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二章 藏象

来源: 2017-06-05 21:14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
              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
              藏象学说是以腑腑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脏腑,是内脏的总体,按照脏腑的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
              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子宫)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故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
              物而不藏,放实而不能满也”。而奇恒之腑,则是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和功能均有异于“六
              腑”,它们不直接参与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而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因
              而被称为奇恒。奇者,异也,有异于平常;恒者,常也。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夫
              八尽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
              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古代的这些解剖知识,
              为脏腑学说的形成,在形态学方面奠定了基础。二是长期的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观察与总
              结。如皮肤受凉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和肺之间存在着密
              切联系。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总结。在临床实践中从病理现象和治疗作用来分析和反证机
              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如许多眼疾从肝着手治疗而愈,久之便得出“肝开窍于目”的理论;
              又如在使用某些补肾药物后,加速了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促进骨骼生长的
              作用,从而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个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脏腑分
              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而一脏一腑相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
              和相互络属;某一脏与某一腑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藏象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的基础,但其发展主要是基于“有诸内,必
              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必然大大地超越了人体解剖学的范围,
              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理论体系。因此,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
              的脏腑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藏象学说中的一个脏腑
              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
              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这是因为藏象
              学说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和病理学概念。
              第一节 五脏
              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
              又各有专司,并且与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
              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一、心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它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五脏六腑中居于
              首要地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
              和主神志。心的生理功能还与舌、脉、面色、汗液有一定联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
              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
              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心脏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心气。脉,即血脉,
              为血之府。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运行。心脏、脉和血
              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属于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
              常搏动。
              心脏的正常搏动,中医学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
              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而见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
              的表现。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如果血液衰少,脉道空虚,同样也能
              直接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
              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其基本前提条件。如果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势必形成血流
              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等外在表现,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
              阻,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以及脉象结、代、促、涩等外在表现。
              2.主神志
              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
              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
              不包含于神的范围内。狭义的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关,而主要是属于心的生理功能。
              故《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就是担任,接受的意思。这说明接受外
              来事物而发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实际是将大脑的部分功能,归属了心的生
              理功能。
              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
              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生理活动。
              所以,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
              应灵敏和正常。如果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而出现失眠、
              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可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顿、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
              临床表现。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正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如《灵枢·本神》说:“心藏
              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又说:“血者,神气也。”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
              亦必然出现神志的改变。
              (二)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的“喜”有关。藏象学说认为,人对外界信
              息引起情志变化,是由五脏的生理功能所化生,故把喜、怒、忧。思、恐称作五志,分属于
              五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喜,一
              般说来,对外界信息的反应,是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但是,喜乐
              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况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一
              般来说.心主神志的功能过亢,则使人喜笑不止;心主神志功能不及,则使人易悲。
              2.在液为汗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汗孔排出的液体。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卫气
              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由于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
              又同出一源,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指血脉。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是光彩之意。其华在面,即是心
              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面部的色泽反映于外。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
              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恍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
              血瘀则面色青紫等。
              4.在窍为舌
              在窃,即是开窍(下同)。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
              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表达语言,而舌的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果
              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谵等病理现象。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
              又极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运行和判断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可以
              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
              火上炎则舌红,甚至生疮;若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舌
              卷、舌强、语谵或失语。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包络既是心的外
              围,故邪气犯心,常先侵犯心包络。故《灵枢·邪客》说:“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
              色络。”实际上,心包络受邪所出现的病证是与心是一致的。如热邪内陷,出现神昏、谵语
              等心神的病变,称为“热入心包”;痰阻心窍,出现意识模糊,甚则昏迷不醒等心神的症状.
