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描写
描写是一般叙述文体常用的表现方法,是写作的一种基本手段。那么,什么是描写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写作人物描写静动态描写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描写的内容。
一、细描与白描
1.细描。细描是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进行浓笔涂抹,细描是文章的血肉。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描,就不会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就没有文章的真实感。大文豪鲁迅说过,描写人物最好写他的眼睛。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情景就采用了细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正是这个细描,写出了父亲的艰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鲁迅在《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先前买酒时,付钱时得意洋洋地“排”出九文大钱,而到后来却“摸”。这些细描,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毒害之深而又迂腐穷酸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2.白描。白描是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比如,《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里
未加任何夸张、渲染,可是一个饱受欺凌的旧知识份子孔乙己的形象却鲜活地站在了读者面前。
二、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常用的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常用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如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衬托,描写出罗敷无与伦比的惊人之美,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
正面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有:(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2)心理描写,即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进行的描写。(3)行动描写,即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4)语言描写。精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能使文章增色许多。那么,怎样描写语言,运用语言呢,首先,引用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作文升格的一大诀窍。合理而巧妙地运用风趣语言,能够化生硬为生动,变平常为非常。幽默的语言如夏天的凉风能使人清爽;幽默的语言是山间的清泉,令人心旷神怡;幽默的语言可以打开尘封的记忆,使人敞开心扉,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比拟句,“他的学问多得挤掉了头发”。调侃式的,一位老师说:“如果坐在后面说话的同学都能像前面玩手机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就不会影响中间睡觉的同学了”。这样的语言都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再比如,这样的打油诗:“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觉,又恐明日挨训,恶语似毒箭。无限凄凉情,真想离人间。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天开眼,与作业再见”。这首反映课业负担繁重的打油诗,
幽默中透着一股辛酸,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修辞能使语言优美,还能突出主旨,优化结构。比如,“我们用心灵呼唤友谊,让友谊变成清晨你窗前一缕温暖的阳光,让友谊成为小鸟的清啼,在你耳畔吟唱,让友谊成为你寒冷时身边红红的火炉,让友谊变成烈日下你头顶的一片绿荫”。这段排比、比喻句,尽情呕歌了友谊。四个句子条理通畅,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增添了气势。再比如,朱自清《春》中的第四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灵活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很优美,读这样的语言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再次,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既能增强表达效果,又能展示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比如,“荷花映日的六月,我彷徨于河边。我不愿沉迷于李清照‘冷冷清清’的凄凉,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沧桑,更不愿‘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泪流满面??”这段文字优美,但不雕琢,句式灵活多样,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流畅悦耳。再比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地轻轻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这段文字引用这些名人诗句,不仅使文章语言优美,增强了表达效果,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三、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比如,“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段文字优美,描绘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动态描写是指以动来写静,或用修辞手法
对事物进行描写。比如,“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动态描写,淋漓尽致,仿佛读者看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可分为两类:
1.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如前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中的那两段文字。
2.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比如,写一个学生,就要联系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鲁迅《孔乙己》中,“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既是自然环境描写,又是社会环境描写,预示着孔乙己将要来临的命运。
描写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把客观对象写的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学好描写这种方法,也会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写作人物描写静动态描写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描写的内容。
一、细描与白描
1.细描。细描是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进行浓笔涂抹,细描是文章的血肉。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描,就不会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就没有文章的真实感。大文豪鲁迅说过,描写人物最好写他的眼睛。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情景就采用了细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正是这个细描,写出了父亲的艰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鲁迅在《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先前买酒时,付钱时得意洋洋地“排”出九文大钱,而到后来却“摸”。这些细描,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毒害之深而又迂腐穷酸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2.白描。白描是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比如,《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里
未加任何夸张、渲染,可是一个饱受欺凌的旧知识份子孔乙己的形象却鲜活地站在了读者面前。
二、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常用的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常用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如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衬托,描写出罗敷无与伦比的惊人之美,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
正面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有:(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2)心理描写,即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进行的描写。(3)行动描写,即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4)语言描写。精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能使文章增色许多。那么,怎样描写语言,运用语言呢,首先,引用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作文升格的一大诀窍。合理而巧妙地运用风趣语言,能够化生硬为生动,变平常为非常。幽默的语言如夏天的凉风能使人清爽;幽默的语言是山间的清泉,令人心旷神怡;幽默的语言可以打开尘封的记忆,使人敞开心扉,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比拟句,“他的学问多得挤掉了头发”。调侃式的,一位老师说:“如果坐在后面说话的同学都能像前面玩手机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就不会影响中间睡觉的同学了”。这样的语言都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再比如,这样的打油诗:“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觉,又恐明日挨训,恶语似毒箭。无限凄凉情,真想离人间。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天开眼,与作业再见”。这首反映课业负担繁重的打油诗,
幽默中透着一股辛酸,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修辞能使语言优美,还能突出主旨,优化结构。比如,“我们用心灵呼唤友谊,让友谊变成清晨你窗前一缕温暖的阳光,让友谊成为小鸟的清啼,在你耳畔吟唱,让友谊成为你寒冷时身边红红的火炉,让友谊变成烈日下你头顶的一片绿荫”。这段排比、比喻句,尽情呕歌了友谊。四个句子条理通畅,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增添了气势。再比如,朱自清《春》中的第四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灵活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很优美,读这样的语言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再次,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既能增强表达效果,又能展示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比如,“荷花映日的六月,我彷徨于河边。我不愿沉迷于李清照‘冷冷清清’的凄凉,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沧桑,更不愿‘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泪流满面??”这段文字优美,但不雕琢,句式灵活多样,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流畅悦耳。再比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地轻轻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这段文字引用这些名人诗句,不仅使文章语言优美,增强了表达效果,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三、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比如,“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段文字优美,描绘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动态描写是指以动来写静,或用修辞手法
对事物进行描写。比如,“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动态描写,淋漓尽致,仿佛读者看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可分为两类:
1.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如前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中的那两段文字。
2.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比如,写一个学生,就要联系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鲁迅《孔乙己》中,“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既是自然环境描写,又是社会环境描写,预示着孔乙己将要来临的命运。
描写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把客观对象写的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学好描写这种方法,也会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