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一章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
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孳生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
基本的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孳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推动着物质世界的
发展,这种观念对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同时也被广泛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在历代医学的发展上起
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古代医学家把它运用于医学领域后,促进
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含有对立统一的概
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
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动作状态的躁动和安静等等。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
现象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
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如《周易·系
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
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由于阴和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推
动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明就是物质世界
无穷变化的意思。这段原文的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是分析和归纳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源由,是事物生长和毁灭的根本,
物质世界无穷的变化就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矛盾运动。”
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可以用
阴阳进行概括,这就是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这种阴阳属性,不是任意规定,也不能随
便颠倒,而是有一定规律的。阳代表着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阴代表着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一般地说,凡是
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等属于阳,而静止的、内在的、下降
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等都属于阴。根据阴阳所代表的不同功能和属性,中医学将
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都归属于阳,而对于人体具有凝聚、
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都归属于阴。总之,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两个方面相
比较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的。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阴阳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阳可以转化为
阴,阴可以转化为阳。如在人体气化运动过程中,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可以转化为
物质。如果没有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
其二,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表现为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
则为阴中之阳。阴阳中仍可再分阴阳。总之,自然界中的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
为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中,而每一
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事物的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
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正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
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寒与热等等。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为它
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是取得了统一,即取得
了动态平衡。例如:
在自然界中,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
但夏至以后阴气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
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气。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秋冬的寒凉
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
阳对立,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类经附翼·医易义》曰:“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
者胜之以阳。”指出了动与静,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
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即所谓“阴平阳秘
”。如果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是疾病的形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
阳病,阳胜则阴病”。就说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失调,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阴阳互根
阴和阳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
阴,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
件,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之为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的。如:从自然现象看,没有昼,就
无所谓夜,没有夜,也就无所谓昼;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从方位上
看,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
所谓左。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在生理活动中,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着阴阳
互根的道理,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功能则是生命活动的标志。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地促进营养物质的化
生,而营养物质的充足,才能保证脏腑功能活动的健全。只有物质(阴)和功能(阳)的协
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从阴阳互根用的理论,高度地概括了机体内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
依存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如果阴阳之间这种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那么,一切生物也就不能存在,不能生化和滋长了。即“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此外,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这是由于阴和阳,是指相关事物的
对立双方,或是一个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因而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着自己相
反的方面转化。如果阴阳之间不存在互根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说阴阳不是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那就不可能发生相互转化的关系。
(三)阴阳消长
阴阳消失,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
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的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在一定限度内,阴阳之间不断地互
为消长,保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维持着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例如:
在自然界中,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是“阴消阳
长”的过程;由夏季至秋及冬,气候逐渐从热变凉转寒,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正是这种
正常的阴阳消长变化,才使自然界呈现出有规律的四季气候变化,维持自然界气候的动态平
衡,从而保证了生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人体生理活动而言,各种活动功能(阳)的产生,
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
化生,又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又是“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这种物质与功能的阴
阳消长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运动变化是中医学对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认识的根本出发点。这种运动变化,包含着
量变和质变过程,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学说把自然界正常的运动变化和人体
正常的生理状态概括为“阴平阳秘”。即阴阳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阴阳双方的消
长没有超出一定的限度。所以,自然界和人体才保持正常的运动规律。如果阴阳间的消长
变化超过了正常限度,就会出现某一方的偏盛偏衰,在自然界中就会出现反常的气候变化,
在人体则会使生理活动失常而发生疾病。总之,自然界和人体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
着阴阳消长的过程,它是阴阳双方对立斗争,依存互根的必然结果。
(四)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
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
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
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虽然也可以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素问·
阴
阳应象大论》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之理,极则生变,
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阴阳之间就不能发生转变。
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四季变化
是自然界阴阳相互转化的结果。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就要向寒凉的秋冬转化;秋凉
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就要向温热的春夏转化。前者为阳转化为阴,后者为阴转化为阳。
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特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
化为功能活动(阳),功能活动(阳)又可不断地产生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阳相互转
化的表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
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相互转化等。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出高热、面红、烦躁、
脉数有力等,称之为阳证、热证、实证。但当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
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面赤、烦躁、脉数有力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称之为阴证、寒证、虚证,这种病证的变化属于由阳转
