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中医学知识:中医病机之内生“五邪”

来源: 2019-07-02 23:05

 

一、风气内动

即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一种以动摇、眩晕、抽搐、震颤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其形成原因可分为以下四类。

  形成原因 临床表现 热极生风(实) 多由高热至极,热灼津液、营血,筋脉失濡,阳热亢盛化风。 惊厥,抽搐,鼻翼扇动,目睛上吊,并伴高热,神昏谵语等,发病急且重。 肝阳化风(虚) 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化风。 筋惕肉瞤,眩晕欲仆,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甚则闭厥或脱厥,发病急且重。 阴虚风动(虚) 多由热病或久病伤阴,筋脉失于濡养变为内风。 筋惕肉颤,手足蠕动,发病缓慢,病轻。 血虚生风(虚) 多由血化生不足,失血,耗血,使肝血不足,筋脉失濡,血不荣络而化风。 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发病缓慢,病轻。

二、寒从中生

定义: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

成因:内寒形成主要与脾肾阳气虚衰,尤其是肾阳虚衰有关。

临床表现:(1)主要有因阳虚阴盛所致的阳热不足、温煦失职、血脉收缩、血流减慢的“收引”症状,如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2)阳气虚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所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或停滞的症状,如尿频、小便清长、涕唾痰涎清冷、大便泄泻或水肿等。

三、湿浊内生

定义:又称“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浊停滞的病理状态。

成因:内湿形成主要与脾的运化失职有关,此外,与肾阳虚衰亦有关系。

临床表现:主要有湿邪重浊黏滞,阻遏气机的症状,如头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见胸闷咳嗽;湿阻中焦,见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见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犯肌肤,则发为水肿。

四、津伤化燥

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原因:久病耗伤阴津,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实热伤津及湿邪化燥等。

临床表现:(1)津液枯涸的阴虚内热之症,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2)在肺则干咳无痰、甚则咯血;(3)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4)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

五、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有虚火和实火两类之分。

实火:(1)阳气过盛化火的壮火。(2)外感六淫病邪,郁而从阳化火。(3)病理产物和食积、虫积等邪郁化火。(4)五志过极化火。

虚火:阴精亏虚,不能制阳,虚热内生。

七、内生“五邪”与外感五邪的区别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的病因。两者最主要的区别的是有无恶寒发热。

【例题】津伤化燥,产生“内燥”病变,以哪些脏腑多见:

A.肺、胃、三焦 B.肺、肾、三焦

C.肝、胃、大肠 D.肺、胃、大肠

E.肺、肾、小肠

【答案】D。解析:津伤化燥:在肺则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