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案例 引导学生从“无序”走向“有序”
“找规律-搭配问题”一课是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特级教师吴金根老师在上课时,借用了四年级的教材,他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为着眼点,依托生活中的“规律”性东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该课源于日常的生活知识,又不局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无序化的东西,通过教师的投影演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教师还适时渗透了模型化的思想,真正达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三个片段:
片段一:创景设疑,激发兴趣
师:(幽默风趣)今天我来这里上课,心里非常高兴,想着要见到同学们,应该要穿得漂亮些,吴老师的家里有这么多颜色的领带与衬衣,请你帮我选择一下,我该怎么搭配才好看呢?
(接着,投影出示了三条不同颜色的领带与三件不同颜色的衬衣)
师:你认为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老师可以有多少种穿法?
(学生颇感兴趣,一个劲地猜老师可能会怎么穿?)
生1:我猜是6种。
生2:我猜是9种。
生3:我猜……
评析:新课程强调师生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就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互动与交流,更是一种平等意义上的互动与交流。吴老师聊天式的新课导入,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新知引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二:小组合作,建构模型
师:好,刚才大家猜到了老师会有9种不同的穿法,为了大家方便地看出来,我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符号画出来。
(老师依次用简笔画画了三条领带、三件衬衣。)
师:通过观察,你现在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了吗?
生:9种。
师:怎么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请哪个同学上台来演示一下。
(一生上台操作,三条领带与三件衣服搭配,先连一条领带与三件衣服,再依次连接其他的领带与衬衣。)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操作,你知道领带的条数与衬衣的件数,与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呢?
(同桌交流)
生1:是这样想的:3×3=9
师:你能用连线的方法很快地找到答案了吗?
(学生小组合作,用线连一连。)
师:谁来说说现在你是怎么想的?
生:抓住领带找衬衣。这样搭配的话,就有9种可能。
师:……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有买东西或买同样产品的选择。比如:我要买一个木偶娃娃,再配上一顶帽子,帮我看看有多少种选择呢?
师:(出示两顶帽子和三个娃娃的简笔画图)请你连一连,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得出6种)
师:木偶的个数与帽子的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2×3=6)
评析:针对第一个层次领带与衬衣的搭配规律,吴老师运用数学模型思想,进行第二个层次的学习,通过画一画、用线连一连,为学生提供了多次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有的学生一开始猜,接着在几个生活场景中慢慢地寻找规律,在画图中不断地进行比较观察,从而悟到了规律:3×3=9和2×3=6,老师却不急着让学生去死记这些公式,而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思维慢慢从无序走向有序。
片段三:唤醒经验,寻找规律
师:学到最后,老师又要请同学们来帮忙了,先猜一猜:吴老师平时可能有多少套西装,多少双皮鞋?
(学生猜出多种可能)
师:现在有4种答案。你认为哪些情况不太可能?
生1:我认为一双皮鞋配8套西装和8双皮鞋配1套西装不太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
生1:这样穿法似乎不讲究卫生。
师:好,按照你们的说法,会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
(小组讨论)
师: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
生2:我是这样想的:2×4=8,4×2=8。
生3:4+4=8。
师:那么,你找到规律了吗?
生:找到了……
评析:
1.注重情景创设。在一个个生动的情景中,吴老师将数学知识依次呈现出来,整堂课从“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应用拓展知识”这个模式,不断向学生提供现实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并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
2.注重拓展教材。在此课的学习中,吴老师都是从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买东西的搭配、从家到学校路线的选择、老师衣服与皮鞋如何搭配等等问题入手,学生感到非常亲切,非常有兴趣。将师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熟悉的事物编成教材进入课堂,这样做丰富了教学资源。课的结尾,吴老师还设计了“联系生活找规律”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帮助老师完成皮鞋与西装的搭配中应用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新课的学习更直观、更生动,使课堂教学内容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增强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注重合作交流。在新课的学习中,吴老师着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同学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给予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的机会,给予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给予学生从一个个例子中总结规律的机会。最后的搭配问题中,老师并没有完整地小结公式之类的规律,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懂得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从“无序”走向“有序”,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热情,真正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