              也可称为“痰蒙心包”。故心与心包络在辨证论治上,没有多大差别。
              二、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肺与心同居膈上,位高近君,犹如宰辅,故《素问·灵兰秘典
              论》称之为“相傅之官”。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
              百脉。其生理功能还与喉咙、皮毛、鼻有一定联系。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
              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
              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即生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1)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
              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的气体不断得到交换,促进着气的
              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若病邪犯肺,影响呼吸功能,则出现胸
              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
              谷精气相结合。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
              生成。二是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有节律地一呼
              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反之,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
              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
              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
              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势必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那么肺主一
              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就减弱。如果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宗
              气不能生成,人的生命也就随之而停止。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
              运动。
              2.主宣发、肃降
              所谓“宣发”,即宣通和布散之意,也就是肺气的向上升空和向外围的布散。所谓“肃
              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
              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
              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因此,肺失于宣散,即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
              咳嗽、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病理现象。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肺位最高,居
              诸脏之上,所以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所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可得以向下布散;三
              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清洁。因此,肺失于肃降,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
              浅、咳痰、咯血等病理现象。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
              情况下,则又常常相互影响。如果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能有很好的肃降,没有正常的肃降,
              也会影响正常的宣发。只有宣发和肃降正常,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
              正常交换。如果二者功能失去协调,就会发生“肺气先宣”或“肺失肃降”的病理改变,而
              见喘、咳等症。
              3.通调水道
              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
              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主宣发,不但将
              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肃降,不但将吸
              入之清气下纳于肾,而且也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于膀胱,经胃与膀胱的气化作用,
              变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正因为水液的运行与排泄,都与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有关,所以有“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在病理上,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就会发生
              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等水液运行障碍的病变。
              4朝百脉
              朝,即聚会的意思,肺朝百脉,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
              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
              全身的血和脉,均统属于心,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的运行,又依赖
              于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至全身。肺主一身之气,主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所
              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
              (二)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忧
              以五志分属五脏,则肺在志为忧。忧和悲的情志变化,虽略有不同,但其对人体生理活
              动的影响是大体相同的,因而忧和悲同属肺志。忧愁和悲伤,均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
              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反之,在肺
              虚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2.在液为涕
              涕是由鼻内分泌的液体,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窍,在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
              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
              和抵御外邪的功能。
              肺与皮毛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使皮毛能够得到卫气
              和津液的温养,发挥保卫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作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毛致密,
              毫毛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较强。反之,肺气虚弱,其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
              能减弱,则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或出现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
              由于肺外合皮毛,所以在外邪侵犯皮毛,腠理闭塞,卫气郁滞的同时,也常常影响及肺,而
              致肺气不宣;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时,也同样能引起腠理闭塞,卫气郁滞等病理变化。二是
              皮毛汗孔的开合与肺司呼吸相关。肺司呼吸,而皮毛汗孔的开合,有散气或闭气以调节体温、
              配合呼吸运动的作用。汗孔不仅排泄由津液所化之汗液,实际上也随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进行
              着体内外气体的交换。因此,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常自汗出,呼吸微弱;外邪袭表,毛
              窍闭塞,又常见无汗,呼吸气喘等症。
              4.在窍为鼻
              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和喉是呼吸的门户,故有“鼻为肺之窍”,“喉
              为肺之门户”的说法。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都是肺气的作用。所以肺气和、呼吸利,则
              嗅觉灵敏,声音能彰。正由于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直接相通,所以外邪袭肺,多从鼻喉而入;
              肺的病变,也多见鼻喉的证候,如鼻塞、流涕、喷嚏、喉痒、音哑和失音等。
              三、脾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其生理功
              能上与口、唇、肌肉、四肢有一定联系。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与胃,故脾
              与胃相为表里。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
              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的功能包括两方面,即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运化水谷,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饮食入胃后的消化吸收,实际
              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把水谷化为精微,也依赖于
              脾的转输和散精作用,才能布散全身。因此,脾主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实际上就是对饮食
              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脾的这种功能强健,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
              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
              生理活动。所以前人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如果脾的这种功能减退,
              就会引起消化,吸收和转输的障碍,发生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
              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液。运化水液,也称运化水湿,是指脾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起
              着促进的作用,在肺、肾、三焦、膀胱的配合下,共同维持人体水液正常的代谢。这一过程,
              《素问·经脉别论》曾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段文字作了概括。如果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则可导致
              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或凝聚而成痰饮,或流注肠道而成泄泻,或溢于肌肤而成水肿。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
              导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相影响。
              2.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说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也有统摄血液,使血液
              循行于脉道之中而不溢于脉道之外的作用。因为血的来源靠水谷精微物质,如果脾的功能
              旺盛,营养充足,不但血液生化有源,而且能统摄血液。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气的
              固摄作用。如果脾气虚衰,不仅生化血液不足,而且失去统摄的功能,那么血液将离开正常
              的轨道,便会出现血虚及各种出血病证,如因脾虚而引起的长期便血、崩漏、肌衄等,称为
              脾不统血。
              3.主升清
              所谓“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升清”,即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故说“脾气之
              升”。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
              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升胃降形成了升清降浊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完成饮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位
              置相对恒定的重要因素。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
              充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脾气不能升清.
