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人叙事,情动辞发——感情真挚
刘勰在《文心雕龙》主张“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也就是说作者要在情感化氛围中写作,让思维在情感的河流里穿梭,语言在情感的波浪里翻花,灵魂在情感的激荡中净化,这样,有真情,有文采,有创新的文章就会应运而生。
1.融真情于叙事。即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到娓娓道来的叙写之中,使叙述的过程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如取材一位中学女孩与继母关系的高考金牌作文《花开花又谢》:
每一花里都藏着一个灵魂,它代表着信任,它需要用不绝的耐心和爱来浇灌……
一
“妈!”我又一次在梦中哭醒,望着窗台上那黑黑的相框里妈妈温柔的笑脸,仿佛她还在我身边,为我赶蚊子,为我煮早餐,陪我苦读至深夜,而不是去了那遥不及的天国……
我起身到阳台上给那盆栀子花浇了点儿水,望着洁白的花朵,就像看到了妈妈洁白的脸。妈!在天国飞累了就到这花瓣上歇一歇吧,这里永远是您可以栖息的地方!
一声梦中的哭,三个妈妈呵护的画面,恰如其分地完成了背景情节的交代。接着,作者就迅速将重点镜头转向这盆栀子花。用语简捷,笔调质朴,但情感的含量却相当丰富的。一种孤独与凄凉,一种仿佛被泪水涂染着的无助,在花与妈妈的迷离的叙述中表现出了悲怆的美。“在天国飞累了,就到这花瓣上歇一歇”这一句,作者更是用隐隐的曲笔,巧妙婉约的借物抒情,写尽了一个女孩丧母之痛和苦楚难言的思念,使一种淡淡的哀愁闪烁在字里行间。在把情感推向高峰的同时,也为后面情节的转折进行了有力的反衬。
二
“姣姣,快!叫张阿姨!”望着爸爸显得衰老的脸庞,看着旁边那个感觉很“贤惠”的张阿姨,我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天!我感到一种背叛的苦涩的液体流出了眼眶。我僵硬地走到阳台,抱起了那盆栀子花,转身进了我的小屋,任凭他们怎样叫也不出来。肩头娇弱的栀子花,因了一天的没浇水而显得蔫蔫的。我感到心中那朵信任的花也逐渐枯萎了……
三
从此,那位“张阿姨”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不论我愿意不愿意,妈成了我的“妈妈”,但我从来未和她说过一句话,与父亲也好像是陌路人。那个“张阿姨”也为我赶蚊子,也为我煮早餐,也陪我苦读到深夜——在隔壁。但这些在我眼里,都只是虚伪。嗤,还是想占据妈妈的位置!我心中满是愤恨。窗台上的栀子花,因我的无心照料已经快要枯死了,而我的心随着关闭了。
父亲准备续弦,极大地伤害了主人公。过了门的“张阿姨”怎么也得不到这位女孩的认同,而张阿姨对我与妈妈一模一样的做法,不仅形成了前后文的绵密的对应,表现了这位女人的善良,也为情节的再次转折提供了性格依据,铺下了合理承接的伏笔。
然而“栀子花”的“逐渐的枯萎”,“栀子花”“已经快要死”的描写,却是这两段中情感抒发的最浓郁所在,是使一系列寻常生活琐事闪射出诗意光芒的源泉所在,作者构思的匠心所在。
四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过。有时站在门外,听到家里混合着男声女声的笑声,恍如妈妈还活着,而父亲那终日不展的愁容也似乎消失不见了,心中的恨好像渐渐消失了些。那天我回来推天小屋门,正见张阿姨擦拭母亲的相框,仔仔细细的,那盆我以为已经死了的栀子花也浇了水,柔柔的亮亮的。一转身,她便看到站在门边的我,看着她尴尬的神情与若有期待的眸光,我微润着眼,笑着叫了声:“张阿姨!”而她潸然,我,终于还是哭了。
愁容渐渐舒展的父亲,“张阿姨”“擦拭母亲的相框”的细节,同样是生活中的寻常琐事,但却是造成主人公认知变化的两个互动因素,“栀子花”则是故事在进进退退中最终走向圆满的美妙的喻体。浇了水的“栀子花”已经是“柔柔亮亮的”了,于是,在这种氛围中,“她,潸然”,“我,终于还是哭了”。始终以一盆栀子花沟通脉络,贯串前后,映衬主人公爱憎的起起落落,寻常琐事的带情化的叙述烘染,昭示的乃是一种理解与和睦所造就的生命的升华。