阴。再如咳喘患者,当出现咳嗽喘促,痰液稀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等脉症时,其证属
寒(阴证),但如因重感外邪,寒邪外束,阳气闭郁而化热,反而出现咳喘息粗,咳痰黄稠、
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之候时,其证又属于热(阳证)。这种病证的转化,是由阴转化为阳。
其转化的条件是,前者是热毒极重正气被大量消耗,后者则是寒饮为外邪所束而郁久化热。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几方面的关系,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这些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理解了阴阳的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进而理解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运用,就比较容易了。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主
要是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
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用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
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即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
阴阳两部分。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例如:
就人体部位来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
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属阳,肾、肝、脾位于下部属阴。
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
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脉之中又有阴经与阳经之分,络脉之
中又有阴络与阳络之分。
气血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部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内部的
复杂关系,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生理,一方面表现为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范围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
方面表现为整个人体的抗御外邪的卫外力量。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也是
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
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例如:以功能与物质的关系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与功
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
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功
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
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阴阳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基础条件。如果这种相对的平衡受到某些原因的影响而破坏,出现阴或阳任何一方的偏盛
或偏衰,都足以使人从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索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因为阳主热、阴主寒,所以阳偏盛会出现热证,
阴偏胜会出寒证。阳热盛可以耗伤阴液,阴寒盛可以耗伤阳气。以上是阴阳偏盛的情况,至
于阴阳偏表的情况,《素问·调经论》中还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人体阳虚不
能制阴则会出现虚寒证,阴虚不能潜阳则会出现虚热证。
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又常相互影响,阳气虚弱,
可以累及阴精化生不足,而阴精亏损也可以累及阳气化生无源,从而产生“阳损及阴,阴损
及阳”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面
转化,出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现象。
此外,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致病的邪气和人体的正气之间的斗争,也可以用阴阳来分
析。如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部分。阳邪致病,可使阳偏盛而伤阴,
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可使阴偏盛而阳伤,出现寒证。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其临床表现
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用阴阳加以概括说明。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曰:“善
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阴阳是辩证的总纲:在辩证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是分析疾病共
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辩证的总纲。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它六纲,即表、热、实证
为阳;里、寒、虚证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
辨明病证属阴证、阳证,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2.阴阳指导“四诊”的应用:
色泽的阴阳:从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阴阳的属性。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
阴。
声息的阴阳: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
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
属寒、属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多属于阳证。
脉象的阴阳:脉象浮、大、滑、数者属阳;脉象沉、细、涩、迟者属阴。
总之,在运用“四诊”时,都应以分别阴阳为首务。在辨证中,只有掌握阴阳的运用规
律,才能正确诊断疾病。正如张景岳所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传忠录》)。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
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
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实证)的治疗原则:由于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胜
则阳病,阴胜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胜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
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
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阳胜则热属实热
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属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
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虚证)的治疗原则: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
药直接清热,须用滋阴之法以制阳亢之热。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
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的治疗原则要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阳损及阴则补阳
要顾阴,阴损及阳则补阴要顾阳,阴阳俱损则应阴阳俱补。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可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可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
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
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这些都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
属阳(温次于热)。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
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外有些药物具有淡味和涩味。其中,辛、甘、淡
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
总之,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
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
的。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古代医家把五行学
说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
环境的统一性,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阴阳学说一样,对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
意思。五行,就是木、火、金、土、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
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最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正如《尚书》所说: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水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水、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这五种
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一切事物
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树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点及性能的朴素认识的基础
上,进行抽象的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是古人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属性归类及研究事物
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尚书》中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从革,土爰
稼墙。”即是对五行特性的概括。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是枝干的曲直,向上向
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的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
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墙。”“稼墙”是指土有播种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
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
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
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由此可见,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土、
金、水具体物质的本身,而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涵义,即是对自然界中物质的五种不同的属性的
抽象概括。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五行学说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运用“比类取象”、演绎
推理及归纳等方法,按照事物和现象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等,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借以阐明事物和现象之间复杂的关系。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
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如某事物
的特性与木相类似,就归属于木;某事物的特性与火相类似,就属于火。例如:
以五季配五行:春季是万物复苏、升发的季节,故属木;夏季炎热,是万物生长旺盛的