              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状。脾气下
              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泻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证。
              (二)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l.在志为思
              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思虽为脾之志,但亦与心主神
              明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之说。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
              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
              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和气结。从影响脏腑生理功能来说,最明显的是脾的运化功能,由于
              气结于中,影响了脾的升清,所以思虑过度,常能导致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2.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它具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
              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
              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
              使肌肉发达丰满,臻于健壮。因此,人体肌肉的壮实与否,与脾胃的运化功能相关,脾胃的运
              化功能障碍,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至萎弱不用。这也是《素问·痿论》所说“治痿独
              取阳明”的主要理论依据。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故又称“四末”。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
              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四肢的营养输送,全赖于清阳的升腾宣发,而脾
              主运化和升清,因此,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而活动也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
              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营养不足,可见倦怠无力,甚或萎弱不用。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脾开窍于口,是指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
              口味的正常与否,全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即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否正常。脾胃健
              运,则口味正常,而增进食欲。所以《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
              矣。”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的感觉,从而影响食欲。
              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
              是否红润,不但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而且实际上也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
              反映。
              四、肝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其生理功
              能还与目、筋、爪有一定联系。足厥明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于肝胆,而肝与胆本身也
              直接相连,而为表里。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即指肝具有舒展、条达、宣泄和通散等综
              合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
              的升降出入运动。在生理方面,肝有主升、主动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
              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正常情况下,肝处在柔和舒适的状态之中,既不抑郁,也不亢奋,
              保持着人体气机的调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活动也
              正常和调。反之,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肝的疏泄功
              能减退,升发不足,通达受阻,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
              或少腹等部位胀痛不适。二是肝的升发太过,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
              面红目赤,易怒等;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甚
              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也有赖于气机的升降运动。因此,气机郁结,还会导致血
              行的障碍,形成血瘀,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气机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障碍,产
              生痰、饮等病理产物。
              (2)调畅情志。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由心神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故
              有“肝主谋虑”之说。在正常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
              人体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血气平和。如肝失疏
              泄,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不乐,多愁善虑,嗳气叹
              息,甚则沉默寡言,时欲悲伤啼哭。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胀头痛等。
              肝失疏泄和疏泄太过,往往与外界环境的精神刺激,特别是大怒或过度的抑郁等关系密切,
              所以又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的说法。
              (3)促进消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肝的疏泄功能
              异常,则不仅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飧泄;而且还能影响胃的降浊功能,
              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前者称为肝气犯脾,后者称为肝
              气犯胃。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正常的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若
              肝气郁结,则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出现胁上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甚则黄疸
              等证。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1)贮藏血液。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
              以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勿使过亢,从而维持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和畅条达,又
              可以防止出血。若肝不藏血,不仅可以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发太过等病变,而且还可导致
              出血。
              (2)调节血量。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是相对恒定的。但是,人体各
              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量。当机体活动增强或情绪激动时,人体
              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就相应地增加,于是,肝脏所贮藏的血液就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
              活动的需要;当人体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各部分的活动量减少,机体外周的血
              液需要量相应减少,部分血液又归藏于肝。正如王冰所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
              于肝脏。”
              如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肝血亏虚,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
              要,而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如两目干涩,夜盲,肢体麻木,妇女月经量少,甚则闭经等。
              二是肝不藏血,而出现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现象。
              (二)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怒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来说,一般是属于一
