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专科生专升本前后读书找工作的这几年(值得一看)
讲讲专升本前后这几年。(摘自湖南专升本论坛)
大专时候疯狂的玩学生组织,从头到尾三年,一年到头,都是玩学生组织。除了谈恋爱就是学生组织里的人与事。大专三年,两个字,快乐。
然后运气极好极好的去了武汉轻工大学,现在的一本。虽然好像仍然没有博士点,不过这个学校,名字还算过得去,跟别人说出来不算太丢人。
本科期间,第一年就是玩玩玩,读闲书,所谓的有计划的做着人格丰满。从本科大三的夏天开始,做了更系统的规划,决定读研。
于是学语言,不停的学,考语言倒是只考了一次,但是一直在学。应该说,从本科大三那个暑假的七八月份开始,直到今天,学英语没有一天落下,强度非常低就是了,不敢跟考研的队伍进行任何比较。
去了欧洲某国top2或者top3的学校,彻底放弃之前五年的建筑行业,读了商科。
有懂行的人要说商科low了。其实这个是看个人。我选硕士的专业主要也是为了就业考虑,觉得商科适合我的心性,前景也不差。而且说到底,与商科直接对接的,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这些商科的就业范围,可不就是现代商业文明的前沿嘛。我的工作比不上金融这样的高端服务业了。消费品行业只能说是产业链的中游位置,所以收入也就那样。
经过多年的学习,去年总算毕业了。因为针对各项情况的权衡,决定还是暂时先回国就业。所以去年秋季校园招聘前火速回国。当然回国后还是继续在忙学位论文,欧洲的商科其实也不讲究科研这个考量标准,于是就在可接受的强度下完成了学位论文及其defense.
找工作很艰辛。目标定的高,手下没什么活。找过商科工作的人都知道,当你打开应届生首页,一大面广告里面你只挑自己想去的城市,只挑自己听说过的业内领先企业,只挑自己喜欢的岗位,这样去投,必然是很考验人的水准的。我水准也就一般嘛,去年秋季校园招聘下来是颗粒无收。后来我也想过了。排除我自己的水准因素,没找到工作更多的是因为眼界变了,环境变了。
具体来讲。当年我读完大专,可能随便一个也许明天就倒闭的小公司,一个活动执行或者行政助理之类的什么岗位我都愿意去做,一个月能拿税前两千多的那种。
现在硕士毕业,凡是没听过的,投都不投。要知道,我们普通人作为消费者真正听过的,每个行业无非就那么几家企业,这样的预期,是设置的很高很高的。
而在这个很高的预期之下,与我竞争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些岗位需求为大专的公司想招的人。我去参加群面,别人可能就都是211乃至985的硕士,至少也是二本和普通一本的本科。我最后决定签的offer,与我一起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竞争者,是美国的本科硕士,虽然他学校很普通不过人家好歹是美国本硕,在芝加哥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英语也没我好,差得还有点远。
以前大专时候所在的三本院校里有谁能考上211的硕士就是传说,总的来说一年考不上几个。别看那么多人考研,最后都有谁考上啊。数数看,211的真的不多。到现在,与我同场竞技的211硕士也能被我轻松打爆,只要到了面试现场,学历就不足为虑了。当然这个也分情况了。211出的水学生虽然也很多,但有些性质的企业就按起始学历挑人,那被瞬间淘汰的就是我,没机会在群体面试让我见证别人水不水。
总的来说,找工作是综合各方面情况,在各个不同尺度进行的竞争。
而在学历,因为我自己的努力,从专科到统招专升本,从不知名本科到硕士,我已经把学历这一块补足了很多很多,进入到了和专科时候相比,完全不同的高度。现在面对的竞争,就是国内应届生就业市场上,中上水准的一帮人,而不再是最差的大专生。
说了很多,不是为了吹嘘自己,我在这吹也没有任何意义。以前读专升本之前,一个刚刚专升本毕业的人说,读了专升本,平台不一样。我现在真的懂了这话。因为确实不一样。希望有志于读到统招专升本的友邻,能够为此激发自己的恒心,努力。
最后说一点昨天的新感想。
一个本科阶段的同学,后来去一所普通一本读了硕士,就是博士点只有全校顶尖专业那绝少的几个的那种学校。比我们本科学校能好一些。从去年我们一起开始求职到现在,他所在的专业情况都不是很理想,完全不是我之前以为的,工科硕士拿offer如下雨,赚钱如捡钱,那么一种气象。去年秋季快结束的时候他说很多同学都还没找到。这些天交流时候说的情况是找到的中字头或类似等级的企业的有很少几个,好些找到工作的也就是施工单位,而不是设计院,起薪也就4-6k。
我这个朋友,这些年挺努力,做事也有恒心,专业实习大把,奖学金奖项常拿,有论文有专利,真的还挺好。但是,建筑行业确实不景气了。
如果家里条件适合读硕士,但又不打算读完专科就立刻出国的友邻-可以认真考虑本科或者硕士阶段给自己换一换事业发展方向。
