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2017-09-27 20:3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我国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民族创新能力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数学教学的束缚,我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得不够,而且还有意地加以抑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落创新能力强的孩子。心理研究表明,创新能力强的孩子多数具有顽皮、淘气、荒唐、所作所为时逾常规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许多老师所不能宽容的。我们的老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分要求学生“听话”,喜欢学生循规蹈矩,课堂上欣赏鸦雀无声,坐姿整齐划一,讨厌所谓不守“规矩”、“捣蛋”的学生。

2、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讨交流少;教师的活动占时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教什么、怎样教和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甚至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教师的每一句问话学生应该怎样回答,都要和教师预先设定的一模一样,不许超过和突破教师预先的设想,一有超出,教师立刻拉回来纳入预定的轨道。一句话,不许越雷池半步。

3、限制求异思维,强调求同思维。或限于教者水平有限,或由于应付考试,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潜在的创造性因素“置之不理”。“照我的葫芦画瓢”,这道题就这样答,不能更改,哪怕学生有胜过老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鼓励,最终把“教参”作为标准答案,无形中扑灭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火焰,使本可以让学生越学越聪明的数学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和机械。

毋庸置疑,我们的数学教学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设置悬念,不断激发和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神秘感、追求感、探索感、创造感。例如:在教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顺利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因为能被3整除的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不易被发现,而且很容易产生负迁移。所以,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要求学生试除黑板上大小不等的数,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当学生试除感到困难时,我对学生说:“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而且能马上说出他能否被3整除。”“真的吗?”学生好奇心马上来了。一个个争着起来说:“48”。能。“78”能。“1934”不能。“2313”能……学生说有速度越来越快,数也越来越大,一边说一边在下面演算,结果验证老师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做出判断呢?——这就为学生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老师要满足学生流露出来的探索欲望,借助学生探索热情,把握这个有利时机,揭示学习目标: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于是,整节课,便在学生的自学、观察、探讨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拓展。

2、热情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们一定要及时鼓励,绝不能漠然视之,吝啬褒奖。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采用的简捷算法,提出的新颖思路,教师要以欣赏者的角色,用满腔的热情,赞扬的语气,采用不同的形式予以鼓励。当某位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氏解法”;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这样,通过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维系创新的热情。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心理不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勇于大胆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是看起来十分幼稚可笑的问题,也绝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抹杀他们的发现,而应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小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二、提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应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时,行为的动机是自愿的,行为的过程是自由的,行为的结果是独创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2、让学生大胆质疑,讨论争辩。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争辩,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让学生共享他人的创造成果。

欣赏别人的创造成果,可以刺激学生产生新的设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共享”他人的创造成果,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三、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应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它是一切发明和创造所必需的。我们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强化思维训练,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尽快联想,多作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我们应彻底改变那种对每道题都事先人为的确定一个“标准答案”的做法,代之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学生惟书惟上的观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重视非逻辑思维的训练。

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途径。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加强以猜想、联想、类比、模拟、不完全归纳推理等主要方式的非逻辑思维训练。小学数学中用得较多的是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人类发现真理、认识客观世界、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目的地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训练。

3、注意直觉思维的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整体的粗线条的简缩式的思维。它具有跳跃性、试探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加强直觉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我们做一个创新型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懈努力吧!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