              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上逆,阳气升泄。由于肝主疏泄,阳气开发,为肝之用,故说肝在志
              为怒。如因大怒,势必造成肝的阳气升发太过,故又说“怒伤肝”。反之,肝的阴血不足,肝
              的阳气升泄太过,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
              2.在液为泪
              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眼睛,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
              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
              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见泪液的分泌异常。如肝的阴血不足时两目干涩,实质上即是
              泪液的分泌不足;如在风火赤眼,肝经湿热等情况下,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症。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弛
              张,即是肢体、关节运动的屈伸或转侧。肝之所以主筋,是因为全身的筋膜的营养需依靠肝
              血的供给。只有肝血充盈,筋膜得以充分的濡养,才能运动自如。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
              筋的活动功能就会减退。血不养筋,还可出现肢体麻木,屈伸困难,甚则手足震颤,抽搐等
              证。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的延续,故称“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可影
              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不足,则爪甲软薄,枯而色夭,
              甚则变形脆裂。
              4.开窍于目
              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得肝血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如《灵枢·脉度
              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如果肝的功能正常,则眼睛视物清楚。若
              肝有病变,往往表现于目。例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
              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则目红肿痛;肝风内动,则目斜上视等。
              五、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纳气、
              主水。肾的生理功能还与骨、髓、毛发、耳及二阴有一定联系。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
              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故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的生理特性是主封藏,为先天之本,生
              命之根。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是指肾对精气具有闭藏的作用。肾对于精气的
              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能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流失而影响机
              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所藏的
              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有,是生育繁殖.构成
              人体的原始物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它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为生命的基础,故称为“
              先天之精”。由于先天之精只藏于肾,故肾称为“先天之本”。在出生之后,先天之精不断
              地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实,成为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故又称为“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运化而化生。人出生以后,水谷入胃,经过胃的腐
              熟,脾的运化而生成水谷之精气,并转输到五脏六腑而成“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盈,除
              供给本身生理活动所需以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精微
              物质给养时,肾又把所藏的精气供给五脏六腑。一方面不断贮藏,另一方面又不断供给,这
              就是肾藏五脏六腑之精的过程和作用。由此可见,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促进机
              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
              精为后天之精的化生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不断地补充滋养先天之精,只有这样,先天
              之精才能保证不衰并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同时后天之精也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二者相辅
              相成,在肾中结合而成肾中所藏的精气。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促进生殖繁衍: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能促进生殖机能的成熟,人出生以后,
              由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相互滋养,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一定阶段,
              便产生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天癸”。在“天癸”的作用下,男子就能产生精
              液,女子则月经按时来潮,性机能逐渐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以后,随着肾精由充盛逐渐
              趋向衰退,“天癸”的生成随之减少,甚至逐渐耗竭,生殖能力也随之而下降,以致丧失。
              这就充分说明肾精对生殖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肾精的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性功能异
              常,生殖功能下降。
              促进生长发育:机体的生、长、壮、老、衰的生长发育规律,与肾精的盛衰密切相关。
              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盈,
              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随之发展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到了老年,肾精
              衰退,形体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齿摇发脱,表现出衰老之象。由此可见,肾精决
              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如果肾精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
              出现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瘦软等,成年者,则未老先衰。
              肾阴、肾阳是构成肾中精气生理功能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对于维持机体各方面的生理
              活动及机体阴阳平衡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肾阴、又称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滋养、濡润作用。肾
              阳,又称元阳、真阳,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起着推动、温煦作用。肾阴和肾阳
              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维持着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及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病理情
              况下,如果肾阳和肾阴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而不能自行恢复时,即可形成肾阴虚或肾阳虚的
              病理状态。肾阴虚,表现为潮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舌质红而少津等;肾阳虚
              则表现为疲惫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长、或遗尿失禁、舌质淡,以及性机能减
              退和水肿等。如肾虚而无明显寒象或热象,表现为小便频数清长、遗尿、小便失禁、滑精、
              早泄、大便失禁或五更泄泻等肾气不固,封藏失职的证候,称为“肾气不固”;如表现为头
              晕耳鸣、腰膝酸软、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等,则是“肾精亏损”之候。
              由于肾阴和肾阳是人体的根本,所以在肾阴、肾阳失调时,可以导致各脏的阴阳失调。
              如肝失肾阴的滋养,可致肝阳上亢,甚则肝风内动;心失肾阴的上承,则可引起心火上炎,
              或导致心肾阴虚;肺失肾阴的滋养,可出现咽燥、干咳、潮热等肺肾阴虚之证;脾失肾阳的
              温煦,则可出现五更泄泻,下利清谷等脾肾阳虚的证候;心失肾阳的温煦,则可出现心悸、
              脉迟。汗出、肢冷、气短等心肾阳虚的证候。反之,其它各脏的阴阳失调,日久也必累及于
