主义已有150年的历史。由于马克思哲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持续的影响力,对马克思及其主义的解说和谈论,从各种立场在各个层面上持续着,一如既往,形成一种多元的、内部异质以至相互间无法沟通的巨大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在这一传统中,任何人都可以谈论马克思,但任何谈论都会受到反驳。现今,人们还能谈论一种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吗?
    我们不能满足于诉诸“历史性”或“现实性”这类遁词,从而面对如此庞杂而空泛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相安无事,我们仍然坚持要“理解马克思”,虽然这一理解仍然冒有曲解的危险。我认为,首先应将马克思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加以区分,其次,马克思理论的内核是哲学,然而这需要进一步澄清。鉴于马克思理论的本真内容是在解释(批判)现实基础上,旨在探求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类解放的批判理论,因而,无论是“理论与实践统一”还是“介于科学和哲学之间”(哈贝马斯),无论马克思的某些文本带有怎样的非哲学实证性外观,带有实践倾向的批判理论都内含批判得以进行的前设,即:关于人类生存规范基础的哲学设定,一种现实人学或人类(因而世界)生存论。如果这点不先行澄清,那幺改造世界不是盲目的,也会误入歧途。
一、马克思哲学的规范基础:关于人类存在的生存论分析
    如果马克思理论是统一的话,如果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对现代社会的结构--功能分析、对历史进化的唯物主义论述、对阶级斗争及无产阶级革命论证等等有一基础性前设的话,那么,这就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生存论分析。如果马克思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革命家,那么,马克思首先是哲学家。他关注的本质问题是人-----现实的、感性的人的生存状况以及怎样达至、达至怎样的解放。
    马克思哲学是人类生存(创造历史)以求解放的理性自觉。人类作为类存在物,他在现实生存实践中面临三个本源性世界关系,即人与自然、社会、精神的关系,他要创造自由的生活和历史,他要反思性地设定自已生存的目的和前途,他对自已以往和现有的生存状况有一个基本评判,其内在标准即是人之所以或应该是什么的反思性观念,这个观念成为人类能动性自觉生存的结构性要素:规范基础。它既是理论性的,又是实践性的,并由此产生出社会批判理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评判,同时作为生存目标,它是人类指向自由之实践发展的生存论(本体论)要素。⑴  这是对人的“终极基础论证”(阿佩尔),作为规范基础,它不是纯粹经验陈述,而是包合“应该”的价值断定。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之在的生存论显现”,马克思在《巴黎手稿》、《费尔巴哈论纲》等著作中以“自由王国”、“共产主义”诸观念确立了人类生存规范基础的哲学论说。
    启蒙精神内含的理性、自由原则怎样得以实现的问题,在康德那里以先验理性二律背反的形式明确提出,黑格尔以唯心思辩形式加以解决,其辩证法的批判因素只能是隐藏的,宗教批判使得黑格尔的解决只能是一种天国幻想。因而,对青年马克思而言,关键要使现实的“世界历史革命化”,古典哲学的问题被重新表述为绝对精神中包含的价值目标怎样在人的现实世界中实现的问题,即如何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马克思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地方并不主要表现在解放论题的口号上,关键却在如何理解现实人类生存状态上,而要实现这一点,马克思认为要批判黑格尔才能发展一套新的哲学,因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德国古典哲学才是“批判”的真正诞生地。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做到了这点,并经典性地表述了马克思哲学的原则内容。
    在与黑格尔进行严肃思想对话中,马克思的批判集中于唯心主义的抽象。理论的出发点应是“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的东西”,具体而言,马克思认为应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出发,这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⑵  所以,最初的原则对立是“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的东西”(感性的现实)与黑格尔的“自称是绝对的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的对立,黑格尔的这个原则使得其体系实质上成为一种“肯定神学的哲学”即唯心主义的抽象思辩。
   首先,黑格尔处理对象的方式是把对象认定是抽象思维的外化和异化,对象的意义的获得以及对对象的全面把握是要求对象向精神的复归,而这只是思维的过程,因此:“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整个复归,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产生史,即逻辑的思辩的思维的产生史。”⑶   这种理论结构和思辩框架不能真正实现批判的意图。批判的意图在马克思那里是不言而喻的,即分析人的现实存在及其异化表现,并考虑怎样使异化了的本质复归于人的现实存在。这即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的批判的问题意识和思想结构:人的本质历史性地表现为以非人的方式对象化,这种意义上的对象化就成了异化,这才是应该加以扬弃的。在黑格尔那里,人的本质是否异化的参照标准不是是否非人化,而在于是否对象化即是否与抽象思维相对立,因而,应加以扬弃的仅只是一般的对象化、对象化本身。在黑格尔那里,一切对象化都应该被扬弃;而对于马克思,应加以扬弃的只是异化,即与人的本真存在相对立的非人方式的对象化,一种特定的、异化的对象化。所以,对异化的扬弃的途径也应该在人的现突存在领域(感性的实践领域)进行和实现。
    其次,“要求把对象世界归还给人”,马克思就这样揭示了作为批判的辩证法的实质性旨趣。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体系把着仪批判神秘化了,但《现象学》中“仍隐藏着批判的一切要素”,这是因为《现象学》紧紧抓住人的异化,这就抓住了批判的主题,辨证法首先是或本质是批判所要求的理论。马克思所理解的辩证法却是在人的感性生存(现实社会历史)领域中,把握和实践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及复归的革命过程理论。这是批判,因为它是对异化的揭露,这是辩证法,因为它考察人的本质的异化、复归的过程,这样理解的辩证法就是在黑格尔那里首先具有,又由马克思加以吸取的实质性要素。在黑格尔那里,人的产生是一个过程,人通过劳动,使自己对象化或外化,进而对这种外化加以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⑷  在马克思看来,如果要把握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就应该按照辩证法的精神把握人的现实生存的实际表现。这个“实际表现”作为过程即是历史,这个过程的实质即是人类自为生成,其实现途径则是劳动,关于这个过程的理论即是辩证法,这个理论的性质是批判,批判的唯物主义特征则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所以,马克思在这里构想的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劳动哲学和批判理论------带有实践倾向的人类生存哲学。这才是从黑格尔辩证法中吸取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进而,马克思通过分析黑格尔《现象学》最后一章“绝对知识”,展现了对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⑸  劳动(生产的活动)即是人的“自为生成”的本质内容,这个生成的过程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从而是人之为人的确证,这是积极方面,但这个过程又是异化(以外化的形式)的过程,这是消极方面。由于黑格尔没有把外化批判性地理解成异化,所以他没有看出劳动的消极方面,没有批判性地看待劳动,所谓批判,就是要对人的现实劳动(现实历史)进行揭露(马克思终身从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的之一也在于此)。原因在于黑格尔看到的劳动是作为精神范畴的劳动,因而是唯心主义的抽象。自从西方哲学在笛卡尔那里确立了“我思主体”以后,自我便成为哲学思考的基础,自我意识的不容置疑性成为自我或主体性的确证,“我思”确保了我的存在或一般性的人的存在,因而,对黑格尔而言,对人的考察即是对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考察。批判的问题框架是:人的本质—本质异化—本质复归,这个框架在黑格尔那里表现为:意识(人的本质)---意识的对象化(本质异化)---对意识对象化的克服(本质复归)。这样,黑格尔辩证法潜在的批判因素就一般性地成为“克服意识的对象”,把对象性关系与这种关系之一种,即异化(同人的本质不相适应的对象化)关系混为一谈,因而,对异化的扬弃就一般地等同于对对象性的扬弃。人在黑格尔那里被抽象成唯灵论的存在物:“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
    马克思重新确立了作为批判的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基础并不是自我意识,而只能是“现实的、有利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⑹  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的现实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因是他本质力量的表现而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但这一活动并不“创造对象”,而是活动对象的客观实在性证明了他的活动是自然存在物的活动。所以,人的实践性存在的历史表明,他的活动对象既不是由他纯主观创造的,如黑格尔自我意识设定物性;又不是与他完全无关的自在存在,如旧唯物主义对人和自然的理解,他的活动既是真正的对象性(客观的)的,同时又是对他作为自然存在物的证实,对他的本质力量的证实。《费尔巴哈论纲》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人是马克思最为关心的自然存在物,这个自然存在物当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自然生理特质以及人所面对的自然客体的性质和规律,并不是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关注的中心。这是自然科学家的事。马克思的世界观并不以自然或物质本体论为规范基础,这种本体论推不出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批判理论,马克思关心的是现实人类世界,是人类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性质和意义。自然界对人而言有意义,因为自然界是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对象。马克思的理论是以实践性的人—自然的结构功能关系,以人的现实存在活动为基础,这不是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马克思的唯物论并不以“第一性论题”为首要论题,而是以现实的人如何存在、怎样解放为第一论题。因而,强调现实的人以超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只是第一步(这一步也是费尔巴哈想要达到的),但第二步更重要,即怎样真正把握现实的人以及实践性地促成人类历史革命化。第二步的关键在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框架加以重新阐释:人的本质即是在人的现实劳动中表现的本质力量,本质力量从可能性到现实性必须经过对象化和异化,即各种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辩证法的批判力量关注于本质复归,即劳动从异化状态重新成为确证本质力量的复归状态,这意味着消除私有制,现实而言意味着消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达到自由人联合劳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和意义由此得到揭示,这时,历史的主体和客体才真正达到统一,“自由王国”才能实现。
    这种着眼点的变化使马克思的异化论与黑格尔的物化论明显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正是对象性的一种特殊性质即异化性质才是应被扬弃的,解放论题作为辩证法的批判因素成为马克思关于“改造世界”的实践的“绝对律令”。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的人道主义就是人类对“财产”的真正占有,因为“财产”由生产力创造,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而私有制使人的本质力量异化了,所以消灭私有财产是实现人的非异化生存的条件,这就是作为过程的共产主义运动,也即真正的人道主义运动。我认为,马克思论述的关于人类生存的辩证法即是通过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扬弃,为自己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实践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奠定的哲学基础---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标准和共产主义的实践理想而成为马克思世界观的规范基础。
二、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基础的揭示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质内容、什么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意味着什幺、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本质联系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归结为:马克思理论的真正哲学本质是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自从恩格斯逝世以来,这个问题变得迫切起来。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本人并未给后人留下一部“大写的逻辑学”,马克思早期重要的哲学著作也尚未出版。结果,至少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外对这个根本性问题便引出了很大的争论和混乱。⑺  到六十年代,卢卡奇认为这个问题仍未很好地解决,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新版序言”(1967年)中写道:“今天对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和持久的内容和永久性的方法还极不确定。”⑻   可以认为,无论《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作为历史的主客统一体的总体性理论,还是晚年的“社会存在本体论”,都是以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为中心课题的。他所做的就是要回到马克思本人那里,努力揭示马克思本人著作中包含的哲学基础,因为马克思哲学已被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歪曲和遗忘了。⑼   这样,卢卡奇的伟大抱负就呼之欲出了:“如果今天马克思主义要再次成为一种哲学发展的活力,那么必须在所有问题上返回到马克思自身。”这种全面返回就是“为了重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即“重建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阐述过的本体论。”⑽
    当然,全面论述卢卡奇的重建内容这个任务过于庞大,⑾  这里也非对他进行全面评价的场合,但无论如何,他一生致力于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追求,特别是晚年进行的对马克思哲学基础(社会存在本体论)的雄心勃勃的重建,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中应是首屈一指的。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辩证法,即关于主-客统一的辩证法。照卢卡奇看来,要把握现实的具体总体这一根本任务在康德那里表现为无法解决的理性二律背反,而黑格尔则根据“实体即主体”的原则唯心主义地解决了。这时“具体概念的崭新逻辑学,即总体的逻辑学出现了。”⑿  然而在黑格尔那里,问题和答案从一开始就被圈在纯思想范围内,因此,“对他的克服,只能是思维和存在不再处于直观的关系中,只能是具体地指出同一的主体客体。”即:“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分裂的、但必须统一的人。”⒀  这一立场与马克思相同,也即是说,卢卡奇与马克思具有同样的问题意识与问题框架。与马克思相同(《德法年鉴》上两篇文章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本质设定),卢卡奇认为,物化(拜物教性质的非人化)在无产阶级的社会存在形式(雇佣劳动)中达到了顶点。因而,消除现实的物化意味着消灭无产阶级的非人性地存在,从而获得人类解放。无产阶级作为主客统一的、历史的自为总体,通过其实践(主客相互作用的有目的性的阶级行动)就有可能“实际上打碎这一(物化)结构”,从而使社会历史革命化。关于无产阶级的本质和存在的辩证理论,就成为卢卡奇发现的、内含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规范性哲学基础。
    卢卡奇本以为把主客体统一的总体方法诉诸无产阶级就能“唯物地”改造黑格尔,正如他后来认识到的那样,这里的一切仍是在黑格尔框架中进行的。问题是,在卢卡奇那里,克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是否也就意味着对主客统一的总体辩证法的抛弃呢?似乎不然,卢卡奇一生都对黑格尔极为重视,在“新版序言”中甚至说:“对任何想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传统是一项迫切的义务。”⒁  那么,需要继承的黑格尔根源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继承黑格尔从而建立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对此他的问题是:怎样达到“真正同一的主体-客体”?卢卡奇认为,要真正地批判吸取总体性辩证法,则必然导向一种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在克服了早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以后,必须现实地研究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中介的劳动,以及以之为原型的唯物的实践。在黑格尔那里,卢卡奇最终认为找到了马克思批判吸取的总体辩证法的实质性内容,即黑格尔的“本体论,特别是他的社会存在本体论。”⒂
   按照卢卡奇极为重视的历史性原则理解:社会存在的对象性形式是在社会实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自然的存在产生的。所以,社会存在虽是物质存在,但一经从自然中产生,那它作为物质存在方式的对象性形式也就不能比照纯自然存在物的对象性形式来理解,它有其特殊的新质。马克思把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中心问题,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类的历史性存在本身,而人类的这种存在方式的最本质的形式就是劳动,因为,人的存在的生产和再生产相对于其他功能的优先地位是本体论的。卢卡奇引证了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的思想,这样,在人类社会存在中表现出来的新质就成为卢卡奇的对象,即在本体论名义下人类存在的类属性,对此进行的研究成为卢卡奇对马克思一直探求和作为批判前设,但没有明确表述的哲学基础的概念化和系统化。〔16〕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是通过社会劳动的综合实现的,〔17〕无疑,卢卡奇也是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他毕生致力于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追求,特别是晚年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庞大重建计划,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中应是首曲一指的。他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从主观意图而言是为了重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仅就这一课题的提出,就应视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因为这一课题对理解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本质意义。从内容上看,卢卡奇本着认为马克思早期和晚期著作具有内在理论统一性的原则,根据马克思的文本进行重建,应该说较准确和完整地把握了马克思理论的本质。
 