季节,故属火;长夏多湿,是万物生化到逐渐成熟的季节,故属土;秋季是万物开始衰落,肃
杀的季节,故属金;冬季寒冷,是万物封藏的季节,故属水。
以方位配五行: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放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
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
特性相类,故属于水。
以五脏配五行:由于肝主升发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
肺主肃降而归性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事物的五行属性,除了用上述的“比类取象”的方法进行归类外,还可以用演绛的推理的方
法进行归类。如春季属木、而春季多风,五色中主青,所以“风”和“青”亦属于木。心属火,
而心主脉,开窍于舌,故脉和舌亦属于火。肾属水,而主骨,开窍于耳和二阴,故骨、耳和二
阴亦属于水等等。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各种事物的属性进行五行归类。
此外,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属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这样,把
自然界中同属于一行的事物都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人体中,也把同属于一行的脏腑组织器官等
联系成一个整体;同时,通过五行,把自然界和人体同属于一行的事物和脏器组织也联系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如:在自然界中,春属木,风、生、青、酸等也属于木,那么,这些事物之间
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在机体中,肝属木,胆、筋、目等亦属木,那么,这
些脏器之间就有密切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系统。属于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和属于木的机体中的
脏器组成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自然界和人体也构成了一个整体。
总之,五行学说对事物属性的归类,把自然界中的干变万化的事物归纳为木、火、土、
金、水的五行系统,把人体中的各种组织器官,归纳为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进而又把人体与自然界有机地联系起来。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分列如下:
每一事物属性都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次序书写分类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自然界: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人体: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形体:筋、脉、肉、皮毛、骨。
情志:怒、喜、思、悲、恐。
五华:爪、面、唇、毛、发。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
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正常关系;以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
关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在相互协调关系被破坏后的反常现象。
1.相生相克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
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展。
相生规律:五行的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相生,
循环无尽。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为母,我
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也称为“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
为木,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故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相克规律: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次相克,循
环无尽。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我
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所以,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水,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所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
“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以木为例:“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生克制化规律:从上述可以看出,在五行关系中,即存在着相生关系,又存在着相克关
系,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
物间正常的协调平衡。正如《类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能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
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
事物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的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相互生化,相互制约
的关系就称为生克制化。
五行学说就是以五行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
其他事物的资生和制约的整体调节,即防止其太过,又防止其不及,从而维持着一事物与他
事物的相对平衡
2.相乘相侮
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是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的关系。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序,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
调关系。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一样,只是程度超过了正常限度。
引起相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的“一行”克伐太过,使被克的
“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异常的关系。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士太过,造成土的不
足,即称为“木乘土”。
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使克它的“一行”的相克相对地增强,而使其更加
虚弱,即乘虚侵袭。如木本身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
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亦称为“木乘土”。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即反克。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
盛,对原来的“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其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如木本受金克,但
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但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克,即称为“木侮金”。这是发生相
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于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但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水
的反克,亦称为“木侮金”。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
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强的克制而形成的五行间生克制化的异常;后者则
是与五行相克的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而形成的五行间生克制化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
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例如;水过强时,
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受到木的相侮,又可受到火的相乘。因而,相乘
与相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
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
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的乘侮来阐释病理下的相互影响;同时,用五行学说指导临床诊断
和治疗。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性: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肝属木。
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作用,故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水谷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
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有清肃之性,肺气以清肃为顺,故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待性,肾主封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肾属水。
2.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中医学不仅用五脏的五行分属来阐明
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用五行相生关系说明脏腑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
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
血脉,脾主运化,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可使脾得到血的营养而正常发挥主运化的功能。土生
金,即脾上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金生水,
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等功能。水生木,即肾
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生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
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心属火、肾水能制约心火。肺属金,
心属火,心火能制约肺金。肝属木,肺属金,肺金能制约肝木。脾属土,肝属水,肝木可
制约脾土。肾属水、脾属土、脾土能制约肾水。这种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
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3.把人体组织结构分成五大类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在对五脏进行五行归类的基础上,又根据脏腑、组织的功能特点将
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五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
是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配合,支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
五官(目、舌、口、鼻、耳)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从而为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4.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腑腑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界的有
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腑六腑、五体、五官等,自然界的五方、五季、
五味、五色等。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
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所以,《素问·直解》曰:“随天之五
气,地之五行,人之五脏,而应象者。故为苍、为角、为呼、为握、为目、为酸、为怒,惟
东方风木之肝脏为然耳。”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界春木之气统一起来,从而反映出
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综上所述,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