              肾,损耗肾中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这就是“久病及肾”的理论依据。
              由于肾阴与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肾阴虚或肾阳虚实质上均是肾中精气不足
              的表现形式。所以,肾阴虚或肾阳虚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累及到肾阳或肾阴,发展为阴阳
              两虚,称为“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2.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
              度。开,就是水液得以输出和排泄;阖,就是关闭,储存一定量的水液于体内,以供生理活
              动的需要。在生理状态下,水液入胃以后,经脾的吸收和转输,肺气的宣发敷布和肃降通调,
              通过三焦而下归于肾,由肾和三焦的气化作用,将水液分别清浊,清者运行于脏腑,浊者化
              为尿液下行注于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或化为汗液从皮肤汗孔排泄,从而维持着人体水
              液代谢的平衡。由此可见,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主宰着整个水液代谢,肺、脾等内
              脏对水液的气化,也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故说肾主水液。如果肾的气化失常,就
              会引起水液代谢的障碍,而引起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量多等病理现象。
              3.主纳气
              纳即固摄、受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
              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
              气作用,呼吸才能通畅、调匀。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所以说,“肺
              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贤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肾的闭藏和摄纳正
              常,才能使肺的呼吸均匀和调,并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则呼吸就
              会表浅,出现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病理现象,即称为“肾不纳气”。
              (二)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1.在志为恐
              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与惊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
              恐为自知。惊或恐,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来说,是一种不良刺激。其影响主要是损伤肾的封
              藏功能使肾气不固,而出现遗尿、大便失禁等,故说“恐伤肾”、“恐则气下”。
              2.在液为唾
              唾为口津,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除了具有湿润和溶解食
              物,以及清洁及保护口腔的作用外,还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若多唾或久唾,则易耗损肾
              中精气。所以古代的导引家以舌抵上腭,待唾满口后重咽,以滋养肾精。
              3.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肾中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
              养骨髓。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的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都与肾中精气不
              足、骨髓空虚有关。
              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这三者均属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因此,肾中精气的盛衰.
              不仅是影响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影响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脊髓上通于脑,髓聚
              而成脑,故称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
              “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反之,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海失养,而形成髓海不足的病理变化,
              从而影响脑的发育和功能。
              “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牙齿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
              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
              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肾藏精,故说“其华在发”。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
              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之充养,而且也有赖于血液的濡养,故称“发为血之余。”青壮年时,
              精血充盛,则发长而光泽;老年人精血多虚衰,毛发变白而易于脱落,一般来说,这是正常
              规律。但临床所见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早脱早白者,与肾中精气不足及血虚有关。
              4.在窍于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
              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较高,故《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反之,肾中精气虚衰时,则髓海失养,而见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
              二阴,即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前阴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排泄粪便
              的通道。尿液的排泄虽在膀联,但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尿
              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至于人的生殖功能,也为肾所主,已于前述,不再复
              赘。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也与肾的气化有关,如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
              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肾的封藏失司时,则可见久
              泄滑脱。放说肾开窍于二阴。
              【附1】命门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是指眼睛而言。《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
              ”将命门作为内脏提出始见于《难经》。如《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
              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指出了命门的所在部位及其功能。后世医家对于这种说法,有的推崇,有的则有不同的认识。明
              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命门为原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
              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认为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但也有人提出不
              同的看法,如明代赵献可提出命门的部位在两肾“各开一寸五分,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宫,其
              右旁即为相火也,其左旁即天一之真水也。”并强调命门是人身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脏器,是
              “十二经之主”,五脏六脏的功能活动,与命门之火密切相关。命门火主持人体一身之阳气,
              为全身生命机能之所系,是生命的根源。明代孙一奎说:“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
              火,”他认为命门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综合各家所论,虽然说法不一,但他们对命门
              与肾阳的关系,认识还是一致的。从临床上看,命门火衰所表现的病证与肾阳不足的病证
              多属一致。在治疗中,补命门火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因此,对于“命门”,不应机械
              地以所在部位来理解,而应从功能上来认识。命门火实际上就是肾阳的功能,所以称之
              为“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阳气的重要性而已。
              【附2】女子胞
              女子胞又名胞宫,位于小腹,属“奇恒之腑,”它的功能是主管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在
              生理上和肾脏及经络中的冲脉、任脉的关系最为密切。《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冲脉、