三、对马克思的人类学解读:马尔库塞
    如果说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基础的重建更多的具有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18〕那么,马尔库塞、弗洛姆对马克思的解读则倾向于从内容上为马克思理论提供一种人类学基础。
    作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马尔库塞有时被认为表述了一种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的确,在进入研究所之前的弗莱堡时期,马尔库塞通过对《存在与时间》的深刻的哲学人类学意蕴的领会,看出了马克思理论的哲学本质,因为:“海德格尔正确地提出了构建‘本真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则以激进行动来回答海德格尔关于本真存在的可能性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处境’。”〔19〕这也是马尔库塞解读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处境’,无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对《巴黎手稿》的热情,还是《理性与革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哲学意义的强调,都表明他对马克思所谓“海德格尔式”的理解,就马克思与近代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问题意识的继承关系而言,其实是切实和中肯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幺?〔20〕马尔库塞认为,在近代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理性概念是核心,〔21〕它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原则,内含批判精神但表现为“唯心主义的形式”。对于费尔巴哈而言,哲学应是人类学的因而是唯物的,宗教要向哲学转变,而哲学向人类学转变。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仍是抽象的,因为他认为:“只有一个‘生物学的’分析将能够使哲学提供一个有助于人类真正解放的思想。”〔22〕古典哲学的真正内容是描绘实际存在的自由人类的存在状况和条件,目的在于人类的具体解放。然而,正如马尔库塞所说:“无产阶级的存在不仅使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理性社会失去意义,也使整个资本主义失去意义。”〔23〕从而使关于资本主义的理性理论(哲学)失去意义成为意识形态。马克思继承了理性的批判原则,使之转变成社会批判理论,西方哲学的内在成就必然向社会批判理论转变。哲学成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所以,哲学必须自我否定,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批判(由于费尔巴哈的人类学仅是生物学的,因而仍是哲学甚至是宗教),通过这一辩证否定,哲学实现了自身。所以:“马克思理论的所有哲学概念都是社会的和经济的范畴……它们表述的是哲学的否定。”〔24〕
   哲学的否定或社会学、经济学转向己明确内含这一问题:“什么人或什么将实现人类的本质?谁将实现哲学?”这一任务的实质内容则是:“人类的解放己能够变成人类自己的任务,成为人类自我意识实践的目的。”〔25〕这就是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或问题意识。马尔库塞正确揭示了马克思理论的本质意义:通过否定哲学从而真正实现哲学。他认为,马克思是通过劳动的唯物主义概念实现这一点的:“总之,劳动过程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发现理性和自由的条件。对劳动过程的批判分析因而形成哲学的最终课题。”   〔26〕与劳动概念密切相关的是异化范畴,这一范畴使马克思理论采用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辩证法的理论框架,即劳动(本质)—异化劳动—本质复归的框架,而且这一框架本身,特别是异化范畴,含有辩证否定即批判的本质意义。异化劳动的分析是从人的现实生存本质状况着眼,因而,这一向度通过对劳动的经济学分析而本质上是哲学,这即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真正意义。
    马克思理论就这样通过否定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27〕但是,无论是对劳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带有怎样的科学的实证性外观,如果没有关于人类生存之规范基础的哲学设定,那么人类存在的历史意义、社会批判之由来以及无产阶级革命之合法性就不可理解,这是马克思理论另一方面的本质意义。马尔库塞于1932年发表的关于《巴黎手稿》的文章着重强调了这点,“我们所论述的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28〕马尔库塞充分理解了马克思理论的本质意义,他强调指出,在马克思理论的所有阶段上都包含着一种哲学的基础,其实质性内客就是:“通过对人的存在及其历史的实现的某种非常特殊的、哲学的解释。”〔29〕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有关整个人类存在问题的科学的表述,实际上是一门“人的科学”,这门科学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在同黑格尔的论争中发展起来的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实现的思想。”〔30〕
 