文章的结尾写道:
栀子花活过来了,我们一家三口现在也相处融洽,信任的花朵在爱与耐心浇灌下重新绽放。花落无声,花开也无声,只有那淡淡的香气依旧香着我的肺腑,充满我的胸臆……
在寻常琐事中的托物寓情、写景映情这类技巧并不是太难掌握。中学生需要具备这种意识并能在临场发挥中自觉运用,这对于获得高分意义重大。
2.融真情于描写。
就是在自然景物或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融入真挚的情感。请看高考金牌作文《山中的雾好大》带情化的描写打动评卷老师的。
文章开头以一种略显惆怅的笔调展开对人物的描写:
“眉儿,眉儿,你的事咋样……”母亲的话还未说完,就感到胸口一阵憋闷,不由得剧烈地咳起来。眉儿低下头,眼睛里神色黯淡,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未拭净的泪珠儿。“娘……”眉儿轻轻地咬了咬下嘴唇,露出一排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这事您别瞎操心了,我自己心里清楚。”娘点点头,一副如获重释的样子,然后轻轻地叮嘱了眉儿一会儿,使又睡去了。听着娘打起了呼噜声,眉儿蹑手蹑脚下了炕,轻轻地关上了门去了。
制造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悬念之后,作者将眉儿带到了一条极易撩人情思的山间小路:
小路上,到处开满红红黄黄的野花,路旁不时飞过一只只小麻雀或百灵类的鸟儿,叫声是那样的婉转而悠长。要在往年,眉儿一定会采一大堆野花,别在自己的头上,胸上,再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蹲在水边一照,然后用手掩住红了笑脸背过身去,再抬头望望天上的云雀,生怕别人看见了似的。
然而现在,眉儿一边抓着一把野花,一边向空中抛去。泪,流成一条条小溪,黑黑的眸子绝望地望着山间的空谷。“娘——”,眉儿长喊了一声,“娘——”眉儿又喊了一声。
对当年充满着幸福感的细腻描写,山乡少女顾影自怜的娇美细节,今昔迥异的巨大的心理对极,流成小溪的泪,绝望的眸子,作者可以说是一笔一笔地渲染着情感的浓度。而眉儿“娘——”、“娘——”的一声又一声的长喊,更是平中见奇,似拙实妙,宛然两块逼人腑脏的大泼墨,将一位贫家姑娘的凄楚、郁闷、愁肠百结展示得淋漓尽致。当然,也使悬念得以强化。这时,作者才真正亮了底:
现在眉儿已经下定决心了。她用颤抖的手从怀里摸出了一张大红的帖子,她张开又细细的看了看,上面几行醒目大字再次映入眼帘:“你已被本院录取,请于X X年X X月X X日来本校报到”;眉儿合上了贴子,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烫金字“北京XX大学通知书”。她再次轻轻的摸了摸通知书的封面,然后猛猛地把手中的通知书向山谷中一抛,通知书在空中旋了好几个圈儿然后慢慢地飘离了她的视线。“啊!我的梦,我的大学梦,你将飘向何方?”眉儿自言自语道。然后她抬起头,向熟悉的小路走去。山中的雾好大啊!
原来,眉儿抛到山谷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眉儿“猛猛”的一抛,通知书慢慢地旋了好几个圈儿后的远去,有力地外化了眉儿的酸苦之情,也写尽了她无奈中的决断。随之,“山中的雾好大啊!”一句恰到好处的景物点染,与眉儿此时此刻的心理得到了天衣无缝的契合。接着是:
眼前的小屋近了,更近了,眉儿知道那是她的小屋,在那里有她疾病缠身急需治疗的妈妈。她推开门进去,“回来了,你的通知书呢,接到了没有?”眉儿避开了母亲灼热而焦急的双眼,咬了咬嘴唇说:“娘,我没有被录取!”泪再一次从她的脸上流下来。
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了,而作者却又在结尾处另起一行推出这样一句:
山中的雾好大啊!