第一,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着自己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把机体各部分
联结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体系,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
第二,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的基本概念。
第三,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联系的统一性。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不但可用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
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
也可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
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
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是母病及子。临床上常见的“肝肾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
都属于母病及子的范围。这是由于先有肾精不足,然后累及肝脏,致使肝血不足,从而形成
肝肾精血不足;由于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称之为
“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也称为“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
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既是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临
床上常见的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都属于子病犯母的范围,这是由干心血不足累及肝脏而致
肝血不足,从而形成心肝血虚;由于心火旺盛,累及肝脏引动肝火,从而形成心肝火旺。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如以木和土的相克关系而言,木克土太过就称为“木乘土”。临
床上常见的肝木克伐脾土,先有肝的症状,后有脾胃的症状。由于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影
响脾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此证称为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
相侮是反克为病。如以金克木而言,如木反克金,则称为“木侮金”。临床上常见的木
火刑金,由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临床表现既有肝火过旺之症,又有肺失清肃之侯,
其病是由肝传肺而致。
总之,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及其传变规律,都可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解释。如肝脏有
病传心称为母病及子。传肾称为子病及母,这是按相生规律传变,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
较重。若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传肺,称为木侮金,这是按乘侮关系传变,前者病情较轻,
后者病情较重。
但是,必须指出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以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相互配合,而达到协调平衡的。因此,用五行间的生克规律并不能完全阐释人体复杂的生理
联系。在病情上,又由于有病邪性质的不同,患者禀赋的强弱以及各个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
规律的差异,所以,五脏间的病理影响和疾病传变,也不是完全按照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发
生的。可见,我们对疾病传变规律的认识,不能受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所束缚,要具体地分
析每个疾病的具体情况,才能正确地把握住疾病的传变规律,有效地为临床诊治疾病和预防
疾病服务。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故《灵枢·
本胜》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
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以
五行属性归类作了一定的联系,为诊断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
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
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
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之人,面见青色,为木气乘土等等。
2.用于治疗
五行学说用于治疗,一是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确定治则和治法。
(1)控制疾病的传变 疾病的传变,可以是某一脏疾病波及他脏而致疾病发生传变。因
此,在治疗疾病时,除了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肝脏有病,可通过相克关系而影响到脾脏,此
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虚,则病不传变而易于痊愈。正如《难经·七十七难》
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脾,故先实其脾气”。实其脾气,就是健脾,调补脾脏之
意。
(2)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也可用以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根据相生关系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所谓:“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难线·六十九难》)。
补母:即“虚则补其母”。主要用于子母关系的虚证。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致
肝阴不足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治疗时,不直接治肝而补肾虚。因为肾为肝之母,
肾水生肝木,所以补肾水以生肝木。又如肺气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到脾之健运而致
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土生肺金,所以可用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这些虚证,
利用母子关系治疗,补母则能令子实。针灸疗法,凡是虚证,可补其所属的母经和母穴。泻
子:即.‘实则泻其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
时,肝木是母,心火是子,这种肝之实火的治疗,可采用泻心法,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针
灸疗法,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和子穴。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
及肝阳偏亢者。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用于肾阳衰微而脾阳不
振之证。
培土生金法:是通过补益脾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
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的病症。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疗法,又称滋肾养肝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
方法,适应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阳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两虚者。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由于相克规律的异常而出现的病理变化,虽有相克
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的不同,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机
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可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制
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
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
旺克土,治疗以疏肝平肝为主。
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脏虚弱,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宜和
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的机能。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为疏肝健脾法。适用于木旺
克土,木不疏土之证。
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温肾健
脾法。应用于脾虚不化,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
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这是水反克土,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泄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
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壮水制火法:又称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从以上可
以看出,临床依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应
当指出,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从五行生克这一规律来治疗。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
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辩证施治。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是比较广
泛的,它不但适用于药物治疗方面,也同样指导针灸、按摩、精神疗法等。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我国古代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阴阳五行学说渗透
到医学领域后,不仅确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而且还贯串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两种各具特点的学说,但二者之间却是互相联系的。它们虽然
以各自的属性和联系的法则为理论准绳,但均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
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因而这两种学说
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应用的。
人的生命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其中还有许多东西未被人们所发现和认
识。而阴阳五行学说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至今还不能完全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现象,
但在中医学的领域中,非常强调二者的结合运用,以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求得较
好的阐释。所以,论阴阳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则必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的功能时,脏
腑分阴阳,每一脏腑中再分阴阳,阴阳二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同时其中存在着五行
的生克制化关系,才使其脏腑的正常生理得以维持。反之,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探讨五
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又离不开脏腑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充分研究和探讨脏腑生
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时,必须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正确认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缺乏现代科学的验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特
别是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具有机械性,不能完全套用,虽然阴阳五行学说至今仍是中医理论
体系的基本内容,但在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不能仅停留于阴
阳和五行的抽象概念,而应以现代科学去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
