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案例 张钧箎板书艺术一例
了解编者的心,理解作者的心,体现教者的心,锤炼学生的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这四颗心撞击出共鸣的火花。这是北京市一师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张钧 老师多年来潜心研究语文教学的精髓──四心相通。他所执教的《麻雀》一课,成功地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现就张老师执教本课的板书设计,谈一下自己对“四心相通”的肤浅认识。
这张板书,简洁明了,主次分明,脉络清晰,情境交融,同时,将张老师阐明的四颗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不失浑然一体。
《麻雀》安排在现行教材五年制 的第六册的前半部分。这册教材要求“在五年级段的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训练”,向高年级过渡。张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从猎人带着猎狗回家,到猎狗发现了猎物小麻雀,并正准备吃掉小麻雀,板书仅用五个词,就做了清楚的交待。然后径直切入本课的重点段。板书中围绕“老麻雀怎样拯救小麻雀”这一中心内容,先后组织了十二个关键词语,对学生展开了段的训练:老麻雀先是怎么做?然后怎么做?最后准备怎么做?老麻雀为什么要这么做?……一系列教学活动跃然板上。这样的设计,不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更抓住了本册教学的主要任务,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利于对小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和重点训练。
顺着板书的方框及其连接线寻找,可发现:张老师在加强词、句、段、篇等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了文章中的情感脉络。这样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又突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育人”,做到了二心合一。在小麻雀处于危急的关头,老麻雀毫不犹豫地“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眼前。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发出嘶哑的尖叫声,准备着拼命。为了自己的孩子,它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庞大的敌手被老麻雀的精神镇住了,愣住了,向后退了;弱小的老麻雀凭着这股精神成功了,胜利了;猎人敬佩老麻雀的这股精神,唤回了自己的猎狗。这股精神,正是作者和我们要共同讴歌的伟大的母爱精神。
就学生而言,这张板书,又可称得上是他们在知识的迷宫中旅行时一幅绝妙的导游图。这幅图会告诉他们,如何将文章读得越来越短,将书读得越来越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会告诉他们,如何通过重点词语了解故事的梗概(再现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会告诉他们,认识事物、观察事物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且更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实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会告诉他们,伟大的精神一定会产生奇特的效果,奇特的效果必定来自伟大的精神(适应时代的能力、竞争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种潜在于板书中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等,日积月累,融会贯通,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去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就是这样逐步达到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