这一笔,可以说是极成功的一笔。景物的再次点染不仅起了前后关照之效,更主要的是进一步托起了全文的苦涩基调和暗淡色彩,在象征这位善良少女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不免会在阅读者心幕笼罩一缕惆怅,勾起百般怜悯。
真切感受自己生活的周边,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将饱满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是达到感情真挚最好的方法。
1.融真情于叙事。即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到娓娓道来的叙写之中,使叙述的过程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如取材一位中学女孩与继母关系的高考金牌作文《花开花又谢》:
每一花里都藏着一个灵魂,它代表着信任,它需要用不绝的耐心和爱来浇灌……
一
“妈!”我又一次在梦中哭醒,望着窗台上那黑黑的相框里妈妈温柔的笑脸,仿佛她还在我身边,为我赶蚊子,为我煮早餐,陪我苦读至深夜,而不是去了那遥不及的天国……
我起身到阳台上给那盆栀子花浇了点儿水,望着洁白的花朵,就像看到了妈妈洁白的脸。妈!在天国飞累了就到这花瓣上歇一歇吧,这里永远是您可以栖息的地方!
一声梦中的哭,三个妈妈呵护的画面,恰如其分地完成了背景情节的交代。接着,作者就迅速将重点镜头转向这盆栀子花。用语简捷,笔调质朴,但情感的含量却相当丰富的。一种孤独与凄凉,一种仿佛被泪水涂染着的无助,在花与妈妈的迷离的叙述中表现出了悲怆的美。“在天国飞累了,就到这花瓣上歇一歇”这一句,作者更是用隐隐的曲笔,巧妙婉约的借物抒情,写尽了一个女孩丧母之痛和苦楚难言的思念,使一种淡淡的哀愁闪烁在字里行间。在把情感推向高峰的同时,也为后面情节的转折进行了有力的反衬。
二
“姣姣,快!叫张阿姨!”望着爸爸显得衰老的脸庞,看着旁边那个感觉很“贤惠”的张阿姨,我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天!我感到一种背叛的苦涩的液体流出了眼眶。我僵硬地走到阳台,抱起了那盆栀子花,转身进了我的小屋,任凭他们怎样叫也不出来。肩头娇弱的栀子花,因了一天的没浇水而显得蔫蔫的。我感到心中那朵信任的花也逐渐枯萎了……
三
从此,那位“张阿姨”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不论我愿意不愿意,妈成了我的“妈妈”,但我从来未和她说过一句话,与父亲也好像是陌路人。那个“张阿姨”也为我赶蚊子,也为我煮早餐,也陪我苦读到深夜——在隔壁。但这些在我眼里,都只是虚伪。嗤,还是想占据妈妈的位置!我心中满是愤恨。窗台上的栀子花,因我的无心照料已经快要枯死了,而我的心随着关闭了。
父亲准备续弦,极大地伤害了主人公。过了门的“张阿姨”怎么也得不到这位女孩的认同,而张阿姨对我与妈妈一模一样的做法,不仅形成了前后文的绵密的对应,表现了这位女人的善良,也为情节的再次转折提供了性格依据,铺下了合理承接的伏笔。
然而“栀子花”的“逐渐的枯萎”,“栀子花”“已经快要死”的描写,却是这两段中情感抒发的最浓郁所在,是使一系列寻常生活琐事闪射出诗意光芒的源泉所在,作者构思的匠心所在。
四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过。有时站在门外,听到家里混合着男声女声的笑声,恍如妈妈还活着,而父亲那终日不展的愁容也似乎消失不见了,心中的恨好像渐渐消失了些。那天我回来推天小屋门,正见张阿姨擦拭母亲的相框,仔仔细细的,那盆我以为已经死了的栀子花也浇了水,柔柔的亮亮的。一转身,她便看到站在门边的我,看着她尴尬的神情与若有期待的眸光,我微润着眼,笑着叫了声:“张阿姨!”而她潸然,我,终于还是哭了。
愁容渐渐舒展的父亲,“张阿姨”“擦拭母亲的相框”的细节,同样是生活中的寻常琐事,但却是造成主人公认知变化的两个互动因素,“栀子花”则是故事在进进退退中最终走向圆满的美妙的喻体。浇了水的“栀子花”已经是“柔柔亮亮的”了,于是,在这种氛围中,“她,潸然”,“我,终于还是哭了”。始终以一盆栀子花沟通脉络,贯串前后,映衬主人公爱憎的起起落落,寻常琐事的带情化的叙述烘染,昭示的乃是一种理解与和睦所造就的生命的升华。
文章的结尾写道:
栀子花活过来了,我们一家三口现在也相处融洽,信任的花朵在爱与耐心浇灌下重新绽放。花落无声,花开也无声,只有那淡淡的香气依旧香着我的肺腑,充满我的胸臆……