              任脉皆起于胞中。”而生殖机能由肾所主。女子年至二七,肾中精气渐盛,胞宫发育成熟,则
              “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这时就有月经来潮,具有生殖能力;年至七七,肾的精气虚衰,
              则“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于是月经闭止,生殖能力也随之丧失。所以,胞官能否正常
              排经和孕育胎儿,决定于冲、任二脉的盛衰,而冲任二脉的盛衰,又决定于肾的精气。如果肾的精
              气亏虚,冲、任二脉气血不足,就会影响胞宫的正常功能,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或不孕等证。由于
              月经的通行和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血液,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胞宫的生理功能与
              心、肝、脾三脏也有关系。当心、肝、脾的功能失调时,胞宫往往也受到影响,因而发生月经与妊
              娠方面的病变。
              第二节 六腑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
              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故有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突出强调“通”、
              “降”二字。若通和降的太过与不及,均属病态。
              一、胆
              (-)胆的形态结构
              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肝与胆又为经脉相互络属,放胆与肝互为表里。
              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胆内贮藏胆汁,胆汁是一种味苦、色黄绿的精汁。胆的解剖形态
              与其他腑相似,故为六腑之一。但胆藏精汁,又与五脏“藏精气”的作用相似,而异于他腑,
              故又属奇恒之腑。又因胆汁为清净之液,放胆又有“清净之腑”、“中精之腑”、“中清之腑”
              之名。
              (二)胆的生理功能
              贮藏的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由肝脏形成和分泌出来,然后进入胆贮藏之,并
              通过输胆管排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的消化,这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是受肝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的。如果肝的疏泄正常,则胆汁的分
              泌和排泄通畅,从而促进脾胃的运化;若肝失疏泄,就会导致胆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碍,从而
              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则可
              见黄疸;若胆汁上逆,则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
              二、胃
              (一)胃的形态结构
              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的上
              部称上脘,胃的下部称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中脘,即胃体的部位。三个部分统称“胃脘”。胃与脾
              有经脉相互联系,互为表里。
              (二)胃的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
              从口而入,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胃的
              腐熟,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所以,胃虽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但
              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脾与胃分工合作,把水谷精气源源不断地供给机体各脏腑组织,成为人
              体的营养源泉,所以,全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这种功能常概括称为“胃气”。人体后天
              营养的补给,主要取决于“胃气”的盛衰,如胃有病变,影响胃的受纳功能,可见纳呆、厌食、胃
              脘胀闷等证;影响胃的腐熟功能,则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食滞胃脘之证。
              2.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下纳于胃,经胃的腐熟后,再下行进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这
              是由胃气的下行作用来完成的,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只有胃气保持正常的通降作
              用,才能正常受纳,腐熟水谷,并把经消化的食物进一步下行,完成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功
              能,并最后把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脾气生升,胃气生降,脾升胃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饮食
              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胃的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和降,不仅可以
              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大便秘结等证。
              三、小肠
              (-)小肠的形态结构
              小肠位于腹中,是一个细长的管道器官,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的下口相接,其下口在
              阑门处与大肠的上口相连。小肠与心有经脉互为络属,互为表里。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
              1.受盛化物
              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之意。小肠受盛化物功能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小肠接受了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二是指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
              一定时间,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如小肠
              的受盛功能失调,可见腹部疼痛等证;如小肠化物功能失调,则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证。
              2.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中的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
              同时,并随之进行分清别浊的过程。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吸收,再通过脾
              升清散精的作用,输布全身,以供营养。同时,也吸收大量清净的水液,经脾的转输,肺的宣
              降通调,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将剩余的水份渗入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泌浊,即是将饮
              食的残渣糟粕,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
              和糟粕各行其道,二便正常。如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即可出现便溏泄泻,小便短少等证。
              四、大肠
              (-)大肠的形态结构
              大肠居于腹中,上接阑门,与小肠相通,下端紧接肛门。大肠与肺有经脉互为络属,互
              为表里。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下行进入大肠,
              大肠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大肠的传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
              延伸,同时与肺的肃降也有关系。
              大肠有病,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便秘结
              和泄泻等。
              五、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结构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器官,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
              膀胱与肾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
              (二)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排尿。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多余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
              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尿液在膀胱内滞留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是属于肾的气
              化作用的一部分。膀胱的贮尿、排尿异常,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或遗
              尿,甚则小便失禁或癃闭。
              六、三焦
              (一)三焦的形态结构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
