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题有以下两个做题困惑:一是越容易做越容易错。题目都能看懂,但是错误率很高;二是越花时间越容易错。考生在言语部分消耗的时间普遍偏多,而用时较多并不与提高正确率成正比,反而在一道题上耗时越多,错误的可能性越大。对于一些考生在争议题上往往下不了手,有答案不明确的困惑,那么在此我对于学员反馈的争议题做一次集中解析。
1.
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以上文字是在阐述:( )
A.现实与理论的关系B.实验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
C.时代与学术的关系D.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C
【解析】一道主旨概括题。主旨句就是“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后面是在举例子,例子是为文段的主题服务的。举例说明什么是恰当学术,即“适合那个时代的”便是“恰当学术”。可见整个文段都在描述“时代与学术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C。
2.
卡尔?波兰尼说,如果听任市场机制成为人类命运及其自然环境乃至购买力的数量和用途的唯一指导者,那将导致对社会的破坏。就以商品而言,劳动力不可能被任意驱使、利用甚或舍弃而不影响刚好是这一特殊商品承担者的个人。也就是说,在处置一个人的劳动力时,制度总是面对着“人”那个称号下身体、心理和道德的统一体。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无管制的市场会破坏社会B.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
C.无管制的市场缺乏道德属性D.劳动力不能被商品化
【答案】A
【解析】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即用卡尔·波兰尼的话提出观点,即不加管制的市场机制会破坏社会,接着用劳动力的使用情况来举例说明这一破坏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为A。C项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实际上是在举例部分提到的对劳动力的市场化使用会带来的问题,是无管制市场对社会破坏的一个方面。BC两项均属于围绕例子进行的论述不是正确答案。D项表述有误,予以排除。
3.
“全球化”是一种非线性的、辨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全球的与地方的不再是作为文化的两极而存在,而是作为并联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原则而存在。这些过程不仅仅包括跨边界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将内在于民族国家社会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加以转化。这就是我所界定的“世界化”。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全球化”是一种非线性的、辨证的过程
B. 世界化意味着内在的全球化,意味着发自民族国家社会内部的全球化
C. “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的和地方的文化是相互关联的
D. 世界化包括跨边界的联系和民族国家内部的联系
【答案】B
【解析】一道主旨概括题。最后一句话点出文段的主题——这就是我所界定的“世界化”。“这”是一个指示代词,指代前文内容,话题是“世界化”。因此正确答案为选B。
4.
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人类的行为不仅被先天的生物本能所决定,而且也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不管你是否能意识到。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浏览网页,你可能被华丽的页面吸引。如果从浏览器的菜单中查看源代码,你会发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人类的行为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B.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
C.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
D.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
【答案】一道主旨概括题。转折之后是文段的重点,看“然而”,提出“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又用语言和网页来举例说明。由此知道,前文分析的人类的行为也是为“然而”后面的观点而服务的,也是一个例证。因此正确答案为C。
5.
官员这种人从早到晚都解决有答案的问题,头脑已经被训练成这样,因此不是当政治人物的料。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去应付很有可能无解的问题。然而,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优异的官员,就越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一定可以解决,因此一遇到可能无解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甚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所以,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官员,就越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
A.一个优异的官员总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
B.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
C.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成为政治人物
D.最优异的官员是最差劲的政治人物
【答案】C
【解析】一道主旨概括题。整个文段都在探讨官员和政治人物的关系。前半段都分别说明官员和政治人物的任务。然后用“然而”转折指出,一个训练成优异的官员在面对无解的问题的表现,并得出结论,“一个越是被训练成官员,就越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根据文段表达的意思可知C项是正确答案。D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越……越……”并不能直接推出“最……最……”,因此D项表述有误。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