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痛思作文教学4400字
感谢话题式作文和材料作文,让我们的学生有了从概念化作文的樊篱走出的可能。然而,虽然话题式作文在高高的山顶上向我们深情地招手,但那样毕竟是远山的呼唤,对于沉在概念化作文谷底的老师和学生来说,它的呼唤,显得微弱而模糊。我们的学生,尤其老师应该进行反思了。
目前的作文教学
几年前,新概念作文的横空出世和话题式作文的呱呱坠地,终于让我们有远见、有能力的语文老师暗暗惊喜:真正的作文回来了!那些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让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中国的孩子是有想象力的、创造力的;那些在话题式作文和材料作文考试中浮出水面的好作文,让我们看到了作文教学的曙光。但是,这些学生只是作文"特区"里的下海者,寥若晨星,大部分学生或岸上观望,或无动于衷。小学生仍在模仿"范文",中学生仍在咬住一个陈旧的观点作没有意义的乏味议论,主题陈旧,内容老套,语言死板。不应该责备我们学生,我们应该自责。
二、作文的选材和行文
应该承认,文学作品和应试作文是有区别,但它们都属于写作范畴,天下的写作是相通的。我们知道作家创作玩的是"生活"二字,但是很少有老师告诉学生写作文章应该从生活中捞素材。我们痛切地看到:绝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仍然让我们的孩子背诵抄写好词好句好段,一天一页甚至两页;仍然让我们的孩子翻看背诵学生"范文",一天一篇到两篇。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的爸爸永远"浓眉大眼、鼻梁高挺",他们的妈妈永远"丹凤眼,樱桃嘴"。那些腰身粗状、满面瞧悴的中年妇女是谁的妈妈?那些小眼睛、扁鼻子的中年男人是谁的爸爸?我们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描写他们?为什么不能描写普通的妈妈下岗了,平凡的爸爸晚上睡觉打呼噜了?
在一些老师的误导下,我们的孩子一拿起笔来,就用定势了的思维去想范文的开头、中间、结尾。所以一个班的作文看了第一篇,就不用看X篇了,第X篇是第一篇的克隆。开头议论(倒叙),中间二到三件学习、纪律、道德方面的老例,结尾点题,"三段式"作文模式仍死死框着孩子们的形象思维。
惯性的力量是如此的势猛,小学生进入中学,概念化的作文已网住了他们,他们继续在网里刻苦地作茧,把自己包的更厚!尽管话题式作文和材料文体不限,许多中学生却自然而成地"喜欢"上了议论文。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没有写新作文的新思维,所以,尽管命题者苦心经营出了一个诸如"诚信"这样具有诱惑力的话题,他们还是不由自主地罗列诸如"我们应该讲诚信"这样一浅白而陈旧的观点,然后用老得掉牙的名人名言名例作无聊的证明。即便是有创造力的学生,会在散文里用大话套话乌鸦般无情地抒情或知了般重复别人的议论,而把记叙文写成了"三段式"。他会这样开头:"生活中有许多星,让我给你摘一颗诚实之星叙述一下吧"。他会这样结尾:"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讲诚信"。文章像乌龟,带着沉重的壳子,活泼何言?
文发乎情,文无定法。这些从范文中"选材"的作文能有感情吗?这些从范文中"盗窃"行文思路的作文不容易概念化吗?
