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琵琶演奏与呼吸的关系

来源: 2018-02-24 13:19

一、生命的呼吸与艺术的呼吸

  关于呼吸,即气息的界定,笔者认为,狭义上是指人们通常的呼吸r它是维持人的生命及正常活动的必备条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除身体里的二氧化碳,这两方面的交换过程,就是人体的呼吸运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呼吸"。

  广义上讲,是美学范畴内的气,它的内涵更深一层。古人云:"生者以其气",视气为生存的条件;又说"精也者,气之精也",认为精神亦由气生。我们姑且把其归纳为艺术的呼吸,它受人的意念所控制,因其既有实在性、模糊性、交易性、灵性,又多样统一于自然本原体,于是衍生出诸多复合概念,如神气、气韵、气势等。

  二、艺术呼吸与生理心态的关系

  气息的控制运用与演奏者的生理、心理也会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我们知道演奏者的演奏成功与否,除了必要的技术保证之外,还需要有一种好的演奏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调整与气息是密不可分。试想一个心情紧张慌乱的演奏者,他的气息肯定是会急促不匀。显然一个心理与呼吸都混乱的人,我们很难想像他会很好地把握音乐情绪和很好的诠释音乐,给他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为了调整好心理与气息,演奏家们方法各异,有的演奏家在演出前借助气功,有的演奏家则借助佛教的打坐,其目的无非都是要调整好气息,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

  三、艺术呼吸对乐曲抑扬顿挫的指导意义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气息的抑扬顿挫与音乐停顿和张弛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在演奏中会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我们在写文章时,要讲究句子的划分;在同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时,说话也要讲究停顿与连贯的适时处理。如果语不成句或断句不当,则难以表情达意,会令人费解。音乐的表现就更是如此。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气息运用,既要符合演奏者气息自然顺利规律,又要注意乐曲进行中的句逗划分,一定要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呼吸,如果句逗划分对了,气息也会同时变得顺畅。反之,如果气息不能适当地进行调整与控制的话,音乐语句的正常交待与叙述也会受到影响,会使语句变得不够清晰,显得语无伦次,乐曲的节奏就受到影响。

四、气息控制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音乐节奏的急缓,音的刚柔,力度的轻重等等,都寓不开气息的配合。演奏任何一首乐曲,演奏者都需要行之有效地控制好自身的气息,随音乐节奏的起伏收放自如,恰于其分的融入情感。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