              形”和“有名有形”之争。即使是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看法。尽管如此,
              但对三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
              配,故有“孤府”之称。
              还应指出,现在常用的上焦、中焦、下焦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人体部位的划分,即横膈
              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
              肠、膀胱等。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
              l.通行元气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它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
              力。三焦是元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总司人体的气化。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
              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所以,三焦是通行元气的通路。
              2.为水液运行的通路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疏通之意;渎,沟渠。决渎,
              即疏通水道。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全身的水
              液代谢,是由肺、脾胃和肠,肾和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
              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
              现其应有的生理效应。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三)三焦的功能特点
              1.上焦如雾
              上焦主要有宣发卫气,敷布精微的作用。上焦接受来自中焦脾胃的水谷精微,通过心
              肺的宣发而布散于全身,发挥其营养滋润的作用,好象雾露灌溉万物一样,故称“上焦如
              雾”。
              2.中焦如沤
              是指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的作用。胃受纳腐熟水谷,由脾运化而形成水
              谷精微,以此化生气血,故称“中焦如沤。”沤,是对水谷腐熟成食糜状态的形容。
              3.下焦如渎
              是指肾、膀胱、大小肠等脏腑分别清浊,排泄废物的作用。下焦将食物残渣、糟粕传送
              到大肠,变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并将体内剩余的水液,通过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变成尿液,
              排出体外。下焦的这种生理过程具有向下疏通,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的。各脏腑、组
              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
              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
              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一、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在理论上多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进行阐述的。但是,经过历代医
              家的观察和研究,脏与脏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已从各脏的生理功
              能来阐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生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这就决定了心与肺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气和血的关系。心与肺互相配合,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了人体各脏腑、组
              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心血与肺气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血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而气也
              需要血的运载才能输布全身。所以前人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
              身,即所谓:“肺朝百脉。”
              在病理上,如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则推动心血无力,血行不畅,日久而形成心血
              瘀阻,就会出现胸痛、气短、心悸、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主血脉的功或减退,血液运行不
              畅,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咳嗽、喘息等症。
              (二)心与脾
              心主血,脾生血、统血,脾气足则血有生化之源,而心所主之血自能充盈。血液运行于
              经脉之中,固赖心气为之推动,然也必须脾气为之统摄,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所以,心与
              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常互为影响。如脾气虚的。运化失职,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
              而致心血不足;或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影响脾的健运,都可以形成以心悸、眩晕、失眠。
              多梦、食少、肢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病理变化。
              (三)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神志两个方面。
              心主血,肝藏血。血脉充盈,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若
              心血不足,则肝血也常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也常因之而损。所以,血虚证常是心悸、
              失眠等心血不足病证与视物昏花,月经涩少等肝血不足病证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都与精神情志活动有关。因而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病证中,心
              肝两脏也常互相影响,并在心肝两脏的血虚、阴虚病变中,心烦失眠与急躁易怒等精神症状
              常同时并见。
              (四)心与肾
              心与肾之间,在生理状态下,是以阴阳、水火、精血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心位
              居于上,属阳,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属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
              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
              阳;肾中之阴上济至心,能滋养心阴。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彼此交通,相互协调,这种关
              系称为“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在病理上,不论心或肾本身的阴阳失调,都可导致“心肾相交”的关系破坏,从而出现
              相应的病证。若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或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那么心肾之间的
              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称为“心肾不交”。如临床上出现的以
              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多属“心肾不
              交”。
              心主血、藏神,肾藏精,生髓、通于脑。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精血
              之间又能互相资生。所以,肾精亏损与心血不足也常互为因果。
              (五)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所运化的水谷
              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的盛衰
              密切相关。
              在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肺的宣发肃降与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而脾的转
              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营养。因
              此,二者之间在津液代谢中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
              在病理上,肺与脾也相互影响。若脾气虚损,运化力弱,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而见体倦
              无力、少气懒言等证。脾失健运,水液不行,湿聚而成痰饮,可影响肺气宣降,而出现喘咳痰
              多等症。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反之,肺有病也可影响到脾,如肺
              病日久,肺气虚衰,宣降失职,因而引起水液代谢的障碍,以致水湿滞留,脾阳受困,出现水
              肿、腹胀、便溏等症。
              (六)肝与肺
