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法 关于高中语文课的现代诗讲授
关于高中语文课的现代诗讲授
最近看了长春希望中学张冬颖老师讲戴望舒的《雨巷》的录像,很有感触,“新课标”推动的语文课改的确有成效。刚好北大网络学院有语文课改培训的计划,要我来参与,我想就从评课开始做点工作。
张冬梅是长春希望中学的老师,她主讲的戴望舒的《雨巷》,收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课本的第一册,是高一第一学期的课。总的来看,张老师这节课设计得非常好,能较好体现新课标精神。首先,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以往常见的满堂灌的做法,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的开头老师先朗读作品,让同学对作品有初步印象,随后又由学生朗读两遍,一遍是个人读,一遍是集体朗诵,每读一遍老师都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感受。接着是同学的发言,谈各自对诗歌的印象,较多的是“凄清”、“迷惘”、“寂寥”,等等,大都只是摘取诗中某个词语来表达。老师及时抓住同学们的感受,逐步往诗作的基调与氛围上引导。这些引导显得很自然,因为紧密结合学生的“第一阅读印象”,并非髙头讲章,也不是一味灌输,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就沉浸到诗作的氛围之中,阅读、感受和理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讲语文课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者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世界,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提升审美能力。以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讲,而且往往是一背景,二词语,三段落大意,四主题归纳这样一类老办法,学生难于产生兴趣。特别是诗词课,更加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求氛围的浸润,没有阅读的引导,那情味就出不来。张老师这堂课强化朗读的效果,并力图以此调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是对路的,也符合“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精神。
这堂课还有一点比较成功,就是既放得开,又不面面俱到,要解决的问题比较集中,整个安排干净利落,井井有条。课程前半部分反复阅读课文,从中穿插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作氛围,并不时抓住同学们普遍都能体会到这首诗“很美”,顺势提出要探讨“美的原因”;接下来用细读方法,重点分析“油纸伞”、“丁香”等意象,讲得很深入,又能够密切结合学生的感受,顺理成章就把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引发出来了。最后则提升一步,重点解说形成诗作“美”的主要原因――意境之美,说明意境在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这样,就把《雨巷》的艺术特色勾勒出来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意境之美”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新课标是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所谓启发式,很重要一条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探讨去逐步加以解决,感受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都很自然得到提高。张老师这个课就是注重启发式的,课的每一段都不断引发学生感受与思考,是在不断提问与引导中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其实怎样引导提问,怎样层层推进,很有讲究。所提的问题要深浅适当,有层次感,又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有兴趣,这并不容易。如讲到 “油纸伞”这个意象,老师问同学有什么联想,学生想到电视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就是常打着油纸伞的。老师就顺势让学生从“朴实“、“古老”等方面去体会“油纸伞”这一意象所唤起的感觉。这里我替张老师补充一点:“油纸伞”其实是比较传统(不宜用“古老”这个词)的日常用具,也比较优雅,很适合《雨巷》的氛围。不妨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不是“油纸伞”,而换成“塑料雨衣”,那质感不同,味道也就两样,诗味就会失去。所以应当让学生全身心去体验,才能发现诗美。张老师的这节课的节奏掌握也比较好,没有哗众取宠的表演性质,比较放得开,但又能扣住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但如果从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张老师的课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或者应当改进的地方。我这里结合自己对戴望舒《雨巷》以及现代诗歌的理解,同时考虑到在高中一年级如何讲现代诗,谈一点意见。
一是应当重视阅读的“第一印象”。讲诗歌课一定要非常重视阅读,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沉浸到作品氛围中,获得自己的感受。这一点张老师的课已经做得不错,课的开头大约三分之一时间都用来引导朗读,效果不错。但对于“第一印象”强调不够。张老师只是一再提醒学生阅读时把握“思想情感”,这当然没有错。但是“思想情感”这个词用得太多了,就如同以往常常要求的“主题归纳”一样,学生可能已经有“固定反应”,不利于引发兴趣。如果改动一下,不用“思想情感”,而要求学生把握并说出各自读诗后的“第一印象”,大家可能会更有兴趣。 “第一印象”也就是直观感受,对于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特别是诗歌欣赏来说,是头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张老师也有一处提到了“直观感觉”,可惜未能突出起来,也未能帮助学生了解怎样去获取这“直观感觉”或者“第一印象”。
也就是说,有必要启发学生学会如何接触一首诗,特别是带有象征与朦胧色彩的现代诗。应当向学生提示,“第一印象”获取必须通过“整体感受”。就是说,读一首诗,不要一开始就字斟句酌,不妨整个作品一气读完后,体会一下其中给自己最突出的感觉与印象是什么。这“第一印象”就是欣赏分析一首诗的前提与基础。文学课讲究情感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感受和印象的引发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张老师的课堂效果看,学生是有他们的阅读印象的,如果老师能就此强调这个“前提”对于诗歌欣赏的重要性,并引申一步,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读诗的方法,那教学效果就会凸现出来。
