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来源: 2017-06-03 22:03
 一、为什么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
(1)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纽带
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在劳动的推动下,产生了有理性、能劳动的人。人与自然二者互为对象性的存在。一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因人的活动而发生着从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以及人工自然的转化。这种对象性关系正是通过人有意识的生产劳动而建立起来的。
(2)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在整个自然界中,人是唯一有意识、有目的、具有创造性活动能力的主体。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需注意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自然规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其关注的中心问题或整个理论的逻辑结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指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实现既有利于人类,同时有利于自然的合理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能否达到这种状态,取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实际程度。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现的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自然秩序及规律,人们才可能利用自然规律来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
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以及价值,将自然事物视为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怀和爱护。
最后,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始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社会制度的状况不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不同。只有以全人类的共同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合理地调节和组织人与自然间关系,才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达到和谐一致。
二、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
答:无论天然物或人工物,都不是以孤立个体的形式单独存在的,它们均与周围事物发生着相互作用,并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各种联系的系统。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是一个知识体系。系统科学的范围很广泛,已形成一个学科群,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博弈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都属于系统科学。系统科学以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为背景,不同的系统理论侧重于以上述不同领域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系统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方法、控制方法、反馈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模型方法、系统决策方法等多种具体形式。运用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模型化原则。其中,前两个是基础,第三个是目标,第四个是手段。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术、医学、环境科学的新进展同时也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系统方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1)系统方法是认识、调控、改造、创造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2)系统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制定系统最佳方案,以实行优化组合和优化管理的手段。(3)系统科学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三、结合技术发明的案例来说明技术原理构思的基本方法。(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发明的认识)
答案:技术原理就是一切技术系统都必须具备的工作机理,它是客观规律在技术系统上的综合应用。技术发明的核心就是构思一种新的技术原理,或者创造同一技术原理新的运用方式。技术原理构思是利用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运用技术发明创造方法,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思维与灵感、直觉和形象思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存在技术原理构思的固定模式和程序。在长期技术开发实践中,人们创造和积累了许多经验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构思和探寻技术原理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1)科学原理推演法。它是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上,从新的科学原理中推演出技术原理的方法。在激光发展史上,从受激辐射原理的提出,到微波放大器技术原理的形成,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推演法的一个例证。
(2)实验提升法。科学实验是科学前沿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在实验中发现的新的自然现象,往往隐含着新的科学技术原理。例如,低温超导现象的发现,引出了超导技术在运输等领域的应用。
(3)自然模拟法。模拟方法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技术原理构思的有效工具。如自然选择使某些生物的体形和器官具有精巧的结构和高超的技能,因此仿生学方法被广泛使用。
(4)回采法。在新条件下“回采”已被否定的技术原理,使之在新条件下得以实现的方法。惠更斯在17世纪提出的真空活塞式火药内燃机的原理构思,直到19世纪煤气、汽油等燃料燃烧可以控制后,人们才“回采”了惠更斯火药机的原理,构思出了新的内燃机工作原理。
(5)逆向发明法。逆向发明法采取反向思维进行发明创造,有助于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有可能引出崭新的技术原理构思。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反向思考,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奠定了发电机的技术原理。
总之,技术原理构思环节的创造性特点表明,技术原理的构思应灵活运用各种方法。除上面介绍的方法外,技术原理构思过程中常用的经验方法还有综合法、联想法、检表提问法、选择法、要素变更法以及集体技术创造法等。
四、为什么说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现代工业的必由之路?
