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抗疫练习题目及范文:关于“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倡议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武汉疫情发生后,网络上舆情汹涌。有的人在高喊“武汉加油”,有的人积极给大家提供防疫措施。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但是,有的人一听到自己身边有来自武汉的人,就立马变脸,恶语相加;还有的人,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却隐瞒情况不上报。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请你化名李华,以网民或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在《温暖周刊》写一封倡议书,针对上述情况,谈谈你的看法和态度。注意: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是“热点时事+特定情境+特定身份+特定文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生写作时必须有情境意识,既要置身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社会背景中,了解病毒和疫情的相关情况,还必须认真审读作文材料,立足作文材料,抓住材料中提出的具体问题。
“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考生要关注的重点是“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要面对社会大众提出防疫措施,撰写倡议书;同时还要纠正材料中“有的人”听到自己身边有“来自武汉的人”“立马变脸,恶语相加”和“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隐瞒情况不上报”的不理性做法,以提升人们的认识,引导大家理性对待身边“来自武汉的人”。
试题紧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重点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和社会参与意识,符合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
【审题提示】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写作情境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全国人民“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一热点事件。考生必须以此热点事件为写作大背景、大前提,置身于全国人民“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社会背景下。“但是”后列出的是不符合“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一主流价值观的现象,也是命题人向考生强调的审题立意的重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做到“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考生要针对这些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提出倡议,如果没有针对性,只泛泛而谈“联防联控,积极抗疫”就无异于隔靴搔痒,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则算不上立意。
2.典型任务的限制。在“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背景下,考生要针对材料中所提“有的人”的不理性做法撰写倡议书,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提出正确做法和防疫措施。“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暗示考生应选择议论文体;文章体式限定为“倡议书”,即考生要有读者意识,提出倡议,传达温暖,这样才有利于“联防联控”;倡议书的读者是社会大众,语言要通俗易懂;考生不管选择“网民”身份还是“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都需“化名李华”;考生是在《温暖周刊》上写倡议书,这一点也要在行文中体现出来。
3.价值判断的限制。“联防联控,积极抗疫”是当前国家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这是命题人特意强调的主流价值观,考生不可违背。“但是”后列举的是站在个人狭隘立场上,和大局观念相冲突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考生要对此持针砭批评态度,讲清利害,帮助他们扭转错误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联合全国人民“联防联控”。这是考生写作时需要持有的价值判断。
(二)开放性
1.写作身份是开放的。考生可以选择以网民的身份进行写作,也可以选择以“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进行写作。选择网民身份,是站在第三方立场,呼吁大家积极抗疫,理性对待“来自武汉的人”;选择“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则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进行写作,一方面要呼吁大家积极抗疫,另一方面还要委婉地提醒大家客观理性地对待自己。写作身份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2.说理方式是开放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让大众接受自己的观点,“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理性对待“来自武汉的人”。为达到这一写作目的,考生可以抓住病毒的传播特点,采用道理论证,引用专家的话进行说理;也可以用全国各地被感染者的例子进行事实论证,用事实说话,增强说服力。
【参考立意】
(一)切题立意:
1.联防联控,人人有责。
2.家人来自武汉,务必积极上报。
3.帮助“来自武汉的人“,才是联防联控。
4.帮助“来自武汉的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
(二)偏题立意:
1.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跑题,空喊口号,没有抓住试题中“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写作任务)
2.宅在家里,主动隔离,抗击疫情。(偏题,未能纠正材料中“有的人”的错误做法,不能很好地完成“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写作任务)
3.病毒虽无情,人间有大爱。(偏题,侧重到“人间有大爱”上,未能紧扣“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写作任务)
【佳作赏析】
关于“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倡议书
大家好!
