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近代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7近代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的选择项填在题目后面。)
1、近代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是(ABCDE )
A、体用之争 B、中西新旧之辨
C、民主与科学问题 D、全盘西化问题
E、中国哲学本位观
2、康有为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书籍中(ABCD )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大同书》 D、《春秋董氏学》
E、《盛世危言》
3、谭嗣同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ABCD )
A、唯变法可以长久 B、天地新而又新
C、心力说 D、否定君主制度
E、提倡共和
4、以下哪些著作是严复所翻译的(ACD )
A、《天演论》 B、《论世变之亟》
C、《名学浅说》 D、《群学肄言》
E、《原强》
5、章太炎将什么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ACE )
A、以太 B、分子
C、真如 D、细胞
E、阿屯
6、孙中山哲学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宇宙演化论 B、知难行易说
C、民生史观 D、进化论
E、相对论
7、孙中山将宇宙、生命、和人类社会依次分为哪几个进化阶段(AEB )
A、物质进化之时期 B、人类进化之时期
C、无机物进化之时期 D、有机物进化之时期
E、物种进化之时期
8、“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是谁的主张(C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严复 D、谭嗣同
E、章太炎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打√或打×。)
1、孙中山提出了“俱分进化论”。( ×)
2、康有为认为“元气”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之体(√ )
3、谭嗣同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于《仁学》《以太说》《革命之道德》等著作中之。
(× )
4、严复克服同时代思想家基于对“西学”和“中学”的杂糅而将物质与精神、科学
和哲学相混淆的矛盾。(√ )
5、章太炎认为,“天演者,翕以聚质,辟以散力”。( × )
6、在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中,他强调的是知先行后。(× )
7、“爱其类也,爱其生也”意为相爱同类并泛爱众生。(√)
8、康有为所谓的“全变”包括“变器”“变事”“变政”“变法”,而其旨归自爱与变
政, 即改官制, 变选举。(×)
三、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
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
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
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
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2、三民主义
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
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3、质力相推
质即指物质,力即指运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没有物质,运动无所归依;而
没有运动,物质也无从存在。整个宇宙就是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
4、经世致用:
顾炎武提出“通经致用”,后来龚自珍、魏源等人又在此基础上而提出了“经世致用”
的思想,强调“以经术为治术”,使之服务于国计民生。
5、异同攻取
谭嗣同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及其相互间的矛
盾形式为“异同攻取”,即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四、简答题
1、俱分进化论
章太炎承认随着社会的进化,人类的道德(善)在进化,但同时恶也在扩张。善恶如
此,苦乐也是如此,“乐之愈进者,其苦亦愈进”,“双方并进,如影之随行,如罔两之逐景”,
这就是所谓的“俱分进化”。
2、严复的进化论自然--历史观
严复指出,进化论的要义即“物竞天择”,“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
也
”。这一规律,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普遍有效,所谓“动植如是,政教亦如是也”。
从自然界看来,严复肯定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乃是依照自然进化的规律。就人类社会领域
而言,严复既承认进化法则,又充分肯定人力作用。强调民族团结在人类竞争格局中的重
要性,主张敢于竞争,并力倡变法,要变专制制度为民主制度。
3、近代中国哲学有哪些特点?
第一,中国近代哲学具有实践的品格。
第二,中国近代哲学是与自然科学密切结合的哲学
第三,中国近代哲学是反帝反封建的哲学
第四,中国近代哲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具有革命性,而另一方面,向唯心主义的转变
说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找不到真正的革命力量,而是过分强调精神作用。
五、论述题
1、试述孙中山的知行观
孙中山所谓的“知”,是指运用科学或哲学的理性思维方法所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
识主要是指科学知识和革命理论;他所谓的“行”,则指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生活和
革命斗争。从发生的意义上看,他认为是行先知后。,从而肯定了认识从实践中来、在实践
中发展的认识论原则。
他还将人类知行关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不知而行即把实践经验作为一切认识的起
点的阶段;行而后知即将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认识的阶段;知而后行即科学昌明时代以真
知特识指导实践的阶段。孙中山肯定了行先之后的认识论原则,但又强调“行之非艰,知
之维艰”的“知难行易说”。其主要包含了两层意思:1)、“不知亦能行”,不知而行,行易
于知;2)、“知之惟艰”,他认为,虽然一般地说是“行而后知”,但不愿思考或不善思考,
则行亦无知,这就表明知难于行。另外,他还提出“知之则更易行之”的命题,认为“知
而后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知而行”则可能是事半功倍,这也表明了知
的难能可贵。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