我的第二点建议,是应当给学生提示,诗的欣赏“不宜直解”。张老师大约会同意我的建议,因为她也不止一次说到诗的“多义性”。也许是课的内容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在强调“多义性”时,是否还要象传统的讲法那样,介绍一下创作背景和思想,这时张老师就显得有些犹疑。当第二遍朗读完了,张老师问大家感受如何,同学们谈到各种印象,几乎都说“很美”。这时老师插进来简要介绍戴望舒的创作前后变化,以及《雨巷》写作的时代背景,其中特别谈及《雨巷》和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时代背景关系。类似这样的介绍,据我所知,在以往讲《雨巷》时,是很常见的,当然,对于理解《雨巷》来说,这也可以提供一种背景。不过,张老师的“犹疑”反映了她对于是否要介绍《雨巷》的时代内涵,其实把握不住。如果要较完满地处理这一矛盾,可以介绍创作背景,也可以说明《雨巷》的写作可能和诗人对特定时代氛围的感受有关,但同时必须说明,一首诗的成功在于它的可以激发不同的想象与体验,对《雨巷》的理解不应当是单一的。这样,就可以和理解诗的“多义性”这一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了。我还发现,学生谈他们阅读《雨巷》的感受时,有的感觉太实,某些同学径直理解为是“失恋”之作。面对学生这种“太实”的读诗法,老师应当提醒,诗歌欣赏的要义是“不宜直解”。
第三,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这节课总结提升不够。前面说了,张老师的教学偏重启发式,整个课的安排大都是在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完成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优点。但如果课后问问同学,你们到底主要学到些什么?有哪些是以前不懂、而现在明白了的?以后再接触现代诗歌,会有什么方法吗?恐怕同学们不见得能清楚回答。上课可以放开,让学生发挥,但一堂课下来,必须有所积淀,必须有些“干货”可以把握。这就要画龙点睛,总结提升,凸现知识点。比如,应当以阅读的“直观感受”或者“第一印象”作为基础,象征性的诗歌有“多义性”,诗歌欣赏“不宜直解”,读诗要注意感受和把握“意境”,等等,总之几条主要的阅读经验最好都能提炼和突出起来,作为一种必要的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掌握。
我理解新课标强调学习主动性以及人文性,强调思想、情感。价值观的融会合一,把这些方面放到非常突出位置,是对以往教学中哪些弊病的纠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知识性的教学要求,也不是要抛弃语文技能的训练。像《雨巷》这样更加强调个性化学习的课,也要有知识点,要考虑语文素养的培育。
我们设计课程时不妨多替哪些学生想一想:他们读完《雨巷》之后,感到一种特别的美,一定也想知道这种美是怎样形成的。老师解释说是“意境之美”,那么到底为何会有这种意境美?教学中并没有回答。其实,光是讲“意境”如何美是不够的,学生好奇的可能还在于造成意境之美的“秘密”,包括诗歌形式上的成功。而这方面显然没有多少涉及。
其实教科书的设计已经照顾这一点,也就是这一课的其中几个知识点。本课练习的第一道题,要求“从一两节诗中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就有知识性的考虑。这道题如果老师课上一点不讲,同学是很难理解的,也就不可能“积淀”下读诗的必要方法。谈到这里,我愿意稍微展开一点,探讨《雨巷》为什么读起来非常舒缓优美?不光是意象美,还有音乐美、节奏美,而这些又怎样形成诗作所要表达意境的必要条件?
首先,《雨巷》意境美的形成跟“音顿”有关。所谓“音顿”,是指每一行诗读起来其间都会有多处短暂的停顿,行与行之间则有稍微长一点的停顿。这些“顿”又叫“音节”。比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其中斜杠标示的就是阅读时很自然的短暂停顿。句子音顿的多少会影响节奏,音顿多的(比如三次“顿”以上)读起来徐缓,音顿少的读起来就急促一些。《雨巷》多是三顿以上的句子,约占全诗三分之二,是“三顿化”了,所以能造成舒缓效果,产生一种沉郁的节奏。
其次,是句子双音煞尾。一般讲,单字音或者三字音煞尾,会显得轻快,形成吟唱式。而双字音煞尾,则比较平缓,呈现悠悠诉说的调式。《雨巷》42行中有32行为双音煞尾,造成平缓舒展的效果。“双声叠韵”也是分析《雨巷》音乐美的一个方面,这首诗的语音缠绵黏着,有徘徊意味,就与此有关。以上诸多方面,是形式问题,也是形成意境的条件。张老师在课上曾提到“双声叠韵”,可惜未能稍加展开。
再者,是诗行处理。古诗不分行排列,靠音韵句读。现代诗特点之一就是分行。比如《雨巷》第一节其实就是2句话,中间只有2个逗点,可以让同学们试验一下,如果不加分行处理,而是采用通常的习惯将这2句话排列在一起,那就完全是散文,而不见诗味了: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就可以让学生发现,分行也大有讲究,可以产生诗的韵律,这正是新诗的特点之一。上述理论知识老师不一定都要讲,但应当有这些知识储备,应当适当讲清楚这首诗形式和手法上的特色,让学生了解诗歌美形成的“秘密”,这还会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冲动。
最后还要谈谈“意境”问题,与知识性教学也相关。张老师这节课着力点就是要学生领会《雨巷》的意境之美,她的教学目标是基本实现了的。但在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时,最好能以斑见豹,让学生了解关于意境的一般知识,从而掌握读诗的一般方法。张老师这方面做了一些安排,但同样是提炼不够清晰,没有形成能让学生明确把握的知识点。张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雨巷》时先后用过“思想感情”、“内容”、“环境”、“情绪”、“意象”等多个概念,这些概念和“意境”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老师是应当加以说明的。张老师也曾经要解释“意境”含义,但也同样没有作为知识点凸现出来。“意境”是传统文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学术界有各种解释,当然没有必要给高中一年级学生做繁琐的介绍,但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进行简要的定义,是非常必要的。张老师在解释时提到 “象外之象”,也没有解释,用这个有难度的古代文论概念来说明另一个有难度的概念,可能无助于掌握“意境”的含义。对“意境”(还有“意象”)这样的“中心概念”做必要的提取与解释,并作为重要的知识点提示学生掌握,对这样一堂诗歌课是非常必要的。
一堂课要讲得好,自然要讲究设计精到。但怎样才能做到?恐怕还得靠老师的学习积累。所谓厚积薄发,有足够的学养,才能提升教学水准。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