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骨折

来源: 2018-05-14 14:29

 一、概述

  (一)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1)休克:主要原凰是出血,多见于骨盆、股骨骨折(2002)。

  (2)发热:体温一般正常,血肿吸收时可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C: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应考虑感染。

  2.局部表现

  (1)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特有体征:①堕型L②异常活动(2003,2006);③骨擦音或骨擦感。

  (二)X线表现(2009)

  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凡疑为骨折者均应常规进行X线摄片检查,可帮助了解骨折类型和骨折端移位情况。一般应拍摄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应拍摄特殊位置的X线片(2003,2005)。

  (三)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

  (1)休克。

  (2)脂肪栓塞综合征。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①肝、脾破裂;②肺损伤;③膀胱和尿道损伤;④直肠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①重要血管损伤;、②周围神经损伤;③脊髓损伤,多见于脊柱颈段和胸腰段。

  (5)置筋膜童综合征: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2009)。

  2.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

  (2)压疮。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感染。

  (5)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

  (6)创伤性关节炎。

  (7)关节僵砥

  (8)急性骨萎缩:好发于手、足骨折。

  (9)缺血性骨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

  (四)骨折的愈合过程

  1.愈合过程

  (1)血肿炎症机化期L肉芽组织内发生纤维连结,骨外、内膜的成骨细胞增生,形成骨样组织。约在骨折后2周内完成(2002)。

  (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即膜内成骨,分别称为内、外骨痂。软骨内成骨,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即连接骨痂;其与内、外骨痂相连,形成桥梁骨痂,标志着原始骨痂形成。一般需4~8周。

  (3)骨板形成塑形期:死骨清除、新骨形成,原始骨痂被板层骨替代,在骨折部位形成骨性连接,需8~12周。

  2.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接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

  (4)握脸处周定后,上肢能向前平举lkg重物持续达lmin,下肢能平地连续步行3min并不少于30步,连续2周骨折处丕变彪(2000)。

  3.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包括全年因素、局部因素及治疗方法。

  (1)全身因素:①年龄:②健康状况。

  (2)局部因素

  ①骨折的类型和数量。

  ②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两骨折端血液供应均较好,多见于干骺端骨折,愈合快;一端供应较差,如胫骨干中、下l/3骨折,愈合较慢(2000); 两骨折端血液供应均差,如胫骨中、上段和中、下段同时骨折,则上段较下段愈合快;完全失去血液供虞:易发生缺血性坏死(2000)。

  ③软组织损伤程度。

  ④软组织嵌入。

  ⑤感染。

  (3)治疗方法。

  (五)急救及急救固定的目的

  1.急救的目的 用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

  (1)抢救休克。

  (2)包扎伤口:开放性骨折,伤口出血绝大多数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大血管出血,采用止血带止血 (1999)。

  (3)妥善固定。

  (4)迅速转运。

  2.急救固定的目的

  (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损伤周围重要组织。

  (2)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

  (3)便于运送。

  (六)治疗、复位及固定方法

  1.治疗原则

  (1)复僮: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

  (2)固定: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骨折愈合的关键。

  (3)康复治疗:早期功能锻炼(2002)。

  2.常用的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又称闭合复位。

  (2)切开复位。

  3.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惬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

  (2)功能复位:骨折段虽未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影响。其复位标准如下。

  ④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lcm;儿童下肢缩短在2cm以内时,可自行矫正(2007)。

  ③成角移位:下肢骨折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时,可自行矫正;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时,须完全复位。上肢骨折时肱骨干稍有畸形,不影响功能;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

  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4.常用的固定方法

  (1)外固定:主要用于手法复位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小夹板固定;②石膏绷带固定;③外展架固定;④持续牵引;⑤外固定器。

  (2)内固定:多用于切开复位后。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