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21年浙江中烟工业公司考试招聘资料:田间地头 育种达人

来源: 2020-06-17 10:21

“你这个教授比农民还能干,拖拉机、收割机,啥都会开。”日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麦收现场,农学院教授李学军熟练地使用各式农机具,赢得了周围农民的赞叹。

“‘西农528’‘西农537’亩产预计在650公斤以上,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这是60岁的高翔教授今年5月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50亩试验田查看时做的记录。高翔说,在麦田里,自己的心情特别好:“育种很有意思,要学会和小麦对话,把看上的盯着选回来。”过去40年里,他选育出了12个国审和省审的品种。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20多位像高翔一样,把小麦育种当事业干的人。用高翔的话说,不到田间转转就不踏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小麦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的4次更新换代,推动了陕西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0年国审新品种,该校6个小麦品种榜上有名。

刘曙东40岁时成为学校当时最年轻的教授之一,46岁时跑进了田间,搞起常规育种。全国各地收集育种材料,一切从零起步。“再难也没有想过放弃。”2013年,刘曙东看到了曙光:“有个材料特别好,矮个、大穗、适应性很广。”今年,他培育的品种“西农100”通过了国审。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我们的品种除抗病优质外,一定要有产量。”马翎健教授一直从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常规育种,注重育种材料创新,育成了大穗抗倒、高产广适的“西农99”。“每年,我都要在黄淮麦区布20个点,一圈试验看下来就得10天,5月有20多天都在外面跑。”

“西农501”是吉万全教授培育的第四个国审品种。从2011年开始杂交试验,经过6年的品系选择,3年的国家区域试验。这个品种的形成,花了整整9年时间。

近年来,西农的品种以抗病、优质兼具丰产而广受欢迎。“西农今年6个国审品种早早就找好了婆家。”高翔说,预计今年10月小麦播种的时候,西农品种的版图,在黄淮麦区将进一步扩大,有些品种已根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