        四、          结论和问题
    在马克思理论的发展史上并不存在阿尔都塞所谓的“认识论断裂”,所谓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对立的“两种马克思”(古尔德纳)理论只是一种神话。诚然,马克思理论存在着某种内部张力,但这只表明一种现实的、唯物的、实践的社会批判理论本身具有的辩证性,“对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本身就有一个哲学的基础,反之,作为这种批判的基础的哲学也包含了革命的实践。”〔31〕所以,哲学(思辩哲学)被克服和否定了,转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但它本身仍是哲学,因为马克思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框架仍是哲学的,经济学、社会学因内含人之生存规范基础的哲学而成为批判。“所以,那些试图否定马克思理论的哲学内容或因困惑而掩盖它的人,都暴露了他们完全不能认识到这一理论的历史来源。”〔32〕当然还包括形形色色用与马克思哲学无关的各种哲学来补充或歪曲马克思哲学的人。
    上文已经说过,卢卡奇要做的就是重建马尔库塞所说的马克思理论的哲学基础,这一重建虽然以揭示马克思理论的黑格尔根源的面目出现,而且也被人们冠以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名称,但我认为不能一般地只把它仅仅看成西方马克思主义众多流派中的一种,卢卡奇们(包括柯尔施、葛兰西)、马尔库塞们(包括弗洛姆)对马克思理论本质意义的解读是最为切近马克思理论的实质的,而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了人学对马克思理论的意义,但由于认为马克思理论中本质性地存在着“人学空场”而与本真地理解马克思失之交臂,实际上仍把马克思理论看成阿尔都塞意义上的某种东西。
    卢卡奇等人根据《精神现象学》框架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重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又从存在论角度对马克思哲学进行解读,我认为这两种解读最为切近马克思哲学的本真意义,虽然另有布洛赫、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分析哲学等各种解释。在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解读中,国内学界提出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并从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比照中,认为马克思哲学实现了本体论革命,因而是真正的当代(西方)哲学。〔33〕这种比照和定位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当然是一种推进,但问题在于,在当代语境中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我们根据怎样的标准说马克思哲学是本体论革命而不是在传统本体论范式中的社会学转择?是变革还是革命?这一对政治实践范畴在此运用于向马克思的哲学创见提问亦是相谊而中肯的。海德格尔、尼采等人虽是正宗的当代西方哲学家,但在哈贝马斯、阿佩尔眼中他们的学说仍是某种形而上学,如果马克思哲学具有与其相似的境界,则马克思理论仍是一种“元叙事”(利奥塔),虽然用实践取代了我思主体,但实践及其代理人(无产阶级)仍是一种黑格尔式的形而上学构想,而且马克思对实践本身的理解最终落入“生产范式”之中。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虽然哈贝马斯通过对理性的交往式重建以实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但仍被利奥塔讥为“大叙事”。所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这一命题的含义尚需进一步清理,是以“主体性--主体间性”为区分标准还是以“现代性--后现代性”为标准仍是一个非了然的问题。在“哲学的转择”(阿佩尔)而非“哲学的死亡”(罗蒂)、在“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伯恩斯坦)的背景中,我想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态度:在当代语境中,正如理性的坚持只有通过理性的批判才能成功一样,只有对马克思哲学本身进行批判性反思,才能认真对待马克思,作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马克思哲学解放人类的实践意义才能在面向新世纪过程中通透无碍。
          注    释:
⑴陈波《现代性难题和与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⑵马克思这里谈论的是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后来在《费尔巴哈论纲》中,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既无法承担这一功绩,也完全失去了对黑格尔的理解能力,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表述了自已的理论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42卷第158页。
⑶同上,第161页。
⑷同上,第163页。
⑸同上,第163页。
⑹同上,第167页。
⑺资产阶级哲学史家如费舍、宇伯威格等人,仅把马克思看成“政治经济学史专家”,而有些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哲学,而要用康德的、狄慈根的或马赫的哲学去补充。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则把马克思的批判看成某种按自然规律机械发展的某种东西。柯尔施针对这种情况指出:“直到最近,无论是资产阶级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这一事实,都没有较多的了解。”(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第1页。)
⑻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第1页
⑼卢卡奇认为,在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那里,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不见了,这导致了马克思的方法论本质的遗忘,如“正统马克思主义”(考茨基)和“修正主义”(伯恩斯坦);而卢森堡和梅林对马克思的哲学基础“几乎没有理解”。“只是在列宁那里才开始了一种真正的马克思复兴”,由于历史原因,列宁的这一事业未能发扬光大。那个时代“最精通黑格尔”的普列汉诺夫也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批判与马克思相比则“缺少原则性和深度”。后来,葛兰西、考德威尔,包括《历史与阶级意识》等也是一种想真正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尝试,这和尝试在“成熟和正确性上”是不相同的,但方向是对的,而斯大林主义则根本是对马克思的哲学传统的抛弃。(参见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重庆出版社、第一卷第656-658页。)
⑽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重庆出版社、第一卷第658页。
⑾对此问题较祥细的论述参见:陈波《论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重建》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增刊;俞吾金《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第17--19期。
⑿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第219页。
⒀同上,第217页。
⒁同上,第15页。
⒂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重庆出版社、第一卷第587页。我们知道,卢卡奇对本体论的重建最终未完成,他留下了一大堆需要整理的手稿。他为1968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14届国际哲学大会写了一篇论文,即《维也纳论文》,这是他身前公开发表的论述“本体论”问题的唯一文献。他认为:“马克思的本体论排除了黑格尔的历史进化本性中的全部逻辑--演绎的和目的论的成份。”即“逻辑--哲学的唯心主义”成份,“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向唯物的历史的本体论概念。”卢卡奇要重建的就是这种作为马克思哲学基础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16〕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和《费尔巴哈论纲》等早期著作中就已经提出了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本原则,所以,那种轻视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一本体论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那里是贯彻始终的。在《资本论》中,“被看作是严格和精确的科学的经济学分析一再开启了对社会存在的总体性的具有本体论类型的根本展望。这种统一表述出马克思的基本倾向,即从由科学的研究和方法所确立的事实中发展出哲学的概括,也就是对科学和哲学的陈述的彻底的本体论论证。”参见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重庆出版社、第一卷第679页。
〔17〕参见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以下。当然,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劳动综合更多是批判。
〔18〕正如《历史与阶级意识》副标题表示的那样,卢卡奇在这里进行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即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关于主客统一的总体辩证法,只不过是用“无产阶级”代替了“意识”,而后来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重建,仍是在总体辩证法框架中展开。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基础的重建的真正价值,首先是明确揭示和确立了总体辩证法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方法论意义。
〔19〕参见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 p86。
〔20〕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最后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与人类理性相联的三个问题:我怎样才能认识?我将做什么?我希望的是什么?正如霍克海默所言,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关于人的研究。霍克海默《人的概念》中译载《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版p157。
〔21〕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程志民等译 , 重庆出版社p5。
〔22〕同上,p244。
〔23〕同上,p238。
〔24〕同上,p235。
〔25〕同上,p238。
〔26〕同上,p248。
〔27〕马克思对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是革命的头脑与心脏的关系的论述;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论述以及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真正继承者的论述,都应从这一角度加以理解。我们也能就此理解为什么马克思晚期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28〕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中译见《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版p295。
〔29〕同上,p297。
〔30〕同上,p300。
〔31〕同上,p296。
〔32〕同上,p302。
〔33〕参见俞吾金《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本文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高校学报文摘》摘发)
作者:陈 波(1963-),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哲学硕士,从事马克思哲学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漫谈马克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的人们,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集会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在此,让我们把落在他身上的诽谤和诅咒象他生前那样毫不在意地,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 轻轻地 抹去。
源自古希腊的西方哲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矛盾。它们在一块土壤里同时成长。某些伟大的哲学家本人的思想也不是单一的,而是这个矛盾体的承载者。围绕这个矛盾的斗争形成了各个哲学流派。英国哲学家培根,法国哲学家笛卡儿都是哲学的两元论者,他的身后继起了不是彻底的唯物论者斯宾诺沙和洛克 。以及唯心论者休谟和莱不尼茨。这两种世界观的矛盾和斗争体现出辩证法的运动,唯心论和唯物论在此消彼涨中由低级向高级的水平过度。
从马克思本人的文化背景来看,他是成长于德国,却直根于一个更古老的沃土。他的祖先是犹太教的祭司,从事研究犹太教教义和教律的学者。十九世纪初,为了取得欧洲文化的入场券,他的父亲改宗基督教。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一种意味着思想解放的举动。马克思幼年时领受基督教的洗礼。同时在马克思思想发育成长的青少年时代,老人摆脱犹太教的保守与偏见给予他资产阶级的教养。从而使在家当儿子时的马克思就克服了“宗教”这个思想解放的羁绊。
黑格尔是一位对马克思很有影响的学者。生前是柏林大学的教授,在马克思进入柏林大学之前逝世.马克思听过他的学生,爱德华.干斯的课,这个为黑格尔整理讲义的学生是一个德国尤太人,传说也是马克思的朋友。黑格尔是全世界最有学问的人,也是思想最丰富的人物。不仅在他的辩证法中包含了“革命”的内容,他的唯心论中也有唯物主义的萌芽。经过了唯心主义洗礼和净化过程的马克思,精神得到了充分舒展。凡是阅读马克思的人都知道,黑格尔的思想是最明显大量地渗透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一部分内容。马克思说;我要公开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有些时候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上得到了出神入化的运用。“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最深刻最灵活的理解。黑格尔在哲学中诠释历史,在历史中扩展了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使得辩证法这个哲学的法宝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得到最彻底的表现和最通俗明了的解释.对历史的概括中,排除了丰富多采的历史事件的干扰而留住了代表历史趋向的岁月的印痕.如果把东方世界比作永恒的大山,波斯帝国就好比是一棵死亡的小草。然而,小草比大山并不低劣,在自然界它们具有同等的意义。因为,在波斯帝国的灭亡中崛起伟大的希腊。以后的罗马,日尔曼帝国也如同这样,从否定方面相继发展为世界的主流。中国有一句俗语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一个含有辩证法的说法,也就是富人和穷人的位置在一定时间的互换.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阶级.以货币资本的活动性为基础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祖宗也曾是以劫掠为生的海盗.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后果是对封建主义的剥夺,才上升为统治阶级.当年的穷人无赖只有成为统治阶级时,才变成今天这样富裕文明的人.历史上有资产阶级革命,就有无产阶级革命,还有科学革命等等。历史向未来发展“革命”还要在关键的时刻主导方向。它是最能体现历史辨证法的活动,决不会因为谄媚人类的意志而停止。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来解释历史时,辩证法也成为历史运动中最抽象的哲学内容.如果哲学中没有辩证法这个最内在的核心,历史的理论就只能隐藏在诗意的浑沌之中.历史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冲出生产关系的束缚而进步的。再形象化的比喻就是,一个整体和一个活力,犹如躁动的婴儿通过十月的生长而脱离母体的过程。当婴儿带着母亲的笑容蓬勃成长起来时,衰亡就是母亲必然的结果。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来源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的母腹,生产关系来源于私有制的充分发展。千百倍多于资产阶级并不断增长的无产阶级的贫穷,和贫穷不可忍受的极限,构成辩证法的否定。不管是通过革命的方式,或是渐进的方式,共产主义终究是要来到的。它孕育出世在资本主义的死亡。
黑格尔唯心论的辩证法是一个很完整的体系,他把精神的发展置放在一个“过程”中,“过程”的一端是连接自然的精神,另一端是自由和理想,实际上是在自然之上抽一根无限长的精神的丝线。马克思主义正是这种精神及至的必然产物,具有时代趋向性的特点。它的科学性和自然基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理论是从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物质世界推导出来。这种伸根于自然的哲学就象是“男人”这种动物一样,不管现代文明怎样磨蚀着人类最原始的痕迹,他都能够通过“女人”把自己和大自然顽强地联系起来。保住自己伸向泥土的根系越扎越深。显然,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男性特征的哲学.不管是柏拉图的精神之"爱欲"还是现代人的"爱欲"从美学的价值观上都不可与马克思的"大美"同日而语.马克思是一个融进历史,拥抱历史并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人。他的血液里储藏着<出谷记><过红海>的记忆.头脑里弥漫着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深深的思考.他的行为里凝聚着从希腊神话到文艺复兴的美丽.他的力量是贝多芬的音乐.他的意志是钢铁.共产主义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形态,和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同样属于历史的必然。不同的是它必然要伴随着精神回归家园的美丽归宿。从发展来看,这并不是很复杂的问题,只是今天的人的思想复杂化了。马克思从历史的源头看社会的发展,而今人则从高山之颠俯视山脚的宝藏。伟人眼里的成像能把遥远聚焦眼前,而我们一般人却只能看到不远处。从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规律中推导出未来并不很奇怪,奇怪的是人们对哲学感受的迟钝,奇怪的是人们对未来的目盲。共产主义是历史中未来的内容,人们不愿理解它,并诽谤它,是因为生命短暂,以及对于短暂生命挥霍的短命哲学更具有现实意义。“相对论”问世时,全世界不超过三个人,甚至少于三个人能够理解它。真理的声音在任何时代都是弱小的,但它却是能够穿透时空隧道的精灵,在永远中证明自己存在的卓越。
发表主题: Re: 漫谈马克思
  发表于: 2004-01-31 10:45 
当一个诗人确实是马克思曾今的愿望,并且还为此实践过。
作为一个思想家,必具备诗人发达的感性器官才会产生刺激理性的思维能力。作为一个不断思考的思想家,必经过诗人意境高远的朦胧才能达到理论的清晰。思想家的品格正是在于对美丽产生的快感对快感产生的享受的压抑,而呈现出理性的简单与枯燥的面容。 下面摘录几段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原文来看思想家对诗意的隐藏。
在这一切事变之中,我们看见人类的行动和痛苦,处处有和我们切身相关的东西,所以处处有激起我们爱或憎的地方。有时侯他以美丽,自由和丰富多采来吸引我们,有时侯它又以可使罪恶也显得有趣的那种精力来打动我们。有时侯我们看到某种包罗宏富而为大家所关切的事业,进展的比较迟缓,而且结果竟然在许多琐屑事项的错综纠纷中被牺牲掉 ,终于化为尘埃了。同时为了一椿细微的结果,居然可以费去九牛二虎之力;而从显然渺小的事情上,却发生了一番巨大的事变。随时随地都有最庞杂的一群事变把我们卷入漩涡中去;这一群刚去,那一群又来代替了他的位置。
在无数个人和许多民族这种不断的交替中所首先发生的那种昙花一现的范畴---那种普通的思想便是一般的变迁。从这种变迁的消极方面来观察,使我们好似徘徊瞻眺过去的光荣---古国的废墟,一个游客游过了迦太基,帕尔迈刺,百泄波里,或者罗马的古镇,谁不低怀缅想与国运和认识的无常?谁不暗然伤感已经失去了的活泼丰富的生命?--这一翻伤心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和一己事业的无定,而是一种无我境界的哀愁,为了一番辉煌灿烂,高度文化的民族生活的试微零落!但是和这种变迁连带发生的第二种考虑便是,变迁虽然在一方面引起解体,同时却含有一种新生命的诞生---因为死亡固然是生命的结局,生命也就是死亡的后果。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他是东方思想家所达到的,也许就是他们的玄学思想里的最高思想。。从它对于个人生存的关系上,这个思想出现在轮回的观念里边;;但是更为普遍地被人知道的,是拿不死之鸟比喻自然生命的一段神话;这不死之鸟终古地为自己预备下了火葬的柴堆,而在柴堆上焚死它自己;但是从那劫灰余烬当中,又有新鲜活泼的新生命产生出来。然而这个只是亚西亚的影象;它是东方的,不是西方的。当精神脱却它的生存皮囊时,它并不仅仅转入另一皮囊之中,也不从它的前身的灰烬里脱胎新生;它再度出生时是神采发扬,光华四射,形成一个更为纯粹的精神。当然他向他自己作战---毁灭它自己的生存。但是在这种毁灭当中,它便把以前的生存作为一种新的形式,而每一个相续的阶段轮流地变作一种材料,它加工在这种材料上面而使它自己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上。-----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他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的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她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他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他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它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它到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他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摘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州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性生命,而人的生命却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摘自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捍卫马克思(连载序、一、二、三、四)

