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屋记忆
时常在梦里,梦到了记忆里的老屋。祖先们用汗水和泥土,浇筑起了四周的墙壁,又不远万里,挑选出坚实的树干,搭建起了房屋的骨梁。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吆喝着村里的老老少少。铺上新砍的老竹,盖上碎石,揉和不多的沙灰,稍微平整后,便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他们辛劳了一生,来不及贪恋多少尘世的烟火,就离开了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屋子。
后人,又嫌弃它们修得不够宏伟,壮丽。于是乎,它们活在世间的时辰,也变得越来越短。
前些日子,村寨里的最后一家泥土房,终于也完成了它在世间的使命。老屋,也成了一代人,最后的回忆。
然而,我记忆里的老屋却一辈子都不会倒坍。
八岁以前,叔叔和父亲还没分家,一大家子就住在村寨最下方的老屋里。门前有一块宽大的石头,卧在屋前爬满丰收瓜藤的架子下,一家人倒水都会刻意往它身上冲,青苔无处藏身,又有孩子经常在上面滚爬,早已磨得光亮。
由于地处村落最下方,院前自也有一条水沟。它承载了排水,输送肥料的职能。偶尔,还能捡到从上面冲下来的大鱼。
门槛旁,模糊记得有一根,支起了纳凉棚子的柱子。裂开着几条瘢痕,那时却是我夹着放鞭炮的地方。胆小,又贪玩,总是拿着长长的火星,点燃后立马撤回去家里。
留在记忆深处的,却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它原来没翻新之前的样子。
父母亲,从长辈和亲朋那里,借了些钱,盘下了一家去别处盖了房的老屋子。
刚来的时候,我记得只开了个小门,白日里也是黑漆漆的。
后来,父亲按照他的想法,封了原先的小门,换了个方向,开了一个大门。我们一家子,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家。
房子不大,却布置的很妥当。上下两层,依旧是泥土墙,木梁,中间被木板隔开。人走在上面,仿佛就像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在谱写他美丽的曲子。
大门开在一条村里人必经的路旁,人们去挑水,干活,甚至放养牲畜回来,都要经过我家门前。虽说雨天的时候,走的人多,加上又没有合理处置牛羊的粪便,总是泥泞不堪。可那时,却是我认识世界的唯一窗口。
我总能在那儿,看到村里人忙碌的影子,看到他们的快乐和不幸。
放学回来,母亲把饭菜放在火塘上热着。为了生活,她早已去了田地里,又为田地里的庄家忙活。
我总是立在门口,吃着母亲煮的野菜,日复一日,继续着我的求学生涯。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开不了门,因此也时常埋怨过母亲。现在想来母亲在外劳作,怕未必就比我暖和,只是,那时我不懂她的辛劳而已。
我曾不止一次提到过我的母亲,是因为她占据了我所有的成长历程。但凡我有点出息,应该都是她教子有方。
她们那个时代,大女儿往往是用来照顾弟弟妹妹的,没有进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她后来唯一与学历相关的证书,都是夜校老师,可怜她没人照看孩子。走了后门,给她办的脱盲证。
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我忽而醒来的时候。母亲总在她的屋子里抽泣,声音很小,却在我年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遇到昏暗的灯光,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母亲灯下未眠的样子。那时候,她到底是背负了多少的苦楚活着,我到今天都没法想象。
尽管如此,哪怕是别家已经穷的没米下锅的时候,我的母亲却从来没饿着我和妹子。我不知道,我妹在那些懵懂的日子,记着多少关于母亲的往事,对我而言,却如数家珍。
我知道,那些饭菜是怎么来的。
母亲从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天不亮就进山,寻找新长的竹笋,用她柔弱的身躯,背起比她大很多的箩筐。到家做好饭菜,等我们吃完后。她开始把今天摘得竹笋剥皮,上锅,煮熟。为了买得好价钱,又不能煮得太老。