答:依靠科技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高新技术是基于前沿科学原理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它建立在科学技术研究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够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起到推动作用的技术或技术群。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新兴产业的过程。它是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商品,投放市场,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过程。很显然,这个过程就是高新技术创新过程。
发展高新技术的根本着眼点就是实现产业化,形成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只有形成产业,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历史经验来看,科技产业化的进程一直是国家兴衰的命脉。

五、现实世界中的科学家的行为常常偏离默顿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你认为默顿规范还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要点:主要从思想境界和伦理道德方面;针砭时弊。主要从正面来论述。
答: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要实现科学扩展知识的终极目标,就要求科学共同体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行为规范。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关于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四条原则。
第一,普遍主义。普遍主义原则强调料学标准的一致性。只要是科学真理,不管它来源如何,都服从于不以个人为转移的普遍标准。普遍主义这种强制性规范深深地植根于科学的非个人性的特征。
第二,公有主义。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的公有性,即科学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合作的产物,是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的公开性原则正好与技术的保密性、功利性原则相对立。
第三,无私利性。要求从事科学活动的科学家不应该因为对个人私利的追求影响科学事业。无私利性是一种基本的制度性要素,科学家应当具有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利他主义思想。
第四,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研究者有责任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批评,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怀疑,只要这种怀疑和批评是采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手段和严格的实验验证方法的。
默顿把四条规范原则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从不同的侧面规定了科学共同体的行为方式。这四条原则塑造了这一社会亚文化群的整体形象,构成了科学的独特精神气质。为了保证科学的体制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家在生产科学知识的各个环节中,都要尽可能地防止和减少任何社会的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侵蚀。
默顿科学规范提出的时代距今已经60多年,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的组织结构、外部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大科学”一词,是由美国科学家D.普赖斯在其著作《小科学与大科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简而言之,大科学就是指科研难度比较大,需要复杂的实验仪器装备和庞大的信息支持系统,依赖国家乃至国际的经济资助,以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为特征的复杂知识系统。
大科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科学与社会政治经济高度协同,科学研究及其评价深受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譬如默顿认为,科学研究的动力是对创新的承认,体现为荣誉分配。而中国“两弹一星”的大科学的经验至少说明,政治荣誉性国家利益完全可以取代对创新的承认和对荣誉的分配而成为科学研究的原始动力。2.在科学内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学科群的出现,让各学科之间愈加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例如全球学、生态社会学、环境伦理学、文化哲学等。它们在解决当今重大社会实践问题中,充分表现出了科学整体的力量和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承认默顿的科学规范是需要重新认识的。默顿的科学规范来自于实证主义,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发展,为了达到“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的科学体制性目标,就应该世易时移。但我们绝不可以全盘抛弃,而是有选择有范围的扩展,这主要是因为科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科学仍需要理想的招引和规范的约束。
总之,即使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的社会组织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趋势发展,许多国家的科学政策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科学的社会组织或科学共同体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科学精神,代表了现代科学的一种精神本质,它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默顿总结出来的原则精神仍然有效,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解读的问题。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结合自己的专业论述科学技术哲学意义)
要点:
(1)强调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对科学技术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现代科学技术哲学的系统化、复杂化需要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
(3)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可以增强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道德;
(4)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可提高科学管理能力
(5)谈谈自己的收获。
答:科学技术哲学通过对科学技术进行整体性的哲学研究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其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科学工作者以辩证法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
研究科学技术哲学,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就必须从当代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也就必须发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当代科学技术具有复杂化、系统化得特点,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和扩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哲学作为指导,掌握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正确把握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脉动和方向,才能确定正确、实际、可行的设计方案。
对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哲学,可以增强自身的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有助于增强自身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自觉性,有助于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其领域中的社会思潮以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
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可以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好大型的科学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形态,可以使科技工作者认识到科技协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测绘工程控制网建立中,要妥善协调和安排好各个环节,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和成本内,完成系统性的设计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基础。
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主张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以生态为中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地球上自从有了人以后,也就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影响着人,而人的活动无不影响着自然界。正是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及其变化又不断地引起人类的反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生态为中心”两种主张。
(1)“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即是人类中心主义,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主张以人为核心的观点。无论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在日益恶化的环境迫使下对自己观点有所修正的人类中心主义,都主张以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有工具价值。