缠中说禅



马克思主义不存在捍卫的问题,因为没什么可捍卫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名号代表着众多流派,这些流派间的斗争甚至比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还要残酷,彼此因观点对立引发的历史血案多得不可胜数,在这种情况下谈论捍卫,除了口号和别有用心,毫无意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请问第三国际和第四国际谁更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问题的口水战可以打得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还需要有杀手往脑袋后面来一下。

有多少种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任何一种马克思主义都会宣称自己对马克思的理解是正统的,别人是修正主义。但谁都不能否认,任何一种马克思主义都包含着对马克思的修正,就算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最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版本的马克思主义,难道就不是修正主义?马克思说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建立,列宁说可以,这大概是对马克思的最大修正了,从这种意义上看,列宁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大的修正主义。

就像“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和“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意味着两种不同的几何,“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建立”意味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论逻辑,根本就是水火不容的,就算你编出60亿个理由,地球人一人一个,也不能掩盖这两者的水火不容。要让“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建立”同时成立的唯一前提只能是:这两个命题所涉及的“社会主义”根本就不是同一样东西,也就是说列宁说理解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所说的根本不是同一回事情。

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在一国建立的,只能是一个全球化事件,这是马克思的必然结论。至于各种的马克思主义,当然可以用“社会主义”这个词,但是否和马克思说的同一回事情,这就必须严肃考察了。理论探讨和现实政治是不同的,任何屈服于现实政治的理论探讨都只是历史笑话。但历史不只是笑话,历史从根本上是笑话笑话的,否则笑话怎么会是笑话?不是笑话的笑话就不是笑话了,往往就是悲剧本身。捍卫马克思,最主要是要厘定马克思所有现实范畴的逻辑规定性,混淆这种逻辑规定性,披一马克思的外衣就马克思了、就马克思地主义了,这只能是理论笑话!而理论笑话却往往导演着历史悲剧,那不是笑话的笑话!

捍卫马克思,不是捍卫马克思本人,而是捍卫他所发现的现实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及历史演化;捍卫马克思,是要成为那高喊“他没穿衣服”的小孩,还现实以本来面目;捍卫马克思,是要成为布鲁诺,站在现实的火刑架上宣告资本主义现实的必然毁灭。但即使没有布鲁诺,地球依然围着太阳旋转,站在这个角度,马克思是无须捍卫的!而正因为马克思无须捍卫,所以才要捍卫马克思,就像正因为地球就是围着太阳旋转而无须捍卫,所以才需要布鲁诺对哥白尼地球围着太阳旋转学说的捍卫!马克思与每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人相关,就像地球的引力与每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人相关,而不只相关于牛顿或某个苹果。捍卫马克思,不需要主义,只需要行动!世界的支点在每个人心中!



马克思的理论是最彻底的现实批判,在马克思那里,任何现实的范畴都是历史的,最终都要灭亡。而最大的现实范畴又是什么?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所有历史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历史范畴下,都表现出具体的形态,而所有资本主义的卫道士都会叫嚣,这些范畴是永恒的。

范畴,并不是一个意识制造,而是现实关系的理论反映。范畴是现实的,是活生生的,资本主义社会范畴对应的就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最大的愚民,就是资本主义的卫道士关于资本主义永恒的叫嚣!但现实的范畴不是叫嚣就能维持的,现实范畴的死亡如同人的死亡一样不可避免!

就像人要企求宗教来逃避现实的死亡,所有资本主义的卫道士都要制造关于资本主义永恒的宗教来企图逃避资本主义死亡的必然性。所有资本主义的卫道士要使得资本主义永恒的神话继续,唯一的途径就是把所有人变成资本主义宗教的忠实信徒。就像那些被邪教教义所洗脑的人,他们可以把自己全部奉献给虚幻的神话,而这也被所有资本主义的卫道士所期盼。

不单单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范畴所对应的现实关系的具体形态从来都在变动中,马克思更重要在于揭示了:这各种现实关系所对应的现实范畴交织起来的现实逻辑之网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这资本主义的现实逻辑之网也不是先验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最终也会在历史的发展中走向灭亡。资本主义的灭亡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哪个具体现实范畴的改变而出现的,而是一个总体的现实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灭亡与社会主义的确立,都是一个全球性事件,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范畴所对应的现实逻辑之网的总体性所决定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马克思的理论,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对现实关系构成的逻辑之网进行最彻底的总体剖析、批判、实践、改造!没有批判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现实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总体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历史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彻底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实践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改造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

马克思就是利剑,划破一切宗教骗子的面具;马克思就是烈马,驰骋一切铁血铸成的历史;马克思就是雷霆,摧毁一切现实永恒的神话;马克思就是火山,喷涌人类思想最炽热的熔岩。那些肆意歪曲、篡改马克思的人,企图把马克思驯化的人,他们歪曲、篡改的谎言或许能编造成历史,但谎言只能是历史的一部分,靠谎言而存在的宗教,就像用干瘪的种子在田地上播种,最终只能收获失望与闹剧!



连火星人都知道,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从商品开始的,为什么从商品开始?这是马克思深思熟虑的结果,其实之前,在众多的经济学笔记中,马克思考虑过诸多的开始可能。而从商品开始的理由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地球人都知道,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归根结底就是商品生、住、坏、灭的历史。没有商品的资本主义固然是一个虚幻的概念,不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同样是龟毛兔角!

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范畴包括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关系演化的现实与可能,而站在经济基础的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关系,必然显现的就是商品经济范畴所对应的各种现实关系。这一点,无论马克思前和马克思后,都没有任何改变;而经济基础角度的商品经济范畴的出现与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关系的出现,商品经济范畴必然演化出资本主义范畴,这点,无论马克思前和马克思后,也都没有任何改变。

商品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完全等价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除非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结论失效,否则商品经济必须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结论就不可避免!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必然是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必然是资本主义的!”,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必然结论,要否认这一点,只有否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否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没有马克思!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开始,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必然是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必然是资本主义的!”的结论,而站在马克思的现实总体立场,商品这资本主义最常见的现象,成为“资本论”的起点就是理所当然的。在马克思与否认“资本主义必然是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必然是资本主义的!”之间,没有任何可以调和的地方,任何“乡愿”在这里都是不可能的!



在概念的游戏中,我们不难造出“私有制的社会主义”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只站在现实的基础上讨论一切问题,“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只能是一个概念、只能是龟毛兔角,并不是被任何先验的前提所决定,而是现实的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现实逻辑规定性已被这样所规定: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后所对应的第一个社会形态!

连现在玩弄市场的一群都知道产权的重要性,但他们所谈论的产权,不过是现实所有制范畴的抽象概念化。而马克思早已深刻地论述了: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的灭亡必然伴随着私有制的灭亡。任何保留私有制而消灭资本主义或保留资本主义而消灭私有制的企图,都永远只能是企图!只要存在私有制,最终必然演化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而资本主义必然是私有制的!

任何现实范畴都具有总体性,部分私有制、部分非私有制的混合状况只可能是一种偶然的、不稳定形态,最终都必然面临这样的现实:全部私有制或全部非私有制。当然,历史和现实中可以存在这样的把戏:用一些虚拟的概念来把私有制的某种形式定义成非私有制,然后宣布私有制的不存在。但概念永远都只能是概念,而现实就是现实、把戏就是把戏!

