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腊八粥
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我们农村人把过春节俗称为"过年"。过年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进入农历腊月初八。过了腊月初八,年气渐浓。记得每逢这一天,母亲和婶娘以及左邻右舍的农家一样,早早起床,为全家人做最爱吃的腊八粥。这顿腊八粥要熬美美一大锅,全家人也要吃好几天。 现在年月吃腊八粥不算什么稀罕餐。可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缺吃少穿,生产力比较落后,要吃一顿丰富可口的腊八粥可是娃娃们久盼的稀餐了。记得,妈和婶娘为了一家人吃好这顿腊八粥,秋收后,她们就事先选好优质的玉米棒子,然后脱粒凉晒,再到石碾上进行精加工,碾成颗粒较大、脱了皮的玉米珍子。 农家在做腊八粥时也很有讲究,要选最好的豆腐、蒜苗、胡萝卜和菜籽油炒成可口美味的下锅菜,当大粒玉米珍子熬熟烂后,再把下锅菜放入锅中,美味的腊八粥就算熬成了。大人各一老碗,娃娃们各一小碗。时令虽处严寒隆冬,热腾腾的腊八粥吃得全家老少人脸上淌汗,浑身暖和。过了腊月初八,好幻想的孩子们,盼星星、盼月亮,最终盼过年(春节),能"穿新衣、戴新帽,吃好食",走亲访友挣东西,这是往昔的记忆。我在腊八这天把故事讲给儿子和两个孙女,成了他们不屑一顾的笑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