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职培•新疆
国电

2020新疆农信社招聘考试行测练习题库(4)

来源: 2020-03-10 15:58
1.

爱尔兰有大片泥煤蕴藏量丰富的湿地。环境保护主义者一直反对在湿地区域采煤。他们的理由是开采泥煤会破坏爱尔兰湿地的生态平衡,其直接严重后果是会污染水源。然而,这一担心是站不住脚的。据近50年的相关统计,从未发现过因采煤而污染水源的报告。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题干的论证?(  )

A.在爱尔兰的湿地采煤已有200年的历史,其间从未因此造成水源污染

B.在爱尔兰,采煤湿地的生态环境和未采煤湿地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C.在爱尔兰,采煤湿地的生态环境和未开采前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D.爱尔兰具备足够的科技水平和财政支持来治理污染,保护生态


2.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

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 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谁捐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

海洋中珊瑚的美丽颜色来自于其体内与之共存的藻类生物,其中虫黄藻是最重要的一类单细胞海藻。二者各取所需,想互提供食物。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水升温导致虫黄藻等藻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珊瑚本身死亡,引发珊瑚礁白化现象,然而研究发现,珊瑚能通过选择耐热的其他藻类生物等途径,来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削弱这一研究发现?(  )

A.一些虫黄藻能够比耐热的其他藻类耐受更高的海水温度

B.有些藻类耐热性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C.有些虫黄藻逐渐适应了海水温度的升高并存活下来

D.有些已白化的珊瑚礁中也发现了死去的耐热藻类生物


4.

有一个岛上住着两种人,一种是说真话的人,一种是说假话的人。一天,一个人去岛上旅游,遇到甲、乙、丙三个岛上居民,便问起他们谁是说真话的人,谁是说假话的人,甲说:"乙和丙都是说假话的人。"乙说:"我是说真话的人。"丙说:"乙是说假话的人。"这三个人中有(  )个是说假话的人。

A.0

B.1

C.2

D.3


5.

当枪声平息下来后,我爬出帐篷,看到那名向我要烟的男子的脸朝下趴在那里。周围的人说,他已经死了,显然死于心脏病发作。这也是许多刚果人的结局,不死在枪林弹雨中,也会死在各种各样的疾病中。

从以上文字推测作者目睹男子死亡的情绪中包括最主要的是:(  )。

A.淡漠

B.悲悯

C.谴责

D.愤怒


 
[page]

1.答案: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开采泥煤会破坏爱尔兰湿地的生态平衡,其直接严重后果是会污染水源,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论据是据近50年的相关统计,从未发现过因采煤而污染水源的报告,。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开采后,论据强调开采前,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湿地采煤的历史上从未因此造成水源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题干的论证;

B中因为不能确定未采煤湿地的情况,如果未采煤湿地的生态已经被破坏了,则题干论证反而被削弱了,从而B项属无关选项;

C中前后相比没有不同是最强的支持,即在开采后和开采前间搭桥,加强论证,是答案;

D中治理污染,保护生态与因采煤而污染水源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

综上,C中内容是搭桥论证,在开采后和开采前两者间比较加强论证,比A中内容单纯说未出现力度更强,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和丁的说法是矛盾关系>。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并判断选项

由>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可知,甲和丙的话均是假的,那么由甲丙的话为假的可知,1000元是甲的,不是乙的。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是研究发现珊瑚能通过选择耐热的其他藻类生物等途径,来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论据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水升温导致虫黄藻等藻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珊瑚本身死亡。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要构成削弱,可对其论点进行削弱,使得珊瑚不能够通过耐热的其他藻类生物途径存活。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项说明海水升温也可能会导致耐热的其他藻类死亡,但一些不代表全部,可能大部分虫黄藻耐受的海水温度没有耐热的其他藻类高,削弱程度有限;B、C两项和论点没有明显的关系,都是无关项。D项说明其他耐热藻类并不一定能帮助珊瑚应对气候变暖,直接削弱了论点。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解析:

第一步:找到突破口

由于乙和丙所说的话是矛盾关系,因此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分析题干中剩余信息得出答案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说的一定是假话。因此说假话的人有两个。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句

本题关键句为“这也是许多刚果人的结局,不死在枪林弹雨中,也会死在各种各样的疾病中。”

第二步:综合分析判断选出答案

本题侧重于言语理解,通过阅读题干,重点结合关键句,可以知道作者认为死亡似乎已经成为刚果人命中注定的结局,面对这种无奈的结局,任何有同情心的人必然产生悲悯的感觉,因此作者对于男子的死亡怀有悲悯的情绪,而不是谴责和愤怒,当然也不是淡漠,故正确答案为B。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职培微信公众号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CLZP66
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