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案例
教学案例——“猴子上当了”
这是一节富有情趣的数学课,课堂中老师扮演的是狐狸,学生扮演的是猴子,共同演绎了故事《猴子上当了》。围绕着故事情节中“猴子为什么会上当”这个问题,同学们趣味盎然地探究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片段实录一
故事引入:
90÷20=4(只)……1(只)
4
2 0 )9 0
8
1
90÷20=4(只)……1(只) 4 2 0 )9 0 8 1
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猴子,你接受狐狸的建议吗?
这时,教室里的学生非常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真是一群笨猴子!”“不合理!”“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猴子们都上当了!”……
师:那么,你们觉得狐狸狡猾在何处,不合理在什么地方?
生:狐狸明明得到了10只桃子,却说余下一只给我吃吧,他把猴子们都骗了。
生:不合理就是,狐狸得到了10只桃子,而不是1只。也就是说余数是10而不是1。
师:那你能否用你的方法来证实狐狸得到了10只桃子,而不是1只,告诉猴子们不要上当呢?
生:我想猴子们可以分一分,每只猴子分4只桃子,分完以后还剩下10只,就知道狐狸说的是假话。
4
2 0 )9 0
8 0
1 0
生:我想到了不把被除数和除数缩小10倍来计算。得到的商是4,余数应该是10。
生:既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那么余数也缩小了10倍,所以在横式上写答案的时候应该把余数还原(扩大10倍)就是10。(这时教师在横式上写上正确的余数)
师:你的想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真不错。
师: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
教学片段实录二:
生:既然余数要添上与消去的个数同样多的0,那么可不可以在竖式中直接在余数的末尾添上0。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不同意,竖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已经消去了0,那么余数也应该消去0。
师:不错,竖式中是9÷2后的余数是1,就不能写10,而在横式中余数应该添上与消去的个数同样多的0,例如90÷20=4……10
教学片段实录三:
师:现在,老师是狐狸,你们是小猴子,看我们班的同学是不是聪明的猴子,会不会像故事里的猴子一样上了狐狸的当,你们会上狐狸的当吗?(学生劲头很足,表示不会上狐狸的当)
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写横式上的答案时,非常的仔细,生怕上了狐狸的当而成了一只笨猴子。最后,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有了提高,碰到有错误的,学生也能马上进行自我反思“我上当了”。
评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头开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小学生个个爱听故事,本节课中教师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其积极探究。
2、探究算理,提高正确率
新课标在数学思考的目标中指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课堂中围绕着“猴子为什么会上当”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证实狐狸得到了10只桃子,告诉猴子们不要上当的时刻,也正是学生自始自终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经历着数学知识探索过程的时刻,这正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精华所在,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强化了对计算方法的正确感知, 学生“先入为主”形成了深刻的印记,轻而易举地突破了难点。在教学片段实录三中教师扮作狐狸,学生扮作猴子,激励学生做一只不上当的猴子,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3、鼓励学生质疑,营造“民主”氛围
课堂上教师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进一步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在教学片段实录二中学生还提出“既然余数要添上与消去的个数同样多的0,那么可不可以在竖式中直接在余数的末尾添上0?”教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轻声地问“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解决了该学生的疑问。当学生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那么余数也缩小了10倍,所以在横式上写答案的时候应该把余数还原”,老师听了以后马上说“你的想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真不错”,表示了教师对学生的坦诚,体现了教师平时教学的民主作风。
90÷20=4(只)……1(只)
4
2 0 )9 0
8
1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