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孳生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
基本的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孳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推动着物质世界的
发展,这种观念对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
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同时也被广泛用于中医学领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在历代医学的发展上起
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古代医学家把它运用于医学领域后,促进
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含有对立统一的概
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
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
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动作状态的躁动和安静等等。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
现象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
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如《周易·系
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
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由于阴和阳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推
动着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神明就是物质世界
无穷变化的意思。这段原文的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是分析和归纳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源由,是事物生长和毁灭的根本,
物质世界无穷的变化就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矛盾运动。”
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可以用
阴阳进行概括,这就是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这种阴阳属性,不是任意规定,也不能随
便颠倒,而是有一定规律的。阳代表着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阴代表着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一般地说,凡是
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等属于阳,而静止的、内在的、下降
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等都属于阴。根据阴阳所代表的不同功能和属性,中医学将
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都归属于阳,而对于人体具有凝聚、
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都归属于阴。总之,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两个方面相
比较而言的,是由其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的。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阴阳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阳可以转化为
阴,阴可以转化为阳。如在人体气化运动过程中,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可以转化为
物质。如果没有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
其二,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表现为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
则为阴中之阳。阴阳中仍可再分阴阳。总之,自然界中的任何相互关联的事物都可以概括
为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中,而每一
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事物的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
象,在自然界中是无穷无尽的,正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
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
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寒与热等等。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为它
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是取得了统一,即取得
了动态平衡。例如:
在自然界中,在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夏季本来是阳热盛,
但夏至以后阴气渐次以生,用以制约火热的阳气,而冬季本来是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
却随之而复,用以制约严寒的阴气。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秋冬的寒凉
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
阳对立,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类经附翼·医易义》曰:“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
者胜之以阳。”指出了动与静,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
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即所谓“阴平阳秘
”。如果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是疾病的形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
阳病,阳胜则阴病”。就说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失调,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阴阳互根
阴和阳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
阴,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
件,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之为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阴阳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的。如:从自然现象看,没有昼,就
无所谓夜,没有夜,也就无所谓昼;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从方位上
看,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
所谓左。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在生理活动中,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着阴阳
互根的道理,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功能则是生命活动的标志。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地促进营养物质的化
生,而营养物质的充足,才能保证脏腑功能活动的健全。只有物质(阴)和功能(阳)的协
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从阴阳互根用的理论,高度地概括了机体内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
依存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如果阴阳之间这种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那么,一切生物也就不能存在,不能生化和滋长了。即“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此外,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这是由于阴和阳,是指相关事物的
对立双方,或是一个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因而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着自己相
反的方面转化。如果阴阳之间不存在互根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说阴阳不是处于一个统一体内,
那就不可能发生相互转化的关系。
(三)阴阳消长
阴阳消失,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
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的互为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在一定限度内,阴阳之间不断地互
为消长,保持着阴阳的动态平衡,维持着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例如:
在自然界中,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是“阴消阳
长”的过程;由夏季至秋及冬,气候逐渐从热变凉转寒,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正是这种
正常的阴阳消长变化,才使自然界呈现出有规律的四季气候变化,维持自然界气候的动态平
衡,从而保证了生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人体生理活动而言,各种活动功能(阳)的产生,
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
化生,又必然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又是“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这种物质与功能的阴
阳消长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运动变化是中医学对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认识的根本出发点。这种运动变化,包含着
量变和质变过程,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学说把自然界正常的运动变化和人体
正常的生理状态概括为“阴平阳秘”。即阴阳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阴阳双方的消
长没有超出一定的限度。所以,自然界和人体才保持正常的运动规律。如果阴阳间的消长
变化超过了正常限度,就会出现某一方的偏盛偏衰,在自然界中就会出现反常的气候变化,
在人体则会使生理活动失常而发生疾病。总之,自然界和人体在复杂的发展过程中,都包含
着阴阳消长的过程,它是阴阳双方对立斗争,依存互根的必然结果。
(四)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
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
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
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虽然也可以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故《素问·
阴
阳应象大论》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之理,极则生变,
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阴阳之间就不能发生转变。
以季节气候变化为例。一年四季,春至冬去,夏往秋来,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四季变化
是自然界阴阳相互转化的结果。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就要向寒凉的秋冬转化;秋凉
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就要向温热的春夏转化。前者为阳转化为阴,后者为阴转化为阳。
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特质与功能之间的新陈代谢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地转
化为功能活动(阳),功能活动(阳)又可不断地产生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阳相互转
化的表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
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相互转化等。如邪热壅肺的病人,表现出高热、面红、烦躁、
脉数有力等,称之为阳证、热证、实证。但当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
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面赤、烦躁、脉数有力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称之为阴证、寒证、虚证,这种病证的变化属于由阳转