以前,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起得那么早,直到前些年,我们几个小伙伴,邀约去玩耍。才走到她们曾无数次走过的羊肠小道,稍不留意,便会掉下万丈深渊。
不知道,她每天都是熬到了几点才睡,等天刚亮的时候,母亲就嘱托我照顾好妹妹,喂猪食。她便背着煮熟的竹笋,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去到集市上卖竹笋,去晚了人家不要了。
农闲之时,就去给大户人家除草,翻土。早上草草吃上几口饭,中午就只能吃点生硬的凉饭,就要一直熬到晚上回家。母亲的胃病,怕就是那段时间熬出来的。
母亲总把每天的收入,就着那灯光,仔细叠平,又平平整整的夹在布里,锁在陪嫁过来的木箱里。她总怕被人家偷来去,想来也是缺少安全感。
有一次,她从外面劳作回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饭。按照往常,那时候我应该煮好饭,等着母亲回来做菜吃。
母亲说了我两句,我便和她傲气,晚饭没吃就跑出去玩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头上被尖尖的石块,弄出了一个洞。
小时候,也没在乎会不会留下伤疤,只记得一直好不了。伤口总是化脓,母亲因此懊悔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不知道,后来是怎么好的。额头上,却真的留下了一道伤疤。
一顿饭,一荤一素一汤,简简单单的菜肴,每一次我越吃得多,母亲就越高兴。
一个母亲,最大的动力,也许就是在日落而息之时,看到子女的笑脸了吧。它支撑着一个女人,抗下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多少年过去了,老屋也彻底没了存在的痕迹。可是,在每个午夜梦回之时,我总能梦到横穿我童年的老屋,和母亲那张忧郁的脸。
不论你走了多远,不要忘记回家的路;不论你多少岁,只要母亲还在你依旧还是小孩;不要为了所谓的理想,慢慢离开你的母亲。
也许,当你读懂了她的眼神,她的故事,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了解。你再也听不到,那个沿村叫喊着你名字,熟悉的声音。
别让一个人的等待,慢慢变成了绝望;别让忙碌,成为你逃避的借口。你永远不知道,她和你说出狠心的话语时,她的心,流了多少血。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吆喝着村里的老老少少。铺上新砍的老竹,盖上碎石,揉和不多的沙灰,稍微平整后,便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他们辛劳了一生,来不及贪恋多少尘世的烟火,就离开了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屋子。
后人,又嫌弃它们修得不够宏伟,壮丽。于是乎,它们活在世间的时辰,也变得越来越短。
前些日子,村寨里的最后一家泥土房,终于也完成了它在世间的使命。老屋,也成了一代人,最后的回忆。
然而,我记忆里的老屋却一辈子都不会倒坍。
八岁以前,叔叔和父亲还没分家,一大家子就住在村寨最下方的老屋里。门前有一块宽大的石头,卧在屋前爬满丰收瓜藤的架子下,一家人倒水都会刻意往它身上冲,青苔无处藏身,又有孩子经常在上面滚爬,早已磨得光亮。
由于地处村落最下方,院前自也有一条水沟。它承载了排水,输送肥料的职能。偶尔,还能捡到从上面冲下来的大鱼。
门槛旁,模糊记得有一根,支起了纳凉棚子的柱子。裂开着几条瘢痕,那时却是我夹着放鞭炮的地方。胆小,又贪玩,总是拿着长长的火星,点燃后立马撤回去家里。
留在记忆深处的,却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它原来没翻新之前的样子。
父母亲,从长辈和亲朋那里,借了些钱,盘下了一家去别处盖了房的老屋子。
刚来的时候,我记得只开了个小门,白日里也是黑漆漆的。
后来,父亲按照他的想法,封了原先的小门,换了个方向,开了一个大门。我们一家子,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家。
房子不大,却布置的很妥当。上下两层,依旧是泥土墙,木梁,中间被木板隔开。人走在上面,仿佛就像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在谱写他美丽的曲子。
大门开在一条村里人必经的路旁,人们去挑水,干活,甚至放养牲畜回来,都要经过我家门前。虽说雨天的时候,走的人多,加上又没有合理处置牛羊的粪便,总是泥泞不堪。可那时,却是我认识世界的唯一窗口。