同样,任何保留私有制而消灭市场经济或保留市场经济而消灭私有制的企图,也都永远只能是企图!只要存在私有制,最终必然演化出市场经济的社会关系,而市场经济必然是私有制的!“非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就如同“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一样,都是龟毛兔角!任何现实范畴,包括私有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逻辑规定性。当然,任何人都可以把苹果称为李子,但苹果依然是苹果,苹果的现实味道不会因为被称为李子而李子了!

马克思只依据现实的逻辑规定性,马克思只关心苹果的现实味道而不是苹果是否被称为苹果。在马克思所依据的现实逻辑规定性中,“社会主义的私有制”也和“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一样,只能是龟毛兔角。而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等价关系也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如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一样,都意味着这样的概念,即“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所关注的现实逻辑规定性中,“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或“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都与“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一样,也必然地只能是龟毛兔角!



1、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的变革,在马克思之前,人们都习惯于从命题到命题,先假设逻辑前提,然后根据逻辑规则来推出结论,现实与理论因此而错位。

马克思第一次明确了,任何逻辑前提的唯一基础只能是现实,离开现实,没有任何逻辑前提有意义。而现实是总体的,是一个有机体,现实的范畴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的,任何范畴都有着现实、具体的历史出生、发展、死亡过程。例如劳动,并没有脱离现实的抽象劳动概念,而只有现实的、历史的劳动范畴。劳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历史形态,而现实的秘密就藏在这些具体的历史形态中。

至于逻辑规则,同样不是先验、抽象的。譬如排中律,并非无条件成立,有着现实、历史的前提。现实的关系决定了现实的逻辑而不是相反,这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现代数学的研究也证明了,通常的逻辑只是一种特别的数学结构格中的一种类型,它由这种数学结构相应的具体关系所决定。

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如果按照通常的逻辑,那么可先假设这样的命题:“所有出现的现象都要消失的”。而“资本主义是一种现象”,因此“资本主义一定会灭亡”。但这种研究方法并不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不会去假设一个前提,然后根据这前提来推出结论。因为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让现实适应逻辑,而现实逻辑不过是现实关系的抽象,用抽象代替具体的现实,不是马克思的观点。

因此,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决定价值”等命题,在马克思那里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对现实关系剖析后的总体把握。而斯大林等,把马克思逻辑化、抽象化,和马克思无关。

马克思的研究只从现实的现象出发,例如首先找出资本主义最普遍的现象:商品、交换、劳动力商品、资本、货币等,然后分析这些现象间的现实联系:横向的总体与纵向的历史,最终形成揭示资本主义现实关系的基本范畴。这些范畴都是历史、具体、现实的,不是理论的纯粹抽象,离开历史、具体、现实的范畴是毫无意义的。

任何先验的前提都是非马克思的,任何马克思的范畴都有着丰富的现实、历史背景,一旦相应的现实关系消失,所有关于该范畴的分析将失效。例如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之后,价值范畴是没有意义的。而脱离现实、历史背景,企图用抽象的逻辑方法来学习、支持、反对马克思,都是无的放失,和马克思毫无关系!


2、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方法基础!

任何科学都有其界限,马克思明确指出,理论的界限就在于现实,没有任何理论是可以脱离现实而建立在先验的前提上,任何逻辑前提的唯一基础只能是现实,离开现实,没有任何逻辑前提是有意义的。而现实是总体的,是有机体,现实的范畴并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活的。任何范畴都有着现实具体的历史,生住坏灭的过程。

马克思没有抽象命题,只有对现实关系的总体把握;马克思没有先验前提,只有现实这唯一的基础。所有曲解马克思的人,无论左派右派,都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看成类似西方经济学般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研究,有着全新的基础,一个现实、历史、总体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现实理论展开,劳动价值论就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离开唯物史观,没有劳动价值论,也无法理解劳动价值论!价值,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些只会背书的人,按照那种斯大林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把价值当成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之类抽象定义所对应的抽象概念,却完全不理解这理论抽象后面现实、总体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

价值范畴,不是单纯的理论抽象,而是现实的价值运动过程,对应着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中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以及交换比例关系所构成的运动,体现在任何一个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形成商品交换中不同单位基础上的同一价值量纲范畴;交换比例关系,形成交换价值范畴。需要特别指出,商品的可交换性不是来自某个先验的前提,而是来自具体的历史运动过程。而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范畴的形成过程。价值,本质上是商品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理论抽象。绝对不是因为有了价值,商品才能交换;而是因为历史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商品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价值范畴!

交换价值同样不是一个先验的概念,交换价值的历史运动最终形成货币范畴,而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化表现。这个历史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理论上表现为商品范畴到价值范畴到交换价值范畴到货币范畴到价格范畴的逻辑运动。对马克思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就是把价值范畴当成一个先验的前提,却不知道价值范畴是商品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而商品范畴又是经济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经济范畴是劳动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没有人类的劳动,根本就没有经济的存在。

马克思的理论深刻地剖析了从劳动范畴开始的历史运动,而这种历史运动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现实的历史过程中展开的,离开了这一切,谈论马克思只能是无的放失。例如,那种把蒲鲁东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之类的观点强加到马克思身上的人,都不过重复这惯常的先歪曲马克思再来反马克思的思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与一切道德无关,因为道德范畴也是历史的,并不是道德范畴决定经济范畴,而是相反。那种企图通过道德批判或人性改造来打倒资本主义的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的,也是非马克思的!


3、什么是范畴!

范畴,不是单纯的概念,不是那种抽象的、先验的,从天上掉下来的虚无玩意。范畴,植根于现实之中,是现实关系总和的理论综合。离开现实,没有任何范畴。现实,第一位;范畴,第二位。

而理论探讨,必然涉及理论对现实的命名。人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对世界的命名,一个不能命名的人类是没意义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命名的历史,没有理论活动的人不能成为人。但马克思之前,理论活动大都从抽象概念出发,而马克思改变了这一切,马克思确立了这样的、唯一的前提:只有现实才是理论唯一可能的前提。

而范畴,和现实各种关系相联系。例如,是现实的人类劳动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劳动范畴,而不是先有一个劳动的抽象定义才有劳动。如果没有现实中的劳动现象,何来劳动范畴?没有现实性,没有范畴;没有总体性,同样没有范畴,一个片面、偶然的关系不能构成范畴,只有相关现象的总体才能构成范畴。

除了现实性、总体性,范畴还有历史性,任何范畴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一种历史的现象,甚至历史范畴本身也是一个历史现象。所谓历史,就是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不能总结出历史范畴的。一个范畴能得以在理论上存在,依赖于现实相应关系的一定发展。如果没有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一定发展,马克思是不可能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范畴的现实性、历史性、总体性,是不可分割的。


4、现实经济范畴的历史与现实。

任何现实的范畴都有其生长史,这就是现实范畴的历史。任何一个现实范畴的历史形态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即使人类这个范畴,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永恒不变的人性使得人成为人。同样,人性的范畴,人类社会的范畴,人类劳动的范畴,人类社会经济的范畴等等,也会在历史和现实中呈现不同的形态。

有一种很可笑的观点,认为一个历史上的范畴出现后,一旦演化出新的范畴,则该范畴就不存在了。这有点像是说,一棵树,从根部长出树干后,树根就可以不存在了;地球也是演化来的,地球演化出人类后难道就不存在了?地球人都要去火星上变火星人去?这种可笑想法的根源在于割裂了现实范畴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用经济范畴的演变来说,从劳动范畴发展出经济范畴,进而发展出商品范畴、价值范畴、交换价值范畴、货币范畴、价格范畴等等,对应着现实经济逻辑之树的生长过程。现实中,最眩目的无疑是价格范畴,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价格打交道,就像我们看一颗树,最眩目的是树冠,但没人会为了树冠而否定树干、树根的存在。

现实经济的逻辑之树,是不能抛弃任何历史发展中的范畴的。这种抛弃历史发展中间环节的把戏,就是西方经济学经常玩弄的。例如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范畴和需求范畴,就是价格范畴发展中的一个子范畴,而价格范畴比单纯的供给范畴和需求范畴要丰富得多,但在西方经济学中,却把一个历史、现实的范畴变成先验的概念、前提,然后形成拙劣的数学模型来编造现实的图景,最后反过来污蔑诋毁价格范畴以及价值、交换价值、货币等范畴,这就是他们通常的把戏。

任何范畴,在其历史使命完结之前,都不会消失,只会根据具体的现实情况改变其形态。马克思的正确性不在于能否先验地预测各种范畴的未来形态,而在于是否把各种范畴放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总体地研究它们的逻辑关系。例如,对于货币范畴,现在的形态和马克思当时的形态当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货币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范畴中的逻辑关系是不变的,因为这个逻辑关系之网是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的现实基础。

所有为资本主义唱赞歌的人之所以惧怕马克思,总是用各种理由来歪曲马克思,宣称马克思的所谓过时,只是因为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下,那资本主义社会各范畴间的现实历史逻辑之网中,藏着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存在的秘密与罪恶。他们越宣称马克思的过时,越用各种伎俩来粉饰太平,越证明着马克思分析的正确和深刻!

马克思,首要关注在这现实历史逻辑之网中,资本主义社会各范畴间的最基本关系,至于这些范畴的具体现实形态,当然也是必须关注的,但这种关注必须以对前者的关注为前提。因为,无论资本主义关系之树的树冠如何春夏秋冬地变化,那树根、树干、树冠间的基本关系是不变的,除非这树死了,否则树不会只有树冠,而树冠也不会变成树根往土里长。

但这资本主义关系之树的树根、树干、树冠间的基本关系,并不是一个先验的前提,而是历史发展的现实结果。不排除在某些星球上的人类社会有其他的基本关系,但在地球上,资本主义就历史地显现出这样的现实逻辑结构。这种结构不是永恒的,但也不可以随意更改。企图靠人多力量大就把资本主义的现实逻辑关系打破,用口号就可以让资本主义灭亡,都是极端无知的表现,和马克思没任何关系!