大专时候疯狂的玩学生组织,从头到尾三年,一年到头,都是玩学生组织。除了谈恋爱就是学生组织里的人与事。大专三年,两个字,快乐。
然后运气极好极好的去了武汉轻工大学,现在的一本。虽然好像仍然没有博士点,不过这个学校,名字还算过得去,跟别人说出来不算太丢人。
本科期间,第一年就是玩玩玩,读闲书,所谓的有计划的做着人格丰满。从本科大三的夏天开始,做了更系统的规划,决定读研。
于是学语言,不停的学,考语言倒是只考了一次,但是一直在学。应该说,从本科大三那个暑假的七八月份开始,直到今天,学英语没有一天落下,强度非常低就是了,不敢跟考研的队伍进行任何比较。
去了欧洲某国top2或者top3的学校,彻底放弃之前五年的建筑行业,读了商科。
有懂行的人要说商科low了。其实这个是看个人。我选硕士的专业主要也是为了就业考虑,觉得商科适合我的心性,前景也不差。而且说到底,与商科直接对接的,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这些商科的就业范围,可不就是现代商业文明的前沿嘛。我的工作比不上金融这样的高端服务业了。消费品行业只能说是产业链的中游位置,所以收入也就那样。
经过多年的学习,去年总算毕业了。因为针对各项情况的权衡,决定还是暂时先回国就业。所以去年秋季校园招聘前火速回国。当然回国后还是继续在忙学位论文,欧洲的商科其实也不讲究科研这个考量标准,于是就在可接受的强度下完成了学位论文及其defense.
找工作很艰辛。目标定的高,手下没什么活。找过商科工作的人都知道,当你打开应届生首页,一大面广告里面你只挑自己想去的城市,只挑自己听说过的业内领先企业,只挑自己喜欢的岗位,这样去投,必然是很考验人的水准的。我水准也就一般嘛,去年秋季校园招聘下来是颗粒无收。后来我也想过了。排除我自己的水准因素,没找到工作更多的是因为眼界变了,环境变了。
具体来讲。当年我读完大专,可能随便一个也许明天就倒闭的小公司,一个活动执行或者行政助理之类的什么岗位我都愿意去做,一个月能拿税前两千多的那种。
现在硕士毕业,凡是没听过的,投都不投。要知道,我们普通人作为消费者真正听过的,每个行业无非就那么几家企业,这样的预期,是设置的很高很高的。
而在这个很高的预期之下,与我竞争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些岗位需求为大专的公司想招的人。我去参加群面,别人可能就都是211乃至985的硕士,至少也是二本和普通一本的本科。我最后决定签的offer,与我一起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竞争者,是美国的本科硕士,虽然他学校很普通不过人家好歹是美国本硕,在芝加哥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英语也没我好,差得还有点远。
以前大专时候所在的三本院校里有谁能考上211的硕士就是传说,总的来说一年考不上几个。别看那么多人考研,最后都有谁考上啊。数数看,211的真的不多。到现在,与我同场竞技的211硕士也能被我轻松打爆,只要到了面试现场,学历就不足为虑了。当然这个也分情况了。211出的水学生虽然也很多,但有些性质的企业就按起始学历挑人,那被瞬间淘汰的就是我,没机会在群体面试让我见证别人水不水。
总的来说,找工作是综合各方面情况,在各个不同尺度进行的竞争。
而在学历,因为我自己的努力,从专科到统招专升本,从不知名本科到硕士,我已经把学历这一块补足了很多很多,进入到了和专科时候相比,完全不同的高度。现在面对的竞争,就是国内应届生就业市场上,中上水准的一帮人,而不再是最差的大专生。
说了很多,不是为了吹嘘自己,我在这吹也没有任何意义。以前读专升本之前,一个刚刚专升本毕业的人说,读了专升本,平台不一样。我现在真的懂了这话。因为确实不一样。希望有志于读到统招专升本的友邻,能够为此激发自己的恒心,努力。
最后说一点昨天的新感想。
一个本科阶段的同学,后来去一所普通一本读了硕士,就是博士点只有全校顶尖专业那绝少的几个的那种学校。比我们本科学校能好一些。从去年我们一起开始求职到现在,他所在的专业情况都不是很理想,完全不是我之前以为的,工科硕士拿offer如下雨,赚钱如捡钱,那么一种气象。去年秋季快结束的时候他说很多同学都还没找到。这些天交流时候说的情况是找到的中字头或类似等级的企业的有很少几个,好些找到工作的也就是施工单位,而不是设计院,起薪也就4-6k。
我这个朋友,这些年挺努力,做事也有恒心,专业实习大把,奖学金奖项常拿,有论文有专利,真的还挺好。但是,建筑行业确实不景气了。
如果家里条件适合读硕士,但又不打算读完专科就立刻出国的友邻-可以认真考虑本科或者硕士阶段给自己换一换事业发展方向。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