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北京
导航

2021北京国家电网招聘考试管理类原理与方法知识点14

来源: 2020-04-04 16:19

  第一节 管理信息及特征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信息和数据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数据: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数据––加工处理––信息

  二:信息的评估

  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

  1: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本也更高 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

  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在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成本时需从两方面着手

  1:有形成本:可被精确量化的成本 2:无形成本:很难或不能被量化的成本

  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收益时也要从两方面着手

  1:有形收益:包括销售额的上升、存活成本的下降以及可度量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

  2:无形收益:可能包括获得信息能力的提高、士气大振以及更好的顾客服务等。

  三:信息的特征

  (一) 价值的不确定性

  1.信息在不同时间的有用性是不同的

  2.同一信息在不同地区的有用性是不一样的。

  3.同一信息对不同企业有用性也是不一样的

  (二) 内容的可干扰性

  1. 这种干扰可能首先来自其他信息的存在。

  2. 其他信息的存在不实人们认识信息的唯一干扰源

  (三) 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一:概述

  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在组织内收集、处理、维持和分配信息的系统方法。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

  五个: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

  输入:系统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

  处理: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用的信息的过程

  输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

  反馈:当管理者对输出的结果不大满意时,对输入进行调整

  控制:对输入、处理、输出、反馈进行监视,使得这些过程正常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一)系统调查: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题或机会。

  (二)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1:考察分析当前使用的系统,评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内部条件,评估最终用户的要求

  2:系统设计人员确定一系列功能要求

  (三)系统设计

  1:设计用户界面或人员和信息的交互点

  2:产生数据,及其属性和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

  3:设计软件系统––各种计算机程序

  (四) 系统实施

  (五) 系统维护

  第三节 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

  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

  (一)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四个基本部分

  (二)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三:决策支持系统

  四:经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控制原理

  一:控制的要性和基本原理

  (一) 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的一切环境都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

  (二) 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的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要

  (三) 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企业制定了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仍是要的

  (四) 控制的基本原理

  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耦合”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3:可以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二:控制的类型

  (一) 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为4类

  1:程序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是时间t的函数Z=f(t)

  2:跟踪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假设“先行量”为W,则Z=f(W)

  3:自适应控制: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的函数。Z=f(Kt)

  4:最佳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 则Z=maxf(X、S、K、C)

  (二) 目标控制

  1:预先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其利用效果等。

  2:现场控制––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作用:

  a: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

  b: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

  3:成果控制––事后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和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第二节 控制的要求

  有效的控制具有以下要求

  一:适时控制

  组织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二:适度控制––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一)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二) 处理好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三) 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三:客观控制

  控制工作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要的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的控制须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

  1: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手段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在时空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

  2:企业还须定期地检查过去规定的标准和计量规范,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

  四:弹性控制

  弹性控制一般与控制的标准有关。一般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有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

  第三节 控制过程

  控制的三个基本的环节的工作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 3:纠正偏差

  一:确立标准

  标准:人们检查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控制的基础。

  (一) 确定控制对象

  标准的具体内容涉及需要控制得对象,经营活动的成果是需要控制得重点对象。

  (二) 选择控制的重点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关于关键绩效领域,选择了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八个方面

  1:获利能力 2:市场地位 3:生产率 4:产品领导地位

  5:人员发展 6:员工态度 7:公共责任 8: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

  (三) 制定标准的方法

  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

  1:统计性标准

  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

  3:工程标准

  二:衡量工作成效

  (一) 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二) 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三)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三:纠正偏差

  (一) 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找出原因之前,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二) 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需要纠正的可能是1:企业的活动。也可能是2:组织的计划计划的标准

  (三)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1: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 2: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3: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