5、价值量纲与商品交换

马克思的理论不是凭空设想的空中楼阁,而是来自现实的具体现象。同样,价值量纲也不是一个凭空的假设,同样来自一个现实的具体现象:商品交换。

最简单的商品交换,就是物物交换。举个例子,例如三个苹果换五个梨,在这个交换中,有这样的关系:三个苹果=五个梨,这个关系能成立的前提就是“个苹果与个梨”这两个不同单位的量纲必须相同。单位和量纲是不同的,但不同单位的量纲却有可能相同,例如1米=100厘米的关系中,米和厘米单位不同,但都属于同一长度量纲。而量纲不同的量是不可能相等的,例如:多少光年都不能等于一年,因为前者属于长度量纲,后者属于时间量纲。

既然现实中有了“三个苹果=五个梨”这类关系,就意味着“个苹果与个梨”这两个不同的单位具有相同的量纲,这个量纲的存在是因为“三个苹果=五个梨”这个关系在现实汇总的成立。价值量纲的存在,并不是一个理论的先验假设,而是现实中所有同类具体现象的总体抽象。这在商品交换的具体现象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不同交换单位的统一量纲,就是价值量纲。价值量纲可以有很多的单位,就像长度量纲可以有公里、里、米、尺、寸等等,价值量纲也可以有很多单位,例如上面的“个苹果”,“个梨”,都是一些具体的,历史上曾存在过的单位。

但正像长度量纲中太多单位不方便,最终要用国际标准,价值量纲中的单位也逐步走向统一。必须强调的是,价值量纲中单位的逐步统一,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过程,而是对应着现实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终于,历史发展到这样一个时期,货币出现了,当货币最终成为一般等价物,广泛地出现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量纲也有了一个更普遍使用的单位,就是货币的单位。价值的量纲和货币的量纲是一致的,都是同一的价值量纲。

普遍地出现包含诸如等式“一台电脑=10000元人民币”这样的现实现象,绝对不是因为价值量纲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推论或先验前提,而是一个现实商品交换的历史过程中所演化出来的现实结果。而只有在货币充分发展的社会中,才会普遍地出现类似等式所对应的现实交换,从而使得货币范畴也逐步发育成熟。在马克思那里,所有的范畴都不是天生永恒的,必须放在历史的环境下考察它的发育过程。

从“三个苹果=五个梨”到“一台电脑=10000元人民币”,涵盖着从商品范畴发育出货币范畴的历史过程,而马克思更进一步指出,货币范畴将进一步酝酿发育出资本范畴,进而发育出剩余价值范畴。

6、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是资本主义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马克思的所有理论都是历史、现实的,不需要任何先验的假设。例如,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是资本主义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并不是一个抽象理论!

劳动力商品范畴,是价值量纲,即价值范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对劳动范畴进行测量的历史运动中形成的。价值范畴的量纲是货币量纲的成立,在历史中对应着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出现,对应着用货币购买别人劳动从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的现象成为普遍。这种现象只有在资本主义才真正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到今天依然普遍存在,马克思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依然有效。

在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用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前提,而是一个现实的普遍现象,当每个人出卖自己的劳动换取工资来养活自己时,这种现象就在不断重复着。这种测量是很具体的,当你的工资确定、增长或减少时,也就对应着一次新的测量,而测量的程序,是和这现象发生的具体条件相关,例如在美国和古巴,可能这程序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在资本主义历史时期表现为劳动力商品形式的对劳动进行的价值测量,最后的结果都有一个同一的量纲,也就是货币量纲,价值量纲的一个具体的历史形态。任何人,无论其工资是美元、欧元还是卢布,都在同一的货币量纲中,就像米、厘米、毫米都在同一的长度量纲中一样。而价值量纲同一地表现为货币量纲的具体历史形态,并不是先验、永远的,而是对应着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范畴的历史发展。

“为什么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这类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现象。不能把测量当成一个抽象的理论,测量是现实、具体的。在现实中,只要出卖劳动力换出来的是钱或钱的等价物的现象不被普遍改变,那么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结论,而是来自出卖劳动力后拿工资这种普遍的现实现象,一旦这种现象改变了,“价值量纲测量的结果一定是货币量纲”就不成立了。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至少到目前为止,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地存在,即使不拿工资拿股份,结论也没有任何的改变。 

如果觉得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违反所谓的逻辑常识,并以此来反对资本主义,这种反对是没实质意义的。关于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武器的关系,马克思早就说清楚了。资本主义之所以一定要灭亡,不是因为资本主义违反了任何天条、逻辑或道德,而是“价值量纲对劳动进行测量”之类的普遍现象最终会发育出让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范畴所对应的具体现实关系,这种历史范畴所对应的具体现实关系的发展最终使得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不能再容纳它的存在,但在资本主义最后的可能性被耗尽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灭亡的。资本主义不会因为口号而灭亡,资本主义灭亡的因素都是自己所酝酿的,杀死资本主义的只能是资本主义自己!

7、价值、交换价值、价格

所有曲解马克思的人,无论是打着左派和是右派的牌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马克思的理论看成像西方经济学那样的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唯物史观的现实理论展开,劳动价值论就是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离开唯物史观,是没有劳动价值论的,也无法理解劳动价值论!

价值,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价值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些只会背书的人,按照那种斯大林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把价值当成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之类抽象定义所对应的抽象概念,却完全不理解这理论抽象后面真实、总体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的历史运动。

价值运动对应着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中商品交换的可交换性以及交换比例关系的运动,任何一个商品的交换过程,必然体现出这两个方面,这两方面不是一个理论的抽象,而是一个现实的价值运动过程。前者,形成商品交换中不同单位基础上的同一价值量纲范畴,后者形成交换价值范畴。注意,商品的可交换性不是一个先验的前提,而是一个历史运动的过程,这种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范畴的形成过程。价值,本质上是商品这个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的理论抽象。不是因为有了价值商品才能交换,而是因为历史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商品的可交换性和交换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价值范畴!

交换价值同样不是一个先验的概念,交换价值的历史运动最终形成货币范畴,而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化表现。这个历史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理论上表现为商品范畴到价值范畴到交换价值范畴到货币范畴到价格范畴的逻辑运动。对马克思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就是把价值范畴当成一个先验的前提,却不知道价值范畴是商品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而商品范畴又是经济范畴历史运动的结果,经济范畴是劳动范畴运动历史的结果,没有人类的劳动,根本就没有经济的存在。

马克思的理论深刻地剖析了从劳动范畴开始的历史运动,而这种历史运动都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中的,离开了这一切,谈论马克思是完全的无的放失。那种把蒲鲁东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之类的观点强加到马克思身上的人,都不过重复这惯常的先歪曲马克思再来反马克思的思路。

8、形式逻辑、辨证逻辑、现实逻辑

逻辑的本质是关系间的某种组合方式。例如在形式逻辑里,排中律意味着命题和它的反命题之间的关系被一种绝对的组合方式联系在一起,就是它们不能同时为真。而没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所谓的逻辑规则也是不存在的。

在形式逻辑的发展初期,人们觉得逻辑规则是绝对的、甚至是客观的,却不知道这种逻辑规则的绝对性不过是一种先验性的假设,在上世纪开始后,由于公理化系统的研究,人们开始用公理化以及形式化的角度看待形式逻辑的规律,形式逻辑系统被看成具有某些特殊关系的特殊数学结构,逻辑规则的绝对性、先验性成为历史。各种的形式逻辑系统被构造出来,通常的一阶谓词系统失去原有的地位。

由于哲学的发展,在黑格尔手上,辨证逻辑被发展起来。辨证逻辑的出现,就是相对于形式逻辑的,黑格尔相信,历史是按辨证逻辑的规律运行的,所谓的辨证法三大规律等等,就是这种逻辑规律的反映。如果说形式逻辑曾是构成、组织知识的基础规则,那么辨证逻辑就成了构成、组织历史的基础规则,具有绝对性、先验性。

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无论是形式逻辑、辨证逻辑,都不具有它们所假定的绝对性、先验性,都不过是现实逻辑的局部反映。企图用这些绝对性、先验性的逻辑假设来解释世界是没用的,哲学家的任务是解释世界,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现实是所有逻辑的唯一前提,离开现实的关系,任何逻辑都没有意义。

马克思第一次确立了现实世界的唯一前提性地位,马克思的理论只考察现实世界的关系总体,从中分析、总结出现实的基本逻辑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从不认为这些现实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任何的绝对性和不变性,在马克思那里,任何的现实逻辑关系都是历史的,它们既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不灭,但在这基本的现实逻辑关系被历史的发展所打破之前,它们所构成的现实范畴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而在最终打破这现实的逻辑之网前,单一现实范畴历史形态的改变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要理解马克思,必须站在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而不是用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先验规则来玩弄从概念到概念、理念到理念的把戏。

9、 现实逻辑的历史性与马克思的革命性

没有历史性的马克思不是马克思,没有革命性的马克思同样不是马克思,而马克思的革命性不是凭空而来的,马克思的革命性建立在现实逻辑的历史性上!

对于马克思来说,任何脱离现实逻辑关系的事情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在马克思之前,革命同样存在,但马克思之前的革命,都是建立在先验的逻辑前提之上,例如:平等、博爱等等,而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这些抽象的目标。但对于马克思来说,这种抽象概念、理念前提下出现的所谓革命,其实都有着深刻的现实逻辑基础,而任何不以改变现实逻辑基础为前提的革命,最终都将被现实的逻辑基础所制约。

现实的逻辑以及其对应的现实关系总和,同样是历史的产物,没有任何的先验性。正因为现实逻辑的历史性,使得任何的现实逻辑都只有暂时的性质,最终都要被改变。例如,资本主义的现实逻辑,无论如何强大,最终都要被改变。

