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数学课原来这么有意思呀!”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热情,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更谈不上创新了。
2l世纪课改实验数学课本第一册第36页第2题,班里的学生有以下几种算法:
4—1=3 4—2=2 4—3=1 4—4=0
只有一个孩子写的是4—0=4。我问他是怎样想的,他说:“我想小猴子如果一个也没吃呢?”于是我让大家评一评,他填的对不对。同学们先是沉默了片刻,接着就有同学说:“老师,也可以。”我说:“他不但对了,而且想法很独特,你们应该向他学习。我们比一比看,在今后的学习中,谁的想法最新颖,最与众不同。”
在讲连加、连减这节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和两个同学表演了狐狸买鱼的情境剧。同学们很快就列出了10—2—3=5这个算式。我进一步启发道:“你们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吗?”一部分学生很快就说出了10—3—2=5的方法。我很满意,刚想继续下面的内容。一抬头发现还有一个学生在举手。我问:“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她说:“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先把他们买的鱼加起来,一共是5条鱼,然后再从总数里减去,行吗?”还没等我表扬她,同学们有的已经说道:“老师,这样也可以。”我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应该是二年级要学的知识。我问她:“你会列式吗?”她有一点羞涩地摇摇头。我立刻意识到要保护好这颗创新的“种子”,于是说:“没关系,你的想法很有新意,非常了不起。同学们,你看,你们多棒呀,想出了3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她的办法到底怎样列式,我们会在今后学到它。”同学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一起说道:“愿意!”。
孩子都具有创造性,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创造力为成人所欣赏,就可能做出更多的创造,进而形成创造性的人格。例如,在上面那节课中,我没有想到的是,下了课那个回答问题的小姑娘对我说:“赵老师,数学课原来这么有意思,我喜欢上数学课。”老师的几句话竟然能改变学生对一门学科的看法,她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更坚定了我走创新之路的决心。
(选自《崇文区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通讯》第一期)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