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读书笔记:后遗症
我就问,有多少人,可以在家暴面前无动于衷。看了一篇文章,印象深刻。家暴,“可以原谅,但没必要”。看到这句话时,整个人都不好,我好像看到一个冷漠、孤僻的人。
没有看过电影《狗十三》,但看过简介,感觉很恐怖,大部分被家暴过的人的真实写照。肢体暴力产生胆怯——胆怯是一种神经质的行为。往往来自毫无理由的家庭暴力,一点小事就遭到惩罚,可能惩罚并不严重,但往往在心理产生了一个机制,遇见点什么事都感到害怕,这是一种心理投射说的就是我。被打多了,心理创伤也就淡了。我们看着它们被风沙掩埋,也许有一天会爆发,但对象绝不是父母。
别再骂网络喷子了,无视就好了,他们只是想在网上找存在感。“能被称为青春期的幸存者,大多数人...是从那个时候死的”。感触深不深。“悲剧背后,家暴成了一种无法治愈的痛,无论对身体还是身心”。这是一句赤裸裸的真话。大部分人不会去思考父母带给自己的伤害,因为那些太沉重,太累。看淡了,也就过去了。骗一下自己,我的心没问题,上面很光滑,没有创伤。
厌恶这样的自己,虚伪。“原生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说不清,或许就是一辈子”。看完那篇文章,莫名心疼,想哭。
对自己好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