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手抄报文字资料[三]
元旦手抄报文字资料[三]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 ,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元且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且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证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2年1月13日, 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
随后又规定阳历(公历) 1月1日为“新年”, 但不叫“元旦”。
这一-年孙中山让出最高权力,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刚开始,袁世凯还表示遵循孙中山的一切政令,包括继续推行新历。于是,在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 -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执法、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 - -种是传统社会的农历体系.人们按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当时,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的需要,采取调和折中的方式。
1914年1月,民国政府的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 "拟请定阴历元且为春节 ,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袁世凯考虑到其他少数民族的习惯问题,只批准“元且为春节”。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被官方正式易名为“春节”, 传统的“元旦”“新年” 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这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 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改称为”春节”, 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至此,元且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