              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全身
              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环节。如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
              甚则咯血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也可影响及肝,肝
              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七)肾与肺
              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水液代谢方面,肾为主水之脏,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降,则水道通畅;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肺肾协调,对人体水液
              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在病理上,如果肺肾的功能失职,就会造成水液代谢的障碍。例如,
              肾阳不足,不能化水,水溢肌肤,不但可以引起水肿,而且也会因水气停蓄,上迫于肺,出现
              咳嗽、喘息、不得平卧等病证。
              呼吸运动方面,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肾的精气充盛,才能使肺所吸入的
              气下纳于肾。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在病理上,如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
              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伤及肾气,均可出现气喘,动则尤甚的“肾不纳气”病证。
              此外,肺肾之间的阴液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
              反之,肾阴虚也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可并见,而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
              音哑、腰膝酸软等症。
              (八)肝与脾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的关系,首先在于肝的疏泄
              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
              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引起“肝脾不和”之证,而见精神抑郁,
              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
              其次,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也有密切的联系。脾运健旺,生血有源,
              且血不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如果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
              不足。
              (九)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方面。
              肝藏血,肾藏精,精与血是互相资生的。肾精充足,肝血就可得到滋养,肝血充盈,使血化
              而为精,肾精才能充满。所以有“肝肾同源”的说法。
              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充盛,也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说.精能生
              血,血能化精,故又有“精血同源”之说。
              在病理上,肾精与肝血之间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
              也可致肾精亏损。
              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的阴阳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例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出现头晕、头痛、急躁
              易怒等症,称为“水不涵木”。反之,肝阳妄动化火,也可下劫肾阴,造成肾阴不足,出现烦热,
              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证。
              (+)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湿煦,故有“脾的根
              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也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因此,脾与肾
              在生理上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如脾阳久虚,
              进而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证。
              二、脏与腑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配合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
              脏一腑,一里一表,一阴一阳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反之
              小肠有热,可循经上炎于心,而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二)肺与大肠
              肺的经脉与大肠的经脉互为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
              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而产生胸满,
              咳嗽等症。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等症。
              (三)脾与胃
              脾与胃通过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
              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
              下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而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
              物的传化过程。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
              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等症。反之,如饮食失节,
              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四)肝与胆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发
              挥作用,也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若肝的疏泄失职,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如胆汁排
              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因此,肝与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肝病常影响及胆,胆病亦常
              波及于肝,终则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证。
              (五)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
              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
              权,则膀胱之开合失度,即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症。
              三、腑与腑的关系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传化物”。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在生理上,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初步消化,变成食糜,下移于小肠。小肠受盛胃腑下移的
              食糜,再进一步消化。胆排泄胆汁以助消化。通过小肠的消化而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
              经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水液吸收后经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肃降而下输于肾,经肾的气化,渗入
              膀胱形成尿液,又从尿道排出体外。其浊者,为食物糟粕残渣,由小肠进入大肠,经燥化和传导作
              用,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在上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
              作用。因此,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料的排泄,是由六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由于六
              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不宜滞,所以前人有“六腑以通
              为用”、“腑病以通为补”的见解。
              在病理上,六腑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使大
              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也可影响胃的和降,而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应当指出,
              六腑虽然以通为用,但也有太过不及之异,故临证时必须认真进行辩证分析。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