在寻常琐事中的托物寓情、写景映情这类技巧并不是太难掌握。中学生需要具备这种意识并能在临场发挥中自觉运用,这对于获得高分意义重大。
2.融真情于描写。
就是在自然景物或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融入真挚的情感。请看高考金牌作文《山中的雾好大》带情化的描写打动评卷老师的。
文章开头以一种略显惆怅的笔调展开对人物的描写:
“眉儿,眉儿,你的事咋样……”母亲的话还未说完,就感到胸口一阵憋闷,不由得剧烈地咳起来。眉儿低下头,眼睛里神色黯淡,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未拭净的泪珠儿。“娘……”眉儿轻轻地咬了咬下嘴唇,露出一排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这事您别瞎操心了,我自己心里清楚。”娘点点头,一副如获重释的样子,然后轻轻地叮嘱了眉儿一会儿,使又睡去了。听着娘打起了呼噜声,眉儿蹑手蹑脚下了炕,轻轻地关上了门去了。
制造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悬念之后,作者将眉儿带到了一条极易撩人情思的山间小路:
小路上,到处开满红红黄黄的野花,路旁不时飞过一只只小麻雀或百灵类的鸟儿,叫声是那样的婉转而悠长。要在往年,眉儿一定会采一大堆野花,别在自己的头上,胸上,再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蹲在水边一照,然后用手掩住红了笑脸背过身去,再抬头望望天上的云雀,生怕别人看见了似的。
然而现在,眉儿一边抓着一把野花,一边向空中抛去。泪,流成一条条小溪,黑黑的眸子绝望地望着山间的空谷。“娘——”,眉儿长喊了一声,“娘——”眉儿又喊了一声。
对当年充满着幸福感的细腻描写,山乡少女顾影自怜的娇美细节,今昔迥异的巨大的心理对极,流成小溪的泪,绝望的眸子,作者可以说是一笔一笔地渲染着情感的浓度。而眉儿“娘——”、“娘——”的一声又一声的长喊,更是平中见奇,似拙实妙,宛然两块逼人腑脏的大泼墨,将一位贫家姑娘的凄楚、郁闷、愁肠百结展示得淋漓尽致。当然,也使悬念得以强化。这时,作者才真正亮了底:
现在眉儿已经下定决心了。她用颤抖的手从怀里摸出了一张大红的帖子,她张开又细细的看了看,上面几行醒目大字再次映入眼帘:“你已被本院录取,请于X X年X X月X X日来本校报到”;眉儿合上了贴子,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烫金字“北京XX大学通知书”。她再次轻轻的摸了摸通知书的封面,然后猛猛地把手中的通知书向山谷中一抛,通知书在空中旋了好几个圈儿然后慢慢地飘离了她的视线。“啊!我的梦,我的大学梦,你将飘向何方?”眉儿自言自语道。然后她抬起头,向熟悉的小路走去。山中的雾好大啊!
原来,眉儿抛到山谷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眉儿“猛猛”的一抛,通知书慢慢地旋了好几个圈儿后的远去,有力地外化了眉儿的酸苦之情,也写尽了她无奈中的决断。随之,“山中的雾好大啊!”一句恰到好处的景物点染,与眉儿此时此刻的心理得到了天衣无缝的契合。接着是:
眼前的小屋近了,更近了,眉儿知道那是她的小屋,在那里有她疾病缠身急需治疗的妈妈。她推开门进去,“回来了,你的通知书呢,接到了没有?”眉儿避开了母亲灼热而焦急的双眼,咬了咬嘴唇说:“娘,我没有被录取!”泪再一次从她的脸上流下来。
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了,而作者却又在结尾处另起一行推出这样一句:
山中的雾好大啊!
这一笔,可以说是极成功的一笔。景物的再次点染不仅起了前后关照之效,更主要的是进一步托起了全文的苦涩基调和暗淡色彩,在象征这位善良少女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不免会在阅读者心幕笼罩一缕惆怅,勾起百般怜悯。
真切感受自己生活的周边,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将饱满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是达到感情真挚最好的方法。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