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明教学艺术:“烧中段”的数学教育
张思明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之一 “烧中段”的数学教育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张思明对数学的感情是无比深厚的。他坚信,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就有智慧的灵光。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唯有数学——几乎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虽然自己时时体会着数学的魅力、享受着思考的乐趣,但在面对学生时,张思明曾经不知道怎样才能使他们愉悦地探索,发现数学天地里的宝藏。做班主任时,他做过一次调查,希望学生写一写他们心目中的数学和数学问题。孩子们幽默地给了他这样的回答:“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数学问题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毫无疑问,这种“幽默”只能给老师带来心酸:那些奇妙的数学知识,原本应该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彩虹,可是更多的时候,却被无端地变为制造师生距离的工具。辛苦备课的老师在学生眼里无非就是一些用心险恶、挖坑布雷的高手而已。教师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常说:“数学是最难学的功课之一。”
面对学生的感受,张思明开始了痛苦的反思。他发现教师不停地给学生讲数学,不停地带着孩子们做训练,大量的习题做下来,孩子却越来越不喜欢数学了。对此,他做了一个精彩的比喻:“仔细回想起来,我们的工作就像在烧一条鱼。我们只关注鱼的中段,而不管鱼头、鱼尾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时,什么地方是它的来源、有什么应用等问题都不告诉学生,而是非常努力地只去做中段的训练,不停地让学生接触题型,做各种各样的难题,以为这样就能掌握数学了。”没有了源和流的数学,还是本来意义上的数学吗?鱼的中段可能肉最多,但没有看到“全鱼”,学生连“吃的兴趣”都没有,还怎么可能享受“鱼的美味”呢?
如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成了张思明苦苦思索的问题。去美国考察的时候,“烤面包的程序设计”、“用虚拟现实的计算机技术让学生设计一辆自己认为最好的自行车”等几个案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孩子们兴高采烈,似乎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在做游戏。教师也不会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尽情地去创造。各种各样的“体验学习”设计,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在体验中去理解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刻骨铭心的。而中国的教师又是怎样设计教学的呢?老师先讲若干个例题,讲清楚怎么去解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注意不到就可能犯什么错误。全部讲清楚以后再让学生们进行一定量的习题训练,经过训练以后再做作业。这种“高效率”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甚至“剥夺”了他们“犯错误的权利”,学习过程本身所含的策略知识、隐性知识、元认知的发展更无从谈起。教师对于知识点和效率的过分关注,使学生往往没有机会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无异于“为了得到一个鸡蛋,而杀死了一只会下蛋的鸡”。事实上,数学学习在培养人观察问题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计划策略的主导性与严密性、处理方法的条理性与简洁性、反思总结的批判性与概括性、前景预测的前瞻性与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若要上述优势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得以落实,必须首先使学生愿意亲近数学、渴望学习数学。
受到国外教育实践的启发,张思明找到了“鱼头”和“鱼尾”。数学学科最本质的问题来源,是生活、社会和大自然。数学学科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促进数学本身和其他各种科学的发展。它作为基础来解决数学内部和外部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一个名词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就是把一个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过适当的刻画、加工、抽象表达成一个数学问题,进而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数学方法来求解。它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数学建模”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中学生能做“数学建模”吗?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他们去建模解决呢?教师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4日第8版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