但总体性是现实逻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这也意味着,革命也同样是总体的,脱离了总体性的革命,同样是抽象的,例如那种企图通过单单改变上层建筑而实现总体革命的实践,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失败的,这是由现实逻辑的总体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的理论是一个严谨的体系,请不要随意妄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伟大的学说。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然为另一个社会制度所取代。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失,国家消亡,没有政党,没有军队,没有警察;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成员所有即实行公有制;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交换,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生产即实行计划经济;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而不是谋生手段,劳动与报酬之间脱钩,即劳动不是为了获取报酬,而人们永远热爱劳动;因为没有阶级,没有政党,没有国家,因此,人们连民主也不要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由矛盾组成,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矛盾既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自然界。所谓矛盾即统一物之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即矛盾双方既对立斗争又统一合作,矛盾双方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展转化是一个自然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将自然界矛盾分析的方法运用到人类社会,认为人类社会也分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而所谓阶级就是拥有相同经济成份的利益集团(连民族也只分为无产阶级民族和资产阶级民族两个民族),认为无产阶级是人类社会中最先进的群体,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斗争,最终无产阶级将战胜资产阶级,自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即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由无产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共产党来领导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剥夺资产阶级的财产集中在国家手中,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生产即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最终消失即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没有政党,没有国家。
任何事物仅仅只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吗?矛盾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差别产生的矛盾一定表现为此时此刻立即你死我活即斗争吗?人与人之间与身俱来个体之间差别的私有能消灭吗?绝对无差别平均的公有能达到吗?人与人之间仅仅用经济成份就能说明相互之间差别了吗?即使经济性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消失,难道没有其它性质对立的利益集团的矛盾了吗?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事物并不仅仅只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差别产生的矛盾并不一定表现为此时此刻立即你死我活即斗争。世界由系统组成,任何系统都包含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的特性;具有相关性的系统之间存在合作、竞争、吞并三种关系;具有相关性的系统之间随着时间、空间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客观存在;具有相关性的系统之间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上就是系统论。 比如:人也是一个系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象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样存在合作、竞争、你死我活三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你死我活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三种关系的一种,而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要确立以保护人的生命权为主要内容的人权观念,人与人之间关系不仅仅是和不是表现为此时此刻立即你死我活即斗争,而是表现为双方生老病死,新老交替这么一个自然过程。
二、人与人之间健康有好坏、个体有差别,差别与身俱来,私有与身俱来;人的存在与物质利益的享受不可能不存在差别,私有是绝对的。而绝对无差别平均的公有是不可能的。我们仅仅是要缩小这种差别。 现代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比如目前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的彻底反叛;前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一大二公,纯而又纯,实践证明,它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马克思主义取消商品,取消货币,取消交换,实行计划经济,在生产资料所有上(或财产所有上),全面地毫无例外地实行公有制是错误的。
三、人不仅有经济利益的差别,而且有更著显著差别的政治利益的差别(比如权力),仅仅以人的经济成份划分阶级是错误的。人们相互之间利益同则合,异则竞争,由此结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人类社会由不同利益集团组成,所谓不同利益集团就是拥有不同政治、经济利益,持有不同政治、经济观点的人的系统。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合作、竞争、你死我活三种关系。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确实存在你死我活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仅仅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三种关系的一种,而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要确立以保护人的生命权为主要内容的人权观念,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不仅仅是和不是表现为此时此刻立即你死我活即斗争,而是表现为双方你强我弱、此消彼长,即主要表现为竞争。政党就是由拥有相同政治、经济利益,持有相同政治、经济观点并具有觉悟的人组成的系统即政党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表,解决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竞争的方法只能是多党竞争,全民大选,由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即获得大多数人选举的政党执政。
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必须讲民主。所有人都作主,没有效率;一个人作主,没有公平。因此,国家要实行议会民主。一个国家有了一个最高决策机构即议会之后,就要有一个对最高决策机构作出决议的执行机构,然后要有一个审判机构,即要有立法、执法、司法既相分工又相合作的机制即要三权分立。总统制是解决议会负责人还是政府负责人那一个权力大的问题的,为了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还是政府负责人权力要大一些。因此,国家要实行总统制。一个国家有了一个对国家长期负责、相对稳定的最高权力机构即上院之后,还要有一个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机智灵活的机构即下院。因此,国家要实行两院制。
什么是国家呢?国家就是自然的历史的法律的形成的拥有基本相同政治、经济利益,持有基本相同政治、经济观点的人的系统。即使未来不叫国家,但是,人与人之间差别永远存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差别永远存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只能是政府职能将进一步缩小,决策将更加民主,财富将更加均等。

天涯 陈大大
马克思主义很简单,用现在流行的语词来说,就是:穷人的(政治)经济学、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
所谓的现代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起点,实证地研究据说是建立在普遍人性基础上的人类经济活动,但实际上只是从商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只有在商人的眼中才有用金钱来衡量的普遍人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劳动价值论,确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离开劳动就无法生存的只有穷人,当我们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来观察经济活动时,我们才是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来观察经济,我们才能真正认识经济活动。
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简单的说,实际上就是人学,因为马克思宣告了作为一切神学统治和天授君权的哲学基础的形而上学哲学的破产,如果有哲学,那就只有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认识论的哲学,而这两观两论,只有是从人的视角来看,才有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它总结人类认识活动的历史成果,并作为工具帮助发展人类的认识。
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点在于,它把自己奠基于真实的历史进程之上,是人类在跨越资本主义之后历史实践的进程和结果,是与时俱进的。
如何看待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呢?马克思主义说到底是“理”,是一代有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出来并永远处在发展中的、关心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命运的近代以来的人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工具。黄宗羲说,“穷理”就是“穷此心之万殊”,而不是“穷天地万物之万殊”。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在穷“己”“心之万殊”,所以,当我们批评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时,一定要了解他面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对于身处的世界有多么敏感,从而他的心中有多少错综复杂之理或认识,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对他做出有的放矢的批评
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类世界,世界那么复杂,总要有种简易而又变易不僵化的方法,马克思把握世界的方法如同我们的易经,最大的系统用生产力(人与物的关系)和生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组概念,生产力可以看作是阳,生产关系可以看作是阴;其次,生产关系又用经济基础(阳)和上层建筑(阴)这组概念来把握.将马克思的概念僵化,而忘记那仅仅是把握世界的方法,忘记方法不能脱离具体的内容也就是日日而新的人类历史进程,是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只是立足现实而把握历史预测未来方向的方法,离开了那个运用这个方法的人及这个人所面对的世界,就是毫无意义的。过去,我们认为我们懂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我们能解释一切,存在的、不存在的,当然我们的解释不是旧哲学那样的解释,因为我们已经宣布了旧哲学的破产,我们只是解释它是那样,它能那样,我们说我们为科学、文化的大发展打开了大门,的确我们是那么的高明,几乎没有任何我们对付不了的事物,然而我们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什么呢?为什么往往是那些不懂唯物辩证法的只会老老实实地按照兴趣做的人士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呢?虽然这些人士在做出贡献后也往往会说自己开始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正确,但为什么那些一开始就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人士却往往一事无成呢?我们觉得我们真理在握,我们指斥踏踏实实按体验来做事的人是经验主义,我们指斥老老实实按既有的学术规范进行研究的人是教条主义,但我们恰恰是自己违背了唯物辩证法,我们的辩证法恰恰正是因为经验和教条的存在才凸现出来,当我们把理性推向极端的时候,恰恰是把我们自己也抛上了云端,我们脱离了感性的世界,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感性世界。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固步自封的,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完成自己这个时代的任务,虽然他们眼光更深远,但在行动上,他们总是表现得和群众那么的一致,他们不会自以为高人一等地去教导群众,他们总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们明白“德不孤”的道理,他们明白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了人民他们一无所能,他们所以鄙视那些所谓的文人学者,就是因为那些人信一先生言,就忘记了群众,忘记了真正的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卑贱者最聪明的真正的内涵。从列*到毛**到邓**到。。。。,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最深刻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实践着时代赋予的任务。  近代以来斯密最早提出劳动创造价值,但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甚至不够坚决,认为土地、资本也能产生价值。斯密这样思考,是与时代要求密不可分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斯密重视的是创造更多的价值,鼓励更多的劳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根源》一书就是这样的目的。斯密也为后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确立了方向:研究财富的创造,研究效率。他们更多地诉诸企业主的经验。

马克思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根本的改造,把研究的中心从财富的创造转到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更抽象地确立了价值的概念。恩格斯曾经用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中的狭隘交换的例子来解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大错特错的,要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上升到极高的抽象层面,而不是一般性地诉诸经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的特点更加显著,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打破一切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所以只有从人人平等的角度才能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而资本主义在打破一切藩篱的同时,也因其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遮蔽的特点,同时也在制造新的藩篱(人类只要不想陷入那种打破、产生、再打破、再产生的永世循环,就必须革资本主义的命),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又是时时地地存在的,伴随其命运始终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只从经验的层面,是无法真正认识商品价值的本质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本质,价值规律(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实质。所以马克思更多地关心社会的公正平等问题。斯密不关心这些,因为他相信看不见的手-----市场的力量会把一切都美化的,后人搞出了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因为相信看不见的手(而且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市场的力量的确是很大,相信市场,就是相信更好得很未来发展),斯密把自由主义、效率至上演绎到极点。但不幸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阶级矛盾越来越突出,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失灵了,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分析,有力地揭示了这一点。马克思看不到或不重视资本主义政府能够在管理经济上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主张暴力革命,主张科学社会主义,《资本论》为其主张作了最好的诠释,但其敌人或不主张彻底变革的人认为可以试一试资本主义政府的那双手,毕竟马克思《资本论》中也大大赞扬英国的工厂巡视制度,那不就是政府在管理经济吗?而且两次世界大战及苏联的竞争也逼得资本主义国家要变革。凯恩斯生逢其时,搞了一个新的劳动价值论,但这个劳动价值论(凯恩斯并没有像马克思那样去深究劳动的本质,而只是形式主义地利用了劳动作为分析的度量单位)不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前景,而在于充分就业,在于社会稳定。因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国家最大的危险,通过搞出有效需求的概念,凯恩斯指出市场的一般均衡点很多,那个带来充分就业的均衡点在很多情况下只有靠政府的投资拉动才能达到。只要通过政府的努力让想劳动的人都能劳动而得食,哪怕政府组织每天挖坑再填坑都可以,所以就出现了经济学上的笑话:一场车祸不是造成社会的损失,而是拉动了GDP,因为有车祸,很多人都要付出比没车祸更多的劳动。凯恩斯革命挽救了西方(但实际上也没挽救,当资本主义政府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干预经济的时候,政府这双手也失灵了),但使世界的鸿沟加深了,一边是繁荣的西方发达国家,一边是落后赤贫的发展中国家,另外,资本主义的无节制浪费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斯密时代只考虑一国如何发展,马克思时代考虑一国如何会发展受阻,凯恩斯时代考虑一国如何稳定(对其他落后国家强权状况下的稳定),只有马克思的思路才能跳出一国的范围,寻找地球问题的地球解决办法。当然,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也说明了从一国跨越到全球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不得不从一国做起;但中国要走的路,应该是立足全球发展本国,一枝独秀不是春,只有南北鸿沟,人地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那才是满园春色。

市场自发的力量会分出不同劳动的高低贵贱,计划用人力的设计也分出了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如八级工),市场与计划都没有可能消除劳动的不平等,也就是人与人的不平等,有没有第三种力量呢?市场和计划分别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第三种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手段。列宁时代有列宁的思想手段,毛泽东时代有毛泽东的思想手段,而西方也有其思想手段,如宗教、自由主义传统、民主传统等等。西方的思想手段也可以说是长在西方发展的肉体上,是其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从而在西方显出是一种持久的力量。而列宁、毛泽东的过世,带来的是革命后时代,是他们的思想手段被怀疑甚至被遗弃的时代。当代中国需要新的思想手段,从中国古代汲取,从西方汲取,更重要的是从自己的革命前辈那里汲取,中国也将在自己发展的肉身上长出持久有生命力的思想手段,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思想手段,也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吧。在一定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文化的基础上,市场依旧,计划依旧,社会主义也可以建成,也就是说,一个公正的、平等的、劳动得到最多尊重的社会也可以建成。