不少老师慨叹学生作文无从下手。责任在学生吗?责任在我们自己。如果让学生把眼光投向生活,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了。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们,生活不仅在学校里、家里、放学路上,在人间;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们,生活中不仅有同桌。老师、父母,还有别人。人间能写尽吗?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作文的丰富多彩。
没有文化积淀,就没有好作文。如今,有几位老师劝学生阅读中外神话、童话、名著,朗读背诵古诗文,现当代作家经典散文呢?其实,《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就是无数篇写人叙事记叙文的大集合,它会告诉学生怎样写人叙事,《红楼梦》会告诉学生"文发乎情"。人类淘金似的挑选出来的优秀篇章,有一种魔力、一种磁场,它在潜移默化中,悄悄地诱导学生如何作文,润物细无声。经典作品和学生范文相比,孰优孰劣,这么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的许多老师一直混淆着,内行干着外行的事情,我们对不起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孩子。
要求以"名人效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个学生以《儿子的故事》为题写了一篇小相声,内容大概描写一个受名人影响的孩子,满嘴广告词,在生活中闹出诸多笑话,内容有趣,语言活泛,主题新颖,发人深省,令我们慨叹:生活是第一老师。
要求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个学生以《网化历史》为题叙述人类从部落开始结网,网至部落群、诸候国、国家、"地球村"、太空,结网的轨迹是:步行-马车-蒸汽机-内燃机-电波-网络。选材独特,见解深邃,令我们慨叹:书本是第二老师。
在生活中选择典型、独特的材料,在经典作品中学习行文章法,读生活,读经典,这两种知识才是写作的法宝。
三、故事的编述
话题式作文和材料作文终于准确地确定了作文中学生的角色,文化积淀在作文中的回归,让我们的学生最终明白了自己不应该是一个"政论家",而应是一个具有个性的"文化家""思想家"。话题式作文和材料作文最不能容忍学生对热点话题进行概念话的、毫无新意的论证。用一个典型、独特的故事,形象,发散式地谈谈对话题的独特看法,给人以启示,是话题式作文欢迎的作文者。所以,不妨明确一点说,记叙文、散文、甚至小说、小话剧、小杂文、小随笔是最受欢迎的写作样式。而概念化作文时代的第一大文体-议论文,在话题式作文的今天,在思想还未成熟的中学阶段,它已经退出了主角的席位,一般学生在一篇议论文中谈不出对别人有启示的观点来。
这里,想重点谈谈记叙文的故事编述。
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记叙文一定要写真人真事,不写真人真事的孩子是骗人的孩子,他们把作文当成了数码相机。一方面,误导孩子从范文中"选择"
假材料,一方面要求孩子必须写真人真事,这是一对捉弄孩子的矛盾。所以,小学生作文不是从范文中窃取老套的事例,就是把从生活中捞来的素材写的乏味至极。
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可悲地失去了想象力、创造力,把记叙文写成了通讯报道,把散文写成了思想汇报,把随笔、杂文写成了干巴巴的一般议论文!
有一位小学老师这样质问学生:你爸修自行车的,怎么成劳模了?这个老师连生活中的"爸爸"和作文中的"爸爸"区分不开来,他差点把这个学生问碰墙了。
作文就是创作,必须告诉孩子作文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故事完全可以虚构,只是感情感受必须真实。事真未必情真,事假未必情假。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许多老师没有告诉孩子。于是我们的孩子是这样叙事的:我爸打了我,我学习成绩上去了,我喜欢我爸。事是真的,情却是假的。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作文教学教会了我们孩子如何骗人。孩子未必喜欢这个踹他的爸爸,他更喜欢下我们家每天晚上都要发生战争,战争是由我爸发动的。你听,"呜-嗵!"我爸朝伊拉克巴格达发射了一枚巡航导弹;"呜-嗵!"我爸又朝巴士拉发了一枚战斧式导弹。妈妈和我饱受战争折磨,一个月下来,我妈面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爸爸-
成了伊拉克儿童,满面憔悴;我成了伊拉克儿童,满面灰暗。我和我们家的议长---妈妈商量后,准备弹动"布什总统"。
生活中,这个孩子的爸爸呼噜声没这么大,但他虚构得很成功。"网"为话题,一个学生以本班同学为原型,虚构了一个故事:一位差生在家长、老师、社会组成的强大的网络中,窒息得难以忍受,自杀了。如果不虚构,主题会突出吗?