近期,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重疫情,网络上舆情汹涌。有的人在高喊“武汉加油”,有的人积极给大家提供防疫措施。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但是有的人一听到自己身边有来自武汉的人,就立马变脸,恶语相加;还有的人,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却隐瞒情况不上报。
这些都不是积极抗疫的正确做法,甚至还会对联防联控造成不可预知的破坏性。为此,受《温暖周刊》之邀,我以网民的身份提出以下倡议:
一、如果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一定要积极上报,主动隔离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之一是飞沫传染,一米的距离就有可能传染。如果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却故意隐瞒,受到传染的首先是自己的家人。也许你觉得他没有发病体征,但是病毒是有潜伏期的,他虽然自己没发病,但身上带菌,随时可能传染给其他人。河南安阳姓鲁的一家人被感染,就是因为家里有人来自武汉,他自己没有发病体征,看起来很健康,却传染了全家。我想我们谁都不愿意全家人都感染上无药可医的疾病吧。所以,为了你和你家人的健康,如果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一定要积极上报,主动隔离观察。
二、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帮助“来自武汉的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来自武汉的人“被感染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又该怪谁?打击谩骂不是武器,更不是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正确方法。今天你不帮他,恶语相加,明天被传染的就可能是你,那时即使你不是“来自武汉的人“,但你是“被来自武汉的人传染的人”,你同样会成为被谩骂的对象。如果大家只是骂来骂去,不想办法防控,那对于控制住疫情只能是于事无补。
病毒无情人有情,对于从武汉归来的人,我们要同情、理解他们,通过微信等网络手段积极声援,讲清利害,劝他们为了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主动上报,
积极隔离。只有传递温暖,传递友爱,帮助那些”来自武汉的人“主动隔离,积极防疫,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才能真正做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最终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三、宅在家里,就是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发病的人还好办,必须隔离救治,可怕的是携带病毒没有发病或者在潜伏期的病人。因为这些人有更广泛的传播性,如果一个人无意中感染病毒,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外出,就会传染很多人,这样恶性循环则会导致后果难以预料。所以宅在家里,就是防疫。当然,在家也需要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003年,我们曾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团结起来,联防联控,积极抗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战。
武汉疫情发生后,网络上舆情汹涌。有的人在高喊“武汉加油”,有的人积极给大家提供防疫措施。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但是,有的人一听到自己身边有来自武汉的人,就立马变脸,恶语相加;还有的人,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却隐瞒情况不上报。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请你化名李华,以网民或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在《温暖周刊》写一封倡议书,针对上述情况,谈谈你的看法和态度。注意: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是“热点时事+特定情境+特定身份+特定文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生写作时必须有情境意识,既要置身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社会背景中,了解病毒和疫情的相关情况,还必须认真审读作文材料,立足作文材料,抓住材料中提出的具体问题。
“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考生要关注的重点是“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要面对社会大众提出防疫措施,撰写倡议书;同时还要纠正材料中“有的人”听到自己身边有“来自武汉的人”“立马变脸,恶语相加”和“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隐瞒情况不上报”的不理性做法,以提升人们的认识,引导大家理性对待身边“来自武汉的人”。
试题紧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重点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和社会参与意识,符合立德树人的命题理念。
【审题提示】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的写作情境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全国人民“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一热点事件。考生必须以此热点事件为写作大背景、大前提,置身于全国人民“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社会背景下。“但是”后列出的是不符合“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一主流价值观的现象,也是命题人向考生强调的审题立意的重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做到“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考生要针对这些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提出倡议,如果没有针对性,只泛泛而谈“联防联控,积极抗疫”就无异于隔靴搔痒,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则算不上立意。