阴。再如咳喘患者,当出现咳嗽喘促,痰液稀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等脉症时,其证属
寒(阴证),但如因重感外邪,寒邪外束,阳气闭郁而化热,反而出现咳喘息粗,咳痰黄稠、
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之候时,其证又属于热(阳证)。这种病证的转化,是由阴转化为阳。
其转化的条件是,前者是热毒极重正气被大量消耗,后者则是寒饮为外邪所束而郁久化热。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几方面的关系,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这些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理解了阴阳的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进而理解中医学对阴阳学说的运用,就比较容易了。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主
要是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
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用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
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即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
阴阳两部分。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例如:
就人体部位来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
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按脏腑功能特点分,心、肺、脾、肝、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属阳,肾、肝、脾位于下部属阴。
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
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脉之中又有阴经与阳经之分,络脉之
中又有阴络与阳络之分。
气血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部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内部的
复杂关系,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生理,一方面表现为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范围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
方面表现为整个人体的抗御外邪的卫外力量。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也是
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说明的。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
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例如:以功能与物质的关系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与功
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
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功
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
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阴阳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基础条件。如果这种相对的平衡受到某些原因的影响而破坏,出现阴或阳任何一方的偏盛
或偏衰,都足以使人从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索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因为阳主热、阴主寒,所以阳偏盛会出现热证,
阴偏胜会出寒证。阳热盛可以耗伤阴液,阴寒盛可以耗伤阳气。以上是阴阳偏盛的情况,至
于阴阳偏表的情况,《素问·调经论》中还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人体阳虚不
能制阴则会出现虚寒证,阴虚不能潜阳则会出现虚热证。
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又常相互影响,阳气虚弱,
可以累及阴精化生不足,而阴精亏损也可以累及阳气化生无源,从而产生“阳损及阴,阴损
及阳”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面
转化,出现“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现象。
此外,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致病的邪气和人体的正气之间的斗争,也可以用阴阳来分
析。如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部分。阳邪致病,可使阳偏盛而伤阴,
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可使阴偏盛而阳伤,出现寒证。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其临床表现
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用阴阳加以概括说明。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曰:“善
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阴阳是辩证的总纲:在辩证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是分析疾病共
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辩证的总纲。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它六纲,即表、热、实证
为阳;里、寒、虚证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
辨明病证属阴证、阳证,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2.阴阳指导“四诊”的应用:
色泽的阴阳:从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阴阳的属性。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
阴。
声息的阴阳: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
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
属寒、属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多属于阳证。
脉象的阴阳:脉象浮、大、滑、数者属阳;脉象沉、细、涩、迟者属阴。
总之,在运用“四诊”时,都应以分别阴阳为首务。在辨证中,只有掌握阴阳的运用规
律,才能正确诊断疾病。正如张景岳所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传忠录》)。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
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
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实证)的治疗原则:由于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阳热盛易于损伤阴液,阴胜
则阳病,阴胜则寒,阴寒盛易于损伤阳气。故在调整阴阳的偏胜时,应注意有无相应的阴或阳
偏衰的情况存在。若阴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并没有虚损时,即可采用“损其有余”的方法。
若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合以扶阳或益阴之法。阳胜则热属实热
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属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
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虚证)的治疗原则: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
药直接清热,须用滋阴之法以制阳亢之热。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
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的治疗原则要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阳损及阴则补阳
要顾阴,阴损及阳则补阴要顾阳,阴阳俱损则应阴阳俱补。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可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可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
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
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这些都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
属阳(温次于热)。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
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另外有些药物具有淡味和涩味。其中,辛、甘、淡
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
总之,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
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
的。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古代医家把五行学
说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
环境的统一性,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阴阳学说一样,对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
意思。五行,就是木、火、金、土、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
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最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正如《尚书》所说: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水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水、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这五种
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一切事物
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树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点及性能的朴素认识的基础
上,进行抽象的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是古人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属性归类及研究事物
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尚书》中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从革,土爰
稼墙。”即是对五行特性的概括。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是枝干的曲直,向上向
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的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
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墙。”“稼墙”是指土有播种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
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
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
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由此可见,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已超越了木、火、土、
金、水具体物质的本身,而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涵义,即是对自然界中物质的五种不同的属性的
抽象概括。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五行学说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和研究,运用“比类取象”、演绎
推理及归纳等方法,按照事物和现象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等,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借以阐明事物和现象之间复杂的关系。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
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如某事物
的特性与木相类似,就归属于木;某事物的特性与火相类似,就属于火。例如:
