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阶梯式设问”的话题想到的
阶梯式设问:一个同行提出的话题。我对这概念没有什么了解,姑且依照字面,临时赋予它一点含义:“设问”,指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阶梯”,指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考虑的凭借和途径。讨论仅限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此外,我想议及“阶梯式设问”可能蕴含的教学理念。 一、阶梯式设问的必要性及联系生活铺设理解文本的垫脚石 如果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之间有一个思维跨度这样的事实,我们就有理由重视起由此及彼的各个中间环节。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过一条河这个方便的比喻。一条清浅的小溪,如果宽度合适,可以一跃而过;要是再宽些,可以踩着抛掷在其中的石头过去。渡过一条更宽更深的河,我们要借助桥梁或渡船;当然,我们也可以是游水的好手,披波而过。渡河的方式像河流呈现出的姿态一样多。但这远不能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本身的丰富程度相比。 是领着学生或推着学生过一条河好呢,还是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可行的过河方法好呢?这样的问题不成问题。如果我们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合乎逻辑的思考,得出更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结论。从感知的层面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主张帮助学生结合其熟悉的生活,引起阅读的“同情心”,达到渐悟。 以高中生熟知的《荷塘月色》为例吧。很多教师都愿意问及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的原因,但那答案又常常是未必使人信服的。有一种长期流行的观点,是从文末所署的日期和作者同时期的两篇文章推测出来的断语,认为是忧心于国民党对于异己者的屠杀;也有人本着知人论世的古训,联系到朱先生家境窘迫,子女众多等情况,断言为生活压力使然。作为一种探讨,都似乎有一定的理由,但仔细辨析又嫌武断。文学是艺术,源于生活,又不能与生活一一对号入座。讲解本文,“颇不宁静”的原因或许并不是一定要探讨的,而“颇不宁静”背景下寻找的解脱方式以及对古典诗意美的向往与惋叹倒是很耐人寻味的。而朱自清先生的文笔风华也恰在这种追寻与惋叹中呈露出来。 沿着这样的思路,在品味本文的思想情感时,不妨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当然,由学生提出问题会更合乎时下教学的拍节。 1、在生活中,大家有过心里十分纠结、烦乱的体验吗? 2、“心里十分纠结、烦乱”,用比较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心里颇不宁静”。大家在“心里颇不宁静”的时候,都用什么方式来使自己解脱呢? 3、朱自清先生面对“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怎么做的? 4、你认为朱自清先生使自己暂得片刻宁静的方式可取吗? …… 第一个问题,旨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搭起与文本对话的桥。这样的问题,学生应该是有话可说的,也便于在接下来的赏读中“将心比心”,是走进文本的前奏。 第二、三两个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在“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