2.典型任务的限制。在“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背景下,考生要针对材料中所提“有的人”的不理性做法撰写倡议书,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提出正确做法和防疫措施。“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暗示考生应选择议论文体;文章体式限定为“倡议书”,即考生要有读者意识,提出倡议,传达温暖,这样才有利于“联防联控”;倡议书的读者是社会大众,语言要通俗易懂;考生不管选择“网民”身份还是“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都需“化名李华”;考生是在《温暖周刊》上写倡议书,这一点也要在行文中体现出来。
3.价值判断的限制。“联防联控,积极抗疫”是当前国家最主要的任务,也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这是命题人特意强调的主流价值观,考生不可违背。“但是”后列举的是站在个人狭隘立场上,和大局观念相冲突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考生要对此持针砭批评态度,讲清利害,帮助他们扭转错误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联合全国人民“联防联控”。这是考生写作时需要持有的价值判断。
(二)开放性
1.写作身份是开放的。考生可以选择以网民的身份进行写作,也可以选择以“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进行写作。选择网民身份,是站在第三方立场,呼吁大家积极抗疫,理性对待“来自武汉的人”;选择“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则是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进行写作,一方面要呼吁大家积极抗疫,另一方面还要委婉地提醒大家客观理性地对待自己。写作身份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2.说理方式是开放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让大众接受自己的观点,“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理性对待“来自武汉的人”。为达到这一写作目的,考生可以抓住病毒的传播特点,采用道理论证,引用专家的话进行说理;也可以用全国各地被感染者的例子进行事实论证,用事实说话,增强说服力。
【参考立意】
(一)切题立意:
1.联防联控,人人有责。
2.家人来自武汉,务必积极上报。
3.帮助“来自武汉的人“,才是联防联控。
4.帮助“来自武汉的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
(二)偏题立意:
1.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跑题,空喊口号,没有抓住试题中“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写作任务)
2.宅在家里,主动隔离,抗击疫情。(偏题,未能纠正材料中“有的人”的错误做法,不能很好地完成“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写作任务)
3.病毒虽无情,人间有大爱。(偏题,侧重到“人间有大爱”上,未能紧扣“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写作任务)
【佳作赏析】
关于“联防联控,积极抗疫”的倡议书
大家好!
近期,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重疫情,网络上舆情汹涌。有的人在高喊“武汉加油”,有的人积极给大家提供防疫措施。联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但是有的人一听到自己身边有来自武汉的人,就立马变脸,恶语相加;还有的人,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却隐瞒情况不上报。
这些都不是积极抗疫的正确做法,甚至还会对联防联控造成不可预知的破坏性。为此,受《温暖周刊》之邀,我以网民的身份提出以下倡议:
一、如果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一定要积极上报,主动隔离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之一是飞沫传染,一米的距离就有可能传染。如果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却故意隐瞒,受到传染的首先是自己的家人。也许你觉得他没有发病体征,但是病毒是有潜伏期的,他虽然自己没发病,但身上带菌,随时可能传染给其他人。河南安阳姓鲁的一家人被感染,就是因为家里有人来自武汉,他自己没有发病体征,看起来很健康,却传染了全家。我想我们谁都不愿意全家人都感染上无药可医的疾病吧。所以,为了你和你家人的健康,如果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一定要积极上报,主动隔离观察。
二、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帮助“来自武汉的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来自武汉的人“被感染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又该怪谁?打击谩骂不是武器,更不是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正确方法。今天你不帮他,恶语相加,明天被传染的就可能是你,那时即使你不是“来自武汉的人“,但你是“被来自武汉的人传染的人”,你同样会成为被谩骂的对象。如果大家只是骂来骂去,不想办法防控,那对于控制住疫情只能是于事无补。
病毒无情人有情,对于从武汉归来的人,我们要同情、理解他们,通过微信等网络手段积极声援,讲清利害,劝他们为了家人和周围人的健康主动上报,
积极隔离。只有传递温暖,传递友爱,帮助那些”来自武汉的人“主动隔离,积极防疫,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才能真正做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最终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三、宅在家里,就是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发病的人还好办,必须隔离救治,可怕的是携带病毒没有发病或者在潜伏期的病人。因为这些人有更广泛的传播性,如果一个人无意中感染病毒,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外出,就会传染很多人,这样恶性循环则会导致后果难以预料。所以宅在家里,就是防疫。当然,在家也需要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003年,我们曾万众一心抗击非典,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团结起来,联防联控,积极抗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战。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