以五季配五行:春季是万物复苏、升发的季节,故属木;夏季炎热,是万物生长旺盛的
季节,故属火;长夏多湿,是万物生化到逐渐成熟的季节,故属土;秋季是万物开始衰落,肃
杀的季节,故属金;冬季寒冷,是万物封藏的季节,故属水。
以方位配五行: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放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
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
特性相类,故属于水。
以五脏配五行:由于肝主升发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
肺主肃降而归性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事物的五行属性,除了用上述的“比类取象”的方法进行归类外,还可以用演绛的推理的方
法进行归类。如春季属木、而春季多风,五色中主青,所以“风”和“青”亦属于木。心属火,
而心主脉,开窍于舌,故脉和舌亦属于火。肾属水,而主骨,开窍于耳和二阴,故骨、耳和二
阴亦属于水等等。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各种事物的属性进行五行归类。
此外,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属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这样,把
自然界中同属于一行的事物都联系成一个整体;在人体中,也把同属于一行的脏腑组织器官等
联系成一个整体;同时,通过五行,把自然界和人体同属于一行的事物和脏器组织也联系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如:在自然界中,春属木,风、生、青、酸等也属于木,那么,这些事物之间
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在机体中,肝属木,胆、筋、目等亦属木,那么,这
些脏器之间就有密切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系统。属于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和属于木的机体中的
脏器组成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自然界和人体也构成了一个整体。
总之,五行学说对事物属性的归类,把自然界中的干变万化的事物归纳为木、火、土、
金、水的五行系统,把人体中的各种组织器官,归纳为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进而又把人体与自然界有机地联系起来。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分列如下:
每一事物属性都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次序书写分类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自然界: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人体: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形体:筋、脉、肉、皮毛、骨。
情志:怒、喜、思、悲、恐。
五华:爪、面、唇、毛、发。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
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正常关系;以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
关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在相互协调关系被破坏后的反常现象。
1.相生相克
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
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展。
相生规律:五行的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相生,
循环无尽。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为母,我
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也称为“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
为木,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故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相克规律: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次相克,循
环无尽。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我
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所以,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水,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所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
“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以木为例:“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生克制化规律:从上述可以看出,在五行关系中,即存在着相生关系,又存在着相克关
系,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
物间正常的协调平衡。正如《类经图翼》所说:“造化之机,不能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
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
事物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的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相互生化,相互制约
的关系就称为生克制化。
五行学说就是以五行之间的这种错综复杂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
其他事物的资生和制约的整体调节,即防止其太过,又防止其不及,从而维持着一事物与他
事物的相对平衡
2.相乘相侮
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是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的关系。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序,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
调关系。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一样,只是程度超过了正常限度。
引起相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的“一行”克伐太过,使被克的
“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异常的关系。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士太过,造成土的不
足,即称为“木乘土”。
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使克它的“一行”的相克相对地增强,而使其更加
虚弱,即乘虚侵袭。如木本身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
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亦称为“木乘土”。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即反克。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
盛,对原来的“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其次序与相克的次序相反。如木本受金克,但
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但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克,即称为“木侮金”。这是发生相
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于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但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水
的反克,亦称为“木侮金”。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主要区别
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强的克制而形成的五行间生克制化的异常;后者则
是与五行相克的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而形成的五行间生克制化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
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例如;水过强时,
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受到木的相侮,又可受到火的相乘。因而,相乘
与相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
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
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的乘侮来阐释病理下的相互影响;同时,用五行学说指导临床诊断
和治疗。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性: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肝属木。
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阳有温煦作用,故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水谷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
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有清肃之性,肺气以清肃为顺,故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待性,肾主封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肾属水。
2.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中医学不仅用五脏的五行分属来阐明
五脏的功能特性,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用五行相生关系说明脏腑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
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
血脉,脾主运化,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可使脾得到血的营养而正常发挥主运化的功能。土生
金,即脾上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金生水,
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等功能。水生木,即肾
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生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
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心属火、肾水能制约心火。肺属金,
心属火,心火能制约肺金。肝属木,肺属金,肺金能制约肝木。脾属土,肝属水,肝木可
制约脾土。肾属水、脾属土、脾土能制约肾水。这种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
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3.把人体组织结构分成五大类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在对五脏进行五行归类的基础上,又根据脏腑、组织的功能特点将
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五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
是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配合,支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
五官(目、舌、口、鼻、耳)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从而为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4.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腑腑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界的有
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腑六腑、五体、五官等,自然界的五方、五季、
五味、五色等。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
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所以,《素问·直解》曰:“随天之五
气,地之五行,人之五脏,而应象者。故为苍、为角、为呼、为握、为目、为酸、为怒,惟
东方风木之肝脏为然耳。”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界春木之气统一起来,从而反映出
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综上所述,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
第一,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着自己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把机体各部分
