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资料 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汪利兵 教授]
一、为什么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积极推进以校本为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教基厅[2003]5号)
1. 扭转以往教育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之间的教育研究中的“角色错位”,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科研体制
▲研究通常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主要指向理论的构建或改进,适合理论工作者开展,而后者主要指向实际问题的改进与解决,又称行动研究、临床研究、实战研究,适合实际工作者开展。
▲在教育领域,理论工作者指的是不在中小学第一线从事教学教育工作的校外专家,而实际工作者指的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应用研究,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
▲基础研究由理论工作者主导,实际工作者扮演着提供样本的角色;而作为应用研究的教育行动研究以实际工作者主导,理论工作者扮演协助和指导的角色。(伙伴关系)
2. 改变中小学“教研”和“科研”的“两张皮”现象
▲目前教育界存在着两种习惯成自然的称呼,一个叫“教研”,一个叫“科研”,前者与教师的日常工作比较接近,如备课、教案交流,评课与说课等;后者比较注重理论研究,强调模式和规范的建构。由于长期以来这两项活动分别由不同的校外机构,即教研室和教科所主管,因此传统上形成了“教研”和“科研”两条线的现象。
▲当前学校“教研”和“科研”两条线的状况必须加以改变,两条线要融合,而不是各自为政,相互割据,否则就变成“两张皮”。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教研”与“科研”的融合。以“前临床”的理论促进“临床行为”的提升与改进,以“临床行为”的改进促使理论在学校和课堂中的落实。
3. 促进中小学教师学习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展现新行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地制定好课标、编写好教材就万事大吉,它实际上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培训与专业成长问题更显得重要。
▲教师素质问题与考试及评价制度改革、缩小班级规模,是全面推进新课改的重要瓶颈问题。
▲教师在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之后,回到学校怎么办?
▲一手抓新课标学习,一手结合新课标,开展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两手都要硬。
二、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
1. 教育局层面:
▲整合教育局直属的教研部门、师训部门、教科所的机构设置,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为基层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教研训一体化”教研部门转变职能,变以往的检查、评比、为专业指导和服务,为基层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专业支持与服务。
▲摈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主动加强与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协作,提升校本教研的理论性和研究质量。
▲教师教育“大学化”是一种趋势,在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专业支持方面,大学与地方教研部门应该消除各自的成见,各展所长,结成新型的伙伴关系。
2. 学校层面:
▲建立基于行动研究的学校教研组织机构,消除教研、科研两条线带来的“两张皮”现象。
▲积极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组织平台、启动平台、指导平台、交流平台、服务平台和激励平台。
3. 教师层面:
▲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使教师的研究与自己的工作密切结合,杜绝那些纯粹为研究而研究的“写作式研究”。
▲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要素
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若干口号:
——让教研与科研成为一体
——让教师与教师成为研究共同体
——让教师与专家成为亲密伙伴
——让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1. 组织平台
▲学校教科研目前存在的教研和科研“两张皮”现象,其制度根源是学校教科室与学科教研组缺乏合作与协调,导致学校科研工作不能渗透到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去,学校的教研活动缺乏理论的支持和方法的规范。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教科室和学科教研组之间的合作与融合,使学校的教研和科研实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2. 启动平台
▲学校教科研的重点应该来源于教师的实际工作,这是“以校为本”的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必然要求。以往许多“空降式”的研究,如果不注意通过学科渗透分解,很难深入到教师和课堂中去,有悖于“以校为本”的理念。
3. 指导平台
▲学校应该为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构筑指导平台,包括建立校外专家介入制度,加强学校自身能力建设,使教师的科研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教育行动研究专家——方法指导
—课程专家——新课程解读,促进反思
—学科教学专家——专题指导
—心理学专家——专题指导
▲校外专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现象、归纳问题、提供理论、协助归因、指导措施、帮助评估、促进反思。
4. 交流平台
▲学校应该对传统教研活动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学校教科研活动,使教研与科研得以融合。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编辑学校教科研通讯、设立家长接待日、利用网络平台等手段,全方位构建学校教科研的交流平台,促进“学习型学校”目标的实现。
▲学校教科研活动主要内容:
—学习和对照新课标,讨论各自教育行动研究选题的价值
—对教育行动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归因性“会诊”
—通过听公开课、评课和说课的方式,共同推动措施的落实
—交流研究结果,促进反思
5. 服务平台
▲由于教师文献薄弱,文献资料匮乏,再加上时间精力的相对不足,使得文献瓶颈成为影响教师校本教研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建立以校本教科室为联结点的与教育科研相关的信息服务网,提供相关的文献和情报服务,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理论图书、专业杂志、领导讲话、动态性的资料、简报等。
▲学校应该重视教科研的图书资料建设,每年应该有一定的预算。图书和杂志的甄选应该注重实用性。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向教师提供相关的专业网站。
6. 激励平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的确立,为学校构筑新的教科研激励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学校应该抓住机会,主动采取措施,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方式。
▲教育行动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题材,以教师行为的改进为重心,包含“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四个互相连接循环往复的阶段。
四、教师如何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鼓励教师养成从实际工作中去发现问题的习惯。教师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并将问题作为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去研究。
▲确定问题的价值
——对照课标
——同行互助
——请教专家
一种可行的“教历”格式
▲问题的初始调查:
要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一方面确定问题在自己实际工作情景中的严重程度及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为今后措施和行动之后的成效评估提供问题的初始参照。
案例1、“作文题材生活化”的表现指标和调查方法 表现指标:1、喜欢写生活中的人和事 2、能够从生活中选择题材 3、作文编、造、套现象。调查方法:1、作文文本分析 2、学生调查
2. 问题的归因
问题的归因主要有理论、经验和调查三个方面的来源,其中前两者为研究者反思自己的工作,确定调查重点提供线索和启发,而调查的来源是问题归因最可靠的最终的来源。
3. 措施与行动
措施与行动是教育行动研究是否落实到教师的实际行动中去的一个主要指标。措施应该是问题的归因结果相对应,行动应该有具体的教案、课后记、课堂实录及活动实录的支持。
4. 评估与反思
▲所谓评估,指的是研究者根据在新措施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材料,在实施过程结束后对新措施、新方法的实施是否解决了问题,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做出基本的分析与判断。
▲教育行动研究“小课题”结束之前,研究者还要做两个方面的反思,一是措施的副作用分析,二是措施的替代分析,从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或对成效不彰的个案进行初步的重归因,为下一轮教育行动研究奠定基础。
▲不论是新问题的出现,还是老问题的再研究,研究者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副作用分析和替代分析,既标志着一轮教育行动研究的结束,也可能预示着新一轮教育行动研究的开始。因此,评估与反思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呈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过程的特点。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