当然,生活方式是受到生产方式制约的。当代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方式了,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一些地方,旧的机器压迫人的生产方式仍占据主导,但在生产力极大提高,机器人广泛运用,电脑普遍操作,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现今时代,每一个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摆在突出的地位,一旦人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第一次不靠革命思想的鼓动而突破物的遮盖,生产中人的关系不再被物的关系牢牢缚住,社会主义也就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牢固的物质生产关系基础。如果说列宁毛泽东时代靠革命的权威将人的关系实现在生产领域的话,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则实现人的关系去蔽化的作用物由革命导师的权威变成了知识,教育,无处不在的对劳动者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商品再也不是人生存的威胁,而成了人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驰骋才智的大舞台或手段。一种新的劳动价值论将要生成,这种劳动价值论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论,就是通过逻辑架构展现现实生产中人的关系,问题已不再是或不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而是知识和劳动的对立及知识和资本的对立,或者说在传统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劳动对立中加入了一个与资本一样强大的知识的中介。社会有组织运作的结果是使知识屈从于资本去剥削劳动者,还是使之服务于劳动而有力地制约资本,成为社会中矛盾斗争的关键,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义利、善恶之辨又有了新的意义,从古代中国跑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德基础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尾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成为一种强大、支配生产的力量是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之所以在西欧发展壮大并彻底地重塑了西方乃至全世界,是因为西欧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矛盾斗争。

从有商品活动以来,资本就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其一直处于方生防死状态之中,或者说一直被局限在狭小的领域内,为什么呢?因为资本有一种冲动,要是社会关系的一切都金钱化,从而把自己的化身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控制整个社会。而人类社会的古代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或者说要有很多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活动、制度要演进,金钱关系,没有约束的金钱关系会破坏人类社会赖以维系的制度的生成。所以资本发展的链条一再被打断,或者说资本发展的社会基础一直不能建立,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建立(至于链条问题,可以用马克思对于生产资本过程等的分析来解说)。资本带来极大的生产力,但伴随着极大的破坏力,必须要有约束性力量的历史性出现(由于金钱关系是一种由物的关系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约束性的历史性力量应该是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如道德)。在16、17世纪的欧洲,这种历史性的力量出现了,那就是宗教改革带来的新教伦理,而且由于欧洲中世纪特殊的政治生态,这种伦理与政权的力量也有了某种结合,从而几乎有了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资本,同时控制资本(这里说的全社会,当然不是指整个欧洲,而是指英国,孤悬海外,易守难攻,资本带来的破坏性并不足以带来英国社会因一时的极度脆弱而被别国征服,而使资本链条打断,克伦威尔的革命带来的革命的狂热也给了其巨大的不可侵犯的力量)。资本的发展有了道德基础,从而从方生方死状态中走出来,疯狂地扩张自己的力量。海外殖民,巨大的国际市场,对外战争,这一系列历史性的机遇,使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当机器大生产产生以后,资本真正地成为了一种独立控制社会的力量,也开始征服一切自己赖以产生的土壤,发展出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的土壤,革命,战争,一直在世界范围内激荡,社会在资本主义的统治下处于大发展中,也处于大破坏中。



社会主义发展的道德基础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的秘密,自觉地同当时在西欧迅猛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一种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所生成的新的历史性的社会力量登上了社会的舞台,并自觉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产生新的道德基础,从而让社会关系脱去金钱的统治。社会主义得到大发展,在欧洲是由工人运动所催生出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实验来形成道德基础;在亚洲,通过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与政权的力量相结合,一种社会主义的新道德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本质是人成为社会的主体,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社会的主体。所谓社会主义改造,只是形成这种新道德的历史性载体。有了这种道德基础,更有了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人们开始能够更好地控制各种社会力量,社会主义得到大发展。形成稳定有秩序的社会一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主题之一,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第一次在一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上来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有了这种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才能不被资本主义强大的金钱关系击破,处于断裂之中,社会处于动荡之中。有了这种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才能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发展出自己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础就是资本不可收拾地暴露出自己是一种社会力量,要由整个社会来控制。人力资本、知识经济、管理、社会人、互联网、人交往的低成本化、生存压力的前所未有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弱化,等等,都在构成着社会主义的物质社会基础。当年革命带来的道德基础也就不再是必须的了,处在破坏之中,因为稳定社会需要更广阔的道德基础,所以破坏也是一种再生。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还要保留资本,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成果已成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所面对的“自然”,没有了这种“自然”,社会主义就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可以存于一时,但不能长久,社会主义一定要让自己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世道人心,食色为本性的人心,才能有巩固的可能。这种“自然”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然基础,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基础,而商品、资本、价值等马克思的概念只有在这种自然中才能解释,不过,资本是一种社会性的力量,不属于任何人,又属于任何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让我们认识到一个社会的个人占有资本,不是什么个人的努力,有多少偶然的因素在里面呀,而且占有资本带给个人的并不只是幸福,所以消灭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就等于个人只是对资本有使用权,当这种使用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个人时,你个人可以继续使用,否则你就要交出来,种种社会的力量会迫使你叫出来。正义、公正创造财富,要第一次成为社会的现实。除了资本的社会性力量被社会所控制外,知识权力,地位权力等等,都被揭示出其社会性的真相,都为社会所控制。社会主义没有专属于个人的东西,除了人的肉身与头脑,但个人又有极其广阔地发展自己从而贡献于社会的可能。一个公正的、正义的社会,一个创造出这种个人没有无任何专属权,又有使用各种社会力量为社会、为个人造福的社会,会创造出更丰富的社会财富,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随之而来的就是:共产主义呢?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天下大同。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建成,在义与利、善与恶的矛盾中建成,而共产主义社会就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建成,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解放。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6月13日电(记者吴献、刘军)在今年以来各地发生的商品房涨价风潮中,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呼和浩特市的房价走势引人瞩目:4月份,该市商品住房价格同比涨幅达14.9%,位列70个大中城市之首!
    分析房价的“呼和浩特样本”,记者发现,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是房价上涨的有力助推因素。
    以地生财,政府“造势”
    2004年,呼和浩特市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1600元左右,这引起了一些政府领导的担心:低房价很难吸引大开发商,制约了城市建设;偏低的地价也造成房地产开发商利润空间过大。
    为改变这种局面,呼和浩特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储中心调整为政府直属机构,开始了“最大宗国有资产”的经营。市政府为此还专门从北京引进一家专业公司作为土地运营顾问,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拍卖和招商活动。
    2005年,在专业公司的帮助下,呼和浩特市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8000多亩,土地价格从2004年底的每亩30万元左右提升到5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0万元。市政府的土地净收益超过4亿元。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也从2004年的每平方米1590元陡然升到2005年的2400多元。
    这一现象引起一些学者担心,地方政府垄断运营土地,使强行拉高地价成为可能,这将导致房价涨势一路升高。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让土地回归应有的价值,并实现保值增值,是政府的使命;经营城市首先是经营土地,土地经营不起来,城市就发展不起来。现在通过一个交 易平台征地,均价虽然高了些,但是开发商满意,政府也有了收益,可以更好地进行城市建设。
    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土地收储中心征收生地,然后从银行贷款进行“7通1平”后再卖熟地,地价和房价便由此双双轮番上涨。银行敢贷钱给政府,是因为看到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有了还款能力。
    2005年6月,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等机构出具报告说,呼和浩特市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已排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之后,名列第五。两个月后,“呼市城市发展与土地开发创新论坛”开幕,市政府官员和与会专家、开发商、媒体都众口一词,说呼和浩特房地产商机无限。
去年11月,市政府拿出6块“黄金佳地”到北京招商。随着外地大开发商和大型房地产中介公司相继进入,呼和浩特楼市一片火热。
     大拆迁造就“大需求”
    呼和浩特市近几年加大了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力度,并将此作为吸引房地产投资的一大“优势”。在城市旧貌换新颜的同时,造成了大量的被动住房需求。
    记者拿到一份房价猛涨前的《呼市房地产情况简介》,里面详细介绍了“潜力巨大的商品住房投资空间”:今后几年,旧城将拆迁500多万平方米6万户居民,其中80%的家庭即4.8万户左右会购置新房,按每户70平方米的中等水平计算,就会有336万平方米的新增住房需求……房产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简介、宣传的良好前景,在市政府的推动下变成了开发商希望的现实。随着挖掘机的轰鸣,一座座旧房应声倒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
    2005年,呼和浩特市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迄今,除了即将完成的麻花板等4个“城中村”拆迁改造外,还启动了11个“城中村”的改造工程,已有4500多户村民动迁。“十一五”期间,将对二环路以内的25个“城中村”逐步进行改造,5.4万户约16万农民面临动迁。
    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呼和浩特市房价涨幅一举“夺取”全国第一,并且是连续三个季度涨幅超过10%。今年1月至4月,呼市商品住宅又以13.5%的同比涨幅,位列全国房价涨幅“三甲”。
     四处开花,开发商“借势”
    有人认为“呼市不缺房子,但缺好房子”,在这种认识引导下,投资建设高、大、美的商品住房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开发商便“借势”竞相开发大盘豪宅。
    2005年,当中央对房地产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呼和浩特市依然按着自己的步调行进,高档楼盘四处开花,拉动了房价上涨。
    今年,呼市又提出投资96亿元,重点打造滨海新城、香格里小区、麦迪逊花园等20个20万平方米左右的精品住宅区,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
    据调查,在最近投入市场的数十个楼盘中,绝大多数是大型楼盘高档住宅,高层、小高层、花园洋房、情景洋房、花园别墅、空中别墅让人眼花缭乱,而高昂的价格则让多数百姓望房兴叹。
    一些专家认为,近两年房地产商热衷于开发高利润的大房豪宅,是拉动呼和浩特市房价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方政府对开发商建设高档住房的鼓励支持则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被忽略的大多数
    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的总经理分析说,目前呼和浩特市是80%的开发商在争夺20%的消费者。
    记者从一份“2005年1月至11月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材料上看到,每平方米单价2000元以下的住房登记销售11044套,2000元以上的住房登记销售953套。这种悬殊的对比基本上反映了呼和浩特市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和需求。而在今年5月举行的呼和浩特市大型房交会上,住房售价每平方米2000元以下的与会开发商只有两三家。
    据统计,呼和浩特市目前仅急需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就达2.2万多户。2005年1月至11月,全市住宅投资同比增长81.08%,而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投资同比竟然下降了64.81%。今年以来,市政府虽已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4个经济适用房项目,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面对众多急需改善住房的家庭,这个数字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为加快城市现代化步伐,迎接明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市政府今年又计划投资460亿元进行城市建设。
    一些专家认为,政府发展经济、改变城市面貌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目前高档住房大量空置,大量中低收入家庭因房价上涨过快而买不起房,这两种现象并存现实,理应引起深思。(完)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