我总能在那儿,看到村里人忙碌的影子,看到他们的快乐和不幸。
放学回来,母亲把饭菜放在火塘上热着。为了生活,她早已去了田地里,又为田地里的庄家忙活。
我总是立在门口,吃着母亲煮的野菜,日复一日,继续着我的求学生涯。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开不了门,因此也时常埋怨过母亲。现在想来母亲在外劳作,怕未必就比我暖和,只是,那时我不懂她的辛劳而已。
我曾不止一次提到过我的母亲,是因为她占据了我所有的成长历程。但凡我有点出息,应该都是她教子有方。
她们那个时代,大女儿往往是用来照顾弟弟妹妹的,没有进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甚至她后来唯一与学历相关的证书,都是夜校老师,可怜她没人照看孩子。走了后门,给她办的脱盲证。
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我忽而醒来的时候。母亲总在她的屋子里抽泣,声音很小,却在我年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多少年过去了,每当遇到昏暗的灯光,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母亲灯下未眠的样子。那时候,她到底是背负了多少的苦楚活着,我到今天都没法想象。
尽管如此,哪怕是别家已经穷的没米下锅的时候,我的母亲却从来没饿着我和妹子。我不知道,我妹在那些懵懂的日子,记着多少关于母亲的往事,对我而言,却如数家珍。
我知道,那些饭菜是怎么来的。
母亲从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天不亮就进山,寻找新长的竹笋,用她柔弱的身躯,背起比她大很多的箩筐。到家做好饭菜,等我们吃完后。她开始把今天摘得竹笋剥皮,上锅,煮熟。为了买得好价钱,又不能煮得太老。
以前,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起得那么早,直到前些年,我们几个小伙伴,邀约去玩耍。才走到她们曾无数次走过的羊肠小道,稍不留意,便会掉下万丈深渊。
不知道,她每天都是熬到了几点才睡,等天刚亮的时候,母亲就嘱托我照顾好妹妹,喂猪食。她便背着煮熟的竹笋,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去到集市上卖竹笋,去晚了人家不要了。
农闲之时,就去给大户人家除草,翻土。早上草草吃上几口饭,中午就只能吃点生硬的凉饭,就要一直熬到晚上回家。母亲的胃病,怕就是那段时间熬出来的。
母亲总把每天的收入,就着那灯光,仔细叠平,又平平整整的夹在布里,锁在陪嫁过来的木箱里。她总怕被人家偷来去,想来也是缺少安全感。
有一次,她从外面劳作回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好饭。按照往常,那时候我应该煮好饭,等着母亲回来做菜吃。
母亲说了我两句,我便和她傲气,晚饭没吃就跑出去玩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头上被尖尖的石块,弄出了一个洞。
小时候,也没在乎会不会留下伤疤,只记得一直好不了。伤口总是化脓,母亲因此懊悔了好长一段时间。
我不知道,后来是怎么好的。额头上,却真的留下了一道伤疤。
一顿饭,一荤一素一汤,简简单单的菜肴,每一次我越吃得多,母亲就越高兴。
一个母亲,最大的动力,也许就是在日落而息之时,看到子女的笑脸了吧。它支撑着一个女人,抗下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多少年过去了,老屋也彻底没了存在的痕迹。可是,在每个午夜梦回之时,我总能梦到横穿我童年的老屋,和母亲那张忧郁的脸。
不论你走了多远,不要忘记回家的路;不论你多少岁,只要母亲还在你依旧还是小孩;不要为了所谓的理想,慢慢离开你的母亲。
也许,当你读懂了她的眼神,她的故事,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了解。你再也听不到,那个沿村叫喊着你名字,熟悉的声音。
别让一个人的等待,慢慢变成了绝望;别让忙碌,成为你逃避的借口。你永远不知道,她和你说出狠心的话语时,她的心,流了多少血。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