联结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体系,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
第二,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规律,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的基本概念。
第三,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联系的统一性。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不但可用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
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
也可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
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
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是母病及子。临床上常见的“肝肾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
都属于母病及子的范围。这是由于先有肾精不足,然后累及肝脏,致使肝血不足,从而形成
肝肾精血不足;由于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称之为
“水不涵木”。
子病犯母,也称为“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
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既是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临
床上常见的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都属于子病犯母的范围,这是由干心血不足累及肝脏而致
肝血不足,从而形成心肝血虚;由于心火旺盛,累及肝脏引动肝火,从而形成心肝火旺。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如以木和土的相克关系而言,木克土太过就称为“木乘土”。临
床上常见的肝木克伐脾土,先有肝的症状,后有脾胃的症状。由于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影
响脾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此证称为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
相侮是反克为病。如以金克木而言,如木反克金,则称为“木侮金”。临床上常见的木
火刑金,由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临床表现既有肝火过旺之症,又有肺失清肃之侯,
其病是由肝传肺而致。
总之,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及其传变规律,都可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解释。如肝脏有
病传心称为母病及子。传肾称为子病及母,这是按相生规律传变,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
较重。若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传肺,称为木侮金,这是按乘侮关系传变,前者病情较轻,
后者病情较重。
但是,必须指出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以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相互配合,而达到协调平衡的。因此,用五行间的生克规律并不能完全阐释人体复杂的生理
联系。在病情上,又由于有病邪性质的不同,患者禀赋的强弱以及各个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
规律的差异,所以,五脏间的病理影响和疾病传变,也不是完全按照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发
生的。可见,我们对疾病传变规律的认识,不能受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所束缚,要具体地分
析每个疾病的具体情况,才能正确地把握住疾病的传变规律,有效地为临床诊治疾病和预防
疾病服务。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故《灵枢·
本胜》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
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以
五行属性归类作了一定的联系,为诊断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
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
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
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之人,面见青色,为木气乘土等等。
2.用于治疗
五行学说用于治疗,一是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确定治则和治法。
(1)控制疾病的传变 疾病的传变,可以是某一脏疾病波及他脏而致疾病发生传变。因
此,在治疗疾病时,除了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肝脏有病,可通过相克关系而影响到脾脏,此
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虚,则病不传变而易于痊愈。正如《难经·七十七难》
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脾,故先实其脾气”。实其脾气,就是健脾,调补脾脏之
意。
(2)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也可用以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根据相生关系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所谓:“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难线·六十九难》)。
补母:即“虚则补其母”。主要用于子母关系的虚证。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致
肝阴不足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治疗时,不直接治肝而补肾虚。因为肾为肝之母,
肾水生肝木,所以补肾水以生肝木。又如肺气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到脾之健运而致
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土生肺金,所以可用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这些虚证,
利用母子关系治疗,补母则能令子实。针灸疗法,凡是虚证,可补其所属的母经和母穴。泻
子:即.‘实则泻其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
时,肝木是母,心火是子,这种肝之实火的治疗,可采用泻心法,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针
灸疗法,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和子穴。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滋水涵木:是滋养肾阴以养肝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
及肝阳偏亢者。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用于肾阳衰微而脾阳不
振之证。
培土生金法:是通过补益脾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
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的病症。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疗法,又称滋肾养肝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
方法,适应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阳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两虚者。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临床上由于相克规律的异常而出现的病理变化,虽有相克
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的不同,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机
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可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制
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
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
旺克土,治疗以疏肝平肝为主。
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脏虚弱,疏泄失常,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宜和
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的机能。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为疏肝健脾法。适用于木旺
克土,木不疏土之证。
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温肾健
脾法。应用于脾虚不化,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
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这是水反克土,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泄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
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
壮水制火法:又称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从以上可
以看出,临床依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应
当指出,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从五行生克这一规律来治疗。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
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辩证施治。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是比较广
泛的,它不但适用于药物治疗方面,也同样指导针灸、按摩、精神疗法等。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我国古代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阴阳五行学说渗透
到医学领域后,不仅确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而且还贯串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两种各具特点的学说,但二者之间却是互相联系的。它们虽然
以各自的属性和联系的法则为理论准绳,但均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
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因而这两种学说
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应用的。
人的生命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其中还有许多东西未被人们所发现和认
识。而阴阳五行学说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至今还不能完全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现象,
但在中医学的领域中,非常强调二者的结合运用,以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求得较
好的阐释。所以,论阴阳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则必及阴阳。如在探讨脏腑的功能时,脏
腑分阴阳,每一脏腑中再分阴阳,阴阳二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同时其中存在着五行
的生克制化关系,才使其脏腑的正常生理得以维持。反之,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探讨五
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又离不开脏腑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在充分研究和探讨脏腑生
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时,必须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正确认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缺乏现代科学的验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特
别是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具有机械性,不能完全套用,虽然阴阳五行学说至今仍是中医理论
体系的基本内容,但在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不能仅停留于阴
阳和五行的抽象概念,而应以现代科学去研究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