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箭士柳白猿观后感4
武侠、武林,抑或江湖,仅仅作为文学中小说一派的分支。在历史上,我并不相信存在金庸式的武侠;但在小说里,武林或者说江湖,是真实的,是令人信服的。这一点,归功于人的想象力和先祖创造的文字。 徐浩峰笔下的武侠,更接近我想象中现实世界里的江湖。先声明,执笔前还从未拜读过徐先生的作品。但我间接地通过他的电影,了解到了民国时期的武侠。就像去年才读了金庸的小说,可是之前也都看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小说远比影像精彩,看完后意犹未尽,这是我读完《天龙八部》后的感触。其实,观赏完《师父》和《箭士柳白猿》,我也是这种感觉。既然没读原著,全然与文字无关,我是欣喜地又跑到了另一武侠世界。《箭士柳白猿》的背景设定在1920~1923年,军阀混战时期。主角是叫柳白猿,但不是他真正的名字,至于改名的缘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于承惠饰演所谓的反派,投靠于杨乃志元帅,除了一身好武功,别无他长。另有两名主要的女性角色,以及于承惠的徒弟。故事情节我不便细说,说实话,是他们的关系没理清楚,然而,正是这种不落俗套的剧情吸引了我。其实,挺怪异的。 徐浩峰的民国武侠风,最难得的是,没有与台湾香港的派系有任何重叠。这跟他成长的环境,亲身经历有很大关系。他本出身在武术世家,而且从小习武,知道武学的精髓。徐氏武侠,更接地气。影片中的打斗场景,没有内功绝学,没有飞檐走壁,都是手持武器或者赤手空拳一招一式的搏斗。与西方的打斗相较也有明显区别,姿势更有韵律,招势虚实变化,身手灵动飘逸。大多时候,不见暴力,只见拳脚。当然,既然是小说,又是武侠,夸张的地方也有,比如柳白猿高超的箭术。拉弓不看弓,用肘不用手,出门前必须比对画像等等,这些都在暗示柳白猿绝世无双的技艺。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恰恰也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世上再无柳白猿。制箭工艺得以传承,但箭术失传。 箭术实际上未必完全消失,我们依然能在运动赛场上看见它们。体育,也可能是新一代的武侠。但如果你还在怀念过去,或者说,你已经习惯了刀光剑影的武林,文学永远是武侠世界的沃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