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应位于我国的
A.暖温带地区 B.热带地区 C.亚热带地区 D.青藏地区
2.该地的油料作物最有可能是
A.大豆 B.油菜 C.甜菜 D.花生
3.该地的糖料作物最有可能是
A.甘蔗 B.油菜 C.甜菜 D.花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这山脊,B处为山谷 B.夏季,A处的降水多于C处
C.D处为陡崖,适于攀岩运动 D.整体看,该区域地形为盆地
2.关于甲、乙两山峰为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高度约为500米 B.两山峰温差约为0.4℃
C.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D.两山峰实际距离约750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想给上图命名,比较合理的图名是该次地震的( )
A.位置图 B.电子地图
C.三维数字地图 D.卫星遥感地图
2.小明在图上快速精准地找到了地震源地,他做到这一点除了读取图例外,还可以通过读取地震源地的( )
A.半球位置 B.海陆位置 C.经纬度位置 D.交通位置
3.小明想要分析该地震频发的原因,下列哪种资料对他的研究帮助不大( )
A.板块构造的理论资料
B.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
C.地震给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损失统计
D.该地历次地震的相关资料
1.通过比较城市①②④的气温年较差,可推测城市③的气温年较差
A.小于① B.介于②和④之间
C.大于④ D.介于①和②之间
2.城市①的气候特征可表达为
A.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干燥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多
C.夏季暖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温和少雨
1.全球夜间灯光
A. 北半球亮于南半球
B. 非洲亮于亚洲
C. 内陆地区亮于沿海地区
D. 亮度与经济水平无关
2.甲地区夜间灯光亮度小的原因是地处
A.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B. 寒冷的极地
C. 原始的热带雨林 D. 干旱的荒漠
A.欧洲——黑色人种 B.非洲中部和南部——白色人种
C.亚洲西部——黄色人种 D.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黄色人种
1.地球卫星照片“蓝色弹珠”
A.显示地球是规则的球体
B.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D.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
2.以下能够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①地表海洋深度 ②地球平均半径 ③地球表面积 ④陆地平均海拔 ⑤地表海陆比例 ⑥地球赤道周长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图示地区位于 ( )
A.北温带 B.北寒带
C.热带 D.南温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高距为50米 B.四个观景点中,乙地海拔最低
C.甲、乙、丙三地所处地形部位相同 D.自甲至山峰地势由陡到平缓再到陡
3.霜降(每年10月23日前后)时节,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景点可以欣赏到 ( )
A.甲--红霞映雪 B.乙--小桥流水
C.丙--层林尽染 D.丁--旭日东升
1.金砖五国中,()
A.南非地处南美洲 B.印度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均属发达国家,需加强南北对话 D.均临海洋,属于发展中国家
2.如图所示,中国从其它金砖国家进口的工业原料()
A.不属于自然资源 B.属于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竭,用之不完 D.再生速度远小于人类开发利用速度
1.两地的气候特点是( )
A.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地
B.甲地年降水量少于乙地
C.最炎热季节均在雨季来临前
D.乙地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2.从气候特征来看甲、乙两地( )
A.甲地熟制作物一年一熟 B.甲地4、5月易发生严重旱灾
C.乙地适宜种植甜菜、水稻 D.乙地1月易发生低温、寒潮、冻害
3.家住北京的小明同学暑假想去乙地旅游,你从气候角度做出分析给出的建议是( )
A.正值最热的季节,请带上防暑药品 B.正值阳光最强烈季节,所以带上墨镜
C.正值植被枯黄季节,所以改期 D.正值湿热季节,所以带上驱蚊水
1.运用此图数据可以计算出两国在该时段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增长率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2.五十年来,两国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
A.中国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B.中国人口增长率持续增加
C.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甲国
D.目前两国均为世界人口大国
3.甲国的人口现状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有( )
①住房拥挤 ②人地矛盾缓解 ③兵源不足 ④失业人口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西安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目前乘坐高铁从西安出发,可直通的省级行政中心有( )
A. 11 个 B. 5 个 C. 4 个 D. 2 个
3.地势起伏对高铁速度有一定的影响。若只从地形地势考虑,以下路段速度最快的可能是( )
A. 西安——太原 B. 西安——成都 C. 石家庄——北京 D. 张掖——西宁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