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暑假期间,游跞到了闻名已久的四川乐山,见到了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刻坐像——乐山大佛。
身在游船上,面对眼前巨大的佛像,游跞惊呆了,他想不到“大佛”竟大到了这种地步。整座佛像,就是一座山,矗立在眼前。
导游小姐介绍:乐山大佛又称嘉州古佛;佛像71米,肩宽24米;整座佛像造型宏伟,比例和谐。
从江面上看,大佛头顶蓝天,背靠凌云山栖鸾峰,面江端坐;大佛脚下正是岷江与青衣江交汇的宽广水面。两边陡峭的赭色崖壁以及凿嵌在崖壁上的许多高低不等、大小不同的神、佛石像,更增添了大佛的壮观和恢宏气势。舍船登岸,穿行过崖壁上的狭窄通道,游跞来到了大佛的脚下。他背倚围栏,仰望着大佛,内心感溉万千。他不禁问道:大佛是何人所造?为何要一造?
唐朝开元元年(713年),贵州僧人海通在凌云山结庐而居。眼见青衣江与岷江汇流山下,每到夏季,洪水暴涨,激流直冲绝壁危崖,危害行船,真是“舟随波去,人亦不予”。于是海通发下宏愿:“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他想把绝壁上的石头抛到江底,使河床升高,减弱水势,使这段江面水流趋缓。可这样的工程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于是,他利用唐代光明普遍信奉佛教的心理,决定集资造座弥勒坐像,把凿像凿下的石块填在江底。为集资造佛,他走遍大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一次,一位贪官向他索要财物,他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贪官说:“尝试将来。”海通当即剜出自己的眼珠,送到贪官面前,贪官:“大惊,奔走祈悔”。海通的行为不仅是贪官“祈悔”,反过来又激励了民众,一心造佛。遗憾的是大佛的头像刚“出世”,海通就去世了。后来,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捐献官俸开凿佛像;唐开元中期,朝廷下令用麻盐之税作造像资金。但佛山人只修到膝头以上。停工40年后,西川节度使韦皋“以俸钱五十万佐其费”,重新开始造佛工程。这样,又修了约19年时间,到唐贞元十九年(803年),终于完成了佛像的整体开凿及通体着色和配套保护工程。
整整修了90年啊,真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也不知凝聚了古代人多少心血和智慧。游跞凝视着这尊巨大的举世无双的石刻艺术精品,内心激情澎湃。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