四、作文的语言
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的学生却在一些老师安设的油锅中煎熬,设置的的障碍中跨栏奔跑,他们累啊。
小学阶段,孩子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背诵抄写好词好句好段,所以,他们的作文语言忽而丑陋,忽而华丽,那是他们硬给自己的作文中嫁接了一段好句好段,就好像给黑铁烂铜上镶上了一颗蓝宝石。中学阶段,"题海战"使学生无暇阅读经典,有一点空闲,搂着《读者》、"校园文学"、甚至《女友》迷醉于其中,他们作文语言华丽而轻飘在所难免。
其实,作文语言第一难关是简洁。如果认真修改一篇学生作文,就会发现他们滥用关联词、介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年级越高,句子越长,似乎长就是表达能力。他会把"一天下午"写成"在一天下午",把"学习好,品质好"写成"学习很好,而且品质也好"。我们学生的语言或脂肪太厚,急需减肥,或赘疣肿大,需要割除。用简洁的句子把事情叙清楚了,就是好文章。鲁迅的语言简洁,学生为什么不学学鲁迅的干净?四大名著语言简洁,学生为什么不学学他们的利索?《赤免之死》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启示我们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秘诀在哪里。
简洁不等于死板。简洁了,更容易活泛,就等于轻装了更容易跳舞一样。然而文章语言的生动不是华丽词语的堆砌,不是给文章移值别人的好词好句好段。看看我们一些所谓的好作文,词语堆砌的如同把一个清丽的小女孩抹成了女妖精。那些修辞,不是自己的创造,而是照搬。小学生最多把柳树叫"妹妹",把杨树叫"哥哥";而中学生,没见过蔷薇,哀叹蔷薇,没见过郁金香,惋惜郁金香,扭捏作态,十分幼稚。
孩子的天性调皮,可他的文章语言小脸拉得老长,语言的嘴角不知道微笑,活泼的小孩竟让活泼远离了文章。应该告诉学生,巧用词语不要滥用词语,自己创造修辞不要照搬别人的修辞,让语言微笑甚至哭泣,不要让语言生硬甚至僵硬。让我们把上面那篇作文继续摘录下去---
议长妈妈说:"老东西,我们需要和平,请你停止夜间空袭巴格达"。
小议员我说:"请总统先生热爱儿童!"
总统爸爸耍赖,"我的夫人,你不是寂寞吗?我的独生子,你不是孤独吗?我加班跟你们聊天,你们还说啥!"
我大声道:"我不孤独,月亮上的嫦娥才孤独哩,你跟嫦娥聊天吧"。
妈妈咬牙切齿地说:"我不寂寞,也跟你没有共同语言!我给你找个能聊得来的,可漂亮了,双眼皮!"。
爸爸瞪大眼睛问:"谁?"
妈妈说:
"猪!"
爸爸噎得半天说不上话来。
最终,妈妈和我商量,决定采取"隔离"政策。每天晚上,我和妈妈分别闭上两个卧室的门,一会就从客厅传来发射导弹的声音,但是,那已经很遥远了,仿佛爸爸在伊拉克发射,我们住在安全的北京一样……
这篇文章,几乎没用形容词,但行文活泼,令人喜罕。
不要让学生做无意义的事情了,用那些时间,让学生背诵古诗文、阅读经典,培养他们的语感;改变学生修炼语言的方向,让他们在多彩的生活中提炼有生命的语言吧。语言重在表现和穿透力。
五、教师的修养
过去的官员或许就是作家,过去的教师都能写两句文章。而我们今天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有几位安下心来阅读经典、做做学问,有几位闲暇之余写写文章?所以,我们一部分同志不是教授者,而是教授匠;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自个的写作经验。
话题式作文和材料作文考查的是一个学生的文化积淀。一个没有积淀的老师如何教授话题式作文和材料作文?一个没有写作经验的老师如何传授新作文知识呢?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个学生借鉴音乐剧《猫》写了一篇讽刺作文教学的荒诞音乐剧,老师竟无从下手,没有看懂。这些老师不但把自己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也把作文教学推到了尴尬的境地。
与话题式作文俱进吧,不然,尴尬不是结局,淘汰或许等着我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