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动负债的形成情况为标准,可以分成自然性流动负债和人为性流动负债,则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性流动负债的是( )。
A.银行短期借款
B.一年内到期的应付债券
C.应付账款
D.长期借款
下列关于营运资金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B. 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
C. 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长期性
D. 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在不考虑保险储备的情况下,影响再订货点的因素包括( )。
A. 单位缺货成本
B. 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
C. 预计交货时间
D. 每次订货成本
营运资金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
A. 满足合理的资金需求
B. 保证一定的盈利能力
C. 保持足够的长期偿债能力
D. 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运用成本模型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时,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
A. 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相关成本=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B. 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相关成本=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C. 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相关成本=min(机会成本+经营成本+转换成本)
D. 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相关成本=min(机会成本+经营成本+短缺成本)
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性流动负债的有( )。
A. 应付账款
B. 应交税费
C. 应付职工薪酬
D. 短期借款
应收账款的主要功能包括( )。
A. 增加销售
B. 降低闲置资金的数量
C. 维持均衡生产
D. 减少存货
某企业拥有流动资产500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160万元),企业共融资1500万元,其中80%为长期融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企业采取的是激进融资策略
B. 该企业采取的是保守融资策略
C. 该企业的风险和收益居中
D. 该企业的风险和收益较高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土地使用权转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0%。甲公司以市区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与乙公司持有的对B公司30%的股权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进行资产置换。
资料一:交换前甲公司原持有对B公司30%的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换入对B公司30%的股权投资后,累计持有B公司60%的股权,对B公司拥有控制权,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交换前乙公司原持有对B公司60%的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换出对B公司30%的股权投资后,仍持有B公司30%的股权,对B公司丧失控制权,但仍具有重大影响,由成本法改按权益法核算。
资料二:甲公司换出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25 000万元(成本23 000万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2 000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41 0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4 100万元。甲公司原持有对B公司30%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 0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49 800万元,损益调整为6 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 4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1 800万元),公允价值为41 300万元。
资料三:乙公司换出对B公司30%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41 300万元,置换日原60%的股权账面价值为80 000万元。投资取得日至资产置换日B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8 000万元(其中B公司以前年度实现调整后净利润15 000万元,本年度B公司实现调整后净利润3 000万元)、累计增加其他综合收益6 000万元、累计增加其他权益变动4 000万元。
资料四:甲公司收到银行存款3 800万元,乙公司收到不含税补价为30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不考虑各项税费。
要求:分别写出甲乙公司的账务处理。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3月31日,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产品与乙公司的一项生产用设备和一项商标权进行交换。该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换出产品的成本为68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为800万元,增值税额为136万元,甲公司没有对该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料二,乙公司换出的设备原价为1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7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500万元,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乙公司换出商标权的原价为280万元,已计提摊销8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8万元。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33万元。
资料三,甲公司将换入的设备和商标权分别确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乙公司将换入的产品确认为库存商品。
甲、乙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本题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会计处理。
(2)编制乙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会计处理。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