(2)“以生态为中心”即是生态中心主义,是一种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生态系统的伦理学说。生态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虽然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存在物,但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在现当代人们应该选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方式,而非上述两种中的任一种。也就是生态文明的新发展模式。
2、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
首先,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现的前提。只有充分的了解自然秩序及规律,人们才可能以此为依据,利用自然规律来达到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
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以及价值,将自然事物视为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怀和爱护。
最后,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始终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我们要合理地调节和组织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达到和谐一致,建立人——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良性循环系统。
八、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科技对人际环境的负面作用完全是人类自身的责任,评论并说说你的看法。
答: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人们注意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中性主义或现实主义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尽管科技成果可能被不同的人用于不同的目的,科学技术本身则是中性的或价值中立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本身只有是非、真伪、效率高低之分,而不能从好坏、善恶、损益来衡量。这实际上是从现实出发持谨慎态度的乐观主义。与中性主义对立的观点还包括“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要客观地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必须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效应往往与以下几个情况有关:
其一,对立的社会集团中某个集团如果以利己的目的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损人利己地利用,则会为其他人带来灾害。马克思所说的技术对劳动的异化以及当代的核讹诈和网上犯罪等,均带有这种性质。
其二,如果对科学技术的长远后果和间接影响未加详细地审视而盲目地加以利用,则会祸及未来、祸及自身。
其三,如果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未加正确估量,而对科学技术加以无节制地利用,则会造成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二)、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其一,科学技求社会效应的双重性是—种客观现实,科学技术在造福于人的同时,也会带来某种灾祸。不存在既造福于人而又对所有人的所有需要毫无触犯的“理想”技术。
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不仅科学技术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推动,而且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受社会条件的调节。
其三,在各种条件中,利益冲突的社会集团的存在,是左右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
其四,认识水平和观念条件也是影响科学技求社会价值如何实现的重要因素。
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大小和正负,既与科技本身的发展水平有关,更与社会条件有关。要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既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继续发展,更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的改革。对科学技术进行社会控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九、论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如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十、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要点:
(1)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重要性);
(2)国防科技工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
(3)国防科技工业要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的再创新;
(4)国防科技工业要加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5)知识产权是国际竞争的手段,是激励发明创造的手段,是现代国际惯例,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对我国进行打压,所以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新;
(6)结合所学专业创新案例谈。
答: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从经济发展规律和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看,加强技术创新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从历史上三次产业革命来看,技术创新对社会生产、生活得发展产生了巨大变革作用。技术创新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技术创新是我国科技本身发展的要求。
国防科技工业经过55年的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仿制到自主研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先后研制、生产了大量新型武器装备,武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军民结合型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的先进军工文化。但也要清楚的看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欧美先进科学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很多领域还需要依靠国外进口技术和材料,部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还未完全掌握,这一点也制约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速度。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中手段,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原始创新,指那些能够在世界前沿科技占有一席之地的自主发明。而集成创新则是各种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则通过技术跟踪和吸收,将世界最新科研成果化为我有。
技术创新是人类通过新技术改善经济福利的商业活动,它以市场为先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形式。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案和新模式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具有市场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技术创新活动是在一定的机制下运行,包括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技术创新活动也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应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化。
在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主体,有政府、企业、中间组织和个人,这些不同的主体都各司其职,各自负有不同的责任。对于企业主体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是其通过自主创新来支撑国家的创新的重要途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是创建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企业竞争的手段。企业首先应分析该产业发展的力度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做专利部署,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信用是最好的品牌,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办事,讲求信用,注重商业信誉,是国际商业惯例的首要信条。保护知识产权,健全知识产权体质和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励创新活动,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具体到航空工业,大推力发动机、大型航电设备、先进零件加工制造技术和设备、先进航空复合材料等技术都是制约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核心领域,我们必须坚持原始创新,而不能寄希望于别人对我们的技术开放。歼轰七飞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摆脱了引进仿制的老路,其外形结构设计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引进的英国斯贝发动机,经过技术消化吸收在创新,实现了自主投产,为我国国防事业填补了一个有一个空白,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