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避暑山庄
仲夏季节,有幸借开会的机会来承德避暑山庄观光游览。
我们晚间到站,住在普宁寺上客堂,这里是成进次的院落,不象城市的高楼宾馆,拿到钥匙牌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理解,我拿到的是503,我以为是5层的3号房间,没想到全是一层的房间,这也许是不想破坏附近古建筑的高大形象吧。按着服务员的指点找到了自己的房间,是五福堂。就是整个一个院落叫五福堂。第二天我才看清:五福堂、六必居、八仙阁等等的院落,名字很美。每个院落之间高低错落,有台阶和长廊连接,迂回曲折古色古香。虽然房间内都有空调,虽然时值仲夏,但不必开的,晚间睡觉的时候,不盖棉被会冻醒的。这就是避暑山庄的特点吧。
会后我们有机会进行了游览,随着旅游车辆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避暑山庄的正门,也叫丽正门,是清代皇帝进出的门。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门的两边有两尊石狮,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门前有御道广场,青石铺路,广场东西各立一块石碑,上面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所以又叫它下马碑。
未进门随着导游的指点向右看去,远处的山峦上,有一巨大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它上粗下细,很像过去洗衣用的棒槌,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修建避暑山庄时,巧借此景,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这是山庄设计者运用“借景”这一造园艺术的成功典范。据导游讲来承德的人,都要到山上去摸一下棒槌山,因为承德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三。”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进入山庄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避暑山庄全图,是清代山庄鼎盛时期的全貌图。避暑山庄,又叫“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乾隆皇帝历时89年建造的消夏避暑,处理政务的宫殿。皇帝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它的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公园的8倍。山庄有宫墙围绕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称之为“外八庙”,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在进入第二道门的时候,导游着重讲解了门前两侧的两个铜狮,说相传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承德并大肆抢劫。有一天一群日本兵发现这两个铜狮子很漂亮,是无价之宝,就想抢走,可是铜狮子太重,他们搬也搬不动,于是就分头去找工具。这一切让护院的老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想铜狮子是国家的财宝,决不能让日本兵抢走。他灵机一动,立即从村里找来猪血,涂在狮子的眼睛上,等日本兵找到工具回来后发现狮子的眼睛红红的,都哭出了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害怕搬动狮子会给他们带来厄运,便慌里慌张地逃走了,这对国宝才得以保留至今。现在这对铜狮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
由于我们的团人多,我们自己走自己的了,到了后面才听见导游的讲解,也就是这里是宫殿区的后半部分,叫“后寝”,是帝后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北殿为烟波致爽殿。康熙皇帝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所以才题了这个殿名。房间陈设考究,富丽堂皇;西暖阁是皇帝的寝宫。所谓暖阁,就是在地面以下设有火道,冬季将红罗炭点燃,热气上达,满屋皆暖。同时屋里还放有火炉和薰笼,皇帝脚下设脚炉。康熙、乾隆、嘉庆、咸丰等皇帝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导游领我们参观了一个酷似民居的小院,在清代却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害怕洋人,携太后和慈安、慈禧两个皇后逃到热河来避难。也就是在这里,咸丰皇帝签准了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并承认《中俄瑷珲条约》有效,使我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在房间的外墙上,还有记载警示后人的牌匾。咸丰死后,慈禧在这里策划了辛酉政变,开始垂帘听政,统治清朝长达48年之久,把中国进一步推向苦难的深渊。
我们晚间到站,住在普宁寺上客堂,这里是成进次的院落,不象城市的高楼宾馆,拿到钥匙牌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理解,我拿到的是503,我以为是5层的3号房间,没想到全是一层的房间,这也许是不想破坏附近古建筑的高大形象吧。按着服务员的指点找到了自己的房间,是五福堂。就是整个一个院落叫五福堂。第二天我才看清:五福堂、六必居、八仙阁等等的院落,名字很美。每个院落之间高低错落,有台阶和长廊连接,迂回曲折古色古香。虽然房间内都有空调,虽然时值仲夏,但不必开的,晚间睡觉的时候,不盖棉被会冻醒的。这就是避暑山庄的特点吧。
会后我们有机会进行了游览,随着旅游车辆我们来到了古色古香的避暑山庄的正门,也叫丽正门,是清代皇帝进出的门。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门的两边有两尊石狮,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门前有御道广场,青石铺路,广场东西各立一块石碑,上面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所以又叫它下马碑。
未进门随着导游的指点向右看去,远处的山峦上,有一巨大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它上粗下细,很像过去洗衣用的棒槌,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修建避暑山庄时,巧借此景,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这是山庄设计者运用“借景”这一造园艺术的成功典范。据导游讲来承德的人,都要到山上去摸一下棒槌山,因为承德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三。”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进入山庄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避暑山庄全图,是清代山庄鼎盛时期的全貌图。避暑山庄,又叫“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它从康熙、乾隆皇帝历时89年建造的消夏避暑,处理政务的宫殿。皇帝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它的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公园的8倍。山庄有宫墙围绕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称之为“外八庙”,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在进入第二道门的时候,导游着重讲解了门前两侧的两个铜狮,说相传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承德并大肆抢劫。有一天一群日本兵发现这两个铜狮子很漂亮,是无价之宝,就想抢走,可是铜狮子太重,他们搬也搬不动,于是就分头去找工具。这一切让护院的老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想铜狮子是国家的财宝,决不能让日本兵抢走。他灵机一动,立即从村里找来猪血,涂在狮子的眼睛上,等日本兵找到工具回来后发现狮子的眼睛红红的,都哭出了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害怕搬动狮子会给他们带来厄运,便慌里慌张地逃走了,这对国宝才得以保留至今。现在这对铜狮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
由于我们的团人多,我们自己走自己的了,到了后面才听见导游的讲解,也就是这里是宫殿区的后半部分,叫“后寝”,是帝后和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北殿为烟波致爽殿。康熙皇帝说这里“四围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所以才题了这个殿名。房间陈设考究,富丽堂皇;西暖阁是皇帝的寝宫。所谓暖阁,就是在地面以下设有火道,冬季将红罗炭点燃,热气上达,满屋皆暖。同时屋里还放有火炉和薰笼,皇帝脚下设脚炉。康熙、乾隆、嘉庆、咸丰等皇帝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导游领我们参观了一个酷似民居的小院,在清代却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害怕洋人,携太后和慈安、慈禧两个皇后逃到热河来避难。也就是在这里,咸丰皇帝签准了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并承认《中俄瑷珲条约》有效,使我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在房间的外墙上,还有记载警示后人的牌匾。咸丰死后,慈禧在这里策划了辛酉政变,开始垂帘听政,统治清朝长达48年之久,把中国进一步推向苦难的深渊。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