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

来源: 2017-06-03 21:57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
单项选择题(30)、多项选择题(5)
1.唯物辩证法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观能动作用
  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4.经验论和唯理论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
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
5.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
刨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掌握的事实、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不断追求新知;不滑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陈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同书事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想法、说法、做法),
不人云亦云,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与其他方面的科掌精神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例如:创新精神以敢于摒弃旧事物旧思想、创立新事物新思想为特征,同时创新精神又要以遵循客麓规律为前提,只有当创新精神符合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时,才能顾利地转化为创新成果.成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精神提倡新颖、独特,同时又要受到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
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dt童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九,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边是当代创新恬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课调错畏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
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
6.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7.矛盾的特殊性
8.新事物
9.规律
1.规章律令。 2)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谓整齐而有规则。另有马哲中的规律:亦称法则。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规律=真理:这个世界任何物质都受规律约束,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规律与共产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规律的唯一性,统一世界人民的意志,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解放。
10.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11.唯物辩证法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12.认识与实践关系
13.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论)
(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2,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无所谓次要矛盾,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而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15.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构成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在现代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紧密相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既然实践是如此重要,青年学生成才和实践是什么样的关系 怎样去投身社会实践

1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7.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18.否定之否定规律
19.意识的本质
2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3.群众观点
24.辩证的否定观
25.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26.真理
2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8.对立统一规律
29.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30.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31.朴素唯物主义  
32.资本
3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4.剩余价值
35.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36.唯物论与唯心论认识路线
37.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39.商品二重性
40.劳动生产率
41.利润
42.价值规律
43.经济全球化载体
44.与时俱进
45.商品的价值量
46.货币
47.生产力发展水平
48.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49.货币与资本关系
5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52.劳动二重性
53.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5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55.空想社会主义人物
5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
57.货币的基本职能
58.价值规律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5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60.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6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析题(2)、简答(2)、论述题(1)、材料题(1):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1)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2)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3.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辨证的否定
  唯物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2辩证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连接的环节.
3作为发展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6.社会存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者辩证统一
7.新生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第二,新事物优起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8.矛盾
  矛盾是对立的两方面的斗争与统一。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即矛盾的一方必须与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二,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和趋势。矛盾双方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趋势,从而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 的内在统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 着对立面之间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多样性。
9.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其二,每一个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共性比个性抽象、深刻,矛盾的个性比共性具体、丰富。<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特殊总是普遍中的特殊。<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的普遍性在另一条件下可能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再用一般指导个别,所以,在认识过程中,把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是认识的根本方法。<2>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0.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该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1.三个代表”思想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原因和实质
   由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原因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它有雄厚的资金投入到高科技产业,和那些小资本主义不愿意投资的大型工程,开发时间长的创造新产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13.认识与客观事实的关系
  
14.劳动力与商品和货币关系
   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
3)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5.论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价格波动也会影响供求。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二是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导致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2)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1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关系
正确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8.意识能动性表现
  1.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2.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事物和现状,还可以追忆过去的事情,并能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测未来。
3.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这是意识能动性最重要的表现。因为,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 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一个人精神是否愉悦,心情是否舒畅,对于他(她)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19.实践与认识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认识能够反作用于实践。
20.如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书上P151
2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环境(也称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等。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前提,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取得的,但是如果只有劳动而没有劳动对象,没有地理环境,也不能创造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第二,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的影响作用。
一般说来,在其它条件大体相同而地理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地理环境优越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就快一些,反之就慢一些。
第三,地理环境能够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
第四,地理环境的生态环境平衡系统维持如何,也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2.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从而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领导群众夺取胜利。
23.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作过经典式的表述。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思想。毛泽东结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新的重要范畴,它对人们从总体上考察社会历史,全面地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4.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2.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3.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2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其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也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也可能是先进的。我国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就是这种情况,当然这也同精神文明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有关。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当然,社会意识的这种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社会存在的需要。
26.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动因:一是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跨国公司有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一个微观基础;三是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一个制度基础;四是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后果: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⑦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2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认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