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不耻下问者良人也_900字

来源: 2020-07-13 22:35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为愚人。

  题记

  俗语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人生中相处过太多的人,或许他并不出众,或许他有所缺憾,可无论如何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被派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用的,你我只是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要敢于向优秀的人学习。我们要有见贤思齐焉的眼力,以及不耻下问的勇气。

  韩愈曾在《师说》中说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愤慨那个时代的浮华乱世,他厌倦这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心中有道即是天下大道。古代的圣人学问渊博尚且不断的完善自己,而那些芸芸众生却耻学于师,于是圣人更圣、愚人更愚。这将会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可以用辉煌来形容,一生在学习和教学中度过,他桃李满天下培育了七十二贤人,他满腹经纶编订了六经。而他的品质更是流芳百世,为人们津津乐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他的求学精神:孔子30岁那年,怀着一颗求知的心不远千里从山东曲阜到洛阳。孔子问老子何为“礼”,他文质彬彬,谦虚谨慎的态度感染了老子,老子耐心的与他谈论,并送孔子于黄河之滨。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尽管有的人不如孔子有学问,孔子却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而我们呢?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年龄大,学历高,就自视清高,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性。记住,学无止境,人生中处处有你的老师。

  宋濂曾被宋太祖赵匡胤称为“开国文臣”,他的少年阶段也曾经历过一段艰苦的求学之路。宋濂年少时家里贫困至极,常常冒着冰雪严寒借书学习,终于到了加冠之时,他出山到百里之外求学。而老师的家中学生众多,常常以严厉对待他们,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常常等候在老师身边,俯身倾耳的问教,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更加的认真谦虚。最终学到了真正的学问。

  我的邻居小妹上小学4年级,一次我嗓子发炎卧病在床,她来看我的时候我手里端着茶杯喝消炎药,她突然制止了我说:“姐,你不知道茶叶解药吗?这样喝下去就没有药效了。”我一边不相信,一边百度了一下:茶叶中的多酚类可与酶结合,降低酶的活性。我倒吸了一口气,不得不佩服的夸她是我的小老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不耻下问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